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臣-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雪辛微皱眉头,但是韩玄道既然提醒,显然是另有深意,他犹豫了一下,终是没有继续发难。

萧太师并没退下去,只见他左右看了看,随即才缓缓道:“两营可留,只不过为了圣上的安危,火山营却不能再作为内御林营驻扎在皇城之内。”

皇帝刚刚微舒展开的眉头顿时再次皱起。

“此番动乱,两营伤亡不小,加起来死伤两千余众……!”萧太师若有所思,说话极为缓慢,也甚是低沉,他微顿了顿,终于道:“老臣请旨,将火山营合并至凤翔营,而且原有的编制营名不可再用,重建一支新营!”

“重建新营?”皇帝眼中神色怪异。

“不错,火山营不可继续留在皇城之中,与凤翔营重新编制,改营号。”萧太师一字一句道:“如此一来,即刻保留这批精兵为国效力,亦可抹去这段不光彩的历史。”

萧万长立刻附和道:“启禀圣上,臣以为太师所言极是。火山营和凤翔营都是叛军营号,不可再用,两营合编,另改营号!”

当即便有数名臣子出列附和。

皇帝犹豫一番,终是道:“那太师觉得改什么营号?”

“忠义营!”萧太师丝毫不犹豫立刻道。

众人心中顿时都想,老狐狸能够脱口而出,只怕入宫之前,早就想好了这么一出。

“忠义营?”皇帝喃喃念了一遍。

不等皇帝多想,萧太师已经继续道:“两营合编之后,忠义营设一指挥使即可,老臣在此举荐一人,可担此任!”

皇帝似乎意识到什么,两手不由握起拳头,沉声道:“太师要举荐的是谁?”

一直以来,御林营的指挥使人选,都是由皇帝亲自制定,朝官不得插手,但是今日萧太师连连进言,非但要将两营合编为忠义营,而且还要亲自举荐指挥使,这却是极其反常。

若是平日,皇帝一句话便会打回去,不可能让内阁官员插手御林营之事。

但是今日的形势却是大不相同,这两营是否能保住还成问题,若是没有萧太师力保,众官员一齐上奏裁撤,面对朝官压力,只怕真的保不住。

也正因如此,皇帝忍住了心中的怒火。

萧太师佝偻着身体,一字一句道:“老臣举荐原火山营步军护军参领韩沧为忠义营指挥使!”

……

萧太师就算举荐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兵来担任指挥使,也不会比“韩沧”两个字更让人吃惊,非但是在场的众位重臣,便是素来沉稳的皇帝,也是豁然变色。

韩玄道本来一脸平静,此时却也是显露出少见的惊讶之色,随即皱起眉头,瞥了萧太师一眼,若有所思。

萧怀金和萧万长则是对视一眼,脸上满是错愕之色,不敢置信,几乎以为萧太师是老糊涂了。

这绝对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苏家灭亡,朝中只剩下韩派和萧派,在许多人看来,接下来的朝局,将是这两派角逐的牌面。

但是萧太师却令人难以置信地举荐韩家的子弟为指挥使。

这岂不是让自己的敌手更为壮大。

乾心殿内的君臣,一时间都是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殿内长时间地保持着死一般的寂静。

……

“太师,你所言,朕没有听清!”许久之后,皇帝才以一种极阴冷的声音道:“你举荐何人?”

饶是皇帝城府深厚,这一时间也是难以明白萧太师的心思,甚至连他也觉得,这老东西是不是脑子一时糊涂了,才这般胡言乱语。

萧太师一阵咳嗽,擦拭嘴角,才慢条斯理地道:“老臣举荐韩沧为忠义营指挥使。此番两营作乱,唯独韩沧和手下几名将领没有参与此次叛乱,更是被叛军囚禁下狱,足见其对圣上之忠诚。此外,韩沧文武双全,其武,足可威震三军,其文,亦是才智过人英杰。而且韩沧在火山营历练多年,带兵严格却又不失小心,而且对御林军十分熟悉,如此栋梁之才,正可担任忠义营指挥使一职!”

