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族-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申如意感受到了姑母的不快,她心中黯然,只得回答一声,“是!”
她又给皇帝施一礼,“臣女告退!”
申如意慢慢退出了内室,皇甫玄德却一直注视着她婀娜多姿的身影离去,申沁玉心中更加不悦,便重重咳嗽一声,“陛下!”
皇甫玄德这才醒悟,他干笑两声,“朕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意,让朕想到了梓童年轻时候。”
申沁玉简直要气疯了,她拼命克制自己的怒火,淡淡一笑:“陛下,臣妾很老了吗?”
“哪里哪里!”
皇甫玄德知道自己说错话了,他笑呵呵搂住申沁玉,在她耳边低声道:“朕想听听梓童腹中孩儿的心跳。”
申沁玉心中明白皇上的意思,现在天还没有黑啊他就要……
而且太医再三嘱咐过,她身孕未满三月,千万不能房事,申沁玉有过教训,五年前她怀孕两月,就是房事过度而不幸流产,五年前的教训她还记得清清楚楚,她决不能重蹈覆辙。
一百五十
申沁玉吸取了五年前的教训,一定要保住腹中胎儿,她便伏在皇甫玄德怀中,委屈地说:“陛下一点都不怜惜人家。”
皇甫玄德抬起她的下巴,他就喜欢申沁玉这种娇态,一时间,他忘记了刚才的申如意,他微微笑道:“朕哪里不怜惜你了?”
“陛下明知道臣妾一心想给陛下再生个小龙子,还要……”
皇甫玄德呵呵大笑起来,“梓童真是朕肚子里的蛔虫,竟然知道朕的心思,哈哈!”
“陛下坏死了,什么叫蛔虫?臣妾不依!”
申沁玉举起小粉拳,敲打着皇甫玄德的胸脯,她心中暗喜,她听出了皇上的口气,并没有生她的气。
皇甫玄德今天心情不错,他刚刚接到张崇俊八百里加急快报,酒泉郡的党项人叛乱已经被镇压,首领拓跋阿古牙被活捉,准备押解进京,一个月前,酒泉郡党项人和汉人因争夺水源发生了冲突,当地驻军制止冲突,却被党项人认为是偏袒汉人,遂爆发了大规模叛乱,近万名党项牧民在首领拓跋阿古牙带领下占领了酒泉城,大肆烧杀劫掠,数百驻军士兵和上千汉民被杀。
河陇节度使张崇俊率五万大军前去镇压,不到一个月,叛乱被被镇压,杀死叛乱者数千人,活捉首领拓跋阿古牙,这让皇甫玄德感到心情十分愉快,尽管申沁玉没有从他意,他也不生气。
皇甫玄德笑呵呵坐了下来,申沁玉连忙给他倒了一杯酸梅汁,又在紫玉杯中加了两块冰,放在他面前,抿嘴一笑道:“陛下好像心情不错!”
皇甫玄德端起酸梅汁喝看一口,笑道:“朕刚刚接到消息,酒泉郡党项人叛乱已经平息,所以心情不错。”
“是那个张崇俊吧!”申沁玉小心翼翼问,申如意给她带来了兄长的短信,让她试探一下皇上对张崇俊的态度,她正愁找不到机会开口,正好就说到了酒泉郡。
“就是他,他很能干,朕算过,路上行军时间就要二十天,再加上报信人路上时间七天,等于张崇俊只用三天便平息了叛乱,给朕省了很多军费钱粮,不错非常不错!”
皇甫玄德连声夸赞,他又看了一眼申沁玉,见她似乎有话要说,便笑了笑问:“爱妃想说什么?”
申沁玉连忙摇头笑道:“刚才如意给我说起一些市井流言,好像就提到了这个张崇俊,不过都是些无聊的话题,女人嘛总是喜欢听听这些无聊的小道消息,没什么?”
皇甫玄德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又喝了一口酸梅汁,淡淡问:“什么市井流言?给朕说说看。”
申沁玉偷偷看了一眼皇甫玄德,见他已经没有刚才那种开玩笑的心态了,便知道自己说的‘张崇俊’引起了他的注意,申沁玉便装作不在意地样子,笑道:“真的没有什么意思,都是一些没有根据的流言,我们女人说着玩的,皇上就不要听了吧!”
