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小地主-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瑞轻笑,送走了钱丰,回到内宅,听到丈母娘准备在家里长住,韩瑞身后冒出了冷汗,幸好老丈人苦苦相劝,众人也推波助澜,崔氏才勉强改变了主意,不打算住下了,但是却开始千叮万嘱起来。
“约儿,怀了孩子,就不比以前了,以后……”
“韩瑞,约儿怀了孩子,就不比以前了,你以后……”
“你们记得,夫人怀了孩子,就不比以前了,以后要小心伺候……”
先是郑淖约,然后韩瑞,最后是婢女仆役,每个人都再三叮嘱,事无巨细,唯恐有遗漏的地方,尽管有罗嗦的嫌疑,便是母亲对于女儿的浓郁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在崔氏的轰炸之下,又觉得母女情深,韩瑞心生冲动,忍不住说道:“要不,让约儿跟岳母回去……呃,住几天,学些基本的知识,注意事项。”
“好呀,没有问题。”崔氏连忙答应,唯恐韩瑞反悔似的,立即说道:“流萤画屏,快些收拾行李……”
韩瑞哭笑不得,心里马上就有几分后悔,也没有必然那么着急吧。
“夫人,这么晚了,明天再说吧。”还好,老丈人郑仁基比较明白事理,在旁边劝说道:“况且,约儿的阁楼,也要重新布置,匆匆忙忙的,不好收拾。”
“没错,看我,都欢喜糊涂了。”崔氏笑道:“行,现在就回去,好好想想,应该怎么布置才好……”
从来没有发现,丈母娘的脾性,居然也有雷厉风行的一面,说走就走,郑仁基还想与韩瑞小酌片刻,探讨未出生的外孙,应该取个什么名字较好,而今看来,要等到以后了。
又送走了两位长辈,韩瑞回来房中,垂头丧气,郑淖约抿唇微笑,轻声道:“后悔了?”
“没有。”韩瑞摇头,颇有几分死鸭子嘴硬的意味,嘟喃说道:“大不了,我去搬过去与你同住,哈哈,连膳钱都省了。”
“嘻嘻,郎君,你越来越吝啬了。”流萤打趣道:“搬过去住,不怕人笑话了。”
“怕什么,也准备是拖家带口的人啦,怎么能不精细打算。”韩瑞笑道:“养儿不易呀,现在就要做好准备,制订一个二十年计划……”
“怎么才二十年?”
韩瑞得意洋洋盘算起来,乐滋滋说道:“若是女儿,虽然便宜了某个臭小子,又赔了大笔嫁妆,但是胭脂水分的钱,就不用我们负担了,要是儿子,那个时候,该是他养我们了……”
“郎君……考虑得真是周到。”流萤掩口笑道,绝对不是奉承。
韩瑞浑然不觉,依然得意道:“那是自然,未雨绸缪,目光要长远。”
“想法是没错,可是郎君,你这个计划,有很大的漏洞。”流萤好心说道。
韩瑞一听,连忙虚心请教起来,流萤笑嘻嘻道:“要是娘子以后,再多生几个小郎君、小娘子,那怎么办?”
