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小地主-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尽管发生了冲突,但是两方少年还算理智,没有立即挥拳动手,而是换了种比较温和的方式解决问题。
先是角力,也就是摔跤,每方抽出十人,比赛十次,以多赢方为胜,见到莽撞少年出场,而且出赛的少年,都是体格健壮、孔武有力模样的,当时的韩瑞也有几分担心,连同贺兰楚石等人也脸色沉得,商量了许久,才选出人来。
然而,比赛的时候,莽撞少年轻松赢得胜利,可是他的队友,却无一获胜,纷纷落败,结果出人意料,韩瑞等人也有点儿莫明其妙,难道是对方轻敌了?不管怎么样,反正赢了一场,大家自然欢呼庆贺,多了几分信心,勇跃报名参加射弈比赛。
相对,几个公子的脸色,自然不怎么好看,埋怨了几句,却也沉着应对,由个俊朗潇洒的青年出场,演示了传说中百步穿杨(木)的箭术,赢得了满堂喝彩。
尽管处于敌对位置,但是韩瑞等人,也不禁暗暗点头,不过贺兰楚石上场了,他的箭术也不差,虽然稍逊潇洒青年一筹,但是也不落气势。
而且,让韩瑞惊讶的是,那些脸上还有几分青涩稚嫩之色,整天哥哥、韩兄叫唤自己的少年小子,身手更是不凡,无论是走马骑射,还是跃马腾空,羽箭纷纷命中目标,有个更是绝,连长弓也不用,直接拿了个金弹子,长箭、短箭、铁丸纷飞,也是无一不中。
结果自然不必多说,这个时候,见到两帮少年没有斗殴起来,附近的居民百姓也放下心来,纷纷前来围观,见此情形,自然高呼喝彩,受人赞叹,少年闪春风得意,更加卖力表演起来,引得阵阵欢声雷动。
相对,落败的那方,气势低迷,目光茫然,好像很难接受这个事实。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以几个公子为首,这些少年父辈多是权贵出身,尽管家教严格,但是难免有几分骄纵,况且长安城中谁人不知他们的底细,平时遇上了,自然不敢与其争锋相对,自大之心油然而生。
贺兰楚石等人却是不同,纵然也是贵族子弟,但是出身家境并不是顶尖豪门,如果把几个少年公子比作温室中的花朵,那么他们就是生长在野外大树下的小草,虽然也有树木摭风挡雨,但是耳濡目染,也少有经历,更懂自尊自强。
两方碰撞,结果不言而喻,某种时候,草根,往往比娇嫩花朵,更经得住考验。
韩瑞心中感叹,微笑了下,轻声说道:“贺兰兄,我们走吧,到酒楼欢庆痛饮。”
贺兰楚石也隐约看出对方少年出身不凡,再想到这里是长安城,不是自己的新丰小镇,达官权贵多如牛毛,见好就收,莫不要真得罪狠了,当下立即点头,招呼众人准备离去。
“慢着,你们还不能走。”英武少年喝声道,却少了几分颐指气使,更多的是不服。
“怎么,想出尔反尔?”少年们开始皱眉,连旁边的路人百姓,也纷纷摇头,古代信诺值千金,背信弃义之举,自然深得世人的唾弃。
“当然不是。”英武少年俊逸的脸庞涨红了,高声说道:“说话算数,这回合的确是你们赢了,但是莫要忘记了,还有第三回合呢。”
“三局两胜,你们都输了,还想怎样?”
“输了就输了,但第三场一定要比。”
英武少年十分坚持,渐渐地,众人也看得出来,这些少年不依不扰,并非是想耍赖,而是心有不甘,赌局是败了,但是非要板回一场,讨回一个面子而已,到底是少年郎啊,面子真薄,百姓一阵轻笑,理解点头。
“那么,第三场,你们想比什么?”
不行的话,就放水吧,韩瑞如此寻思。
“论战。”英武少年傲然说道。
“咦,有好戏看了。”
“啊,原来是要耍嘴皮子,算了,回去,不看了。”
底下百姓,有人欢喜,有人失望,纷纷扰扰,韩瑞也有几分惊讶,望着英武少年,以及他的同伴,发现他们信心满满的模样,显然是胸有成竹,觉得必然可以取胜。
真有自信,再回头看向贺兰楚石等人,他们却是踌躇疑心模样,显然底气不足,韩瑞想了下,轻声道:“贺兰兄,什么是论战?”
