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玩转八零年代-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膜?”迟丽眼中大放异彩,“我知道了,电影画报上看到过,是贴在脸上,让皮肤更加光滑的,电影明星都有用过。”

    这小丫头的美容知道还真丰富,面膜也知道。

    “你现在不能用,还太小,只要做好日常的滋润就可以了,等你再长大一些,我再买一些合适的化妆品给你。”

    叶秋桐道。

    迟丽已经被叶秋桐洗脑,看向叶秋桐时,眼里都是星星。

    安抚完迟丽,叶秋桐回到熟悉又陌生的新房,屋里所幸没有霉腐味,而是一股清新的阳光气息,婆婆一定是把被褥都晒洗了一遍。

    “老婆,过来,我把被窝给你捂热了。”

    迟生从床的内侧翻出来,把位置让给叶秋桐,还拍了拍里面的被子,一脸可爱的小媳妇样。

    叶秋桐最喜欢迟营长这副乖顺的调调了,她靠近床铺,勾起迟营长的下巴,唔,今天没刮胡子,敏感的手指尖上刺刺的,痒痒的。

    迟营长哪容得下这等调戏,呃,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

    而且这屋里,还贴着新婚时的喜字等等,他一把抓住叶秋桐的手指,放在嘴里啃咬了起来,嘎崩脆的:

    “小娘子,不如咱们重温一下新婚的味道吧?”

    叶秋桐还想摆一个潇洒的pose,帅气地试试在上面的滋味,谁知道迟营长早就利落地把她拉进怀里,大手伸进她的衣服里,手掌上微微粗砺的老茧从她的光洁皮肤上滑过……

    “无耻!”

    叶秋桐脑子空白了几十秒后,回过神来,不禁羞骂道。

    “我还能更无耻一些!”

    迟营长一脸坏笑,还是依然没有药渣的自觉。

    叶秋桐赶紧翻进被窝里,紧紧裹住被子。

    迟生嘴角上扬,却不忍再惊动她,不一会儿,就见那边的被窝已经松软下来,一直紧紧用被子保护着自已的叶秋桐,疲累已极,睡着了……

    在老家的日子过得十分愉快,一转眼,三天就过去了,第四天上午,叶秋桐和迟生不得不要回向阳了。

    两家人都万分舍不得,叶长志送行时,把叶秋桐叫到一边,递了张存折给她,道:

    “煤矿上的账算出来了,我给你存在这本存折里,你带在身上,想花随时可以取。”

    叶秋桐打开,看了下上面的数字,不禁莞尔一笑道:

    “爸,咱们也是万元户啦。”

    “嗯。低调。”

    叶长志低声叮嘱。

    不过,他马上又觉得自已交待迟了,不说别的,这辆车都得多少钱了。哎,太招摇了。

    到底舍不得说女儿,他无奈宽厚地笑了。

    “爸,这钱我就不带走了。”

    叶秋桐把存折重新塞进父亲的手里。

正文 第三百三十九章山高水长

    “为什么?”叶长志不解。

    “秋生的建筑公司要扩大需要钱,近斯他会有大动作,这钱就拿给他用吧,我现在赚的钱足以应付了。”

    叶秋桐坦然道。

    “这样吧,如果你弟要用到这笔钱,我就让他当成建筑公司的股份好了。”

