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来夫贵-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老太医施针的时间也逐渐缩短,这几日坚持下来,他从最开始的根本施不完针,需要穆瑾最后进行协助,到现在他自己基本上能坚持施完所有的针。

    张老太医心里对穆瑾十分感激,他心里十分清楚,若没有她的倾囊相授,自己在针灸方面的技术不可能这么快就有了质的飞跃。

    “估计今晚就能醒过来了。”张老太医将皇长孙从浴桶里抱出来放到了榻上,穆瑾上前看了看他的脸色,又摸了下他的脉象,笑的眉眼弯弯。

    张老太医又惊又喜,“真的吗?”

    他们施针这么久,皇长孙除了脸色变得有些红润了之外,呼吸绵长,其他没有任何变化。

    张老太医的心里一直暗暗打鼓,现在穆瑾突然告诉他,皇长孙今晚就会醒来,它自然又惊又喜。

    “那,那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张老太医激动的搓着双手问道。

    “嗯,”穆瑾点头,“接下来自然是不用再药浴了,可以开始调养身体了。”

    调养身体?张老太医一愣,随即又暗笑自己,皇长孙身体那么虚弱,刚苏醒自然要调养身体了,这么简单的道理,他怎么竟然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呢。

    夜里,穆瑾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回自己房间睡觉。

    快到午时的时候,皇长孙果然睁开了双眼,不满两岁的孩童若有一双黑濯石一般的眼眸,看到穆瑾,眨眨眼,笑了。

    旁边的张老太医激动的眼泪差点流下来,尽管已经知道了皇长孙会醒来,但亲眼看见,还是忍不住会激动。

    太子是在两日后知道皇长孙醒来的消息的,大喜过望,立刻来了安康殿。

    皇长孙此时已经不像刚开始醒来时那么虚弱了,不过因为长期的卧床,身体依旧虚弱,看到太子急匆匆而来,露出个笑脸。

    这已经足够太子激动万分了,已经昏睡躺在床上的皇长孙有多久没有对他笑过了?

    皇长孙是娘胎里带出来的弱症,身体本就虚弱,所以才会两岁了还不太会说话,平日里见人最多也就是羞怯一笑。

    “罗娘子医术果然出神入化,你说半月后醒来,果然安哥儿就醒了。”太子周熠看向穆瑾的目光充满了激动。

    “你们好好照顾安哥儿,吾还是那句话,安哥儿好了,吾重重有赏,”周熠忍不住一再交代穆瑾,“不行,吾要去告诉父皇母后这个好消息!”

    说罢,周熠兴匆匆的出了东宫。

    半个时辰后,皇长孙已经苏醒的消息在宫里不胫而走。

    太医院的太医们惊讶的合不拢嘴。

    皇长孙的病什么情况,给皇长孙诊过脉得太医都知道。

    当初请小医仙罗娘子来,不管面上如何,他们心里其实是看不上穆瑾的,他们在太医院浸淫十几年的老太医都看不好的病症,一个十几岁的小娘子能有什么办法?

    可现在他们却被告知这个十几岁的小娘子不仅有办法,竟然还已经救醒了皇长孙,整个太医院都沸腾了。

    方院判从外面进来,便发现太医院里面乱糟糟的,几个太医们正叽叽喳喳的议论纷纷。

    “怎么回事?”他清了清嗓子,干咳了两声。

    太医们扭头去看,发现方院判正皱着眉头在身后看着他们。

    “方院判,你没听说吗?”一个年轻些的太医激动的问道。

    听说什么?方院判没有皱的更紧了,他上午沐休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发生了什么他该知道的事吗?

    “怎么了?发生什么我该知道的事了吗?”他蹙眉问道。

    “听说皇长孙已经苏醒了,是小医仙罗娘子治好的!”年轻太医快言快语的说道。

    皇长孙苏醒了?方院判惊愕的愣在了原地,半晌才反应过来,捋着胡须说道:“罗娘子医术高明,救醒皇长孙不过是时间问题,这是好事,应该高兴。”

    “是啊,当初若没有方院判这么竭力推荐罗娘子,也就没有今日皇长孙的苏醒了,算起来还是院判大人英明啊。”太医们恭维道。

    方院判笑着摆摆手,“不过是尽心尽责罢了,希望皇长孙能早日身体康复!”

