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族-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子更为可靠。

至少申国舅是真正的对手,而太子却是一条长着一副笑脸的毒蛇。

但不管怎么说,他头顶上的阴云暂时消散,近一个多月的斗争归于平息,他终于可以享受一下秋天的灿烂阳光。

……

皇宫内,两名宦官领着兰陵郡王走进内宫,在偏殿,大宁皇帝皇甫玄德正背着来回踱步,他显得有些疲惫,现在已是三更时分,看来今天晚上他不要想再睡觉了。

他听见脚步声,一回头,见皇甫疆步履沉重地走了进来,他那因疲惫而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

“皇叔,这么晚你找我有事吗?”

朝廷中,皇甫疆官拜太尉,是朝廷三老之一,但在皇族家谱上,皇甫疆的父亲凉王是先帝的亲叔,所以皇甫疆也是皇甫玄德的叔父,尽管不是亲叔,但也是嫡系皇族。

更何况河陇二十万大军其实上还是掌握在凉王系手中,河陇节度使张崇俊是皇甫疆的女婿,河陇节度的第二号人物便是皇甫疆的儿子西凉都督皇甫卓,而其余河陇军的重要将领也基本上是皇甫疆一手提拔。

也正因为这样,皇甫玄德对皇甫疆非常重视重视和尊敬,在三更时分也肯接见他。

既然皇帝称自己为皇叔,而不是太尉,皇甫疆便没有行臣下礼,而是像一个叔父对侄子那样随意地点点头,“陛下,我是有一件重要事情和你商量。”

语气也不像臣下那样恭敬,更像一个长辈对晚辈的嘱咐。

其实皇甫玄德只是随口称他一声皇叔,在他看来称皇叔要比称太尉更亲切一些,更能拉近他们彼此间的距离,他原以为是皇叔要向自己告状搜府一事,他也准备给皇叔解释了。

不料皇叔用叔父的身份和自己说话了,皇甫玄德立刻意识到,皇叔不是要告状,而是确确实实要谈一件家事。

想通这一点,皇甫玄德的表情也轻松下来,他一摆手,“皇叔坐下说吧!”

叔侄二人像主客一般分别落座,两名宫女上了汤茶,皇甫玄德端起茶杯,瞥了一眼皇甫疆,见他有些心事重重,便笑道:“皇叔有什么事尽管直说,我们叔侄之间不应该有什么难言之隐。”

“哎隐瞒十八年的秘密,让我心重如铁。”

皇甫疆长长叹息一声,缓缓道:“陛下还记得我长子皇甫宏十九年前出任楚州水军都督一事吗?”

皇甫玄德一怔。皇甫疆的长子皇甫宏已经病逝多年,怎么忽然提到这件事,他想了想,笑道:“朕还有一点印象,好像他去世后没有子嗣吧!”

皇甫宏几年前因病去世,因为没有子嗣,按照皇族惯例,长子过逝无嗣,一定要给他过继一名子嗣以承接他的烟火延续,但当时皇甫疆坚决反对给长子过继子嗣,甚至不惜和大多数皇族对抗。

这件事当时闹得很严重,最后不了了之,让皇甫玄德印象深刻,所以提到皇甫宏,他想到的就是这件事,至少皇甫宏担任过什么楚州水军都督,他早就忘得干干净净。

“陛下知道当年,我为什么极力反对给宏儿过继子嗣吗?”

“为什么?”

虽然此案已经过去很多年,但重提此事皇甫玄德还是很有兴趣,当年为什么皇甫疆极力反对给长子继后?他一下子挺直了腰,饶有兴致地注视着皇甫疆。

“因为……宏儿自己就有……儿子。”

皇甫玄德登时愣住了,皇甫宏不是无后吗?怎么又有儿子了,这是怎么回事?

皇甫疆叹了口气,“因为这孩子见不得阳光,他是……宏儿非妻所生。”

“原来是这样!”