众人听萧太师如此一番话,这才确定,老家伙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说错了话,只怕是早有这样的想法。

皇帝只觉得怒火攻心,内脏气息紊乱,一阵翻滚,他强自忍住,冷笑道:“韩沧……当真可以担当此任?”

他此时才明白,不知不觉中,自己竟是被这老狐狸狠狠地摆了一道。

这条老狐狸轻描淡写间便设下了陷阱,引着自己跳进去。

最近一直表现的极为低调的韩玄道终于缓步出来,躬身道:“圣上,古语有言,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韩沧虽是臣的儿子,但是臣却敢保证,他对圣上之忠诚,天日可鉴。”顿了顿,也不去看皇帝那难看至极的脸色,继续道:“叛军将领大都参与此次叛乱,必须予以严惩,思来想去,臣却也以为太师所言甚是,如今军中可担此任者,韩沧却是极佳人选!”

皇帝心中怒火燃烧,心道:“你韩玄道便是心思不正之人,你的儿子还能对朕忠诚,真是荒谬!”

而此时萧太师却是赞道:“韩尚书这一句内举不避亲正是假话。老臣以为,韩尚书此番言语,乃是发自真心。父荐子,为国效命,为君分忧,必成一段佳话!”

他与韩玄道一唱一和,皇帝猛地觉得一股劲气直冲脑门子,竟是感觉到脑袋一阵剧痛,眼中微划过一丝痛苦之色。

但是皇帝的意志久经锻炼,却是极其坚韧,强忍着这一痛苦,脸上竭力保持着淡定,等到脑袋那股疼痛微微缓和一些,才抬手道:“朕……身体不适,这些事情,三日后……朝议,你们……先且退下!”说完,他靠坐在椅子上,疲惫不堪,不再言语。

“圣上保重龙体!”众臣先是面面相觑,随即一齐跪下,恭敬行礼,起身来,背退至门,尔后鱼贯而出。

等到臣子们离开,皇帝才睁开眼睛,艰难地坐起身体,脸色铁青,那双眼眸子里更是充满着无比的愤怒,他猛地抓起桌上的玉杯,怒骂一声:“一群乱臣贼子!”将手中玉杯重重砸了出去。

“呛”的一声响。

玉杯被砸的粉碎,而里面的热茶,也洒溅在大理石地面上。

第八二三章   灰衣玄道

在萧怀金的搀扶下,萧太师走在宫中空旷广场那条宽大的汉白玉道路上,走得很慢,佝偻着身子,手中拿着一方黑色的锦帕,时不时地咳嗽着,擦拭着。

他是太师之尊,在官位上自然是盖过众人,所以这条长长的大道,萧太师没有走完,后面的官员也都不好抢先离开,都是三三两两跟在后面,低声说着一些什么。

萧太师停住脚步,回过头,向身后众官露出一个慈和的笑容,道:“诸位同僚,老夫身体不好,你们都是有公务在身,不必拘礼,都早些回衙门办差便是!”

众官员互相看了看,都是向萧太师拱了拱手,加快步子,很快便将萧太师和萧怀玉父子俩抛在后面,众官员之中,却只有韩玄道没有快步离去,而是跟在萧太师身边。

萧太师停住步子,将萧怀金推开,咳嗽一阵,随即向萧怀金道:“你先去吧!”

萧怀金皱起眉头,看了旁边一语不发的韩玄道一眼,知道父亲与韩玄道有话要说,犹豫了一下,终是快步离去。

韩玄道却是三两步跟上来,扶住了萧太师。

“老夫平生识人无数,但是不夸张地说,圣上之忍性,令人惊叹。”萧太师轻轻叹道,在韩玄道搀扶下,缓慢地走在长长的汉白玉宫道之上。

韩玄昌微微颔首:“他确实不简单。如果换做一般人,那一夜,早就发兵协助苏观崖,更会下出旨意给予西北军。”

“这是他聪明之处。”萧太师淡淡笑道:“那样一来,我们这些内阁官员势必会死,但是……他也未必会赢。”他苍老的脸上波澜不惊:“他固然想要我们身死族灭,但是他更需要一个稳固的江山,如果我们的死不能给他带来稳固的江山,反而会让大燕陷入混乱动荡之中,他是不会轻易动手的。他是一个谋大局之人,并非一个图一时意气之人。”

“是!”韩玄道表现的很是恭敬。

“而且是韩漠领兵回京。”萧太师那张苍老的脸庞黯然无光:“圣上是一个谨慎的人,他无法确知自己的旨意是否能够指挥的动西北军,所以他不敢一搏。”他停下步子,看着韩玄道,平静道:“无论如何,西北兵权都不能落到他的手中,否则……!”