“不你给朕说一说,朕整天呆在宫中,对这种市井流言也很感兴趣,偶然听听无妨。”
“那是陛下自己想听的哦假如坏了陛下的心情,可不关臣妾的事。”
“你说吧朕听着呢。”
申沁玉想了想便笑道:“市井传言,丁尚书因秦侍郎弹劾他大女婿,一怒之下取消了两家的婚约,还有今年进士科举,传说有两万人要进京赶考,据说吏部要放大进士科名额……”
皇甫玄德一摆手打断了她,“说说张崇俊的流言。”
“这个如意也不大清楚,好像是什么张崇俊什么旧虎符失窃,闹得沸沸扬扬,臣妾也不懂这些官场上的事,怎么虎符还有新旧之分?”
皇甫玄德的脸阴沉下来,他当然明白申沁玉在说什么,旧虎符指的是晋安皇帝的虎符,当时不光河陇节度使有,所有七大节度使都有,事情已经过去了四十年,晋安之变都已经不再成为朝廷的禁忌了,怎么会有这种流言。
皇甫玄德瞥了一眼申沁玉,见她虽然还在笑,但她的笑容里明显有一丝不自然,皇甫玄德便立刻明白了,这是申国舅在打河陇节度使的主意。
皇甫玄德心中微微有些不快,他也不回答,便慢慢将杯中的酸梅汁喝完,淡淡一笑道:“梓童好好保养身子,给朕再生一个小龙子。”
说完,他站起身令道:“起驾!”
申沁玉大惊,“陛下,今晚不睡在臣妾这里吗?”
“不了,朕快两个月没看见华妃了,心中有些愧疚,去看看吧!”
说完,他转身便向外走去,“去甘露殿!”
申沁玉眼睁睁地看着皇上走远,她忽然有一种对自己命运无能为力的感觉,皇上去赵华妃那里去了,赵华妃是鲁王的母亲,今年只有二十六岁,曾经被皇上一度宠爱,但因其父卖官一案失宠,皇上今晚要去她哪里?难道她又要得宠了吗?
申沁玉心中一阵后悔,早知道她就不该提张崇俊之事,他刚刚打了胜仗,皇上对他正信任,自己说得不是时候,哎大哥真会给自己找事。
……
晚上,申国舅得到了申皇后从宫里送来的消息,在一明一暗的烛光下,申国舅的脸也显得有些阴晴不定,申皇后的只让心腹太监带来一句口信,皇上没有表态,这让他一时看不透皇上的心思。
“国舅爷……”
旁边的幕僚曹建国小心地说:“不是说张崇俊从酒泉郡传来加急捷报吗?或许是我们时机不对,皇上正好对张崇俊有嘉奖之时,他不想听到对张崇俊不利的消息。”
“不不是这个意思。”
申国舅否定了曹建国的推测,他脸上露出了一种仿佛在他意料之中的表情,他放佛知道皇甫玄德会这样不表态。
“这就是我的想要的,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皇上是明白了皇后的意思,他明白这是我在托皇后带话。”
“可是皇上并没有表态,这又是什么意思?”
“先生难道还不明白吗?不表态其实就是一种表态。”
申国舅见曹建国还是有点糊涂,便摇摇头笑道:“先生想一想,如果是我立了大功,有人说我的坏话,皇上会怎么样?”
“皇上一定会勃然大怒……我明白了!”
曹建国恍然大悟,“皇上的意思是等待证据。”
申国舅点了点头,“他就是这个意思,他在说,我听着呢你申国舅继续讲,他在等我把故事继续讲下去,是的证据,他不想听传言,他要证据。”
说到这,申国舅决然对曹建国道:“我很担心包鸿武那个蠢货把事情办砸,现在换人也来不及了,先生不妨去帮他一把,这样把握就能更大一点。”
曹建国起身长施一礼,“卑职遵命!”