皇甫玄德点了点头,他反应过来,也就是是皇甫宏有私生子,难怪皇甫疆不肯给长子继后,原来皇甫宏是有儿子,可是为什么皇甫疆会把这件事告诉自己,皇甫玄德心念一转,他忽然笑了起来,“那就恭喜皇叔。”

皇甫玄德完全明白了,皇甫疆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子嗣单薄,他有两子一女,长子皇甫宏几年前病逝,没有留下后人,而次子皇甫卓虽然有一个儿子,但这个儿子被皇甫卓从小宠坏了,性格暴躁,头脑愚蠢,而且私生活荒淫无度,野心勃勃,皇甫疆非常不喜欢,一直不承认这个孙子是凉王继承人。

皇甫玄德忽然意识到皇甫疆想把皇甫宏私生子归宗的真正目的,是想让这个孩子成为凉王继承人。

他沉思片刻,便道:“皇叔能给我详细说说,关于这个孩子的事情。”

“刚才我说过,宏儿十九年前曾担任过楚州水军大都督,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皇甫疆便将当年长子私交沈氏的故事详详细细给皇甫玄德讲了一遍,最后取出无晋的身份证明和当年儿子写给自己的信,叹息一声道:“这件事当年我非常震怒,一直坚决不认这个孩子,可是我已七十余岁,没几年可活了,我便开始意识到子嗣的重要,当年我也是为了赌一口气,可已经这个年纪了,赌气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想把这个孩子认祖归宗,他是我皇甫疆唯一的孙子。”

“他叫皇甫无晋,是东海皇甫氏收养,对吗?”皇甫玄德又仔细看了看文书问道。

“正是!”

皇甫玄德背着手在房间内来回踱步起来,他非常清楚皇甫疆来找他做什么?如果仅仅是认祖归宗,他没必要找自己,只要宗正寺确认那孩子的身份,自然就补入皇族,和他没有什么关系,皇甫疆找他,很明显是要给那孩子要爵位,甚至官职。

其实当年皇甫疆的父亲老凉王去世时,按照先帝的承诺,皇甫疆是应该继承凉王的爵位,但是由于其他皇族反对,亲王去世,儿子应该封嗣王或者郡王,所以皇甫疆就没有能继位凉王,在这件事上是他食言了,他一直歉疚于皇甫疆。

既然皇甫疆这么晚来找他,特地提出此事,他就不能不给这个面子了,他看了看已经发黄的出生证明,便笑道:“皇叔有什么想法呢?不妨给朕说说。”

他想让皇甫疆提要求,只要不过份,他便可以答应。

皇甫疆今天要的就是爵位,这像他们将来的大业非常重要,他必须给无晋一个高起点,他才能有号召力。

“陛下,我欠这孩子太多,我希望他能继承我的爵位。”

“你要朕给他王爵吗?”皇甫玄德吃了一惊,这个他办不到,连皇甫疆的儿子皇甫卓还只是一个国公,怎么能给一个十八岁的孩子以王爵。

“陛下,我知道郡王很难,我希望陛下先让他继承父亲的爵位。”

皇甫宏在世时是封为凉国公,皇甫玄德心念转了数转,他忽然想到了一个困扰他多年的心结,皇甫疆孙子的出现,或许就是解开他这个心结的机会。

他眯起眼睛笑了起来,语气也变成异常诚恳,“当年朕没有实现对你的承诺,就补偿给这孩子吧朕让他继承父爵,凉国公。”

一百七十四

大宁帝国的皇族血统认定有一套极为严密繁琐的程序,同姓归宗比异姓归宗相对要容易一点,但也同样繁琐,要完成这套严密的程序,至少要三个月到半年时间。

不过任何事情都有商榷的余地,由于皇甫疆地位崇高,再加上东海皇甫氏本身也是宗室之后,所以宗正寺卿皇甫仁杰看在皇甫疆和皇帝的面子上,便采了一种柔性的方式,叫做后证归宗。

所谓后证归宗是指先提供最基本的证明材料,证明无晋确实是皇甫疆的孙子,便可以直接归宗,然后再去调查这些材料的真实性。

这种方法宗正寺也是允许,只是很少使用,这次是皇甫疆和皇帝的共同意思,宗正寺卿皇甫仁杰便决定采用这种方式。

一大早,皇甫疆便带着无晋来到了位于皇城东南的宗正寺官衙。

“无晋,今天你没有什么事吧!”马车里,皇甫疆温和地问道。

无晋显得有些心神不宁,他没想到自己竟一下子获得国公的爵位,当初皇甫渠只是一个县公,便在东海郡摆足了威风,而国公是仅次于王爵的最高爵位,一般都是封给有功之臣,或者亲王的孙子,自己突然得这个高爵,让他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回禀祖父,今天我没有什么事情。”

