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臣-第3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滚,两种海浪截然不同,方才惊愕之下,却是没有发现此点。

其实船员们此时心中却是惊诧无比,这中间大部分是东海子弟,他们自小到大生活在东海之畔,却也听过老人家说起的故事。

老人家说,当海船到了大海深处,会有机会见到很奇怪的景象出现,海上会突然出现壮观的景象,或许是一座城池,或许是一片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也有可能是千军万马厮杀的场面,不一而足。

但是这样的景观,遭遇到的情况是凤毛翎角,便是终年在海上游荡的海上人,有许多也是一辈子也见不得一次。

这样的景象,人们无法解释,只能以神灵显现解释,而且在人们的议论中,能够见到美丽景象的,下辈子便能够抬头享尽荣华富贵,而看到刀兵之争恐怖景象的,下辈子必将还要受一世之苦。

但是韩漠今日见到,很快就意识到,这是海市蜃楼。

这种神秘的现象,韩漠自然是清楚其科学理论,不过是一种光的折射现象,非但在海上出现,而且在沙漠之中也是时而出现。

一般的海市蜃楼都会现景出现,但也有一些却能够出现几十年前甚至是几百年前的景象。

他眼前的这一幕,显然是当年韩天涯雄威东海时的壮景,却在今日活生生地展现在自己的眼前,韩漠的心中虽然十分清楚其科学性,但是无巧不巧地在今日出现在自己眼前,让自己一睹当年韩天涯的雄风,这冥冥之中似乎有着天意所向。

实际上此时船队的船员们都已经清楚那是老人们常说的幽灵之境,而且从东海鹰号上打出的旗语,已经清晰地告诉所有人那是东海王韩天涯的英灵显现。

不但东海百姓对韩天涯敬若神明,在海上讨生活的海上人曾经也都是韩天涯部属的后裔,对韩天涯也是有着敬畏之心,如同东海鹰号上的情景一样,其他各艘船上的船员也都是向北朝拜,表达着对东海王天涯公的敬畏之心。

此时海员们的心中却都是又敬又畏,中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是从未见过海市蜃楼,今日却陡然见到了韩天涯的英灵,而且是在五少爷韩漠率队出征的时候,大家的心理隐隐觉得,天涯公此时显现,只怕是因为五少爷的出现,而天涯公展现当初的东海王之雄风,或许是在预示着五少爷此番出海,必将所向披靡。

当韩漠起身来,站在船舷边再次遥望之时,东海王与他的船队已经变的十分模糊,但是韩漠从望远镜中,依稀能够看到一身白甲的韩天涯一手提枪,一手挥旗,英姿飒爽,威风凛凛,直到那一代伟岸的身影缓缓消失在海面之上,韩漠兀自没有放下手中的望远镜。

〃公之雄风,永垂不朽!〃韩漠放下望远镜,轻声自语。

……

海市蜃楼的小插曲,让船队上下对韩漠更增了无限的敬畏,在许多人的内心深处,只觉得天涯公此时出现,似乎在预示着什么。

而韩漠跪拜之时那隐隐几语,早已经被私下里传开,大家都以为,韩天涯的出现,或许真的是为了相送韩漠。

韩漠甚至这个时代的科技落后无比,自己若是细加解释,说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只怕还要被人看成是怪物,既然如此,何不充分利用,以神话色彩来为自己披上一层光环。

只要东海王显灵相送五少爷这消息传开,甚至在东海民间传播,那么韩漠在东海人心中的威望无疑会急剧提升。

借祖宗之光,壮自己之势,有何不可?

