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玩转八零年代-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吗?你和那女孩子好?哈哈哈!”欠嫂发出几声怪笑,觉得真是天道轮回,饶有趣味。

    “奶奶,你为什么这么笑?”程聪到底是孩子,捂着耳朵,躲闪着欠嫂嘴里因为大笑喷出来的唾沫。

    “因为奶奶觉得,你和那个小胖妞是好朋友是一件开心的事,你继续哄小胖妞高兴。奶奶就给你一块钱做奖励。”

    欠嫂恶毒地笑着。

    “别这样,会吓着孩子的。”肖剑从屋内走出来,皱着眉看着欠嫂。

    欠嫂的院子,因为夫妻俩都入狱,长时间未有人居住,在这个村里成为“鬼屋”一般荒凉的存在,又是村子边上,所以平时根本就没有人过来。就算有人看到这边的动静,大家也是躲得远远的。

    不管欠嫂和春旺过去在村里如何无害,但是坐过牢的人,在普通村民眼里,主是洪水猛兽一般的存在,所以没有人愿意接近这里。这也是肖剑会住在这里的缘故。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嘛。

    肖峰拿了瓶洋酒从屋里出来,对肖剑道:“大年初一,咱们也喝点酒,去去霉气,祝愿咱们新年发大财。”

    “你们去屋里吧,我来炒菜。我在监狱里三年,炒了三年菜,手艺早就比过去好多了。”欠嫂道。

    叶秋桐若是看到欠嫂对肖剑和肖峰格外热情,肯定会觉得莫名其妙,欠嫂一向不是个随便热情的人。

    “嗯,你那手艺是炒过犯人吃的,能做出什么好菜来?”肖剑还嫌弃上了。

    春旺从厨房里出来,喊了声:“老太婆,快过来帮忙,菜都快炒糊了。”

    欠嫂应了一声,以肖剑的嫌弃也不以为忤,乐呵呵地去炒菜了。

    看他们几个人互动的样子,似乎还挺熟悉的。

    叶秋桐在村子里绕了一圈,于是便知道了,原来欠嫂和春旺是过年前先后刑满释放回村的。

    欠嫂虽然判的刑期比春旺长两年,但是欠嫂在狱中争取了立功表现,被评了好几次改造评兵,所以得到减刑,反而比春旺还早几天出狱。

    叶秋桐这才明白了,欠嫂厨房上的烟气还真是她生火做饭的痕迹。叶秋桐心情有点闷,想起和清枝那些往事纠缠,她其实心里也不好受,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最后能变得那么坏,搞得别人不痛快,她自己也不痛快。

    叶秋桐不禁抱紧了迟子若,还交待她千万不要跑到村尾那家人那边去,迟子若见妈妈的神色很郑重,不同以往,便也点点头,欣然道:

    “妈妈,那里阴森森的,我感觉很害怕,我才不去呢。”

    果然孩子的直觉是最灵的,叶秋桐也有那种感觉,听了稍微放了心,决定既然欠嫂回村了,以后迟子若要出去玩,必须得有大人跟着,否则,她还真担心欠嫂会报复到迟子若头上。

    感觉到了危险,象那天一样让迟子若一个人玩一下的事,不会再有了。

    “秋桐,欠嫂那个人嘴巴是坏,但是也挺可怜的,家破人亡啊,以前多得意的人,现在偶尔出来买点油盐,在村里都是趁着晚上才出来,出来后看到人也低着头走。我说啊,一个村里的人,还是冤家宜解不宜结。”

    村里有好事的妇女对叶秋桐也劝说道。

    叶秋桐听了很不舒服,对她道:“喜欢做冤家的并不是我们这边,你们可以问问欠嫂,她到底做了什么亏心事才落得如此下场?若不是发现及时,我母亲就不在人世了。这是她们家的人做的好事,你现在竟然要我原谅她?那是不可能的。”