他并没有说下去,但是其中意思,韩玄道自然明白。

扶着萧太师又行了十来步,韩玄道终于道:“太师不必隐退,朝中……离不开您老!”

萧太师微微一笑,道:“玄昌将三道折子已经告诉你?”

“是!”韩玄道点头道:“太师对韩家的恩惠,玄道铭记于心,不敢忘记。至若那桩婚事,得蒙太师如此看重,玄道在此向太师保证,绝不会亏待萧姑娘,必将她当做自己的女儿看待。”

萧太师显得很是愉快,点头道:“玄道的为人,老夫清楚,既然这样说,那就不会有错了。只是这辞官隐退之事,老夫去意已决,玄道不必多劝了。”

韩玄道微皱眉头,终是没有说什么。

“老夫这一辈子,为了萧家,呕心沥血。”萧太师苦笑着,指着不远处墙头上的积雪,缓缓道:“天有四时,春生冬灭,人亦有生老病死,就如那花开花落,老夫这身老骨头,只怕也撑不了多久了。”

“太师对燕国的贡献,却是万古长青,世代铭记。”韩玄道平静道。

萧太师嘿嘿一笑,随即道:“玄道啊,老夫临别之前,倒是有一件事要交托于你,还望你能够答应老夫!”

韩玄道松开手,躬身一礼,恭敬道:“太师有何吩咐,但讲无妨,玄道若能做到,必不推辞!”

萧太师呵呵一笑,道:“你我两家祖上,那也是同生共死的战友,共襄盛举,这才辅佐燕武陛下打下了这一片江山。”

韩玄道重新扶住萧太师,点头道:“太师说的是,祖上的功业,我等后人从不敢忘记。”

“他们当初散尽家财,辅助燕武陛下,归其原因,无非还是都想好好活下去。”萧太师轻轻道:“只是立国之后,咱们世家立功受赏,在朝中为官,辅佐皇族,这却让皇族渐渐将我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多少年来,幕后挑唆,让我们九大世家互相争斗,坐看渔翁之利……!”

韩玄道眼中划过不为太师察觉的光芒。

这种话,虽然各大世家人人知晓,但都是放在心上,却是没有谁将之说出来。

今日太师直白而言,倒显得很是真诚。

“只是经此一事,老夫却也明白,如果再这般下去,咱们世家只怕无一善终了。”萧太师摇头轻叹,“老夫身体日渐衰弱,本就有退隐之心,经此一事,更是再无留恋了。只是临去之前,还望玄道日后能够多多照顾我们萧家……!”

韩玄道眉头一紧,低声道:“太师何出此言?”

“玄道,事到如今,你我也不必绕弯子说话了。”萧太师缓缓道:“老夫三日后便会将折子当朝递上去,回头老夫也会交待我萧族官员,自今而后,我萧氏一族绝不会与你们韩族为难,若是玄道有何吩咐,我萧族官员也会竭力配合。”

韩玄道脸色微变。

萧太师这番话,却已经是极其的直白,只差将其中的意思完全直说出来,毫无疑问,萧太师是准备让萧族臣服在韩族的门下,仿范胡两族之事了。

“太师,这……玄道实不敢当。”韩玄道瞬间恢复平静:“你我两族,俱都是为国尽忠,玄道怎敢有吩咐?”

萧太师摇摇头,轻叹道:“玄道不必怀疑老夫之心。”嘿嘿一笑,道:“若是老夫还年轻二十岁,未必会作此决定,但是如今行将就木,老夫已是个今日睡下不知明日是否还能起来的老朽,一切地老夫而言,如梦如幻,再无意义了。”他轻轻推开韩玄道的手,温言道:“玄道乃是豁达之人,你我两族之前的不快,就此散去吧!”

