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小地主-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嗯,随便,不要弄污就成。”韩瑞说道,十分信任流萤的能力。

半响,七枚印章,错落有致的落印在书画之上,流萤手儿轻拂,抹了下额头上的细汗,小嘴甜笑,颇有几分成就感,招呼说道:“郎君,可以了。”

“那就好。”韩瑞懒洋洋走来,随意打量了两眼,点头说道:“就这行,收起来吧。”

流萤照办,系好画卷,搁放到锦盒,继续问道:“放去哪里?”

“搁这,明天抽空,给怀海和尚送去。”韩瑞说道。

流萤没有反应过来,不解道:“送他做什么?”

“回信呀,让他帮忙转交。”韩瑞说道。

“这是回信”流萤惊讶非常,秀丽的眼眸又圆了几分,本来以为,韩瑞是见猎心喜,才在书画上题诗,附上印章,准备收藏,却是没有想到,那首诗就是回信,这也未免太……

“有什么,连笺纸都省了,这样节约,多好。”韩瑞满不在乎道。

流萤无语了,俏丽的眸子溜溜转了几圈,小声问道:“郎君,听到人家要成亲了,你好像不怎么高兴呀。”

“哈哈,怎么可能。”韩瑞肯定不会承认,以笑声掩饰心虚,在流萤的清澈眸光下,却有种无所遁形的感觉,恼羞成怒,恶狠狠地抓过她的手腕,用力带到自己怀中,扬起手学,照着香软的丰臀,啪啪啪的,连打了好几下,只觉触手处暖玉温香,柔腻凝脂,充满弹性。

啊,措手不及,流萤惊呼起来,慢慢的,小脸红通通的,眼睛柔媚似水,身子软绵绵,不仅不加抗拒,而且温驯蜷伏在韩瑞怀中,腻声道:“郎君,就知道欺负人,定是给人家说中心事了。”

“乱嚼舌头,把它咬掉。”韩瑞恨声说道,也是这样行动的,低下头去,含住两片香软的柔唇,破开玉齿,勾住了条滑嫩的丁香小舌,仔细纠缠起来。

流萤呼吸轻快,妍唔嗯声中,渐渐迷失了,心神摇曳,小脸泛红烫热,一双素臂不知不觉中,环住了韩瑞的脖颈,胸前的一对软峰,也随着呼吸慢慢膨胀开来,厮磨之间,衣襟去了半角,露出半截雪白莹腻的肌肤,温馨的香气浓郁飘荡,沁人心脾。

芬香气息在鼻中缭绕,一边吻着流萤娇巧的嘴唇,韩瑞手掌也不闲静,在她柔软纤细的腰肢上摸索起来,找到了衣带结扣,就要解开之时,却给一双白嫩的手儿死死按住了。

韩瑞微怔,缓缓离开香甜嘴唇,在她莹润的小耳垂边啜吻了口,轻声道:“萤儿,乖乖的,郎君让你舒服。”

“郎君坏蛋,大白天的,就这么不正经。”呸了声,流萤脸红耳赤,娇羞之中晕红未褪的肌肤更似透出了几分艳光。

“天下之间,最正经的,就是鱼水之欢,人伦大礼了。”韩瑞轻声道:“就连孔夫子他老人家,也非常的赞同,有什么要紧。”

“真的?”流萤非常怀疑,喘息微微,春情浓郁,头上已经给韩瑞拨了玉簪,乌黑的长发瀑布般披散在肩上,一对挺拔的雪峰在胸前高低起伏,修长优美的玉颈之下的肌肤,泛出凝脂般的珠润光泽。

“食色,性也,兴致来了,哪里顾得上白天黑夜。”韩瑞微笑解释道,为了证明自己所言无虚,伸手环抱流萤,身体紧贴,让她感受自己的灼热。

流萤俏脸如霞,轻啐了一口,羞嗔道:“就知道郎君不安好心,曲解人家圣贤名言。”

“好萤儿,现在什么时候了,管他曲解正解。”韩瑞说道,难道是最近补得太厉害,火气上涌,不容易忍耐,特别是嗅到少女芬兰的气息,更加按捺不住,又哄又骗,说尽了甜言蜜语,流萤才慢慢松动了。