    叶长志见女儿坚持,无奈,只好收起了存折。

    叶秋桐无所谓地一笑,并没有反对。因为她知道即便她说什么,父亲还是会以她的利益优先为考虑,当股份就当股份吧,比向外人周转要容易。

    父女俩说完悄悄话,叶长志便送叶秋桐上了车。

    在两家人依依不舍地目光中,拉达渐渐驶离了后山村,消失在众人的背影里。

    村里看热闹的村民们这才一哄而散。

    当然,大家少不得议论艳羡一番,觉得迟生真是有本事,不光在部队当了官,现在还能赚钱买小车了,这是十里八乡第一辆私人小轿车,足以让村民们议论上好久。

    不过,不到半个月,村民议论的热点又转移了,因为叶秋生也买了一辆拉达小轿车,帅气地开回村里时,村民们更加轰动了。

    现在,迟家和叶家,都成了镇里的名人,同时能买两辆小轿车的家庭并不多,迟家和叶家,在党的富民政策照耀下,率先脱贫致富了。

    一时间,叶秋生的名气陡然增大,镇里的团委书记找到他,非把他树成青年创业的榜样,还让他挂上大红绶带,到学校和各乡村去演讲。

    叶秋生在后路村演讲时,牟红也到场了。

    她一如既往地打扮得十分洋气,还化了淡妆,在一众平庸的村民中,显得突出漂亮。

    若是以前,叶秋生看到她这样子,不说失魂落魄,但是至少也会有片刻的失神。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叶秋生在上台前看到她时,只是淡淡不失礼节地冲着牟红打了下招呼,还有意无意忽略了牟红伸过来要握他的手。

    其实牟红和叶秋生在城里也有几次交集,大抵都是她找他拉一些业务,大到水泥建材,小到人寿保险等等。

    叶秋生倒也客气和尽同学的本份,只要能帮忙的,他还都帮上忙,比如买保险什么的,他给自已和家人都买了好几份,让牟红拿到了不少回扣。

    但是在大原则上,叶秋生也丝毫不退让,比如她介绍的水泥建材,叶秋生从来就没有松口要用她推荐的品牌过。

    牟红几次和叶秋生交手,都没有占上风,她利用自已的原始资本对叶秋生进行的诱惑,也没能打动他。

    说实话,牟红现在还真有点佩服这个过去在班级里不显山露水、看上去挺老实平凡的男同学了。

    他是一块璞玉,只是被她有眼无珠地错过了。

    明白这一点,牟红有一段时间很失落,很久没有去找叶秋生了。但是,听说叶秋生要来后路村做致富先进的典型经验报告,牟红受着一种莫名情绪地推动,还是来了。

    隔着人群看着台上意气风发的叶秋生,他原本平淡无奇的五官也因为人群的簇拥而显出几分男人的魅力。

    牟红失落地看着自已被叶秋生弃而不握的手,不禁心内一阵如刀割般的难受,她的手,不知道有多少富商官员喜欢握在手里,摸来摸去的……

    她隐隐觉得,自已和这个男人似乎应该有一段缘份,只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自已不经意间将它丢失了。

    而如今,叶秋生愈发成功内敛,不再是以前她能掌控的单纯的高中男同学,今后她和他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牟红看着台上意气风发、沉着从容的叶秋生,痴痴地看了好一会儿,总觉得这个男人的眉眼间,有一股说不出的吸引她的气息。

    台上台下,虽然只有十几步,但是在牟红看来,却是山高水长,关山万里迢迢,再也无法跨越了。

    牟红心里感叹一声,好象了结了什么心事似的,她想起之前一些小姐妹从广东那边发来的电报:人傻,钱多,快来。或许,是到广东那边寻找机遇的时候了。

    叶秋生谈到创业的经历完毕后,不经意抬起眼,扫了一下下方围观静听的群众,猛地发现,有一道从开始一直让他觉得扎心的眸光已经消失了。

    他定了定神,在人群中又快速逡巡了一番,果然,还是看不到牟红的身影。

    叶秋生并没有失落,现在时局的发展和牟红如今的生活方式,已经让他明白,当初姐姐制止他和劝说他的那些话都是对的。

    如果当初和牟红发生了些什么,自已或许已经成为别人孩子的父亲,即便他发现真相,不愿意做“接盘侠”,这是姐姐的原话,牟红也不会放过他的。

    到时候,他就会被以流氓罪什么的控诉被投入监狱里,按现在这么严峻的形势,枪毙也是正常的。

    叶秋生收回心神,继续讲起自已创业的心路历程来……

    和牟红曾经发生过的那么一段让人脸红心跳的往事,就消融在他的淡淡叙述中……

    叶秋桐和迟生回到向阳时,迟生的部队已经轮防回来了,因此迟生也不用赶赴前线,日子又暂时恢复了从前的平静。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嘉悦和董立伟真地要从香港来向阳探访叶秋桐了。

