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问鼎天下-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已经为你上书朝廷,让朝廷封你为并州牧。想来,朝廷的旨意应该很快就会下来!”赵业又笑着加了一句。他一边说,一边看着儿子,眼中满是嘉许之意。

这是自然的,朝廷如今就安在江东之地,整个天下几乎都称王了,唯有并州没有称王,还对朝廷表示效忠。朝廷若是对并州提出的这点封官的请求都不能满足,岂不是会寒冷并州的心?可以想见,朝廷不但会答应,而且是一定会顺带着再给一个爵位。这样既可以收到笼络并州的效果,又可以增加朝廷的影响力。天下的诸侯就会想,连并州这样的强豪爵位都是朝廷封赏的,这朝廷真的如我们所想那样不堪保傅了吗?

赵平感动得有些说不出话来,:“父亲——”

赵业淡淡地说道:“我儿不必多言,天生我能,就应该当仁不让,为拯救天下苍生出力。我作为你的父亲,看见你一天比一天强大,一天比一天成长起来,只有快乐,不会有嫉妒。况且,我年纪也老了,功业对我来说不啻浮云,已经不能引起我的兴趣了,好好地坐下来陪陪你母亲,怡儿弄孙才是我如今最喜欢想要做的事情,我不是正有两个孙儿将要出生吗?到时候我和你母亲一个人抱一个,岂不快活!”

说着,赵业“哈哈”大笑起来。赵平受到感染,也是心怀大放。

忽然,赵业又问道:“虽然我已经很久没有问军机了,不过,我还是想问一下,这次攻取冀州的事情,一切都准备好了吗?”

赵平胸有成竹地说道:“虽然还没有全然准备好,不过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赵业“哦”了一声,道:“这个东风又是什么呢?”

赵平笑道:“其实这有两件事。一件嘛,就是如何把我们并州军中的‘秘密调动’的相关消息传到长安去,不过对于此事,我已经有了初步的安排,要不了多久,应该就可以办到。至于另外一个嘛——”他忽然顿住,脸色微红,一副难以启齿的样子。他作为并州的柱石,长期给属下的感觉就是严肃和沉着,这样的表情也只有赵业才能看到。

赵业又是一阵大笑,道:“说吧,莫非此事和我有关?”

赵平点了点头,道:“为了掩人耳目,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也只有劳您亲自去镇守壶关才能让李效彻底堕入咱们的彀中!”虽然方才赵业的言语中露出了愿意服从调配的意思,但真正调动自己的父亲,他还是会有些不好意思。

赵业也不问原因,笑道:“既然是你的决定,过年之后,某立即跑一趟便是!”

赵平大喜,躬身说道:“多谢父亲!”待得他立起身来,却见赵业已经走到了门边,飘然而去。

赵平了结了一件大心事,心情大好,转身向后院马月窈的屋子而来。马月窈是正妻,一般没事的时候,赵平的一众妻妾都愿意呆在她的屋子里耍玩。近些日子她怀孕之后,大家更是几乎天天都聚在这里,以至于赵平现在只要是来这里,就能看见所有的妻妾。

还是小惜、小容这一对姐妹率先看见赵平到来,连忙迎了上去,帮他褪去下面的长袍。屋子里有火炉,暖洋洋的,颇为舒服。

赵平的所有妻妾中,郑紫衣性情最是直爽,看见小惜、小容热切的样子,她微微一哂,向马月窈道:“姐姐,你家小惜和小容也想早日和你一般让众人瞩目了!”

小惜和小容顿时面红耳赤。

她们都是马月窈的陪嫁丫鬟,按理本就是赵平的通房。前两年,赵平想起自己妻妾众多,曾经起念把她们嫁出去,只是这两个小丫头并不愿意,加上马月窈和她们自来相得,情同姐妹,也不愿和她们分开,这事情就冷了下来。

这次马月窈怀孕之后,终于找了机会让赵平宠幸了这两个女孩子。这最近以来,这两个女孩子对赵平也是侍候得越发周到了,所以郑紫衣才会有这样一番取笑。

第四百零三章 元正

一年里节日众多,但最隆重的一个节日莫过于元正,也就是后来所谓的春节。因为这个节日意味着辞旧迎新,意味着一个新的纪元即将开始。就连皇帝登基改元,都要选在第二年的这一天作为开始,可见这一天的重要性。

