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他的心尖儿宠-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日早朝,李原上奏说,因近日的频频雨水,永州城突发了洪灾; 灾情严重,需立即派人前去赈灾才是。
  景燚闻言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洪灾爆发可不是小事,若是一个处理不好; 百姓受苦不说,到时候怨声载道便不好了。
  这份差事可是棘手得很; 李原站出来提议的话,不会是又有什么阴谋吧?
  果然; 老皇帝闻言后脸色难看得很,当场便怒了; 将折子扔在大殿上; 道:“这么大的事情; 怎的现在才有人禀报上来?朕要你们有何用?”
  下面的大臣皆被吓得闷着声,帝王之怒,谁也不想上赶着去触了霉头,以免掉了脑袋。
  国舅李原这个时候站了出来道:“陛下息怒,当下首要的便是派人去永州赈灾才是。”
  他不说这话还好; 他话将将说完老皇帝则是更加动怒了,道:“难道永州的人都是死的吗?灾情这般严重了才上报?永州太守是谁?”
  这时太子景彧站了出来道:“父皇,若儿臣记的没错的话,这永州太守乃是王洵大人一手提拔的呢,当初王大人可是看重得很。”
  闻言,下面的大臣们面面相觑,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看向王洵。
  景燚拧眉,若他猜的没错的话,景彧和李原是想将这把火引到王洵身上来。
  难道,是因为自己现在身处户部吗?
  不得不说,景彧这招还真是阴险,他自己拉拢不到王洵,便也不会好好地留着他,甚至不惜毁掉这样一个忠臣。
  无耻至极!
  这种情况下,王洵自然也知道了,李原和太子这是给自己个下马威呢。
  不过,他王洵做官这么多年,自认为忠心耿耿,永州太守是他提拔的人,洪灾之事也算是他的失察。
  可他无愧于心,他也是因着永州太守清正廉洁才稍加提拔的,王洵现在只是觉得苦了百姓,作为父母官,他愧对百姓。
  王洵走了出来,顺势跪在了殿上,不慌不乱道:“陛下息怒,永州洪灾一事,是为太守失职,是臣提拔的人,臣也甘愿受罚。”
  老皇帝闻言脸色依然如故,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下首的人,其实他不是不知道,这一切恐怕都是旁人有意而为之,故意将火引到王洵这里。
  王洵此人他是知道的,为官正直廉洁,持身中立,不参与任何党争,一心为主,若非如此,他又怎会将“国之金库”的户部交在他手上。
  思及此,老皇帝不耐地挥了挥衣袖道:“行了行了,朕知道了,起来吧。”
  王洵闻言道了句“谢陛下”后,才慢慢站了起来,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去。
  李原和景彧似乎没想到会是这个情景,皇上竟然就如此放过了王洵?两人心有不甘地对视了一眼。
  老皇帝坐在上面自然将下面的一切都收入了眼底,包括方才太子和李原的对视。
  顿时心生不悦,甚至可以说是隐忍着怒气,这就是自己的好儿子,未来要继承大统的人?
  老皇帝又打量了下站在一旁的景燚,很是平静,好像这大殿上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似的,老皇帝眯了眯眼,不知想到了什么。
  而后威严地道:“若要派人去永州赈灾,各位卿家说朕派谁去合适?”
  下首站着的大臣闻言皆议论纷纷,可是议论了半晌却也不见谁说出个合适的人来。
  不想去的人皆是因为此次永州洪灾严重,若是办不好的话也是要掉脑袋的事儿。
  而也有人在蠢蠢欲动,赈灾之事必然是需要银两的,谁不想从中捞一把呢?可谁也没有这个胆子罢了。
  这个时候,太子景彧站了出来,拱手道:“父皇,儿臣愿为父皇分忧,前往永州赈灾。”
  景燚闻言不由得看向了景彧,他竟然主动请命去永州赈灾?真是想分忧?
