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小地主-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啪陀形幕睢⒂忝字绲拿烙

地属南方,景物与江南类似,韩瑞看了,自然有几分亲切,但是而今,看到贺兰安石,却没有了欣赏的心情,这个小子,根据周玮的说法,属于口蜜腹剑,两面三刀的人物,人前笑眯眯的,暗地里专门放冷箭,他来这里做什么?韩瑞百思不得其解。

过了片刻,客船慢悠悠的停靠在码头旁边,这个时候,众人反而不急了,整理仪容仪表,摆出钦差的派头,让人去通知荆州的官员前来迎接。荆州设江陵都督府,众人自然不会指望,大都督武士彠前来迎接,且不说人家现在病了,就是没病,以韩瑞为首的朝廷使节,还没有这个资格,能让都督诸州军事的晋阳公屈尊降贵。

可是,毕竟也是代表天子,自然要有个别驾、长史、司马之类的官员而来,敲锣打鼓,欢天喜地,车马簇拥,这样,才算符合规矩,不然,朝廷的颜面何在。就在众人沉醉于苦尽甘来的气氛之中,韩瑞敛了下衣袖,吩咐船工放下船梯,就要向下走去。

旁人见了,纷纷奇怪问道:“韩博士,你这是?”

“看见了个熟人,前去打个招呼。”韩瑞淡淡说道。

“……韩博士熟人真多。”

“有什么好奇怪的,名士嘛,自然是知交满天涯无处不在。”

也不理会身后的议论声,韩瑞下船上岸,码头之上,人流交织,十分喧嚣嘈杂,贺兰安石带着几个随从,似乎在打听什么,准备拦车而去。

韩瑞立即扬声道:“贺兰公子,人生何处不相逢,他乡遇故知,也真是巧啊。”

“咦,这不是韩兄弟么,是巧,真是巧。”贺兰安石回望,脸上露出惊喜交集的表情,笑容满面迎了上来。

虚伪两人同时在心里暗骂。

“在下奉旨,出行荆州。”韩瑞笑容和煦,挑明说道:“却不知道贺兰公子这是,探亲?访友?或者……”

“前些时候,听闻一个相交多年的世伯病重,在下心急如焚,自然要前来探望。”贺兰安石伤感叹气,忧心忡忡。

“贺兰公子莫急,所谓吉人天相,贵世伯肯定会没事的。”韩瑞安慰说道:“对了,与我同行的,还有太医署的丁太医,他的医术,十分高明,待完成差事之后,却是可以……”

“不用了。”贺兰安石笑了,犹如春风拂面,轻声道:“我的世伯,就是晋阳公武大都督,听闻韩博士此行,就是探望他老人家的,在此,我先行谢谢了。”

靠,贺兰安石怎么与晋阳公段士彠扯上关系了?等等,韩瑞脑海浮掠闪电,像是找到了头绪,一下子就把乱麻理顺了。

自从答应鲁柏,差遣荆州之后,出行的十天,韩瑞心中考虑的,不是钱丰的亲事,就是想念家中的女眷,根本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如今,见到贺兰安石,再听到武士彠的名字,终于勾起了隐藏在心底的记忆。

武士彠,相对很多人来说,应该是不怎么熟悉的名字,但是他的女儿,就是古代唯一的女皇帝,想必不知道的,没有几个吧。

说实话,李世民待自己也算不错,所谓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一时之间,韩瑞心中杀机萌动,要不要,找个机会,把她给……

“韩博士”贺兰安石轻轻叫唤,心中有几分凛然,莫名其妙,迷惑不解,好端端的,怎么阴沉着脸,颇有几分……吓人。

嗯,韩瑞恍然,露出掩饰的笑容,欣然说道:“果然是巧,早知道,就邀贺兰公子同行,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是啊,是啊。”贺兰安石一脸的深以为然,两人很有默契,绝口不提回程同行的事情,虚情假意的问候对方,感叹旅途的辛苦,

敷衍了半响,听到前方隐约传来阵阵锣鼓声音,贺兰安石趁机说道:“必是荆州官员前来迎接韩博士等人,在下不是钦差,也不好留下,先行而去,同在荆州城,什么时候有空,再与韩博士相聚痛饮。”