韩玄道微一犹豫,终是躬身拱手道:“太师既如此说,玄道敢不从命?”

萧太师似乎松了口气,随即压低声音道:“莫要小看我们的皇帝,更不要小看皇族。他终究拥有大燕正统之名,如今也不比往日,渤州赵夕樵更是他的忠仆,玄道日后行事,却也要更加小心谨慎。”

面对萧太师如此真挚直言,韩玄道显出感激之色,颔首道:“玄道谢过太师教诲,太师教诲,玄道必不敢忘!”

当下二人出了宫来,宫外萧怀金和萧万长却都是在等候着。

韩玄道拱手辞别,也不多言,上车而去。

“万长到老夫车上来。”萧太师上了车子,召唤萧万长上了自己的马车,神情立时变得极其严峻:“西北那边情况调查的如何?”

“太师,今已确定,临阳关总兵伍天绍确实已死。”萧万长低声道:“而且是韩漠亲自斩杀!”

“老夫只想知道怀玉的下落。”萧太师沉声道:“怀玉如今在哪里?”

萧万长摇了摇头。

“一群饭桶。”萧太师怒道:“在西北那么多眼睛,那么多耳朵,就不知道怀玉的下落?他是死是活,生在何处,死在哪里,难不成没有一点线索?”

“没有。”萧万长虽然对萧太师敬畏无比,但还是无奈道:“连日来,从那边传过来的书信多如牛毛,但是却没有一封书信确定大将军如今的下落。如今的临阳关,暂时是由韩漠下令,神弓营的凌云坐镇指挥。”

萧太师靠在车厢内,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几乎要将内脏咳出来。

“再探。”萧太师无力地抬起手:“老夫一定要知道怀玉的下落,便是死了,也要让老夫知道他是怎么死的!”

……

……

深夜,燕京城的一处极偏僻的房屋之外,一辆毫不起眼的马车在房屋之外停了下来。

这是一处很普通的民宅,两间屋子并在一起,围了一个小院子,面积甚小。赶车的车夫披着破旧的棉衣,是京中最常见的那一种赶车夫,亦是毫不起眼。

他停下车子,过去掀开车帘子,从车里面便出来一名全身上下被黑袍子所笼罩的乘者,不但身体被黑色棉袍子笼盖住,便是连面部也被黑面帽子遮挡,根本看不清样容。

他下了马车,微一抬手,赶车车夫立刻跳上车,赶着马车迅速离去。

黑袍人这才轻轻推开院子的门,进了去,随即便反手将院门关上,擦着院子里的积雪,行到了一扇房屋破旧的木门之前,轻轻敲了敲门。

木门很快就被打开,一名灰衣人探出头来,黑袍人闪身进了去,那扇门瞬间就被关上。

黑袍人进到屋子之内,只见屋内极是简单,桌上点着一盏极昏暗的油灯,充满着一种极诡异的味道,灰衣人领着黑袍人进了屋内,等黑袍人坐下,这才跪在黑袍人的脚下,恭敬道:“大人,小人今夜便会离开京城!”

黑袍人从袖中掏出沉甸甸的袋子,道:“里面的金子,足够你过完此生,今夜便离开,日后不要再出现在京城了!”

灰衣人忙道:“谢大人!”他抬起头来,昏暗的灯火照在他的脸上,显出一张很有个性的脸庞来。

韩玄道!

这名跪在黑袍人脚下的灰衣人,竟是韩玄道!

第八二四章   杀人灭口

黑袍人温言道:“起来吧!”等到韩玄道起身来,他才缓缓道:“这一阵子,你做的很不错,没有辜负本官的期望。”

“当初得蒙大人收留,一直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报答大人。”韩玄道对黑袍人竟是显得异常恭敬:“这一次得蒙大人信任,小人幸不辱命!”