并州在过去的一年里,可以说是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成绩。不但人口持续大量增加,大量的外地流民涌入,却并没有造成骚乱,反而成为了并州的新子民,而且民生也更为富足了,百姓对于赵家的认同感,已经是远在朝廷之上了。

当然,更为重要,而且意义极为深远的,莫过于终于消灭了鲜卑,并且把鲜卑人占据的草原划入了疆界之中。这让笼罩在世世代代并州人心中的那层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阴影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从此以后,广袤的大草原再也不是敌人和强盗居住的地方,而是汉人自己的地方,那里再也不时杀人的修罗场,而是皮衣、皮帽、战马等东西的产地,那里输出端东西,将会卖给中原的民众。

多么不容易啊,以一州之力撼一国!

多么不容易啊,以一州之力灭一国!

多么不容易啊,以一州之力,咱们还要兴一国!

这就是如今百姓们的心声,他们相信在小侯爷的带领之下,“兴邦”的梦想绝不是遥不可及的!

并州的文臣武将们也是一样的兴奋莫名。百姓们能看见的,他们也能看见,百姓们看不见的,他们还是能看见。看见了更多了,他们对于未来的希望也就越发的浓烈了。乱世,对于一个有才华的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因为乱所以才越发需要收拾,就越发的需要人才。

太平时期很难出名将,不是因为太平盛世的民众就差一些,能耐就不足,而是因为太平盛世根本没有武将建功立业的场所。你就是一颗金子,也只能乖乖地在土里葬送青春。而对于谋士来说,也是一样的,要建立留侯张良那样的不朽功勋,就必须要趁乱世。

这天一大早,文武百官便聚集在衙门的门口,开始次第前往赵平家中祝寿。去了一拨,又是一拨,然后再是一拨,真可谓连绵不绝。直到当天晚上快要入夜了,这一切才算是安宁下来。赵平一家子三世同堂,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团圆饭,才烘托出了团圆气氛的难得。

老爷子赵麟今日也是异常的欣喜,不但出来和大家一起吃饭,席上他还兴致盎然,不断地和儿孙们说笑。老人家高兴,大家自然也更为高兴,于是一家人不论这一餐团圆饭都是吃得十分的尽兴。

席后,赵麟又坐着和赵业、赵平说了一会子话,才说道:“我乏了,先下去休息了,你们继续热闹吧,就不要管我老头子了!”

赵业连忙起身道:“父亲走好!”又向赵平道:“你送送你爷爷吧!”赵平点了点头,扶起赵麟便往外走去。

赵麟如今身子骨恶化很快,但也并没有到了走不得路的地步,不过他还是任由赵平扶着,向外边行去。

来到赵麟所住的院子前面,赵平忽然笑道:“祖父,您老人家一定有话对孙儿说吧!”

赵麟愕然站住,道:“原来你早就看出来了!果然不愧是我赵麟的孙子,不但冲锋陷阵天下无敌,就连察言观色也比一般人强多了。”

赵平笑道:“其实是父亲先看出来的,他暗示了我,我才知道的!祖父请想,父亲是个至诚至孝之人,您老人家即说乏了,要回来休息,他为什么不自己扶您过来,却遣我来扶呢?那是因为父亲已经看出您有话要说,而且是要对孙儿我一个人说!”

赵麟略一回想,终于点了点头,喟然道:“我一直以来,都以为你父亲乃是一个驽钝之人,如今看来他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啊!非但不是驽钝之人,而且还是一个很睿智的人。仓舒啊,今日祖父可要谢谢你了,若非你指出来,我这么多年以来,竟然连你父亲都没有看穿哪!”

赵平笑道:“这并不是祖父之过,祖父这是关心则乱。正因为父亲乃是您的爱子,您过于关心爱护他了,反而看不清他的真正能事了。有几句诗,形容登山之人的,叫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得真是极有道理!”

赵麟喃喃地默念了一遍这首诗,道:“仓舒言之有理啊。我今日找你来,其实是让代我你去给一个人拜个年,你可知道是谁人吗?”