贺兰楚石连忙解释,韩瑞恍然大悟,什么论战,说白了还真是耍嘴皮子,纸上谈兵,不考虑任何意外,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以地为图,布下兵阵,你攻我守,征伐交战,直到取得胜利为止。
这种类似游戏的行为,自然让军中将领嗤之以鼻,视之如无物,但是在贵族子弟之中,却非常流行,成为风气,若不是见到这种游戏,也有点儿启蒙诱智的作用,朝廷恐怕早就下令禁止了,毕竟是从硝烟血火中拼杀出来的君臣,谁人不晓纸上谈兵的危害。
很快,在地上画好了简陋的地型军图,并阐明双方军队对比,英武少年率先摆开阵势,睥视道:“你们,谁来。”
唐代,行军兵略,也属于稀缺资源,贺兰楚石等人,或许听过父辈耳提面命,或者道听途说,却没有专门学习过,一时之间,自然迟疑不决,面面相觑。
“那么,我来吧,还请兄台手下留情呀。”
求收藏、推荐,下月一号上架,有月票有兄弟,请留张,呵呵,多多支持,谢谢。
第一百二十章 是他么
“你?”英武少年瞥了眼,毫不在意道:“攻还是受?”
韩瑞冷汗直流,半响,才恍然自己听错了,古怪笑道:“攻吧,尽管有些不擅长。”
“如此,你听好了,我城中有将……兵卒……”英武少年滔滔不绝说了起来,甚至连怎么布置防守,也讲述明白,随之得意笑道:“双方兵力相当,你如何攻之。”
韩瑞盘坐下来,支手托着下巴,疑惑道:“兄台,你真的确认,这座无江河流过的城池,居然有人居住?”
“呃,城中有数口大井,足以支撑。”英武少年解释。
“三面依山,断壁天险难爬,只能正面攻之,城居于山腰,正门有条斜坡……”韩瑞又打量了眼,惊奇说道:“你真的确定,世间有这样的城池,不知建筑在何处。”
“你……那换你来守好了。”英武少年气急败坏道。
“不用,不用。”韩瑞连忙摆手,微笑道:“只不过是随口问问,想要见识见识。”
“别废话了,赶快攻吧。”英武少年哼声道。
“攻,为什么要攻?”韩瑞莫明其妙道:“我只要派三百五弓箭手堵住坡前,城中兵将必然插翅难逃,城中粮食再多,总有吃完的时候,我还费力攻它做什么,军队主力自然开移别处,攻城掠地,扩大优势。”
“哼,三五百弓箭手。”英武少年鄙视道:“我只要以骑兵出城,一个冲锋……”
“呵呵,兄台可能不清楚,离开之时,我自然布好迷阵,让你误以为军队仍在。”韩瑞笑道:“反正城中天险,你的斥侯也难以出来打探,岂能知道我军的虚实。”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英武少年迟疑,心中多了几分认真,眼睛微动,说道:“投鼠忌器之下,我自然不敢轻举妄动,但是城中粮食渐少,自然不能坐以待毙,当然要调兵遣将试探突围,是虚是实,肯定探得出来。”
“如此更好。”韩瑞拍手笑道:“兄台可能不知,这也是我布下的疑阵,三五百弓箭手只是诱饵,大军其实藏于暗处,等你忍耐不住派兵出城试探,得出所谓的迷阵情报,兴冲冲突围之时,我恰好夹道而击,趁机夺城。”
“…………”
半个时辰之后,英武脸色灰白,韩瑞拱手,笑道:“兄台,承让了。”
“不愧是韩哥哥,真是厉害。”
一帮少年欢呼雀跃,韩瑞谦虚不已,朗声笑道:“好了,耽搁了许久,我们去喝酒吧。”
“走,喝酒去……”
少年们欢呼应声,勾手搭背,拥着韩瑞,向长安城中的东市方向走去。
“德奖,你没事吧。”愿赌服输,这点气量,粗莽少年还是有的,况且,现在输赢已经不重要了,期待兄弟别出什么事才好,不然阿耶还不扒了自己的皮。
李德奖,缓缓摇头,苦涩说道:“处弼,我败了。”