船队继续前行,第十日上,却是看到了一处海礁,凸起在海面之上,船队放慢了速度,前方商船已经放下了一条小舟,两名船员划着小舟到得海礁边上,一名海员跳了上去,在上面搜寻,却是见到了一只信鸽正呆在那里,这自是岸边有消息传过来,立刻上前将系在鸽子身上的信函取下来。

为了减少信鸽的承重,让其能够延迟疲劳,系在信鸽身上的信号都是以轻薄的皮膜包裹的小纸条,消息素来都是意简言函。

取了皮膜,登上小舟,船员向仙人号招手,示意有信送来,那边打过旗号,命两名船员将信函直接交给韩漠。

以前通信,一直都是商队与关氏贸易行互通消息,如今关少河随船而来,而且临行之前,韩漠亦是交待下去,有任何消息,以信鸽秘密传送过来。

小舟到了东海鹰号边上,一名船员顺着绳梯爬了上去,将信函交给了韩漠,韩漠捏破皮膜,取出了里面的小纸条,打开扫了一眼,神情大变,眼中显出惊喜之色。

身边关少河见状,甚是好奇,但是那是韩漠的私信,也不好动问。

只是他却知道,韩漠一直以来,喜怒不形于色,今日竟然显出如此激动兴奋之色,若不是有天大的喜讯,韩漠定然不会出现如此情绪。

韩漠转过头来,笑道:〃关兄,天大的好消息,你我都该同庆!〃

关少河笑道:〃什么样的喜讯能让五少爷如此高兴?〃

韩漠将小纸条递过来,道:〃关兄请看!〃

关少河这才小心翼翼接过,扫了一眼,脸上也显出吃惊之色,随即眼眸子中也显出兴奋之色,他素来优雅淡定,此时却也禁不住叫道:〃好,魏都终于攻下了!〃

韩漠笑道:〃关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可向大伙儿宣告这道好消息,也让大家高兴高兴!〃

关少河兴奋道:〃好!〃随即高声道:〃弟兄们,前线战报,魏都内乱,魏帝自缢麒麟阁,魏帝宠臣汪敬卫开城投降,献上了国书户册!〃

一阵死一般的寂静之后,猛听得一声欢呼响起,随即整个船上响起喧天的欢呼声,而瞭望塔手的船员已经打出旗语,向其他各船通知这道消息,很快,震天的欢呼声响遍在大东海上空,经久不息。

………………………………………………………………………………………………………………………

PS:求票票,周一嘛,大家给点鼓励哈!

第一零四五章 倭人哨探

信鸽带来的消息非常地笼统,并不细致,对于详细情况并未作介绍,但是魏都的陷落,却是让韩漠心中感到无比的兴奋。

毫无疑问,魏都的陷落,标志着庞大的西魏帝国就此衰亡,而天下大势向分久必合的趋势又前进了一步。

只是魏都陷落的时间,却比韩漠估测的要提前了许多。

韩漠评估过魏国人的实力,虽然已经封锁住了各处向魏国的给养供应,但是魏都之内本就储存了大量的粮草,而且薛破夜虽然不是一代名将,但他手底下毕竟有十万之众的庞大军团,而且魏人更是修筑了数道防御工事,想要强行攻克,那绝非易事。

韩漠在前线之时,就制定了消耗战略,他相信这样的战略定然是最符合燕国的利益,不但能够降低燕军将士的伤亡,而且能够拖垮魏国甚至是拖垮庆人。

他知道韩玄龄比不会轻易改变这样的战略部署。

如果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战略进行,那么魏都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被破,按照韩漠的保守估计,魏都就算支撑不住开城投降,也只能是两个月之后的事情,因为到了那个时候,魏都之内的后勤囤积才有可能出现严重的短缺,从而导致燕国士气低迷甚至是内乱。

纸条上的消息明确指出,魏都被破,并非联军强攻,而是魏都内部出现了动乱,就连魏国的那位吃人皇帝也自缢于麒麟阁。

麒麟阁的名声,韩漠早有耳闻,甚至于天下人都有耳闻。

那是魏帝耗费巨资打造的黄金阁楼,就如同庆帝修造的聚宝阁一样,都是用来收藏宝物的地方,但是麒麟阁内的珍宝比之聚宝阁要珍贵许多,盖因魏国当初有威风一时的黑旗,黑旗当初搜罗了无数的奇珍异宝,俱都涌入了麒麟阁内。

这位魏帝死在他视若生命的麒麟阁内,看着满是奇珍异宝,不知道他临死之前是何样的心情。

……

内乱?

