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夫-山泉有点田-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面前道:“荷花,我看你是个知书达礼,聪明能干的,英姐儿怎么说也是知县老爷家的妹子,不能太村了。有时间你也教教英姐儿,别让人说我们苛刻了她。”
荷花自然是愿意的,忙道:“婆婆有令,媳妇自当遵从。”
英姐儿大约对她也很有好感,但看见小宝的时候,却有些瑟瑟的。这下荷花把英姐儿带到自己院子里来,小宝就皱眉道:“你看她懦弱的样子……”
荷花板着脸道:“就算你再不喜欢赵姨娘,英姐儿也是你妹子,她是无辜的。往后你出去了,我正好和她有个伴。”
小宝讪讪地摸着鼻子道:“我也没说她怎么了,只是她每次看见我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
荷花好笑道:“你不喜欢她,姨娘在家里也没少受你白眼,你还指望她欢欢喜喜过来抱你大腿吗?”
推他出去给英姐儿的房间里搬床搬桌凳。英姐儿原来也没什么好东西,身边只有一个十来岁的丫鬟叫黄鹂的。荷花也没有重新买人,只给她添了新被褥和日用器皿,从自己嫁妆里找出四五匹布来,叫小盘小碟慢慢给她做衣服,顺便让她自己跟着学,黄鹂也依旧跟着她。
不想黄鹂和小书挺能说到一起的,两个人每日里叽叽喳喳东家长西家短地说着,更有小书从旺财婶子那边听来的八卦,倒是每天都能给大家上演几台活灵活现的好戏。英姐儿到底是孩子,有人对她好一点,她也就喜笑开颜。
赵氏得了消息,就派了一个婆子过来给荷花磕头,道是请荷花好好教她,她们母女必定感激不尽,还硬塞给了荷花一包银子。荷花这才知道,婆婆打定主意不让赵氏和女儿相认了。
想到《红楼梦》里探春对赵姨娘与贾环的态度、说赵姨娘是个奴才,再想到《大宅门》里的娇娇女佳莉由于自小被白文氏抱养,而视其生母杨九红为仇人,后来杨九红为报复竟将佳莉的女儿也骗到手中说是也让她尝尝被女儿仇视的滋味这些情节,心里不禁直摇头—一个小地主家庭,一个小妾而已,竟然也搞成这样!
但在别人眼里看来,这样似乎是天经地义的,郝大海不反对,阿齐不说什么,其他来串门的一些人,也纷纷道英姐儿应该远着生母以后才好找婆家,就连赵氏,也盼着荷花能把英姐儿调教出来……
荷花一人无力反天,也不会不自量力地对和她们说什么大道理,只是自此对英姐儿的教导更加用心了,只愿她以后能活得更坚强独立一些。
没几天季同打发人过来接她,却是季均要去上任了。这一回小宝说要带着荷花一起去县里也不怕别人说什么了,两个人连同阿齐夫妻光明正大出了门。
季均自去和阿齐哥俩、徐大少喝酒,荷花与常氏被徐诗媛请到后院。两边都是嫂子,徐诗媛就道:“偏你是个有福气的,什么事情都能往嫂子身上推。”
荷花就笑道:“可见是我往日太疲懒了,两位嫂子现在都不管我了,只顾跟着哥哥们去任上。也罢,就当我报答嫂子们往日的恩情,两边高堂我都会好好孝顺的。”
徐诗媛自然高兴,常氏却有些皮笑肉不笑的,但她大概是得了娘家的主意,已经下定决心要和阿齐一道走,也只得说以后要麻烦荷花了。
季均这边,已经请了一个老练的师爷,方秀才也关了铺子道是一起去,然后还有称砣和娇娘。荷花挺担心娇娘的身体的,但听说季均正式上任的时间是八月底,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们也不忙着赶路,随行的除了丫鬟老妈子,称砣还特意请了一个郎中,倒也无需担心。
只小巧很不高兴,这一回她哥哥与丈夫都走了,留下她在家里,郁闷得很。
荷花就叫她过来道:“你若得空,还是来家里帮姨娘做事情吧。就是顺便带孩子也可以。”
冯姨娘又怀孕了,荷花实在是佩服得很。但这样一来,家里倒真是缺少人手,小巧想一想,也觉得在家对着公婆与兄嫂不大舒服,还不如在这里管着一家子人来得威风,就很痛快地答应了。
这下子皆大欢喜,荷花又对季均道:“哥哥此去,要记得是为了什么才做官,但也不要拘泥于形式,拿鸡蛋碰石头。”
季均道:“你放心,我在县里也做了一段时间,心里有数,只是家里要劳你操心,有可能就多照看一些。”
荷花点头:“这是自然,我省得。称砣那边,你要多担待一些,娇娘有身子呢。”
季均叹息道:“原本我想让称砣在家,让成子跟着去的。哪料成子说他不日就要成亲,还道以后可能不在我家做了。”
荷花一惊,忙问:“成子要成亲?”