韩瑞欣喜,双手移到她的腰间,轻轻拉开丝带,印花百幅裙松了,慢慢的往下落去,露出浑圆柔软的臀部和雪白修长的大腿,感觉有些清凉,芳心乱抖,白皙的脸上染上了一层艳丽的桃红,轻咬红唇,羞涩不敢张望,低声道:“郎君,不要……在这里。”

韩瑞心领神会,连忙抱起美人,走到屏风之后,那里有张小榻,将流萤平放,韩瑞三两下扯开自己的衣袍,也不着实扑身上去,窗外阳光投射进来,柔和的光芒映在纱帐上,好像一池吹皱的春水,细小的波纹,忽明忽暗,轻轻荡漾。

流萤细腻的肌肤皎洁如月,在光线的映照之下显得晶莹剔透,莹白的颜色,好比羊脂白玉更胜三分,韩瑞啧啧称道,捉起了那双纤巧秀美的玉足,仔细抚摸起来,光滑可爱,柔嫩得犹若婴儿一般。

流萤**了声,不自然的抽*动身子,俏红似火烧,轻嗔道:“郎君,不要做怪……”

成亲之后,流萤已经不是当初的青涩少女,不但是动作和反应,就是整个人的气质都发生了变化,秀美的身子轻侧,姿势相当的撩人,韩瑞自然不会辜负美人情意,拉了金勾,一袭雪白纱帐飘然垂落,关了一床春色。

片刻之后,郑淖约与画屏盈盈走来,忽见书房门窗锁闭,不由有些愕然,接着隐隐约约,听到屋中飘来一阵动人心魄的声音,两人顿时明白过来,对望了眼,俏脸染了脂红。

“大白天的,他们居然……”郑淖约啐声道,似嗔似怨。

魔音贯耳,画屏小脸通红,身子扭动了下,小声道:“娘子,我们回去吧。”

郑淖约就要答应,心头突然冒出了个想法,柔唇勾了抹笑容,断然道:“不,我们进去捉奸……”

“捉奸?”画屏惊得小嘴张开,未等她反应,郑淖约直接推门,居然应声而开,随之而来的,就是一阵鸡飞狗跳的声音,这才是生活啊。

第三百零九章 解决的办法

翌日,韩瑞照常上班,精神却很是憔悴,迷迷糊糊的,摇头晃脑打着瞌睡,幸好现在是春困时期,不少人都是这个模样,也没有人会觉得奇怪,可见古代官员有时幸福,有时却也蛮辛苦的,天未亮就起床上朝,风雨无阻,不是谁都能够习惯的。

躲在角落悄悄打了个呵欠,韩瑞随手拿着几本佛经,百无聊赖的翻阅起来,怀海和尚的请求,不怎么好拒绝,问题在于,印刷的书籍,已经呈报尚书省,私自更改,恐怕不好交待,况且又涉及佛道争端,稍有不慎,就是满城风雨,不得不小心谨慎啊。

韩瑞摇头,与同僚打了个招呼,悠步向刻坊走去,由于是皇帝交办下来的差事,省寺百司不敢怠慢,十分配合韩瑞的工作,一段时刻,刻坊的规模渐增,不仅转移了地方,刻工匠人也由十几二十的数额,扩编为近百人,

最新的办公地点,也颇为僻静,不过衙房更加的宽敞,由于工作需要,直接打通了墙壁,十几间屋子相连,进门见到的,就是热火朝天的场面,近百个匠人,分成好几个小组,排版、上墨、贴纸、扫印、阴凉、组合、装线……

一环扣一环,犹如流水作业,每个环节,根据工作量的多少,安排几个不等的匠人劳作,不过这里只是其中的部分,其他的屋子,还有匠人负责刻版补字、调配墨汁、剪裁笺纸等等工作,作为穿越者,韩瑞自然明白什么叫做统筹兼顾,安排细致,争取最大程度,压榨匠人们的剩余价值。

从仓库之中,堆积如山的书册,就可以看得出来,韩瑞的安排,效果显著,不止一次,得到同僚、上官的称赞,对此,韩瑞没有多少骄傲,毕竟只是最简陋的人力工序,不说什么机械大生产,就是简单的解放劳动力都没能做到,速度看似不慢,其实全靠那些匠人,日以继夜的干活,才有现在的成绩。