    总会有人充当滥好人,装得很有同情心,当然,也有可能是她其实是想搅乱叶秋桐的心绪,不想让叶秋桐过得太得意顺遂。

    叶秋桐看穿了对方的想法,不客气地让她不好意思在迟家呆下去,便讪讪地告辞出门,不过到了门外,却吐了口唾沫,一脸气呼呼地走了。

    “他们夫妻俩竟然回来了?真是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啊。”吴月桂听叶秋桐说了欠嫂夫妻回来的事后,不由也面色凝重,感概了一番道,“既然他们回来了,以后迟子若不要一个人在村里乱走了。”

    婆婆想的竟然和她一样。叶秋桐欣慰之余,不由地一阵憋屈,倒好象她们是加害者一样,明明她们是受害者好不好?

    可是人家已经刑满释放,在法律上已经对自己犯的罪赎清了,她也没有理由再主动挑衅人家。

    “真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迟丽在边上听到了,也撇了撇嘴,心里却有了主意。

    大家不都说她没用吗?在这个家里除了妈会疼她,也没有什么存在感,她偏偏要做一件让大家刮目相看的事情。

    迟丽支着下巴想了好久,觉得她若是能把欠嫂夫妻赶出村子,那大家一定会感谢她的贡献。

    要不然,只要有这对夫妻阴魂不散地在这里,她们一家人以后回村都会觉得膈应,又不能不回来,干嘛要她们家怕欠嫂一家啊?

正文 第九百九十九章搬离

    迟丽想了好多个主意,什么偷偷放火烧了欠嫂家的房子、往欠嫂家里的山泉水管放泻药、大晚上装神弄鬼……

    但是这些主意要嘛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如放火烧欠嫂家的房子,万一把她们家谁烧死呢?那她就犯罪了。放泻药嘛,也不知道她们会不会喝到,被源源不断的山泉水一稀释,可能泻药也不够药量了……

    想来想去,还没等迟丽想出主意时,大年初二,就在他们要离开老家回向阳时,叶秋桐发现一辆货车从欠嫂家那个方向驶出来,车上盖着篷布,好象装了很多大件一样,然后,车子驶经她们面前时,叶秋桐看到,从驾驶室的玻璃后面,露出一张怨毒的女人的脸,正是欠嫂。

    看到叶秋桐,欠嫂冲她伸出了中指,这是农村骂人的手势,叶秋桐懒得理她,便摆出没看到的表情,转身去屋里提行李。

    和落魄至极的人较什么劲,好好的自己的日子不过了?

    欠嫂从叶秋桐脸上解读到这种意味,不由得心里更恨了。

    倒是坐在驾驶室深处的两名卫衣男子,一声不吭,似乎没有看到叶秋桐,但是在卫衣帽子遮盖下他们的脸上,则各种表情不一。

    叶秋桐没有注意到,驾驶室副驾边上,还偷偷挣出一张小脸,正期待地看着叶秋桐的家门,程聪好想看到迟子若,和迟子若在一起玩他觉得挺开心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家里人不光不反对他和迟子若玩,还鼓励他和迟子若玩。

    知道叶秋桐一家要回向阳了,村里一些感情好的都来相送。上年纪的拉着吴月桂的手,说着走了之后会想念的话。吴月桂也依依不舍地,让人家有空到向阳找她坐坐。

    还有人传小话过来,说一大早欠嫂一家就收拾得乒乒乓乓的,然后把家什拉上一辆货车走了,现在家里院门紧锁,说是要到外面去打工,一年半载也不回来了。

    叶秋桐算是明白了,原来方才遇到欠嫂,她是真的搬家离开后山村了。

    也是,在农村,树的皮,人的脸。一家子夫妻都犯法入狱的着实罕见,他们的脸都丢尽了,也没有脸在村里生活下去。

    不管他们犯的是什么罪,村里人只会觉得他们是蹲过大牢的人,看到他们,自然而然产生惧意,不说大人,小孩子看到他们,个个都吓得哭着跑开。

    活成这样,着实没意思。所以他们选择搬家离开后山村也是对的。

    叶秋桐听着这些有的没有的八卦,觉得欠嫂一家离开也好,不然想到回村就会看到他们,心里不由地膈应。

    “知道他们搬哪去吗?”吴月桂还是有点不放心。她知道,自己家和欠嫂一家是结大仇了。欠嫂那种女人,你欠她一分钱,她都能记得比巴掌大,更何况这种血海深仇,这辈子是解不开了。