韩漠的脑子很快就想到了随同御史大夫姜思源一同进京都城进行谈判的朱小言,虽然没有其他任何的消息,但是韩漠却十分强烈地感觉到,魏都如此快地被攻陷下来,朱小言在其中必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以正常的情势估算,魏国不可能这么快就发生内乱,既然已经提早发生,那么只有可能是突然因素导致。

而这突然因素,十有八九就是朱小言了。

朱小言毕竟是魏国前相后人,言氏一族虽然族破家灭,但是言相数朝老臣,在燕国国内必定还有遗留的余党,在兵临城下人人自危之际,朱小言很有可能秘密笼络住了身处京都城内的言氏余党,否则以朱小言的为人,若是真的没有一点把握,他绝不可能作出飞蛾扑火之事,若朱小言真是那种意气用事之人,也就用不着隐忍多年了。

韩漠不清楚朱小言具体是如何运作,但是如果魏都的陷落真的是朱小言一手策划,那么韩漠心中却是感到十分的欣慰。

至少自己当初并没有看错人,而朱小言的功劳,让燕国减低了国力的损耗,更是避免了更大的伤亡,想到燕国铁骑已经踏入魏国都城的城门,韩漠心中实在有些遗憾,自己未能出现在那里。

不管如何,这道消息传来,让船队的士气更为大振,所有人都是欢声笑语,而韩漠与关少河甚至亲自放下大渔网,在东海中捕鱼,几网下去,却是捕到了不少稀奇古怪的海鱼,那些色彩斑斓极其漂亮的鱼儿,韩漠让人弄了鱼缸,放在了筱倩碧姨娘的房中,好让他们看看眼界,至若那些可以食用的大鱼,韩漠则是令厨子做了一顿百鱼宴,红烧清蒸,众人大快朵颐一顿。

接下来数日,起了南风,升起了风帆,船队的速度顿时加快。

出海近二十日之后,距离南洋诸岛的路途越来越近,而船队的警戒也开始进一步严格起来,除了瞭望塔上同时安排两名船员以望远镜查看四周动静,船上日夜都有巡逻队,特别是夜间,巡逻队的人数增加一倍,而跟随韩漠出海的四十名御林卫也分作两班,时刻警戒。

这日夜里,明月当空,海面波浪滚动,明月投射在海面之上,波光粼粼,煞是美丽,那海浪声声,此起彼伏。

韩漠立于楼台之上,背负双手,那长发被海风吹动漂浮起来,月色之下,极是潇洒。

只是韩漠此时心中却是颇为复杂,一路之上,倒也顺利的很,但是这只不过是自己人生极小的一段路程,自己往后的道路是否还会如此平坦?

魏都被攻下,那么接下来燕国朝堂会采取何种政略?特别是韩玄道,他将会进行何样的安排?

韩漠十分清楚,燕国朝廷暂时看似还算平静,无非是因为前方战事的胶着,如今战事的结局已经明朗化,那么燕京城又会有怎样的一番风云?

他将妻儿带出来,就是明白燕国必定还会有一场大的暴风雨,自己必须要为家人的安全着想,难养也确实是一个暂避一时的好去处。

但是自己的父母还留在京中,他也不可能不漏痕迹地将父母从韩玄道的眼皮底下带走,而韩玄道为了牵制自己,必定会将韩玄昌夫妻牢牢控制在手中。

韩漠对与韩玄道的性情已经十分了解,这位大伯隐忍无比,平日里不动声色,但是真要出手,定然是又凶又狠。

他既然打压自己,那就是对自己有了戒心,虽然一时之间并没有对自己下死手,但是韩漠却不得不想到那位与自己矛盾极深的韩沧。

韩沧当初的眼神中,已经带有杀意,如果一旦被韩玄道掌权,那么身为韩玄道的长子,韩沧比定也会权势大增,那时候韩沧又会如何对付自己?自己如果被韩玄道打压的毫无实力,岂不任由那位对自己生出杀意的大哥随意摆布?

韩漠当然不希望那样的情况出现。

他闭上眼睛,感受着温和海风的吹拂,正在他深思之时,猛听得瞭望塔上传来声音:“大人,东边有船过来!”