曹建国走了,申国舅有些疲惫了,他起身准备回房,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了三子的声音,“父亲,孩儿可以进来吗?”
“进来!”
申国舅有六个儿子,其中前三个是已故的老妻所生,长子申祁云,进士出身,现任吏部考功郎中;次子申祁远,明经科出身,现任江淮盐铁盐支使;三子申祁武,去年考中洛京的贡举士,准备今年参加进士科举。
门开了,申祁武走了进来,申祁武今年二十二岁,长得酷似其父,也是一般的高高胖胖,而且精明能干,老成稳重,在家协助父亲做事情,深得申国舅喜爱。
他上前施一礼,“孩儿参见父亲!”
申国舅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儿子,总让他想起自己年轻时的情景,他点点头,和蔼地笑道:“还有一个月就要参加科举了,你恩师怎么说?”
申祁武的恩师是翰林大学士赵行之,他虽然是国舅之子,但勤学好问,颇得赵行之器重,称他是自己最好的三个学生之一,当然,这里面带有一点拍申国舅马屁的意思。
申祁武恭恭敬敬答道:“回禀父亲,恩师说,孩儿现在的水平相当于去年进士科三十名左右。”
“如果真是这样,为父就放心了。”
申国舅笑着给他解释:“今年由于准许明经士参考,所以人数比去年增加一倍,已经有超过两万名士子进京备考了,所以吏部也请示了皇上,准备将录取名额从三十名扩大到六十名,只要你发挥正常,应该没有问题。”
申祁武犹豫一下,“可是……孩儿想进甲榜,这样就有进前三的机会,孩儿想为申家争得荣耀。”
进士科的录取分为甲乙两榜,其中前十名为甲榜,甲乙两榜录取者都称为进士,但甲榜前十名还有机会参加殿试,由皇帝亲自考试,以确定最后的状元、榜眼和探花,而且参加殿试的甲榜进士基本上都能封七品以上官职,所以士子们又私下将考上甲榜称为殿进士,视为荣耀,申祁武想进甲榜也是情理之中。
申国舅明白儿子的意思,想利用自己的权势助他一臂之力,申国舅当然也希望儿子能进甲榜,最后皇上或许会看在自己的面子上,点他为前三,关键是进甲榜那一关不好过,皇上已经下旨,今年还是由国子监祭酒苏逊为主考官,此人公正严明,不徇私情,而且又是试卷糊名,申国舅心中很清楚,正是因为苏逊谁的面子都不给,所以皇上才信任他。
想到这,他笑了笑,“你先不要考虑得太多,全心全意备考,争取考个好名次,其他事情再说。”
“是!”
申祁武答应一声,又道:“父亲,关郎中之子关贤驹今天进京了,他邀请孩儿明天去聚一聚,不知父亲是否同意?”
礼部郎中关寂是申国舅的心腹,申国舅一直想升他为礼部侍郎,他资历是够了,由于他不是进士科出身,所以他升不了五品以上职位,年初的东海郡刺史之争,他也是因为科班出身没有苏翰贞高,所以最后败北,为解决关寂的出身不足问题,申国舅决定替关家争取爵位,先让关老爷子获得爵位,然后再把爵位传给儿子关寂,这样关寂就能顺利升任侍郎。
儿子想和关寂之子套套交情,申国舅是愿意的,这也算是笼络关寂,他便点点头笑道:“你已经过了弱冠之年,这种和朋友的聚会就自己决定吧不用再禀报为父,但有一点我要给你说清楚,不准进妓院,明白吗?”
申祁武心中一跳,本来大家约好了,就是去妓院喝花酒,父亲却不准他进妓院,让他心中一阵失望,只得低声道:“是孩儿明白了。”
申国舅一眼便看出儿子有些言不由衷,他觉得有必要劝诫一番儿子,便缓缓对他说:“喜欢女人,可以多娶妾,但妓院毕竟是公共场合,朝廷有规矩,严禁朝官嫖妓,你虽然还是白身,但你要想远一点,要爱惜自己的名声,一旦有人认出你,申祁武嫖妓的名声你就洗不掉了,明白吗?想要做大事,就得非常人所为。”
申祁武惭愧地低下头,“孩儿明白了,谢父亲教诲!”