    说着进了自己独立的小房间,关上门后,才长长嘘了一口气,又皱着眉头坐在了书案前。

    书案上摆着两张方剂,正是穆瑾开给皇长孙的那两副。

    “药浴!”方院判拿起那两张方剂,细细盯着看了半晌,才喃喃自语道,“竟然有这么大的功效吗?那若是用在其他病症上呢?”

    “接下来要做什么呢?又要用什么法子?什么方剂呢?”

    他说罢,缓缓放下了方剂,眼中的光亮却灼亮的吓人!

    ………………

    知道皇长孙清醒过来的并不只是太医院的人。

    皇后的凤梧殿殿同样得到了消息。

    “确定真的醒了吗?”秦皇后激动的拉着贴身嬷嬷的手,脸上又惊又喜。

    贴身嬷嬷重重的点头,“嗯,太子亲自进宫来回的话!”

    秦皇后激动的在殿内徘徊了片刻,才慢慢坐回了椅子上,神情有一抹复杂,“没想到这个罗娘子果然有几分能耐!”

    她那日宣召她进来问话,本想借机处理掉罗娘子,到底因为舍不得自己唯一的孙子而临时先搁浅了这个念头!

    现在这个罗娘子尽然真的有几份能耐!

    贴身嬷嬷叹气,“谁说不是呢?”

    “那让你准备的事情,你安排的如何了?”秦皇后蹙起眉头,呆呆的出了会神,才想起问贴身嬷嬷。

    “娘娘放心吧,奴婢都安排妥当了,一准儿处理的妥妥的。”贴身嬷嬷立刻躬身回答。

    秦皇后想了想,摇头,“先找个时间,你去亲自看看安哥儿是不是真的好,等确定了再动手也不迟!”

 第一百七十二章 抢功

    临近年关,皇长孙的苏醒让嘉佑帝很是开心,最让他开心的是争吵了一个多月的整顿军务事宜终于有了不同的声音。

    文臣武将们分成了两个阵营,日日在朝会上争论不休,有时争吵的激烈程度让嘉佑帝都恨不得立时命人将那些人赶出去。

    前几日他暗示了程林,让程林出面说话。

    程林位在中书,做事又向来公允,在朝臣中威望极高,他若开口说话,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朝臣们都会给他几分面子。

    可程林不知在顾虑什么,一直没有站出来说话,面对争论的面红耳赤的文臣武将,他始终三缄其口。

    嘉佑帝觉得自己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程林终于站出来说话了。

    这是他第一次在朝会上公然发表自己对于整顿军务的看法,朝臣们顿时都安静下来了。

    程林提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案。

    第一,停止征兵,逐年削减各地驻军名额;第二,分区域削减,先由内陆稳定地区开始削减,西北,南疆,北疆等军事重地暂时不做调整,参考其他各地驻军整顿情况再定;第三,在各驻军地开办军事学堂,招收预备役士兵,由退役将官担任学堂先生,培养士兵战斗力,第四,退役士兵可以转调各地衙门做文书或狱吏。。。。。。

    这几种截然不同的方法让朝臣们听完以后都安静下来,谁也没有跳出来说反对之词。

    文臣武将争论了这么久,武将们怕整顿军务,削减军队怕引起动乱,或者动摇到边疆安稳,亦或是影响了他们的利益等等,文臣们则是不满武将们的专横,以及年年巨资耗费国库的收入,亦或是想借此机会打压武将,提升文臣的存在感,等等。

    但他们争论了这么久,嘉佑帝都没有发表任何不满的言论,他们心里便大概有了数,只怕这整顿军务势在必行了。

    程林提出的这些整顿方案,既妥善安置了退役士兵或将官,没有损害他们的利益,又符合嘉佑帝整顿军务的初心,所以让朝臣和嘉佑帝之间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感。