“德奖,别灰心丧气的,长辈常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时小挫,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以后赢回来就行。”粗莽少年安慰说道:“而且,我也看出来了,别看那小子模样很文弱,其实也是满肚子的坏肠子,尽是阴谋诡计,跟宝琳差不多。”
“没错……程处弼,我招你了,干嘛这么诋毁。”旁边那个百步穿杨的少年瞪眼叫嚷。
“嘿嘿,不好意思,一时口快,把你的底细抖出来了。”程处弼嘴上抱歉,脸上却笑嘻嘻的,没有分毫愧意。
“小子,看打……”
望着两个好友嬉戏打闹,李德奖没有与往常一样,加入进来,而是垂头丧气,疲惫不堪似的说道:“处弼、宝琳,我累了,准备回家,你们自己玩吧。”
两人同时松手,望着远去的李德奖,齐声叹气。
半响,程处弼摸着光秃秃的下巴,疑惑道:“德奖怎么了,不过是败了而已,以前又不是没有试过,他为何这般沮丧。”
“装什么糊涂。”尉迟宝琳小声道:“以前败了,但非战之罪,而是跟我们一样,是被拖累了,现在却不同……”
“明白了。”程处弼恍然大悟,嘿嘿笑道:“我这般诚实,不像你那么多的花花肠子,自然不清楚的,可没装糊涂。”
“哼哼,骗谁呀,哪个不知道,你们程家父子兄弟的心眼最多,却喜欢装成粗蛮匹夫,阴险的程度,不亚于刚才的小子……”
“诋毁!”程处弼自然不会承认,吵吵闹闹,也慢慢地散去了。
事情是否真的揭过了,谁也不得而知,反正李德奖郁郁寡欢似的回到家中,却发现李靖坐于厅中,悠闲自在的翻阅着一本书籍,连忙上前见礼。
从各地视察回京,李靖辞去尚书右仆射之职,君臣似有默契,李世民却也不加以挽留,立即同意,而且对左右大臣说,自古已来,身居富贵,能知止足者甚少,李靖能识达大体,深足可嘉,并特颁下诏书,加授特进,赐物千段,以示奖励。
解职回家之后,李靖闭门谢客,少有走动,日子清闲自在,反而觉得更加惬意。
今日,痴缠自己的女儿出门玩耍,难得清静,看了几本杂书,发现二儿子回来,李靖也没有抬头,平淡道:“午时,以为你不回来了,饥了,就吩咐厨房备膳吧。”
“哦。”李德奖呆呆回答。
李靖瞥了眼,察觉儿子与往常有异,放下书卷,问道:“德奖,何事如此消沉?”
“没有……”声音虚弱,抬头望了眼,李德奖乖乖说道:“就是刚才,与人论战,败下阵来。”
人常说,子承父业,身为堂堂兵法大家的儿子,尽管只是类似儿戏的论战比赛,李德奖输与他人,作为父亲,李靖却反应平淡,连句安慰的话都没有,继续低头看书。
其实,只有少数人知道,身手非凡,战功赫赫的大将军李靖,膝下有两个儿子,然而他们兄弟二人,根本没有从李靖身上学到任何家传武艺,更加不用说什么兵法战略了。
对此,李德奖百思不得其解,却碍于严父威慑,不敢动问,现在,终于憋忍不住,轻声说道:“阿耶,我想学兵法。”
书卷微滞,李靖抬起头来,明亮的眼睛露出少有的严肃,沉声说道:“不是已经告诫过你们兄弟了么,如今天下太平,纵有滋事,朝中将帅如云,轮不到你们领兵征战,兵法学来何用,若是有暇,不若多念几本诗经礼记之类的,让我李家成为书香门第。”
明知道是这个结果,李德奖还是忍不住垂头丧气道:“为什么人家能学,我却不行。”
因为你是我李靖的儿子,注定为天子所忌,伴君如伴虎,平平庸庸,才能保一生平安,不然,但恐有灭门之祸,李靖心中叹气,眼睛多了丝愧疚,声音放缓,和言道:“适才与谁人论战,又是怎么败的?”
