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做军医-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奶奶笑着说:“安林娘,你也不想想,我们这么多人去了首都住哪儿?亲家家里肯定是住不下的。而且安安也不可能从项家出嫁。最有可能就是他们给我们安排到招待所。可你也不想想,首都的天儿那么冷,那招待所的被子够厚吗?而且你们别看安安平时在家里啥都不管,其实她啥都门儿清。你们想想我们一家十多口人过去。在首都怎么都要呆上十天半个月吧。这要真是住招待所,得花多少钱呐?我看安安是个过日子的料,估计她也不会想要让项家安排我们的住处。而且从招待所出嫁也不方便。这有可能就是安安给我们租了个,这有可能就是安安给我们租了个小院子。你想想,租的院子里拿来的铺盖棉絮?咱们不带着自己的,难道到时候去麻烦亲家想办法弄吗?”所以说,从小把安安养大的陈奶奶是最了解她的人。连她会做的安排都猜到了。
  安安大娘也笑了:“还是爹娘想得周到。那咱们是不是还要带些米面过去呀?听说在城里,买粮食还要拿粮票和供应本才能买的到。反正要来三辆车,我们多拿点东西过去也好。”
  陈元生道:“你这么想是对的。我不是秋天让你们去找村里人多换些花生和瓜子吗?趁着还有时间把它们炒出来。你想想项家人的人脉广,办婚礼肯定请的人就多。这桌子上总要摆些花生瓜子之类的吧。你想想结婚的那几天正好碰到要过年了。大家都忙着抢年货。这些炒货根本就供不应求。虽然项家人有关系可以多买些。可能多到哪里去?看项家人的打算,今年过年是要把我们留在首都那儿过了。即使不是为了安安的婚礼,咱们自家过年也是要吃这些东西的。项家人时称,也不会嫌弃咱们收送的礼物不值钱。”
  陈广言道:“既然这样,爹,咱们再带些山货过去吧。既然大家要在一起过年,咱家做的腊肉,熏鸡,还有风干的野兔都带过去。他们城里人买这些东西都没门路。而且买到了自己也不一定做得好吃。咱们真心实意的送,想来他们也不会嫌弃的。”
  陈安华说:“大爷说得对,其实像咱们这儿满山遍野的,板栗,榛子,松子儿。在城里都是要花大价钱才能买到的干果。咱们带这些去,即使是送人也体面,而且我们也花不了几个钱。”
  陈奶奶点点头道:“把你们今年做的新衣裳都带上。咱们家虽然说条件不算很好,可以不算差。安安结婚,可不兴穿有补丁的衣服。咱们总要给安安撑起场面来的。”
  陈家两个儿媳妇连忙点头。结果,项家来接人的车还没到,陈家却是忙活开了。
  安安在收到了录取通知后,发现该做的事情也做得差不多了。张慧平时还要上班,项家老两口平时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于是她又回总院去帮忙了。
  这回回去,安安就把请帖交给了杨教授还有方院长,以及几个谈得来的医生护士们。这下总院上上下下都知道安安快要结婚了。安安每天都能收到大家的祝福,这让安安很开心。
  在帮忙的这段日子里,安安也跟了几台手术。甚至有一次,一个阑尾手术,杨教授直接让她主了刀。这让安安的手术经验又增加了一笔。安安对此更加的感激杨教授了。
  过了腊八节,张慧单位已经放假了。安安也不再去总院了,因为家里的人已经被接到了首都。安安带着陈家老老小小十口人去了她租的小院子。安安帮着将三辆车上的行李全拿下来后,发现已经堆了小半个院子。
  安安有些惊讶的问:“怎么大了这么多东西呀?”
  陈奶奶拉着安安进了屋子:“都是让你哥他们搬,你就别费那个劲儿了。来,来,来,让奶奶好好看看,这么大半年没见了,咱们安安越发好看了。”
  安安笑着说:“有个漂亮的奶奶,我怎么会不好看呢?”
