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玩转八零年代-第3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条新闻播出时,不光普通的向阳百姓在收看,就连高勇、叶秋桐他们也都在收看。
“哼,真是嚣张,马上就有他哭的时候了。”对这种炒房客,叶秋桐一点也不同情。
而且这个炒房男一进入向阳市,背着一大袋钱到处行走,引起关注之后,叶秋桐就让老姜去调查过他的背景了,他才不是什么私人家族的炒房客,而是几个炒房团伙和房企派出的试探性的代表。
他背来的两百多万,就是投石问路用的。
而他之所以背着钱招摇过市,其实就是故意给向阳市民一个印象:外地人都来抢向阳的房子了,大家都要赶紧抢起来啊。
这样一来,再借助媒体的传播力量,把向阳房子要涨了,买了房子能赚大钱的信息传导出去,不怕向阳的房子热不起来。
这一切都在叶秋桐的算计中。
包括那些来购买本地房企的外地客商,有些已经达成目标,实现了完全控股,有些还在洽谈中,叶秋生的新恒地产也有人来谈收购,但是被叶秋生一口婉拒了。这些人一打听,知道叶秋生家大业大,也不敢怎么招惹他,所以叶秋生还是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不过,对于叶秋桐来说,给这些人一个狠狠的教训就够了,再拖延下去,普通老百姓如果真学了他们这一招,一个人买个三、四套房子,如果是在别的城市,的确是会赚钱,但是在向阳,不光不会赚钱,还会变成负资产。
房子马上要涨啦!
买房肯定能赚钱!
现在不买房以后肯定买不起房啦!
……
种种小道消息在向阳坊间传播,一时间人心惶惶,什么议论都有,而这几天坊间最热门的问候不再是“你吃了吗?”而是“你买房了吗?”、“你打算买房了吗?”
“我觉得房子就是钢盘水泥,放着还要折旧呢,怎么可能会越放越值钱?而且你看吧,现在的房子肯定没有以后的房子功能齐全,配套好,就说以前的老小区吧,哪有这两年建的小区漂亮?所以买房是放着折旧的吗?”
“对呀,外市的买房还炒作一个什么学区房的概念,什么优秀的中学小学的,可是咱们向阳教育发展均衡,我感觉到哪上学都没有区别,咱们也没有学区房的概念可以炒作,所以买房到底是为了什么?还贷款吗?我不如拿钱去买手机智能化项目的理财划算!一套房钱二十万,一年至少有一万多块的收入,比房子折旧还租不出去划算多了。”
向阳房住不炒能贯彻落实,和向阳未雨绸缪,做好教育资源投入、公租房廉租房、高级出租公寓等配套建设有关,所以在外市能令房价飞涨物沃土这里都没有。
一时间,向阳的群众也迷茫了,到底是买房还是不买房?
报纸上、电视上也为此开辟了专栏节目进行探讨。
而奇怪的是,过去一向为此积极发声的政府部门突然集体失语了。
没有一个相关权威机构对此进行评价。
咳,政府不说话,是在憋大招呢!
很快,就如春雷平地一声响,房地产税、房地产空置税、二手房第三套交易税提升等种种强有力的扼制房价上涨咽喉的政策马上就出台了。
这个政策,被房地产专家们称为史上最严房地产限涨政策。
由于是半夜十二点出台的,又被戏称为午夜政策。
这条政策出台,炒房的和那些别有用心的房地产商哀声遍地,而普通老百姓,原本都害怕房价会上涨的,此时都拍手称快,明白房价上涨只是炒房团一厢情愿的梦想。
不少人庆幸自己捂紧了钱口袋,没有拿出“六个钱包”的钱来投资买房,要不然,就被那些炒房团的忽悠害死了。
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新闻的中年妇女再叫惊呼儿子来看新闻,道:
“你快看,电视上那个要跳楼的是不是之前记者采访的那个男人?”
正文 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炒房团哭唧唧
“哪个哪个?”中年妇女的儿子抱着西瓜,边挖边吃边凑近电视机,然后抱怨地对他妈道,“这么远,谁能看得清楚啊?我又不认识他,只是上次看到电视采访罢了。”
“可是我觉得就是啊,虽然人拍出来只有蚂蚁一点大,可是记者说对方的资料都符合啊,买了一整栋楼的炒房大户,中年人,之前带着一麻袋钱两百多万元来的,不就是他吗?”