可惜,韩瑞不是理科出身,对于一些技术,只是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只能提些意见,具体怎么完善,就要看匠师自己研究琢磨了。

“校书郎谦虚了,没有你的指点,我们怎能想得出来。”老刻工态度恭敬,笑呵呵说道:“前些时候,你提到的转轮排字架,我们已经做出来了,推动转轮,以字就人,取字还字,非常方便,不用再两边跑了,排列小组的儿郎,轻松了很多,心里感激。”

“一人计短,众人计长,我不是完人,总有疏忽的时候,你们自己在工作的过程,想到什么更好的工具,或许办法,不妨说出来,要是行之有效,朝廷必不吝于赏赐。”韩瑞说道,适当的鼓励,很有必要,而且效果也不错。

这些,可以从匠人们饱含热情,积极振奋的行动上看得出来。

“校书郎放心,只要有所发现,一定呈报。”老刻工笑着说道:“不过,那些小子,都是榆木脑袋,打下下手还行,创造发明什么的,就不用指望他们了。”

创造发明这个词,还是韩瑞说的,老刻工现学现卖,韩瑞轻轻摇头,没有附和,而是微笑道:“三个臭皮匠,还胜过诸葛亮呢,这些活计你们更有经验,生活积累,哪天灵机动了,发明改进,十分正常。”

转了两圈,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对于匠人们的工作进度十分满意,韩瑞按照惯例,大肆赞扬激励,随之又回去了,反正旁边有几个书吏盯住,也不怕匠人消磨怠工。

在几个书吏的恭送下,韩瑞前脚才走,匠人们就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

“话说,校书郎这样客气,不打不骂,只是按时完成工作,却有奖励,会不会兑现的。”

“嘿,新来的,莫要担心,校书郎是好人,说话从来作数,前两天,那组兄弟,超额完成任务,校书郎见了高兴,每人赏了十钱。”

“呵呵,这点小钱算什么,待我考虑几日,做个有用的工具出来,拿那十贯赏钱,让你们羡慕得流口水吧。”

“小子,就你那愚笨脑子,不要白日做梦了。”

就在匠人们聊得热闹的时候,几个书吏回来了,立即扬鞭警告道:“吵什么吵,是不是不想做了?”

顿时,坊间安静下来,一帮匠人沉默不语,麻利工作,这里待遇优厚,每月的薪俸更是按足数发放,额外还有奖励,傻子才不想干。

毕竟韩瑞已经告诫过了,书吏还真不敢打,装模作样挥下鞭子,心里糊涂,弄不明白,校书郎对这些贱匠这么客气做什么,摇了摇头,快步走到老刻工身前,点头哈腰,腆着笑脸,呵呵说道:“陈老丈,那个铜版印字做出来了吧,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开口,绝对没有二话……”

“快了,缺什么,会唤你的。”老刻工不咸不淡说道,态度有些冷淡,书吏却没有生气,毕竟物事做出来了,也有他的功劳,奖励呀,谁会嫌弃。

此时,韩瑞回到秘书监衙房之中,脑中却依然没有头绪,踏足屋中,却发现众人好像没事做了,挤在一起,谈笑风生,也不怕御史言官见了,参奏弹劾。

咳,韩瑞弄出了点动静,有人回头,连忙招呼道:“韩校书,快来见过新来的顾秘书。”

哦,韩瑞也不奇怪,前些时候,有个秘书郎高升了,到礼部做了郎中,位置有了空缺,几个资格较老,散官七品的校书郎,还暗暗的较劲,准备再进一步,却是没想,这么快就有了结果,听这话的意思,好像谁也没落了好,尽让别人拣了便宜。

韩瑞上前,众人稍微散开,终于见到了新来秘书郎的面目,也是二十七八的岁数,相貌堂堂,眉目有股书卷气息,见了韩瑞,不等他见礼,反而率先拱手道:“韩校书,久仰大名,今日总算见到真人了。”

“顾秘书客气。”韩瑞含笑回应,寒暄了几句,心中思绪万千,却是没有留意,这位新来的秘书郎,与自己的渊源不小,却是越王府的功曹顾胤,得到李泰的荐举,平步青云,成了韩瑞的上司。

