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族-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郎是无晋的小名,在他和大哥惟明中间,其实还有个二哥,只不过生下来没几天便夭折了,所以无晋小名叫三郎,不过大家都叫他傻二,他的小名基本上被人忘了,难得这个刘管家还记得,无晋也连忙笑着回礼,“好像有点印象,你是刘管家。”

“呵呵!你还真还记我?你小时候可从来就记不住我。”

刘管家笑了笑,“太老爷说你若回来,就请去见他,你现在可以跟我去吗?”

无晋点点头,正好没事,便跟着刘管家走出了院子,他们顺着弯弯绕绕的府中道路,向内府走去,一边走,刘管家一边问他,“太老爷特地给你安排了一间单独的屋子,在府东面,出入府门都很方便,你要先去看看吗?”

“等会儿再去吧!别让祖父等急了。”

两人走过一扇圆形的院门,这里就是嫡长子皇甫旭一家的住处了,骆骆就在这个院子里被掰断了手指,两人忽然看见院子里有几个人站着说话,刘管家心中一动,拉了一下无晋,“跟我来!”

他拉着无晋闪到隔壁小院,隔着镂空花墙和墙上茂盛的藤蔓,对面的情形看得十分清楚,而且相距只有一丈,而对方却难以发现他们。

无晋见背对他们的是二叔皇甫旭,在他前面站着两个人,其中一人是名年轻的官员,穿着绛红色官服,头戴乌纱帽,看样子年纪也就二十七八岁,长得眉清目秀,中等身材,气质非常好,他身后不远处跟着两个衙役。

而另一人的形象却很糟糕,年纪约五十余岁,又瘦又小,脸色蜡黄发亮,下颌留着一撮鼠须,细细的眼睛里透着一丝狡黠的笑意。

“这两人是谁?”无晋用石块在墙上写了一行字。

刘管家向那个官员努了一下嘴,对无晋附耳说:“看见那个年轻的官员没有,我们维扬县县令张容,他的背景可不简单,是朝廷张相国的次子。”

“哦!那中年男子呢?”

“那是黄家的家主黄四郎,大家背后都叫他黄鼠狼,也是东海郡的六大家族之一,县令张容就是他的后台,这次他的儿子黄峻听说也要参加户曹主事的竞争,今天估计是来看琢玉的伤势。”

不知为什么,无晋的脑海里忽然跳出一句俗语,‘黄鼠狼进宅,无事不来!’不用说,他们是来探皇甫家的虚实,六大家族的竞争已经拉开了序幕。

“张县令,什么叫无从查起,你的意思就是说我儿子的腿白断了吗?若县衙不管,我去郡里找苏大人去。”

皇甫旭的声调很高,语气非常不满,从前他不敢和县令这样说话,但自从他有皇甫渠为靠山后,他的腰就硬了很多。

县令张容不露声色,但旁边的黄四郎却一声怒斥,“二哥,你别头脑发热乱说话了,你找那新来的刺史,就不怕得罪我们张县令吗?”

“咳咳!”

张县令重重咳嗽了两声,极为不满地盯了一眼黄四郎,黄四郎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露嘴了,吓得他噤若寒蝉,不敢再多言。

县令张容一点也不恼火,不慌不忙说:“皇甫先生不要着急,我并没有说这案子就结了,今天我来府上,其实也是查案,我想和令郎谈一谈,想了解一下他有没有仇家?对方身份不明,我怀疑他们是刻意报复,尤其现在正是六大家族竞争东海郡户曹主事的微妙时刻,我不可掉以轻心。”

无晋暗暗佩服,这个张县令果然思路很清晰,一句话便抓住了要害,他心中暗暗思忖:“看样子,这个张县令和苏刺史真有矛盾了,好像彼此在暗斗。”

就在这时,那张县令有意无意地转头一瞥,他似笑非笑的目光正好和无晋对了个正着……

一十二

他们已经被张县令发现了,但不知为什么,张县令并没有吭声,就像什么都没有看见,刘管家吓得拉了无晋一把,两人退出了小院,从另一条小路迅速离开了,无晋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心中暗忖:‘看样子这个张县令城府倒挺深,既然有城府,那为什么苏翰贞一上任,他就急不可耐地跳出来对着干呢?真是有点奇怪了。’

……

皇甫百龄住在一栋两层的红色小楼中,被院墙包围,这里也是整个家族的中心,许多重大的事情发生,大家都要来这里向老家主禀报。

当刘管家带着无晋刚刚走到门口时,只见一辆轻便的马车从院子里驶了出来。

“太老爷!”