赵平不假思索地说道:“祖父说的,定是公主殿下吧?”

赵麟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道:“你父亲的韬光养晦和你的锋芒毕露都很是强悍。在我看来,你终究是比你父亲要胜一筹的。不错,就是公主殿下,你帮我送点吃食给她,带我向她问好,就说老臣年迈,难以亲自登门拜访,请她原谅。”

赵平笑道:“祖父放心,礼物我今天一大早便送过去了,而且早已经带话给她,说道今晚我家中事情忙完,要过去拜会。所以,您老人家即使不吩咐,我也要过去的!”

赵麟眼中露出一丝笑意,道:“难得你还有这份心!”转身进门而去。

赵平看见赵麟这久违的真心的微笑,心下一阵难受。他甚至能感受到祖父心中的那种痛苦和矛盾。他一辈子忠心的大汉朝廷就是他心目中最大的一个留恋所在,他年轻的时候,曾经为了这个大汉江山拼杀过,荣耀过,屈辱过,痛苦过,这一切的感情比起所谓的“皇恩浩荡”来,更加令他留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说他对大汉忠心,还不如说他对逝去的岁月怀念,对当年的那些朋友们极其想念。要不然的话,自己还有整个并州上下的这些行为,他如何能不站起来反对?若是他反对,这些行动又怎么可能实施下去?

赵平回到前院,叫上两名侍卫,命他们带上一些瓜果,便领着他们朝公主府而去。

第四百零四章 拜访

赵平来到公主府的时候,看见府外一片安静,大门也紧闭着,根本没有节日的气氛。

赵平大讶。按理说,刘清是一个很能随遇而安的人,近些日子以来,她的心态一天比一天平和了。赵平也经常来探望她,一则是因为她身份特殊,赵平希望假若一天她能被自己所用的时候,能够不会那么心不甘,情不愿。而更重要的原因,赵平确实不自然地有些被她所吸引。

这世上美女众多,赵家的后院一群人全部都可称得上美女,但刘清这样的绝色美女却还是嫌太少。而既有美色,又身份高贵,谈吐风雅,仪态大方的,除了刘清,这世上恐怕就再也没有了。

赵平并不是一个好色的人,而且身边已经围着太多的女子,但对于刘清,他还是很有些放不下。这也许便是男人的劣性吧,明知道已经不宜再去招惹情债了,但却总是控制不住自己。赵平在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眼里都可以称得上完人,但他自己却知道,其实自己也是一个有血又肉的人,还是有弱点的。

赵平的侍卫见赵平停下来沉思,也不待下令,径直走上前去开始敲。不多时,门“吱呀”一声开了,门内慌慌张张地迎出一个人来。赵平的侍卫立即问道:“小侯爷前来拜会公主,怎么不见吴统领啊?”

象赵平这样身份的人来访,即使公主不亲自相迎,也该由她的侍卫统领兼府中总管吴森前来相迎才是。这自然是不必说的。

那侍卫这才看见赵平正站在门口,连忙上前禀道:“启禀小侯爷,公主和吴统领现在并不在府上。”

赵平大为惊讶。一直以来,只要是他事先流露出要来访的消息,刘清必定会早早地备下酒席和管乐,在府中一直守候。所以,最近以来,赵平有时候前面说过要来造访,后来又逢要事难以如愿赴约,必然会令人前来禀告,以免刘清白等。

本来,今天这样的大日子,刘清更应该在家中庆贺,顺便等自己才是,哪里会轻易出门去呢?况且,她身份高贵,很少折节下交别人,在这太原城中,除了自己等少数几个人就没认识什么人,又有什么地方可去呢?

“你可知道公主往哪里去了?”赵平连忙问道。

那侍卫见赵平语气森然,吓了一跳,连忙说道:“好像是卢夫人和她家的小姐一起来把公主接走了!”

“卢夫人?”赵平心下一动,“哪个卢夫人,就是经常来公主府上探视的那个席氏吗?”

那侍卫应道:“正是!”