中年妇女一脸同情地看着电视机上,站在二十层高楼边缘摇摇晃晃的中年人道。
“嗯,就算是,也是活该,你不知道,他那个采访引起了多坏的反响,第二天我身边就有好多同事商量着要去炒房了。还好啊,他们凑钱没那么快,以前也没买过房,不太懂得相关的手续材料的准备,都被拖了一段时间,要不然,他们如果也学着这个人一样,一个人买个三五套的,那现在肯定哭死了。
你想吧,二手房交易课重税,房子空置要税,咱们市的公租房都租不完,价格还那么低,谁租私人的呀?更要命的是房地产税,拥有一套自住房以外的房产每年都要交税,我的天呀,那叫买房赚钱?那叫买房催命吧?”
小伙子一脸庆幸地分析道。
“说来说去,还是咱们的向阳政策好。换成别的城市,听说房价涨得很快,有的小伙子结婚,根本买不起房,被姑娘嫌弃了。听说现在这种房子有了一个新名词,叫丈母娘经济。”
中年妇女最近也颇为关注财经新闻里的房产信息,此时说起来一样头头是道。
“没错,妈,至多以后我结婚,如果没有钱再买一套,我就和对象去租房子好了。不会赖在家里的,我同学去年结婚,租了一套公租房,一百平米,三房一厅一卫,可宽敞啦,人家钱都省下来买了高新科技项目的理财,听说一年能多赚个一两万块的。”
小伙子有样学样地道。
“臭小子,咱家这一百二十平米还不够你和媳妇住啊?还要搬出去住?”
中年妇女被触到了心头禁忌,大骂起儿子来。
……
“哎,妈,别骂了,我看到镜头拉近了,记者也上天台了,那个要跳楼的男的真的是你说的那个。你看,他接受采访了。”
小伙子边吃着西瓜边津津有味地看着。
如果中年男人知道此时自己不要命的行为成为吃瓜群从“下瓜”的好佐料,肯定气得不想跳楼了。
“为什么要跳楼?之前本台采访你时,你还意气风发的?”记者还是同一个,所以一看到对方就认出来了。
“记者同志,你要为民请命啊,我带的两百多万来买房,本来在别的城市买,肯定买一处赚一处,结果来向阳买,半夜鸡叫啊,周扒皮啊,出了个什么午夜政策啊,我的钱全套在楼市里了,四十多套房子啊,没人接盘买,租不出去,我现在天天要付公摊水电物业,还要付银行的贷款利息和本金,我要被逼死了我!”
中年男子哭哭啼啼地道,不复当日用麻袋背着两百万闲庭信步的自信和豪情。
这个世界赚钱的门路有千百种,有的并不难入门,但是却需要大笔的投资资金,有钱投入就能赚钱,但是难的是,想要发财的人往往没有入门资金可以投入。
而他,来到向阳就背着两百万元,一栋楼算什么?如果二期小区的房价推高,他还想再投二百万呢!
结果,现在可好,玩大了,被向阳市出的房地产税收政策套牢了。
“呜呜呜”他一个大男人当着全市电视观众的面哭了起来,站在楼房边缘的两腿微软。
记者正不知道怎么回答,却听边上有人哭着插话道:
“兄弟啊,跳楼不要太快,等为兄一把,咱们俩黄泉路上也有好相伴啊!”
接着,一个胖乎乎的男人也走到了阳台边缘,和那个中年男子站在一起。
“你跳什么跳?哭什么哭?我是两百多百打了水漂在这哭,想不开,你呢?”中年男人边哭边问。
“我是这片楼盘的开发商,你才两百多万,一栋楼算什么?这里整片地都是我的,我投了五千多万,建了二十栋楼,结果才卖了一栋楼,现在加上这个房地产税收政策出台,真是雪上加霜,向阳的人更不买房了,你说我跳不跳楼?不跳楼那些高利贷的人买上拿刀要砍死我了。
如果我跳楼了,还能留给妻儿老小一个安静。”
这个呜呜说着,就要往楼下跳,看来真的是被逼急了。
记者同志急得直跺脚,还好,就在这时,消防战士已经借着记者采访说话拖延的时机做好了布局,一边一个,硬是从阳台边上把两个人拉了回来。
直到这时,电视转播才算结束。
“还好,没跳成,希望他能想开点。”中年妇女在电视机前一眨不眨地看完直播,对儿子道。
“嗯,真是的,看了半天,也没跳。”吃瓜群众又挖了块西瓜往嘴里填。
看热闹的不嫌事大啊!