无晋称皇甫疆为祖父并没有什么不妥,无晋的祖父,也就是晋安皇帝是皇甫疆的堂兄,无论是辈分上,还是血缘上,他都当之无愧。

皇甫疆明白无晋有些心神不宁的原因,他淡淡一笑给他解释说:“你不要以为封你国公是特殊高爵,事实上当年我父亲老凉王答应支持政变上台的永安帝时,就得到过永安帝的书面承诺,凉王之爵给我父亲延续三代,我父亲不算,我应是第一代,我长子宏儿应是第二代,你是第三代,但现在的皇帝陛下并没有遵守这个承诺,在我父亲去世后,以其他皇族反对为由,取消了承诺,封我为郡王,这是他失信,那份延续三代的圣旨还在我手中,只是我不计较罢了,如果他真要按皇制来办,封你为郡公,我肯定要跟他算旧帐。”

无晋点点头,“按照正常皇制,我应该封为郡公,是吗?”

“对我的大宁皇族的皇制是‘亲王之下,嫡长世袭,延续三代,递减一等’,也就是说,我父亲是凉王,然后向下数三代,我是郡王、我的长子宏是国公、你应是郡公,到你就为止,你的儿子就不会再有世袭爵位,而改为勋官,另外嫡长世袭是指只有长子才能继承爵位,像我次子卓,他是西凉都督,就没有世袭爵位,只是因为军功才得到特殊封爵甘国公,这就保证了爵位的珍贵,像上次和你打架的皇甫英俊,他祖父虽然是郡王,但他本人不是长子,所以他没有爵位,只有勋官。”

“可是如果这样三代世袭的话,郡王应该不多才对,可我总觉得有一大堆郡王,这是怎么回事?”

皇甫疆冷笑一声,“这就是永安帝的手段,他登基后将所有兄弟全部杀死,他们的子孙也被放逐边疆,结果皇室只剩下两王,凉王和夏王,永安帝便搞特殊封王,一共封了十八名亲王,时隔四十年,这批亲王都先后去世,他们的嫡长子便成为郡王,还是十八名,不过我和皇甫逸表不算,我和皇甫逸表是真正的血统皇叔,当年你晋安帝和永安帝是亲兄弟,他们一共有两个亲皇叔,一个凉王、一个是夏王,皇甫逸表就是夏王之子,天道报应,永帝自己的六个儿子也先后早夭,只剩下当今皇上一人。”

关系错综复杂,无晋这才有些明白,他又看了一眼车夫,皇甫疆笑道:“放心吧我这马车隔音效果非常好,除非我大喊,否则车轮杂声中,他听不见。”

皇甫疆给无晋讲爵位皇制,很快便来到了宗正寺的大门口,宗正寺少卿赵如海已经在门口等候他们了,见皇甫疆下马车,他连忙迎了上来,“老王爷可以下午再来,何必这么早就过来?”

“辛苦赵大人等候了。”

皇甫疆呵呵一笑,“我心中有事就急着要办掉,皇上的圣旨到了吗?”

“一早就到了,我们已经准备就绪。”

赵如海看了一眼无晋,微微一笑,“这位就是令孙凉国公吧!”

无晋还不习惯被人称为国公,他拱拱手行一礼,“无晋见过赵大人。”

赵如海上下打量一眼无晋,赞道:“一表人才,名至实归,两位请!”

“赵大人请!”

赵如海领着他们二人走进宗正寺衙门,大宁王朝的中央衙门结构都差不多,一座巨大的建筑内是一条中轴线走廊,沿着中轴线两旁布满各个朝房,中轴线到底中对面是主官房,两侧是次官房,两边还有楼梯上二楼和三楼,一般楼上都是文书资料房,所有办公都集中在一楼。

宗正寺卿皇甫仁杰已经闻信在主官房门口等候,他年约五十岁出头,是淮阳郡王,两个月前取代皇甫逸表成为宗正寺卿。

虽然才五十岁出头,但他已是满头银丝,精神很矍铄,他笑呵呵走上前拱手施礼,“给皇叔请安!”