对呀,失算,失算,总是想着计划生育,却是忽略了这是古代,只要有能力,生多少也没有问题,好歹自己也是不差钱的人物,百八十个养不起,但是篮球队总不成问题吧。
“什么是篮球队?”郑淖约好奇问道。
“口语,口误,应该是蹴鞠队。”韩瑞笑容可掬,上前拉着郑淖约的纤手,憧憬说道:“那个时候,他们在场下比赛,我们在旁边裁判……”
现代的女孩,听到这话,多半是娇羞抱怨,你当我是猪呀。
然而,身在古代,大家闺秀的郑淖约,却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理所当然以为这是韩瑞的心愿,也是自己努力的方向,自己不行,不是还有别人嘛。
韩瑞表情怪异,郑淖约抚着小腹,温柔笑道:“妾身争气,夫君也要努力,萤儿、屏儿配合,不须十年,人数就够了。”
流萤、画屏小脸羞红,娇艳夺目,胸中柔情荡漾,美丽的眼眸,嫩着快要滴出水来。
呵呵,韩瑞就知道傻笑,心中感慨万端,古代,真是男人的天堂。
“对了。”好像想起了什么,郑淖约说道:“夫君,你要好好谢谢希音妹妹。”
“嗯,没错,多亏她发现及时,不然大家都不知道你怀孕了。”韩瑞点头说道,女子怀孕至少要两个月才有明显的反应,现在一个月多几天就知道了,好像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提前知道消息,可以做好准备,注意防范。
毕竟是古代,一点儿伤风感冒,足以要人性命,要是不知道郑淖约怀孕的事情,随意折腾起来,或许吃了些对于胎儿不利的食物,那可不是件好事,尽管概率极小,不一定发生,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伤不起啊。
“不是这个。”郑淖约摇头,迟疑了下,吞吞吐吐道:“这样说也没错,但是相对另外的原因,更加应该感谢她……治好了夫君的隐疾。”
“什么意思?”韩瑞不解道,隐隐约约,却有些明白。
郑淖约犹豫道:“说了,夫君不要生气。”
“你不说,我才生气呢。”韩瑞笑道。
“成亲两三个月,肚子都没有动静,我也有些急虑,以为是自己的原因,可是上次希音替你诊治,却说……”郑淖约声音似有若无。
“原来是我的原因。”韩瑞坦然,笑呵呵道:“那么,真的要好好感谢她才成。”
“夫君,你不见怪?”郑淖约小声问道。
“为什么要见怪,这很正常呀,怀孕是双方的事情。”韩瑞笑道:“现在你有孕了,证明我身上的陶疾已经治好,应该高兴才是。”
“可是,世人常说,生不出孩子,是女子的问题……”
“那是他们愚昧,阴阳和合,衍生万物,自然之理,上古的贤人早就明白了,其实与播种差不多。”韩瑞笑嘻嘻道:“种子坏了,怎么育苗,田地再怎么肥沃,也没有用处,所以说,你怀孕的事情,主动是我的功劳,没有我x夜不息的辛勤耕耘开垦,怎么……”
“夫君”韩瑞越说越过分,郑淖约受不了了,红晕上脸,灿若彩霞,嘴唇动了几下,干脆躺回榻上,闭上眼睛,细若蚊呐道:“我累了,你出去,代我好好谢谢希音妹妹。”
“没有问题,乖乖的,多休息。”韩瑞笑道,俯身轻吻,随之迈着八字步,飘然欲飞似的负手而去。
“娘子,郎君走了。”流萤俏声笑道:“可以睁开眼睛了。”
“小丫头,笑什么笑。”郑淖约啐声,脸上艳光浮现,羞嗔道:“你们两个,也没少……耕耘,不见动静,也要多加努力。”
“这事,不是说有就有的……”流萤小声辩解,慢慢的也没了声响,秀首低垂,脸庞上蒙了一层绯红的彩霞,眼眸中波光荡漾,又羞赧又喜悦,充满了期盼。
“我去给娘子打水……”画屏也好不到哪里去,娇羞不胜,落荒而逃。