  怕是不见得吧。
  对于景彧的举动,老皇帝似乎是已经料到了一般,面色淡淡地道:“听你母后说,你不是外出时受了伤么?此事另选他人吧,免得你母后念叨。”
  听了这话,景彧便知道了他父皇这是在拒绝他的请命,可是,他不甘心,他父皇莫不是要让景燚去?
  他还想再说什么,却被老皇帝面不改色地打断了,“好了,不必再说了,朕心里已经有人选了。”
  这个时候国舅李原也站了出来,一副义正言辞的样子,拱手道:“皇上,臣有议。”
  老皇帝不悦地皱眉道:“说。”
  “陛下,臣认为还是让太子殿下去最为合适,太子乃国之储君,殿下去的话不是更能体现出陛下体恤百姓之心吗?况且,这对太子殿下而言亦是一种磨炼。”
  磨炼?更多的是想借此拉拢人心吧,老皇帝拂了拂手,道:“好了,不必说了,朕心意已决,让景燚去。”
  大皇子景燚?
  老皇帝话毕,众人都齐齐看向一旁默默站着的大皇子,皇上这是何意?
  太子殿下想去,陛下却是不让,而这位大皇子从始至终都不曾说过什么,甚至连表情都不曾变过,皇上属意大皇子?
  大皇子远离朝堂已久,这可不是个好差事啊,看来传言还是有几分切实的,皇上啊,不喜这大皇子,怪不得要将这等苦差交给大皇子。
  景燚立于殿上什么也没说,心里却是在想,他这是要将自己和王洵绑在一起了吗?亦或是在为景彧铺路?
  不对,景燚算是想通了,他父皇这是要给他放权了?
  不过也是,若他一直只是个小小的闲官,又怎么能他父皇如愿和李家相制衡呢?
  老皇帝看着下首低头不语的景燚,道:“怎么?你不愿意?”
  景燚闻言抬头拱手,一字一顿道:“陛下旨意已下,景燚岂敢抗旨不遵。”
  老皇帝被他这话一噎,心里也来气了,景彧想去朕都不准,朕将这差事给你,你竟然如此漠然,“既如此,你便去吧。”
  末了老皇帝睨了一眼众人,又道:“景燚远离朝堂已久,对于朝堂之事有些生疏,既是皇子,也该为大周做些什么。”
  老皇帝看了下首的王洵道:“王洵,此次大皇子去永州赈灾,你户部便从中相助,灾银便从你户部调拨即可。”
  王洵遵旨道:“臣遵旨。”
  今日下朝后,大臣们皆在私下议论着,恐怕大多数还是在猜想,皇上为何会突然重视起这个大皇子了?
  景燚和王洵并肩走着,王洵不禁多看了几眼身旁的人,面对众人的议论猜想,这个人也如此平静,果真沉得住气。
  王洵不禁对景燚高看了几眼,想来大皇子在宫外这些年也并不是毫无作为和准备的吧。
  “殿下还真是沉得住气,真让老臣刮目相看。”王洵道。
  景燚闻言低声笑道:“沉得住气?大人过奖了,不过,能得王大人一句“刮目相看”也是值得。”
  “对于永州赈灾,臣看殿下似是心中已有了打算。”王洵道。
  景燚停下了步子,转身看着王洵道:“是,不过这一切都还由大人决定,大人若助我,这永州洪灾又有何惧?”
  王洵看着眼前的大皇子,却是有些看不懂了,他到底想要什么?