刘管家连忙拦住了马车,车门打开了,只见家主皇甫百龄笑眯眯地望着无晋,“要不要跟我一起去?替我拿拿拐杖。”

“孙儿愿往!”

无晋跳上马车,关上了车门,皇甫百龄又对刘管家吩咐了几句,马车便出发了,沿着家宅小路疾速快行,从另一边绕到了大门口,过了小桥,便向城东面而去。

“你不想问一问去哪里吗?”

皇甫百龄见无晋一直沉默着,便忍不住笑着问他。

“孙儿只是替祖父拿拐杖,祖父去哪里,孙儿就跟到哪里。”

“呵呵!你这个小滑头。”

皇甫百龄用拐杖轻轻敲了他大腿一下,眼中露出一丝顽童般的笑意,“我这一杖比你打琢玉那一棍如何?”

无晋知道瞒不过祖父,见他也没有怪罪自己的意思,便笑道:“孙儿可没有打他,他只是自己跌倒,摔断了腿。”

“就这么摔一下就可以把腿骨摔断吗?我不信。”

“那可难说,既然连小孩的手指骨都可以摔断,他的腿骨又怎么不能摔断?”

皇甫百龄哈哈大笑,“说得好!”

马车又行了一段路,从沉思中醒来的皇甫百龄忽然问他:“你给我说老实话,这七年你到底干什么去了?”

无晋心中一跳,这里面有些事他不能说,便连忙笑道:“跟酒道士学艺啊!祖父忘了吗?”

皇甫百龄摇了摇头,“前四年你跟他学艺没错,但酒道士三年前就去世了,我特地派人去找你,但你踪迹皆无,你说老实话,这三年,你究竟到哪里去了?”

无晋沉默了,他无法回答祖父的问题,他穿越得太晚了,无法阻拦、也无法参与皇甫无晋所做之事,皇甫无晋这三年所做之事说出来,这个家族必将把他赶出皇甫府宅。

皇甫百龄注视着他,见他始终沉默不语,他无可奈何,只得暗暗叹一口气,不再多问了。

……

马车转了弯,前面是一座气势宏伟的城堡大宅,皇甫百龄用拐杖一指大宅,“你知道那是哪里吗?”

无晋摇摇头,“孙儿不知!”

“那里就是楚阳县公皇甫别驾的县公府,也是我们东海皇甫家的所谓后台,用银子堆起来的后台,今天我们就去拜访他,看看这个后台是要银子还是要面子。”

马车慢慢地在府桥前停下,无晋搀扶着皇甫百龄过了桥,来到府门前,台阶上两名正坐着聊天的门房连忙跑了过来,他们认识皇甫百龄,连忙笑着恭维,“老爷子的身体硬朗多了嘛!”

“呵呵!托儿孙们的福,最近身体好多了,烦请替我禀报一声县公,就说我有要事来访。”

“老爷子等着,我这就去。”

两个门房都转身向府内去了,大门外再没有人,这时皇甫百龄对无晋低声说:“这个皇甫县公是宗室,论辈分他其实和你是一辈,但没办法,你家那个二叔硬要高攀,如果他叫我叔父,那你就称他伯父,如果他叫我老家主,那你就称他县公,记住了,不要下跪,男儿膝下有黄金,除了跪我,你任何人都不要跪!”