夜色渐暮,华灯初上,宅院走廊挂起了灯笼,朦朦胧胧的灯光,犹如薄薄的红纱,带着几分喜庆,此时,东厢房之中,李希音随意抽了本书册,无聊的翻阅起来,随行来到韩家,韩瑞忙着招呼来客,流萤与画屏在卧室照顾郑淖约,没有相识之人,又不好胡乱走动,只有在厢房里看书,聊以自娱。
不过,伺候的婢女,也清楚,李希音是贵客,不敢有所怠慢,糕点茶饮之类的,却是隔三差五的前来添加,这不,才收拾晚膳餐具下去,又传来阵阵的敲门声。
“门没栓,进来。”李希音说道,声音腻腻的,酥软柔绵,如娟娟泉水般美妙。
顿了顿,房门敞开,一人端了盆温水走了进来,看到房中的情况,眼睛不由泛出了异彩,却见李希音侧身轻躺,素臂轻撑,左手执书,神情悠然自得,身材婀娜娉婷,曲线无限美妙,姿态优雅,像一朵盛开的空谷幽兰,文静中充满撩人的丰姿。
第三百六十六章 真是个混蛋
暂缺
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征
“郎君,军队来了。”仆役提醒。
韩瑞起身,眺望,却见远处,长安城官道的方向,突然卷起了漫天的烟尘,如烟似雾,好似雷鸣般的声音滚滚而来,十分急促,须臾之后,众人觉得大地都在微微的颤动
烟尘由远及近,雷鸣般的声音也化成了马蹄之声,率先映入众人眼帘的,却是成群结队的骑兵,到了目的地,似乎有意识的控制速度,抽缰勒马,缓缓而来,烟尘逐渐散去,骏壮的战马,披甲执戟的军卫,凌厉的眼神,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飞骑卫,百骑……”人群之中,见识广闻的人,立即惊呼起来。
贞观初年,李世民取民间的壮健青年充兵,号为飞骑,再在其中选择善骑射者为百骑,也算是中央禁卫军中的精锐,自然不容小觑,训练有素,驾驭着胯下的战马,迈着几乎整齐划一的步伐到来。
在数千飞骑的拱卫下,却是一辆金碧辉煌,车饰华贵之极的辇车,龙衔宝盖、凤吐流苏,文漪落霞,舒卷绚烂,乍看之下,众人就可以断定,这是天子驾辇,顿时呼声更甚,自发的叫唤起来。
“陛下…英武…万寿…安康……”
即位九年,将诺大的帝国,治理得井然有序,颇有盛世的迹象,文治武功,远远越于许多帝王,李世民的声望,自然日益增长,得到百姓的敬重。
听到呼声,车辇慢慢的停了下来,赤黄颜色,绣着龙凤图纹的绣帘轻轻卷起,身材魁梧,穿着华丽衮冕的李世民现身,左手按剑,右手负在身后,清风吹拂,衣袂飘飞,其中的威严气度,令人心折。
“陛下……”围观百姓愣了下,瞬间暴发出更大的声潮,振臂高呼,犹如山呼海啸似的,激动得连脸孔都红了,争先恐后的,就要挤身上前。
然而,皇帝车辇左右的禁卫也不是吃素的,似乎已经预见到,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驾轻就熟的列步上前,横兵拦阻。
见到百姓的反应,李世民心里难免有几分欣喜,嘴角绽出了笑容,轻轻示意,御者挥动金鞭,清脆的璎珞声音响起,八匹神骏的宝马扬蹄,轻快朝点将台行去。
“昔在炎运终,中华乱无象……幽明同叶赞,鼎祚齐天壤。”皇帝车驾才过,百姓的兴奋未消,远处又传来响彻云霄的声音,这是宫中武乐,名为凯安,数万人同声和唱,尽管比不上专业歌手演绎,但是大气,高昂,豪情满怀,引人共鸣。
伴随着阵阵鼓乐,铁甲兵戈撞击,整齐而沉重步伐声,也相继传来,远处出现一队人马,为首的是行军大总管李靖,尽管已经年过六旬,但是脸上并没有留下太多的岁月痕迹,依然是那么俊逸潇洒,虽然为人低调,但是在民间的风评很高,自然引得百姓欢呼雀跃。
“大将军李靖。”
“兵部尚书侯君集。”
“任城王李道宗。”
“右卫将军李道彦。”
随着一阵阵的欢呼和惊叹之声,领兵出战的几个将军,带着各自的部曲,缓缓的来到点将台下,突然之间,动作整齐,行礼高喝道:“参见陛下。”