在某些人眼里生死攸关的事,在另外一些无关紧要的人眼里,只是一场热闹罢了。
……
这只是向阳房地产拦截游资大鳄的一个缩影,经过相关扼制房价上涨政策出台后的一段冲击期,向阳的房价再次稳定下来,稳稳地回落到了八百一平米,当然,比炒作之前还是略涨了,一平米涨了二十元。
不过老百姓算了算今年的通涨,还有他们理财的收入,觉得房价这么多年涨个二十元也很正常。
在向阳,投资房产遭遇滑铁卢的事情很快传遍了全国各地的同业,大家都视向阳为畏途,没有人敢再带钱到向阳炒作。
没办法,谁叫人家是一个教育资源发展均衡、税收政策完备、一心抑制房价、发展实业的兴业热土呢!
半年后,向阳被国家定为改革发展试验先行区。
这证明,向阳的一系列经济发展举措,得到了国家的肯定,包括房是用来住不是用来炒的政策……
正文 第一千三百六十章岁月静好
时间匆匆,转眼飞逝。
尤其是好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
迟子绅已经融入自己的家。
多年来柳婷婷对他有意为之的虐待留下的阴影,也在家人的关爱中慢慢散去。
宁远对迟子绅和迟子若十分器重,他说教了学生这么多年,还没有见过比这两个孩子更聪明的。假以时日,迟子绅会成长到他也达不到的高度。
至于迟子若,似乎更遗传了叶秋桐的经商才能,更乐意学一些经济学上的东西,于是过了年,宁远便给迟子若找了一个国内知名的经济学家做她的指导老师。两个孩子的学习也步上了正轨。
叶秋桐多年的噩梦得解,脸上最后一丝忧色也不见了。生活幸福顺遂的她,活得愈发通透了。
这天,叶秋桐突发奇想,和迟生乘公交车环游向阳。
这几年来,她一直专注于公司事业的发展,每天上班都安排得匆忙紧凑,来往于公司和家、家和出差这几条简单的线路,连菜也很少去买,似乎少了许多接地气的机会。
这天把迟子绅和迟子若分别送去学习后,叶秋桐便建议说反正一会也要回来接孩子,不然到处逛逛。
迟生自是无不应允。
夫妻俩便把车停在路边停车场,看到公交车就上了车,巧的是,这辆公交车竟然是九路公交车,以前叶秋桐刚到向阳时,从立恒公司去补习时乘的车。
夫妻俩顿时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想起当年,叶秋桐才来到向阳,两个人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前程茫茫,但是这么多年努力不放弃地打拼,终于也可以闲坐说当年了。
“老婆,好象又回到一开始的日子,那时候虽然清贫,但也简单。”
“嗯,和你在一起,不论过什么样的日子都是好的。”
叶秋桐把头靠在迟生的肩膀上道。
现在是大早上,大伙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高峰期已经过了,公交车上只有三两个乘客,叶秋桐和迟生坐在公交车最后一排,看上去也不显眼,所以嫌显亲热也没事。
迟生稍调整了下坐姿,让叶秋桐舒服地把脑袋靠在她的肩上,双手抓着她的手,现下的情形,岁月静好,感觉太美妙了。
叶秋桐虽然过了三十的门槛,但是整个人的仪态仍然象是二十四、五的姑娘一样,除了眼底的一抹成熟,她的面容、她的身材都没有走型,当然,比真的二十四、五时更具女人味了。
迟生摩娑着叶秋桐的手,细滑的手感,好似岁月都没有在她身上留下痕迹,叶秋桐微微反手握着他的手,心里被满满的幸福充斥着。
偷得浮生半日闲。
这是他们上班时、赚到大钱时都不会有的幸福感。
叶秋桐闭上眼睛,细细回味着,对迟生道:“迟生,其实我觉得现在的幸福和过去的幸福是一样的。”
“我也觉得。所以,幸福和金钱无关。”迟生笑道,低沉的笑声在胸膛里打滚。
“嗯。”叶秋桐闭着眼睛,感觉发间有风拂过,爱人温柔的目光落在脸上,带着一种被羽毛轻轻滑过的舒服痒感……
然后,迟生也不说话了,两个人只是紧紧握着手,互相依偎着,无言地坐在公交车上,看着公交车跑过热闹的市中心,跑到女娲集团大厦前面,再跑过迟生现在立恒公司临时租的金辉大厦前……车子往立恒公司旧址开去,向阳村已经高楼林立,让人看不出来原来小渔村的模样了。