“明白就好!”
申国舅又笑着问他,“还有什么事吗?”
申祁武是有事情要向父亲禀报,他躬身道:“今天上午齐家的齐玮来过了。”
申国舅这才想起银票之事,他连忙问:“齐家怎么答复?”
“齐玮说,齐家百年声誉不易,望父亲体谅,还有……”
申国舅愣了一下,眼中顿时露出了怒色,齐家竟然敢拒绝他,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尽管他也猜到齐家不会答应,但齐家真的拒绝他,又令他感到极无面子,心中的恼怒便沛然而生。
但他在儿子面前克制住了怒火,又问:“还有什么……”
“还有,孩儿听说,齐家老爷子亲自去给太子送了一份请柬,太子欣然表示前往。”
申国舅的眼睛眯了起来,很不错嘛居然敢用太子来压自己,一个小小的商人,也敢和自己玩权力平衡了,很好,非常好,申国舅的眼中闪过了一丝阴毒的冷笑。
他取出请柬,在上面签了一个名,递给申祁武,“你明天一早去一趟齐家,把这份请柬给他们,告诉他们,我非常高兴接受邀请,我届时一定会亲自去给齐老爷子祝寿。”
一百五十一
次日一早,天星找到了无晋,他要带无晋去梅花卫办手续,太子已经把他们二人借调给了梅花卫,虽然只是临时借调,但手续还是要正常办理,两人骑着马向皇城而去。
路上,天星放慢了马速,与无晋并肩而行,他很随意地笑问:“无晋,你调入梅花卫,兰陵郡王会同意吗?”
无晋淡淡一笑,“我又不是他什么人,为什么要他同意?”
“他居然把名贵的赤尾白麒麟给你,谁都能猜到兰陵郡王和你的关系肯定不一般。”
“其实没什么,因为我祖父对他有过救命之恩,他一直想报答,但总没有机会,便把这份感恩之情放在我身上了。”
无晋非常清楚天星为什么要问自己,这和太子调自己去梅花卫是一个原因,要通过自己达上和兰陵郡王的关系,昨天回来的路上,李延已经告诉他,就是因为虎符案而调他去梅花卫。
他笑了笑,又接着说:“昨天我已经给兰陵郡王说过了,我调进梅花卫是参与虎符案。”
“那老王爷怎么说?”天星有些紧张地问道。
无晋不由笑了起来,这个天星挺有意思,竟把太子的目的这么直白地表露出来,在维扬县时,他就是这样子了,其实人不错,想起维扬县自己曾经射伤过他,无晋心中不由对他有些歉意,毕竟他当时是受陈直的命令。
“老王爷说,感谢太子援手,他铭记于心。”
这就是太子想要的回答,天星长长松了一口气,他可以向太子交代了,天星心情大好,忍不住呵呵笑了起来,“无晋,中午我请你去喝酒!”
天星又想起一事,连忙对无晋道:“有句话我要提醒你,在梅花卫可不能乱说话,尤其不要轻易提到太子,兄弟要千万记住了。”
“为什么?”
无晋有些好奇,“梅花卫不是太子的地盘吗?”
天星摇了摇头,“梅花卫怎么会是太子的地盘,只有第一军李延将军是太子的人,第二军、第三军,包括大将军罗挚玉都是听从皇上的指挥,其实绣衣卫也是一样,只有第一军邵景文是申国舅的心腹,这是皇上默许的。”
从天星简单的介绍中,无晋就有一种感觉,似乎太子和国舅的对立是皇帝的刻意安排,他们都像傀儡人似的,所有的线都牵在皇帝的身后,应该是这样,他后世所有的领导不都是喜欢挑拨下面人内斗吗?
无晋沉吟一下,又问:“昨天听太子殿下说,李延将军是梅花卫的第三号人物,我知道第一号人物是大将军,那第二号人物是谁?”
“这你就错了。”
天星笑了笑,“大将军罗挚玉其实还只是第二号人物,第一号人物另有他人。”
“那会是谁?”无晋有些奇怪了,大将军居然只是第二号人物,那第一号人物会是谁?