    所以,还是多打探一下“仇人”的情况为好,免得敌暗我明,处于处风。

    “听说要搬到城里去,他们说城里找工作的机会多,也不知道是去向阳还是咱们市里。”

    村里有知道情况的道。

    向阳和本市是附近三百公里车距能到达的最近的城市,后山村的人一般如果要择近进城,就只会去这两个地方。

    吴月桂听了心沉了沉,觉得不要搬到向阳去吧?如果那样,还不如他们留在村里呢。他们一家一年才回来几次,但是向阳则要常住。

    正思忖间,行李已经都搬上了车,叶秋桐的两个司机一早就到了,叶秋桐依着往年的例,给他们一个人发了一个红包,过节还要来工作,也是辛苦了,红包正好表示一下。

    司机喜孜孜接过红包,和叶秋桐等人道了新年好,又主动帮着搬行李。

    当司机的就是要有这点眼色,别看司机这个行业如今优越感很强,在外人面前他们人五人六的,但是他们都是人精,也最清楚自己服伺的领导才是他们的衣食父母。

    做小车司机最要紧的是照顾好领导,把领导伺候得舒舒服服的,在外人面前,他们就可以尽情地吆三喝四了。象政府的司机,如果平时跟的是科局的一把手,找对象都十分抢手,是婚姻市场上的俏货:娶个护士、教师什么的,都不在话下。

    不过叶秋桐的司机都是从中专学校招聘的,素质强于普通司机,在服务好老板的同时,倒也不敢在公司同事面前仗着自已是贴身为老板服务的人,就仗势欺人。

    叶秋桐曾经有个司机就是犯了这个忌,觉得叶秋桐是个女老板,好说话,平时又他对温声温语的,对他的工作表现也满意,就逼着公司的总监,收他的一个堂妹进公司。

    结果,自然是叶秋桐发现后,二话不说把他开除了,也不管他以前在她跟前服务得有多好。

    领导有雷霆手腕,属下就会常怀惴惴之心。这之后,再没有司机敢借着自己是老板的贴身“服务员”便假公济私,拿公司的好处当自己的人情。

    司机们都是人精,已经看出老板今天心情有些不爽,他们也不多言,轻手快脚地帮老板弄好行李,车子发动,稳稳地朝着向阳进发,车上的轻音乐也被司机调到叶秋桐最喜欢的音量,车内空调的温度也刚好,稍稍偏暖,这也是叶秋桐最喜欢的温度……

    叶秋桐伸手时,便能从副架的杯座上拿到她平时用的保温杯,杯里已经泡好她喜欢口味的热茶。

    叶秋桐在这样舒服的环境和氛围中慢慢放松下来,随着离后山村愈远,她便把欠嫂一家人抛到了脑后,不让他们影响她的心绪。然后过滤起脑海里今年发生的大事。

    没错,1991年发生了许多大事,就在过年前的二月,台弯作家三毛自杀了,再往前,海湾战争爆发了;中国游泳队和跳水选手在世界比赛中都取得了金牌的好成绩,让全国人民精神为之一振;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自1991年6月1日起施行);改革开放的设计师在视察上海时指出:上海开放晚了,要努力干啊!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他又同时指出:不要以为,一说计划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正文 第一千章觑见前世的名人

