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臣-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身,向座中的一群名士问道:“诸位先生,却不知你们是否听说过燕国有宋大人这位才子?可听过他的什么佳作名句?”

众名士有的摇头,有的抚须,有的闭目不语,但是大多数人脸上都是很鲜明地表示出自己的不屑之态。

“宋大人,在座都是我大庆名士,但凡天下有才名出众之辈,诸位先生必能知其名。”钱中丞嘿嘿笑道:“既然诸位先生都没听过宋大人的名声,那只怕宋大人的才学实在不值一提。本官倒也从宋大人的才干一斑窥全貌,知晓你们燕国礼部是个什么样的衙门了?只怕是手拿几本破书,举着几根旗杆,学人家鞠两个躬便是所谓的礼部了……!”

肆无忌惮的肆虐,顿时又让厅中响起一片笑声,便是在旁伺候的侍女,有些也忍不住捂嘴偷笑起来,让燕国人大失颜面,这让在场的每一个庆国人都感到无比的快乐。

宋世清脸部扭曲,怒道:“你……你放肆。身为官吏,做好应尽事务就好,何需……何需吟诗赋词,那有何用途?”

“不通诗词,怎知古今圣贤之道?不懂古今圣贤之道,何来治国安邦?”钱中丞不愧是御史台的御史中丞,牙尖嘴利,词锋犀利,说话极其刁钻恶毒:“不学无术的无才无德之辈,都会以宋大人这样的理由来掩饰自己的无知!”

其实燕国在场的三人,都知道对方这是有意挑衅,目的就是引出几人的怒气,到时候若是发生争执不欢而散,这帮人少不得又会添油加醋将今日之事传扬出去,以此让庆国人们对燕国产生恼怒之情绪,破坏双方的关系。

燕国使团入庆,庆国上下的目光可都是盯在他们的身上。

宋世清知道对方今日是有备发难,就是要激起自己的愤怒,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坐了下去,冷笑道:“钱大人,贵我两国结盟,本官今日不想发生不愉快。只不过你可要记住,贵国送给我大燕的财帛矿产,不是我大燕所求,而是贵国想送而已!”

钱中丞嘿嘿一笑,竟是自己将杯中酒饮尽,阴阳怪气地道:“就像……贵国想着将公主送来一样?”

他话声刚落,就听到“呛”的一声响,就在宋世清邻座的韩漠竟是在电光火石间,从桌上拔出佩刀刀刃,刀光一闪,佩刀的刀锋已经顶在了钱中丞的咽喉处。

这一下极是突兀,所有人只是见到钱中丞身边影子一晃,等到看清楚时,便见到韩漠长身而立,左手背在身后,右手持刀,冰冷的刀锋直贴在钱中丞的咽喉。

所有人都豁然变色,主座上的国舅亦是目瞪口呆,昌德候曹殷也是禁不住皱起眉头来,只有从未吭声的纯阳国师依然固我,似已睡着。

第六二五章  诗词与刀

韩漠手中的刀贴着钱中丞的咽喉,让在场所有人豁然变色,那钱中丞更是惊恐万分,瞅见韩漠那一双眼眸子冷厉无比,双腿一软,差点瘫倒下去。

国舅在众人的震惊中,已经站起,伸手道:“韩将军,你……你这是要做什么?”

韩漠平静道:“国舅,诸位庆国的大人们,本将想问一句,这位钱中丞当真是你们庆国御史台的中丞?会不会是魏国人的奸细,故意在此挑弄是非?”

这时候,从中厅两侧的侧门后面,已经涌出了十多名佩刀武士来,国舅却是摆了摆手,示意那些武士暂且不要轻举妄动。

看到庆国武士出现,本来处于惊慌中的庆国官员顿时稳下心神,一名官员站起来,指着韩漠高声道:“韩……韩漠,你大庭广众之下,持刀……持刀威胁我大庆官员,你想做什么?”

韩漠淡淡一笑,看向国舅,又问了一句:“国舅,这姓钱的,真是贵国御史台的中丞?”

国舅皱着眉头,点头道:“韩将军,有话好好说,你先把刀放下,以免产生更大的误会。这位钱大人确是御史台的御史中丞,千真万确……你拿刀对着我大庆官员的喉咙,这……这实在有些失礼!”