  “殿下说笑了,既然皇上已经下旨让我户部相助殿下,臣自当殚精竭虑,万死不辞。”
  景燚笑道:“那便一切都仰仗大人了。”
  出了宫门,景燚便看到了侯在那里的清风,看见他便忙走了过来,道:“主子。”
  “走吧,回府。”
  清风已经听说了今日殿上的事儿,于是道:“主子,永州洪灾一事……”
  景燚看了清风一眼,道:“想说什么便说。”
  “主子,永州洪灾灾情十分严重,皇上此举……主子还是太冒险了。”
  景燚靠在马车上,慢悠悠地道:“冒险?既然父皇他给了我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我又怎么能不要,他既想放权给我,让我去制衡李氏,那我便接住好了。”
  清风担忧的正是这个,听说太子请命被皇上拒了,不知会不会从中作梗。
  “主子,清风自请同您一道去永州。”
  赈灾之事非同小可,景燚也不敢掉以轻心,于是道:“嗯,另外,让我们的人先去永州接应,小心行事。”
  “是,主子。”
  景燚回了府上,许是因为身子不舒服,小姑娘今日倒是没在门口等着他,不过景燚进了云砚阁便瞧见了小丫头的身影。
  这会儿正坐在他院子里玩儿呢,原来在这儿等他,景燚心下顿时被填得满满的。
  景燚悄声走到小姑娘身后,弯腰低头在小姑娘耳边道:“好玩儿吗?”
  小姑娘似是没想到他会突然出现在身后,闻言惊喜地抬头,眉眼弯弯道:“呀,燚哥哥回来了。”
  说完也不等景燚反应便伸手圈住景燚的腰身,语气带着撒娇道:“燚哥哥我可想你了。”
  小家伙,我也想你。
  又要出去一段时间了,若是小丫头知道了定然会舍不得他走的。
  他又何尝舍得呢。
作者有话要说:  等会儿二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静夜思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静夜思 2个;郭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永州(二更)

  景燚还是将要去永州的事告诉了小姑娘; 他不忍心瞒着小姑娘,舍不得见她难受。
  “与与; 燚哥哥要离开京城一段时间。”
  小姑娘闻言没有说话,只是抬眼望着他,眼眶红红的,愣是倔强地憋着没将眼泪落下来。
  小姑娘倔强的眼神像是一拳重重地打在了景燚心上,景燚心里钝痛; 他将小姑娘拥入怀里,暖声道:“与与,燚哥哥就去一段时间,很快便会回来的; 嗯?”
  虞槡没想到景燚又要出去了,她不是难过景燚又要离开了; 而是不想他像上次那般,出去了那么久; 还受了伤。
  她怕,她怕她的燚哥哥受伤。
  燚哥哥是这世上除了阿爹阿娘外最疼她的一个人了; 她不要燚哥哥去冒险; 她希望燚哥哥好好的。
  即使明明知道燚哥哥做了官是身不由己才要去的; 她也还是担心。
  瞧着怀里的小丫头迟迟不说话,景燚有些着急了,温声哄道:“与与,好姑娘,别难过; 燚哥哥见不得你这般。”
  “唔,燚哥哥,我不会难过的,我只是……只是担心你。”小姑娘红着眼眶道。
  景燚将小姑娘抱起来放在自己膝盖上坐着,手指忍不住摩挲着小姑娘红红的眼眶道:“傻丫头,担心我什么?”
  “燚哥哥,上次你答应我的,不会受伤,可是……可你还是受伤了。”
  小姑娘说完便又伸手搂住他的脖颈,将脸埋进他的胸膛处,带着些呜咽道:“我不要燚哥哥受伤。”
  景燚这才发现,原来自己上次去泽州回来时受伤的事给了小姑娘如此大的阴影,是他不好,忽略了这事儿。
  他忘了,小姑娘骤然离开了爹娘,好不容易有了自己陪伴,却又时时在刀剑上舔血,处处受人掣肘,是他不好,给不了小姑娘安全感。
  他拍拍小姑娘的背,道:“与与?燚哥哥答应你,这次一定不会再受伤了,否则与与便惩罚燚哥哥,可好?”
  小姑娘闻言抬头看着他,瘪瘪嘴道:“真的么?”
  景燚抚去了小姑娘眼角的泪,答道:“嗯,真的,燚哥哥若是食言的话,与与便随意惩罚好了。”
  小姑娘有些抽噎地道:“怎么惩罚?”