心中春风得意,却没有显露出来,深深望了眼韩瑞,顾胤笑道:“午时了,大家先同去用膳,晚上春风楼,我请。”

初来驾到,肯定要与同仁套个交情,这是职场生存之道,古往今来,莫不是如此,众人应声,也愿意给这个面子,免费的晚餐,干嘛不吃。

就在这时,有个书吏轻步过来说道:“韩校书,虞秘监有请。”

韩瑞点头,告了个罪,转身向秘书监衙房走去,作为朝廷的二品大员,秘书监的待遇,不只是表现在衙房宽敞而已,衙房的旁边,是个套院,里面卧室、园子、厨房什么的,一律不缺,午时了,肯定不与中低层官员,到食堂领盒饭,而是在套院小厅,享受小灶美食。

这种待遇,是韩瑞给自己制定的目标,展望二十年,应该能够实现。

当然,这样的雄心壮志,还是不要说出去为妙,免得让人笑话,人家梦想居于庙堂之上,哪个不是心怀天下,期望能够实现胸中治国安邦的抱负,若是能在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那么更加完美了,然而韩瑞居然为了开小灶,丢人啊。

第一次在套院拜见虞世南,特别是在用膳时刻,来到这里,见到席案上摆放整齐的精美膳食,热气腾腾,香气诱人,韩瑞忍不住咽了下喉咙,瞧了两眼,这才别开视线。

一夜,虞世南好像仍然没有摆脱智永和尚逝世的伤心痛苦,眼睛泛着血丝,神情流露出浓郁的悲戚之意,挥了下手,声音低沉道:“坐下吧。”

韩瑞依言跪坐,劝慰道:“虞公……”

“好了,该怎样做,老夫心中有数,不需要你们来教。”虞世南很不客气的打断,握了拳头,凑到嘴角,轻咳几下,身上多了分以前没有的暮气。

韩瑞眼神多了抹担心,有心再劝,虞世南却没有给他机会,声音苍浑道:“刚才,老夫已经告假,陛下恩准了,待会回家,走之前,有件事情要问你。”

“何事?”韩瑞不解道。

虞世南问道:“法琳和尚去找过你了吧。”

“没错。”韩瑞点头承认,叹气道:“平白无故,居然惹了件麻烦事,都不知道应该怎么解决才好。”

“的确麻烦。”虞世南赞同,平和问道:“你是怎么想的?”

“不清楚,直到现在,还没有个头绪。”韩瑞犹豫了下,随之坦诚摇头,求教道:“虞公是否有解决的办法?”

“办法自然有,只要说动陛下就行。”虞世南说道。

真是……说了等于没说,韩瑞翻了个白眼,问题在于,怎么说动李世民,这个才是困难的地方,没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韩瑞觉得,成功的希望不大,况且,还是在惹怒那些道士的情况下,更加不好上书进言。

其实,内心深处,韩瑞就是不想淌这潭浊水,心中才会有那么多的顾虑。

“新来的秘书郎顾胤,刚才见过了吧。”虞世南突然说道:“他原是越王府的功曹,听闻越王信佛,也不知真假。”

原来是他呀,韩瑞恍然大悟,李泰信佛?没有听说过啊。

韩瑞惊讶,若有所思,微微皱眉道:“虞公的意思是?”

第三百一十章 变卦

“你自己琢磨,老夫回去了,膳食是给你准备的,莫要浪费。”虞世南站了起来,走到门前,慢条斯理穿好屐履,悠悠而去。

起身送到门口,韩瑞挥手作别,随之冥思苦想起来,午餐再是美味,这个时候,却也是如同嚼蜡,食之无味,胡乱吃了几口,就没有食欲了,虞世南的话,有什么深意?