没有再虚伪的开口挽留,韩瑞立即挥手作别,不等贺兰安石走远,直接转身回到船上,进了舱中,换好了干净官袍,带领已经扬起旗帜的众人,下了客船,站在码头等候。

朝廷差使而来的公文,早就已经传达到都督府,府衙的官员,估算时间,钦差也就是在这一两天到达,刚才听到传讯,也不觉得意外,立即带领人马,吹吹打打而来,为首的官员,正是都督府长史,五十岁左右,模样有些消瘦,不过显得非常干练。

带着一帮官吏,来到码头之前,见到了韩瑞等人,古代官员的站位,也非常讲究,突出领导的地位,绝对不会让人认错,钦差团众人的平均年龄在三十岁以上,然而为首的却是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特别是知道,此行是由太常博士带队的,两者联系起来,不由令人有些难以相信。

见到如此年青的太常博士,会让人想到什么?天纵之才,自然不可能,肯定是靠关系上位的,目光自然而然,带了几分轻视,然而,长史考虑得更深,需要什么样的关系,才能让这么年轻的人上位?

背景大,来头不小,切莫轻易得罪,长史暗暗告诫自己,立即轻跃下马,快步上前,笑脸相迎道:“天使驾临,来迟了,若有怠慢之处,望请见谅。”

“客气了,烦劳诸位相迎,才是罪过。”韩瑞和煦说道,经历多了,类似这种场面话,已经是信手拈来,毫无停滞。

“不敢……”长史笑道:“天使舟车劳顿,想必也乏累了,我等已经在驿中安排妥当,请诸位先行休憩,晚上再摆酒设宴,为诸位接风洗尘。”

迟疑了下,韩瑞侧身,看着丁太医,发现他精神疲惫不堪,这种状态去为武士彠治病,容易出差错,所以点头说道:“也好,不过接风洗尘就免了,前来打扰,已经过意不去了,再劳诸位兴师动众,心中更是不安。”

见到长史有话要说,韩瑞抢先道:“身负皇令而来,未见到大都督之前,颇有几分寝食不安,只得辜负诸位的好意了。”

“如此,就请诸位,先到驿站休息。”

贞观时期,监管严格,官场的风气比较清明,见到韩瑞不愿意铺张浪费,长史却是不会勉强,心里反而高兴,又能节省几十贯钱,觉得韩瑞来头是大,至少没有骄纵之气,不由得多了两分好感,亲自招来车马,礼送韩瑞等人上车,自己驱马在旁边陪同而行。

寒暄的功夫,韩瑞已经知道,都督府的长史姓名,掀开车帘,客气说道:“冯长史,大都督的情况如何了?陛下可是非常担忧,期盼大都督康愈……”

“唉,仍然卧榻不起。”冯长史轻轻叹气说道:“请了许多名医,可是大都督他……怀有弃世之念,拒绝服食汤药,病情怎能有所好转。”

“前来之时,陛下有言,大都督是开国功臣,朝廷的栋梁,不容有失。”韩瑞肃然说道:“在下此来,就是奉陛下的旨令,劝抚大都督,希望冯长史能够帮忙。”

“有用得着本官的地方,天使尽管吩咐。”冯长史急忙说道,看得出来,不是为了讨好韩瑞,而是真的关心武士彠,希望韩瑞可以打消他弃世的念头。

“武大都督生平,有什么喜好,家中是什么情况,有什么未了心愿之类……”韩瑞试探问道:“能否告诉在下,说不定派得上用场。”

冯长史犹豫了下,轻声说道:“这些事情,非是本官存心欺瞒,主要这是大都督的私事,本官不甚了解,不过……”

“如何?”韩瑞问道。

冯长史说道:“天使可向大都督的夫人请教。”

“甚是。”韩瑞点头,抬头望了眼,已经是酉时,日落时分,残阳似血,荆州城的人物景致都披上了一层花粉似的光辉,巍峨的城池被夕阳的回光,染成一片绚丽的紫红色。

“天色已然不早。”韩瑞说道:“待我们休整之后,明日清晨,再去都督府拜访。”