这时里的村民们要嘛成了工业区土地开发的股东,要嘛办起了第三产业,酒楼、饭馆什么的,依托工业区的流动人口,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口袋里也赚得盆满钵满。
叶秋桐和迟生看着窗外掠过一幕幕熟悉的画面,只觉得好象时间倒流了,他们又重新走回往昔的生活。
“你们不下车吗?这是终点站了。”公交车司机到了立恒公司旧址门口,见他们还不下车,便提醒道。
这里还有部份厂房设备仍在运转,所以也留了一部份工人。司机觉得他们不象工人,衣着打扮和气质都不象,但是这确实是最后一站了。
“哦,我们还坐回去。”迟生微笑回答道。
原来是坐公交车玩啊?小年轻真是懂得浪漫。
司机心里嘀咕了一声,也没再说什么,就把车调头走了。
“生哥,如果人生能够重来,知道我们结婚后要一起面对这么多苦难,你还会选择我吗?”叶秋桐不禁趴在迟生耳边问。
“傻瓜,不选你还能选谁?这辈子是你,下辈子是你,生生世世都是你,你别想逃出我的五指山。”迟生比了一个五指并拢的动作,不过脸上却是认真的表情。
“嗯,我也一样,赖定你了。”
叶秋桐双手扒着迟生的手臂,整个人依偎在他身上。
两世的快乐,在这一刻圆满了。
……
方修强从市第二人民医院走出来时,正好遇到了宁远。
方修强和宁远的相处多少有些尴尬。
看到宁远,方修强总是会想起,当年在海边的坡滩上,他远远地看到宁远军绿色的身影一沉一浮,然后沉了下去……
而当时,他只能有一个选择,是救宁远,还是救赵文倩。
其实当时方修强也没想到救男救女的问题,最后救了赵文倩,是因为赵文倩离他的距离近,他几个猛子游过去后,潜到水下,就摸到了赵文倩的头发,于是一把扯了起来,借着海水的浮力和这一扯之势,赵文倩便浮出了水面。
方修强看到赵文倩露出水面的第一眼时,就动心了,那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吧?
后来的事情顺理成章,知道宁远“死”了,赵文倩也死心了,方修强找到服刑的赵文倩,娶了她。
只是遗憾地发现,赵文倩当时生的孩子已经送人了,对方修强来说,如果那孩子在身边,他也肯定会视若己出的。
只是赵文倩彼时不懂他的心意,为了让孩子生存下去,在孩子生下来后就把孩子送人了,方修强见不得她日夜思念孩子的样子,也一直安排人去暗暗打听……
正文 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黄昏恋
毕竟,未婚生育有损名誉,在维护妻儿名誉方面,方修强也是不遗余力的。
赵文倩一直没能打听到女儿的下落,直到一个意外发生,当得知叶秋桐就是赵文倩的女儿时,方修强也是又惊又喜。
本来,他和迟生是分属两个山头,不是一个派别的,他依附的势力也不小,为了赵文倩,他放弃了敌对迟生。
毕竟,迟生年轻,还有大把的前途,而他顶天就做到省公司总经理罢了,而他的年纪已经快退休了。
没有人知道他的默默付出,他也不会主动邀功,若不然,胡部长要一力保荐迟生做省公司的总经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他倾尽全力,迟生也不可能顺利上位。
方修强不想让赵文倩不开心,如果迟生职位受他的影响而丢了,想来赵文倩会内疚吧?
还好,迟生在这个新职位上做得不错,处理能力和管控水平还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料。
只不过,这一次,他真的要让赵文倩伤心了,如果赵文倩会为他伤心的吧。
方修强要踏下楼梯时,看到宁远迎面下来,他便把一张单子往口袋里掖了掖,最后还是嘴角一扯,打了个不冷不热的招呼。
宁远倒是更热情地一点,但这种热情,也只仅限点头之交。
这两个男人心里,谁都无法释怀。
宁远走进医院后,方修强又回头遥遥看着他的背影,心想:宁远虽然五十出头了,但从后面看,依然身姿挺拔,依然还是当日的人中龙凤。
方修强回到家里,赵文倩看他脸色有些苍白,便上前问道:
“老方,怎么了?身体哪里不舒服?”