季均看她大惊小怪,就笑道:“成子年纪也不小了,早该成亲了。他那个寡妇娘盼媳妇茶、盼孙子都盼了十来年了!这一回是王掌柜托严嫂子说的亲,娶的就是王掌柜的女儿。”
荷花心里有些空落,也有些欣慰,还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心想,他终于成亲了,王掌柜的女儿,应该是个贤惠聪明的,倒也算一门好亲事,只是,“他怎么说不做了?”
季均就道:“我也不知道。就像称砣,之前我们一直说让他自立门户,但自从我中了举人,不少有家产的捧着房契要投身进来,反倒不好说要他出去了,称砣也每每夸自己有眼光。成子这几年在家里做事情也很稳妥,我们没亏待过他,现在他的岳父王掌柜也算是给我们家做事的,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好好的靠山他不要,好好的管事不做,偏要回家种地。”
荷花心里转几个弯,也弄不清楚成子的心思,只得道:“老是给我们做长工也不好。现在他要娶妻生子了,这些年我们给的工钱也够他买上几十亩好地,他要自立门户也是正常。好歹主仆一场,到时候再送他份厚些的礼吧。”
季均道:“我已经与爹爹、姨娘说过了,两边都是要送的。尤其王掌柜,荷花你也少不了要给她女儿添些嫁妆的。”
荷花笑道:“这个你不说,我也自会等着王掌柜和我说他女儿的喜事的。”
第二天季均带着一路三十来个人浩浩荡荡出发,徐大少免不了又被徐二爷揪着耳朵教训一通。徐大少就道:“他去西北,是西北苦寒蛮荒之地呢!有什么好羡慕的?还不若我在定江县里给县太爷做个帮闲有钱可捞!”
徐二爷气得一脚踹过去:“好歹你也是个举人老爷,人家京师蔡大人举人出身,现在已经是三品堂官了!你却只能做个七品知县的帮闲,你和那些破落户有什么区别?均哥儿再差,现在也是一县父母官了,明天起你就给我在家里看书,哪都不许去!”
夫妻分别
季均离开不久,阿齐的任命也到了,十月上任,在山东一个叫清远的县衙当知县。说起山东,荷花就只能想到美丽的青岛,当然,还有清河县的西门大官人与武松、水浒传里一百零八英雄。现实与小说、历史与未来在这一刻很是模糊,但其他人却没给她唏嘘的时间。
走东北边境的陆爷那档生意已经定了下来,季家用丝绸和陆爷换东北来的货,徐家再出不够的银子,郝家主要负责出货。其实这事情徐家自己就能揽下来,只是陆爷这条线怎么说也是郝家先搭上的,虽说当初两家因为儿女亲事而闹了一些尴尬,但现在各家子女都有了姻缘,过去的事情也自不必提,郝家有一个在职的县令,还有一个就管辖着定江的知府靠山,他们也不愿节外生枝,干脆就扔了一大车银子过来只当是入干股,具体操作都由郝季两家来,只是季均与徐诗媛都要远去,郝家就有一个条件,这件事情必须得小宝来负责。
本来这话挺有道理的,阿齐是官身不可能具体操作这些事情,常氏是个妇人而且要跟着去上任也不可能来管,郝大海么年纪已大家里其他事情也多,这又是三家的小辈捣鼓起来的一件事,他再插一脚也不合适。只有小宝,既与陆爷是旧识,又与三家小辈有交情,身份也无障碍,是最合适的。
可郝家的意思却是要小宝跟着去山东的,徐家自然也知道,他们的本意就是要荷花派个可靠的人去铺子里守着,荷花现在是郝家人,她不会亏待了郝家,也不会亏待了娘家,亏不了娘家徐诗媛自然也会拿到真账目,然后徐诗媛也不会亏了徐家……