  陈家老两口也跟着笑了起来。因为陈家今天才到,租的小院里还没开火。项家人特地让他们去大院吃饭。陈家人便把自己带来的土特产又装上车,然后三辆车载着他们进了大院。今天项少龙也回了家,开始准备婚事了。
  结果陈家的人一到,项家那不算太小的客厅就挤得满满当当的。项家人口本来就不多,难得有这么热闹的时候。项家老两口都乐得笑开了花。
  陈家人将自己带的东西拿进屋里。张慧笑着说:“亲家,你还拿这些东西干嘛?这可就见外了。”
  陈奶奶开口道:“小张啊,你先看看我们带的东西再说。我们带这些东西可不是见外哟。”
  安安娘连忙从麻布口袋里一袋一袋的往外拿东西,边拿边说:“您看啊,我们就想着这结婚啦,过年啦,总要吃花生瓜子之类的吧。这城里面呢,买什么都要票。过年了,供销社也挤得慌。你们还不一定能买齐那么多的东西。这些东西在我们农村又好弄,也不值几个钱。就是想着咱们都是一家人了,想来你们也不嫌弃,我们才带过来的。”
  张慧一听就笑开了花:“那还真是没见外,亲家,你们想得真周到。我刚还和少龙说,要去哪儿?再去淘点票回来。咱们办婚宴就是要多买些这些东西。没想到亲家倒是想到前头来了,给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安安娘听了心里也开心:“其实我哪里想得到那么多呀。还不是爹和娘想的周到,提醒了我们。安华这小子这几年在外面上大学,对城里面的状况也了解。说是你们这核桃,板栗,还有榛子这些都不好买。这些东西我们山上都有产,这会又有车,我们就尽装了些。不过是些野趣儿,给你们尝尝鲜儿。这些东西也有两大麻袋呢。你们吃不了就送给其他的亲朋好友,虽然不值几个钱儿,也是一番心意。”说完又把另外两个麻袋挪过来。
  何春燕说:“不瞒你们说,我还真想吃这些干果之类的东西。这些玩意儿在城里还真不好买。价钱贵不说,东西还没你们山上的好。这些东西拿出去送人,我们也体面。”
  安安大娘也从袋子里往外拿东西:“我们知道你们城里也不缺啥吃的。不过这野味儿啊,你们肯定是很少吃得到。这是我们带来的,自己家做的腊肉,熏鸡和野兔。既然今年我们两家人要在一起过年。这些东西我们就都拿过来了。希望你们不要嫌弃啊。”
  张慧赶紧和李嫂将这些东西一一的往厨房里搬。项少龙和陈安林也帮着搬。张慧笑着说:“说什么嫌弃的话,不瞒你说,上次去了你们那儿,吃了些野兔野猪肉,到现在我还想着呢。这回你们弄这么多来,我可要吃个够。”
  项家人和陈家人在一起,一点也没有隔阂。陈家人虽然是农村的,但陈家除了后来娶进来的媳妇,都是陈爷爷和陈奶奶教育长大的。即使是干惯了农活的人,如今坐在这儿也是不卑不亢。说话做事有礼有节。即使是安安的大娘和娘,这么多年来,在陈家也被熏陶出来了。虽然两人有时候说话用词不文雅,却很质朴,并不显得粗鲁。关键是两人对着张慧,也没有一点点的自卑。就光从这一点,项家人就很喜欢陈家人。
  今天项莹也带着两个孩子过来了。平时项家很少有孩子的笑声。如今不光是小石头,还有安安的侄儿小柱子两个年龄差不多大,正是爱笑爱闹的时候。有这两个小的在,项家简直是笑声不断。
  安安则特别喜欢老师的小女儿小香香。这小丫头都快一岁了,正是好玩的时候。人长得乖巧可爱,一逗她,她就笑。特别的招人喜欢。
  等晚上大家一起吃过晚饭,陈家人就回了租住的小院。而安安从今天起,也搬到了小院去住。一直要等到结婚的时候才会来项家住了。

  ☆、63