    看着终于安顿下来的朝堂,嘉佑帝表示很满意。

    他满意了,可是有人表示非常的不满意,心情非常的糟糕。

    穆庆丰阴沉着脸出了皇宫,直奔回府,一直进到书房,摔了一套茶具后,他郁结的心情才稍稍的得到了些纾解。

    “去给我查查,程林最近收什么新幕僚了吗?”穆庆丰咬牙切齿的吩咐负责查探消息的幕僚。

    朝堂上争论不是一日两日了,程林一直都缄默不语,今日却突然开口说话,而且提出了这么完善的方案,这显然不是他早就准备好的,若他早有准备,定然不会让那些大臣们在朝堂上争论这么久。

    穆庆丰便推测程林最近可能收了新的幕僚,新幕僚在背后为程林出谋划策。

    他精心策划,反复推敲的整顿军务计划,竟然让程林摘了桃子,穆庆丰心里愤恨极了。

    整顿军务这件事的功劳只能是他穆庆丰的,程林这个老匹夫竟然也敢跑来抢他的功劳!哼!

    “伯爷无需生气,”幕僚安慰穆庆丰,“既然程相公上了其他的方案,咱们也可以再上嘛,现在皇上不是还没有定论嘛,一切都在讨论中,既然是讨论,就应该允许有多种方案,也必须得有多种方案。”

    穆庆丰眼神闪了闪,“你的意思是说?”

    幕僚点了点头,“伯爷就接着上折子嘛。”

    接着上折子?穆庆丰皱了下眉头,心头一动,沉思许久,方才起身去看穆瑜。

    穆瑜自从服用了罗娘子给的药后,近日已经将毒素完全恢复干净,眉毛,头发已经不再掉落,眉毛也开始渐渐往外生,头发也比原来黑了不少,只是仍然还没有恢复之前的花容月貌,所以很少出门。

    穆庆丰去的时候,穆瑜正在揽镜自照,给自己画眉。

    “父亲来了!”见进来的是穆庆丰,穆瑜才依依不舍的放下了眉石。

    穆庆丰点头,沉默片刻,问穆瑜,“你确定在你的梦里,裁军后最先发生动乱的地方是西北?”

    穆瑜蹙着眉头想了想,然后点头,“嗯,应该是的。”

    她前世大部分时间都在东宫里,很少过问外面的事情,西北动乱的事情也是很久之后才知道的,具体的情形她其实并不清楚。

    穆庆丰皱眉,程林今天上的折子是西北乃军事要地,先不做裁军的动作,如果是这样的话,西北根本就不可能发生动乱。

    这与穆瑜的梦境并不相符啊。

    穆庆丰眉头皱的更加紧了,脸色沉了下来,再一次怀疑穆瑜梦境的真实性。

    他的目光让穆瑜心头微微一慌,“父亲,你相信我,我说的都是真的。”

    “嗯!”穆庆丰心事重重的出了门,回了书房,幕僚却已经查到了消息。

    “程相公最近并没有收新的幕僚,”来回消息的幕僚回禀穆庆丰,“属下让人买通了程家的下人,打听到了一些消息,程相公在朝堂上提的那些方法,大部分是罗娘子告诉他的。”

    罗娘子?穆庆丰有些不相信,她怎么会和程林谈论起军国大事?

    穆庆丰和程林斗了一辈子,极为了解程林的性格,程林此人自视清高,行事自认正直公允,对于朝中大事,他怎么会和一个小娘子谈论。

    “听说是罗娘子有事要求程相公,以此作为报答来。”幕僚的神情也有些讶异。

    穆庆丰没说话,脸色却极为阴沉。

    又是这个罗娘子!几次三番坏他好事。

    第一次是出手救了程夫人,坏了他的一番谋划;上次,又以为穆瑜治病为名,讹诈了穆家一万两银子,这次竟然伙同程林,再次破坏他的计划。

    罗娘子,罗娘子,怎么哪里都有她的影子!

    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穆庆丰磨着后槽牙,“去好好查查,这个罗娘子求了程林何事,程林是否又答应了她?”