韩漠此时正处楼台之上,旁边备有望远镜,拿起望远镜,向东遥望,月色之下,果然见到远方出现了两团黑影,似乎正向这边靠过来。

“大人,前面打来讯号,他们也看到了来船。”船员再次禀道。

“打出旗号,所有船只放下风帆,改由人力行进。”韩漠望着侧翼方向过来的两艘船,那绝不是海市蜃楼,而是确实有两艘船正往这边靠近过来,只是此时距离还太过遥远,看不清对方旗帜上的标志。

船上的警号迅速响起,那些在睡梦中听到警号的水手,立刻从榻上翻身起来,只是片刻间,甲板和船舷边都已经是人手。

关少河和梁校尉也已经迅速上了楼台,都举起望远镜向侧翼方向望去,都是见到了往这边靠来的海船。

“大人,仙人号打来旗语,问大人如何应对?”船员禀道。

“不必着急,稍等片刻!”韩漠淡定道。

过了片刻,船员禀道:“大人,仙人号传讯,来船是倭匪的哨探海船,上面挂着金葫芦棋子,那是倭匪的旗帜!”

“果然是倭人。”梁校尉激动道:“五少爷,只有两艘船,咱们迎上去打他们个落花流水。”

韩漠摇头道:“那是倭人的哨探,他们明知我们商队最少有七艘船,却只派两艘船来打探,那就说明这两艘船的航速极快,料定商船无法追上。”

梁校尉忙道:“五少爷,咱们这三艘战船的航速绝不会弱于他们!”

韩漠拍了拍他肩膀,笑道:“这是自然的。”随即伸手指着东边,道:“我们如今是往南边去,而他们出现在东边侧翼,要追赶他们,就必须调转航线……最关键的是,现在可是南风,往东追赶,风帆已经不能起作用,只能以人力追赶,在航速上未必就能占绝对优势。而且他们的海船极小,虽然战力与我们相差甚远,但是他们的操作必定十分灵活,海船转向也必定比我们迅速的多……在夜里追赶,说不定就会被他们溜走!”

关少河拍手道:“五少爷果然是思虑周全。这既然是倭匪探子,咱们就不能让他溜走报讯……将他们一网打尽之后,倭匪主力变得不到讯息,我们很有机会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正在此时,却听那瞭望塔上的海员禀道:“大人,杜姑娘传来讯号,询问能否采用张网捕鱼之策,张开口袋让倭匪的海船钻进口袋?”

韩漠笑道:“月儿果然老道了,不错,这计策正合我意。”沉声道:“传我命令,仙人号率领三艘商船往前行进五到十海里停住,做好准备,另派三艘商船往西转向,剩下一艘商船从南边迂回抄倭船后路……黑珍珠号也迅速大迂回过去,与那艘商船一起堵住敌船退路,巨鲨号和本船不必掉头,但是令底舱水手往回后退五海里,务必保证倭船进入口袋之前不能被他们发现,等到进了口子,见到本船火箭升空,从四下里合围,将倭船困死在里面!”

…………………………………………………………………………………………………………………………………………

PS:票票!

第一零四六 章 四面埋伏

海上慢悠悠行进而来的两艘海船,正是岛津月久派出来的两艘哨探船只,战船不大,但是机动性强,速度也快,好用来发现燕国船队后立刻逃跑。

这两艘船加起来不过七八十人,每艘船上都立着一根高大的旗杆,上面飘扬着一面大旗,其上则是画着金色的大葫芦。

两艘船的样式与中原船只的样式大不相同,虽然倭之丸贫瘠落后,但是船只的样式倒也美观,在两艘船的船舷边上,每隔一臂距离便会插着小旗子,上面清一色都画着金色葫芦,而每隔三步之远,便有一名倭人武士如石像般站立,左手拄一长枪,而右手则是按在悬挂在腰间的刀把之上。

他们的盔甲与中原武士也大不相同,相比起中原武士铜皮铁片所制的盔甲,倭人武士盔甲上的铜皮铁片分量极少,主要是以竹篾制作而成,只是这批武士的头盔却很是严密,将整个头部紧紧护住,甚至有些都将面部护住,只留双眼和嘴巴。