祖父的话非常中听,尽管和这个祖父才见了两次面,无晋便喜欢上了他。

“孙儿记住了,不会下跪。”

让客人久等是一种傲慢,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行为,即使主人实在一时有事离不开,也会将客人请入客厅,命家人殷勤招待,并说清原委,求得客人谅解,这才是待客之道。

而这个皇甫县公却似乎很不懂待客之道,让他们祖孙二人在门口的台阶上足足等了两刻钟,连涵养极深的皇甫百龄也忍不住心中生出了怒气,他回头瞥了一眼无晋,却见他脸色毫无表情,神情淡然。

皇甫百龄暗暗吃惊了,在他印象中他这个孙子可是火爆子脾气,莫说两刻钟,就是一盏茶的时间他会等得叫喊连天,现在居然完全变了一个人,皇甫百龄心中惊疑之极,在无晋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无晋在后世等客人,两三个钟头都等过,他知道这其实是一种谈判策略,今天显然也是,这个皇甫县公是想给他们一个下马威,故意摆出架子来,他见祖父脸色出现了怒气,便低声提醒他:“祖父生气了,或许正中他下怀。”

一句话提醒了皇甫百龄,当局者迷啊!自己怎么连这一点都看不出来,他轻轻拍了拍无晋的肩膀,赞许地对他笑了笑。

这时,府门内终于传来了杂乱的脚步声,只见皇甫渠府上的大管家秦用走了出来,拱手笑道:“让老家主久等了,我家老爷有请。”

皇甫百龄怒气已经没有了,他笑呵呵说:“不请自来,打扰你家老爷了。”

“哪里!哪里!老家主请。”

“请!”

皇甫百龄回头给无晋施了个眼色,让他跟着自己,无晋心中迅速判断了一下,只等了半个小时,这表明主人既想摆架子,又怕他们真的一怒走了,说明主人还是很想见他们,估计这笔生意主人还是丢不下,他心中略略有底了,便跟着祖父走进了府门。

……

客堂里,皇甫渠端着一只大肚白玉茶壶,一边吮茶,一边笑眯眯地望着跟随管家走进来的皇甫祖孙二人,在他眼里,皇甫百龄渐渐变成了一头又肥又大的猪,现在是他宰猪的时候了。

他已经知道了琢玉被打断腿的事,是谁下的手他不关心,他只关心自己的利益瓜葛,琢玉显然不能参加户曹主事的参选了,那会是谁来代替他?既然老家主来找自己,不用说,一定是那个贡举士了。

其实谁代表皇甫家参选户曹主事,这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钱,他皇甫渠能从中拿到多少银子,这才是关键。

皇甫渠忽然看见了皇甫百龄身后的无晋,他愣了一下,这个人是谁?他原以为是那个贡举士,可走近才发现,根本不是,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郎。

皇甫百龄已经走进了客堂,他不及多想,便满脸堆笑拱手迎了上来,“呵呵!老家主身体不好还亲自来,说一声就行了,我这个做晚辈的自当上门去拜访。”

他自称晚辈,却不肯称对方一声世伯,这也难怪,假如做了亲戚,等会儿又怎么好做商人呢?

皇甫百龄已经完全恢复了平静,他也笑容满面地回礼,“不请自来,冒昧打扰县公,百龄惭愧啊!”

“老家主客气了。”

皇甫渠眼一瞥,又看到了无晋,便笑问:“这位小兄弟是……”

“这是我的孙子,替我拿拐杖。”

说着,皇甫百龄向无晋使了个眼色,无晋上前躬身施一礼,“晚辈无晋,参见县公!”

皇甫渠脸色有些不悦,居然见自己不跪,真是无礼,他知道皇甫百龄有几十个孙子,还不知道这个算老几,恐怕只是因为他长得高壮,皇甫百龄拿他当拐杖罢了,算了!自己堂堂县公,何必与这种没有家教的小屁孩计较……

他便笑了笑,不再理会无晋,一摆手对皇甫百龄客气道:“老家主请坐吧!”