    叶秋桐把这事知会了迟生。

    迟生只能很抱歉地告诉老婆说,这段时间他很忙,昼伏夜出,怕是不能帮着接待他们了。

    其实,迟生还有一份顾忌,就是他是军人的身份,也不好与这些香港敏感的上流社会人士过从甚密。

    叶秋桐表示理解,便也不勉强的迟生参与接待活动。

    出了向阳机场的海关,李嘉悦兄妹和董立伟看到在外边接他们的叶秋桐,都兴奋地冲着她直挥手。

    李嘉悦并不是第一次来向阳,她的老家在四狮,很小的时候随父母回乡祭过祖,不过后来随着内地发生一些事情,她就没有回来了。

    此次是她成年后第一回乡,除了要考察内地的商业市场环境,另外很重要的是随哥哥回乡,给新翻修落成的祖厝剪彩并祭祖。

    在海外华人心里,回乡祭祖是一件很神圣的事,这件事也得到了父亲的欣赏和首肯,全权委托他们来处理。

    父亲的这点做法让李嘉悦和李嘉明都比较欣慰,看来,那两个私生子,父亲是没有把他带回乡的打算了。

    在祖宗面前得不到认可,那两名私生子现在也很憋屈吧?

正文 第三百四十章搞事

    李嘉明在长庆工业区创办的“好运来”企业厂房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大约到了今年秋天就可以试投产了。

    李嘉悦和董立伟到酒店放下行李后,首先就来参观李嘉明的企业。

    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长庆镇的刘镇长早就打听到了蛛丝马迹,又从叶秋桐那里套出董立伟等人到厂的确切时间,非要组织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

    因此李嘉悦和董立伟到了好运来时,简直是受到了一万点惊吓。

    因为从厂房门口到厂区内,铺了一条三百米长的红地毯,周围还有可爱的小朋友,穿着鲜艳的戏服,敲锣打鼓地欢迎他们。

    有些没有敲锣打鼓的小朋友,则鼓着腮帮子,手里拿着塑料鲜花,蹦蹦跳跳,一看到他们进来,就热情地跳动起来,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李嘉悦是震惊了,董立伟一时间也有点手足无措,不过还好在刘镇长的引领下,他们踩着同手同脚,浑身不自在地感受了一番内地领导的热情,来到了好运来的厂区办公室。

    好运来的办公室是最早完工的建筑之一,简洁大方,一行人坐定后,外面的小朋友组成的鼓乐欢迎队便撤离了。

    李嘉悦和董立伟这才自在许多,对刘镇长感谢道:

    “太客气了,我们就是来走走看看,不必这么盛大。”

    “哎,哪能啊,你们是爱国侨胞,能回内地走走看看,就说明你们亲情犹在,作为家乡人民,我们自然要热烈欢迎你们。”

    刘镇长不愧是当领导的,张口就来,把没什么和内地官员打交道的李嘉悦和董立伟说得面红耳赤。

    当然,他们几位都不会想到,日后他们在内地生意越做越大,他们受到的类似的欢迎仪式也越来越频繁,他们慢慢就会习惯了这样的欢迎方式。

    接下来,刘镇长自是一番公关说服,希望能说到李嘉悦和董立伟在他治下投资办厂。

    董立伟和李嘉悦本来就有投资办厂的这种意思,而且他们亲眼看到长庆工业区已经做好了三通一平,比李嘉明刚来时空白一片好得太多,只要他们有项目,就能立即兴建厂房,所以也没有一口拒绝刘镇长。

