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问鼎天下-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赵平营寨的防守有极为严密,拓跋烈派出的斥候根本无法得到有用的情报,因此根本无法探知汉军的虚实,拓跋烈现在是眼前一抹黑,对赵平的行动完全不知情。究竟赵平有没有派出人马,追缴自己的部族;若是派出了部队,究竟又出动了多少人马追缴自己治下的牧民?是不是值得自己孤注一掷,先全力攻下汉军大营,让他派出的部队失去后方基地,从而变成孤军!

着实是难以决断啊!拓跋烈揉了揉眉心,对王凡摆了摆手,“平之回去吧,孤自有主张!”

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棘城之战(11)

王凡叹了口气无奈的施礼告退。一边走,一边想道:拓跋烈首鼠两端,看来败局已定!王某也要为自己的后路谋划一番了!此战一败,拓跋烈必定要找只替罪羊出来,而出主意的自己当然是不二人选!王凡苦涩的摇了摇头,这便是寄人篱下啊!当初他孤身一人逃到鲜卑,本想凭借自己的一身所学,报得家仇,无奈元宏对他却不假辞色。无奈之下,他只好投奔了拓跋烈,谁知道这拓跋烈也是难成大事之人!这天下之大,又有何处是自己安身之所在?王凡暗问。

按说王凡的计策还是很有一番道理的。固守大棘城,将牧民迁回城中,届时赵平失去了劫掠对象,粮草又不足用,也只有强攻或退兵一途了!但王凡却忽视了此时大多数牧民都已经分散在草原各处了,如何能聚集的起来?便是能聚集起来,让他们放弃这个绝好的放牧季节,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至于以大棘城为本,妄图拖垮赵平则更是不可能!赵平只要派出人马,四处剿杀牧民,最先沉不住气的肯定是拓跋烈,毕竟牧民牛羊才是游牧民族的根本。失去了牧民牛羊,拓跋烈又凭什么立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是之谓也。

当然,拓跋烈想趁赵平立足未稳时便立即出兵,逼迫赵平与他一战的目的也是难以达成的!赵平处心积虑的布局、出兵,怎么会在秦青的人马还未到的时候与拓跋烈正面交战?若拓跋烈当日便出兵,赵平肯定会一走了之,反正草原足够广阔,战略纵深极大,赵平自然可以凭借广袤的草原与拓跋烈展开游击,调动拓跋烈的大军,将他引入自己布局好的陷阱之中。那时的拓跋烈将败得更快!

总起来说,拓跋烈无论如何应对,败局却是早已注定了!赵平不会给他任何机会!

“小侯爷,出云吉利被拓跋烈亲自劝回!”刘磐走进大帐,对正襟危坐,挑灯夜读的赵平说道。

赵平放下手中的兵书,站起身来,将腰间的佩刀摘下,立即有亲兵来到帐中,助赵平卸甲。赵平一边卸甲,一边说道:“无妨,无论如何,拓跋烈败局已定!秦将军此时到了那里?”在整个大营之中,只有刘磐这个斥候首领才知道还有秦青这支伏兵的存在。

“秦将军此时距我军还有四百余里,由于要防止敌军察觉,因此行程甚慢!”刘磐说道。

“嗯,的确如此!倒也不必着急。”赵平点了点头,将话题转到了今夜的战事之上,“收获如何?”

听到赵平问及今夜在袭击出云族的收获,刘磐立即眉飞色舞起来,“收获甚丰!光是马匹便有八千余匹!虽比不上军中精心喂养的军马,却也差不了太多!其余羊四万余,足够大军一月之用!”

赵平点了点头,表示清楚,“志勇那里可有消息传回?”

“陈统领谨尊小侯爷将令,而这草原也着实广阔!因为并未被敌军发现行踪!”

“拓跋烈恐怕已经沉不住气了,待彦明等人的行动被他侦知,定会率军来攻!秦将军大军一到,彼时便是决战之日!”赵平沉声说道:“吩咐下去,众军养足精神,以待决战之日!”