  安安和项少龙抽空去民政局领取了结婚证。因为两个人都是军人,所以他们都带好了部队的审批资料。两人一早去民政局等着。等到民政局一开门,安安和项少龙就进去办理了结婚证。安安看着手里拿着的如同奖状一般的结婚证,终于有一种自己已经是有夫之妇的感觉。项少龙拿着结婚证,一直在傻笑。还是安安用手肘捅了他两下。他才反应过来,将带来的糖分给工作人员吃。
  两人出了民政局,又去了照相馆。既然结婚了,总是要有一张结婚照的。这个时候没有婚纱,没有西装。两人穿着自己的军装,并肩作战照相机前。只听咔嚓一声,安安这辈子的结婚照就这样完成了。项少龙多给了些钱要求快洗,然后带着安安去了百货公司。
  项少龙看上了一件红色的呢子大衣,他对安安说:“安安,我把这件衣服买下来,结婚那天你就穿这件衣服结婚吧。”
  安安看了看这件呢子大衣,然后摇摇头说:“算了吧,这么一件就要两三百。而且平常我也没有时间去穿它。若是说婚服,其实我更喜欢红色的旗袍。可是这个天实在是太冷了,不然我就穿旗袍了。项少龙,我知道你想让我穿的美美的,风风光光的嫁给你。可是我是真的不在乎这些。只要你对我是真心的,一切就足够了。”
  项少龙听了心里美滋滋的,也不再勉强。他拉着安安去了另一边。硬是给陈家人一人买了一套新衣服。对于项少龙的这一举动,安安到底没有阻止他。三个小时后,两人回到了照相馆。拿着新出炉的结婚照,安安心中叹息。这小小的一张照片,却定格了她这辈子最美好的时刻。没有婚纱,没有彩妆。有的只是两个身穿军装,笑得甜蜜的男女。如此朴素,却要如此让人甜蜜。它带着这个时代的印记,记录着安安这辈子新的生活篇章的开始。
  很快就到了一月十六号,这一天,陈家租住的小院儿一大早就忙碌了起来。因为今天是安安跟项少龙结婚的日子。
  项莹一大早就过来了,她拿着一套化妆品,要给安安画一个新娘妆。安安找被自家娶二嫂的时候,俞丽丽脸上的新娘妆给吓到过。这会儿怎么也不同意项莹给她上妆。安安在21世纪虽然懒散,但她好歹是富二代,也是要陪自家的哥哥去参加一些宴会。所以化妆她还是会的。她接过了现在简陋的化妆品,薄薄的给自己上了一层淡妆。项莹看了后,觉得安安,好像没什么变化。只是五官看起来更加立体。整个人看起来更加秀丽了一些。
  小柱子跑过来看着安安好一会儿,然后说道:“姑姑今天好看!”
  一群人都笑了,何秀菊打趣道:“小柱子,姑姑就今天好看吗?”
  小柱子也不过是个才不到三岁的娃,哪里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支吾了半天,小柱子才憋出一句话来:“姑姑今天特别好看!”
  安安笑着抱起小侄子,在他的脸上“啪”的亲了一口道:“咱们小柱子长大了,都知道看人的美丑了。”其实安安对自己有自知之明。她真的长得勉强算是清秀。就这长相,扔人堆里基本上都认不出来。她之所以被人注意,完全靠一身气质在撑着。不过安安这辈子也不在乎自己长得不够美。反正她也找到了如意郎君。她也相信项少龙不是个看见美色就移不开眼的人。其实正是因为自己的长相普通,所以安安才相信项少龙是真的爱她的,而不是爱她的容貌。这也让她放心,即使以后项少龙遇到更美的人,也绝不会背叛她。不然安安也不会轻易答应跟项少龙结婚的。
  上午十点,项少龙开着车,后面还有他大院的发小也开着三辆吉普车,一起到了陈家租住的小院儿。这时候可不兴什么为难女婿的事。项少龙和其他三个大小伙子就这样顺顺利利的进来了。项少龙看见站在院里的陈家人,利落地喊道:“爷爷、奶奶、大爷、大娘、爹、娘、大哥、嫂子、哥还有小柱子,我来接安安了。”改口改得如此自然爽快,态度之亲近,让跟着他进来的三个发小有些瞠目结舌。这还是他们熟悉的那个拽上天,小霸王一般的项少龙吗?