黑袍人轻声笑道:“你的功劳,本官是记下了。本官先前还有所忧虑,只怕你难以应对,但是你此番瞒过了所有人,让本官实在欣慰。”

“大人也知道,小人是戏子出身,看过无数的官场戏文,而且这几年也得大人栽培,知道为官者的举手投足。再加上也学过几年功夫,这一次恰恰都能用得上。”韩玄道镇定意:“小人可以保证,没有任何人看出小人的破绽。”

黑袍人颔首道:“这一次你已经报答了本官的恩情,你能够周旋在那些大员之中,更以身体不适极少接触,所有事情都处理的很是妥当,确实是可造之材。只不过如今还是非常之时,你暂时还不能露面,先且按我所说,找个地方安静过日子,城外会有人接应安排。等到事情明朗,你如此才干,本官定会找时机让你入朝,虽然不能入阁拜相,但是弄个郡守侍郎等官职,倒是不在话下的!”

灰衣韩玄道再次跪倒在地,感激涕零:“小人谢过大人栽培,大人是小人的再生父母。日后大人若有差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黑袍人温和笑道:“不必如此多礼,快将金子先收起来,早些出城去吧,我已经通知北门的守城校尉,你到了那里,他们自然会放你出城!”

灰衣韩玄道起身来,将金袋子揣进怀中,随即小心翼翼道:“大人,却不知小人的家眷……!”

“你的妻小就在城外等你,出城便可见到。”黑袍人站起身来:“切记,没有本官的允许,你万万不可再来京城。”

“是!”灰衣韩玄道恭敬道:“小人记下了!”拱手行礼:“大人,小人告辞,你多多保重!”

黑袍人点点头,轻叹道:“你也保重!”

灰衣韩玄道退后两步,再不多耽搁,转身便走,只走出了步,尚未到得木门处,便感觉到身后一阵犀利的劲风袭来。

韩玄道知晓大事不妙,他急速转身,想要抵挡,只是身后出手的黑袍人速度实在是太快,他根本来不及抬手,只转过身,脖子就被对方的一只手丝丝掐住。

这只手力大无穷,就如同铁钳子一般,无法撼动。

灰衣韩玄道只感觉自己咽喉一阵剧痛,随即“噗”的一声响,黑袍人手中一把匕首已经深深刺入了灰衣韩玄道的心脏。

韩玄道瞳孔扩张,两颗眼珠子几乎要从眼眶里面凸出来。

……

韩玄道的脸因为透不过气而憋得通红,眼珠子充血,两只手想要抓住黑袍人,但是身上却已经没有丝毫力气,黑袍人轻轻松开手,韩玄道顿时便瘫软下去,倒在地上抽搐着。

他胸口插着匕首,鲜血直流,咽喉处的喉骨也被捏得粉碎,而那一双眼睛内,充满着不甘和怨毒,拼尽全力,艰难地吐出最后几个字:“韩……韩玄道……你……你好毒……!“说完,头一偏,就此死去。

黑袍人这才缓缓掀开自己的黑面貌,露出了一直被遮掩的面孔来。

如果此时有第三个人在场,一定会惊骇无比。

这个黑袍人,竟然与死去的韩玄道一模一样,就如同双生兄弟一般。

“你人生最后一场大戏已经演完,此去该是无憾。”黑袍韩玄道凝视着地上的尸首,声音冷酷:“枉你看了那么多戏文,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样浅显的道理原来你不懂!”他摇了摇头,淡淡道:“你终归是一个戏子……!”

……

……

城外西北军大营。

自从回城看了家人,心中安定下来,韩漠便很快回到了军营之中,虽然对于西北军接下来的安排他也是茫然一片,但是他却十分清楚,自己是绝不能离开这支军队。

在营里的这几日,除了偶尔巡视营地,便是在自己的大帐之中研习萧怀玉传下来的兵书,要么就是陪着韩玄龄下下围棋。

韩玄龄见大势已定,本想率兵回东海,但是后来与韩漠一商议,此番既然进京勤王,却连皇帝也不参见一番,那终是不合礼数的,所以便在这城外等了下来,看看朝中是否会传召拜见。