    在应付这些事情后,李嘉悦和董立伟对内地的投资政策也了解得七七八八,接下来就是具体要做的项目。

    依着叶秋桐的引领介绍,李嘉悦依旧是想做一个化妆品品牌,而董立伟觉得向阳海陆空三地交通都有优势,真地兴起了做物流的念头。

    忙完了正事,李嘉悦才和李嘉明回乡祭祖,作为被邀请的朋友,董立伟和叶秋桐也一路相随。

    然而,在回到李家的祖籍地后,在祭祖仪式举办前,李嘉明就遇到了一件极为尴尬的事。

    因为有不少族亲来找李嘉明,一一诉苦,不是孩子没钱上学,就是家人有病经济贫困,希望李嘉明能帮助他们。

    李嘉明挺为难的,给钱也不是,不给钱也不是。

    这个世界上,没有因为同是族亲就必须无偿赡养他们的道理。但是族亲有困难,不帮助也会被人诟病。

    农村里特别重视风评,富贵之人若是事业有成,不回乡做些回哺,就会被众乡亲戳着脊梁骨骂。

    尤其是象港客、南洋客这种身份,大家都觉得他们在域外过着富裕的生活,不回乡做点贡献算怎么回事?

    这也是常年处于贫困线下人群的思维,若是再发展几十年,大家经济富裕起来后,这种“吃大户”的现象就会减少消失。

    然而,现在却是无可避免的,如何处理好,就成了李嘉明的一个难题。

    叶秋桐作为朋友,不必象李嘉明兄妹那样纠缠于族亲的迎来送往中,于是便和董立伟有时间在村里的巷道中走走逛逛。

    “哎,听说了吗?老李家的儿子和女儿这次回来祭祖,特别小气啊,族亲李阿公腿脚不便,找他要点钱养老,他都支支唔唔的,不肯放句痛快话。”

    “越有钱越小气。这回算是见识到了。听说他们在香港住别墅开豪车,一顿饭都要吃掉几千块,族亲只不过要个三五千块,他们都不肯掏出来,明明不够人家一顿饭花的呢!”

    “是啊,有钱人哪有良心啊,良心都被狗吃了。”

    “哼,象他这种人,回乡祭祖有什么用?不过是来讲排场的罢了,到时候,我就不去参加了。”

    有人便赞声道。

    “这次是老李的两个孩子回来,如果是老李回来,我连茶也不会给他喝一杯,管他在香港有什么地位,和咱们有什么关系?”

    一群人聚在天井里,越说越慷慨激昂。显然,这些都是李嘉明的族亲。

    在乡下,故人回乡,没人理会,是一件特别没面子的事。

    没想到,李嘉明回乡祭祖,一番拳拳爱乡之情,也会被人诟病。

    董立伟和叶秋桐听到了,不禁一阵面面相觑。叶秋桐更是露出了尴尬之色。

    叶秋桐觉得自已算是地主,竟然被董立伟听到这种议论,衬出这些乡亲的素质参差不齐,不由特别难受。

    而董立伟则认为自已算是和李嘉明一样从香港过来的,他也有老家在内地,感同身受,若是换成老家人这么背后议论自已,他也会特别尴尬。

    所以,两个人一时间默默无语。

    回到李嘉明暂时居住的别院,只见客人仍旧不少,络绎不绝的,难为李嘉明一介受过高等教育的富家之子,迎来送往,不管是平头百姓,还是村里的贫寒之家,他都礼节周到。

    然而,这也不是他必须成为“肥羊”,每个人都来杀一刀的理由啊!

    叶秋桐一阵心塞……

    终于到了祭祖之日。

    李家的祠堂已经在李嘉明拿到地契后,重新进行了翻建,气派的红砖三进四合院,让李氏族人都倍感自豪。

    一番隆重的祭祖仪式拉开帷幕,李嘉明兄妹俩自是成了全体李氏族人关注的重点对象。

    由于还没有撕破脸,所以祭祖的当天,李氏的宗亲倒是都来了。

    一番祭拜仪式过后,李嘉明烧香祭祖后,定了定神,就看到几名族老互相对看了一眼,走上前道:

    “嘉明,这次你们回乡祭祖是好事,但是族亲们也有些不满。”

    “不满?为何?”