“哦,没有,可能是今天胃疼引起的,吃错了东西,没事,我休息一下就好。”方修强偷偷抹了把额头上的汗。
“那我给你倒杯温开水。”赵文倩知道方修强有胃疼的毛病,倒也不疑有它,喝了热水通常他就会缓解,于是便象往常一般,给他倒了一杯温开水。
“谢谢你。”方修强看着妻子修长的手指捧着玻璃杯进来,觉得好象看到了艺术品一般。
接过妻子倒来的热水,喝了进去后,果然不一会儿,脸上的苍白稍减了几分,赵文倩问他还疼不疼,方修强一笑,道:“不疼了。”
“那就好。老毛病了,要不你什么时候去医院看看,能不能根治,也省得老受折磨。”赵文倩劝道。
“哎,天下有几个人不胃疼,放松吧,没事,喝完热水就好了。”
方修强有点贪婪地享受着妻子对他的关心。
往常妻子这么对他说话时,他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现在,却觉得自己仿佛好象和妻子还是新婚时期一样,怎么和她待在一起也待不够。
方修强不禁遗憾自己年轻时为了事业,错过了太多和妻子相处的时光。直到退下来后,他抚首往昔,才觉得自己把一生的时间都浪费了,最要紧的,其实是和爱人相处的时光。
“文倩!”方修强不禁深情地唤了一声。
“唔?什么事老方?”赵文倩不在意地道。
“我其实挺内疚的,这么多年来,我一心扑在事业上,家里都交给你打理。现在你看我退二线了,有闲了,但是咱们又都老了,真是白白浪费了大好人生啊!”
赵文倩一楞,不禁奇怪起丈夫的儿女情长来了,她笑道:
“你这是怎么了?突然多愁善感起来?”
“哦?这就是多愁善感吗?”方修强不禁笑了,“感觉很陌生,的确不是我的风格。”
“老方,退二线了也有好多事可以做,你管理企业的经验很强,秋桐那么多公司,不如你去帮忙打理一下?省得这孩子也做得整天不见人影。我哥还说要把赵氏的企业都交给她,我才愁呢,她又没有三头六臂,怎么管得来?”
方修强抿着嘴微微一笑,这样的他倒也不似往日那般威严了,道:
“秋桐的能力不用怀疑,现在管理企业,不是靠哪个人,而是靠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如果光靠她一个人管理公司当然不行,但是秋桐的公司章程已经不断地强化细化,现在看她企业运转的情况,应该是收发自如了。”
“哎,你们这些管企业的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原本我挺担心秋桐的,现在听你一说,我就放心了。”
赵文倩一脸释然地道。
“我的肩膀有点疼,文倩,你帮我按按吧?”方修强突然道。
赵文倩有点奇怪,方修强很少主动让她帮着做这样的事,他一向说舍不得劳累她。
可是今天的老方一直是奇奇怪怪的,可能退二线到底还是不适应吧,于是赵文倩也没多想,便上前给方修强按起肩膀来。
不过,赵文倩并没有按摩的经验,按的时候也是别别扭扭的,手法不对,其实,按在身上很疼,方修强却连一声疼也没有叫,脸上露出惬意的笑容,微咪着眼睛,似乎享受又幸福。
他突然道:
“文倩,这辈子我最不后悔的就是娶你!”
赵文倩听了吃了一惊,手下不由用力用大了,把方修强狠狠拧了一下,然后赶紧轻轻揉了又揉,羞红了脸道:
“都老夫老妻了,孙子都有了,还说这种话,你呀,真是年纪越大越没羞。”
“呵呵,我以前说得太少了,真是遗憾。”方修强继续没羞没臊地道。
赵文倩继续按着他的肩膀,换了个话题:
“世勋和孙慧打算回国工作了,也在向阳,还说向阳如今是投资兴业的热土,他们在国外都听说了,什么高新科技、产业集群,总之,向阳的很多企业,都创出国际领先水平。”
“唔,太好了,能回来咱们一家也团圆了,不用牵肠挂肚的,让他们赶紧把婚事办了吧。孙慧这孩子也不容易,一个农村姑娘,能把书读出来,和世勋也算结识于危难时。我想他们一定会幸福的。”
方修强的话让赵文倩脸上绽开了微笑,道:“他们是自由恋爱嘛,都挑上了对方,当然会幸福。我晚上就打电话给他们,让他们赶紧回国,别在外面周游列国了,结了婚才出去玩吧!”