    以前小打小闹做作坊式的企业尚需紧跟国家的政策,更别说现在把企业做得那么大,并且还有更高的野心。叶秋桐更是报不离手,中央人民电台的广播不离耳。

    虽然会有前世的记忆信息不断浮现,但是叶秋桐生怕记忆会有偏差,不时和现在的时政进行比对,当然,比对的结果,叶秋桐还是比较放心的,因为这一世的时政,依然沿着上一世的轨迹发展前进。

    “把收音机打开。”叶秋桐算了下日子,对司机道。

    司机知道叶总听的固定就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频道,虽然他也不知道这个频道老是播一些严肃的话题有什么好听的,但是依然驯服地打开了这个频道。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上海视察时指出……”

    不一会儿,电台在一段音乐之后,播出时政新闻,叶秋桐听到了这段和记忆中一模一样的话。

    她方才掐指一算,这个时间段正是总设计师在上海视察的日子,果然,历史发展会朝着她后来曾经感受过的盛世发展。

    只要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不变,叶秋桐就会对自己的国家愈有信心,这也坚定了她把新恒地产做成巨无霸房地产公司的想法。

    “妈妈,这说的是什么呀?我都听不懂。”迟子若长长的打了个呵欠,觉得广播里播的新闻有点枯燥,不禁一阵睡意袭来,头一歪,就在儿童座上睡着了。

    吴月桂和她们一车,见迟子若睡着,宠爱地一笑,把身体往迟子若这么靠了靠,让她的小脑袋倚在她胳膊上。

    大年初三,叶秋桐处理和客户团拜事宜。

    大年初四,叶秋桐便约上迟瑞,一起往王超家探访他。

    此次探访只是试水罢了,叶秋桐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因为王超前世是个桀骜不驯的设师师,叶秋桐因为在他设计的大厦里做清洁工作,多有耳闻。

    知道王超不光设计费超高,设计一个项目收费顶人家一辈子的收入,还知道要请动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全世界各国政府都排着队等他的设计图纸。

    王超的设计贴近自然,但是立意深远,往往一出手就是成为当地地标建筑,所以自然博得了客户的青睐。

    叶秋桐前世打扫卫生时,也经常惊叹王超设计建筑之巧妙,每一寸空间都得到了合理的利用,每一个房间都得到了阳光的眷顾,大楼里也设计了空间摆放绿植和鲜花,让整栋大楼一年四季,都让人仿佛生活在春天里一般,生机勃勃。

    不管是谁,一踏入这栋大楼里,都如沐春风,不说别的,精神一振,就连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叶秋桐当时就想,如果自己也是这栋大楼里哪家公司的白领多好啊,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在清新愉悦的办公环境里上班。

    当然,那时候对她来说,那只是可望不可及的幻想,明明那样的生活近在咫尺,却是她所不能到达的。中间横亘着一条无形的深沟,是学历、是年龄的鸿沟。

    然而,更加没有想到的是,叶秋桐重生了,她回到了起点,把握了人生的转折点,紧紧抓住时代给予的契机,一飞冲天。

    现在,她正向着自己前世曾经心向往之的设计师的家进发,这让她多少有点心潮起伏。

    “还好是开牧马人过来,要不然,这山路够呛。”司机小钟对叶秋桐和迟瑞道。

    叶秋桐看着坑坑洼洼的泥土路,也一阵无语。她可没想到,前世受人景仰的设计师,竟然受在这么偏僻破落的地方,通往山里的一条路连机耕路的质量都没有,不时出现脸盆大的坑洼。

    司机小钟说得对,就算拉达来,也没办法开这样的路,还好牧马人底盘高,动力强,要不然上坡几乎九十度的直角也爬不上去。

    司机小钟是退伍军人,在部队也是开车的,还参加过79年前线的战斗,所以开这样的路可谓极有经验。因为当时他是汽车兵,基本上每天开的都是这样的路运送弹药。

    只是太久没见过这种路,他才感叹了一句。叶秋桐对他的驾驶技术是放心的,要不然,一般普通司机看到这样的山路,也会吓得不敢开上去。

    迟瑞不知道小钟的来历,坐在副驾上,看着眼前呈九十度直角的山路,人都坐不安稳,喃喃道:“要不我们下车走路吧?这样的路能车能开上去?”