时光流逝,在看似平静的两军对阵中,十天的时间悄然而过。已经有五六起牧民被袭击的事件传到了拓跋烈这里。不过幸好受到袭击的都是分散的部族,虽然受到了损失,却并非出云族那等的灭族惨事!因此拓跋烈暂时还弹压的住,不过众将的怨气却是越来越大了!拓跋烈虽然威望素重,但面对这种事情却也是难以用自己的威严去压制众将,只能好言劝慰。因此,已经逐渐力不从心了。

对于王凡的建议,拓跋烈经过几天的思考,似乎又重新接受了,毕竟若是野战,敌军恐怕也不会老老实实的与他两军对垒,草原如此之大,汉军若有心利用战场纵深,被动的仍将是自己!若是被敌军趁机打个伏击、搞个突袭之类的,损失的将会更大!还不如就此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该死的汉人!就知道耍阴谋诡计!若真有本领,便与孤堂堂正正的一决雌雄!”拓跋烈心中暗暗恼恨,不过他也清楚,汉军不会听他的摆布。若论起以各种手段调动敌军,使敌军不得不被牵着鼻子走的布局能力,他远远比不上赵平!因此,目前的情形便是拓跋烈只能憋屈被动的按照赵平规划好的剧本走,却始终无法掌握主动,把握整个战局。

“王爷,大事不好!”盖楼青大踏步的跑进帐中,一边大声说道。

拓跋烈一个激灵,这几日来,他实在是心力交瘁,汉军对牧民的袭杀实在是没有任何规律可言,而且多点开花,这只说明了一件事,那便是汉军早有准备,而自己却是一着输,满盘皆输!如今补救已经不太可能了,只能盼望自己的牧民足够分散,让汉军无法找到。

“何事?”拓跋烈看向脸色有些铁青的盖楼青,急忙问道。

“刚刚得到消息,汉军袭击了他骆拨族!族中无人幸免!”盖楼青见拓跋烈精神略显萎靡,心中暗叹,知道拓跋烈的日子也不好过,便低声说道。

“咔嚓”一声脆响,原来是拓跋烈将手中的茶杯生生捏碎了!可见他心中之恼怒!

“升帐!”拓跋烈咬牙切齿的说道,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下去了,若任由局势如此发展下去,自己将更加被动!待众将的怨气再也难以控制之后,军心便会涣散,届时不需敌军来攻,自己便会不战自败!

虽然主动出战也未必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总比这样坐以待毙要好的多!至少主动权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实在不行,则立即远遁,汉军还真能满草原的追击自己不成?不过若真的到了那一步,自己也就穷途末路了,势将一蹶不振,实力大损!拓跋烈突然有些后悔自己当初一怒之下脱离朝堂,借守卫东部之名,而趁机独立,失去了国家的支持,自己其实并没有预料中那么强大啊!

不过,现在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拓跋烈此时颇有些烈士暮年的悲慨。

此战,拓跋烈大败!七万大军仅余万余残兵,拓跋烈在败亡途中急怒攻心,呕血而逝!

赵平却趁机将大棘城、饶乐水流域方圆千里的大片土地纳入掌控之中。虽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控制,但在赵平强大的无力威慑之下,那些自北魏迁徙而来的小部族有那里有反抗的勇气和能力?

两个月后,纵横草原的伊娄真等三人也陆续归来,经此一役,拓跋烈聚集起来的二十余万鲜卑部族几乎全部被歼灭,消息传到北魏朝堂之后,元宏大为震怒!不过此时他也是自顾不暇,实在没有余力顾及其它。赵平对鲜卑制裁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出来,大量奢侈品的输入,使得盲目追求的北魏贵族自食恶果!所幸北魏的经济主要还处在以物易物的初级阶段,打击虽大,却也并非致命,只要北魏的命脉——牧业发展良好,便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只不过是自身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罢了。

不过,此时的北魏,牧业也受到了几乎致命的打击!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棘城之战(12)

其余还有盐铁的缺乏而导致的不良影响。元宏此时有苦自知,正在勉力支撑危局。汉制犹如一柄双刃剑,使他看到了强盛的希望的同时,却也因为元宏的激进而产生了许多后遗症!大量的牧民被强制性的转牧而耕,马匹、牛羊的产量锐减,但耕作之事又岂是他们这些牧民能够玩的转的?