带着几分期盼,李德奖惊喜交集,连忙把事情全盘托出,开始的时候,李靖听着,眉头不禁皱了起来,什么论战,分明就是胡思乱想,连纸上谈兵都不如,仗要是真这么打,不知道该让人灭了多少回了。
勉强静心聆听,李德奖继续说道:“后来,他守我攻,他却束草为兵,骗我箭矢,而且使出了火马阵,暗夜袭营……”
娓娓而谈,李德奖却没有多少愤然,倒是有些佩服,就连李靖,眉毛也微微挑起,尽管只是儿戏之语,但是抛开其他因素,韩瑞攻城伐地的策略,却能行之有效,若是换个临战经验丰富的将领,说不定再能依计胜敌。
古人对兵书视如珍宝,从不肯轻易示人,然而韩瑞从小到大,二十多年,不知道看了多少影视资料,真正行军打仗,那肯定一败涂地,若是信口开河,打口水仗,绝对不逊于人。
是块好料子,磨练十数载,说不定就是个名将,再不济也能成为优秀的随军司马,李靖心中琢磨,好奇问道:“他是何人,你可知道?”
知子莫若父,清楚李德奖要是败于京城将帅子弟之手,决然不会这么沮丧。
“扬州人士,是个游侠儿,更像书生多些,姓韩。”说到这里,李德奖气愤道:“似乎有点儿名气,却不知羞耻,居然说阿耶……”
依稀浮现熟悉的感觉,李靖问道:“说我如何?”
“……曾经专程到扬州拜访过他。”李德奖哼声道。
“韩。”李靖听着有点儿熟悉,迷惑皱眉沉思,是他么,韩瑞……
谢谢书友:流氓づ丑男的打赏。
第一百二十一章 茫然
一家素雅酒楼之中,觥筹交错、酒酣耳热,赞叹的声音不绝于耳,韩瑞却没有多少得意,只不过是诡辩而已,庆幸对方不是胡搅蛮缠之人,不然也奈何不得。
“韩大哥文韬武略,以后封侯拜相,莫要忘了我们,多多提携。”说话的却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清秀的脸庞还带着几分稚气,天真纯真,毫无心机,韩瑞只得唯唯诺诺,心中苦笑不已,封侯拜相?他们还真敢想呀,自己却从来没有过这种念头。
“对,我要当大将军,领兵征战,荡平塞北。”
旁边,有人举杯痛饮,发出豪言壮志。
“好,你当大将军之后,我为你牵马执兵,赏口饭吃。”
“去,你这小身板,恐怕连马槊也提不动……”
嬉笑打闹声之中,却透出他们纯粹朴实的志向,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想当年,自己何尝不是如此,二楼雅座之上,听得少年们的野望,一个体型颇胖,面团团得好像富公翁的中年文士微微闭目,心中感叹不已。
喝了几杯酒,一个年纪不大的少年醉眼迷离,艾艾说道:“阿娘说,打仗很危险,想让我做个州官,怎么办啊。”
“哈哈,小子,乳臭未干,刚好回家喝奶。”
善意的嘲笑声中,也有人故意搞怪嬉戏,少年满面通红,摇摇晃晃站了起来,拍案叫道:“不行,我也要当将军,韩哥哥,你让我当将军吧。”
韩瑞哭笑不得,附和道:“行行行,大家都是将军。”
少年欢喜畅笑,端起酒杯喝了半口,忽然茫然道:“大家都是将军,那谁做贼头呀?”
沉默了下,众人哄然大笑,弄了半天,这小子真醉了,以为大家要玩兵贼对战游戏呢。
欢声雷动,气氛越加热闹,韩瑞斟酌自饮,俊脸红润,醉态可掬,清亮的眼睛迷离眨拢,半睁半闭,望着一个个朝气蓬勃,胸怀梦想的少年,心中不禁有点儿迷茫,不管是为兵为将,为官为吏,他们都有理想与目标,那么自己呢?