“理所当然。”冯长史说道,引领韩瑞等人,过了两条街巷,来到官衙驿站之前,一番热闹,安置了众人,随之告辞而去。

安顿下来,抵达荆州城亢奋心情,也慢慢消散,取而代之的,就是涌袭而来的疲倦之意,有些人干脆连晚膳都不用了,衣服鞋袜也不脱,直接扑榻倒头,呼呼大睡,其他人也差不多,躺在席上,不愿意动了。

然而,韩瑞却比较讲究卫生,也不怕受凉,直接从后院水井,打了几桶清水,来到浴室,拿了条毛巾,从头到脚,浑身刷洗了遍,直到皮肤泛红,这才罢休。也不顾头发湿漉漉的,没有干透,就用巾带束了起来,换了件干净的衣袍,悠悠而出。

驿站的小吏,连忙上前问道:“天使,你这是要去?”

“访友,晚上,我可能在他那里过夜。”韩瑞微笑说道:“对了,你是否知道,江陵县的主簿,居住何处?”

第四百二十八章 两清了

打听到钱丰的住处,韩瑞漫步而出,这个时候,才有闲心,仔细打量荆州城池的风貌,繁华景象,自然不能与长安相比,不过,到底是传承千年的古城,即使屡受战火摧残,但是根基仍在,休养生息,很快就恢复原样。

武德初年,南朝时梁朝王室后裔萧铣,拥有兵众四十余万,控制了东自九江、西至三峡、南抵交趾、北距汉水的大片地域,在荆州江陵城称帝,想与大唐分庭抗礼,李渊闻讯大怒,立即派遣李孝恭与李靖两人出征,一举攻破江陵,平定南方。

那是十几年前的事情,百姓总是容易善忘,时间是抚平创伤的最好良药,这么多年过去,在大唐的治下,荆州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衣食不愁,谁还记得,当年的梁帝是谁。

看到城墙上斑驳的痕迹,韩瑞心中也有几分感叹怀思,却见夕阳从东门上空徐徐落下,隐藏在城楼的垛口之后,厚重的紫红云层呈圆弧状,包围着透明蓝色中间的金黄色的霞光,街道行人,渐渐稀少,百姓住宅屋上,升起了袅袅轻烟。

在绚丽的晚霞映照下,巍巍的古城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霞光,显得凝重安详,古朴典雅,雄伟壮观,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庄严和神秘。

按照驿站小吏的描述,韩瑞茫然在街巷穿梭,幸好城中坊市,也是秉承的长安城,方方正正,笔直纵横的构造,即使找不到地方,也不至于担心迷路。

不过,对于韩瑞来说,荆州江陵城完全陌生的地方,没有地图,又没人引路,凭着口头上的左右描述,想到找到准确的地址,真有几分难度,然而,鼻子底下的那张嘴,可不只是用来吃饭而已。

觉得自己有几分迷失方向,韩瑞立即停步,街巷上悄悄地,行人寥寥无几,店铺宅第,已经关上了大门,秋风呼呼扫过,卷起了几片残叶,孤寂寥落。挥去眼前的尘埃,发现眼前人影晃动,韩瑞连忙上前拦阻,和煦笑道:“这位……兄台。”

“你,什么事情?”这人是个青年,见到韩瑞突然拦路,自然吓了跳,不过看到他笑脸迎人的模样,似乎也没有歹意,这才淡定下来。

“兄台有礼了。”韩瑞拱手笑道:“向你打听点事,可否赐教。”

“但讲无妨。”青年好似也是读书人,就是吃这套,如果直接询问,反而觉得韩瑞无礼,文生,就应该委婉含蓄,这才称之为礼。

韩瑞诚恳说道:“在下初来此地,想要寻亲访友,可是不怎么熟悉城中的道路,万望兄台可以指点一二。”

“好说,你准备去往何处?”青年问道,举手之劳而已,何乐而不为。

先表示感谢,韩瑞再说道:“请问江陵县官舍,应该朝哪个方向而去。”