多年来积蓄的金银等硬通货因北魏贵族追逐奢靡而几乎消耗殆尽,如此一来,元宏便是有通天的本事,也无法应付。因此他不得不暂缓自己一力推行的汉制,让大量的牧民重新回到草原上,但由于当时汉制的推行,大面积的草原变成了耕地,仓促之间,却让元宏如何施展?

“陛下,国库之中,盐……又不多了……”北魏丞相是那利无奈的低着头,不敢与元宏冷厉的目光对视,但这等大事却又不得不禀告,是那利已经做好了迎接元宏的怒火,甚至是罢官、丧命的准备了。

是那利肃立良久,却未曾得到预料中的暴风骤雨,不由得微微松了口气,抬眼看向上首,那个威严益重,掌控生死的帝王。一看之下,心中却蓦然一惊!

此时元宏竟然以手扶额,颇显无力的样子!闭目不语,这哪里是那个雄才伟略、杀伐果决的帝王?是那利心中一沉,连忙躬身施礼,言辞恳切的说道:“陛下,请保重!如今虽然艰难,抗一抗却也过得去!待等到秋季,牛羊长成,形势定会有所好转!”

“唉!”元宏叹了口气,缓缓的睁开眼睛,语态萧索的说道:“爱卿不必劝朕!朕心里清楚!”说着,元宏颇显费力的从椅中站起,来回踱着,“爱卿,这里只有你我君臣二人,你实话实说,朕,是不是有些操切了?”

是那利心中一惊,妄言君过从来都是大忌!他如何敢说?因此支支吾吾的犹豫了半晌,这才说道:“陛下雄才伟略,目光长远,岂是臣所能妄议之?”

元宏苦笑一声,“朕只是想我大魏强盛,早日南下中原,千秋万代!谁知却是如此艰难!也怪朕啊,当初若是能暂缓,待攻取并州之后,再实行汉制,料来会顺利许多!只是朕心中着急,难免思虑不周啊!”

不得不说,元宏的确是一代雄主,单是这份自承其过的气度便是常人难及!而且他之所言的确精辟!若是北魏能够攻取并州,利用并州的百姓来作为自己实行汉制的基础,则会顺利许多!

他现在的行事确实是急切了一些!北魏连年征战,本身并未打好基础,贸然的实行汉制,当然会事倍功半,况且他所面对的又是赵平。他其实仍是低估了赵平,以为赵平根本无法对他的大魏形成威胁,毕竟双方的实力摆在那里!却不想赵平之手严禁盐铁这一手,便让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局!

元宏发现,自己在与赵平的对决中,竟然处处束手束脚,仿佛自己每做出一个决定,却发现赵平早早的便准备好了后手,等在那里,让自己无功而返。

赵平总能抓住自己的弱点,让自己处处受制!元宏实在想不明白,这个比自己小了整整十岁的年轻人为何竟然如此惊采绝艳!让自己每每无功而返,甚至大败亏输!

毫无疑问,自己推行汉制又被赵平抓住了漏洞,此番来自赵平的打击足以致命!怎么办?自己究竟给如何应对赵平连绵而来的攻势呢?元宏陷于了沉思之中。

“李效那里应诺的两万斤盐什么时候能到?”元宏突然问道。

是那利小心翼翼的看了元宏一眼,见元宏神色平静,似乎并非发怒的前兆,这才大着胆子说道:“启禀陛下,李效言道,八月份便能运到!”

“哦,还有两个月啊!”元宏心中稍稍有些安定,只要撑过这两个月,不论是盐,还是牛羊,还是并不成功的粮食试种,都会有所收成,不至于一无所得!虽然牛羊产量锐减将是不争的事实,而粮食也收获不了多少,但毕竟能够缓解一下国内紧张的形势!