皇甫百龄也不客气,坐了下来,一名侍女上前献了香茶,皇甫渠端起白玉茶壶吸了茶,他忍不住又瞥了一眼无晋,无晋则站在皇甫百龄身后,放佛是一名形影不离的保镖,而皇甫渠在无晋魁梧身材的笼罩下,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迫,便指了指无晋,“老家主,等会儿我们谈的事情可能会比较重要,还是让晚辈回避一下吧!”

皇甫百龄摆摆手一笑,“我年纪大了,很多事情都会记不住,所以带他来,就是让他替我记一些事情,免得等会儿一出门就忘了。”

皇甫渠见他不肯遣走无晋,十分无奈,便问他:“老家主今天来访,有什么事吗?”

“唉!是这么回事,我那愚孙琢玉被人打断了腿,恐怕不能参加户曹主事参选了,我们家族商量,想让次孙惟明替代他去参选,希望县公能继续支持。”

皇甫渠眉头一皱,“上面规定得很清楚,各家必须是嫡系子孙才有资格参选,老家主也应该知道官场中的事,要想改这条规定,得耗很大的人力物力。”

皇甫百龄当然知道,他无非是找借口多要钱,他有心理准备,便直接问他:“不知需要加多少钱?”

皇甫渠见他问得坦率,便也不再客气,眯眼一笑,将手掌前后翻了一番,“这个数?”

“一万两?”

“不!十万两。”

一十三

“什么!”

皇甫百龄脸色大变,他问过长子,这次参选户部主事,他们家族已向皇甫渠交了两万两银子,后来为压倒惟明参选,皇甫旭又私自向皇甫渠追加了一万两银子,这样一共加起来三万两银子,这已经是一笔巨资了,可今晚这个皇甫渠却狮子大开口,张口又要十万两银子,莫说他们家族没有这么多现银,就算有,他也不能给。

尽管心中愤恨万分,但皇甫百龄脸上并没有表露出来,他只是摇摇头,“很抱歉,这样我们只好放弃了,我们府上没有这么多现银。”

皇甫渠十万两银子只是先报高价,免得皇甫百龄还价一万两,他当然知道对方不可能拿出十万两银子,他便笑呵呵说:“可能老家主有点误解我的意思了,我是说全部十万两,你们已经先付了三万两,所以只要再付七万两便可以了,老家主……这样吧!咱们爽快一点,看在多年交情的份上,我自己再贴两万,那就只收老家主五万两银子,我已仁至义尽,不能再低了。”

见对方已经降了一半价,尽管这价格还是高得离谱,但皇甫百龄也知道,皇甫渠再让步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五万两银子,虽然库房里有,可一旦拿出去,他们家可就大伤元气了,族人也未必同意为惟明花这个多钱,皇甫百龄着实有些为难,便沉吟不语。

皇甫渠眯着眼观察皇甫百龄,他见皇甫百龄已经动心,或许是一时现银太高,他们拿不出来,便不露声色地抛出了他的第二步策略,“这样吧!五万两银子可以分三次付,先付三万两,剩下两万两银子可以在半年内付清,老家主,你应该明白,我确实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

皇甫百龄想了想,三万两银子他们家拿得出,他也可以做主,他刚要答应,就在这时,一直不吭声的无晋在身后忽然插口问了一句,“拿出这五万两银子后,是不是还只能得到一个参选资格?”

无晋在前生的商场上摸爬滚打多少年,积累了丰富的谈判经验,他已经看出,这个所谓的皇甫县公已经为了他们家族挖下了一个大大的陷阱,抛出最先的两万两银子是一个饵,皇甫旭已经替家族吞下了这个饵,使他们欲罢不能,现在预付三万两银子又是第二个饵,一旦祖父答应,就完全被牵着走了,这只是获得参选资格,到正式参选时,他再要五万银子,你给还是不给?给了,下面还要给,若不给,前面的几万两银子已经花掉了,分文不退,皇甫家族会甘心白白浪费掉几万两银子吗?最后还得继续吞饵,皇甫渠就这样一步步将他们家族榨干。

眼看祖父要吞下这个饵,无晋便在关键时刻敲了一记,这是他谈判的一贯风格,话不多,但一语必中要害。

皇甫百龄恍然醒悟,他便笑着起身拱拱手:“县公的方案我可以考虑,但这么大的金额我无权擅自决定,必须要家族商议通过才行,我改日再答复县公。”

说完,他扶住无晋的手腕,“孙儿,我们先回去吧!”