更为古怪的是,这些武士的背上俱都插着一支小旗子,高过头顶,在海风中哗哗作响,上面也是画着金色葫芦。

两艘海船,放眼看过去,大小旗帜满眼,颇有些气势。

月色之下,两艘倭船缓缓向前,瞭望塔上的倭人武士自然没有韩漠船队所拥有的望远镜,他们只能派出目力极好的船员在瞭望塔上时刻注意着海上的动静。

两艘船在这片海域游荡,只因为他们十分清楚这是燕国商船去往南洋的必经之路,只是经过上次一战,燕国商队铩羽而归,短期内只怕是不敢再过来了。

船舱之内,一名年过四十的粗猛匪首盘膝坐在一张软垫之上,盔甲则是挂在一旁,在他身后左右则是盘膝坐着两名盔甲武士,不动如山。

这匪首发额头前段光秃秃的没有一根头发,呈半月形的秃头之后,则是编着极古怪的发髻,与秃头成四十五度角,与中原人发髻大不相同。

此时这匪首正端着酒碟,雅兴十足地品着清酒,而在他面前则上演着倭之丸国的能乐,这是一种很诡异的舞蹈,两名穿着奇装异服的舞者在并不宽敞的船舱内如同机械般跳着诡异的舞姿,口中却又发着如同怨灵一样的叨叨声,让船舱内笼罩着一种阴森的气息。

只是那品酒的匪首却看得津津有味,甚至摇头晃脑,显然对能够在这种环境下还能品赏这样的节目很是满意。

……

正当这位匪首兴趣高涨之时,忽地一名甲士飞快地进入了船舱之内,单膝跪下,叽里咕噜地说了一通话。

匪首脸色骤变,将手中的酒碟扔在地上,豁然起身,张开双臂,他身后的两名武士迅速地取过盔甲,极其熟练地为匪首穿戴衣甲,等到身上甲胄穿好,一名武士小心翼翼捧来头盔,这是一具极其怪异的头盔,上面竖着两根又大又长的鹿角,等到穿戴整齐,这一身盔甲掩盖下的匪首倒也是威风凛凛,他大踏步走出船舱,来到了甲板之上。

甲板之上,倭人武士们已经严正以待,一名武士靠近过来,向匪首又禀报了一番,那鹿角匪首快步走到船首,向前方张望,只见月光之下的海面上,隐隐出现了几处黑影,那黑影也正缓缓向这边靠近过来。

匪首又仔细看了片刻,顿时显出吃惊之色,回头叫了一番,塔楼上的船员立刻挥动旗子,船上一时间人来人往,而底舱则传来一阵阵吼叫声。

很快,两艘倭船便已经调转方向,准备撤离。

他们的职责便是在海上打探燕国船队的消息,一旦遭遇,便要以最快的速度撤离,回报倭军主力,虽然他们面对的只是燕国商船,但是此前的几次交锋,也让他们体会到这支商船队不是普通的生意人,他们的船员都是悍勇善战,所以凭借两艘船不到百人的兵力,这两艘探船绝不敢于燕国商船队正面交锋。

但是他们对于摆脱商船队的追击是十分有信心的。

燕国商船的航速,他们已经十分了解,虽然大部分的倭船比不上商船航速,但是派出来的这两艘探船,如果以人力划桨前行,那么在速度上绝对处于上风,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很荣幸地得到了这个哨探的任务。

此时南风正盛,倭匪们知道不能往南撤退,如果扯起风帆,商船的风帆比之自己的风帆要大出太多,那样在速度上可就未必是商船的对手了。

所以两艘倭船以人力操纵,调转船头,往东撤退,而鹿角匪首立刻转到船尾,见到与后面的商船已经拉开距离,顿时哈哈大笑起来,满是得意之色。

他回头叽里呱啦吩咐几句,便有部下领命而去。

正在此时,忽见得北边方向的夜空之中,忽然亮了起来,就似乎流星划过天际一般,但是这一次出现的“流星”显然不是一颗,而是数颗“流星”升腾到空中,同时出现的“流星”,就如同在黑色的天幕镶上了夺目的宝石。