徐季两家都是这个意思,郝家也是看得明白,但张氏与常氏心里就有些不舒服,常氏担心荷花私吞下所有属于郝家的那一部分,张氏担心荷花偏袒娘家,但她心里其实是属意小宝这一房去干这个事的——大儿子已经有出息了,小儿子却还没个着落,成天傻里傻气的,做娘的自然会偏心一些,想要给小儿子多分一些好东西,想让大儿子多帮衬兄弟……
最后张氏道:“这个三家联合的生意我还是不看好,小宝你若想做,就自己去做吧。”
常氏听了恨不能把厢房的墙壁敲开掏出那三千两银子来,可那银子却是阿齐这次上任要带着去开路的,不能动,而且人家要的是荷花这个人管事,她也只得眼睁睁看着上好的机会让荷花得了去。
荷花看看众人的神色,就站起来道:“媳妇虽然有几个铺子,但却在邻县,不好管。况且徐家虽然出了大头,我们布置店铺再添其他货物也需要本钱,现下却是拿不出这几百两银子来,还请婆婆与大哥大嫂挪些银子,小宝与我只管安排人,到年底三三分成就是。”
谁都知道荷花自己就能拿出上千两银子来,遑论小宝这些年也有了一些积蓄,这却是要在家里散财了,常氏见自己支出一两百银子就有滚滚红利来,高兴得不得了,立即就使人拿了二十个明晃晃的大元宝来,张氏见荷花不贪财,还能顾着二老与兄长,也是暗暗点头。
事既说定,趁着小宝还在家,自然要把一应事情处理妥当,家里的事情张氏渐渐交给荷花,常氏也慢慢看清了,荷花每日被丫鬟婆子围着禀这报那的,没一刻轻松,而收益大的一些生意却还是公公婆婆管着,也渐渐放下心来。
这一天荷花看完家里乱七八糟的账目,教训了几个婆子,累得口干舌燥斜靠在榻上,小宝抱着一个大块头进来,把丫鬟们都支使出去,然后将那一大块用绸布包着的东西神秘兮兮搁在荷花背后,道:“你累了就躺下来试试。”
荷花狐疑地看她一眼,小宝按着她的肩膀,连连道:“你试一试就知道了。”
荷花躺下去就觉得脖颈间一片冰凉,还有些硬。头动了动,终于发现玄机。
“这是枕头?”
小宝笑道:“我看你这么累,天又热,就买了这个琉璃枕来。怎么样,舒服吧?”
荷花见他一脸邀功的模样,心下叹息,道:“凉是凉,太硬了。”
奇小宝忙道:“怎么会?我从小还睡过木枕、石枕,都没有这个好。”
书荷花把枕头上的绸布揭开,下沉甸甸一块,无奈地道:“放床尾或者床沿,晚上觉着热了,刚好抱着睡,肯定舒服。”
小宝不干了,气呼呼把枕头吭哧吭哧抱出去,过一会儿,又面红耳赤抱回来,找个箱子,把里面的东西都扔出来。荷花见他那架势,竟是要把枕头雪藏一样,心里也有几分后悔,就过去拉了他的衣袖顽笑道:“夫君勿恼,贱妾只是觉得这东西太重太大,想要拿出去炫耀一番也拿不动,其实很喜欢呢。过些日子你去山东,我抱着你送的枕头睡,也正好有个念想。”
荷花只见得小宝的耳后根都红透了,收拾箱子的动作也越发狂乱起来。就是不理她,心下更加奇怪,再仔细看那枕头,却发现大有玄机,旁边竟然刻着一些图画,也不由得脸红心跳起来。咳了两声道:“也罢,还是压箱底以后儿子娶媳妇的时候用好了。”
小宝见她已经发现那些图画,手上停了一停,还是把枕头给锁箱子里,唬着脸出去了。
荷花笑着摇摇头,自己下厨房烧了几个小菜,好言好语陪着小宝吃了,又翻出两条亲手绣着小老鼠和小白兔图样的汗巾,给他系上,低声道:“我还记得小时候你送我一只小白兔,只不过后来被我养死了,这个老鼠,是我害怕的东西。你去山东以后,要时刻把这两条汗巾系着……”
小宝动容,按住荷花的手道:“人家送了个枕头来,我想着你最近辛劳,刚好用得上,不曾想……”
荷花在心里翻个白眼,人家送的你也不仔细看看,画着那种图的东西你还抱来抱去的,唉,真是傻瓜!