“江陵县官舍,往这边……”青年突然止声,上下打量韩瑞,忽然之间,表情有些隐晦的了然,变得更加热情起来,灿然笑道:“想必兄台也是……同路,同路,请随我来吧。”

好像是误会了什么,韩瑞暗暗寻思,不过也没有点破,有人愿意带路,总比自己没头脑的乱走好,心里已经在考虑,待会应该怎么含糊其辞的应对。

只是,那个青年有几分急切,根本没有盘探韩瑞的底细,一边在前面引路,一边急声道:“兄台,走快几步,我们来迟了,再慢的话,就赶不上了。”

韩瑞没笨到询问赶上什么,笑了笑,趋步跟行。

事实证明,驿站小吏的指点,并没有错误,在青年的带领下,再穿行两条小巷,就到了江陵县的官舍,这是成片的建筑,青墙灰瓦,占地广阔,房屋院落错落有致,里面居住的是江陵县的官吏,这是公职房,不是私产,调任免职,就不能住在里面了。

这个时候,夕阳已经给夜暮吞食殆尽,西方空中,昏沉朦胧,正是华灯初上之时,家家户户,已经悬挂了灯笼,烛光摇曳,映照身上,有种温馨的感觉,就如同韩瑞现在的心情,想到快要见到钱丰,心中更多了几分热切。

“兄台……”

韩瑞就要开口,询问钱丰的具体住处,那个青年已经欢喜说道:“兄台,到了,到了,你看,那里就是钱主簿的家。”

嗯,他怎么知道自己要找钱丰的,韩瑞心中迷惑,顺着青年手指的方向看去,在昏暗的夜暮之中,有个灯火通明的宅院,显得十分耀眼醒目。

“已经开始了,我们快走。”

不等韩瑞有所反应,青年立即扯住他的衣袖,小跑而去,韩瑞不由自主,快步跟上,片刻之后,就来到宅院之前,借着犹如白昼的灯光,韩瑞抬头观看,大大的钱字,印入眼帘,应该是这里没错吧?韩瑞猜测,随之热闹的声浪传入耳中,里面,似乎在宴客。

“糟糕,真是迟了。”

见到锁闭的大门,青年心急火燎,似乎是错过了十分重要的事情。

韩瑞微笑,轻声提醒道:“敲门……”

“对啊。”青年眼睛亮了,犹豫了下,立即上前,拉着门环轻轻敲打,里面的声浪如潮,完全盖过敲门的声音,青年咬牙,又加重了力道。

咚咚几声,里面传来窸窸窣窣的动静,伴随着吱呀声响,大门开了,有个仆役打扮的人,探身而出,看到韩瑞与青年两人,皱眉问道:“两位公子,有何事情。”

“这位小哥,我等是前来参与宴会的。”青年连忙说道。

仆役迟疑道:“可是,宴会已经……”

“我等来迟了。”青年好像不怎么习惯求人,态度有几分生硬,小声说道:“小哥,你就行个方便吧。”

“这个……”仆役很是为难。

“实在是事出有因,所以要当面向贵主人赔罪,小哥也是通情达理之人,能否帮个忙。”韩瑞笑了笑,拳在袖中,缓缓递了过去。

麻利的伸手,闪电般的缩回,同时掂量了下,分量真重,仆役眼睛掠过惊喜之色,态度立即来了个大转变,笑容可掬道:“难得两位有这份心意,小的怎敢阻拦,宴会才开始而已,二位快些进来。”

望了眼有几分瞠目结舌的青年,韩瑞微笑说道:“兄台,请吧。”

啊,青年立即反应过来,连忙迈步而进,突然意识到,能够进来,多亏了后面的陌生人,又慌忙转身,带着两分窘迫,低声道:“兄台先请。”

读书多了,真是迂腐,韩瑞心中摇头,举步而进,来到了院中,这里已经摆了二十来席,地方尽满,容不下人了。隔着花丛,院中的宾客,却是没有留意,外面来了两个不速之客,举觞共饮,觥筹交错,谈笑风生,气氛融洽。

