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来夫贵-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穆瑾一直在房内没出来,老族长便将一腔感激之心都放在了宋彦昭身上,是以老族长对宋彦昭态度很是恭敬。

    族长还恭敬的向宋彦昭道了歉,“………先前有些误会,还希望郎君不要放在心上。”

    宋彦昭不在意的摆手,“老丈无需在意,何况今日我也没有帮上什么忙!”

    都是那个女人的功劳!

    见恩人面色和缓,平易近人,没有生气之像,族长才放下心来接受村民们的恭贺。

    等到穆瑾从屋里出来的时候,外面的人已经都用了午饭,慢慢散去。

    见门吱呀一声开了,一直在门口翘首企盼的有根噌的一声冲到了穆瑾跟前,眼巴巴的问道:“小神仙,我媳妇和儿子怎么样了?”

    穆瑾笑了,“他们很好!”

    有根听了激动的就要往里冲,有根娘更是着急进去看孙子。

    冬青一把拦住了他们。

    “病人刚做了手术,元气大伤,孩子在娘胎里憋的时间也长,身体很虚弱,你们不适合都进去,只能进去一个人。”穆瑾顿了顿,半依在冬青身上,向满脸焦急的有根解释。

    有根娘听了很是失望,但又不敢反驳小神仙的话,只得搓着手看向有根,“你进入吧,看看我大孙子,出来说给娘听听。”

    穆瑾嘱咐有根,“你只能进去一盏茶的时间,她肚子上刀口很疼,多安慰她,分散她注意力!”

    有根点头如蒜臼,穆瑾话音一落就迫不及待的冲进屋子里。

    在门口站着的宋彦昭在穆瑾的眉眼间打量了下,眉头皱了起来。

    穆瑾看见他却笑了,眉眼弯弯,“怎么样?我的医术不错吧?”

    “这么吓人的医术!”宋彦昭低声嘀咕了一句,没理她,转身问族长,“老丈,可否安排个房间让她休息一会儿。”

    这女人眉眼间全是疲累,从来不会照顾人的宋彦昭竟然看出了穆瑾的疲累,让一旁的宋亮跌破了眼睛。

    族长有些惭愧,“应该的,是我疏忽了,小神仙随我来。”

    穆瑾点头,想了想,道:“我不是小神仙,老丈不用这般称呼我!”

    “那如何称呼娘子?”族长自然知道穆瑾不是神仙,但她救了他家两条人命,在他心里,穆瑾就跟从天而降的神仙一般。

    “别人都叫我家娘子小医仙!”冬青笑嘻嘻的接口。

    “那我就跟着称呼小医仙吧!”族长觉得小医仙这个称呼和他的恩人实在很配。

    穆瑾,宋彦昭等人便在张家住了一晚,穆瑾一直守着有根媳妇照顾,等到第二天下午,她终于宣布有根媳妇和孩子都脱离了危险,张家人抱着新出生的大孙子简直高兴疯了。

    女人们忙着稀罕孩子,男人们也在热闹的跟孩子起名字。

    “应该要去祖坟上祷告一番,告知祖宗我张家后继有人了!”族长琢磨半晌感慨了一句!

    三叔也点头赞同去。

    宋彦昭默了默,开口问道:“有件事我很好奇,不知道老丈方不方便说?”

    “恩人请讲!”族长这两日对宋彦昭印象很好,满身的贵气却不以势压人,是个好郎君。

    “张家的祖坟为何建在离村子那么远的树林里,那可是等于在山外了呀!”宋彦昭想了想,开口问道。

    此话一出,在场的男人们都变了脸色,寂静无声!