赵平顿时倒吸一口凉气,这陈留卢家的人是李效的细作,如今是已经查明了,奈何一直以来他们做事十分的精细,并没有给抓住把柄。赵平为了不在民众间引起恐慌,才特意决定暂缓对付他们,待抓住了确凿的证据再行对付他们。

只是,这些日子以来,卢家的人显然也已经意识到了赵平对他们的怀疑,行事越发的低调,几乎可以说得上滴水不漏。这样一来,赵平虽然还遣人盯住他们,自己却越来越少过问了。如今他也是军务繁忙,一边想着要对付冀州,一边想着要出兵司隶,一边还想着要南和汉中,这些事情都操心不过来,区区卢家也只是癣疥之疾而已,他实在是没有太多精力去顾及了。

当然,这些日子以来,席氏,尤其是席氏那个女儿叫做卢胭脂的经常来公主府中走动,和刘清显得异常的亲密。赵平也旁敲侧击地提醒过刘清几句。刘清聪明得很,自然听得出赵平的意思。只不过,她在这并州虽然锦衣玉食的,但实在是太孤单了,根本没有人和她说得上话,她不和卢胭脂以及席氏往来,就没有可以说话的人了。

赵平怜刘清可怜,只是善意提醒,倒也没有过多干涉什么。他对刘清的痛苦还是很能明白一些的。既然刘清听不进劝告,他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但是,刘清毕竟是公主,席氏母女二人对她是千般巴结,一般来说,只有她们两个来拜会公主殿下的份,公主殿下怎么会随她们去呢?况且,公主还明知道今天晚上自己会来拜访的!

赵平越想越觉得不对,立即吩咐随他一起来的那名侍卫,道:“你立即带上我的信物去街上,调集一支五百人的巡逻队,立即去把卢家给我团团围住,一个不要教他们走脱了!”

那侍卫虽然心中诧异,不知道赵平为什么会忽然下这样一道莫名其妙的命令,但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应诺一声,转身就走!

赵平又向那愕在当场的公主府侍卫道:“你把这些东西都先搬进去,命厨下准备一些酒菜,就说某晚些时候还要和公主一起庆贺良宵。”

那人应诺一声,也莫名其妙地去了。

赵平也不多言,立即走上街头。

这太原城街头平日里来往巡逻的兵马就颇为不少,今日又逢佳节,金吾不禁,赵平还特意下令加强巡防。所以,大街之上来来往往的巡逻队一拨接着一拨,随时都可以看见。当然,这些虽然都是骑兵,却能尽量把马速降得慢一些,以免和路人相撞,或者是影响到路人的正常通行。所以,这些巡逻兵非但没有对百姓们的正常生活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反而让百姓们越发的安心。

赵平刚刚来到路边,恰好有一队巡逻队人马正向这边驰来。赵平立即来到路中心,大声喝道:“停住!”

那队人马立即停住。当先一名统领一眼看见赵平,眼中露出激动之色,顿时就忘记了开口。

赵平走上前去,对他说道:“这位兄弟,借你的马一用可好?”

那人只是痴痴地点了点头,翻身下马。

赵平也不客气,立即跳上马去,扬起马鞭,那马儿立即飞驰而去。

巡逻队中有人打马上前,向那统领说道:“统领,您这是怎么了,愣在这里作甚?还有,那个人你认识吗?怎么他说一声,你便把马交给他了,要是他借了不还,你可怎么办?”

那统领厉声喝道:“休得无礼,他便是小侯爷!”

“啊!”巡逻队中立即发出了一阵轻轻的叹息声,有人轻声嘀咕道:“方才我怎么没有跑到前面去啊?可惜,可惜!”

第四百零五章 独追

赵平骑着马直奔西门。

不得不承认,他这次挑的这匹马不错。事实上,他方才拦住这队人马而不是其他的,主要就是因为看中了这匹马。驰骋疆场多年之后,遇上过太多的战马,如今的赵平已经练就了一手不俗的相马功夫。

到了西门,他立即跳下马来,问道:“这城门的守将是谁?”

立即便有一个人跑了过来,吭声说道:“末将参见小侯爷!”

赵平立即说道:“入夜之后,可曾看见大队人马出城?”