    李嘉明挑起了眉毛。

    果然,有部份人来搞事了……

    叶秋桐和董立伟还有李嘉悦面上都是神色一变……

正文 第三百四十一章粘了上来

    “咱们李家的风水都被你们这一房拔出去了,有祖宗的保佑你们在外面才能赚大钱。现在留在国内的亲人,日子都过得不怎么样,所以大家觉得,你们应该为改善族里人的生活做一些贡献。”

    叶秋桐一阵默默无语。

    这不是吃大户吗?

    还让不让人发财赚钱了?

    “这方面我有考虑到了,所以和父亲商量了一下,我们决定成立一个李氏慈善基金会,专门用于李氏族人扶危济困之用。”

    李嘉明这一宣布,让发难的族老一阵瞠目结舌:

    “慈善基金会?什么东西?”

    然而听起来,并不是什么好东西,好象他们期望着到手的钱飞了?

    就在这时,祠堂外一阵骚动,原本围观的人群突然让开了一条路,路中间,走进几位气宇轩昂的男子。一看他们的衣着打扮,就是政府官员的模样。

    族老们一脸懵逼,他们原本想挟众人之势,让李嘉明不得不低头,拿出一些钱财来,现在看来,似乎情况有新变化?

    “李先生,你开了个好头,政府感谢你的义举!”

    打头的中年男人上前,郑重地和李嘉明握了下手。

    “是县长,县长来了。”

    有人认出了这个中年男人,竟然是他们的一县之长,顿时人群一阵骚动。

    这几年,陆续也有侨亲回来祭祖,不过都是自已小规模办办事,哪里会象李嘉明这次,还让县长亲自到场,顿时,李氏的宗亲们都激动起来,倍觉荣光,太有面子了。

    这事说出去,十里八乡都要轰动啊!

    看到中年男子出现,叶秋桐这才松了口气。

    以她后世掌握的资讯,这时候政府特别重视统战工作,联络侨亲侨谊,同时也想借助他们爱国爱乡的热情,能引进外资,或者主动投资,为国内经济的发展助力。

    所以她通知了四狮当地的县政府后,果然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叶秋桐通报李嘉明的情况,对当地政府来说,正是瞌睡送来枕头,正中下怀。

    毕竟,李家在香港家大业大,本地出了这么一个有实力的商人,当地政府早就想和他们打好关系了,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叶秋桐大胆主动地牵线搭桥,当地政府立即接招。

    如若换成别人,在内部无人引荐的情况下,或许就不敢这么做了,但是叶秋桐正因为提前知道了相关讯息,所以硬着头皮闯了一闯,到底被她促成了这件事。

    四狮的陆县长气度威严,一上来就把一众蠢蠢欲动的族老们压了下去,看到陆县长,他们巴结都来不及,手在背后蹭着,蹭干净了就等排队和陆县长握手了。

    当然,陆县长虽然一身气场能压死人,但是却是十分亲民的,除了和李嘉明握手,还主动和族老们一一握手,感谢他们李家出了这么一个大人物,为社会贡献了有用之材。

    族老们听得晕乎乎的,一时间竟然忘了征伐李嘉明之事。

    就在这时,李嘉明便借机在祭祖仪式上宣布成立李氏慈善基金会,由其父注资一千万,这一千万元作为定期本金存入银行,其获得的利息每年取出来,奖励上进的学子、扶助有危困的李氏族人。

    这个消息一出,李氏的族人也大感振奋。而族老们则神色尴尬,十分不自然。但是慑于陆县长也跟着鼓掌拍手叫好,还亲自上台,给李嘉明颁发了一块“义”字的牌匾,所有人都止息了声气。