“兄台,好像没有坐席了。”青年小声说道,别人坐着吃喝说笑,自己在旁边站着观看,还有什么颜面可言。

韩瑞非常淡定,转身看向仆役,微笑道:“不要紧,想必小哥会为我们安排的。”

拿人钱财,为人解难,这是规矩,仆役摸着怀中沉甸甸的物事,硬是找不出拒绝的理由,眼珠子悄悄地转了圈,沉吟说道:“厅里倒是有空席,只是……”

关系还有亲疏之分,宴席自然有上下之别,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所以韩瑞又握拳伸手,笑如春风道:“这样,就没有只是了吧。”

又是同样的分量,仆役笑得着眼睛都眯在缝里,出手这样阔绰,足够达到上席的标准了,当下也不废话,直接在前面引路,绕过了前院,拐了个回廊,由侧边向厅中走去。

青年随行,可是心中不停的挣扎,犹豫说道:“兄台,这样子,有些不妥。”

“有什么不妥的?”韩瑞随口说道:“你不乐意,那就请回吧。”

青年想要坚守原则,可是考虑到,与前途相比,偶尔违反原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所以非常无奈,带着几分忐忑不安的心情,慢慢随行。

客厅宽敞,布置素雅,也有十几个客人,不过似乎没有开宴,三三两两,各自围成几个小圈子,轻言笑语,颇为热闹。

“你们倒是好运气。”仆役悄悄笑道:“郎君没来,不然我也帮不了你们。”

“小哥,谢了,见到你家郎君,我会向他提议,好好奖赏你的。”韩瑞笑道,拆开珠帘,慢腾腾的走了进去。

“公子真是风趣。”仆役低声笑道,以为韩瑞在说笑,况且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也不担心他乱说,看了眼犹豫不决的青年,轻轻的摇头,懒得理会,悄无声息的退步而去,还要看门呢,希望再来头大肥羊……

帘佩叮当,显得有些突兀,厅中众人听到了,不由看去,发现韩瑞的身影,颇为陌生,打量了两眼,却没有在意,继续与身边同伴轻聊。

厅门前的青年见到这个情形,顿时添加几分胆气,深深吸气,学着韩瑞的模样,走进了厅中,下意识的不看众人的目光,径直走到韩瑞身边,局促说道:“这位兄台,怎么称呼,刚才……真是谢谢了。”

“你为我引路,我带你进来,两清了。”韩瑞说道,随意打量厅中的布置,墙上悬挂着字画,隔着远,没看清出自谁家的手笔,侧边立着绣布屏风,上面刺绣着百雀迎春图,一只只形态各异的麻雀,栩栩如生,十分精巧雅致

第四百二十九章 又来了

韩瑞的回答,有点儿不近人情,那个青年顿时觉得有几分尴尬,本想走开,可是见到厅中众人,都有自己的小圈子,仔细打量,没几个是认识的,立即取消了打算。

见到青年没走,韩瑞好奇问道:“怎么,这里没有你的同窗好友之类?”

“没……”青年窘迫,支支吾吾道:“不过,也有认识的……”

想了下,韩瑞笑道:“不用说,肯定是你认识他们,他们不认识你。”

脸上掠过羞惭之色,又有点儿生气,青年低声道:“想来在下也没有得罪之处,兄台何必如此咄咄逼人。”

笑了笑,韩瑞轻声道:“你是否知道,今天晚上,有什么安排?”

这是在试探,青年却没有察觉,或者说,根本没有意识到,眼前这个同龄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听到询问,立即眉飞色舞道:“听说,官学的岑先生,城东的刘先生,还有城外的丘夫子……都来了,现在,多半是在内室,与钱主簿聊天……”

其实,见到这么多的青年书生文人,韩瑞也猜测得出来,今天钱家宴会的目的,毕竟时常通信,韩瑞也知道,钱丰身为主簿,负责的是县中教化文政事务,相对刑名、税收来说,自然没有多少油水可捞,这也十分正常,毕竟钱丰初来驾到的,经验不足,自然先负责最轻松的工作,也算是官场的潜规则之一。