 第一百一十三章 意外发现

    族长沉默许久,最终叹了口气,“这话若是别人问也就罢了,但恩人相问,我不敢隐瞒,这事说起来就话长了,要从两年前说起了。”

    宋彦昭心跳不由慢了一拍,莫名想起外面那些荒芜的村子。

    族长抹了把脸,缓缓的开始了回忆,“恩人看我们现在这个村子挺大的,大概有三姓人家,张姓,李姓,王姓,其实我们本来并不是一个村子里的人。”

    不是一个村子里的人?宋彦昭挑眉看向族长。

    族长苦笑,“恩人从外面来的,进入这大山后,外围有几个已经荒芜的村子,想必恩人定然看到了。”

    宋彦昭点头,他们现在所在的山并不是江宁有名的山,平日里几乎不会有人来,这次若不是有人带路,他根本不可能知道这山竟然是两层,山围着山,原先那些荒芜的村子在外围山脚下,此刻他在的是内围山脚下。

    “那几个荒芜的村子就是我们原来的住所,我们祖祖辈辈在哪里住了不知道多少代,所以祖坟自然修建在附近的树林里。”族长解释道。

    竟然真的是!宋彦昭虽然心里已经有了暗暗的猜测,却还是忍不住惊讶了一番。

    “那是为何又要举族搬迁至此呢?”宋彦昭默了默,开口问道。

    老人都是最重视家族观念的,若非有什么大事,谁都不愿意搬迁。

    老族长这次沉默的时间更长了些,旁边的三叔叹了口气,“大哥,对恩人还有什么不能说的,既然已经开了头,还是我来说吧。”

    族长默然点了点头。

    “说到这件事,往前追溯的时间就更长一些了,”三叔皱着眉头想了想,“大概四年多以前吧,我二哥从外面回来了,满脸兴奋,说是找了个好差事,还认了门好亲戚,说江宁县令张文伯竟然是张家的族亲!”

    江宁县令张文伯?宋彦昭脸色微变,不由坐直了身子。

    想不到这样隐在深山里的一处村落竟然跟江宁县令张文伯扯上了关系。

    族长的二弟,也就是有根的二叔,平日里在江宁县城做工补贴家用,十天半个月回家一次。

    大概四年多以前,二叔有次回来兴致勃勃的说江宁县令张文伯是他们张氏一族的远亲,老族长吓了一跳。

    后来张文伯亲自来了,报了家门,族长查了宗谱,发现果然是张家的远亲,便认了宗亲。

    张县令定了有根二叔专门负责给张家送柴,银钱结的也很足,逢年过节会安排人给村里送来不少好东西,村里人都很感激他。

    因为领了张家的差事,有根二叔一家的日子越来越好过,最后索性全家都搬到了县里。

    后来有一日,有根二叔回来说可以安排村里或者附近村子里闲着的小娘子小媳妇去城里做工,挣些银钱补贴家用。

    庄稼人一年四季靠天吃饭,难得有这样的门路,都高兴坏了,附近两三个村子里的人听了,也都跑来纷纷争着报名。

    最后张家派了个管家来,说是要去富贵人家做事,要模样周正的,挑拣了一番,带了十几个小娘子小媳妇走了。

    最初的时候,那些被带走做工的人还一个月回来一次,带回来的银钱也足,不过对于去哪儿做工却很是神秘,只说那家规矩严,进去时都是蒙着眼被带进去的,进去后也不让再随便出来,一个月只统一带出来一次。

    再后来,慢慢的回来的人就越来越少,偶尔有三五个人回来,问她们为何其他人没回来,她们也都摇头说不知道,说是被分开在不同的地方伺候了。

    “家里人也去找过,让二哥去张县令家打听,张家说是给去问问,却很久都没有打听到,再后来二哥去了,连张家的门都进不去了。”三叔说着脸上的气愤越来越重。

    出去的小娘子小媳妇长时间不归,家里人都急坏了,有根二叔便带了家属们一起去县里要人。

    三叔说着,身子忍不住颤抖了下,“他们一行十几个人一去就是大半个月没回来,直到有一天他们终于回来了,却说,说张县令一家被满门杀了。”

    三叔说着脸上犹带着一抹震惊,好似又回到几年前听说张家被灭门的时候,“去的人都回来了,唯独我二哥没回来,我去城里找了一趟,发现二哥一家人都不见了。”