自己操之过急,毁坏了大量的草原,用做耕地,使得牛羊、马匹的饲养量不足往年的四成!这个数量实在不足以维系国家的正常运转!换取盐铁要用马匹,军中也需要及时的补充马匹,而种植的粮食也未曾获得预期的丰收,全国上下三百余万民众要吃饭,还需要要用马匹来换取!虽说饲养的牛羊能够补充一部分缺口,但也仅能解决四成,剩余的六成便需要朝廷想办法了!

正常的途径根本无法解决!元宏目中厉色一闪,心中瞬间做出了决定!

抢!只有这一个办法了。这是鲜卑人惯用的伎俩,没什么好犹豫的!

虽然并州如今经营的犹如铁筒一般,让元宏根本无法攻进去,不仅如此,还要全力以赴的进行防范!否则,稍不留神,并州铁骑便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盛乐、平城二营的防守,直入腹地,元宏岂敢不防?因此,盛乐、平城二营的兵马根本不能擅动!如此一来,便只能靠燕然、乌兰二营了。

并州不能抢,那么此前的盟友,羌族便成了第一选择!羌族虽然人数不多,但牛羊马匹却甚是丰饶!而且由于他们这几年来实力大损,因此,李效对他们也放松了许多,双方甚至开始互市。此时的羌族可谓是一颗散发着诱人香气的果实!让元宏三尺。

至于突厥,与北魏之间已经发展成了世仇!每年大大小小的摩擦不断,规模千人以上的战斗更是几乎每隔个十余天便要发生一次。不过突厥的武力虽然强盛,但内部却隐隐有了不合之兆!而且毕竟是新兴的民族,实力上还是要稍逊一筹的!届时自己与李效联合,大举出兵的话,胜利绝对不是问题!获胜的同时抢到足够多的物资,才是自己的目标!元宏暗暗盘算着。

“明日大朝,议事!”元宏做出了决定,对是那利说道。是那利连忙领命,元宏挥了挥手,是那利倒退着离开。

赵平、燕彦、秦青三人齐聚大棘城。经此一战,饶乐水流域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在并州的掌握之中,经过一番商议,燕彦与秦青二人将以大棘城为据点,全力经营,与雁门遥相呼应,等待合适的时机,对北魏发动最后一击!

“可惜啊!这里不适合耕种,只适合养马,否则咱们逐步迁入汉民,只需十余年,此地便可另辟一州,大大增加版图与实力!”秦青略显可惜的说道。

“叔父心急了!”赵平笑道,“岂是这么简单的?此处地广人稀,耕地倒是容易解决,只是若不从根本上杜绝游牧民族南下,只是这防御问题也无法解决啊!”

“仓舒说的不错!”燕彦在一旁点头说道:“这里终究不适合咱们汉人!依某之见,还是待击破鲜卑之后,便放弃此地,全力经营幽并二州,重修长城,发展防务,到时又何惧区区蛮夷?”

对于燕彦的话,赵平不置可否,从这个时代的将领的眼光来看,燕彦的策略显然是十分正确的!长城以北的边地十分苦寒,而且不适宜耕种,对以农耕为主的汉人而言,的确极不适应!

目前而言,赵平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不过无论怎么说,还是要自己强大才行!若是足够强大,即便是有再多的游牧民族也不怕!开元盛世,万国来朝,靠的是什么,还不是强大的国家!

赵平并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转换话题,“二位叔父,此地便交给二位叔父了!待并州新政再上一个台阶,便对鲜卑发动总攻,这一线便拜托二位叔父了!”

秦青哈哈大笑,拍着赵平的肩膀说道:“这还用你说嘛?只要仓舒你能够保持补给线的通畅,秦某便能将他们打的哭爹喊娘!”

“志勇与锐之二人便交给二位叔父了,请二位叔父好生磨砺他们!”赵平此时颇有些唠叨。

秦青点了点头,燕彦也在一旁说道:“此时便是仓舒不说,某与秦贤弟也会好生磨砺他们的!这二人颇具大将之才,特别是志勇!”