  “怎么惩罚都行,嗯?”景燚温声道,最后那个字还刻意尾音扬了扬,带着很强的哄人意味。
  哪知下一秒小姑娘眸子明亮地看向他,认真地开口了。
  “那……我就亲你。”
  景燚愣了一瞬,不过也只是一瞬便恢复了自然,小丫头还记着自己上次说的惩罚呢,而后却是笑了,他的小姑娘还真是可爱。
  这个“惩罚”,他喜欢。
  小姑娘不解地问:“你笑什么?我真的亲你喔。”说完还假装发狠地瞪了瞪景燚。
  景燚不由得笑得更欢了,但还是安抚道:“嗯,燚哥哥知道了。”
  “哼,若是燚哥哥再骗我的话,我就狠狠地亲你了,定要好好惩罚燚哥哥,燚哥哥一点儿也不乖。”小姑娘又道了句。
  景燚无奈地笑着摇摇头,这些话好生熟悉,原来是自己先前对小姑娘说的,这下倒好,全被小姑娘给听进去了。
  “是,燚哥哥遵命。”景燚笑着应道。
  景燚将抱着的人儿换了个姿势,让小姑娘更舒适地靠在自己怀里,拦着小姑娘道:“与与,燚哥哥往后便只有你了,你会一直陪着燚哥哥的对吗?”
  怀里的人似是想也没想便道:“唔,与与当然会一直陪着燚哥哥的,燚哥哥你去哪儿我便去哪儿。”
  他家小丫头最不会骗人了,他相信的,景燚忍不住低下头,吻了吻小姑娘光洁白皙的额头。
  他这一吻,带着怜惜与厚厚的珍重,还有毫不掩饰的爱意。
  小丫头,你答应过的,记住了。
  往后刀山火海他护着小丫头,荣华富贵也只和她携手共享。
  所谓“执子之手,与子白首”也不过如此,其实两人之间,一直都是小姑娘在拯救他,他前十几年一直活在阴暗里,直到遇见了她。
  虽说小姑娘是需要护着的那个,其实景燚又何尝不是在被她“救赎”,小姑娘是他的“救心之人。”
  虞槡安静地靠在景燚的怀里,久久没有听到景燚说话,便糯糯地开口道:“燚哥哥?”
  “嗯?怎么了?”景燚问道。
  小姑娘似是做了一个很大的决定一般,道:“燚哥哥,我想同你去。”
  看着小姑娘下定决心的模样,慢慢和记忆中那个答应同自己下山的姑娘重合,那个离开了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毅然同自己来到京城的姑娘。
  或许,小姑娘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坚强,也还要离不开自己。
  景燚其实是开心的,至少小姑娘是如此依赖自己的,让冬雪她们也一道去保护着小丫头,好像也不是不行。
  “与与,你知道的,其实燚哥哥一点也不想你跟着去冒险,但是……既然你想去,便去吧,让冬雪她们时刻跟着你。”
  小姑娘闻言眼睛都亮了,似乎是不敢相信他竟然答应了一般,道:“燚哥哥,我真的可以去吗?”
  她知道燚哥哥是要去办很重要的事情的,她不想给燚哥哥添乱。
  景燚点头,手指轻轻戳了戳虞槡的鼻尖道:“嗯,一起去,小丫头,这下可满意了?”
  “嗯嗯,满意。”自己亲自去监督燚哥哥,可不能再让燚哥哥受伤了。
  小姑娘似乎已经忘了方才的难受,这会儿便坐在自己怀里,荡着小腿道:“燚哥哥,我们要去永州做什么呀?”
  景燚缓缓道:“去赈灾,那里发洪灾了。”
  闻言,小姑娘顿时没了先前的欢喜,皱眉道:“啊?那里的人可怎么办,燚哥哥是要去保护他们吗?”