真的甘心窝在扬州乡村当个小地主,答案自然不是,不然,也不会千里迢迢跑到长安来,问题在于,就是到了长安,自己又能做些什么?
“韩兄,我们来投壶。”
恍惚之中,有人高声招呼,韩瑞惊醒,微笑摆手,举杯赔罪,其他人自然不会在意,组队比赛起来,须臾,人群中传来钱丰嚣张大笑:“哈哈,你们输了,快些喝酒。”
“再来……”
韩瑞侧头望去,见到钱丰站在十步之外,或扔或抛,准备无误地将令箭投进酒壶之中,便知道结果如何了。
“嘿嘿,你们还有谁来,某生平从无敌手,唯求一败而已。”
钱丰叫嚣起来,气焰嚣张的模样,自然惹得许多人看不过眼,纷纷上前挑战,可惜全然不是对手,纷纷落败,就连贺兰楚石,也在小弟们的推拉上,上场比试,可惜没过多久,就苦笑摇头下来,叹服道:“韩兄,你的兄弟真是厉害。”
韩瑞诋毁笑道:“那小子在家里,从来不做正事,整天花天酒地,投壶以乐,你们怎能与他相比。”
声音不大不小,正好传到众人耳中,引得一片笑声,钱丰瞪眼,别头哼声道:“不服气的,尽管再来。”明知不胜,却要敌之,非智者所为,众人自然纷纷摇头,宁愿自斟自酌,也不去自讨苦吃。
“唉,求败而已,为何那么困难。”钱丰的故作姿态,又是引得众人极度鄙视。
“小哥,某陪你玩两局如何?”
韩瑞好奇望了眼,却见楼上走来个长得一团和气的文士,身材体型与钱丰相似,两人并排站在一起,大家纵然不会认为他们是父子,不过说是亲戚,肯定深信不疑。
“好啊,先请。”钱丰很自信,有人陪自己玩耍,干嘛要拒绝。
收回目光,韩瑞举杯,与贺兰楚石聊了起来,笑道:“贺兰兄,适才大家述说志向抱负之时,你为何沉默不语啊。”
“韩兄何尝不是如此。”贺兰楚石轻笑道。
“我不过是寻常百姓,再有雄心壮志,怕是难以实现。”韩瑞半真半假道:“而贺兰兄却是不同,勋贵子弟,封官赐爵总比常人轻易。”
“勋贵?”贺兰楚石叹息道:“那是前朝的事情了,如今,还有谁记得贺兰家,若不是当今陛下仁慈,恐怕连家业都难保。”
贺兰是鲜卑族姓氏,在北魏北周之时,也是朝廷少有的高官权贵之家,然而到隋朝之时,却已经没落了,唐朝开国之初,为安抚权贵之心,稳固根基,争取支持,对于一些遗老遗臣,自然加以封赏,贺兰家的运气不错,得了个县男爵位。
别看朝廷之中公侯繁多,那是人家一刀一抢拼杀而得的,就是秘书监虞世南,名声天下皆知,一样不过是个永兴县子而已,可见唐初爵位的的含金量之高。
然而,人心总是不易满足的,贺兰楚石就是如此,饮了两杯醇酒,眼睛燃起了火焰,沉声立誓道:“某,有生之年,定要恢复贺兰家的荣光。”
“相信贺兰兄一定可以成功的。”韩瑞安慰说道,反正你这代不行,下代肯定可以,不过很快又败坏了就是。
“谢谢吉言。”贺兰信心满满,旋而问道:“却不知道韩兄有何雄心壮志?”