抹抹他额角的汗柔声道:“不管你送什么,我都喜欢的。当然,如果你能给我扇扇风,按摩按摩就更好了。”
小宝立即殷勤地揉捏她的肩膀,问道:“家里的事情会不会太多了?你多和娘请教,她不会撒手不管的。”
荷花笑道:“那是自然,很多事情我还要婆婆拿主意才行。只要你不嫌弃我不如婆婆那么精明就好了。”
小宝道:“娘就是操心太过……你这样贤惠,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嫌弃?这次去山东回来以后,我必定找几个人来帮你,让你安安心心在家里数银子、吃喝玩乐就好。”wωw奇Qìsuu書còm网
荷花扑哧一笑,道:“那你可得多挣些银子,不然我怎么能安心做米虫?”
小宝摇摇头:“光做米虫还不行。你不说那枕头要留给儿子吗?我们可得赶紧把儿子生出来才好……”说着说着,手脚就不安分了。
这一夜却是格外与众不同,也许是因为小宝就要走了,也许是因为想起来十多年认识的点点滴滴,也许是因为小宝傻气的一些行为,又或许是因为那个枕头的刺激,小宝试图摆出枕头上画的某些大胆开放的姿势来,荷花也半推半就依了。
十天后,小宝依依不舍与荷花道别,带着两个小厮就随阿齐一行出发了。
婆媳再PK
走了他们那一大票人,家里顿时就显得空荡开阔起来。阿齐住着的那个院子已经叫人锁起来,该封的也封了。他们身边的人没有跟着去山东的,有三个小丫头、两个粗使婆子,还有常氏从娘家带过来的两房家人。常氏自己并没有产业,这些人留下来她只说任凭张氏与荷花处理。
荷花问过张氏以后,那两房家人打发到郝家的田庄去干活,两个粗使婆子就依然叫她们打扫阿齐的院子,只那三个丫头,她看着有一个年纪稍大有些眼色的,就分给了英姐儿,剩下两个则由她调教一下奇Qīsūu。сom书,最主要是教会她们认字与简单的写算,然后再弄到张氏房里。
时已入冬,成子与王掌柜的女儿就定在十一月初八成亲。冯姨娘那边封了二十两银子并一些绸缎布匹米粮等物做贺礼,算是家里管事有喜的份例与季均对他作为同村小辈的额外照顾。荷花早与她商量过,这边也是封了二十两银子、四季衣服鞋袜各两套并一套头面,加起来要比冯姨娘的礼重,却是以给王掌柜女儿添嫁妆的名义给的。
算起来,王掌柜也为季家服务了七八年,如今荷花手下好几处店铺,包括新开张的那个专卖东北貂皮人参与其他特产的铺子,他都打理得清清楚楚,当得起这个礼。
这一天郝家二婶过来唠嗑,荷花陪着婆婆与她一道说笑的时候,有人进来禀告,说是成子的媳妇上门拜见来了。
张氏就道:“听说成子这媳妇长得好模样,成子倒真个有出息了,也不枉刘寡妇吃那么多年苦。只不过我们与他们一向没什么来往,她来拜见什么?”