    成立慈善基金会的主意自然是叶秋桐出的。

    李家有钱,但还好他们产业都在香港。内地的族亲们即便窥觑,手也没有办法伸得那么长。

    不过,民间的风评,如果李父还是要的话,也不可能不给大家一些好处。

    然而,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不劳而获的道理,如果任大家吃大户,予求予取,李家就会象千里长堤一样,被这些附骨之蛆一般的族亲如白蚁般啃食,即使不会溃败,终究两败俱伤。

    因此,成立慈善基金会是最切合现实的,它即达到了扶危济困的目的,又狠狠打了那些说李家为富不仁、不肯扶助族亲、乡邻的所有人耳光。

    李家祭祖的事情圆满过渡。

    当然,李嘉明事后也少不了和四狮的相关领导应酬往来,但是这相对于十分注重在宗亲间风评的李家来说,已经不算什么事了。

    李嘉明为了感谢陆县长,在四狮投了一个好运来的塑料分公司,给陆县长的政绩上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嘉悦倒是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事的处理方式,这和她在香港的成长环境截然不同,也更令她佩服叶秋桐的驾驭手段。

    换成她来处理,没准和那些“无耻”的族老们大吵一架,两败俱伤,赌气回香港,以后永远不再过来了。

    当然,这样处理后,他们李家的根基就断了,而这对传统思想极为深重的李父来说,一定是无法忍受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事情办成这样,父亲肯定会心生不悦,说不定,更加宠爱那对私生子……

    李嘉悦发现叶秋桐不光有容貌,有经商的能力,更有处理的手腕和办法,便和叶秋桐粘得更紧了。

    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自已的化妆品公司建在长庆工业区,这样离叶秋桐近一些,有什么事也好找叶秋桐商量,得到她的点拨。

    回到向阳,刘镇长听说了两家香港的商界首领二代都有意投资,简直象撞了大运,整天都处于亢奋之中,象打了鸡血一样,四处奔走,为李嘉悦和董立伟的公司成立,先行铺垫,排除万难。

    所有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好后,李嘉明兄妹和董立伟便飞回香港,寻找专业的人材,策划成立公司相应的业务事宜。

    叶秋桐这边,才过了一段安稳的小日子,方芳从省里培训回来,又开始搞事了。

    这天中午,叶秋桐无意中提前回家,就看到家里的门开着,屋里传出方芳娇媚的声音:

    “生哥,你试试嘛,这是我肫了半天才弄好的牛楠,你在香港时不是喜欢吃这道菜吗?我特意学的。”

正文 第三百四十二章不速之客

    方芳来家里做饭给迟生吃?

    叶秋桐一听声音,脸就沉了下来。

    抬腕看了下手表,现在正好是十二点出头,往常她是不回来吃午饭的,当然,也有这段时间陪李家兄妹的缘故。

    现在李家兄妹回香港了,她闲了下来,再加上迟生也在部队,便开始回归正常。

    没想到第一天回家,就看到这么火爆的画面?

    叶秋桐定了定神,走了进去,呃,还好她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就发火闯进去,因为屋里坐了一大桌人,不光是方芳,还有刘凯亮和赵文倩、方世勋,而迟生则是敬陪末座。

    “哟,秋桐,你回来了?你不是中午不回来吃饭吗?生哥都说了,所以没有做你的饭啊,怎么办?”

    方芳抬眼看到叶秋桐进来,便拿出一副主人的架式道。

    “小芳,说什么话呢?米饭不够,我可以分一半给秋桐,我吃得又不多。”

    赵文倩制止了方芳的无礼言辞,赶紧起身,顺手接过叶秋桐手上的包放在沙发上,再把她搭在手里的风衣挂在了衣架上。

    这一系列动作娴熟而又自然,仿佛她曾经为叶秋桐做了无数次一样。

    方芳看得有些目瞪口呆,这可是在家里只有父亲才会享受的待遇啊?