    “放心吧,迟总,没问题的,我们以前在前线,路比这恶劣多了,还有,不光是专心开车的事情,我们运输弹药的,还要提防被敌人放冷枪偷袭,那可是提着脑袋开车。所以开这样的路段,对我一点压力也没有,这车也好,驱动力足,你就放心坐着吧。”

    司机小钟一番话,让迟瑞提着的一颗心总算放回心脏,他神魂稍定,喃喃地道:“没想到王超家这么艰苦,难怪他家连看病的钱都拿不出来。”

    “哎,现在看病拿不出钱的人多了,物价飞涨,连看病的医药费也涨了,我妈前几天去看了个感冒,都要药十几块,心疼地她老人家说不开药了,回家扯把板蓝根熬汤喝。”小钟摇了摇头。

    叶秋桐心里也是一阵唏嘘,现在已经开启了物价飞涨的时刻,这是大势,她也无力阻拦,还好她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要不然,现在虽然抓住时机也还能赚钱,却没有她重生时那么容易了。

    如今做小生意的,大家都叫他们个体户,有了正式的名称,听着比以前摆地摊的高档多了,但是这也说明,从事商业经营行为的门槛也跟着提高了。

    不说别的,至少要有钱能租店,要装修门面,要有囤货的本钱……象叶秋桐那样拿着几十块钱创业的,简直成了天方夜谭了。

    三个人偶尔闲聊几句时事物价,时间过得很快,叶秋桐看着紧擦着牧马人边上而过的蒿枝,便知道王超所在的村有多荒僻了。

    没想到穷山恶水也养出了一个天才设计师……

正文 第一千零一章只有更穷

    牧马人在小钟的操纵下,象一只钢铁巨兽,稳稳爬到长长的坡顶后,开始了向下行驶的过程。

    上坡令人胆战心惊,下坡同样惊心动魄,路面此时可以清晰地看到,正好仅够牧马人四个轮子的宽度,再稍往外偏离几公分,就往掉下上百米深的悬崖。

    迟瑞觉得自己这辈子从来没有这么害怕过,他想到这就是往王超家里的路,不禁叹息道:

    “王超家这么困难,以后要出头怕是很难。”

    叶秋桐倒是微微一笑,迟瑞的话错了,如果这个王超是上辈子她知道的王超,出头才不难呢。

    只是现在她和迟瑞说这些,迟瑞怕也不相信,便道:“也不好说,设计师靠的是才华,有才华不论出身。对天才来说,不管是出生于什么样的环境,他总是能脱颖而出的。”

    迟瑞一向敬重大嫂,只以为她有感而发,要不然肯定会觉得奇怪,因为大嫂都没见过王超,甚至都没见过他设计的东西,怎么能这么断言呢?

    小钟全神贯注地开车,不敢分心和大家说话了,这样险恶的地形,哪怕在前线开过车的他,也感觉必须全力以赴。

    终于,牧马人驶到了坡底,眼前出现了一个小村落影影绰绰的样子,大家都松了口气。

    牧马人驶进村子,村民们都很稀奇,这个村子太偏远了,从来没有小车开进来过,最多是镇里的干部来下乡,吉普车开到要上坡那段,他们就得下车走到这来,没有司机敢开那段路。没想到今天竟然有车子进村。若认真统计起来,怕是这个叫含椿村的村子,历史上第一次有车进村。

    一时间,整个村子鸡飞狗跳,有土狗冲上来,对着停下来的巨无霸钢铁怪兽狂吠,但是待司机小钟打开车门,那些土狗猛地见这个怪物的肚子里冒出个人来,反倒被吓住了,夹着尾巴哀叫着逃跑了。

    司机小钟对围上来好奇打量车子的村民问道:“请问你们知道王超家在哪吗?”