    “那跟着去县城的村民没说发生了什么事吗?”宋彦昭蹙着眉头追问。

    三叔摇头,“他们去了县城,连张家门都没进去,在门口叫喊了半日也没有人应,后来有人翻墙进去,却发现张家大大小小都被杀了,他们被当成嫌犯人关了十几天放了出来,出来后才发现我二哥不见了。”

    一直沉默的族长叹口气,接过了话柄道:“自那以后,便总有陌生人在我们几个村子附近晃悠,还找人试探我们是否知道张家的案子。”

    老族长心惊胆颤,生怕被扯进张家的案子,怕无端被全部牵连进去。

    “我琢磨了几日,又找李姓和王姓族长商量了一番,便悄悄的搬迁到了这里,这儿是有根打猎时无意间发现的,地方也很隐蔽,我们便在此安居下来。”

    他们只是平头百姓,实在是怕了官府,更怕一家老小都牵扯进去,没了性命。

    “那你们后来再没见过二叔一家吗?”宋彦昭默了默,开口问道。

    族长摇头,满脸悲痛,“二弟一家人彻底没了踪迹,只怕是凶多吉少了。”

    宋彦昭没说话,心里确实极度的震惊。

    他怎么也没想到,只是去帮穆瑾采个药,莫名其妙的遇见了一帮村民,误打误撞的竟然找到了外面荒芜的村子里的人,更没想到的是这些村民竟然和江宁县令张文伯一家的血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如果他没猜错的话,有根的二叔应该就是他这两日在山里搜寻的送柴老汉。

    这算什么?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么?

    不过虽然得知了一些信息,却有更大的谜团摆在了他面前。

    宋彦昭蹙着眉头,认真梳理着截止到目前,他得到张家血案的有关信息。

    张家村失踪的小娘子小媳妇去了哪里?张文伯和有根二叔在里面到底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宋彦昭觉得张家血案远远没有自己一开始猜测的那么简单!

 第一百一十四章 爷要避开你

    青山苍苍,白云出岫,第一缕阳光洒进村子里的时候,穆瑾已经上了山。

    “小医仙这么早啊,又上山采药啊!”有早起劳作的村民看见穆瑾,热情的打招呼。

    虽然只有短短三四日功夫,但他们却都很喜欢这个小娘子。

    虽然她总是带着白绫,看不清她的面容,她的话也不多,别人跟她说话,她大多时候都是微笑着听,但她的心肠却很好。

    治好了有根媳妇,有些村民们便也试着开口求了她。

    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男人还是女人,开口求她看病的,她都不会拒绝。

    事实证明,这小娘子的医术确实高深,往往几碗汤药下去,或者扎几针,又或者艾灸几次,困扰他们多年的老毛病便缓解许多,比他们以往看的那些大夫不知道好多少倍。

    而且不拘给谁看病,小医仙都没有开口说要钱。

    “我家娘子饮食上有些挑口,各位要是觉得过意不去,谁家有擅长做小食的,可以做了送来给我家娘子,或者上山去采几把药材送来也可。”那个小娘子的丫鬟笑眯眯的告诉他们。

    这让村民们都很过意不去,心里也更加喜欢这个小娘子,都跟着有根一家称呼她为小医仙。

    穆瑾停下脚步,微笑点头,“嗯,这山上的药材很好,多采些带回去。”

    内围山很少人迹罕至,山上的药材长的十分茂盛。

    村民们讶异的看向穆瑾,“怎么?小医仙要走了吗?”

    穆瑾点头,“过两日吧,有根嫂子稳定下来就走。”

    村民们都流露出不舍的神情来,穆瑾笑了笑,点头施礼,慢悠悠的往山上去了。

    村民们留在原地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叹气:“这么好的小娘子,可惜不能留在咱们这里。”

    “别做梦了,这小娘子一看就是贵人,还有那个和她一起来的少年郎君,一看两人关系都不一般!”

    “是啊,我看他们俩个郎才女貌的,说不定是定了亲的未婚夫妻,相携出来游玩的。”

    “估计回去就要成亲了吧,哎,小医仙要走了,下次见不知道什么时候呢!”