韩漠摇头道:“国舅,方才的事情,你是看在眼里的,究竟是谁失礼,我也不想多辩论。只不过本将在燕国之时,还身兼情报事务,今日这位钱中丞的表现,让本将不得不怀疑他与魏国人暗中有勾结,或者说他本身就是魏国人的奸细,否则绝不可能在这接风宴上,大放厥词,挑拨离间,破坏贵我两国的良好关系。”

钱中丞感觉到咽喉处刀锋的冰冷,他是万万料不到这位年轻的副使竟敢在宴会之上拔刀相向,此时刀锋在后,心惊胆战,脸色更是有些苍白,却强自争辩道:“你……你快将刀放下。这是我……我大庆,你敢伤我,便……便走不出这国舅府……!”

韩漠冷冷一笑,道:“是吗?”刀锋往前顶了顶,钱中丞只觉得那刀锋似乎陷进自己的肉里,惊恐地叫出声来。

“诸位,钱中丞方才的话,只要不是聋子,那都是听的很清楚。”韩漠缓缓道:“若是燕庆两国不是同盟,那么钱中丞大放厥词污蔑我燕国,更是侮辱我大燕公主,我身为燕国臣子,必然要杀死他。如果我两国是同盟,那么钱中丞在此胡言乱语,妄议国事,如同泼妇一般出言讥讽我大燕,嘲讽我公主,那便是有意破坏贵我两国的和平,其言其行,居心叵测,大可诛也。”顿了顿,扫视场中众人,见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大多人都是愤怒不平,淡淡一笑继续道:“诸位既然都自诩是知书达礼的上邦臣子名士,这是与非,总该清楚?如此人物在宴会上挑衅搬弄是非,诸位若是看不出来,那么韩漠只能带着这位钱中丞去求见庆国皇帝,将来龙去脉上禀你们的皇帝,让庆帝来分辨是非了!”

国舅勉强笑道:“韩将军不要动怒。这位钱大人生性好酒,可惜酒量却极小,喝上几杯酒,脑子就糊涂,胡言乱语不成体统,醉后之语做不得真。你先放下刀,什么事情都好商量!”

韩漠向国舅道:“国舅,今日您设下接风宴,为我大燕使团接风,我大燕使团上下都甚是感激。国舅心系两国情谊,热情款待,这位钱中丞却是做出焚琴煮鹤大煞风景的事情,这让我感到很遗憾。事关国体尊荣,今日这位钱大人若是当众向我们侯爷和宋大人道歉,看在国舅的面子上,我韩漠不敢多作计较。但是若就此罢手,韩漠是绝对不同意的。”他神色一冷,淡淡道:“钱大人若是不想道歉,那么韩漠现在便要带着这位御史中丞进宫求见贵国皇帝,请庆帝来为此事做主。若是贵主都无法做出,那么本将只能一刀杀死他,然后再任凭贵国处置了!”

宽阔豪华的中厅一时间寂然无声。

片刻之后,才见一名年岁极大的名士站起身来,指着韩漠道:“难不成你们燕国人只会用刀子说话吗?毫无体统,有辱斯文,真是太放肆了!”

韩漠淡淡一笑,平静道:“那么请问这位名士,如今是我的刀子厉害,还是钱大人的嘴厉害?是我的刀子能杀人,还是钱大人所谓的诗词可以杀人?”

此言一出,众名士一个个吹鼻子瞪眼,大叫着“有辱斯文”。

国舅蹙了蹙眉,转头看向曹殷,笑道:“侯爷,您看……这实在是一场误会,韩将军性子倔强,还是侯爷下令,让韩将军先放下刀再说!”

曹殷端起酒杯,品了一口,才淡然笑道:“国舅,钱中丞今日所言所行,确实不符贵国礼仪上邦的身份。他自诩知书达礼之辈,自然该知道说些什么,不该说些什么,今日他却是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却是大放厥词……甚至在言辞间侮辱到我大燕公主。本侯并不是一个鸡蛋里挑骨头的人,只不过……钱中丞今日出来说出这番话,其心其意,本侯倒觉得真有必要深思一番。韩将军也说了,这钱大人今日所为,倒像是魏国人安排的奸细,故意在这样的场合搬弄是非……这里是国舅府,还请国舅做主!”