    “王超?哪个王超?”

    “就是读清华的那个王超。”迟瑞也下了车,他万万没有想到王超会出生在这种地方。

    这么贫困的小村子,房子都是低矮的泥巴房,眼力所及的,还有几套泥胚房摇摇欲坠的样子,有的还倒塌了一半,依靠几枝木柱撑着,才没有马上轰然倒塌。

    他一直觉得从前自家生活的挺难的,现在看到王超家,才突然感觉到,自家母亲有多伟大,父亲过世后,她撑起风雨飘摇的家,还有大哥,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圆了他们兄妹的大学梦。再后来,大嫂嫁过来,更是把家里掉出了贫穷的泥淖。

    在家里最穷的时候,迟瑞一直在上学,除了吃得差点,他一门心思读书,家里大小事都不用他操心,他只管每个学期拿张优秀学生的奖状和年段第一名的成绩回来就行了,还真没受过苦。

    对比王超的现状,迟瑞灵魂受到了深深的触动,顿时对家里人的感恩之心更甚。

    “上清华的王超啊?哦,老王家那个有出息的孩子,住在村尾那里,你们从这条路直走过去,别开车,车过不去。我带你们们去吧。”

    热情的村民道。

    “行,那就谢谢你了大爷。”

    叶秋桐一听车开不过去,也从车上下来,顺手把买的一些营养品也拎了下来,王超的父亲还在生病,既然上门,叶秋桐也不会空手,满满地采购了许多奶粉、鱼油这样的高档补品。

    村里人看到叶秋桐,都不由震住了,他们没想到车里竟然坐着这么漂亮的一个女子,一身打扮说不出来的好看,虽然不知道多少钱,但是那质地和布料,一看就是非常贵非常贵的,衬得她气质出众,高贵不凡。

    “你们是香港那边来的吧?老王家这小子有出息,从小就刻苦读书,要不是他,你们这样的人物也不会到我们穷山村来。”

    带路的大爷很开朗,话也不少。这个年代的人,觉得香港是世界上最繁荣的地方,但凡出众的人、物都是香港那地的才对。

    “不是,我们是国内的,不是华侨。”叶秋桐知道村民的心理,笑道,“我家小叔和王超是校友,听说王叔病了,趁着过年来探访他。”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你们虽然不是香港的,但是也一定是有本事的,肯定是从京城来的吧?”老者絮絮叨叨的。

    叶秋桐也没有不耐烦,一路上回应着他的话,也多少了解了一些王超一家在村里的情况。

    原来,王超在村里也算是极贫寒的了,由于父亲常年身体不好,只靠母亲一个人上山打柴、采点红菇卖支持生活,他读书很有天份,村里人看他这么厉害,每年交学费时,也都这个十块,那个五块的支持他,要不然,他上高中时连学费都交不起。

    现在小伙子有出息了,竟然考上了全国一等一的大学,但是父亲病情加重,这下又为难了。除了治病的钱,上学的学费这学期他怕是也掏不起了。村里正想办法给他到镇里申请补助,也不知道能不能申请下来。

    一路唠叨着,老大爷指着前面一座破庙道:“这就是王超家了。”

    没有最穷,只有更穷。

    原来王超家竟然连一栋自己的房子也没有,借住在破庙里。

    迟瑞看着塌了一半的破庙,嘴巴张得大大的,一脸震撼。

    这时,正好一个提着木水桶的瘦高条青年从破庙台阶下来,一抬头,看到了迟瑞一行人,他也是楞住了,然后才放下木桶,展颜笑道:

    “迟瑞,你这家伙,怎么来了?”