第三百四十七章 郡治(1)

等一切交接完毕,已经是三天之后了,赵平与伊娄真、郑行告别了燕彦与秦青后,便直奔白狼城而去。伊娄真仍要镇守白狼,与上谷郡的简龄一起,保证到大棘城这条补给线的通畅。而郑行则前往雁门,赵平则会晋阳。

郑裕虽然将新政主持的有声有色,而新政也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但新政实施过程中却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赵平此时至少在一年之内没有其它事情牵扯精力,因此,想全力整顿新政。使新政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与路线。当时间久了,新政有了更加广泛的民众基础之后,便不是一两个人能够改变的事情了。

幽冀二州始终乃是并州前进的拦路石!待并州的能力,如足够的人口钱粮以及足够的官员,足以支撑吞并二州之后,赵平便会动手!

新政虽然将掌握了并州九成以上财富的世家一举消灭!但世家灭亡之后形成的真空却也使很多商家实力大涨!虽然世家消灭后的真空大部分被官府所弥补,但总有力有未逮的地方,况且,赵平也担心万一官府权势太大,而又失去了制约,这种情形最容易滋生腐化与堕落!因此,赵平有意识的提高商人的地位,并通过一些政策鼓励商业发展。

如此一来,并州的商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却难免良莠不齐,任何时代,在利益面前,总有铤而走险的人存在!在并州当然也不例外。

沈浩,这位监察部的首任尚书此时权威益重,所谓居移气,养移体,此时的沈浩已经不复六年前的那个书生模样。紫袍、黑绶以及黑色的进贤冠,越发的彰显出沈浩威严肃穆的气质。此时的他一脸凝重的看着手中的官文。这封官文是府衙大门旁设置的专门接受民情的铜匦中取来的,府衙大门旁的铜匦,专门是为那些告密者提供的,钥匙只在沈浩手中。

当然,既然是告密,就难免有人会胡乱攀扯,以泄私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必须有真凭实据,才能往铜匦中投书。否则,沈浩这个尚书整日里什么事情都不用干,只处理那些检举信就够他忙活的了。

由于沈浩为人刚正不阿,再加上职责所在,因此,任职以来,对于那些敢于作奸犯科的官员从不手软,再加上他平时沉默寡言,被称为“黑面沈”,时间久了,又成了“黑面神”。

此时见尚书大人面色凝重,眉头习惯性的一皱一皱的,监察部的属官们纷纷觉得一股冷气直往自己脖子里灌!一个个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小心翼翼的做着本职工作。他们十分清楚,每逢沈大人如此表情,便预示着又有大案发生!涉案人员至少应该是太守级别的官员或者是那些大商家!

六年来,沈浩共查处四名太守,至于太守以下的官员,则有八十六人之多!而被沈浩联合法务部雷尚书、兵部尚尚书查抄的商家也足有百余家之多!

沈浩与雷喻二人仿佛火眼金睛一般,任何作奸犯科之人都逃不过他二人的眼睛!在他二人的努力下,并州吏治清明,政通人和,发展极为迅速!

“备马,去侯府!”沈浩脸上青气一闪,压抑着满心的怒气说道。一边说着,一边走到门外,来到了一院之隔的商农部,也顾不上与见到他进来后连忙施礼问安的官员们寒暄,直接来到了郑裕的房间中。

郑裕此时正与晋阳米行的几位大股东商谈,见沈浩来找自己,再看沈浩的脸色,郑裕心中一沉,知道定有大事发生!当下立即送走了几位米行股东,对沈浩说道:“鸿飞快坐,莫非又有什么事情发生不成?”

沈浩脸色沉重,在郑裕面前便不再压抑自己的怒火,将文书往桌上一放,厉声喝道:“简直无法无天!”

郑裕默默的拿起文书,静静的看着,终于把文书看完后,饶是他为人淡泊,此时也是怒火中烧!忍不住喝道:“简直岂有此理!走,叫上晓明,咱们速去侯府!”