皇甫渠恶狠狠盯着无晋的背影,恨得眼睛都要喷火了。

……

马车里,皇甫百龄感慨万千,其实什么竞选户曹主事,就是他们这些权贵官员变着法子捞钱的手段,只是这个皇甫县公更狠更贪心,若不是今天悬崖勒马,他们家族真就坠入万复不劫的深渊了。

回想刚才的情形,皇甫百龄只觉一阵阵后怕,他当时竟然没有意识到皇甫渠设下的陷阱,还多亏无晋的提醒啊!

皇甫百龄感激地拍了拍无晋手,感叹一声,“今天真的多亏你了。”

无晋笑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祖父是当局者迷,我是旁观者清,其实没什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皇甫百龄念了两遍,笑着一竖拇指夸赞:“说得不错,很不错,确实是这个道理,唉!可惜我们的三万两银子,就这么无声无息打了水漂。”

皇甫百龄已经无心去争那个所谓的户曹主事了,可一想到长子为这件事已经先后付给了皇甫渠三万两银子,他心中就一阵心疼,三万两啊!这要他们家族的船队下三次南洋才挣得回来。

“祖父,难道我们真要放弃户曹主事吗?”无晋问。

皇甫百龄苦笑着摇摇头,“不放弃又能怎样呢?难道还要去求那个贪心县公吗?只怕我们再回去,就不是五万两了。”

无晋沉默了,他转头向窗外望去,只见外面夜幕已经降临,家家户户华灯初上,将维扬城点缀得如璀璨的星空,不远处的楚河内一艘艘画舫灯火辉煌,不时有女人的娇笑声隐隐传来,琴声、歌声,将维扬城映衬得繁华如锦。

无晋不由摸了摸腰间的四十两银子,他的嘴角露出了一丝苦涩的笑意,钱啊!他也同样需要,不如他替家族做一点事,让自己也同时赚上一笔钱,公私两顾,何乐而不为?

这就叫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祖父,或许无须靠那个县公,我们也有别的机会。”

无晋说得很慢,语气坚定,不容质疑,皇甫百龄身子一震,他回头惊讶地望着无晋,他忽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这个孙子的上上下下都透着一种神秘,他又想起无晋失踪了三年,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直觉告诉皇甫百龄,无晋说的机会很可能是真的,尽管他看透了竞选户曹主事不过是权贵们捞钱的手段,可真要他放弃这个机会,他却又有点舍不得。

“你说……是什么机会?”他迟疑着问。

“我暂时还不能说,现在没有把握,需要一步步去做,如果把握大了,我再告诉祖父。”

皇甫百龄点点头,他能理解无晋的谨慎,他沉吟一下,便问他:“需要我做点什么吗?”

“需要!”

皇甫百龄呵呵笑了起来,用拐杖在他头上轻轻敲了一下,“你这个小鬼头,我不问你就不说,说吧!需要我帮你做点什么?”

无晋揉揉脑袋,笑嘻嘻说:“其实我是不好意思开口。”

“我是你祖父,有什么不好意思开口的,莫非你是……想要钱?”

无晋一竖大拇指,猛拍祖父的马屁,“姜果然是老的辣,我这点小心思哪里瞒得过祖父,哎!佩服啊!五体投地的佩服。”

“小滑头,就直说吧!你要多少钱?”皇甫百龄脸上带着笑意,他很喜欢这个孙子。

“不,不!”无晋连忙摆手,“我不是要,只是借。”

“那好吧!你要借多少钱?”