“你听说过国士吗?”天星笑了笑问。
无晋想了想,笑道:“国士这个说话我听说过,好像比你们影武士还要高一等,是吧!”
“何止是高一等!”
天星苦笑一声道:“影武士不过是高等级武士,有皇室的保荐,但国士和武士完全不是一个意义,国士是皇上和太子的贴身护卫,至少都在宫中呆了三十年以上,整个大宁王朝据我所知也就二十名国士,大部分都隐居不出了,还有八名国士在为朝廷效力,太子身边有两人,皇上身边有四人,还有两人,一个绣衣卫,一个在梅花卫,被称为阁老,他们二人才是绣衣卫和梅花卫的真正统领者,直接向皇上负责,这样,皇上才牢牢控制住了绣衣卫和梅花卫。”
“原来如此,你不说,我还真不知道,我心里有数了!”
两人见时辰不早,便催马加快速度向皇城驰去。
皇宫分为宫城和皇城两部分,宫城是皇帝的居处,而皇城则是朝廷的办公之所,洛京的各大朝廷衙门都集中在皇城内,其中太庙和盛宗庙就占去了皇城近三成的地盘,因此和雍京相比,洛京的朝廷官衙就显得相当拥挤局促,很多部寺都没有独立的官衙建筑,而是和其他部门合用一座衙门,这也是宁王朝官衙怨声载道的地方,四十年来,官员们都一直要求迁都回雍京。
随着晋安之变渐渐不再忌讳,迁都回雍京的呼声再次高涨,由于大部分高官都在雍京有宅子,因此迁都基本上没有什么技术上阻碍,其实就是皇上的一个决定,据工部传出的消息,已经有工部的官员赴雍京查看大明宫的建筑状况了,这让所有的朝官都充满了期待。
皇城内虽然拥挤不堪,但依然还有军队驻扎,驻扎洛京的军队共有三十余万之众,分为南衙和北衙两军,其中南衙军是指十六卫大军和东宫六率府军,拱卫京师安全,而北衙军包括羽林军、龙武军、神策军、万骑营、内卫军等五支军队,共十二万大军,负责保卫皇宫安全。
除了三万羽林军是驻扎在圆壁城外,其他四支军队七万人都驻扎在皇城,使本来就拥挤不堪的皇城更加捉肘见襟。
内卫军驻地位于东北角,由绣衣卫和梅花卫组成,两支军队各有一万两千人,他们都有专门的腰牌,出入皇城非常自由。
片刻,他们来到了梅花卫的军衙前,梅花卫和绣衣卫位于同一栋巨大的建筑内,两卫的军衙相隔百步,梅花卫的大门是两扇黑色的铁门,蓝底银字的牌匾上写着‘梅花卫’三个大字,大门前是十二级台阶,台阶两边各站着十二名体格魁梧的彪形大汉,身着梅花卫的红底白梅锦袍,腰挎横刀,威风凛凛。
天星正要上前出示军牌,正好将军李延走了出来,一眼便看见了他们,“呵呵我正在说你们怎么还不来?”
无晋和天星连忙上前见礼,“参加将军!”
“不用客气了。”
李延摆摆手笑道:“你们是来办理调动手续吧不用了,我都已经帮你们办好了。”
无晋和天星对望一眼,这个李延倒是挺热心,居然替他们都办好了,这样,他们也不用进去了。
无晋又笑问:“那需要我们现在做什么,请李将军指示!”
“两位请跟我来!”
李延将他们两人带进了梅花卫军衙,走进军衙,便可以看出梅花卫和绣衣卫实际上是人为的一分为二,一道高墙将两卫隔开,包括在一栋巨大建筑内,也用砖块砌成两部分,彼此互不往来。
“皇城的军衙只是我们的办公衙门,这里太狭窄,容不下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军营在北城外,那里有一座大营,一万儿郎都驻扎在那里。”
李延一边走,一边给他们介绍,“这里主要是文职官员办公之地,所有的梅花卫资料都集中在这里,另外后府地下建有梅花卫牢狱。”
说到这,李延回头给无晋笑着解释:“皇城内一共有四座特殊的牢狱,大理寺的天牢、刑部的提狱,还有就是梅花卫和绣衣卫的卫狱,今天就不带你们去看了,以后有时间再去吧!”