二婶瞥一眼荷花,笑道:“嫂子忘了?这王氏的父亲可是您儿媳妇的大掌柜,他们的交情可不浅,一般的兄弟姐妹还比不上呢。”
荷花道:“二婶说笑了,王掌柜不过是一个掌柜,英姐儿却是亲妹子,婆婆又亲自把她交给我,道是希望以后英姐儿能有我大嫂这样的福分,于情于理我都会好好教导她。只不过我年少无知,若是哪里做得不对或是下面丫头们疲懒的,二婶发现了还请指点指点侄儿媳妇。”
二婶冷笑道:“小 妇养的还要当大家闺秀吗?凭她也配有齐哥儿这样的女婿?”
荷花笑一笑,道:“婆婆仁慈宽厚,从小把英姐儿带在身边。其他人我不敢说,就我公公婆婆这样身份,以后有个县尊女婿来孝敬也是当得起的。”
张氏早在荷花要多给英姐儿一个丫鬟的时候就被荷花说服了,这会儿也笑着道:“我知道弟妹为我着想,可凭她怎么闹,英姐儿是我这个嫡母带大的,以后找女婿也是我做主。我又何苦给自己找没趣?”
说着说着,丫鬟们已经把王氏带了过来。荷花只见得她穿了一身红底百花的衣服,挽着一个篮子俏生生站在那里,倒真的是好模样,比小时候耐看多了。
见屋里好几个人看她,王氏有些羞涩地把脚藏在裙子底下,先给张氏磕了头,从篮子里拎出一个包袱递过去道:“这是奴家亲手做的衣物,还请太太收下。”
张氏拿出来放眼前看了看,笑道:“这针脚功夫挺好的,难为你一片心意。”又指着二婶道:“这是我弟妹,你也来见一见,然后就与我媳妇去吧。”
王氏又给二婶磕头送礼,二婶都受了,轮到荷花的时候,荷花侧开身子,扶她起来道:“我又不是你长辈,可受不得这个礼。”一面说,一面拉着她往她东院走去。
二婶哼了一声道:“好大一双脚!”
张氏不以为意:“她嫁过来又不是当少奶奶的,大脚好走路呢。我看她屁 股长得不错,以后好生养。”
二婶就道:“这倒是。我看荷花脸色惨白惨白的,不会是小时候没得吃穿,落下什么毛病了吧?按说小宝也是成亲四五个月才走的,也没见她肚子有什么消息……”
张氏皱眉道:“还早呢,要不是我那大儿媳妇不中用,这回就叫荷花也跟着小宝去了。”
这边依旧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另一边荷花已经叫人生了火,添了点心,与王氏说叨起来。
王氏从手上褪下一个玉子,道:“今日拜见二奶奶,没什么好东西。这手镯是我娘亲托了大佛开光的,可辟邪保平安。还请二奶奶勿要嫌弃。”
荷花连忙推辞:“你娘求特意给你求的东西,我怎能要?说起来,小时候王掌柜也带着你来过我家一两次,那时候我们还一起闹过呢。尤其你那时候正换牙,我还经常取笑你嘴里长着洞,没想到一眨眼你也嫁人了。”
王氏脸红扑扑的,看着旁边偷笑的丫鬟尴尬道:“二奶奶……”
荷花摆摆手,笑道:“好了,我知道你给二婶的礼物原本是要给我的,我也不缺你那点东西,知道你有这份心就够了。到我这里没这么多规矩,就是这些丫头,平常散漫惯了,倒让你笑话。”
二人谦虚一番,王氏终究放开了怀。原本她就是王掌柜那样精明人教养的,自己也是个聪明的,年纪也小,很快与荷花这一屋子打成一片。荷花瞅她言辞间并无隐晦,看来与刘寡妇、成子相处也好,倒是放下心来。
王氏要走的时候,荷花使人去了张氏那边,张氏说有些乏,已经歇下了,二婶自然也走了。荷花就让小碗备了三份礼回给王氏,道:“我二婶家里有事,婆婆也歇下了,这是她二人托我给你的见面礼,你且收着。还有这个食盒,是我叫厨房备的一些吃食,省得你这么晚回去还要下厨伺候婆婆。”
王氏再三感谢了才走,荷花就叫把小盘叫过来道:“你去告诉二太太身边的柳妈妈,就说我以二太太的名义给王氏回了小小一份礼。”
小盘领命而去,小书就道:“姐姐给太太备回礼就算了,怎么连二太太也要?”