国舅显然也想不到韩漠会拔刀而起,在大庭广众之下突然发难,而且韩漠一番辩词说出来,竟是将钱中丞的挑衅说成了奸细之举。

他一时犹豫,竟是没有立刻说话。

钱中丞本还期待着国舅为他撑腰,此时见国舅也不说话,脸色更加苍白,这是要真是闹到皇帝那里,惊动到商钟离那帮人,后果就有些不妙了。

韩漠单手负于背后,气定神闲,凝视着钱中丞,淡淡道:“钱中丞,方才你牙尖嘴利,大谈礼仪之道,更污蔑我大燕不懂诗词不懂礼,那么本将在这里回你一句,我大燕上下,只是将诗词之道当做玩物,信手拈来而已。我们燕人玩弄诗词,却不是任由诗词玩弄人而已。你现在也看到了,我的刀在你的喉咙处,随时可以杀你,但是你的诗词之才却是无法杀死我……刀与诗词,谁优谁劣,事实在眼前,也不必我多说吧?”

众人听韩漠说“诗词之物信手拈来”,顿时都显出鄙夷之色,有人更是冷哼一声。

就在此时,却听得一阵大笑声响起,随即一个清朗的声音传进来:“谁说诗词之才无法杀人?”这声音不是在厅中响起,却是从大厅正门外传进来。

大笑声中,只见一人从门外飘然而入,却是一个一身青山长袖的男子。

这一阵大笑,顿时将众人的目光又都吸引过去,韩漠亦是微转头,向大门处望去。

来者不过二十六七岁,青山长袖,留着八字须,脚下踏靴,手持一把榴花玉扇,长发后披,用一根绳子系住,颇有几分洒脱之气。

在这男子身边,竟是跟着一名妖娆妩媚的女子,身形婀娜,穿一身淡绿色的裳子,里面却只横系一条粉色抹胸,将那波涛汹涌的酥胸高高撑起,下身穿一条水色的莲裙,挽着那男子的左臂,扭动着腰肢,满是风情的脸上带着动人的媚笑,跟着那男子进了厅来。

这一对男女进了厅中,众人的目光倒是先投在那妖娆女子身上,竟是有一人失声叫道:“这不是绿霓裳吗?”

四周便有几人看向那失声之人,一个个都显出怪异的笑容。

那失声之人脸一红,低下头去,邻座确实有一人凑过来低声笑道:“吴大人也去过翩跹阁?”

那吴大人抬起头,精神一振,压低声音道:“游大人也去拜访过?”

那游大人一双眼睛在那绿霓裳波涛汹涌的胸部直扫,轻叹道:“这女子乃是翩跹阁的头牌,一夜百金,无福消受啊!”

“我如今正在攒金,便是想到时候一亲芳泽。”吴大人凑近游大人耳边,目中满是淫光:“若是能够摸一摸那对酥胸玉。峰,此生足矣啊!”

在众人的注视下,那男子竟是搂着绿霓裳的纤细腰肢,大摇大摆地走进厅中,直往那右首次席入座,那绿霓裳亦是坐在他的身边,众目睽睽之下,这男子一只手塞到绿霓裳的香。臀下,一松一紧地捏着那浑圆而富有弹性的臀。肉,却是望着韩漠笑咪咪地道:“古有诸葛骂死王朗,引经据典,岂不是以诗词之道杀死了王朗?”

绿霓裳香香软软的身子依偎在男子的身上,豪。乳贴着男子的肩头,一双媚眼只瞧着那男子的脸庞,媚眼欲流,美艳的脸上满是风骚妩媚的诱人表情,男子在她肥。臀上揉捏,她亦是扭着腰肢摆动臀部配合着男子的动作,香唇微张,轻喘阵阵,在众目睽睽之下竟是上演春。宫活剧,就是在旁边跪伏的侍女,此时也是脸若桃花,斜着眼去看那男子,白皙的脸上此时满是红晕。

座中众人有的显出鄙夷之色,有的显出厌恶之色,但更多的却是羡慕之色,看着那男子和绿霓裳亲热无比,不少人眼生嫉妒之色,恨不得自己化成那男子,将绿霓裳这美艳尤物揽入怀中大肆轻薄。

………………………………………………………………………………………………………………………………………………………

PS:新一周了,大家多支持,多投票,多收藏,多点击,谢谢了,又一轮新的冲刺哦!