    叶秋桐也将双眸锁定这个年轻人,只见他皮肤黧黑,看样子是经常在地里劳作,回家肯定闲不下来,这段时间被晒黑了,个子瘦高,眉眼清俊,双眼中闪耀的光芒中并没有自卑。

    迟瑞见对方如此爽朗,也笑着上前道:“想到叔叔生病,咱们又是同市的,也不远,就过来看看你了。”

    迟瑞回头正要介绍大嫂,却见大嫂看向王超的眼神有点发楞……

正文 第一千零二章吻合

    在迟瑞的印象中,大嫂一向稳重,很少看人用这种眼光,他不禁觉得有点尴尬,难道是大嫂觉得王超家太穷,出乎她的意料,所以才露出这样的表情吗?

    迟瑞赶紧咳嗽一声,提醒大嫂收回这样的眼光,免得让王超看到了心里不舒服。

    虽然家在农村,但是王超也是清华大学的学生,脑子转得那个快啊,如果看到大嫂这样瞅着他看,面上不说什么,难保心里不舒服。大嫂不是说还想招募他吗?如果开始第一印象就不好,那还能招募成吗?

    叶秋桐却不是象迟瑞想的,因为看到王超家里穷,所以失态了。她只是看到年轻版的王超有点意外。

    前世,她在王超设计的地标建筑里做清洁女工的时候,也曾看到大楼一楼正厅里,悬挂着王超的人个大幅照片。

    那照片上王超戴着金丝边眼睛,头顶有着睿智成功男人特有的微秃,但并不显得难看,白白胖胖的脸庞,高挺的鼻梁,配上他一身深色的西服,端庄的领带,显得特别地精英。

    叶秋桐已经习惯了王超这样的形象出现在她面前,陡然看到王超一头浓密的乌发,黑黑瘦瘦、穿着一身打着补丁的布衣出现在颜前,叶秋桐能不失神吗?

    不过,叶秋桐定定地看着王超之后就发现,此王超即彼王超,不过就是年轻多了,瘦多了,朴素多了,甚至他还没有戴上眼镜,头发也浓密得很,不象那时候肯定为自己的发际线后移在操心,如今的王超,操心更多的只是自家的生计问题吧?

    听到迟瑞的咳嗽,叶秋桐回过神来,也不由暗笑自己的失态,她赶紧自我介绍道:“是王超同学吧?你好,我是迟瑞的大嫂。正好我是开地产公司的,听说咱们本市有这么一个设计高材生在这里,就和他顺道一起过来了,你不会怪我不请自来吧?”

    一听是迟瑞的大嫂,气质端庄,高贵如兰,王超只是穷,但不是没见识,他是清华大学的学生,世界各国的政要人物退休后到清华大学演讲他都听过几回,当然不会闭塞,他便落落大方地道:

    “原来是大嫂,我家徒四壁,山间结庐,大嫂能屈尊前来,是我的荣幸。”

    王超一席话倒也说得不卑不亢。

    叶秋桐心道:难怪王超将来会有气息,这股精气神在,再加上名牌大学金字招牌的助力,不成功都难。

    嗯,如果自己趁着他现在还没有名气把他截胡就好了,自家的房地产公司要做巨无霸企业,必须得有高端人才加盟。叶秋桐并不担心自家的公司会让王超屈材,如果以她设计的公司体量,王超在这里只会如鱼得水。

    迟瑞赶紧问道:“叔叔呢?现在身体好些了没有?”

    “休养了一段时间,现在恢复得挺好的,只不过积弱已久,只能卧床休息,还不方便起身迎客。”王超眉间带着淡淡的担心道,然后请大家进屋小坐。

    司机小钟赶紧把手里提的礼物拿到厅堂里放着。

    不过,一踏进屋里,不,应该说是庙里,小钟也有点为难了,他没想到叶总要亲自来拜访的“大人物”是这么个小年轻,而且家里这么穷,这哪有厅啊,正中摆的也不知道是什么神,前面的天井长满了厚厚的青苔,一边厢房原本倒是可以辟作接客用的客厅,但是偏偏塌了……

    王超借住的破庙,简直可以说是没有下脚之处,另一侧厢房应该是王超和父母住的房间,门都虚掩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