    若是让他查到程林和这个讨人厌的罗娘子有什么勾当,哼,哼。。。。。。。

 第一百七十三章 独立

    穆庆丰书房里烛火通明,整整亮了一夜。

    第二日一早,穆庆丰又上了一道折子给嘉佑帝,折子里的内容正是针对程林昨日所上的折子。

    穆庆丰先是赞同了程林提出的方案,然后针对方案实施中的一些细节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以及建议首先实施推广的地域。

    嘉佑帝看了很是满意,看向穆庆丰的目光满是赞赏与欣慰。

    至此,整顿军务的事情基调基本定了下来,朝堂上反对的臣子虽然依旧有,但声音已经微弱了许多,嘉佑帝基本可以忽略他们了。

    接下来便是整顿军务的大臣人选了,大臣们心里暗暗寻思,这个应该才是重头戏,谁来主导整顿军务,这个人选可以说直接决定着军务整顿的大半的效果。

    还没等嘉佑帝问出这句话,兵部尚书却上了一道折子,提议将枢密院从中书门下划分出来,不再受中书门下监管。

    “既然陛下已经下了整顿军务的决心,那便整顿到底,”兵部尚书列举前朝历次失败的战争案例,“枢密院掌握调遣兵将之权,但决策之后却仍需中书首肯,行事过于繁琐,往往延误战机,实在是一弊也。”

    自前朝开始,中书便总领百官,掌管机要,发布政令,有出令之权,居宰相之首,枢密院掌军事机密,边防及宫廷禁卫,但却受中书管辖,中书对枢密院有监察之权。

    “枢密院独立于中书门下,军事机密,边防要事可直达圣听,且百官行事之责本就有御史台监管,实在不必多中书一道门槛。。。。。。枢密院独立可以大大提升军事消息传递速度,提升战时效率,请陛下考量。”兵部尚书洋洋洒洒说了一通,最后总结道。

    众位大臣本已经做好了开始讨论整顿军务主导大臣人选的心理准备,却没有想到兵部尚书会有这样的提议,一时间都有些面面相觑。

    穆庆丰嘴角隐隐翘了翘,整顿军务这样的大事经过了沸沸扬扬的争议,终于大致定了基调,现在提出独立枢密院,有了先前的经验,这次大臣们绝对不会争先恐后的争吵了,他们一定会先揣摩圣意再看情况行事的。

    若是枢密院独立于中书之外,那就能彻底的坐实了东西二府的称呼,以后他就可以和程林并驾齐驱,分掌军,政大权,再也不用看程林的眼色了。

    嘉佑帝也十分惊讶兵部尚书的折子,他沉默许久,并没有像上次一样直接让重臣先议一议此事。

    兵部尚书的提议牵扯甚广,他需要先琢磨一番或者听一听心腹大臣的意见。

    嘉佑帝将折子留中不发,朝堂再次安静下来,只是这安静的表层下有隐隐的暗流在涌动。

    转眼便过了腊月二十三祭灶,祭灶之后官府封印,过年的氛围便越来越浓了。

    到了除夕当日,整个及第客栈虽然剩下的学子不多,客栈掌柜还是准备了一桌子好菜给滞留金陵,无法返京过年的学子们,让他们自己热闹一番,毕竟谁也不知道这些学子们中间会不会有人将来位极人臣,现在打好关系绝对不会错的。

    “韩郎君,徐郎君,一会儿就要开筵席了,怎么还出去啊?”客栈掌柜看到韩云韬手里提着一个大大的油纸包,从二楼缓步而下,身后跟着徐玉知,忙上前打招呼。

    韩云韬笑了笑,眼睛里有着藏不住的喜悦与隐隐的期待,“多谢掌柜的好意,我和表弟今日约了朋友,就不在客栈里和大家一起守岁了,先跟掌柜的提前拜年了。”

    掌柜的忙还礼,“约了朋友好啊,没想到韩郎君来金陵时间不长,都已经有了如此至交,恭喜韩郎君。”