    村民们再次往山上看去,穆瑾窈窕的身影已经隐入层层树丛。

    他们有些失望的收回目光,怅然的议论着也走了。

    他们刚走,刚才他们停留的地方,从树上跳下一个面红耳赤的少年郎。

    “你们那只眼睛看出爷和她是未婚夫妻了?还郎才女貌?哼,爷才看不上这种不省心又小心眼的女人!”

    少年郎撇嘴低声嘟囔着,脸上却莫名觉得烧的厉害。

    “三爷,三爷,”宋亮远远的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您大清早的,上这儿来干什么?您也要上山?”

    那女人就在山上呢,宋彦昭脸一热,跳了起来,“爷才不上山呢。”

    不上山就不上山,这么激动干什么?宋亮困惑的挠挠头,不解他家主子为啥突然得如此激动。

    宋彦昭脸一晒,大抵也觉得自己的反应挺莫名其妙的,遂即哼了一声,双手负在身后,“走了!”

    走?去哪儿?宋亮一头雾水的跟在他身后,看了看他走的方向,“三爷,我们还去那些有失踪人口的家里啊?您这两天不是把该问的都问清楚了吗?咱们什么时候离开这儿啊?”

    宋亮可没忘记他家爷来这深山里是查案的,这两日宋彦昭日日去那些曾失踪过人的苦主家里,旁敲侧击的打听消息,看那些曾经回来谈过亲的小娘子有没有透露过什么有用的信息。

    宋彦昭脚步一顿,“这一两日就走!”

    那女人刚才说的是这两日吧?他们一起来的,要走自然一起走,把她一个女子丢在这种深山里,不是他一个男人做的事情。

    反正他可以利用这两日再好好梳理一下他最近打探到的消息。

    穆瑾自有根媳妇好些后便日日上山采药,并没有关注过宋彦昭去了哪里,两日后,她向族长提出告辞时,宋彦昭不知道从哪里跳了出来。

    “你还没走啊。”看到他,穆瑾笑盈盈的打招呼。

    宋彦昭脸顿时黑了,什么见他还没由?她就这么希望自己走吗?

    “其实你不用等我的。”穆瑾看了宋彦昭一会儿,神情依旧笑盈盈的。

    宋彦昭脸更黑了,瞪着穆瑾:“谁说爷等你了?你那只眼睛看到爷在哪儿等你?”

    穆瑾唔了一声,笑而不语。

    宋彦昭脸一晒,神情更加不自在,哼了一声,大步向前走了。

    穆瑾慢悠悠的跟在他身后也走了出去。

    从山里出来好长一段路,宋彦昭都默不作声的在前面走着,直到出了山,走到一条岔路口,宋彦昭犹豫片刻,站住了脚步。

    “喂,你要去哪儿?”他双手环胸,粗着嗓子问穆瑾。

    “你要送我吗?”穆瑾歪着头看他。

    宋彦昭嗤笑一声,“鬼才要去送你!”顿了顿,像是在说服自己一样,“对,爷才不送你,问清楚你去哪儿,爷好记得避开你,一遇上你就没有好事。”

    算算这短短几日,他过的比过去十六年还惊心动魄。

    “哦,”穆瑾貌似有些失望的点头,“我没什么目的地,出来纯属游玩而已。”

    宋彦昭狐疑的看向她,游玩?谁游玩会去深山老林?

    “你的游玩嗜好还真是与众不同!”宋彦昭嘴角抽动了下,随即又追问了一遍,“真没有目的地?”

    穆瑾摇头。

    宋彦昭哼了一声,“希望不会再遇见你!”

    说罢转身大步向前而去。

    “那祝你好运,希望别再被野果子毒倒。”穆瑾在他身后愉快的说道。

    宋彦昭脚步一个踉跄,险些跌倒,他转身瞪了穆瑾一眼,咬牙切齿的道:“多谢,不用记挂,不再相见!”