    他们姐弟俩,谁会被母亲这么伺候过?

    方芳心里酸溜溜的,脸色也变得不好看。

    叶秋桐被赵文倩这一反客为主的热情弄得不好意思起来,赶紧闪躲道:

    “赵阿姨,我自已来,怎么好意思让您动手呢?”

    “又客气了是吧?我们都主动上门来厚着脸皮吃饭了,你还您您的叫我。”

    赵文倩埋怨道。

    叶秋桐一听,也觉得自已太生疏了,不说别的,就冲着赵文倩也是她的救命恩人,之前在迟生出事时也给予了诸多关心,她就不该这样。

    叶秋桐赶紧检讨:

    “是我不对,赵阿姨别见怪。”

    “秋桐姐,我帮你拿了碗和筷子,坐在这边吃吧!”

    赵世勋很乖巧懂事地让开位置,热情地对叶秋桐道。

    他的命是叶秋桐救的,对叶秋桐自有一番油然而生的亲切感。

    赵世勋原来是坐在迟生边上,现在让开,正好让叶秋桐和迟生坐在一起。

    迟生把自已的饭扒了一半给叶秋桐道:

    “我最近训练,还是多吃肉,少吃菜,能增肌减脂哈。”

    叶秋桐请赵文倩坐下,自已大大方方地坐在迟生身边道:

    “谁做的菜啊?手艺不错,挺香的。”

    “这几个菜是我做的,牛腩是方芳做的。要是不嫌弃就多吃点。”

    赵文倩指着一桌子鱼虾蟹道。

    当然,还少不了红烧猪蹄这道镇桌菜。

    方世勋生病才好,按传统的说法,海鲜多为发物,所以他只是专心吃红烧猪蹄,那些鱼虾蟹是动都不敢动的。

    方芳没有放弃让迟生尝她手艺的打算,顶着叶秋桐的眼光,奋不顾身地将一块牛腩夹到了迟生的碗里。

    赵文倩专注与和叶秋桐说话,这时,方世勋两边打量了一下,突然笑道:

    “妈,你和秋桐姐长得好象哦。当然,和年轻时的照片比更像。”

    赵文倩听了儿子的话,一楞神,不由地仔细打量起叶秋桐的脸庞来。

    人对自已脸的识别似乎有一个盲区,方世勋不提起,赵文倩还没有意识到,只是觉得对叶秋桐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此时被儿子道破,她一番端祥之后,一股疑云升上了心头。

    只是赵文倩为人素来稳重,并没有将心事堆在脸上,只是笑笑道:

    “是挺象的,我年轻时候,应该长得就象秋桐这样吧!”

    方芳扫了一眼母亲和叶秋桐,对叶秋桐的不满早就糊住了她的双眼,她冷哼一声道:

    “鹅蛋脸是国人常见的脸型,方世勋,你也别太没眼光了,长了个鹅蛋脸就说象,那天下象妈的女人多了。”

    方世勋一向老实内向,好不容易发表了一次自已看法,被强势的姐姐一说,便有些讷讷地,尴尬地一笑,低头扒饭。

    迟生倒是很疼这个老实孩子,用公筷夹了好多猪蹄给他,道:

    “这些有胶原蛋白,呃,当然,是你秋桐姐说的,多吃点,补补。”

    方世勋埋头啃猪蹄。

    哎,还是秋桐姐和迟生哥好啊……

    刘凯亮已经对方芳的强势逆来顺受,对于两个女人长得象不象的话题,一个是他岳母,一个是兄弟的老婆,他只能呵呵一笑,打太极道:

    “吃饭吧。今天晚上我和方芳请客,到我们家吃,之前说好要一起吃迎新饭的,今天大家都在,择日不如撞日,正好了。”

    赵文倩和方世勋没有意见,迟生也点了头,叶秋桐便随大流了。

    方芳为人不咋的,但是刘凯亮是迟生的同事,如今还升了副团长,是迟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