鹿角匪首皱起眉头,猛然间神色大变,似乎意识到什么,握紧了腰间的刀柄,也就在这时,从船首那头忽地传来惊呼声,瞭望台上的倭匪指着东边大声叫唤起来,鹿角匪首大惊失色,又领着一群人迅速跑到船首,只见船首已经聚集了十几号人,一个个都是惊慌失措,鹿角匪首挤开人群上前去,向东遥望,这一望不要紧,只见从东面也出现了两艘海船,一艘是倭匪们比较熟悉的燕国商船,而另一艘却比商船要庞大一倍有余,如同一座海上的小山一样,正迅速往这边堵过来。

这样庞大的战船,是倭匪们从未见过的,那种迎面而来的霸气和压迫感,让倭匪们一时间呆若木鸡。

他们曾经以为,燕国的那些商船就已经不小,今日见到迎面而来的巨型战船,才明白什么叫做天外有天,自己的战船与对方战船相比,就如同侏儒和巨人一样的差别。

而且借着月光,倭匪们甚至能够清晰地看到,那艘战船的船首发着冰冷冷的寒光,就如同一只铜质巨鹰迎面扑来要将自己撕碎。

可以想象,一旦对方的船首装机过来,自己的船只必定是粉身碎骨。

所有人都惊慌失措,而且他们也已经猜测到,这一次只怕是中了燕国人的圈套。

危难时刻方显英雄本色,在这关键时刻,鹿角匪首充分展示了他“匪首”的名号,他大声呼喝着,令船上的武士们保持冷静,甚至已经拔出了腰间的弯刀,向北边指去,哇啦啦大声叫嚷。

他倒真是不笨,如今前有强敌后有追兵,前后无路,只能往侧翼两面突围,而往南去,顺风而下虽然快速,但是对方会更快,用不了片刻就能被对方追赶上,这个时候,反倒是往北边去还有一线活路,此时正值深夜,如果逃往北边,甩脱燕国船队,那么完全可以绕行远道返回,与主力船队会合。

只是这位鹿角大将一时间却忘记,刚才发出信号的火光,恰恰是北边过来,在这种紧张时刻,他虽然保持身份竭力冷静,但还是忘了这个要命的因素。

至于他的部下,已经乱成一团,鹿角匪首如何指挥,他们就如何去做,命令一下,两艘船立刻转而向北,底舱的水手们知道性命攸关,拼了力气划桨,此时恨不得化成一条鱼儿钻到海里躲过这一劫。

燕国东南西三面的伏船得到北面的信号,已经全速出动,如同海上的三头巨鲨,向钻入袋子里的猎物扑了过来。

鹿角匪首在船尾看着后面的追兵,心惊胆战,只祈求他们的天照大神能够大发慈悲,让他们度过这一劫难。

他已经隐隐感觉到,今夜要想甩掉那些追击的船只,只怕是千难万难了。

正在此时,又听到船首传来惊恐的叫声,船上哇啦啦一片喊,这喊声让鹿角匪首心胆俱碎,他不用去想也知道,北面那头定然也是有敌船拦截。

他正往船首奔过去,猛听得“轰隆”一声响,又听到一阵惨叫声传来,惊骇之中,却望见半空中忽然出现了巨石,那巨石带着凌厉的气势,就如同天上掉下来一般,“砰”的一声又砸在了船舷边,船舷边上的两名武士顿时便被巨石砸成了肉泥,而甲板也是被砸穿了一个洞。

“八嘎!”鹿角匪首的穿戴虽然威风凛凛,但是他的动作此时却是狼狈不堪,扶着船舷,船身摇摇晃晃,而巨石依然络绎不绝地飞过来,只是片刻间,便有十多块巨石打在船上,船舱的顶部被砸了一个大坑,那巨石无巧不巧,却将正在船舱里歇息的两名能乐舞者砸成了肉泥,而且已有桅杆被巨石砸断,那又粗又长的桅杆倒下去之后,重重砸落,压住了两名武士,眼见也是活不了了。