他是晚辈,虽同是郡王,兰陵郡王没有和他行同辈礼,而是笑着点点头,给他介绍无晋,“这就是我的孙子皇甫无晋,还请贤侄多多关照。”

无晋却抢先躬身施一礼,“无晋参见大人!”

他还没有正式归宗,不能行叔侄礼,皇甫仁杰打量一下无晋,点了点头,他是知道无晋的,当初正是无晋提供的一张收据将他的前任送回家,他是太子之人,这里面的细节他知道。

不过皇甫仁杰没说什么,对无晋点点头,便笑道:“请到参议室,我们尽快开始。”

无晋和皇甫疆走进参议室,是一间像会议室一样的大房间,这里专门用来鉴定皇族血统,里面堆满各种文书,几名宗正寺的重要官员都等候一会儿了。

由于无晋是皇上亲封,又是高爵凉国公,宗正寺对他的血统鉴定更加重视,由少卿赵如海亲自主持,皇甫仁杰则坐在一旁。

按照正常流程,是申请——调查——问证三个步骤,这应该是最后一步,所有调查取证完成后,再进行申请人和当事人问证,不过无晋的情况特殊,众人便按特殊流程来处理。

几名老资格的官员正在审核无晋的出生证明,这是皇甫疆一早派人送来。

“老王爷请坐,无晋公子请坐!”

赵如海很客气地请他们坐下,皇甫仁杰也坐在一旁,这时,一名官员将已整理成卷宗的档案递给赵如海,点点头,表示没有问题。

无晋的各种身份证明并不是后补,而是在十八年前他出生便已经周密地策划好了,完全没有任何破绽,唯一可能会让人产生疑问的是旁证人的证言,但当年给无晋接生的接生婆已经在八年前便去世,时隔十八年,基本上很难再有证人。

如果仅仅从书面证明上来作判断,只有一条不太符合,那就是嫡长世袭,很明显,无晋并非嫡长,他是皇甫宏和江南沈氏所生。

由于皇甫宏并无其他子嗣,所以立无晋为嗣也勉强说得过去,关键就是这个东海郡的沈氏的身份,她究竟是奴籍、曲部、军籍还是正常的民籍,这个就需要询问皇甫疆,然后再去调查证实。

主问者是赵如海,他笑了笑,“开始吧!”

赵如海翻看了一会儿档案,便问皇甫疆,“请问老王爷,你为何当时不承认这个孩子,而要到十八年后才承认呢?”

虽然这种话在平常交谈时是绝对不能问,但在宗正寺,这些话必须要问,皇甫疆看了一眼无晋,缓缓道:“十八年前,我想着还会有孙子,十年前次子又生一女,六年前,年仅十二岁的孙子病逝,五年前,长子去世,今年我已经七十有二,可是没有一个孙子,我能不认他归宗吗?”

皇甫疆一边说,旁边两名书记官员在飞速记录,记录完,赵如海又问:“老王爷已经决定承认沈氏为媳,那请问沈氏是什么户籍?”

“民籍!”

赵如海点点头,又问:“请问老王爷,为何让东海皇甫氏抚养孩子?”

“东海皇甫氏家主皇甫百龄和我是旧交,再说他毕竟是宏儿之子,我不想让他改姓,所以交给东海皇甫氏抚养最为合适。”

……

按照流程,赵如海问了十几个问题,皇甫疆都一一回答,最后赵如海又笑着问无晋道:“无晋公子,你也需要回答一个问题。”

无晋欠欠身笑道:“请问吧!”

“无晋公子,你的问题比较简单,而且只有一个,你承认皇甫宏是你的父亲,承认皇甫疆是你的祖父吗?”

无晋略一沉吟道:“从感情上说,我不人承认皇甫宏是我的父亲,但我承认皇甫疆是我的祖父。”

皇甫仁杰在一旁呵呵笑道:“无晋,这里不谈感情,只说血统,你承认皇甫宏是你血统上的父亲吗?”