  被喊到的陈家人都开口答应,安安娘本来还有些嫁女儿的忧伤和不舍。如今见了好女婿,倒是忘得一干二净了。安安娘连忙说:“安安就在屋里呢,你去接她吧。少龙啊,以后你可要和安安两个好好过日子啊!”
  项少龙点头如捣蒜,郑重地承诺:“大家放心吧,我一定会对安安好的!”说完就进了左边的那间房间。跟着项少龙一起过来的三个兄弟,也一直在军队里忙着,还真没见过安安。这会见项少龙对陈家人的态度,还想着是怎样的天资绝色才能迷得自家兄弟变成这样。可当项少龙牵着安安的手出来时,三人都愣了一下。这长相也只能算是秀丽吧,怎么看少龙看着她的眼光,里面充满了喜悦和爱意。几人再仔细一看,才发现新娘子身上的确有一种特别的气质。这让他们立刻忽略掉了新娘那不出彩的容貌,只觉得这是一个出色的姑娘。三人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疑惑。他们知道新娘家里是农村的,可这农村人怎么培养出新娘这一身气质的?
  三人还待探究,就见项少龙牵着安安走过来,给他们介绍彼此:“安安,这是我从小到大的铁哥们儿,从左到右分别叫伍谨、刘畅、龙飞。这伍谨的大哥就是伍辉。这是我媳妇儿,陈安安。”
  安安大大方方地打招呼:“你们好啊!我是陈安安,我是边防团出来的,伍辉可是当时招我入伍的人呢。”
  一句话立刻拉近了几人的距离。其他三人都连忙打招呼:“嫂子好啊!以后有事儿只管吩咐。”
  项少龙开口道:“以后日子还长着呢。有什么话以后说,现在快去给我开车,接我丈人家的人去我家。”三人这才帮陈家人将安安的嫁妆搬上车,再接上大家一起去了项家。
  三辆车进入大院,在项家门口停了下来。项家老俩口本来就没什么亲戚了。如今在屋里的是项莹的婆家,史家老两口还有史强带着小石头、小香香。见安安被接了过来,一群人都高兴的迎了出来。陈家的男丁都帮着把安安的嫁妆搬到婚房里。其余人则挤在了客厅里。
  安安也跟项少龙一样,大大方方的改口叫人:“爷爷、奶奶、爸、妈、姑姑、姑父、小石头、小香香。”被喊到的人都高兴地回应她。
  眼看着十一点了,一群人便去了国营大饭店。项家人在这里包了整整十桌酒席。安安和项少龙都站在门口,来了客人,张慧就帮忙介绍。安安也大大方方的打招呼,这让来的客人都高看她一眼。陈家人已经进去了,跟项家老两口坐在一起。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些项老爷子的好友,大多数都认识陈爷爷。伍辉的爷爷伍战国见了陈爷爷,直接过去拍了他的肩膀道:“陈元生,你这老小子可算是出现了。这么多年不声不响地在哪里窝着啊?连信都不给我写一封,我们可是在同一个战壕里待过的。”
  陈爷爷笑着说:“伍老虎,看看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是这臭脾气。我当时不是受伤了嘛。一个军医拿不动手术刀,还占着位子干嘛。所以我就回老家去了。我倒是想给你写信,可握也不知道你在哪里啊?”