    至交吗?韩云韬一愣,随即嘴角忍不住翘了翘,和掌柜的告辞,出了门。

    街道上十分冷清,两旁的店铺过了晌午便关门歇业,只有门上贴着的大红和不远处传来的鞭炮声彰显着过年的气氛。

    “表哥,罗娘子真的约了咱们一起过年啊?”徐玉知再一次的确认道。

    从昨日知道要去救了他一名的小医仙家里过年时,徐玉知到现在已经不知道问了多少遍了,却还是不太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

    韩云韬自出客栈,嘴角就一直翘着,听了徐玉知的问话,面色温和的重复着他也不知道说了多少遍的答案,“自然是真的啊,你还没见过罗娘子吧,见了人家记得拜谢罗娘子的救命之恩。”

    徐玉知点头,“这是自然。”

    他上次苏醒后身体很虚弱,还没有当面拜谢过人家的救命之恩,这次自然要当面拜谢的。

    只是,徐玉知挠挠头,盯着韩云韬手里的油纸包,“表哥,那罗娘子只是告诉你她家的地址,咱们并不知道人家家里还有什么人,咱们只提了这么一份礼冒然上门,这礼会不会有些过于薄了些?”

    韩云韬嘴角的笑容一僵,视线落在自己手上的油纸包里。

    油纸包里鼓鼓囔囔的,里面是转角街口那家铺子的油端子,还有一只酱板鸭,记得冬青上次说过她爱吃的。。。。。。

    可是表弟说的有道理,这些礼去人家家里拜访是有些薄了,若是她的家人嫌弃他礼薄,可怎么办?

    韩云韬原本砰砰跳的心顿时有些沉重下来,脚步也变得迟疑起来。

    “要不咱们再去补些礼?”他犹豫着问徐玉知。

    他们表兄弟之间向来是韩云韬拿主意,徐玉知听从,因为韩云韬性子沉稳,他比较跳脱。

    徐玉知第一见韩云韬这样的犹豫迟疑,他困惑的再次挠头,比韩云韬还犹豫,“可是买什么呀?现在哪里还有铺子开着门的?”

    韩云韬有些气馁,是啊,今日都大年三十了,街道上的铺子都关了门,哪里还能买到什么东西?

    他又有些埋怨自己,前两日光顾着高兴了,怎么救没考虑到这样简单的问题。

    韩云韬站在原地,踌躇不前,几日以来第一次对即将到来的见面有了忐忑的感觉。

    “表哥,那咱们还去不去?”徐玉知见他停住了脚步,问道。

    韩云韬沉默片刻,才点了点头,“去,咱们有约再先,不好失信于人!”

    怀着一刻莫名的忐忑知心,表兄弟两人来到了六兴胡同,敲响了穆瑾家的大门。

 第一百七十四章 除夕

    冬青看到韩云韬,徐玉知来了,高高兴兴的从廊下跳了下来,笑嘻嘻的抱怨:“怎么来这么晚啊,还以为韩郎君忘记了呢!”

    韩云韬神情有些不自在,“有些事耽搁了一下,还请见谅。”

    冬青不在意的摆摆手,引着他们俩人进屋,“没忘记就好。”

    屋子里陈设简单利落中透着温馨,却并没有看到穆瑾的身影。

    韩云韬心下有些隐隐的失望,倒是后面跟着进来的徐玉知东张西望了下,没有看到穆瑾便直接问道:“咦,罗娘子不在吗?”

    冬青给他们倒了两杯茶,“我家娘子在准备今晚的年夜饭,告诉你们哦,我家娘子的手艺是一等一的好,只是不爱做罢了,你们今晚有口福了。”

    罗娘子亲手准备的晚饭?韩云韬又惊又喜,心里不禁浮起了一抹期待,他清了下嗓子,问冬青,“不如先带我们去见过罗老爷,罗夫人!”