无晋沉默片刻,终于点了点头,“我承认!”

“那就好。”

赵如海正式在皇甫疆的宗族卡上添上无晋的名字,在皇甫宏的旁边的空白处写下‘子皇甫无晋’,封爵凉国公。

赵如海又请无晋在卡上按下手印,这才起身对皇甫疆笑道:“恭喜老王爷,无晋现在已算归宗,后面是我们宗正寺的例行调查,约三个月,如果基本上无误,我们就会正式公布。”

“那爵印呢?”皇甫疆又问道:“是否三个月后再刻制?”

“不不爵印和归宗无关,最迟明天上午,爵印就会送至府上。”

一百七十五

在宗正寺的时间并不长,他们只呆了约半个时辰,虽然只是一种例行手续,但宗正寺的登册意味着无晋的身份从此改变。

从他按下手印的那一刻起,无晋便不再是东海皇甫氏的子弟,而是凉王重孙,拥有凉国公的高爵,这无疑是一种凤凰涅槃似的转变,对绝大多数人来是都是轰然狂喜。

但无晋却一点欢喜的感觉都没有,成为凉国公的重孙,意味着他从此将踏上一条不归之路,再没有回头的可能,意味着他和惟明不再是兄弟,意味着他未来的命运不是下地狱,就是上天堂,没有第三条路。

他心中没有半点欢喜,反而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皇甫疆见无晋沉默不语,明白他的心情,便拍拍他的肩膀,笑着安慰他道:“不要把事情想得太糟糕,很多事情你还不了解,绝不是像你想的那样弱,以后会一步步告诉你。”

无晋苦笑一声,他既已成为首领,却连自己手下都没有见过,不会众人只是把他当做一个精神领袖吧!

两人走下宗正寺台阶,正要上马车,这时,一名马车飞奔而至,车窗口一名宦官探身出来,老远便大喊:“老王爷!”

皇甫疆停住脚步,宦官气喘吁吁奔上前问:“哪位是皇甫无晋?”

无晋一怔,上前道:“我就是!”

“你请进宫,皇上召见。”

皇甫疆笑呵呵道:“差点就错过了,既然陛下召见,我们就赶紧进宫!”

宦官面露难色,“老王爷,陛下只是召见无晋一人,你看……”

这倒出乎皇甫疆的意料,他也知道这是皇上封爵的慎重,国公的爵位极高,连申国舅也才封雍国公,无晋年纪轻轻便得到,皇上当然要召见,他笑了笑便对无晋道:“新封国公陛下总是要召见,你就一个人去见陛下,也不用紧张,注意礼节,我先回府了,你结束后便直接回府吧!”

“是孙儿知道了。”

无晋便跟着宦官上了马车,匆匆向宫城内疾驰而去,皇甫疆望着马车远去,他的眼中露出了一丝担忧,他告诉元庆不要紧张,其实他内心很紧张,获得爵位只是第一步,他们的目的并不是爵位,是高官重权,因为无晋没有资历,所以想得到高官重权,只有靠爵位,对于皇族来说,职位是爵位相配,元庆获得高爵,那的职位就不会低。

但究竟是获得实职还是闲职,关键就是看皇帝对无晋本人的印象了,皇甫疆就是担忧这个,究竟元庆能不能走稳今天这最关键的一步。

……

马车一直驶进内宫,在太掖殿前停下,早有几名宦官在此等候。

太掖殿是皇帝的内书房所在,这里是皇帝在内宫办公和接见重臣之地,按照大宁制度,七品以上可面圣,军职递增一等。无晋是六品军职,正好在面圣的门槛上,虽然他已被授予凉国公高爵,但要刻印后才能正式生效,因此他现在还是一个准国公的身份。

“是皇甫无晋将军吗?”一名宦官跑上来问道。

无晋拱拱手,“在下正是无晋。”