阖府的官员看到两位并州内政的实际掌控者怒气冲冲的来到雷尚书房中。不大工夫,怒气冲冲的二人组变成了三人行,三人联袂出了府衙。一干官员忍不住都在猜测,又有谁撞到了枪口上?

并州的政治虽然清明,但在任何时候都免不了有害群之马的存在,有些人为了一己私利,肆意的践踏着法律,企图凌驾于规则之上。若是在乱世之中,或者换一个当权者,这种事情发生也就发生了,也不会有什么不妥,反正强*民*、草菅人命这种事情,乃是这些人拿手的事情。事实上,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法律从来都是当政者欺凌践踏百姓尊严的工具!所谓“民心似铁,国法如炉”,此之谓也。

但在并州,赵平当政后,对那些企图凌驾与规则之上,践踏法律的人严惩不殆!经受了赵平的铁血手段之后,并州上下风气为之一正!不过,却总有些人利令智昏,试图挑战国法,却忘了在并州,这种事是行不通的!

这件事情其实很简单。西河郡太守宋亮与当地商人勾结,倒卖府库中的粮食与食盐,被西河郡户曹中一位名叫李世的书吏发现后,宋亮便杀人灭口!谁知法曹叶志乃是一位嫉恶如仇的刑侦天才,从李世的尸体上意外的发现了一片树叶,竟然是非常少见的银杏树叶!于是,叶志顺藤摸瓜,在与宋亮勾结的那名商人孟福的别院中发现了这种树!

再经过一番明察暗访,调查取证,结果自然是水落石出!不过宋亮毕竟是一郡太守,叶志只是一名小小的法曹,即便是证据确凿,在西河郡,也是无法扳倒宋亮!于是叶志便找到了西河郡监察司监察使孙玲。各地的监察司在设立之初便是独立于各郡之外的部门,地位超然,有着监察当地官吏、民风的责任,可以随时弹劾当地官员,权力极大!

不想,宋亮却买通了孙玲,当叶志前去告状是,却被孙玲安了一个“污蔑上官、造谣生事”的罪名,立即关押起来!幸好这叶志留了个心眼,将此案的案卷另抄了副本,秘密的交给了自己的夫人。叶夫人见丈夫果然被打入大牢,便带着案卷来到了晋阳,投入了专门为遭受冤屈而不得伸张的人准备的铜匦之中。

治下发生了这种事情,让郑裕与沈浩如何不怒?这等官商勾结,倒卖国库物资,谋取私利的行为本身便是死罪!再加上后来的官员互相勾结、草菅人命,则更是罪上加罪!

第三百四十八章 郡治(2)

此时赵平正在前厅中与来访的刘清闲谈。来到并州后,刘清也从一个十五岁的少女长成了十八岁的大姑娘。这几年来在并州,赵平对他十分礼遇。对于刘清的任何事情,赵平都从不过问,更别说是阻扰了。即便是刘清以各种名义结交晋阳上下的官员、商人,赵平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予了刘清足够的自由与尊重。

当初离开三韩部落时,刘清的本意是回到建业,与自己的弟弟,如今的少帝团聚。但来到并州后,刘清才发现,建业并非乐土。自己的两位叔叔吴王与辽王斗的你死我活,而自己的弟弟则完全是一个傀儡。自己若是回到建业,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刘清十分清楚,无非是被二位叔叔中的一人控制起来,成为他们拉拢人心的筹码。因此,无奈的刘清只得留在了晋阳。

但作为皇家公主,眼见本属于自家王朝的领土四分五裂,各路诸侯纷纷窃夺国器,僭号自立,而自己这个皇家之人却只能坐视,这种情形让刘清极为伤神!因此,她打算做些什么。虽然赵平对她比较客气,但赵平毕竟是篡夺她刘家江山的反贼,刘清对此有着几乎执着的认知。

在晋阳的三年中,刘清用尽了手段,却悲哀的发现,自己竟然无能为力!如今毕竟不是后汉王朝的天下了,名义上的后汉王朝偏安一隅。在刘杲率军豕突狼奔、狼狈逃窜到江东的那一天起,后汉王朝便已经名存实亡了,即便是名义上的,也没有多少人承认后汉王朝的统治了。

刘杲的行为已经将后汉王朝最后的一丝烙印从华夏大地亿兆子民的心中抹去。当君主舍弃了自己的子民后,除了那些愚忠之人,还会有多少人认可这样的君主呢?