面对巨石的袭击,两艘船上的倭匪们哭天喊地地叫唤着,大难临头却毫无反击之力,他们只能四下乱窜,躲避着巨石,只是巨石说来就来,有些人还在找地方躲藏,头上一块巨石砸下来,顿时便被砸成了肉酱。

第一零四七章  瓮中捉鳖

两艘倭船侧面也已经被巨石砸出了洞口,海水从洞口灌入进去,在下面的水手都是惊叫出声,两艘船一时间停止向前,在海上成了活靶子。

鹿角匪首自然不甘心就这样被对方击败,连对方一个人都没有干掉就全军覆没,对于他来说那是无法接受的耻辱。

他怒吼着,令部下进行反击,也终是有不少悍勇的倭人武士取出弓箭,向着他们的敌人放箭,而鹿角匪首跌跌撞撞地到了船首,瞧见迎面而来的敌船,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一种深入骨髓的恐惧感油然而生。

他方才见到东边而来的庞大战船,就已经肝胆俱裂,万万没有想到,如此庞大的战船却不止一艘,从北面而来的,便有两艘如方才一般庞大的巨型战船,他看不到对方战船的整体模样,只能看到两座山往这边移动过来,而且从那两座“山”上,巨石如雨,十分犀利地向这边打过来。

此时从后面也传来了号角声,显然是后面的燕国船只已经围上来,鹿角匪首自知今日难以幸免,但是他的血液之中却拥有着野蛮的气息,如此绝境,激发了他的困兽犹斗之心,他怒吼着让两艘船尽一切能力向来船靠近过去,既然无法逃脱,自然不能眼睁睁地被对方的巨石打成稀巴烂,他现在只想着靠近过去,尔后攀上对方的船只,做最后一赌。

他手下的这些武士,都是从本国乱战之中洗礼下来的亡命之徒,只要真的能够攀上敌船,他希望凭借这最后的一群亡命之徒拼死一战,若是能够擒住对方的主将或者重要人物,固然有生存的希望,便是无法得手,却也可以无愧自家声明。

只是他虽然是如此想法,但是对方的巨石实在很为犀利,还没有阻止好人手,船上又被砸穿了几个大洞,而且海水往底舱涌入的更为迅速,在底舱的水手纷纷哭嚷着从下面爬上来,若是继续留在底舱,肯定要被海水活活淹死。

鹿角匪首见到底舱楼梯口已经有人涌出来,更是惊骇,如果连底舱都无人划桨,根本不可能驱动船只,只能被当做活靶子让敌方练手,怒火中烧,嘶吼着冲上去,手中弯刀手起刀落,将一名从底舱楼梯口正要出来的水手拦腰砍成了两半。

船上顿时惊恐一片,他吼叫着让水手返回底舱,向对方船只迎过去,只是那底舱已经满是海水,谁还敢往下去,虽然有屠刀在外,但是底舱之人还是疯狂地从舱口向外挤出来,鹿角匪首又斩杀两人,见到甲板上的武士们既是惊恐又是绝望,终是收了手,眼中喷火望着对面的两艘巨船。

只是还没等他多想,听得后面又传来大叫声,整个船体剧烈摇晃,这个时候,却是后面追上来的燕国船只已经开始向这边打出了巨石。

不过此时这两艘船已经被打得千疮百孔,眼见得便要沉入海中,韩漠的船队此时却已经减缓了攻势,毕竟每艘船上库存的巨石不是没有数量,回头与倭匪主力遇上,少不得又是一场激战,到时候还是需要大批的巨石做武器,在这两艘区区哨探船的身上,意思意思也就可以,不必太耗巨石储备。

……

开战之前,韩漠已经将三楼的门窗全部关上,免得筱倩等人受惊,他自己则是立于楼台之上,看着两艘倭船仅仅片刻间就被打得千疮百孔,甚至能够清晰地看到两艘倭船上的倭人慌乱无措,心中却也有几分兴奋,只是脸上却依然淡定无比,背负双手,气定神闲。

梁校尉指挥着船员们利用投石车向倭船猛攻一阵,直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