不过,科举即将来临,除了官学的生徒名额之外,还要举行乡贡考试,这个时候,负责主持测试的钱丰,想清闲也难,这些青年书生来意,也昭然若揭了,毕竟当年,钱丰也没少做这种事情,所谓风水轮流转,也该到他风光得意了吧。

脑中幻想钱丰叉腰大笑,得意洋洋的模样,韩瑞心中暗笑,也忍俊不禁,嘴角泛出一抹怀念的笑容。

似乎想到什么好事,青年也在欢笑,同时轻声问道:“这位兄台,以前没有见过,应该是邻县而来的吧。”

韩瑞不答,反问道:“你怎么知道。”

你自己透露的,外地人,肯定不认得路,不过看起来,应该是大户人家子弟,居然没有来过州城,真是稀奇,年青心中嘀咕,低声笑道:“兄台不必多心,请看左边那个……他是枝江县官学的头名,右边两个,石首县的……”

“你了解的倒是颇多。”韩瑞微笑说道,心里却有几分奇怪,按照青年的说法,这些书生文士,应该就是荆州所谓的才子之流,无论是生徒的名额,还是乡贡考试,都不在话下,跑来这里做什么?

青年苦笑了下,小声道:“如同兄台之言,我认得这些俊才,然而他们,却是没把我们放在心上。”

“唉,也是。”韩瑞故意说道:“以他们的才华,直接前去参加科举,考上进士,也是有把握的,何必与我们争……”

“兄台所言极是。”青年深以为然,无奈之色,溢于言表。

“不过,话又说回来。”韩瑞说道:“考中进士,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才华固然重要,但是气运,机缘,也不可或缺的。”

“谁说不是,比如那位。”那个青年,非常的赞同,悄悄地暗示了下,小声说道:“要说才华横溢,大家有目共睹,知道是什么水平,但是驾不住,人家运气十足,自幼结识的同乡是誉满天下的大名士,区区进士,还不手到擒来……”

那个,好像是在说自己,韩瑞摸了下鼻端,不动声色的含糊其辞,敷衍说道:“是呀,是呀。”

说到兴处,青年义愤填膺起来,谴责说道:“更加过分的是,他居然……”

“丘夫子,刘先生……”就在这时,厅外走来几人,一帮书生士子,纷纷围了上去行礼,韩瑞下意识的,躲在青年身后,随之反应过来,自己怕什么,是这个小子,在背后非议自己,按照来说,应该理直气壮,怎么反而心虚起来,说到底,还是暗箱操作,底气不足呀。

韩瑞犹豫不决,考虑了下,觉得,也不用急于表明身份,免得难堪。

那个青年,却是没有发现韩瑞的异常,丘夫子,刘先生几人,应该是荆州的大儒、名士之流,见到他们,如同看到了偶像,青年露出兴奋之意,没有忘记提醒旁边的韩瑞,雀跃道:“兄台,先生们来了,我们也上去见礼。”

“看清楚,挤不进去了。”韩瑞说道,慢慢的回身,却看到进来的几人,已经给厅中的众人团团围住,一点空隙也没有。

真是这样,青年脸上泛出几分懊悔,低声道:“难怪,他们站得那么远,都在厅中侧门附近,原来已经料到,先生们在那里出来。”

“别急,总有机会的,大不了,待会开宴,你上前敬酒。”韩瑞说道,淡淡的安慰起来,轻轻踮脚观看,即使看不到容貌,但是钱丰的身体,太招人眼目,怎么可能忽视,然而人群的中间,却没有他的身影。

韩瑞轻声笑斥:“这个小子,也学会摆谱了。”

与此同时,前面的书生士子,也慢慢的散开,迎着几个大儒级别的老者,来到席间就坐,随之很有默契的,你推我让的,按照才学高低,地位身份之类的,慢慢的落坐,等到韩瑞与那个青年反应过来,人家已经坐好了,就留了两个末席给他们。

潜规则果然无处不在,韩瑞感叹,那个青年却没有怨言,反而带着两分欣然,扯着韩瑞,小声说道:“准备开宴了,我们快些过去。”