一声高喝,声传百里,在山峦之中隐约回荡,一股雄浑的气息喷涌而出,连在远处围观的百姓,也受到影响,吵吵闹闹的声音,慢慢停息。
“免礼。”点将台上,李世民高声回应,声音洪亮,清晰的传入众人的耳中,线条硬朗的脸孔,充满严肃,静静而立,逐一扫视着台下的将士们。
“诺。”
台下,一众军卫应声,挺身矗立,安静的等待着誓师大会的开始。
气氛肃然,全场静默,只余下军马嘶鸣,风吹战旗猎猎作响,在阳光的照射下,军卫们的刀戟闪亮,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整齐、庄重、肃穆,在这种氛围下,任何人都只会觉得漏*点荡漾,豪气冲天。
围观的百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有这样的军卫捍卫国家,何愁匈奴不灭。
这个时候,在众人没有注意的角落,朝廷的文官冒出来了,袍服尽是紫弼之色,挥着着胥吏之流,准备好祭祀三牲,这也是古老的传统,也不知道源于什么时候,反正行兵打仗,特别是时间不急,而且隆重的场合,总是要祭祀祷告,祈求神明之助。
有没有效果,不在众人的考虑的范围之内,反正传承千年的习俗,大家已经习以为常,想到改变,那是很难的事情,况且,这样做,多少让士兵心里感到安慰,也不算是无用功。
这样折腾了半个时辰,几个道士模样的神棍,烧了龟壳,得出大吉大胜的预兆,李世民当即大喜,再次出现在点将台上,右手按剑,抽出半截,雪白耀眼的光芒,透出锐利锋芒,酝酿了半个时辰的气势,让场中众人的精神随之振奋。
“朕嗣纂鸿业,思恢至道,端拱垂裳,於兹九载……徼外君长,海表猷渠,无远不庭,无思不服。”李世民傲视说道,就是有这样的底气,天可汗的名头,不是自己自封的,而是草原部族,心甘情愿的拜服尊加。
即使有点拍马屁的嫌疑,但是古往今来,能够让草原部族,这样屈尊奉承的皇帝,应该没有几个,所以,李世民足以自傲,声音也愈加的凌厉:“而吐谷浑蕞尔小蕃,负固河右,地不远千里,众不盈一万,不量其力,不恤其人,肆情拒命,抗衡上国。”
众人深以为然,自从秦定天下,有皇帝之始,汉承其制,华夏的版图不断的扩大,期间虽然有五胡之乱,但是隋朝复归统一,直到现在贞观年代,大破突厥,憋屈了两百年的中原,终于可以扬眉吐气,高傲的宣称,浩浩天下,唯我华夏。
其他,东南西北,什么蛮夷戎狄之类,不过是癣芥,吃饱了撑的,夜郎自大,居然敢捋中原虎须,若是不还以颜色,真当现在的大唐,还是百多年前,任人欺凌屠宰的晋朝呀。
“朕每遣行人,入蕃晓谕,并引其使者,临轩戒勖,示以善道,劝以和亲,欲使境上无虞,各安其业。训导积年,凶顽未改,剽掠边鄙,略无宁息。”李世民很生气,觉得自己已经非常厚道了,派使节安抚,又同意和亲,蛮夷番邦就是蛮夷番邦,不领情也就罢了,居然还变本加厉,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李世民胸中怒火高炽,抽剑直指长空,喝声道:“拘我使人,内外百僚。华夷兆庶,同心愤怨,咸愿诛讨。宜乘吊伐之机,以展鹰鹯之志,长驱克期,穷其巢穴。罪止吐谷浑可汗昏耄之主……”
适时,点将台下,几十个彪形大汉一字排开,赤膊上阵,手拿双棍,对着身前牛皮大鼓,使劲敲打起来,轰轰隆隆,震颤全场。
“长驱克期,穷其巢穴。”
“诛伏允,擒尊王……”
同时,数万军卫,举兵挥舞,高声大吼,气势雄浑,令旁观百姓,热血沸腾,激动不已,兴奋异常,忍不住振臂呼应,一时之间,校场气氛,达到了最**。
脸上掠过一抹红潮,李世民扬声道:“李靖。”
“臣在。”李靖跃身下马,疾步上前,身穿铠甲,又在军中,惯例不用参拜。