  方院长到了后,更是激动地对着陈元生喊老院长。这下子,许多跟项少龙同辈和跟项卫军一辈儿的人都明白了,这项家的新媳妇儿看着是农村出来的。人家家里也是有能耐的。有些有点小心思的人都将那些想法收了起来。别说那位陈老爷子,就是那位陈老太太,看着也不像个农村人。那气质做派,比在座的好些老太太要强百倍。有些势利眼,心里嘲笑项少龙找了个农村媳妇儿的人,这会子倒是都没话说了。
  接下来婚礼进行的很顺利。仪式跟安安二哥结婚时差不多,只不过证婚人换了而已。虽然这个婚礼很朴素,可却让安安很安心。这表示着她彻底成为了项家的一员。

  ☆、64

  安安结婚第二天就是小年了。这一回项家很是热闹,项家人硬是将陈家老两口留在了项家。毕竟项莹的房间空着。正好方便那些好不容易又见到陈爷爷的老战友串门叙旧。陈家其他人在小院里也住的开一些。
  因为两家合在一起过年,张慧拉着安安还有安安的大娘和娘出门大采购。虽然家里已经有许多东西了,可过年嘛,中国人习惯性的喜欢出去买买买。正好安安的大爷和爹没事干,跟着过来当苦力。本来安安娘和大娘还有些拘束,但逛街是女人的天性,没一会儿两人就放开了。张慧也很开心,以前想出来这样逛都没人陪。女儿项莹原先在边防团,没法一起逛。后来回来了,没多久就结婚嫁人了,也很难有机会一起这样逛。可以说,这一次真的是让张慧过足了瘾。
  除夕夜,十多个人挤在项家的客厅里。这时候还没有春晚,但是一群人说说笑笑的,气氛很是欢乐。兴致来时,这些女眷们都开始唱起了歌。安安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大娘和娘都有一副好嗓子。二人传唱的那叫一个地道。引得家里的人全部鼓掌叫好。
  几个老人虽然不唱歌,但他们阅历丰富。后来,一群小辈们坐在一起,听几个老人讲自己年轻时投身革命的经历。几个老人,你说几句,我补充几句,一屋子的小辈们却听得津津有味。安安忽然觉得,即使这个时候没有春晚,没有手机和电脑。可这个除夕夜确实过得非常有意义的一晚。
  过年期间,安安和项少龙跟着张慧到处走亲戚拜年,到时把项家的关系网理了一遍。
  过了初五,安安和项少龙便陪着家里人逛了后是首都的著名景点。陈家人逛了故宫,爬过了长城,去天安门看过了升旗。陈爷爷和陈奶奶说,这辈子也算是值了。
  到了二月初,陈家人都回去了。虽然像家人很舍不得他们。不过大家都明白,陈安林和何秀菊是要回去等高考成绩的。况且大家该上班的要上班了,该回部队的也要回部队了。还真没有人有空闲来继续招待陈家人。
  和来时一样,陈家人坐着两辆吉普车回了靠山屯。这回回去也是带着大包小包的。安安在家里人回去的头两天,还有些失落。可接下来她也有的忙了。
  军医大开学时间比较早,在二月中旬就开学了。所以安安最近把黄军医留给她的军医大学的课本翻出来,开始复习那些理论知识。安安虽然决定要系统的学习西医。可她毕竟有一些基础。如果可以,她还是希望能够提前毕业的。
  安安虽然对历史有些不太清楚。却也是记得再过一两年,西南边境那边还是有一场硬仗要打的。安安了解项少龙,若真的战争爆发,他一定会向上级请愿参战的。作为一名军医,还是从边防团出来的军医,当然也希望自己能够在这场战争中发挥自己的能力,能够多救几个战友回来。所以安安决定自己一定要努力的学习。争取短时间内大幅度地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特别是外科手术的水平。
  2月中旬,在安安去军医大报到的前一天,她收到了来自靠山屯的电报。原来自己的大哥和大嫂真的考上了j省的农业大学。得知这个消息后,不仅安安高兴,向家人也心里开心的不得了。毕竟安安的娘家人有了出息,以后也能够帮衬帮衬自己家。毕竟项家这一代就少龙一个儿子,难免有些势单力薄。安安家里也好,对他们家越有利。