  “嗯,燚哥哥会尽力将他们都安顿好的。”
  小姑娘点头道:“唔,我知道的,燚哥哥很厉害,一定可以的。”
  永州赈灾迫在眉睫,王洵很快便准备好了灾银,皇上也派来了一对人马,景燚稍加整顿,第二日便出发,朝着永州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5000+已更,
更不动了嘤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绿仙猴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布粥

  永州城。
  一路走来; 所到之处,农田被淹; 房屋皆为之所毁,百姓流离失所,永州城内还好,但整个永州可以说是民生凋敝。
  天灾人祸,说到底受苦的还是百姓; 景燚面色淡淡地放下了马车的帘子,什么话也没有说,拳头却是握了起来。
  虞槡一路上看到了太多受苦的百姓,她知道燚哥哥做官了; 她的燚哥哥一定是个好官,看着这些百姓; 燚哥哥心中定然不好受。
  正在出神的景燚忽然感到自己握紧的手被一只柔软的小手覆上来了,他回头一看; 小姑娘又将另一只手也覆了上来,两只小手将自己的手包裹了起来。
  小姑娘露出了乖巧而明媚的笑容道:“燚哥哥来了; 一切都会好的。”
  景燚没有想到小姑娘如此相信自己; 好像在她眼里自己永远都是无所不能的; 什么都难不倒一样。
  “那么相信燚哥哥?”
  小姑娘点头道:“嗯,对呀,燚哥哥最厉害了。”
  看着小姑娘明媚的笑容,方才心中那点阴霾都散了去,景燚反手将小姑娘的双手握住; 似是呢喃道:“傻丫头。”
  景燚一行人直接去了永州官差驿馆,因着早有圣旨下来,所以他们到的时候驿馆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在门口迎接他们。
  永州太守赵阳带着人在驿馆门口侯着,周围还有不少百姓围着,景燚不由得蹙了蹙眉,叫那么多人来做什么?
  景燚将将下了马车,赵阳便带着一众人等过来了,跪下道:“永州太守赵阳,恭迎殿下。”
  赵阳话毕,周围的百姓也都跟着跪了下来,齐声道:“恭迎殿下。”
  而后百姓们都小声议论了起来,景燚也听到了,百姓们都在说,朝廷派人来了,他们有救了,听说还是当朝大皇子。
  景燚知道,这些百姓得知自己是朝廷派来赈灾的,自然心中有所动容,只是百姓已受苦受累,赵阳竟然还让人来此跪拜迎接他。
  “起来吧。”景燚淡淡地道了句。
  “谢殿下。”赵阳带着一众人等站了起来,分站在了驿馆两边。
  景燚转身去到马车边,掀开了车帘,伸出手道:“手给我。”
  小姑娘将手伸出来后,景燚握住了小姑娘的手而后将小姑娘抱了下来,放在身边站定。
  百姓们自然也看到了这一幕,但是都默默地低下了头,皇家的事儿哪里是自己这些小老百姓可以好奇议论的。
  赵阳亦是没有想到大皇子会带着一个姑娘来这种地方,看着那姑娘娇娇柔柔的,不知这位殿下究竟是如何想的。
  早已与王洵通过信,对大皇子此人虽不了解,既然皇上能让他来赈灾,自然也是有理由的,何况泽州平乱之事他也是听说过的,这大皇子想来也不是无能之辈。
  赵阳会配合他完成赈灾之事,毕竟作为永州父母官,早一日解决此事,百姓便早一日安好。
  望着还跪着的一众百姓,景燚对赵阳道:“让百姓都回去吧。”
  景燚的语气让人捉摸不透,但赵阳却从中听出了几分不喜之意,心下一紧,难道大皇子因为此事而不高兴吗?
  于是忙道:“是,臣立刻让百姓回去。”
  遣散了百姓后,赵阳在心中悄悄为自己捏了一把汗,这大皇子果真与传言不同,以往来的官员都喜欢自己带着百姓迎接,这大皇子却是与旁人不同。
  待景燚一行人都进去后,赵阳也忙跟了进去。
  这次永州之行,冬雪,秋月,朔月都跟着过来了,景燚吩咐三人先将小姑娘安顿好,这才出来见赵阳。
  见景燚出来后,赵阳忙福身拱手道:“殿下。”
  景燚坐下后,先是给自己倒了一盏茶,而后才缓缓道:“百姓都散了么?”