“……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节制诸军,征讨吐谷浑。”
“诺。”李靖抱拳,跪受虎符,却步退下。随之,李世民依次任命了侯君集、李道宗、李道彦为各道行军总管,听从李靖的指挥,还有两人,本部兵马就在边庭,李靖到达之后,以虎符调节就是了,不用多此一举前来参加誓师大会。
看着足智多谋、威名震撼边庭的李靖,以及台下诸多将领,威武雄壮的军卫,李世民心中满意,宝剑归鞘,侧身拿了碗醇烈的美酒,双手高捧,高声道:“朕在此地,以薄酒为诸军将士壮行,期盼凯旋归来……”
“……凯旋归来”这是围观百姓的声音,一个,两个,逐渐的,众人开始响应,高呼声几乎撕裂了天空。
砰,瓷碗落地,清脆破裂,手背掠过嘴角,李靖跃身上马,陇马转身,抽剑直指前方,低沉喝道:“全军……出征。”
“诺。”
众军齐喝,其中,自然有中层将官调节,井然有序的列阵,骑兵开路,步兵跟随,顷刻之间,去了大半,李靖见状,长剑入鞘,纵马转身,面对李世民抱拳拱手,一言不语,再次调马转身,扬鞭而去。
片刻之后,最后的军队,也慢慢走远,与阳光同行,光辉映在他们的身影,显得那么的雄浑高大,但是在韩瑞的眼中,却是多了几分瑟然,惆怅。
李世民静静站在点将台上,直到的军队,变成了黑点,消失在眼前,过了良久,在大臣的劝谏下,才依依不舍的摆驾回宫,皇帝的车驾离开,围观的百姓,也慢慢的散去,短短的时间内,宽敞的校场,又变得空荡荡的。
耳中依稀,能够听到鼓乐军威在这里回荡,可惜,实际上,除了满地尘埃,印着凌乱的脚印,其余,不过是风吹枝叶,哗啦啦作响,仿佛萧瑟悲鸣罢了。
韩瑞左右徘徊,心里有些发酸,轻轻长叹:“回去吧。”
第三百六十八章 妙不可言
回家之后,韩瑞也平复了心情,以唐军的实力,征讨吐谷浑,凯旋归来,不会有任何的问题,李靖身为统帅,身经百战,坐镇中军,肯定不会出事,唯一值得担忧的,就是韩壮,冲锋陷阵,要是……
关心则乱,韩瑞也觉得,自己有些悲观,事到如今,也只有相信韩壮的实力,嗯,抽空,也要真心实意,到寺院道观,上几柱清香才行,至少可以求得心安。
不过生活总要持续,将担忧暂时放下,想到自己的孩子快要出生,呃,只是九个月而已,眨眼就过了,韩瑞迫不得已的,开始筹划起来,婴儿床,玩具,名字,启蒙……思潮起伏,想入非非,乱七八糟,反正与孩子有关的一切,全部罗列下来,足足有三四十页笺纸,完全可以当成书来出版了。
当然,其中有些不合时宜,太过超前了,自然要予以删改,没有办法,妻子怀着孩子回娘家了,留下自己独守空闺,不找点事情做,那也太无聊寂寞了,然而,这也是小插曲,钱丰即将起程赴任,一众好友,自然要予以饯行。
几天下来,真是醉生梦死,留下不少值得怀念的欢笑逸事,只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怎么珍惜拘留,离别的日子,还是到了。
城郊十里,灞桥岸边,柳絮飘飞,犹如风雪,从城门出发,一路慢步而来,既然已经做好了准备,可是真正等到离别时刻,韩瑞心里难免有些失落。
“不用唉声叹气的,或许过几年,我就能回京了。”钱丰故作潇洒道:“平时有事没事,多给我写信,反正你有钱,养几个信使,也吃不穷你。”
“你觉得有必要,那就养吧。”韩瑞无所谓,充分反映什么叫做财大气粗。
有人笑道:“干脆,买几个飞鸽……”
“那样太麻烦了,长安懂训鸽的人本来就少,多是在军中,不是轻易能够请动的,况且飞鸽训养费时费力,没有一年半载,恐怕识别不了方向,遇到风雨天气,又不能飞行,娇贵得很,不如养几只猎鹰划算,要知道猎鹰不怕风雪……”
“喂,你们几个小子,到底是不是来送我的。”钱丰瞪眼道:“没安好心,想玩鸽训鹰,又不舍得投钱,想让符节当冤大头呀。”