随口说说,你还真信了,韩瑞心里嘀咕,却拍案唱道:“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好豪气。”
一帮少年还在沉醉诗意之时,面团颇胖的中年文士击掌喝彩,径直走了过来,取盏斟酒痛饮,赞叹道:“小子,不错,当浮一大白。”
“韩哥哥又有新作,听起来就觉得热血沸腾。”
“不管了,明日我要去从军……”
赞誉之声,此起彼伏,韩瑞也有几分习惯,谦虚两句,偏头望去,却见钱丰愣愣呆望,似乎受到了什么打击。
“呵呵,小哥别担心,那小胖子输了,一时授受不了而已。”中年文士摸着白净无须的下巴,笑容可掬,却叹气说道:“多年未曾一败,本以为今天会破例的,没想……唉。”
这语气,这模样,与钱丰何曾相似,韩瑞忍俊不禁,笑道:“这位先生,既然想败,为何不佯装不敌,高处不胜寒,又是何苦。”
“高处不胜寒,精妙之语。”中年文士眼睛微亮,含笑赞许,却摇头说道:“小哥你不懂,胜与败,其实是两种心情,求胜易败,求败易胜,不是不想胜,而是不想败……”
稀里糊涂,韩瑞半知半解,其他人也莫明其妙,唯有钱丰,突然清醒,扑身奔来,拱手就拜,呼叫道:“老师。”
中年文士吓了跳,连忙避开,颇有几分不悦道:“何故乱喊,我什么时候收你为徒了。”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钱丰摇头晃脑吟诵,末了,脸上透出敬佩之意,说道:“老师技艺高超,让学生自惭形秽,自然要拜师,请你多加指点。”
“这样呀。”中年文士犹豫不决,摇头说道:“还是不行。”
钱丰满面失望之色,不甘问道:“那是为何?”
“你的体型与某相似,收你为徒,别人还不知道会怎么诽议呢。”中年文士笑道,抛出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理由,拂了拂衣袖,就这么走了。
钱丰登时傻眼,受不了这个刺激,抱起酒坛就猛喝,旁人纷纷助威呐喊,韩瑞劝了几句,也就由他而去了。
一餐酒宴直到日薄西山,众人才相互扶持,纷纷散去,回到客栈之时,已是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一片宁静随着银雾般的光华洒在窗檐。
安顿烂醉如泥的钱丰,韩瑞随意泡了个澡,倚在窗口,遥望夜空,月亮就如含羞的少女,一会儿躲进云间,一会儿又撩开面纱,娴静而安详,一缕清柔的月光洒落在身上,夜风徐徐,似有几分清冷,韩瑞扯了下衣襟,目光就如月华,茫然如纱。
仰望浩瀚夜空,忽而发现自己的渺小,秋夜冰凉,心里更是不觉得有多少温暖,韩瑞轻轻叹气,披衣躺榻,思潮起伏,伴月而眠。
翌日清晨,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了香甜酣睡的韩瑞,迷迷糊糊翻身下榻,拣了件外袍披肩,半眯着眼睛,打着长长阿欠,上前开门。
栓木才落,房门敞开,钱贵脸色急虑,劈口说道:“韩郎君,出事了。”
“怎么了?”韩瑞本能问道,依然处于半梦半醒状态。
“郑家来人,请郎君前去府邸,似有质问之意。”钱贵十分着急。
打了个激凌,韩瑞顿时清醒,心中微沉,连忙问道:“因何而质问?”
“具体我也不清楚。”钱贵忧心忡忡道:“再三向传信的仆从打听,才探到一点信息,郑舍人好像对郎君上次赴约之事,深有不满。”
“果然……”韩瑞皱眉,急忙问道:“三哥呢?”
“郎君他……”钱贵欲言,隔壁房间就传来钱丰鬼哭狼嚎的声音:“二十一郎,你不是说事情已经解决了么?”
“我没说,是你这么认为而已。”韩瑞嘀咕,连忙跑到隔壁房间,找钱丰商量对策,才跨过门槛,立时被吓了一跳……
临近上架,请大家多支持,求收藏、推荐,谢谢。
第一百二十二章 竖子,好胆
房中,只见钱丰脸上尽是未擦干的水渍,头发湿漉漉的,模样十分狼狈。
“三哥,你这是……”韩瑞嘴角抽*动,拼命忍耐。
钱贵小声解释:“叫唤半天,郎君都没醒,滋事体大,唯有出此下策了。”
抹了把脸,扔下毛巾,钱丰咬牙切齿道:“二十一郎,怎么回事?”