  ☆、65

  首都军医大开学的那天,安安拒绝了项家人的帮忙,自己一个人去报了到的。军医大要求全部住校,而且周末还不一定能够出校门。这是安安和项家人早已预料到的事。所以大家也不会为此而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想到大院里有些人家娶了媳妇儿,就不让媳妇出去工作学习了。安安就无比的庆幸自己嫁的人家是如此的开明。
  安安这一次分到的班级,里面全部是这次从部队招收的现役军人。可能是因为大家都是当过兵的人,虽然大家都互不认识,但彼此之间却相处得很好。安安还在里面认识了从西南边境团考过来的军医付小敏。
  这个时代女子普遍早婚。当然,这个早婚是相对于21世纪来说。总之安安在这里面虽然算是最小的一个。但大家的年龄相差不大。最大的一个也才23岁。不过她们这个班的人都结婚了。这种现象在21世纪可是看不见的。
  最奇妙的是,他们班总共有30个人,女生却占了一大半。除了安安是新婚以外,其他的人都结婚一两年了。基本上孩子都有一两岁了。有一位才生了孩子一个多月。俺们都佩服她,刚坐完月子就能通过体能考核,想必也是一个体能高手。因为有着这样那样的共同点,所以她们班的人很有共同话题,相处起来也非常的融洽。
  安安跟这些人交流,发现个个都是身怀绝技。跟她们在一起学习交流,简直是受益匪浅。安安觉得,考军医大是她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虽然安安以前有看过黄军医留下的课本,但真正开始系统学习起来,才发现自己以前学的那些东西,真的只能算是皮毛而已。现在有了机会可以深入学习,安安真的是卯足了劲去学。
  安安发现,这个时候,学校的图书馆居然有国外的医疗报刊杂志。看来国家在医疗这一块儿,还是很注重与国际间的交流的。安安忽然庆幸,自己这么多年以来,上辈子学过的外语居然都还没有忘记。看来自己也对得起外语系学霸这个称呼了。不过安安很快就明白了,这些外语报刊上面,有许多的专业的医疗用语,这是她上辈子没有接触过的。而目前市面上的字典,也不一定能查得到。安安为此专门去找了杨教授。
  杨教授也没想到安安会去看这些国外的医疗报刊。要知道,经历了十年的动荡,即使学校图书馆里有这些书籍,但几乎没有学生去借阅。而她这一辈的老教授倒是会去翻翻看。但他们也不只有教授一个职业,平时还要去医院上班,所以还真没想过教学生们看国外医疗报刊的事情。这会子安安提了,她才意识到,随着国家的飞速发展,学生的思想也越来越开放。学生们也会关注国外的医疗情况。学校是时候给学生们恢复医疗英语这门课程了。
  杨教授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高考除了要报考外语专业的,这一届都没有考外语这科。不知道这些学生的外语基础怎么样。若是连基础都没有,那还学什么专业英语?杨教授看着安安,显然面前这孩子的英语相当不错,不然不会只问专业术语的问题。她干脆将事情交给安安:“安安啊,你回去统计一下,你们班里的同学的外语水平如何。我这边跟学校商量一下,以后的课程要怎么安排。”
  安安一听,这是有望解决专业英语的问题。她立刻答应了杨教授的要求,回班里统计情况去了。然而统计出来的情况并不乐观。班里除了两个男生因为家里的原因,会一点点英语。其他人连二十六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安安不禁有些叹气。学校肯定不可能给她一个人开专业英语课的。看来有很长一段时间,她都要继续奋战在基础英语里了。