第六二六章  风流才子唐淑虎

韩漠看着这个长着八字须的男人从厅外进来,看着他旁若无人地在席中坐下,看着他身边跟着一名明显是出自风尘的女子,顿时对这个男子的身份倒是颇有些好奇。

在国舅府中旁若无人,还带着一名青楼粉头入府,难道这人是小国舅鲁尚信?

尚没有多想,就见大国舅对着那男子拱拱手,笑道:“唐先生终于是到了!”转头向昌德候道:“侯爷,这位是我大庆第一才子唐淑虎!”

昌德候曹殷,韩漠甚至是宋世清在这一时间同时显出一丝惊讶之色。

唐淑虎的名声,普天之下,似乎还没有人不知道的。

在来到庆国之前,韩漠所知庆国人最大名声者,就是这位唐大才子了,他的诗集非但是在庆国,就是在燕国也极其畅销,那些书行每到唐淑虎的诗集,必定是被抢购一空。

唐淑虎号称琴棋书画四绝,他的画作,每一幅都是价值连城,无数的达官贵人豪商富贾,若是家中挂上唐淑虎的几幅画作,就似乎身份也更加尊贵,变得更有内涵一样。

虽然魏燕两国不似庆国这般文风似火,但是总也不是只识刀兵,骨子里的附庸风雅,那还是免不了的。

唐淑虎声名在外,传言这位风流才子风流倜傥,处处留情,不但琴棋书画样样绝顶,更是百花丛中的高手,虽然有此花名,但是这位名动天下的才子,却依然是每一个香闺女子的梦中情人,不知道有多少闺中小姐寂寞妇人在夜深人静之时,捧着他的诗集,面粉桃红,夹。紧双腿,美妙地意淫着。

实际上韩漠一直以来,对这位名动天下的风流才子也是很有好奇之心,能够号称琴棋书画四绝的人物,自然是不简单的,即便有所夸大,但是自身肯定还是很有才学的。

只是没有想到,初到庆国,就能在接风宴上看到这位唐大才子,更没有想到,这位唐大才子竟然是带着一名风尘女子赴宴,放浪形骸之行,完全敞开在众目睽睽之下。

……

韩漠听唐淑虎说到诸葛骂死王朗,不由淡淡一笑,道:“唐先生如果觉得这位钱大人是诸葛的话,那么韩某肯定不是王朗!”

唐淑虎哈哈笑道:“韩兄莫误会,我的意思,只是说文采斐然,照样也可以杀死人而已,却不是说钱大人有那个本事能杀死韩兄!”

这位唐大才子还真是自来熟,没说上两句话,就开始称兄道弟。

曹殷终于道:“唐先生所言不错,无论文物,皆有立世之理由,两者不可缺,若是走了极端,无论重文重武,都不是什么妙事。”看着被韩漠持刀对着咽喉的钱中丞道:“就像这位钱大人,若非读的书太多了,也不会有这样的伶牙俐齿敢于当众搬弄是非了!”

钱中丞的咽喉一直被刀锋对着,一动不敢动,在众目睽睽之下,受如此大辱,这钱中丞内心即是叫苦,又是愤怒,但更多的却是惊恐。

唐淑虎哈哈笑道:“读书是为明理,用来逞口舌之能,讥讽嘲弄,那便是落于下风,连市井走卒也比不上了!”

庆国人一听,都有些恼怒,心中暗道:“你究竟是哪国人?怎么反倒帮燕国人说话!”

“只不过韩兄动不动拔刀子,那也有些失礼了!”唐淑虎大手依然在绿霓裳的屁股上摩挲着,看向国舅,笑道:“国舅,今日之事,淑虎在门外也听的清楚。这位韩将军固然有些失礼,但是钱中丞却也是大大丢了读书人的颜面。淑虎提议,向侯爷和宋大人道歉,钱中丞必不可少,只不过韩将军却也要向国舅道个歉,大家就此化干戈为玉帛,岂不为美?”