他又指着旁边不远处一排木屋笑道:“你们二人先去换衣服,我在这里等候。”
有士兵领着两人进去了,片刻,他们换了一身梅花卫的赤衣白梅袍,腰束革带,头戴黑色乌纱袍,腰挎横刀,显得二人精神抖擞,天星穿东宫侍卫袍,大家都看惯了,而无晋第一次穿这种制式锦袍,更显得他格外的英姿矫健、威风凛凛,连李延都忍不住暗暗叫一声好。
难怪太子再三叮嘱自己,此人智勇双全,可以重用,从外表上看此人就非同寻常,有一种很独特的气质,李延听说无晋曾让邵景文吃了大亏,这让他感到很惊讶,现在无晋换上梅花卫的锦袍后更显得英姿勃发,他对无晋的好感便从五分增加到了七分,不过他要亲自试一试无晋的武艺如何?
李延笑着将两块银牌递给他们,“这是你们梅花卫的腰牌,你们收好!”
无晋接过银牌,见自己的银牌和天星的银牌有些不同,天星的腰牌上只有梅花卫三个字,没有编号,而自己的腰牌上却有‘零零零零九’的编号,让他心中一阵惊讶,这是何故?
天星却没有任何奇怪,他收好腰牌,躬身施一礼,“请将军吩咐!”
李延意味深长地看了无晋一眼,微微一笑,“你们跟我来吧!”
他带着两人来到了一座小校场内,无晋向校场内打量,只见校场约半个足球场大小,四周围有两丈高的围墙,场地内地面平整,夯土很结实,寸草不生,正前方百步外竖着二十只草人靶,约一百名梅花卫缇骑正在列队训练射箭。
李延笑着给他们介绍,“这里是我们试箭场,没办法,皇城太小,没有跑马场,要跑马必须去城外军营,这里只能射箭。”
他又一指前方百名缇骑,“那些都是准备提拔为队正的梅花卫精锐,在这里集中培训,我们去看一看。”
李延带着他们走到缇骑面前,百余人立刻半跪见礼,“参见李将军!”
动作整齐划一,颇有气势,李延微微一笑,指着无晋和天星对他们道:“这两位是梅花卫新任校尉,一个是影武士天星,想必你们都听说过,另一位是从东海郡来,叫做无晋,就请他们二人给大家露一手吧!”
说完,李延回头笑吟吟地望着他们二人。
一百五十二
百余名缇骑一起向他们躬身施礼,“请校尉指教!”
天星对无晋低声笑道:“这是梅花卫的传统,不可拒绝。”
他也不客气,走上前对众人拱拱手,“那我就给大家献丑了!”
无晋却没有说话,注视着天星的献技,这时,李延慢慢走到他身边,瞥了他一眼,“无晋,如果你觉得为难,可以不用勉强自己。”
无晋淡淡一笑,“如果我不下场,岂不让李将军失望?”
李延见无晋居然看穿了自己的心思,他不由干笑一声,又有点好奇地问:“天星是影武士,又是太子的心腹侍卫,他的本事我见过,但你却让我感到很奇怪,我昨天去卫尉寺查了一下,居然没有你的档案,难道你没有参加过武士考?”
“将军奇怪是正常,我在东海郡只是一个开当铺的小商人,而我大哥是户曹主事,我陪同他一起进京,机缘巧合,得到了太子的赏识,仅此而已,这就是我的全部背景,李将军满意了吗?”