慢慢的,韩瑞也若有所得,李泰受宠,向李世民提出什么要求,成功的可能性极大,最重要的却是,人家天生贵胄,无论是招惹了和尚,或许道士,都不用担心受到攻讦报复之类的事情,的确是面极好的挡箭牌。

李泰身份高贵,但是又不在朝廷官员的体制之内,御史言官知道这事,更是无话可说,人家信佛,求印几套佛经,又不是触犯的律法禁令,没有理由予以指责,问题在于,尽管知道这是个好主意,但是韩瑞,却不想因为这事,与李泰有所牵连。

其实,李承乾也是很好的选择,可惜太子的身份特殊,一举一动,很是敏感,韩瑞也不想给李承乾添麻烦,免得事情没成,反而酝酿出更大的风波,为官数十载,这点政治觉悟,虞世南还是有的,不然既然知道韩瑞与太子素有来往,何必舍近求远,指点他去找李泰帮忙。

朝廷上下,京城达官贵人,除了李泰之外,还有谁人,说的话李世民听得进去,而且愿意为之改变主意的?韩瑞仔细考虑,这样的人,肯定是有,可是以他的身份地位,恐怕很难接触得到,更加不用说求助了。

唉,本来只是十分简单的事情,却偏偏弄得这样复杂,韩瑞也是头痛,或许事情本来就非常复杂,韩瑞却偏要简单化了,肯定更加的困难,自然没有头绪。

不过,韩瑞一向信奉,车到山前必有路,船行桥头自然直,这句至理名言,既然心里的想法不够透彻,那么干脆暂时搁置,先做其他事情,说不定触类旁通,灵机巧动,事情就水到渠成,如果实在不行,那么只得……撒手不管了。

直到现在,韩瑞也弄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不喜欢李泰,或许是先入为主,与李承乾相交,成了朋友,站在朋友道义的角度,对于这个与李承乾抢皇位的小胖子,有种抵触情绪,又或许是以前读史书的时候,看到记载,李承乾被废了之后,李世民担心,李泰与李治再次上演手足相残的往事。

所以在立太子的事情上犹豫不决,然而李泰为了成为太子,誓言旦旦向李世民保证,一旦继承帝位,立即杀子传弟,也就是说,当了皇帝,宁愿杀了自己儿子,也要传位给李治,却是由于太过狠心,反而与皇帝宝座失之交臂。

这件事情,或真或假,有可能是李泰激动过头,胡乱许下的诺言,又有可能,是某些人为了抹黑他,有意编造的谎言,毕竟史书是胜利者书写的,不能不信,又不能轻信,不过,人际关系就是这样,就是为了些莫明其妙的原因,留下很坏的印象,自然成不了朋友。

撇下这件烦恼事,韩瑞却是觉得轻松了许多,返回办公衙房,稍坐了片刻,其他同僚也三三俩俩回来,也没有那么多的好奇心,刻意打听虞世南传唤韩瑞是为了什么事情,打趣了几句,随之投入工作之中。

唐代,经过时间换算,京城的官员,实行的也是八小时工作制度,一般在六点半至八点半举行早朝,点卯,之后便会到各自衙房办公,处理完相关事务,下午三时多下班,差不多也是八个小时,自然,夜直之类的,另外安排。

所以,吃过午餐回来,忙了一个多时辰,也是下班时候,根据刚才的约定,顾胤含笑走了过来,招呼众人,前去宴饮,众人应声,整理手头上的文稿,安放妥当,相拥出了皇城,不料中途有人变卦,是个年青的官员,性格颇为腼腆,突然之间止步,吞吞吐吐表示,自己有事,却是不能赴约了。

这么不给面子,顾胤微微皱眉,其他人也纷纷叫嚷:“这也太败兴了吧。”

“刚才还兴致勃勃答应,怎么突然不去了?”韩瑞好奇问道,隐隐约约的,似乎记起了些事情。

那人颇不好意思,小声说道:“今日三月三,上巳节,天色尚早,或许……”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瞧见这个青官员的模样,就知道他心中的打算了,众人恍然大悟,韩瑞也暗暗拍额,难怪昨日流萤奇怪嘟喃,如果沐体假日再多天就好了,诸事缠身,却是忘记了,今天是节日。

咳,突然之间,又有几个年青官员反应过来,支支吾吾表示,或许,可能,貌似,他们也去不了,请大家多多见谅,一下子,欲去者过半,顾胤哭笑不得,与众人商量了下,酒宴择日再办,反正心意到了,也不差一日两日。