“钱三哥多想了,我们也是为了方便与你联系……”
“嬉皮笑脸的,谁信。”钱丰笑骂道:“要我说呀,你们干脆去糊个风筝,准备条长线,什么时候吹南风了,就在这里放,说不定直接飞到江陵了。”
“异想天开。”
“没错,和你们差不多。”钱丰说道,笑容可掬。
现实不是传奇故事,飞鸟传书,不是没有,但是在飞来飞去的途中,要是遇到凶禽袭击,猎人捕杀,容易耽搁事,不如飞骑快马保险,在没有电信通讯技术的时代,人才是最可靠的,韩瑞再次感叹,当年学习化学物理的时候,多下些功夫就好了,书到用时方恨少,果然是至理名言。
一边瞎扯打趣,一边并肩慢行,灞水就在眼前,一条客船悠悠停靠岸边,钱家仆役已经提前到达,抬手搬运行李,几个船工上窜下跳,检查着船板风帆,随时准备起航。
“到地方之后,记得送信,报个平安。”韩瑞说道,有些伤感。
几个少年,折了青翠柳枝,赠给钱丰,祝福道:“钱三哥,一路顺风,保重。”
旁边,还有国子监的同窗,同榜出身的进士,奉上了好酒,举杯敬饮,钱丰来者不拒,眼睛泛红,水润润的,有几分晶莹泪光。
一番热闹,在众人的祝福声中,钱丰依依不舍上了甲板,迎风而立,好像是给沙尘迷了眼睛,一时之间,泪珠滴落,浸湿了衣襟。
“我会回来的……”
钱丰高声呼喊,风帆扬起,船身晃动,划到了水中,悠悠慢行,渐渐加速,轻快而去,顷刻之间,拐了个弯,消失在远处的青山之外。
在灞水岸边逗留了良久,众人收拾心情,相约到酒馆买醉,韩瑞惆怅叹气,摇头拒绝了旁人的邀请,独自漫步回家,杨柳荫下,白絮萧萧而下,孤单的背影,有点寂寥。
颇有几分茫然似的,出于本能,也不知道怎样,韩瑞回到宅院,仆役也知道,钱丰赴任的事情,见到韩瑞心情不好,自然不敢多加打扰。
“夫君回来了。”
到了内宅,郑淖约出来相迎,也可能是错觉,纤细的腰肢,多了几分丰腴,不过依然是那么的美丽,剪水瞳眸,透出似水柔情。
见到郑淖约,韩瑞惆怅的心情,稍微振作,微微笑道:“你怎么回来了。”
“郎君,听你这样问,好像是不乐意我们回来似的。”流萤娇声道,翩步盈来,拿了块巾帕,轻轻拂去韩瑞身上的柳絮风尘。
“怎么会,回来就好,省得我天天跑去看你们。”韩瑞笑了笑,却没有多少斗趣的心思。
笑容稍敛,郑淖约低声道:“三哥起程了?”
嗯,韩瑞轻轻点头。
“一路平安……”郑淖约祝愿。
呼了口气,韩瑞笑道:“他要衣锦还乡了,不知道有多么得意,好了,不提这事,来,让我看看,孩子有动静了没有。”
韩瑞蹲身,脸耳贴着郑淖约的小腹,仔细聆听,注定是听不出什么动静来,不过感觉却十分的温馨,郑淖约脸上浮现柔美圣洁的笑容,轻声说道:“有啊,如今在翻身呢。”
“真的,我也来听下。”流萤俏眸透出惊喜之意。
“别挤……”
和煦的暖风拂过,树叶轻轻摇曳,挲挲作响,奏出了和谐的乐意,然而,幸福的时刻,总是容易遭到破坏,一个仆役匆匆忙忙奔来,越过垂拱门,发现庭院中的情形,连忙止步,可惜收之不及,跄踉几步,勉强停了下来。
“有事?”韩瑞问道。
仆役低头,连忙说道:“郎君,吏部考功司乔郎中来访。”
乔岩,他来做什么,韩瑞念头掠转,隐约明白几分,吩咐仆役请人到客厅,好生接待,随之与郑淖约回房,换了件干净的衣服,微笑道:“我出去待客,待会就回来。”
郑淖约自然没有意见,抚着小腹,微笑点头,目送韩瑞而去。
片刻,客厅之中,珠帘叮咚,人影晃动,韩瑞快步而进,拱手笑道:“乔兄大驾光临,有失远迎,真是罪过。”
“少来这些俗套虚词。”乔岩起身,捋着短须笑道:“还是拿几壶酒来奉客,比较实际。”
“我说,无缘无故的,乔兄怎么会来,原来是酒虫发作,前来打秋风的。”韩瑞笑道,随手示意,仆役机灵,连忙下去奉酒。
乔岩笑着说道:“那是,自家的酒水,哪里有别人家的醇香。”
“有理,有理,明儿有空,也要到乔兄府上,品尝醇香的美酒。”