此时叔侄二人便是在大帐之中,摆开棋局,一场厮杀。

二人在围棋之上,都不是什么高手,也只是略同而已,所以双方不过是半斤八两。既是如此,韩漠敬重韩玄龄,还总是装模作样让棋,连续输棋。

其实他就算正儿八经的与韩玄龄对弈,也未必能够赢,这般装模作样表现后辈对长辈的敬畏,故意让棋,那更是输得惨不忍睹。

韩玄龄其实也知道韩漠的棋力不至于如此垃圾,当即震怒,一顿斥责,韩漠在族中,最畏惧的是大宗主韩正乾,而最尊敬喜爱的,便是韩玄龄。

韩玄龄一顿佯怒,韩漠也是做出一副胆战心惊的模样,当即便摆开阵势玩真的,却是连续击败韩玄龄两局。

他让着韩玄龄,被韩玄龄一阵斥责,此时抖擞精神击败韩玄龄,又是被韩玄龄一阵数落,说年轻人不要太过犀利,刚刃易折的道理难道不懂?

这让韩漠好一番郁闷。

叔侄二人正在对弈,忽听得帐外传来声音道:“将军,卑职秦洛求见!”

韩漠放下手中的棋子,和韩玄龄对视一眼,起身道:“进来吧!”

大帐掀开,几名将领入得帐来,却是秦洛和王思宇带着数名西北军将领进来,众将进营,俱都躬身行礼,又都向韩玄龄拱了拱手。

实际上众将对于韩玄龄的敬畏,绝不亚于刚刚崛起的韩漠。

燕国将军封号本就不多,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实际上也是颇为匮乏的。萧怀玉自然是大燕国顶尖名将,但是韩玄龄在燕国的威名,却也绝对不小。

萧怀玉的西北军固然名动天下,固守边疆,而韩玄龄的东海镇抚军,亦曾经创下过赫赫战绩。

当初庆国水师号称天下最强水师,陆军从大地上攻击燕国土地之时,庆国的水师亦是耀武扬威破海而来,曾经亦是将吴郡的水师打得惨白无比,狼狈退却。

当时燕国两大水师加起来,战船不及庆国水师三分之一,兵力亦是不足一半,吴郡水师失利,燕国水师就等于是折损了一半的战斗力。

但是身为东海镇抚军总督的韩玄龄,面对已经进入燕国海域的庆国庞大水师,却没有丝毫畏惧。

在那个时候,庆国西北军顽强地抵挡着庆军从陆地上的进攻,如果庆国水师击败东海镇抚军,从东海登陆,自燕国腹部杀出,那么整个燕国将面临被前后夹击的局面,拼死抵抗的西北将士如果知道这样的消息,恐怕要士气大消,就此崩溃。

那时的韩玄龄,年岁不大,但是有勇有谋,集合溃败的吴郡水师,合兵一处,更是设下埋伏,诱敌深入,最终击败庆国水师,让庆国水师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惨败,而且让燕国避免了被前后夹击的局面。

就是那一战,让韩玄龄一战成名,也是那一战,打得庆国水师一蹶不振。

若是稍有骨气,庆国该当励精图治,大力发展水师,以雪大败之耻,只可惜那一战之后,本就性情懦弱的庆国人被打寒了胆子,竟是觉得燕国水师战无不胜,庆国水师绝不可能打败燕国镇抚军。而且发展水师要耗费巨大的财力,对于奢靡的庆国朝廷来说,那是一笔巨大的支出,所以庆国朝堂上的官员们,非但没有上言要发展水师,反而进言裁撤削减,大呼“百姓赋银其可用于无能之军”,自此庆国水师再无力与燕国镇抚军争锋,只是保留少数战船,以作防御而已。

虽然后来镇抚军一直只是用来威慑东海海盗,但是韩玄龄却从未放松过对东海镇抚军的训练,而他的勇名,也在西北军中流传。

韩漠抬手令众人在营中坐下,才问道:“诸位一起来此,是否有事?”

秦洛和王思宇互相看了看,王思宇才站起身来,恭敬道:“韩将军,刚刚得报,魏军退守南阳关之后,庆军又连续对南阳关发动进攻,始终没有夺下南阳关。这几日,双方却又安静下来……!”