  杨教授得知了结果,也轻轻地叹了口气。她虽然预料到了情况不好,但没想到这批学员的外语基础会差成这样。杨教授拍拍安安的肩膀道:“你平时多帮帮班里的同学吧。我会尽快让学校开设基础英语课的。至于你,我这儿有当初留学时的书。我专门记了一本专业术语。你晚点过来找我拿吧。”
  安安不想还有这样的惊喜,立刻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会帮助班里的同学学习英语的。然后就兴冲冲地回去跟班里的同学商量学习外语的事了。

  ☆、66

  安安在学校愉快的过着学习的生活。在三月初的时候,安安总算是在周末的时候请到了假,回了项家一趟。而消息灵通的项少龙,也在中午的时候回了家。已经有一个月没见的小夫妻,坐在一起腻腻歪歪的说话,笑闹。晚上的时候,安安觉得项少龙热情的想要将她融化了。两个新婚的小夫妻腻歪了两天,又各自回了自己的学校和军营,开始忙起了自己的事情来。
  军医大的教授目前都还是兼任着医院的职务。即使是想要调课,新增英语课,目前也还空不出人手来。最后在杨教授跟校长的反应下,单独对安安进行了一场外语测试。满分的卷面成绩以及满分的口语测试,让安安有了新的工作。她将成为首都军医大78届学生的外语课教授。
  接到这份任命的时候,安安真的是有些头疼。虽然她在上辈子是外语系的学霸。可是她很清楚,教别人学和自己学生两码事。而且他们这一届的同学,外语基础基本为零。这相当于是要充26个英文字母开始重新教起。所谓大学学霸也不能一定能够成为好的小学老师。安安如今也只能绞尽脑汁做好备课,然后硬着头皮上了。
  学校里的同学对于安安成为他们的外语老师这件事并不难接受。这个时候大家都是追求知识的时候。对于有能力有学识的人都大力推崇。所以安安虽然是他们的同一届同学,但只要安安能够给他们带来知识。他们也接受安安是他们的老师,并且尊敬她。
  安安见大家学习热情高涨,也尽心尽力的给同学们讲课。同学们有什么问题问她,她也从来都是耐心的给他们讲到懂为止。一时间,安安与同学们的关系越发的好了。
  安安自己每天都抽空学习专业英语。她毕竟是有基础的人,专业英语对她来说最多只是背单词那种程度。半个月后,她已经能顺畅地阅读那些国外治疗书刊了。安安虽然知道,如今的医疗水平无法跟21世纪相比,但是她上辈子不是学医的,无法在现在的医疗技术上沿着正确的方向改进。如果想要提高现有的技术,她也只能通过无数次的实验才能有结果。况且,不是你经过了无数次的实验就会有成果的。
  杨教授在一个多月后对安安进行了专业英语的考试,发现安安已经能熟练运用这些专业术语了。甚至安安现在可以用英文写论文了。秉着一事不烦二主的思想,杨教授跟校长报告了此事。结果,安安又接下了教授全校专业英语的任务。不过学校也不是白差遣她,给了她助理教授的待遇。
  安安这个班的人都是有着医学一定基础的。所以在专业课的学习进度相当的快。他们这个班主攻的就是外科。所以到四月末的时候,他们班就开始学习人体解剖课了。
  上完第一堂人体解剖课,班里所有的人都吐了。毕竟这些人即使是部队里的军医,除了安安以外,基本上没有做过什么手术。最多也就是给人缝合过伤口。上人体解剖课还是第一次。所以他们吐了也算是正常。可是这一次,连安安也吐了。这倒让熟知安安情况的杨教授和安安自己都大吃一惊。
  杨教授走过来,严肃地问道:“陈安安,你是怎么回事?我记得你是参加过总院的医疗培训的。怎么会这个样子?”
  安安也一脸懵:“我也不明白啊,我并不觉得这些尸体可怕恶心。只是刚刚闻到福尔马林的味道,总觉得胸闷气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