“礼尚往来,理所当然,不过……”乔岩狡赖说道:“可惜,我家已经没酒了,不然,岂会厚颜前来讨酒喝。”
“乔兄真是好算计啊。”韩瑞笑叹起来。
这时,仆役已经奉酒而来,斟满,呈上,乔岩悠然自得,举杯轻抿,连声赞叹,随之轻轻搁下,有话要说,也不出韩瑞意料,毕竟无事不登三宝殿,其他秘书省的闲官,平时无聊,过来找自己喝酒,那是常有的事情。
但是乔岩不同,作为吏部的官员,掌管天下官员的调动考核,忙碌之极,怎么会有闲情逸致过来喝酒。
“符节,恭喜了。”乔岩笑道:“喝你杯酒,给你带来个好消息,不吃亏吧。”
“喜从何来?”韩瑞惊讶问道,预感却是没错,风波慢慢的平息,算算时间,李承乾也该行动了。
呵呵,乔岩微笑,顾左右而言他,摇头说道:“只是喝酒,好像有些乏味……”
“要求真多。”韩瑞抱怨,扬声说道:“舞乐”
仆役应声,匆匆而去,仓促之间,总要有些时间准备,已经有几分了然,韩瑞倒是不缺耐心,没有催促询问,而是举杯劝酒。
目光掠过欣赏之意,乔岩笑道:“符节,涵养功夫,越发增进了。”
“没有办法。”韩瑞苦笑道:“这些日子来,没少给虞公敲打,想不长进也难。”
“那是老师偏爱,我们想被敲打,却没有机会。”乔岩羡慕说道。
韩瑞干脆说道:“那好,下次有空,与你同去。”
“这个……”乔岩迟疑起来,跟去,好像有些自讨苦吃的意味。
毕竟,乔岩可没有受虐的倾向,当即想要拒绝,问题在于,出尔反尔,也不是值得称道的事情,就在为难之时,珠帘之后,一阵急促的琵琶弦乐,激扬传来。
乔岩借机下台,连忙高声赞道:“此曲甚妙。”
“妙在何处?”韩瑞笑问,只是弦乐的开头,不信能听出什么来。
乔岩的反应也快,微笑说道:“妙在,妙不可言。”
“乔兄真是大才。”韩瑞眼睛充满了佩服,举杯笑道:“曲乐妙不可言,那么喜从何来,是否可言?”
“哈哈,当然可言,见你久不动问,以为你已经了然于胸了。”
韩瑞翻了白眼,谁说没问,是你故意卖关子好不好,懒得辩解,直接说道:“是我的错,自罚三杯,到底是什么喜事,还请乔兄解惑。”
第三百六十九章 调任
谈到了正事,乔岩笑容轻敛,颇有几分认真说道:“其实,我现在这样做,也有些不合程序,但是听到喜讯,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符节,恭喜……录职调任。”
韩瑞微笑,虽然已经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亲耳听闻,心里却还是忍不住欣喜,当然,如果是官复原职,那更加好了,可惜不是。
“没有白喝你的酒吧。”乔岩笑道,举杯小饮,津津有味。
“喝酒还不简单。”韩瑞微笑道:“想要多少都有。”
“适量就行,醉了,回去不好交待。”乔岩说道,小心翼翼,有点儿惧内。
唐代,怕老婆的人,数不胜数,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韩瑞笑了笑,举杯致谢,乔岩欣然陪饮,觥筹交错,也有两分熏然。
呼了口热气,从怀里取了份笺纸,乔岩说道:“符节,这是你的调任书,我给你带来了,这两天,前去报到就成,什么时候有空,再到吏部,补换牙牌,官袍……”
韩瑞微微点头,接过调任书,自然而然,展开观看,顿时愕然道:“将作监”
“嗯,将作监中校令,从八品下,与散官相当。”乔岩点头,犹豫了下,低声道:“符节,将作监虽然不比秘书监清贵,不过也是实差,你暂且将就,待到以后考核政绩,再作安排。”
将作监,就是掌管宫室建筑,金玉珠翠、犀象宝贝、器皿的制作和纱罗缎匹的刺绣以及各种异样器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