“安静下来?”韩漠皱起眉头,军情瞬息万变,他身处京城,边关的情报,传来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即使是以信鸽传讯,也要迟一日知道那里的动静,实难准确掌握边关形势。

其实他现在心中对于边关形势,却是十分担心,仅是不同往日,萧怀玉已经不在人世,如果燕国边关有变,又该何去何从?

“那边始终没有大将军的消息。”王思宇缓缓道:“凌云凌指挥使来信,让我等劝说韩将军,既然大将军将兵符交给韩将军,在大将军没有回来之前,一切还要韩将军主持,如今虽然只是魏庆之战,但是边关的形势实难预料,我等此来,是恳请韩将军速回边关,以安军心!”

韩漠不动声色,道:“我?”

“正是。”秦洛起身道:“大将军既然将兵符交给韩将军,让韩将军统帅我等进京勤王,那便是对韩将军的能力极其信任。而且我等从西北跟随韩将军进京,几番大战,将军的能力我等也是看在眼中,深感钦佩。如今大将军杳无音讯,韩将军又身在京中,长此下去,边关没有主将,三军将士必定军心不稳,只怕要胜出变故,所以末将恳请韩将军请旨返回边关,只要韩将军回到边关,握有大将军托付的兵符,那么三军将士的军心自然安稳下来。”

韩漠皱起眉来。

韩玄龄在旁抚须道:“小五,诸位将军所言不错。如今大乱已平,京中应该已经没有大事。而边关却是我大燕门户,不可轻率。三军无将,那是极其危险之事,而且魏国人和庆国人的心思,我们也是难以预知,对他们……特别是庆国人,我们不得不多加防备。”

韩漠摇头叹道:“诸位,我韩漠又何尝不急。大将军下落不明,我韩漠心急,而边关无主将,兵符甚至在这边,我更是心急。可是……朝廷没有旨意下来,本将也不能就此离去啊?”

众将面面相觑,都是皱起眉头来。

秦洛和王思宇都是握着拳头,面色都颇为忧虑。

他们是西北军将领,长期在边关镇守,如今京中大乱已平,而近万西北骑兵却滞留在京城之外,这让他们好生担忧西北军情。

虽然是魏庆之战,但是军无常事,谁知道那两国接下来会打什么主意?

历史上化友为敌的事情不是没有,突然袭击的事情更是多如牛毛。

谁知道他们会不会看到燕国内乱,燕国边关虚弱无主将,趁机向燕国狠狠打来一拳。

萧怀玉在世之时,哪怕是边关再安宁,他也没让部下将士有一刻放松,因为真正的军事家懂得,有时候你的敌人一直不动,或许就是在等待机会而已。

韩漠见营中诸西北将领都是愁眉不展,终是道:“如今边关危机,我韩漠也管不了许多了。明日我便进宫奏明圣上,恳请圣上下令我西北军回军,至若主将……!”他苦笑道:“我韩漠人微言轻,做不了主,而且我年纪轻见识少,也不是暂代大将军的最佳人选,一切还要请朝廷定夺!”

他话声刚落,秦洛和王思宇立刻一起拱手:“韩将军,你虽年轻,但是谋划周全,有勇有谋,正是暂代大将军的最佳人选!“”

其他西北军的偏将统领、都尉立时都起身躬身道:“韩将军当之无愧。”这些人是跟着韩漠打过几场硬仗,对于韩漠的统兵能力,那是十分认可的。

更有一名粗壮的都尉性子直,叫嚷道:“韩将军,大将军将兵符交给你,托付你暂时统帅我等,末将便只认韩将军,其他谁来老子也不认!”

其他众将领俱点头道:“正是如此!”

韩玄龄在旁抚摸着颌下粗须,看着韩漠,眼中划过欣慰之色。

就在此时,帐外又传来一个声音:“圣旨到!”

韩漠立时率众将出迎,只见几名宫中护卫簇拥着一名太监站在外面,手中握着圣旨。

韩漠率领众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