国舅沉吟了一下,终于向钱中丞道:“钱大人,你酒后失言,虽不是有心,但确实失礼,还不向侯爷和宋大人道歉?”

钱中丞此时被制,国舅又发话,怎敢再支撑,大声道:“侯爷,宋……宋大人,本官酒后失言,你们……你们莫要怪罪!”

韩漠也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无论如何,这终究是在庆国人的地盘上,能让这位钱中丞当众道歉,已经是给了庆国人一个下马威。

他收回刀,冷冷一笑,淡淡道:“钱大人,以后管好自己的嘴,下次这把刀就未必收得回来!”转身过去,向国舅拱手道:“国舅,韩漠被迫出手,多有冒犯,失礼失礼!”

国舅哈哈笑起来,道:“不过是些误会,怪不得韩将军。只不过韩将军拔刀出手之迅速,却是让我深为钦佩!”端起酒杯,举起道:“韩将军,我敬你一杯!”

韩漠回到座中,放下佩刀,端起酒杯,也举起来,与国舅一饮而尽。

唐淑虎在那边却已经笑着道:“韩兄,方才听你说,你燕国人于诗词一道,可信手拈来,却不知是真是假?”

众人顿时收起心神,知道唐淑虎要在诗词一道上与韩漠交手了。

唐淑虎乃是大庆第一才子,所谓文人相轻,唐淑虎的文采遍天下,再加上性情太过懒散,颇为张扬,时有疯癫之举,在这庆国上层圈子里,人际关系并不好。

被唐淑虎奚落之人,大有人在,所以不少人对他实际上还存有一些厌恶心理。

但是唐淑虎在整个庆国威望极高,中下层的文人士子视若偶像,便是宫中也有人极其欣赏唐淑虎的文采,在背后为唐淑虎撑腰,正因如此,虽然不少人嫉恨,但却无人敢真的去得罪这个放浪形骸的狂子。

只是今日众人对于韩漠的厌恶更深,更知道唐淑虎在诗词之道上很为较真,若是遇到此中高手,必要一比高下。

唐淑虎为人虽然并不为人喜,但是这些人对于唐淑虎的才学还是十分的钦佩的,心中都想看唐淑虎今日在众目睽睽之下,以诗词之道压服韩漠,也好找回钱中丞丢下的脸面。

韩漠已是回到座中,淡淡一笑,道:“唐先生乃大庆第一才子,自然明白,诗词之道,本就是由心而发,若是灵感到来,自然能够偶得妙句佳作,若是没了灵感,便是憋出几日,也未必能够得出妙句!所以韩漠所说信手拈来,便是指灵感到来时,便可随意得出妙句佳作。”

众人闻言,还以为韩漠这是巧言诡辩,见到唐淑虎到来所以退缩,一时间冷笑阵阵,鄙夷之叹在厅中此起彼伏。

唐淑虎绿霓裳抱进怀中,哈哈笑道:“韩兄所言极是。妙句佳作,绝非有心便能得到,那是要恰逢其时,身如其境,有所感悟,才可偶得!”那绿霓裳娇躯紧贴在唐淑虎怀中,这一次终于抬起头,望向了对面的韩漠。

韩漠淡淡一笑,并无回答。

却听唐淑虎继续笑道:“只不过韩兄也该知道,若不博古通今,心无点墨,便算是偶有灵感,却也是无词可作的。市井那些打油诗,虽是有趣,但是总归难登台面的。韩兄若是说燕国上下信手拈来的乃是那些毫无风雅可言的打油诗,淑虎却是没有太大的兴趣了!”