荷花苦笑,郝家如今也算乡绅,婆婆与二婶身边的人都带着一些小荷包小香囊之类的东西准备随时送人的。只不过王氏今天摆明了是来看她,那两位也就没有管她。张氏的性子荷花早就知道了的,有些抠门,还有些摆架子,但只要顺着她,她也不会刻意刁难。
而二婶,说实在,她是当不得王氏那一拜与那份礼的,只不过,
“二婶还在为着上个月的事情恼火呢,你们别出去乱说话,给我惹麻烦。”
小书愕然:“上个月什么事?”
小碗见她还是没心没肺的样子,就点了一下她额头,有些狠狠地笑骂:“上月康少爷做寿,姐姐按照太太的意思,封了十两银子和一些礼品过去。二太太正生气呢,你没听她之前说,姐姐待王掌柜的女儿比待兄弟姐妹还要好?”
二婶家的却是一笔旧账,张氏说旧年阿齐与小宝二十岁生辰的时候,二叔家送的礼都没有超过三两银子的。礼尚往来,如今他们的儿子生辰了,大伯家翻三四倍送礼过去,已经足够了。荷花虽说管家,但大小事务都要先过问张氏的,张氏既然这么说了,她也只能照办。
而二婶却想着郝大海家有钱有势,只给了侄儿这么点贺礼,心里就不舒服。再加上知道荷花给王氏贴了多少嫁妆后,就更加不痛快了。她不敢说郝大海与张氏怎么样,看见荷花却总有些冷嘲热讽的。
小书听了小碗的解释,不免又要嘀咕几声,很快小盘就回来了,荷花奇道:“怎么这么快?”
小盘道:“听说康少爷和那边大少奶奶在怄气,二太太也发了火。我在门口遇上柳妈妈,就没进去了。”
荷花叹息一声,把小书小碗都支使出去:“要开饭了,去厨房看看准备好没有,再把英姐儿叫过来,我问问她今天写了多少个字。”
英姐儿跟了荷花几个月,虽然还有些内向,倒不会像以往,随便见个人就如受惊的小兔子一般,言行举止要大方许多了。荷花细细问过她这一天读书写字与刺绣方面的功夫,点头笑道:“天气冷了你却没有落下功课,嫂子叫厨房做了你最喜欢的黄豆炖猪蹄,待会儿多吃两碗。”
英姐儿巴巴地看着她道:“那我娘……我吃一碗,另一碗给姨娘好不好?”
荷花拉拉她的衣袖领子,搓搓她的手,弄暖和了才道:“姨娘那边,厨房早就备下了。你若吃不下这么多,待会儿上桌先给婆婆盛一碗。”
吃饭的时候,英姐儿果然照做了,张氏眯着眼睛笑道:“好,以后跟你嫂子多学点怎么孝顺长辈。”
荷花只在一旁默默布菜,晚上掏出小宝从山东写过来的信,看一遍,就叹息一次,心道,小宝,我会尽最大努力礼遇你的父母,不让你夹在婆媳之间为难,其他的可就不敢说了。
小书端着热水进来,见荷花抱着一堆信,就打了一条热毛巾过来,笑道:“姐姐可是想姑爷了?”