    徐玉知忙不迭的点头,“是啊,是啊,先带我们去拜见罗老爷,罗夫人吧。”

    冬青脸色古怪的看了他们两人一眼,才耸耸肩,“不用了,我们家只有娘子和我两个人。”

    啊?韩云韬和徐玉知大吃一惊,面面相觑。

    这么大的宅子竟然只有她们两个人,怪不得刚才他们进来的时候便觉得这宅子十分安静呢。

    韩云韬面色有些迟疑,他有些弄不准冬青话里的意思,不知道她说的是这栋宅子里只有她和她家娘子,还是说罗娘子已经没有了父母亲人。

    他犹豫了再三,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将这话问出口,一时间倒有些愣住了。

    徐玉知就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了,他经历了最初的惊讶后,直接问道:“那罗娘子没有父母亲人了吗?”

    哪里有来人家家里做客,这样大赤赤的问人家家世的?韩云韬一惊,想去阻止徐玉知的口无遮拦却已经晚了,只得面色讪讪的笑了笑。

    冬青却不在意,“我们家夫人过世的早,至于老爷吗,嗯,后来也不在了。”

    有穆庆丰那样的父亲,和没有父亲有什么两样,冬青心里暗自骂了一句,就差没有直接说穆庆丰已经死了。

    原来罗娘子竟然是年幼失怙,还父母双亡,韩云韬惊讶之余,神色有些复杂,更多的是佩服。

    没有父母兄弟的保护,一个弱女子竟然能独立坚强的撑住一个家,而且还有一身出神入化的医术,罗娘子一定吃了不少苦吧。

    徐玉知则心有戚戚焉,他的父亲在他年幼时就去世了,母亲带着他寄居在外祖父家,还好外祖父,舅舅,舅母一家都对他特别好,再加上有母亲的疼爱,和罗娘子比起来,他真是幸运太多。

    “本来还有一房老家人一起的,不过,半个月前,他们出远门投亲了,今年这除夕夜便只有我和娘子两人了,所以奴婢索性邀了两位郎君前来,咱们一起守岁,也算是图个热闹。”

    半个月前,按照穆瑾的安排,罗叔一家人带着一笔银子,怀里揣着程林的手书离开了金陵。

    本来罗叔是希望年后再走的,但穆瑾坚持年前就让他们走,罗叔拗不过她,只得带着全家人上了路。

    冬青的话音刚落,穆瑾就走了进来,“韩郎君,徐郎君来了。”

    韩云韬和徐玉知一抬头都愣住了。

    走进来的小娘子仍就是简单的白衣白裙,乌黑的头发上别了一支白玉扁簪,身材窈窕,飘然若仙,白皙的额头,眉如月,眼如墨,鼻梁翘挺,粉红的嘴唇边漾着一抹淡然的笑意,仿若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一般。

    韩云韬和徐玉知都看得有些失神。

    “两位郎君过年好!”穆瑾缓缓走到他们跟前施礼,杏眼中满是笑意,“饭菜准备好了,边吃边聊吧。”

    韩云韬这才回过神来,觉得脸上如火一般滚烫,他慌的想起身还礼,不知怎么的又绊了自己一下,起身时踉跄了一下,差点摔在地上,弄的有些狼狈。

    一旁的徐玉知喃喃自语道:“表哥,你怎么没告诉我,罗娘子长的这么好看啊?早知道这么好看,我早就上门来拜访了。”

    胡说什么呢?韩云韬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他这也是第一次见到穆瑾的面容,上次穆瑾给徐玉知治病时,一直带着白绫呢。

    不过怪不得她被人称为小医仙呢,她真的有仙子般的气质和容貌,韩云韬下意识的又撇了穆瑾一眼,心不自觉的漏跳了两拍。

    “我长的很好看吗?”穆瑾眨眨眼,困惑的看着徐玉知,显然是听到了他的喃喃自语。

    徐玉知点头如捣蒜,“好看,真的好看!”

    是啊,确实好看,韩云韬嘴唇蠕动了下,在心里暗自说道。

    穆瑾笑了,眉眼弯弯,在烛光下说不出的好看,“多谢!”