韩漠听他言语中颇有傲气,不有淡淡笑道:“唐先生的大作,韩漠在燕国之时,倒也听人谈起过。不可否认,唐先生的诗作之中,却有一两篇还算可以,但是大部分的诗词,无非是无病呻吟之句,也并无十分过人之处!”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需知唐淑虎为人或许有人不喜,但是他的才学却是举国上下公认,出自他手中的画儿,价值连城,若是在画上再题上亲笔诗,那价值又更是升了一倍。

不喜唐淑虎为人,私下里求其诗画之人那是多如牛毛。

唐淑虎的诗作,名满天下,谁提起来,那都是竖起大拇指,只能承认这位性情张扬放。荡不羁的年轻人在诗词之道上确实是有着世人难以企及的天赋。

此时韩漠却是声称唐淑虎的大部分诗作并无过人之处,只是无病呻吟之句,这怎叫众人不惊,便是国舅和燕国礼部侍郎也是微微变色。

宋世清看了看韩漠,眨了眨眼睛,那是有心提醒韩漠不要在诗词之上向唐淑虎叫板,以免最后反被对方侮辱。

昌德候曹殷先是一怔,随即却是饶有兴趣地看着韩漠,他知道韩漠的性情,若是没有后手,绝不会这般说话。

只不过韩漠如此狂言,却是又惹恼了场中的一众名士。

这些名士在庆国文坛也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引领着庆国文坛的潮流,他们内心对于唐淑虎的才学也是深为钦佩,此是韩漠大言不惭,在他们看来,不单是对唐淑虎的奚落,那更是在轻视整个庆国文坛了。

当下便有一位年过五旬的名士腾身而起,手中的折扇“哗”地一声腾开,直盯着韩漠冷笑道:“韩副使如此大言不惭,想必是自持有大才在身了。那么老夫倒要请教,韩副使有何名句佳作传世?”

韩漠摆手笑道:“先生不要小题大做了。传世名句佳作?所谓的传世,少说也要经过几十年的兴盛而不衰吧?三五年内传遍四方,无非是因名而传,却是称不上传之于世的。我想在座的诸位,没有哪一位的诗词能流传三五十年而不衰吧?既如此,也就不要叫嚷着所谓的传世名作,无非是一时之名而已!”

此言一出,众人又都显出愤慨之色。

那五旬名士眼角抽搐,冷声道:“就如你所说,你可有一时之名的佳作?在此大放厥词,韩副使,你虽是我庆国的客人,但是也要知进退。莫要大言不惭,自取其辱!”

唐淑虎却是颇有兴趣地看着韩漠,从桌上摘下一颗紫葡萄,温柔地放进绿霓裳的口中,看着绿霓裳轻轻一咬,汁水从那红唇中溢出来,这才哈哈一笑,凝视韩漠道:“却不知韩兄现在可有灵感?能否作上一首传一时之名的妙作?”

韩漠淡淡一笑,道:“巧了,本人如今正有灵感!”

第六二七章  抛词砸众

唐淑虎本来身子还斜倚在绿霓裳香香软软的娇躯上,听韩漠这样一说,立刻坐起来,抬手道:“韩兄既然灵感已至,何不为诸位献上一首?”

韩漠微微一笑,道:“我素来没有献艺的习惯。只是今日国舅盛情款待,韩漠心中感激国舅盛情,倒是愿意信口就词,为侯爷和国舅助酒兴!”

国舅闻言,笑道:“好。只知韩将军武功高强,想不到却是文武全才,我今日倒真是要领教了!”

韩漠含笑道:“只是韩漠素来不喜吟诗赋词,偶有心得,倒是愿意写下来,还请侯爷赐墨宝!”

“快取笔墨纸砚!”国舅立刻吩咐道。

只过片刻,便有一名侍女用玉盘端来笔墨纸砚,后面更有一名家仆搬来一张小案,放在韩漠案几之前,将那笔墨纸砚都放在了上面。

韩漠向着身边那侍女微笑道:“姑娘帮我磨墨!”

那侍女急忙上前去,为韩漠磨墨。

韩漠在众人的注视下,上前走到那小案旁边,盘膝坐下,拿起狼毫笔,闭上双目,在脑中思考着储存的诗词。

唐诗宋词在他脑海中着实不少,但是既然要出手打压庆国人的狂傲,自然要选择一首举座皆惊的千古名词。

厅中一时间竟是静得出奇,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韩漠的身上。

实际上几乎没有人真的相信韩漠能够写出所谓的名词佳句来,如果这个年轻人真有让举座皆惊的才华,必定在燕国时便有表露,才名必定也在燕国响亮。

这些在场的名士都是庆国著名骚客,甚至可以说是当今天下文人的主流,但凡有才名者,这些人自然都是有所耳闻。

场中虽然有不乏在这之前就听过韩漠的名声者,无非是韩漠的勇武之名,却是无人听说过韩漠的才名,如此在文道上默默无名之辈,若是能够乍然作出绝妙佳作来,那还真是见鬼了。

不少人已经做好了批判的准备,更有人低声私语,商议着要借韩漠做出的诗词,好好地侮辱一番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