他心中也有点紧张,尽管皇甫疆没有告诉他今天见皇帝的重要性,但无晋知道,今天将是他的一个起点,无论是宗正寺的认祖归宗,还是即将面见圣上,都是他攸关命运的转折点。

“无晋将军,你是第一次面圣,一定要跪拜,待圣上说平身后,以后你再面圣就可以不用跪拜,行躬身礼便可。”

一边走进内宫,一名执礼宦官一边给无晋讲诉一些最基本的注意事项,一般第一次面圣都要专门学半天的礼仪,但这次皇帝见无晋非常急,没有给他学礼时间,只能给他讲最基本的注意事项。

“还有一个注意要点,就是不能靠近皇上三尺,如果皇上靠近你,你也要尽量及时后退,你是初次面圣,这一点尤其重要,靠近三尺,你或许会有危险。”

片刻后,无晋跟随宦官来到了内书房前,门口站着十六名身材魁梧的宫廷侍卫和八名宣旨宦官,执礼宦官连忙上前笑道:“请禀报圣上,皇甫无晋已经到来。”

一名宦官迅速走进房间,几名侍卫则对无晋进行严格搜身,很快,太掖殿内响起了侍卫高亢的喧喝:“陛下有旨,宣皇甫无晋觐见!”

无晋深深吸一口气,快步走进内书房。

内书房中,大宁王朝的皇帝皇甫玄德正伏案批阅奏折,似乎没有注意到无晋的进来。

无晋快步走上前,找到了宦官给他指点的跪拜线,一根金色的短线,他跪下行礼,“微臣皇甫无晋参见吾皇陛下,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甫玄德慢慢放下笔,打量一眼跪在地上的无晋,他暗暗点头,这孩子长得相貌堂堂,很有神采,仪容不俗,难怪皇甫疆要收他归宗,若能好好培养,确实能做一番事业。

“免礼平身!”

“谢陛下!”

无晋站起身,微微后退半步,站在另一根银线外,这两条线就是给初见皇帝的新人所画,一般都朝臣有经验,都会刻意保持一定距离,惟独新人,不太懂规矩,如果靠帝王太近,超过警戒线,会被隐藏在暗处的贴身侍卫击杀,这是宦官再三叮嘱无晋的注意事项。

皇甫玄德见无晋很小心地上的金银线,不由微微一笑,“你也不用太在意地上的金银线,朕的侍卫不会击杀你。”

无晋脸一红,“陛下,臣初次面圣,不知礼仪,请陛下见谅!”

“朕不介意。”

皇甫玄德微微一摆手笑道:“一般新人见朕,都要去礼部习礼一日,因为你出现得很突然,昨晚三更兰陵郡王才告诉朕,他有你这个孙子,你让朕很感兴趣,朕迫不及待地想见你,你知道为什么吗?”

“微臣不知!”

“你是不知道,你是朕已经很少的直系子侄之一,朕一向很看重亲情,所以朕很想知道,朕的侄子长什么样子?”

无晋垂手站在一旁,答道:“微臣让陛下失望了。”

“并没有失望,你给朕的第一印象还不错,你读过书吗?”

“回禀陛下,读过几年书,臣少时愚钝,后来以学武为主。”

“朕听说了,听说你的弩箭射得非常不错,你能学武,这是你祖父的期望。”

说到这,皇甫玄德从桌上端起参茶慢慢喝了一口,他又若有所思地问无晋:“朕想问问你,如果朕打算外放你为官,你想去哪里?”

这句话才是皇甫玄德想见无晋的真实原因,无晋的出现给他的河陇布局增加了变数。

虽然皇甫玄德并不支持申国舅用虎符案扳倒张崇俊,但并不表示他就很放心张崇俊,并不是因为张崇俊本人,皇甫玄德对张崇俊本人是很看重,但张崇俊毕竟是兰陵郡王女婿,还是属于凉王派系的继承。

这让他心中始终不太舒服,几十年来河陇的二十万大军从来都是凉王的势力范围,经历了老凉王、兰陵郡王和张崇俊三代人近六十年的经营,凉王势力已经在河陇地区根深蒂固,外人很难再插手进去。