    徐玉知笑嘻嘻回道:“是我谢罗娘子才对,若不是罗娘子,恐怕我早就没有命了。”

    “所以啊,今日叫你们来就是要你们报答救命之恩了。”穆瑾笑眯眯的坐了个请的动作。

    他们说话的功夫,冬青已经将饭菜摆好了,“快入席吧,不然饭菜都凉了。”

    果然如同冬青说的一样,年夜饭准备的菜虽然不多,但却十分精美可口,有些菜徐玉知和韩云韬甚至从未吃过。

    徐玉知吃的大口朵颐,不一会儿就吃的抱着肚子半躺在椅子上舒服的直哼哼。

    和他相比,韩云韬的吃相就斯文了很多,他慢条斯理的放下了筷子,“罗娘子的手艺果真不同凡响,今日我和表弟真是太有口福了。”

    穆瑾莞尔。

    “刚才罗娘子说让我们来报答救命之恩了,不知有什么事需要我们效劳,还请罗娘子吩咐。”韩云韬拱了拱手,一本正经的问道。

    徐玉知也坐直了身子,“对,对,罗娘子有事尽管吩咐。”

    罗娘子对他是有救命之恩的,虽然后来表哥让人给了罗娘子诊金,但是救命之恩,岂能是用银子就能算清的。

    “就是想听两位说一说巴蜀的风土人情,我对巴蜀很是向往,”穆瑾看了看韩云韬,又看了眼徐玉知,才缓缓的开口。

    巴蜀的风土人情?韩云韬疑惑的眨眨眼,“就这么简单?”

    “唔,就这么简单!”穆瑾点头,“不知韩郎君可愿?”

 第一百七十五章 不爽

    夜渐渐深了,月移中天,今晚的月色格外的明亮动人,皎洁的月光倾泄下来,照的院子里笼上了一层银纱。

    远处想起重重叠叠的鞭炮声,笑闹声。

    穆瑾和韩云韬站在廊下,看着院子里徐玉知和冬青俩个人正拿着鞭炮嘻嘻哈哈的准备燃放。

    韩云韬不由自主的撇了一眼旁边站着少女。

    少女的面容在明媚的月光下显个各位动人,清亮透彻的眸子里正盈满了笑意,笑眯眯的看着冬青燃响了炮竹,然后捂着耳朵跳起来跑出去好远。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便在院子里响了起来,如同韩云韬此时的心一样无法平静。

    “罗娘子可还有什么想知道的?”他顿了顿,等鞭炮声过去后,忍不住又开口问道。

    穆瑾摇头,“刚才你已经将巴蜀的情况说的很详尽了,多谢你了。”

    韩云韬抿了抿嘴唇,犹豫片刻问道:“罗娘子这么详细的打听巴蜀的情况,可是要准备去那边?若是的话,我家就在眉州,我可以书信给家里,让家里人接待娘子,又或者等我春闱过后,也要回乡的,到时我可以亲自陪娘子。。。。。”

    “唔,有时间的话应该会去吧,”穆瑾想了想,点头,“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去眉州。。。。。。”

    “没关系,其他地方我也很熟悉的。。。。。。”韩云韬脱口而出,说出口后又觉得连烫的厉害,待要张口解释,偏偏徐玉知这时又点燃了一挂鞭炮。

    噼里啪啦一阵响过去后,韩云韬已经没有了解释的勇气。

    穆瑾也好似忘记了刚才他说的话。

    韩云韬心下忐忑的又撇了她一眼,待要说什么,却听到一句冷冷的声音从墙边传了出来,“哎哟,这大除夕的,够热闹的啊。”

    他吃了一惊,转头去看,却看到墙上不知何时竟然坐了一位玄衣少年,正双手环胸,面色冷然的盯着自己。

    “是你!”韩云韬下意识的喊了一句。

    虽然只是一眼,但借着月光和廊下的灯光,韩云韬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墙上坐着的少年,正是那日夜里突然闯进徐玉知房里,说自己不舒服,缠着罗娘子把脉的少年宋彦昭。

    罗娘子说他们是朋友,韩云韬看了下目露凶光的宋彦昭,又看了眼眉眼弯弯的抬头看着宋彦昭的穆瑾,神色有些古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