    说罢,大步流星的向前而去。

    穆瑾心情愉快的现在原地目送宋彦昭而去。

    “娘子,这宋三郎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嘛!”冬青笑嘻嘻的评价,“好几次奴婢看他气的脸都黑了,也没动手打娘子呀!”

    “他动手也打不过我!”穆瑾淡然的说道,随后选了旁边的岔路走了。

    冬青听了咋舌不已,暗自庆幸宋三郎已经走远了,不然听到这句话,还不得气的跳起来。

 第一百一十五章 擦肩而过

    宋彦昭在江宁一待就是半个月。

    这半个月里,他几乎把江宁县走了一个遍,却始终没有多大的收获。

    他之前在张家村将十几户有失踪人口的苦主都询问了一个遍,张族长曾说过,那些小娘子小媳妇被带出去后,最开始是每个月回来一次的,宋彦昭便请他们仔细的回忆,看看回来探亲的人有没有说过一些有用的消息。

    宋彦昭将得到的消息总结了一番,得出了几个结论。

    第一,她们去的地方很大,院子很多,她们这些人被分配在不同的院落,除了一个月一次出来探亲,从不让她们出来;

    既然住这么大的院落,那肯定是个富贵人家,最起码在江宁是首屈一指的大户。

    第二,有户人家说她家的小娘子好似提过一句她住的地方很潮热,整日里热气蒸腾一般。

    也就是说这户人家的宅邸离水很近,或者宅邸里有大片大片的人工湖,才能出现热气蒸腾的现象。

    宋彦昭将江宁县的大户筛选了一遍,又将宅邸建在湖边或者家中有人工湖的列了出来,挨个去探访了一遍,却一无所获。

    一定是他还遗漏了什么?宋彦昭敲着桌子,细细思索着他可能遗漏的地方。

    “爷,要不咱们先回金陵歇息两日再回来查?您都累廋了,也黑了不少。”宋亮看着一脸疲态的宋彦昭,很是心疼。

    他家三爷自从来了这江宁县,简直跟变了个人似的,每日里走街串巷,翻山越岭的,就像跟这个案子杠上似的。

    宋亮看得十分心疼,他家三爷以前那次来江宁,不是吃喝玩乐,泡温泉,跑马游街,什么时候这样不知疲倦的跋山涉水过。

    这才大半个月,三爷就廋了一圈,回金陵后估计公主要胖揍自己了,宋亮苦逼的想。

    宋彦昭对宋亮的提议充耳不闻,他第一次领差事,这大半个多月的经历和感慨却比之前十几年都多。

    这件案子越是难查,宋彦昭就越想将他查出来,就如同啃骨头似的,越硬的骨头,啃完了才越有成就感。

    见宋彦昭只顾得自己喃喃自语,推敲案情,宋亮这几日已经习惯了被主子当成空气的无奈,无聊的蹲在门槛上,想自己的心事去了。

    他在想冬青,在张家村住了几日,穆瑾经常上山采药,三爷经常跑的不见人影,他只能和冬青闲聊。

    想起那个牙尖嘴利,娇俏活泼的冬青,宋亮的脸热乎乎的,忍不住嘀咕了一句:“也不知道罗娘子和冬青走到哪里了,还在不在江宁县啊?”

    “好端端的提她们做什么?”正在推敲案情的宋彦昭却耳尖的听到了罗娘子三个字,眉头皱的更紧了。

    “三爷你也想罗娘子和冬青了吗?”宋亮回过头来,双眼晶亮的看着宋彦昭。

    宋彦昭没好气的瞪了宋亮一眼,“爷才不会想她,遇到她就没好事情。”

    “可是,可是上次若不是罗娘子救了咱们,说不定您到现在还没发现张家村的存在。”宋亮缩了缩脖子,小声嘀咕。

    宋彦昭眯了眯眼,阴测测的看向宋亮,“嗯?你说什么?你在怀疑三爷我的能力吗?”