“嗯!我算一算。”

无晋心中迅速盘算了一下,做那件事,他大概需要三千两银子,不过需要稳妥一点。

“祖父,我想借三千五百两银子。”

他话音刚落,皇甫百龄便递给他一枚玉牌,“凭这块玉牌,你可以去帐房支取银子,最多可取五千两。”

……

次日一早,无晋便去了郡衙,向衙役打听了一下,却得知苏翰贞下乡视察未归,估计明天就能回来了。

苏翰贞不在,他的计划也难以实施,无晋无所事事,他也不急,随行逛一逛维扬县的大街小巷,这一带他还没有来过,穿过一条小巷,顺着另一条大街缓缓往回走,与郡衙平行的这条大街叫书院街,街道两边香樟大树成荫,一条小河沿着街道缓缓流过。

不光是因为郡学书院位于这条街的尽头,更重要是这条街是维扬特产之一,楚笔的制作中心,有大大小小制笔作坊一百多家,许多人家门口都挂着一支巨大的笔模型,充满了一种宁谧的文化气息。

无意中,他忽然看见了一家书店,门面不大,漆黑的店牌上用草书写了一个龙飞凤舞的‘陋室斋’三个字,无晋后世最喜欢逛书店,他还曾经考虑过自己也开一家书店,他心中欢喜,兴冲冲便往书店里走,走到门口时他却愣住了,门口两边的牌匾上各刻一句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无晋呆了一下,这……这是王维的诗啊!怎么会出现在这个陌生的朝代,难道是……

无晋觉得自己的念头荒唐之极,可若不是这样,又怎么解释王维的诗?

“小友不妨进我的陋室斋看看。”

他身后响起一个清朗的声音,无晋回头,只见他身后负手站着一个中年男子,皮肤白皙,容貌清瘦,目光里带着笑意,给人一种很亲切的感觉。

原来他是店主,无晋便指着两句诗笑问:“请问,这是谁写的诗?”

“这自然是王摩诘的诗,天下读书人皆知,难道小友不知吗?”

‘王摩诘?’无晋眉头一皱,好熟的名字,等一等……王摩诘不就是王维吗?难道……王维真的存在?

他还是有点不甘心地又问:“是唐朝的王维?”

“不!是周朝的王维,那时唐朝已经没有了。”

无晋只觉脑海中一道闪电划过,他仿佛想到了什么,却有点看不清,他盯着诗句,不停自言自语:“周朝!周朝!”

他眼睛都瞪圆了,就是一时想不起来。

店主见他呆得有趣,便一摆手笑道:“请吧!小友店里坐。”

无晋跟他走进书店,只觉眼前光线一暗,可就在这电光石火的瞬间,他脑海中的谜底豁然开朗,他脱口而出,“武则天!”

不是吗?武则天篡唐后建立的王朝不就是周朝吗?史称武周。

店主瞥了他一眼,笑眯眯说:“是啊!周朝的高祖就是武则天,太宗是武三思,不过这些都是五百年前的历史了,周朝也在三百年前被我朝取代……小友,你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

店主见无晋有些手舞足蹈,不由有点担忧,这个少年不会有病吧!

“不是!不是的!难道没有变……”

无晋欣喜若狂,这难道还是他原来的世界吗?仅仅只是历史被改变了?武则天篡位成功,她没有被张柬之、崔玄暐等人推翻,武三思也没有被李重俊所杀,或许历史在哪个节点上拐了弯?

无晋心中迅速计算,他读书时学过,武则天大概在公元七百年左右称帝,那么过去了五百年,现在大概是公元一千二百年,历史上应该是南宋年间……等一等,不对啊!

但无晋很快就发现还是不对了,他渐渐冷静下来,知道自己是钻了牛角尖,这当然不是他原来的世界,否则他熟知的那些唐宋明清历史从何而来?

这只能是一个平行空间,只不过这个世界也有王维,也有武则天,和他的世界根本没有半点关系。

想通这一点,无晋也不由苦笑一声,其实是不是真的,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对他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朝代。

那维扬县肯定也不是历史上的扬州了,因为很明显,历史上的维扬县是靠近长江,不靠大海,那现在这个维扬县又是哪里?他倒有点兴趣了,他想知道,这个维扬县到底是在哪个位置上?