正文 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骄傲
“嗯,我赞成,我也想抱孙子了。”方修强乐呵呵地掺话道。
“好,说定了,我这就给他们打电话。”赵文倩提起了兴头,顿时走去打电话了,也忘了给方修强按摩。
方修强尴尬一笑,看来他的地位,一直是孩子们之下啊!以前,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家里最重要的一员呢!
孙慧和方世勋的婚礼很隆重,因为方修强在他们结婚前,正好办理了退休手续,在仕途上没有什么故忌了。
但是当然,方家现在虽然方修强退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方家的势头不降反升,不说女婿也是省公司的总经理,女儿名下的企业更是向阳市的重中之重,财富据说虽然没有排名,但是向阳首屈一指是不用说了。还有人揣测,可能是全国排名第一……
当然,真正方家和迟家有多少钱,并无人知晓。
在叶秋桐眼里,钱真正地只成了数字。现在她发愁的是把这些钱投入到国民生产哪个领域里,才会对国家科技的发展有益。
当然,前世听闻过的成功人物,叶秋桐也一一进行了暗中的扶持资助,那些高新技术企业,那些技术含量极高的制造业……
在叶秋桐的暗中资助中,这些企业都比前世更快的投入到了正式的生产中,他们的创始人也不必为找不到充裕的创业资金而发愁。
叶秋桐似乎就是那只扇动了蝴蝶的翅膀,不过,在她的轻扇之下,整个国家各方面发展的进度似乎与前世有些不同了,最重要的是,21世纪需要的各种核心技术产业发展飞速,许多核心技术都把握在了自己国家的企业手里。前世一言不合,因为没有核心技术,就被美帝按在地上摩擦的事情也不会再出现了。
反正叶秋桐对这样的企业,不是给资金,就是挖人才,把世界上最好的人才都挖到这里来,向阳已经开始有了一国大都市之风范,随着向阳大学的扩招扩建,国际一流人才的不断引进,向阳大学慢慢向百年名校迈进,而未来的目标是建成国内的“哈佛”一类的综合性大学。
孙慧在婚礼上显得很幸福,这么多年和方世勋一起共同进退,而且在学业上术有专攻,是什么空间物理学方面的专家学者了,孙慧的气质也早就不是当年在小笼包店里打工的贫困女大学生的模样了。
当穿着婚纱的她和一身庄重西服的方世勋站在一起时,没有人看得出来,孙慧当年不过是一只丑小鸭罢了。
但是这只丑小鸭,依靠着自己的努力,把自己打磨成了现在白天鹅的模样,并找到了自己的白马王子。
方世勋经过多年的调养,医生也确定他的病不会再复发,在外国几年独立生活的经验,让他显得沉稳有余,方世勋决定不参与企业生产管理,而是回向阳大学教书。
巧的是,孙慧的想法和他一样,她也喜欢浸泡在学术氛围里,于是最终孙慧也选择了在向阳大学任教职。
对于他们的琴瑟和鸣,外人只有羡慕的份。
婚礼的宾朋可以说来自五湖四海,五大洲四大洋。
孙慧在方世勋给她套上结婚戒指的那一刻,眼泪“唰”地就流出来了,她原本也没预料到自己会哭,没想到,有时候幸福也会以泪水的方式来展示。
孙慧的父母亲戚也被从老家请来,他们衣着简朴,但却不失整洁,能培养出孙慧这么优秀的女儿,他们虽然是文盲,大字不识一个,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教育子女的朴素思想。
看到他们,方家人都以平等视之,让孙慧十分安慰。
方修强和赵文倩还连连感谢亲家,说多亏他们良好的家教,才教出了孙慧这么好的女孩。
“我家孙慧那是没得说的,五岁的时候,就会背一个比她人还高的草篓,上山打猪草了。她脚心现在还留了一个铜钱大的疤,那是她小时候走路上学,没有钱买鞋子穿,光脚上学踩到铁钉,扎伤后化脓留下的。”
孙慧的母亲絮絮说着孙慧小时候的事。
方世勋听了心中大加怜惜,轻轻对孙慧说:“以后和我在一起,永远都不会让你没鞋穿。”
孙慧心中一甜。
谁不知道她现在已经不是买不起鞋子的博士了,但是即便是博士,她也是女人,也需要自家的男人宠。
“好,以后我的鞋都交给你了。”孙慧也甜甜地回道。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