曹殷也是有些好奇地凝视着韩漠,他却是从未听过韩漠吟诗赋词,心中对于韩漠的才学,还真是有几分怀疑。

却见到韩漠忽然睁开眼睛,看了身边磨墨的姑娘一眼,此时那姑娘已经磨好了墨,正恭敬地跪伏在旁边,一双水汪汪的眼儿也是带着几分好奇看着韩漠,这姑娘心中却是在想:“敢在唐公子面前写诗,这位大人真的有这样的才学?”

韩漠以笔蘸墨,随即再不犹豫,挥毫而书。

宋世清就在韩漠身边,对于韩漠的才学,他也素未得闻,今日韩漠出手写词,这位礼部侍郎心中还真是有些突突,唯恐韩漠年轻气盛强自出头,弄出大笑话来,那么方才刚刚挽回的颜面,可就要在此丢失。

毕竟在场都是饱学之士,更有当今第一才子唐淑虎在场,若是拿不出一首令人折服的佳作来,庆国人势必出言讥讽。

他忍不住起身来,凑到了韩漠身边。

此时所有人都在等着韩漠写出词来,一个个显出不怀好意的笑容,互相敬着酒,觥筹交错,更有些人看到唐淑虎将绿霓裳抱在怀中亲昵无比,也动了欲火,伸手在身边的侍女身上只揩油。

猛听得宋世清失声叫道:“好!”

众人顿时都被宋世清这一声“好”惊了一下,举目看去,只见宋世清就站在韩漠身边,只盯着案上的诗稿,拍手叫好。

顿时便有人显出不屑之色来,心中暗道:“自己人给自己人叫好,燕国人果然是脸皮厚的很!”

韩漠终是挥毫写下最后一笔,这才轻轻将狼毫搁在砚台边。

……

“宋大人,劳你将这首词念一念!”韩漠含笑道。

宋世清忙小心翼翼地捧起写着新词的卷轴,脸上一时间竟是显出极其自信的神情,咳嗽一声,扫视众人一眼,才声情并茂吟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他是礼部侍郎,念书颂礼那是常有的事儿,虽然未必能够作出名词佳句,但是吟诵诗词却是很有水平,阴阳顿挫,竟是将这首词的意蕴表现的淋漓尽致。

上半阙还没念完,场中已经没有了声音。

毕竟是生长在文风荡漾的庆国,在场大多数人都有着极强的文学功底,只这上半阙进入到耳中,众人便已经感觉到这首词意境中的空灵、大气、悠远。

但凡以景物作词,那便是尽量不在诗词中带上所作之景物,如此才算上佳妙笔,就如同写花不出花,吟月未见月,这样才能自无形中体会其意境,而庆国文坛大抵都是遵循这一套文道规矩,所以第一句出来之时,众人还准备在心中讥笑,但是后面几句连续跟出,却是让众人颇有些震撼。

第一句虽然直接点出“明月”二字,违了文坛的“隐物”惯例,但是这一句却是以一句问句开始,随后的一句“把酒问青天”,便已经将前面这一句话引入了一种新的意境之中。

随即的天上宫阙,那诗词的已经顿时升华起来,其后“我欲乘风归去……”那几句,便直接有了一种翱翔九天的空灵大气,不带半点尘世俗气,风雅脱俗,寥寥几句,就勾勒出了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天宫画卷,唯美轻灵。

似这等寥寥几笔便能在勾勒画卷的同时营造出一种大气空灵的意境,那实在是难得至极,若非诗词达到极致水准,绝不能有如此的手笔。

仅仅这上阕之词,依然是才华横溢,尽显大家气派。

唐淑虎本来还在把玩绿霓裳白嫩嫩的小手儿,听到这令人心旷神怡的上半阙词,竟是情不自禁地抬起头来,望向韩漠,脸上显出惊讶之色。

宋世清顿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