一十四

“大叔,我想再问一下,我记得维扬不是扬州吗?怎么又不是了?”

“唉!不读书的人啊!”

中年男子叹息了一声,他拉过一把椅子坐下,又给自己泡一壶茶,这才缓缓给他讲解:“你好好听着,四百年前淮河改道,冲毁了漕河,从此漕运渐废,扬州也慢慢衰败下去,那里现在叫做广陵郡,和我们维扬县一点关系没有。”

中年男子喝了一口茶,又继续道:“我们这个是新县,当年宁朝初建,财政紧张,急需江南钱粮,相国张维扬奉命来江南视察,后来他上奏朝廷,说漕运已废百年,疏通河道耗时耗力,不如走海运,江南钱粮可通过海运进入黄河,最后直接运抵洛京,正好这时海外贸易兴起,朝廷便决定按张相国的选址修建新城,不久张相国因劳累过度,在回京途中病逝,为了纪念他,朝廷就取县名为维扬县。”

原来是这么回事,县名根据人名而来,果然和扬州没有关系,无晋又问:“那我们这里原来叫什么?”

“我们这里原来只是几个小渔村,在长江口南岸,属于东海郡华亭县,朝廷就在这里修建新城,迁天下十万民户定居于此,维扬县因得益于海外贸易而逐渐繁荣。一百五十年前,朝廷便将东海郡郡治从平江县迁到维扬县……”

中年男子侃侃而谈,无晋却明白了,长江口南岸不就是他那个世界的上海吗?这个张维扬果然有眼光,知道这块地方是长江龙头所在,是风水绝宝之地。

中年男子见他心不在焉,不像在听自己介绍,他便停下来,拉着无晋到一排书架前,“这里有历朝官修史书,本朝历史也有,你好好看一看吧!找几本回去细读。”

无晋确实很想找几本书看看,尤其他最感兴趣的是这个平行世界的武则天,那个时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使得武则天的传位变成了传侄不传子,让武三思登基,武周延续,唐朝灭亡。

可是无晋找了半天,就是没有关于武则天的书,他便回头问:“大叔,我想找一本武则天的正史,好像没有啊?”

“都是假史,我的书店当然没有。”

中年男子冷笑了一声,“武三思之子武清隆登基后,借口编修《五库全书》,把天下史书全部收去销毁,有敢藏匿者满门抄斩,毁史延续了十年,杀了两万多士人,天下两晋以后史书全部被毁绝,后来《五库全书》中就有唐史,但高宗以后的历史已经被篡改得面目全非,再后来假史当道,真史变成野史,很快野史也被禁毁,几百年过去,历史的真相谁也不知了。”

听说都是假史,无晋也感觉没劲,他正想问问哪里有真史,就在这时,书店里忽然响起一个轻柔的声音,“舅舅,《大唐西域记》我是找到了,可是怎么只有十一卷?第十二卷到哪里去了?”

声音非常动听,又软又糯,就仿佛在无晋心底处挠了一下,心中痒了起来,声音是从上面传来,一抬头,才发现楼梯上面还有一间小屋,似乎是仓库,声音就是小屋里传来。

中年男子摇摇头苦笑一声,“我不是给你说过吗?仓库里有灰尘,叫你别去,我会帮你拿,你偏就不听,快点下来!”

“算了,我都找了两遍了,估计被谁借走了,我这就下来。”

无晋陡然眼前一亮,只见从小屋里走出一个身着绿长裙的年轻女子,上身披了一件白色短襦,她年约十四五岁,身材中等,皮肤白皙如玉,脖颈秀美如天鹅,围上一条淡黄色纱巾,胸前挂了一枚翡翠玉坠。

她长着一头黑瀑般的秀发,在脑后挽了一个海螺发髻,斜插一支翠羽碧凤簪,簪子两根凤尾垂下,走路时会叮咚作响,这就叫‘步摇’,她额前留有刘海,这很重要,这是大宁帝国女子未婚的标志。

虽然年纪不大,但她容貌异常美貌秀丽,她香肌玉肤细腻白嫩,俨如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