刘清在并州注定什么都无法达成。首先,并州在赵平的治理之下,国富民强,比之后汉王朝统治时的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简直是天壤之别!对普通百姓而言,无论是谁当皇帝与他们都没有任何关系,百姓们唯一看重的便是谁能给他好日子过!

其次,并州上下的官员都是赵平当政后一手提拔起来的,这些人全部都是赵平的嫡系,后汉王朝和他们没有半文钱的关系!恰恰相反,若不是赵平的知遇之恩,这些人在后汉王朝的统治下甚至连饭都吃不饱,那能比得上现在的风光无限?

而刘清寄予最大希望的世家早已经在赵平的打击下烟消云散,因此,在并州,刘清根本不可能成事!

发现了这些的刘清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策略。其实她心里很清楚,后汉王朝已经不可能复辟了!只是她心中却总有那么一丝小小的执念,驱使他做着无谓的努力。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啊!”刘清看着云淡风轻的赵平,突然在心中想道,我就是那只不自量力的蚍蜉啊!

“今晚妾身设宴,请小侯爷务必赏光才是!”刘清收拾心情,巧笑倩兮的看着赵平说道。

“若无它事,赵某必定前去拜见公主!”赵平抱拳应道。

“如此,妾身便在寒舍恭候小侯爷大驾!”刘清从座位上款款站起,微微一福,说道:“小侯爷公务繁忙,妾身不便打扰,告辞了。”

赵平将刘清送到大门外,目送着刘清上了华丽的马车。刘清上了马车,挑开窗帘,对赵平微微一笑,说道:“请小侯爷准时到达,妾身扫榻以待!”话音方落,马车边缓缓启动。

待刘清离开后,赵平回到前厅,对管事吩咐了几句后,便来到后院中。虽然回到了晋阳,但赵平闲散的时候着实不多,与妻儿相处的时间则更少。刚刚进门,便见母亲一脸喜气的指挥着丫鬟搬东西。赵平一边施礼,一边问道:“母亲这是干什么?如今不过是八月中而已,那里用的上火盆等物?”

崔氏瞪了儿子一眼,说道:“你这个当丈夫的真是一点都不合格!”

赵平一愣,却听母亲喜滋滋的说道:“若兮与青月有身孕了!”

赵平闻言,不由得大喜!当下也顾不得与母亲寒暄,扶着崔氏便往屋里走去,一边说道:“孩儿这些天来忙于公务,倒真是疏忽了!幸亏有母亲照应,否则……嘿嘿……”一边说着,一边讨好的看着母亲。这几年来,赵平四处奔波,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崔氏完全是在担忧与焦虑中度过的。不只是崔氏,便是月窈等人,哪一个不是担忧万分?

看着母亲鬓边几乎全白的头发,赵平心中不由得一阵酸楚,低声说道:“父亲与孩儿不在家中,有劳母亲挂怀了!”

崔氏慈爱的看了赵平一眼,笑道:“都是一家人,说这些干什么?”说着便拉着赵平往房中走去。一边走,崔氏一边说道:“为娘的意思是,让若兮与紫衣两个从那个什么钱庄里离开。这一大家子事全靠月窈与青月两个操持,着实忙不过来啊!”说着瞪了赵平一眼,嗔道:“要是家里再有她们两个,多少事忙不过来?再说了,让她们两个抛头露面的,总是不成体统啊。”

赵平闻言,笑嘻嘻的扶着母亲,一边走一边说道:“孩儿会和她们两个说的。”若兮与紫衣二人堪称商业天才!即使是他这个穿越之人,和她们比起来,也是自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