    “没有,没有!”宋亮一个激灵,吓的直摆手,“我哪儿敢啊。”

    宋彦昭横了他一眼,没再说话。

    宋亮站起身来,跑到宋彦昭跟前,“三爷,既然您不想回金陵,不若去咱们家汤山的温泉庄子上住两日,泡泡温泉也行,这季节泡温泉最舒服了,热气蒸腾一下,什么疲惫都散了。”

    宋彦昭心不在焉的听着,在听到宋亮说热气蒸腾四个字时,却忽然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你说去哪儿?”

    宋亮被吓了一跳,说话都磕巴了起来,“就是咱们家汤。。。。汤山的温泉庄子啊。”

    宋彦昭如醍醐灌顶,突然明白了自己忽略的到底是什么了。

    他的目光一直集中在江宁县城内,却忘记了汤山里还有很多温泉庄子。

    能在汤山里建得起温泉庄子的可都是显贵之家,何况庄子内温泉水四季常热,可不就是热气蒸腾吗?

    他怎么就没想到这点吗?

    想到此处,宋彦昭有些坐不住了,他在屋里徘徊了片刻,当即吩咐宋亮,“收拾东西,去汤山。”

    “啊?现在?”宋亮惊的下巴都掉了。

    刚才不是哪儿都不想去,只想蹲这儿分析案情的么?怎么一眨眼的瞬间就想明白了,要去汤山泡温泉了?

    。。。。。。

    汤山自古名为“温泉”,上有温泉大小数百处,是达官显宦,文人雅士常常游览沐浴的地方,很多显贵都在山里建了自己家的温泉庄子。

    因为一年四季常年来游玩的人很多,所以汤山脚下已经俨然发展成了一个热闹的小镇,很是繁华,到了快入冬的时候,前来汤山游览沐浴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娘子,你尝尝这个板鸡,真的好好吃哦。”山脚下小镇的一家饭馆内,冬青正抓着一根鸡腿啃的不亦乐乎,还不望推荐给穆瑾。

    穆瑾的面前摆了一份热腾腾的鱼头汤,她端起来品尝了一口,笑的眉眼弯弯,“这个鱼头汤更鲜美一些,果然不愧是温泉里养着的鱼。”

    主仆二人吃饱喝足,随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出了小镇,准备进山的时候,宋彦昭和宋亮到了小镇上。

    此刻天色已经渐渐黑了下来。

    “三爷,咱们要不这儿吃点吧,事先也没通知庄子上的庄头,等咱们上去只怕要错过饭点了。”宋亮提议道。

    宋彦昭自然没有异议。

    他抬眼看向前方川流不息的人群,眉头皱了皱,怎么这么多人来泡温泉么?

    宋彦昭欲收回目光的时候,却忽然看到了一抹熟悉的身形。

    那是?她怎么会在这儿?他诧异的上前两步,准备却上前探个究竟,那人影却一闪而过,混入了拥挤的人流,不见了踪迹。

    “三爷,你看什么呢?”宋亮好奇的伸长了脖子也往前看去,却发现只能看到乌压压的人头。

    “哦,没看什么,进去吧。”宋彦昭有些怅然的收回目光,走进了饭馆。

    一定是他看错了吧,那女人不是说要四处游玩吗,这都大半个月过去了,应该早就离开江宁了吧?应该是他眼花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可以让我看看吗

    汤山得名于温泉和青山,汤意指温泉,山即指青山,汤山泉眼云集,终年热水汩汩,热气蒸腾。

    汤山以东和东南坡一带的温泉大都是有主的,达官显贵之家在此买了地,建了庄子,方便自家随时过来小住,汤山以西的温泉大都是零散的小泉眼,偶尔也零星会有几处小庄子。

    中间坐落着一座寺庙,名为宝延寺,山门向东而开,四合方形的寺院建的如同一座法坛,将汤山东西分开。

    来汤山游玩的人在浸泡一番温泉后一定会来宝延寺内听听佛法,抽签解运等,因此宝延寺内也是一年四季香火旺盛。

    “娘子,奴婢刚才听那领路的小僧人讲这宝延寺有九百九十九间半房间,是真的吗?”冬青蹦蹦跳跳的走在台阶上,说着自己刚才跑去听来的消息。

    穆瑾抬头打量了一下前方宏伟的大殿,“唔,想知道是不是真的,等会去数一下就知道了。”

    冬青咋舌,“那么多房间,奴婢就是数到天黑也数不完啊,不过话说回来,为何要建九百九十九间半啊?”