  赵阳闻言忙道:“散了散了。”
  景燚呡了一口茶,看了一眼赵阳道:“日后还是莫要这般再折腾百姓了,赵大人可明白?”
  “殿下恕罪,臣明白了。”赵阳急着跪下道。
  赵阳此人是王洵提拔的,想来也不坏,若要真说点什么的话,那充其量是有些死板迂腐罢了。
  景燚看了一眼下首跪着的人,语气缓和了几分道:“起来吧。”
  “谢殿下。”赵阳起身后道。
  眼下最紧要的事情还未做,景燚虽已派人早早来此接应,大致情况也知道了一些,只是其中细节还是要问赵阳。
  景燚道:“赵大人先说说这永州眼下的情形吧。”
  赵阳叹了叹气道:“想必殿下已看到了,百姓流离失所,虽然臣已经安顿了一些,可永州城内已没有多少地方能够安顿百姓了,都是从外县逃到永州城来的。
  何况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无奈受灾的地方实在太广了,臣真是束手无策啊,这才上报了朝廷。”
  景燚没有想到情况比自己得到的消息还要糟糕,道:“那可做了何举措?”
  “进了永州城的,臣都安置了下来,发放了粮食,至于没有其他的,臣也只能先行发放了些银两下去,好叫百姓们不食不果腹便好。”
  还好,至少目前没有出现百姓暴动的情况,景燚又道:“那受灾的地方都有哪些?”
  赵阳道:“共有七个郡县,其中白河,天水二县灾情较为严重。”
  闻言,景燚心中已大致有了决断,眼下也只能这么做了,不能让百姓有了埋怨之心。
  景燚道:“赵大人,对于白河天水二县,灾情严重,你即刻派人过去,给每家每户发放灾银,粮食,衣裳,务必要将百姓都安顿好,同时派人在那边保护好百姓。
  至于其他灾情较轻的郡县,银两发放较白河天水少些,无粮便放粮,务必要整顿安抚好百姓。
  进了永州城的便好生安顿着,从明日起,开仓布粥,待灾情控制住了便让他们回去。”
  听了景燚的一番部署安排,赵阳悬着的心才放下了几分。
  这么短的时间内大皇子便就能做出如此决断,还真是令人刮目相看,能得王洵大人如此高看倒也不足为奇了。
  只是大皇子远离朝堂多年是不错,可若说什么都不知道赵阳却是不信的,如此有谋略筹划的人,怎会是等闲之辈。
  赵阳心中佩服,拱手道:“是,臣这就按照殿下所说的去办。”
  第二日,大皇子要开仓布粥的消息不胫而走,百姓们都围着去了布粥的地方,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可景燚却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永州城内不止他们一处在布粥。
  景燚私下派人去探查过了,那行人已经施粥好几日了,因为知道的人少,故而他们没有注意到。
  当然,这并不是赵阳安排的,当然也不是自己。
  那么,会是什么人呢?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啦~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不高兴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密谈

  景燚还是有些不放心; 又让清风亲自去了一趟。
  不过一刻钟清风便回来了,道:“主子; 布粥背后的人,是蒋军杰。”
  景燚闻言心中亦是讶异和疑惑,他想到了会是任何人,但是没想到这个人会是蒋军杰。
  不对,应该说其实是蒋毅才对。
  只是; 景燚实在是想不通蒋毅为何要这样做,他究竟想要做什么?