改变了主意,众人立即转道曲江,上巳节,感兴趣的,不只是年青小伙,三四十岁的中年大叔,甚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也能够参加,巳者,祉也,就是除病消灾,祈求福祉降临的意思,春夏交替,阴气未退,阳气来袭,容易患病,所以要到水边洗涤,这样的群体活动,肯定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可以参加。

只不过,节日之类,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发展,总是容易变质,本意渐去,反而成为众人热闹聚会的借口,上巳节也不例外,其中最有名的自然是暮春之初,兰亭会上,修禊事也,流传千古,后人效仿,每年这个时候,或托家带口,或相约好友,浩浩荡荡的踏青游宴。

上巳节,游乐才是目的,至于祓禊、修禊,只不过是顺便而为的事情,就好比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纪念屈原,保护历史文化传统,只不过是表面理由,实际上,大家多是期待那天能够放假。

“韩校书,在想什么事情,这般出神。”韩瑞眨了下眼睛,却发现顾胤不知道什么时候走近,笑容可掬,彬彬有礼说道:“却是没有考虑,今日上巳,提议宴请,却是有此不合时宜了。”

“顾秘书不必自责,大伙终日在衙房埋头苦干,一时之间,没有留意身外之事,也是情有可原。”韩瑞安慰了句,微笑说道:“你应该觉得庆幸才是。”

“何出此言?”顾胤惊讶道。

韩瑞轻笑道:“若是先知先觉,他们肯定让你将设宴的地点,定在曲江水畔,携ji陪同,曲水流觞。”

“符节,知己也。”旁人听到了,纷纷开口附和。

“呵呵,如此说来,我的确应该感到庆幸。”顾胤笑道,心中若有所思,看来,韩瑞与同僚的关系,没有想象中的差劲,也没有料想中的年少得志,傲气张扬。

说说笑笑,众人就到了曲水岸边,这里行人交织,不过却没有拥挤迹象,主要是有闲有钱的达官贵人,已经看腻了曲水的景色,郊野名山胜景众多,骊山、终南山、嵯峨山,春暖花开,风景如画,何处去不得,何必执著于城中。

当然,也有不喜跋涉的勋爵权贵,就是想在上巳节,与家眷朋友,意思意思,游乐聚会,就近就好,城中安逸,没有必要跑远爱罪,每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各玩各的,却也相得益彰,安然惬意。

午后的阳光,多了抹橘黄颜色,清澈的曲水,潺潺而流,水底绿油油的青草,随着曲水摇曳起伏,青春亮丽的少女,英俊潇洒的青年,长须飘飘的中年大叔,白发苍苍的慈祥老者,错落有致的分散曲江边上,临水浮卵、水上浮枣、曲水流觞,欢声笑语,一个个骑着竹马的顽童,扬着嫩芽软竹,嬉戏打闹,看似喧嚣嘈杂,却有种说不出的和谐。

这个场面,只不过是其中的部分,一路行来,似乎是遇到了朋友,好像是见到了家人,反正一些官员站不住了,纷纷告辞而去,几乎是一哄而散,犹如鹊起鹘飞,几个起落,就不见了踪影,令人惊叹。

聚众而来,片刻功夫,却只剩下两人,望着顾胤,韩瑞觉得,他就是故意的,别人都去找乐子了,就他跟着自己,肯定有什么企图,想到这里,韩瑞一阵恶寒,要不是知道顾胤已经成亲,连儿子都有两个,韩瑞绝对转身就跑。

漫无边际的闲聊,暗示好几次了,顾胤却仿佛没有听懂,寸步不离,也难怪韩瑞会这样恶意揣测,然而人家客气有礼,态度温和,又不是恶客类型,真的不好翻脸赶人,况且顾胤是秘书郎,韩瑞只是校书郎,真这样做了,保不准,第二天就传出韩瑞怠慢同僚,目无上官的流言蜚语。

一边应付,一辆马车缓慢驶来,韩瑞突然止步,微笑说道:“顾秘书,告罪告罪,见到了个熟人,准备过去打个招呼。”

“韩校书的朋友,必是难得才俊,若是可以,请代为引见。”顾胤说道,笑容别有意味,却是没有那么容易上当。

果然,韩瑞迟疑起来,好半响,才勉强说道:“如此……也好。”