“什么怎么回事?”韩瑞在装糊涂。
“以为这样就能蒙混过关。”钱丰绞手抱拳,满面尽是威胁,突然痛哭流涕,哇哇叫道:“二十一郎,这回真是给你害死了。”
“三哥,可能事情没有你想象中的严重。”韩瑞连忙安慰道。
“严不严重我不清楚,反正我知道,一踏进郑家,我这辈子,别指望考上状头了。”钱丰非常激动,一不小心,反倒把自己的凌云壮志泄露出来。
“三哥,或许事情根本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你看,都这么久了,陛下应该会把这事忘记了吧。”韩瑞继续说道,底气稍显不足。
“万一记得呢。”钱丰不敢冒险。
“就算记得,但陛下乃是贤明之君,事情过去了,岂会斤斤计较。”韩瑞断然说道:“还有此心的话,又何必拖到现在。”
“二十一郎,换成是你,敢拿前程去博么。”钱丰神情沮丧,微声说道:“反正我不敢,就连陆家也不敢,要知道……天威难测啊。”
韩瑞沉默,深以为然,他可不敢忘记李世民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一代雄主的心思,可不是自己这种升斗小民可以揣度的。
“问题在于,郑家已经来人,你该想怎么办?”韩瑞问道。
“这还用说。”钱丰如同死猪不怕开水烫,坦然说道:“上次让你代我去,不是已经得出结论了么,两权相害取其轻,自然之理也。”
“也是。”韩瑞表示赞同,却奇怪说道:“既然有了心理准备,那你嚎什么。”
“你以为我愿意呀。”钱丰埋怨道:“大清早,睡得正香,却被人用冷水泼醒,换谁也得嚎出来。”
旁边的钱贵有几分羞赧,连忙请罪起来,见到钱丰没有责怪,又小心翼翼道:“郎君,你是主,我是仆,本不该多嘴的,但是提到郑家,我还是有必要提醒郎君几句。”
“有事就说,不用吞吞吐吐的。”钱丰摆手道。
钱贵揖手行礼,轻声道:“郎君应该知道,娘子是……。”
“阿娘是郑家旁支,大家是亲戚,这我清楚。”钱丰没有在意,叹气说道:“阿耶他们可能不知,不过,你应该清楚,这件事情有多么的麻烦。”
“事情涉及到天子,我再愚昧无知,也明白滋事体大。”钱贵说道:“但是郎君是否知道,若无郑家照应,钱家……或许破败在即。”
“什么……意思。”钱丰惊起。
“具体如何,阿郎没有吩咐,我也不敢多说。”钱贵苦笑道:“不过,郎君,恕我说句冒犯的话,其实事情有迹可寻,只是你从来没有想过为父分忧,所以才会视若无睹。”
沉默了许久,理了下衣襟,钱丰轻声道:“更衣、备礼,我要前往郑家拜访。”
钱贵欣慰应声,韩瑞在旁说道:“三哥,我陪你去吧。”
钱丰微微摇头:“二十一郎,这事麻烦,想想,你还是不去为好。”
“呵呵,你以为我想呀。”韩瑞笑道:“若不是觉得,上次的确没有尽心尽责,途中离开过一阵,或许那时郑家娘子来到了,却没有见人,才有会有今日之事。”
钱丰恍然大悟,笑骂起来:“果然,罪魁祸首就是你小子。”
笑笑闹闹,整理容装,两人登上马车,随行三五仆从,直奔长安而去。
中午时分,进到城中,望着依稀有几分熟悉的街道,韩瑞随口问道:“三哥,我们这是要去哪?”
“安兴坊。”钱丰回答,见到韩瑞脸色古怪,不由好奇道:“怎么了?”
“没事,不是告诉过你了,颜学政托我送信给颜少监。”韩瑞笑道:“那天你到郑将军家拜访,我就把这事办了,真是巧,颜少监也住在此地。”
若是以前,钱丰肯定埋怨两句,怪韩瑞不等有空,带他同往,现在却没了这个心情,应了一声,望着街道人流建筑,似有几分出神。
“三哥,不要担心……”
韩瑞再次开口安慰,与此同时,中书舍人郑仁基也满腹的忧虑,连翻了几页书,却都看不进去,干脆站了起来,在书房中来回度步。
曾经身为隋朝大臣,李唐夺得江山之后,郑仁基一度归隐,几年之后,李世民即位,一纸诏书传来,召其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