末席,之所以称之为末席,位置自然不怎么好,后面是幔布,前面是屏风,烛光昏暗,甚至连盘中菜肴,也看不清楚,不过,好歹也是上席,不比外面的众人,就算是在灯笼下用膳饮酒,心里却想着,如果能够进来,站着也心甘情愿吧。

就在韩瑞来意的揣测众人的心理之时,却听一阵叮咚的声音,十几个婢女双手举案齐眉,盈盈走了进来,莲步款款,身姿婀娜,为首的几个,来到几个老者的身前,轻轻行礼,搁下了美酒佳肴,却步退下。

随之,余下的婢女,犹如花间的蝴蝶,轻盈翩步,在席间穿梭,暗香浮动,眼花缭乱,等到几缕微风掠过,婢女们也退了下去,唯有幽幽清香,残留席间。

见此情形,韩瑞轻轻皱眉忖度,按理来说,连宫廷御宴的场面都经历过了,不过是小小的家宴,根本不能与之相提并论,自然不用放在心上,可是婢女表现的细节,却让韩瑞奇怪。

这些婢女流露出来的素质,没有几年的时间,恐怕培养不出来,要是一个两个,倒是可以说是碰巧,让钱丰买到了,但是全部都是这样,那就有些让人难以相信……

旁边的青年,小声提醒:“兄台”

嗯,韩瑞回神,却见众人举杯,在饮开宴酒,也没有标新立异的意思,韩瑞慢吞吞的拿起了杯子,轻轻抿了口,心里自嘲,在京城待久了,不知不觉,心思变重了,总是不自觉,以最险恶的思想,揣度别人。

这种宴会,目的从来不在于吃喝,所以众人表现得温文儒雅,盘中佳肴,再是美味可口,也是浅尝辄止,注意力,全部放在几个老者身上,一些人才子,更是不放过,这个近距离接触的机会,纷纷恭敬的请教起来。

诗赋文章,经学哲理,冷僻疑难,包罗万象,反正按照他们的想法,问题越是高深莫测,越是能够体现出自己的学问,不同于凡流。然而,大儒就是大儒,不同于韩瑞这种伪名士,无论是什么问题,几个老者轻描淡写之间,就予以解答,那种挥洒自如的气度,扎实的学问,令人折服,惟楚有材,果然不是虚言。

“俗事缠身,来得迟了,请诸位见谅。”

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传来,少了几分轻浮,又多了几分沉重。

“钱主簿……”许多人七嘴八舌的叫唤,声音颇为响亮,可是厅中的众人,却坐得十分安稳,没有丝毫起身相迎的意思。这是由于,声音是从厅外传进来的,这也是必然的事情,就算有上下席之分,但是作为宴会的主人,应该作出一视同仁的姿态。先在外面小饮,而且也不能沾酒就走,那更是失礼的行为,再进来陪同,那就说得过去了。

听到钱丰在外与众人寒暄的声音,韩瑞由衷而笑,看来真的已经不同了,至少在以前,没有这个耐心,现在却十分捻熟,也不知道是进步了,还是堕落了。

外面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一时半会的,钱丰也不能进来,厅中众人也不以为意,自顾举杯相敬,轻抿细酌,或者向席上大儒请教经典,或者与旁边朋友探讨学问,倒也悠然自得,颇有几分惬意。

叮叮,珠帘轻卷,一个清秀的婢女,盈步而来,也不怯场,嘴唇甜笑,走到上席,优雅为礼,白嫩的小手呈上笺纸,脆声说道:“几位先生,外面的客人,作了几首佳作,郎君让我拿进来,给几位先生点评。”

肉戏来了,顷刻之间,厅中众人精神振奋,目光灼热,相互观察旁人,视线接触,好像激起了满天的火花。见到这个情况,韩瑞拿着杯子,悠然抿了口味道清洌绵长的美酒,慢慢的笑了……

第四百三十章 不知所云

就如同武人聚会,必然比试刀枪箭戟,拳脚功夫,鲸吞豪饮,大块吃肉一样,文人之间的宴会,如果没有吟风咏月,那却是少了些风雅,况且这也是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良好机会,厅中的书生士子,怎么可能错过。

乱世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