  难道仅仅是想要吸引自己的注意吗?亦或是别有用心。
  景燚拧眉道:“清风,你再去走一趟,告诉蒋军杰; 我要见他,行事小心些; 不要引人注意。”
  “是,主子。”清风退了下去; 悄悄去见了蒋军杰。
  是夜,等小姑娘睡下后; 景燚才同清风一起去到了和蒋军杰事先约好的地方。
  到了那个地方; 景燚瞧了瞧; 也就是个普通百姓家的院子,倒也低调不引人注目。
  清风敲了敲门,在第三声时有人来开门了,道:“两位请,我们公子已恭候多时。”
  景燚和清风随着那人进去了院子; 那人领着他们到了里屋,一进去果然看到蒋军杰坐在那儿等着的。
  见着他进来了,蒋军杰立即起身,拱手道:“参见殿下。”
  景燚淡淡道:“不必多礼,你该知晓我为何而来。”
  待景燚坐下后,蒋军杰才道:“那殿下以为我们是何意?”
  景燚没想到蒋军杰会这般反问自己,难道,真的与自己所想不同?
  “你们来此地布粥,不就是想引我前来吗?”
  蒋军杰闻言低笑道:“殿下这么想也没错,我们是想借此机会引殿下前来,不过,殿下未免也将我们看得太小人了些。”
  景燚皱眉,道:“这话什么意思?”
  蒋军杰起身走到屋子中间,覆手而立,看着景燚道:“先前父亲虽借救殿下之名,想要殿下实行复国大业,这事本也就是父亲做的不妥,但是殿下,父亲其实从始至终都只是觉得自己愧对了那十几万死去的将士而已。”
  末了又接着道:“时至今日,父亲仍旧觉得自己是苟活于世,每每想起往日带领的数十万将士便心痛不已,这才萌生了让殿下复国之心,若要真说父亲错了,那便也是错在此处。”
  景燚知道蒋毅父子这些年隐姓埋名于市井之中定然不易,但他们也的确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之事。
  若是真有复国之心,恐怕也只是心中执念罢了。
  景燚想了想道:“难道说……你们做这些仅仅是怜悯百姓吗?”
  “是,其实父亲这些年也慢慢在放下了仇恨,只不过那日骤然见到了殿下心中动容才会那般说的,数十万的冤魂压在他一人之身,还望殿下勿怪。”
  其实景燚已经猜到了大半,若蒋毅当真要谋反复国的话,定然会看着这灾情四起,百姓暴乱才是,也不会再来做这些事了。
  因着自己先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故而景燚也缓和道:“是我错怪了蒋将军和你,只因我答应过母妃,且我本也算是这大周皇室之人,况且,流血牺牲,受苦的还是百姓,蒋将军也定然不想这样。”
  蒋军杰倒是没想到景燚会如此说,毕竟没有几个上位者能够容忍身边的人置喙,今日见面,将这些说清了也好。
  景燚道:“听清风说,你们已经施粥好几日了,看来是洪灾爆发后便立即赶了过来吧?”
  蒋军杰道:“是,父亲这些年将当年没有阵亡的将士都聚在了一起,让他们四处打探着消息,所以永州洪灾爆发之后父亲便立即收到了消息,这才让我赶了过来。”
  景燚闻言点了点头,心中却是有些讶异,不得不说,这蒋毅也当真是厉害。
  自己也有隐藏在各地的暗线,消息却到的比他们还晚,看来蒋毅的实力也不容小觑,若是他真有复国之心,恐怕也不是不可能。
  若是蒋毅父子能为自己所用,日后定是极大的助力,不过,景燚也不愿强人所难,将他们带入这是非之中。
  景燚思忖了下,缓缓道:“若我能为死去的蒋家军寻一个供奉的地方,且让他们受万家香火,不知蒋公子可否愿意助我一臂之力?”
  蒋军杰愣了一下,很是讶异,过了一会儿才道:“殿下所说当真?”
  若是真的能这样的话,也算是了却了父亲心中的一桩心事,一桩压了他多年的心事,即便不能复国,父亲心中也会少些愧疚,活得轻松些。
  景燚挑眉,道:“自然当真,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景燚说到做到。只是,不知蒋公子可否愿意?”
  蒋军杰不知景燚为何会提出这样的要求,这样想便也就问了出来,“军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