在顾胤的注视下,韩瑞挥手,拦截驶来的马车,顾胤心中微突,怕是估计错误,韩瑞真的遇到了熟人,不然岂会这么大胆,弄得自己下不了台。

吁,见到有人阻拦,车夫连忙勒马,香车悠悠而停,车窗绣帘卷起,一人探身而出……

第三百一十一章 二十二殿下

“韩瑞,你怎么在这里?”香车之上,崔焙探身而出,一脸的惊讶。

“陪个同僚散步。”韩瑞解释,微笑道:“见到阿木驾车,以为是维德,准备打个招呼,没想却是你。”

侧边车窗,郑维德探头笑道:“姐夫,我在这里。”

“姑爷。”车夫阿木叫唤,韩瑞微微点头,上前与郑维德聊天。

旁边,顾胤拱手问候:“崔公子有礼了,近来可好?”

“你……”打量了眼,崔焙想起来了,笑道:“顾功曹,不对,应该是顾秘书,恭喜高升了,新官上任的,记得请客啊。”

偶尔也与帮贵族子弟,前往越王府蹭吃蹭喝,李泰的头号心腹,崔焙自然有几分印象,也自然要给李泰面子,友善的打起了招呼,不过也可以从中看得出来,崔焙这个别人眼中的纨绔子弟,也蛮关心朝廷的人事调动,不然怎会知道顾胤升官的事情。

一阵寒暄,崔焙转头笑道:“韩瑞,你媳妇陪我阿姐,到骊山游乐了,与那些名门淑女,大家闺秀,聊得不亦乐乎,莺莺燕燕,恐怕要晚些时候才会归来,所以打发我与维德先回,才到家里,就收到了宴请,准备赴约,你没事的话,一同前往吧。”

“姐夫,别听阿舅胡说,不是阿娘让我们回来的,而是他偷溜,说是有好玩的,硬拉上我回来,其实打算事发之后,让我顶上,分担责任。”郑维德哼声道,十六七岁,已经不是孩童,崔焙的心思,怎能看不出来。

没点长辈的正形,崔焙笑骂道:“小子,真不情愿的话,干嘛跟来呀。”

郑维德只顾哼哼,却是没有反驳,平日在家中,国子学里,受到严格的管束,难得有放松游玩的机会,自然不愿意与帮女子在山上消磨时光。

韩瑞感叹,要是让京城青年,知道有这么个聚会,肯定挤破头都要参加,郑维德却觉得厌烦,真是纯情的少年啊,不过话又回来,少年不知情滋味,倒是可以理解,类似崔焙这样的风流大少,花花公子,居然会放弃这种猎艳的机会?

好像明白韩瑞目光的含义,崔焙悄声抱怨道:“你媳妇在旁边揭短,我哪里有机会。”

报应啊,韩瑞憋笑,却是没有拒绝这个邀请,崔焙太不靠谱了,为了避免郑维德纯洁的心灵受到污染,韩瑞觉得自己非常有必要随行跟去,承担姐夫的责任与义务,阻止少年走向堕落的深渊。

“顾秘书,要不要同去?”韩瑞只是礼貌问了句,却是没想,听到这话,顾胤连迟疑的表情都没做,直接含笑答应,真不客气,韩瑞腹诽,幸好马车宽敞,四人身材标准,也不至于发生垮车的意外,躬身上车,空间稍微有点了拘束而已。

“去什么地方赴约?”韩瑞好奇问道。

“到了就知道了。”崔焙笑道:“放心,不是去青楼楚馆,走马章台,寻欢作乐。”

韩瑞点头,知道郑府家教严厉,真要去那种地方,驾车的阿木可是忠仆,肯定阻止郑维德前往,至于崔焙,爱去就去,没人理会。

马车轻悠,顺着曲江,到了曲江坊,穿街绕巷,在一幢宅院门前停了下来,掀帘而下,韩瑞仔细打量,飞檐斗拱,朱漆大门敞开,汉白玉石台阶,左右镇着异兽石雕,四个身材魁梧的护院守卫两旁,见了众人,目光凛然,颇有气势。

“居然是……”顾胤自语,应该明白此间主人的身份。

崔焙神态自若,随手亮出了请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