    她们说着话已经走到了大殿跟前,殿内正在宣讲佛法,穆瑾不预进去打扰,便示意冬青跟在她身后,两人去看大殿旁边的众多碑文。

    “满招损,谦受益,九九归一,这九百九十九间半不过是寓意过满则亏,并不是说真的建了这么多房间。”穆瑾一边留神看碑文上的字,一边回答冬青刚才的问题。

    “原来如此,”冬青恍然,随即笑嘻嘻的说:“跟着娘子出来就是好,好吃,好玩,刺激,还能长这么多见识。”

    穆瑾莞尔,待要开口打趣她,却听到碑文后传出一声清雅的声音,“好一句满招损,谦受益!娘子高见,在下佩服!”

    穆瑾不妨碑文后有人,吓了一跳,转头去看,见碑文后转出一人来,身穿白色直裰,头带逍遥巾,手拿白色折扇,看起来是一位风度翩翩的书生。

    冬青倏然跳了起来,“你这人怎么偷听别人讲话?”

    来人向穆瑾施礼,“在下正在此处欣赏碑文,娘子和贵仆是后到之人,如若所说之话不想让别人听到,那就应该在说之前先查看下四周是否有人,因此这偷听二字着实不敢当。”

    “你,你这人怎么如此狡辩!”冬青被书生一番话说的哑口无言,只气的跺了跺脚。

    “非也,非也,在下非狡辩,而是道出实情而已。”书生用扇子敲打着手心,五官轮廓分明,皮肤白皙,尤其是那双眼睛如琉璃般闪烁着倔强骄傲的光芒,看起来是一个既聪明又骄傲的书生。

    穆瑾笑了笑,“事无不可对人言,所以不存在什么非礼勿听,冬青,无需过于计较。”

    冬青嘟了嘟嘴,没有说话。

    书生却觉得穆瑾这话有讽刺自己不够风度的嫌疑,待要开口说什么,却见穆瑾微微一施礼,带着丫鬟往前走了。

    书上望着她的背影笑了笑,这位带着幕篱的小娘子说话挺有意思的。

    小小一个插曲,穆瑾转眼间便丢到了脑后。

    她和冬青来宝延寺,纯粹为游玩而已,对于穆瑾来说,到处走一走,阅遍山川湖泊,是和行医是一样有趣的事情。

    穆瑾和冬青主仆二人走走停停,快到中午的时候,终于走到了宝延寺的最后一座大殿。

    “娘子,这座大殿后面还有个大门,听说在前朝,宝延寺的大门是开在此处的。”冬青指着大殿后方说道。

    此时她们主仆二人已经从大殿内走了出来。

    “不错,本朝太祖皇帝曾在建国之初驾临宝延寺,为了接驾方便,才将山门迁到了东边。”从大殿内走出一人,接着冬青的话说道。

    穆瑾回头一看,正是先前在碑文处遇到的书生。

    冬青撇了撇嘴,显然对于书生的出现不是太高兴。

    “怎们又见面了。”那书上合起扇子,拱手为礼。

    穆瑾颔首回了礼。

    书生笑了,指着后门的方向道:“之所以迁山门,是因为此门面对雷公山,本朝建国之初,雷公山突然出现一座巨型碑石,碑额与山体分开,碑身与碑座却与山相连,将入山门的道给拦得很窄,实在不方便太祖龙驾。”

    穆瑾抬起头,果然看到宝延寺的围墙之外,青山连绵之处有一座碑石高高矗立在哪里。

    “郎君果然博学,多谢解惑。”穆瑾郑重施了一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