十年前,皇甫玄德任命剑南节度副使武骆图为河陇节度副使,企图让他打破凉王派系对河陇军队的垄断,但不到一年,武骆图便在平叛沙陀人的战役中被沙陀人所杀。

随后,他又任命羽林军大将军董胜去接替武骆图的职务,结果董胜几个月后便染病,回京医治无效去世。

两任节度副使的离奇死去,让皇甫玄德终于明白,河陇军不会容许任何人插手,张崇俊的手腕极高,将河陇军牢牢抓在手中。

经过这些年的观察,皇甫玄德发现了凉王派系内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他们内部有矛盾,是兰陵郡王之子皇甫卓和张崇俊之间的矛盾。

按理,应该是皇甫卓来继承父亲的事业,成为河陇节度使,当年先帝也答应过,由皇甫卓来继任河陇节度使,并没有任何障碍,但最后皇甫疆却意外地推荐女婿,而没有推荐自己的儿子接任。

这个结果也曾经让皇甫玄德感到困惑,但现在他不困惑了,而且很佩服皇甫疆的深谋远虑。

皇甫卓无论能力和军中威望都远远比不上张崇俊,如果是皇甫卓为河陇节度使,那凉王系控制河陇的局面迟早被打破,皇甫疆正是看到这一点,才让女婿张崇俊来接替他。

不过也是因为这样,皇甫卓和张崇俊的关系一直不是很好,两人在年初甚至因为皇甫卓儿子未被提拔为都尉一事而反目。

皇甫玄德曾经考虑过,调走张崇俊,让皇甫卓为河陇节度使,但那样还是瓦解不了凉王系对河陇的控制,而且他很担心,张崇俊会用别的手段对抗他的旨意,比如,河陇出现兵变或者大规模的羌人暴乱。

就像当年老凉王进京被软禁一样,河陇地区立刻爆发严重兵变,迫使先帝不得不任命皇甫疆为新节度使,兵变便立刻平息。

他现在还不想冒这个险,最后的办法是从内部攻破,皇甫玄德已经看出了河陇内部出现的裂痕,他已决定利用皇甫卓来瓦解凉王系内部的团结,让他们发生内斗,皇甫卓的儿子皇甫武植就是最好的一颗棋子。

而就这个时候,皇甫疆的另一个孙子出现了,从一个私生子的身份一步变成了凉王系的继承人。

皇甫玄德明白皇甫疆的苦心,很明显,他是想用皇甫无晋来接替张崇俊,张崇俊或许愿意,那皇甫卓呢?他愿意吗?

既然看透了皇甫疆的用意,皇甫玄德自然要让河陇变局向有利于他的一面发展。

想到这,皇甫玄德便微微笑道:“高爵要和高职对应,这是朝廷的一贯例制,你既然是从东海郡而来,想必对他们的情况很了解,朕决定让你继承父亲的当年职位。”

一百七十六

从皇宫出来,无晋没有直接回兰陵郡王府,而是一个人在大街上漫步行走,短短两天时间内发生了太多的变故,让他一时难以适应,以至于这两天,他觉得自己像木偶一样,没有自己的思想,跟着高层皇族的操纵而起舞。

无论是他认祖归宗,还是皇上接见,这些都由不得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原以为被皇上接见,他可以表现一番,但他很快便发现,皇帝接见他是另有深意,绝不是想看他表现,也至始至终没有给他表现的机会。

就像皇甫疆安排他命运一样,皇帝也同样给他安排了一条路,从来就没有听说过,一个毫无资历、毫无军功、毫无才学的三无人员,仅仅只在梅花卫做了两天,便一步升为楚州水军副都督,或许因为他是皇族,但无晋却感到,皇上命他担任这个高职,绝不是因为他是皇族,而是有更深的目的。

他感觉到自己成为了一颗棋子,弈棋者,一方是兰陵郡王皇甫疆,另一方是当今皇帝。

无晋虽然已经决定继承他生父未完事业,但并不意味他要成为一个傀儡,成为一个别人牵着线的木偶,成为一颗棋子,这不是他想要的东西,或许人人都认为他只有十八岁,还不能担以重任,但他心里很清楚,他绝不是只有十八岁。

他必须要按照自己的规则来出牌,按照自己的意愿来下棋。

不知不觉,他又来到了南市,南市的大街上依然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