无晋面带冷笑地望着李延,从太子安排他进梅花卫、天星在一旁监视他,到李延安排人诱引他下场,而天星配合李延的安排,一环扣一环,就是想试探他的底细,他不喜欢这种被人操纵的感觉。
说完,他把银牌也递给了李延,“在下何德何能,敢领梅花卫第九号的军牌,李将军太抬举我。”
他转身便走,“站住!”李延低喝一声,无晋停住了脚步,依然面沉如水,李延走上前,低低叹了一口气,“这都是上面的安排,我只是五号军牌,上面却指示给你九号军牌,我也不知为什么,说实话,我也有点不服,所以就安排一场射箭,想看看你的武功,无晋,具体情况我也不知。”
“连李将军都不知道吗?”
无晋慢慢转过身,他心中有一丝惊讶,李延是太子的心腹,就是太子安排自己进梅花卫,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无晋瞥了他一眼,心中忽然醒悟,他是知道的,只不过他不肯说实话。
李延把军牌递给他,苦笑一声说:“或许是太子给上面打了招呼,太子做事情不一定要经过我,我想应该是这样,无晋,大家都在等你呢不要坏了梅花卫的规矩。”
无晋不过是做做样子,逼他说实话,怎么可能真走,他又不是皇帝的儿子,身份崇高无比,他自己有多少的斤两,他比谁都清楚,他又接过军牌,笑了笑,“我怎么会坏梅花卫的规矩,你给我准备一把匣弩,要三十支箭那种。”
李延见无晋回心转意,他心中大喜,连忙一招手,叫来一名缇骑,低声吩咐他几句,缇骑飞奔而去。
李延笑着拍拍他肩膀,“武士大多只是浪得虚名,真正的藏龙卧虎者都不会受朝廷限制,不用想这么多,我们去看天星射箭。”
无晋听他居然说出‘不会受朝廷限制’这种话,不由对他也有了几分好感,便点点头,两人一起向射箭场走去……
百余名梅花卫缇骑正面带激动地等待着天星的出手,天星已经准备好了,他是赫赫有名的东宫影武士,影武士只是真名不被人所知,但天星这个名字,梅花卫中很多人都知道,每个人的眼中都充满了期盼。
射箭是武士考试中的重头戏,作为影武士,箭术精湛是必然的,天星取了一张三石弓,搭上一支长箭,弓慢慢拉开,瞄准了前方一个草人箭靶,弦一松,一支长箭‘嗖’地射出,箭势强劲,一箭正中草人胸脯靶心,天星又抽一支箭射出,一连三箭,箭箭射中靶心,鼓声喝彩声如雷鸣般响起。
“好箭法!”
“不愧是影武士!”
夸赞声不绝于耳,天星已经习惯于这种赞颂,他笑着向四周拱拱手,走下了试箭台。
“无晋,该你了!”
这时,缇骑已经拿来了一把匣弩,这是一把神臂弩,弓臂长三尺,重二十余斤,劲力强大,可以将弩箭射到三百步外,是一种步兵硬弩,一般人根本无法使用。
弩身上装有箭匣,一般的箭匣有十支、二十支和三十支三种,无晋这种三十支装,光箭匣就高一尺。
他拎着神臂弩走上了试箭台,四周一片安静,刚才李延在介绍他时,只说了一声来自东海郡的无晋,几乎所有的人都没有听说过他,大家心中都对他多多少少带有一点轻视,认识他不过是天星的陪衬,但此时见他居然拎着一把三十支箭的神臂匣弩,顿时所有的人都收起了轻视之心,他们都是来自各军府的精锐,知道射箭和射弩的区别,射箭需要技巧,而射弩则是要力量,射箭在民间也很流行,而射弩只有军中才有,更多注重实战,它的杀伤力要远远超过弓箭。
无晋非常冷静,他摁住箭匣的绷簧,望着三十支一尺长的弩箭流畅滑落,他又一支一支地将弩箭装回了箭匣,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细心,那么一丝不苟,就俨如临战前的弩手,全然不顾一百多人的目光在注视着他。
这三十支箭,他不慌不忙,足足装了一刻钟时间,周围人早已等得极不耐烦,一个个脸露焦急之色,若不是将军李延也在,他们早就叫骂出声了,饶是如此,嗡嗡的抱怨之声不绝于耳。
李延的兴趣却是越来越大,他已经看出,无晋是故意放慢速度,在磨人的耐心,他拿起一支箭左看右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