荷花啐她一口:“你一个姑娘家怎地这般口无遮拦?我看是你盼着春天来临了吧?明天就将你配个小厮嫁出去算了。”
小书嘻嘻笑:“姐姐才不会舍得把我这么嫁出去呢。”
说笑过后,洗漱上床,一个人睡着有些冷,想到以往小宝抱着的时候,总觉着热得慌,荷花数了几千只绵羊也没有用。干脆坐起来,自己点了灯,提起笔来,把家里发生的事情一一写下来,写着写着,想象小宝接到信时的傻气样,嘴角就慢慢翘起来。
似乎,越来越喜欢想起以往的事情,越来越喜欢想着如果小宝在家里会怎样怎样,小宝现在在那边,又是否真的如他信里所说的那样一切安好?北方天气比南方更冷,应该已经下好几场雪了,那两个小厮会不会随时提醒他该加衣服盖厚被子了,出去的时候有没有人准备好车撵,回来的时候有没有人备好热水热茶,常氏带着的厨子会不会知道他的口味,会不会嫌麻烦而不给他开小灶,阿齐会不会为了自己体面而把很艰难的事情都推给小宝去做……
啰啰嗦嗦写了五六张纸,吹干了,放在一个小盒子里,然后又写了一封“家中一切甚好,勿念”的信出来,准备过一天连着郝大海的家书一起寄出去。因为这边知府还是常氏的父亲,两边通信就可以借用朝廷驿站和官方邸报来往的门路,非常方便。但仅仅是一个月通信一次,小宝就吃了常夫人一顿笑,道是他的信比知府大人的邸报还要厚,这句话辗转传到荷花耳里,她也不敢把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都写过去了。
第二天赵氏过来,送了两双鞋子给荷花。
荷花皱眉,收下后道:“姨娘不必费心,我这里丫头们都闲着呢。有空,你给英姐儿……”
赵氏勉强笑了一笑,福身道:“有太太和二奶奶疼着她,我也放心了。只要英姐儿能跟着二奶奶,就是她的福气了。”
荷花知道,自从她接管家里杂务,张氏就更多地干涉起郝大海的生意来,赵氏原本还有帮着郝大海写写算算的作用,现在却是几乎被张氏挤到一边了,张氏又不喜欢见到英姐儿与她亲近。赵氏受了冷落,整天无所事事,心里也委屈得很,只得道:“姨娘,英姐儿是个孝顺聪明的,上一次还给大哥与小宝写了信去,小宝都说她越来越讨人喜欢了,你就放心吧。”
赵氏知道这家里最不待见她们母女的,除了张氏,就是小宝。如今听得荷花这样一说,也高兴起来。
日子过得飞快,眨眼就是过年,只有郝大海夫妻在,也没什么可闹的。只不过荷花自己的铺子收益都还不错。而那个卖毛皮人参的,只半年分到郝家的红利就有一千两银子。公中那一部分张氏说就当作荷花日常的开销,让荷花紧着点用,荷花知道这是贴补给小宝的,就写了信告诉小宝,问他的意见。
没多久,小宝就回信说,这银子他不好收,可既然已经拿出来了,再归到公中也不好,就分一百两出来在郝家祠堂附近添些产业,再分一百两给父母添些衣物,剩下一百两她就心安理得收下好了。信的末尾,照旧说了一些肉麻话。
荷花在小书小碗的贼笑中把他的信放在另一个小盒子里,小盒子都快存满了,荷花没事的时候就会拿出来看一看。
常氏这一回也单独写了一份信给荷花,先是为着那些银子感谢她,然后又很隐晦地说让荷花把小书或者小盘小碟送过去照顾小宝。
荷花还没有弄清楚这封信的意思,家里就慢慢有了流言,先是说小宝在山东买了一个美貌的女婢贴身使唤,后来又说小宝经常流连于烟花之地,再到后来,就说小宝在那边得了一个官员的青眼,那家说要把自己女儿嫁给小宝,甚至还有说小宝得了什么病之类的……就连季同都使人来接荷花回去问是怎么回事,还说要告诉季均,吓得荷花连忙帮着避嫌。
张氏把家里两个说嘴说得厉害的,打了几十板子,然后把荷花叫到身边道:“荷花,这些人都是乱嚼舌根的,你不用理会。你是小宝明媒正娶的妻子,不管他在外面找多少个女人,也大不过你去。”
荷花把小宝的来信翻过来复过去地看,只有一封信说他曾经偶感伤寒,其他却没发现一丝不妥。听张氏这么说,她也不吭声,只埋头打理家中的事务,又提了两个张氏信得过的媳妇子做管事,自己慢慢地很少直接管了,只等时机成熟,就撂挑子说要去山东。
六月份的时候,常氏又有信过来,说她怀孕了,已经给自己的丫头环玉开了脸做阿齐的小妾,但小宝那边,她却是不好主张。荷花知道常氏是决计不想让她在家里好好做事了,小宝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