那守将仔细回想了一下,很肯定地说道:“没有!”

赵平的眼睛顿时眯了起来,又问道:“那么,有多少马车出城?”

那城门守将立即毫不犹豫地说道:“并无马车。小侯爷您知道的,今天乃是佳节,不良于行,白天也只有两三辆马车出城,到了黄昏之后,就一辆也没有了。”

赵平皱了皱眉头,又问道:“那么,黄昏之后出去的女子多吗?”

那城门守将想了想,道:“倒也不多,先前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随着四个下人一起出去,再然后是一对母女,那女儿似乎身子有恙,是那个母亲扶着出门的。嗯,好像入夜之后就再也没有其他的女子出去了!”

赵平奇道:“你的意思是说,这些人都是步行?连马都没有骑?”

那城门守将点头道:“正是!”

赵平心下大为困惑。本来他还有点怀疑那四男一女,但想想又觉得不对,若那个女子是公主的话,四个男子必定是卢家的人了,可是,卢家的母女怎么不跟着一起跑呢,难道他还要留在城里等着自己去杀吗?母女,对了,难道那对母女便是卢家母女二人?即使这样的假设成立,卢家的人全部都是步行,岂能走远?

难道这些人中间并没有公主,公主真的知识随着席氏前去耍玩,或者根本就在卢家吃酒?

再仔细想,赵平忽然闪过一丝灵光,不对!这些人就是卢家的人,那后面出现的一对母女并不是真的母女,而是席氏和公主,而前面走的那四男一女则是卢家的高手和席氏的女儿卢胭脂!

至于马屁,他们根本就不需要今天临时来准备,他们应该是前两天已经准备好了,守在城外,只等今天劫得了公主之后,立即纵马南下!

他们通过先运马出城、母女分开走等方式连续设置陷阱,希望能掩人耳目,目的就是要节省出一定的时间。只要他们逃离太原城,凭借着他们卢家多年以来形成的人脉,躲过官府的追索,安全抵达雍州地界,根本不是问题。

一念及此,赵平暗念一声:“好险!”立即向那城门守将问道:“那对母女出城多久了?”

那城门守将想了想,说道:“应该在一个时辰左右!”

赵平再不多言,道声:“多谢!”飞身上马,扬起马鞭一抽,那马儿便死也似的冲了出去。

那城门守将看着赵平天神下凡一般威猛的背影,忽然回头叫过一名兵士道:“你立即去侯府禀报一下,就说小侯爷一个人急急出城了!”那兵士立即应诺而去。

且说赵平出了南门,也不犹豫,转过西南大道,立即向那边急驰而去。

由于前两天下过一些雪,这几天犹未化去。离着太原城比较近的地方,人来人往的,积雪尚有人清理,过了这些地方之后,地上的人马脚印已经车轮印越来越少,而雪却越来越厚,赵平已经渐渐可以完全通过印记来追踪前面的人了。

也不知追出多久,再一次停下来观察了一下脚印之后,赵平确定卢家的人就在前面了,因为这马蹄印已经极为清晰。他心中也不由闪过一丝喜悦,不过,随即他就清醒了下来。因为他知道,席氏既然能壮士断腕,把府中上下那么多人留在太原城中不管不顾,只和女儿在四名扈卫的保护之下挟公主而走,那么这四个人的武功必然是非同小可了。

赵平上次曾经见识过卢家的扈卫的实力,实在可称得上非同小可。自己以一敌一或者以一敌二都可稳操胜券,但以一敌三就难说必胜了,若以一敌四,胜负更是难以预料。所以,单凭自己一个人,能不能救回公主,实在是难说得很。

当然,虽说难言必胜,赵平却绝不会对继续追击心存任何的疑虑。他一生经过过大大小小多次战斗,极少有哪一次是绝对稳操胜券的。更多的情况下,都是以弱敌强。既然以往每次都能熬过去,甚至最终以弱胜强,赵平坚信这一次也绝不会例外。

这便是赵平经过这么多次大战积累出来的信心。有时候,信心往往能影响战局的最终走向。

赵平辨清马蹄印,再不耽搁,立即跳上马去,再次扬鞭向前追去。

也不知过了多久,前面树林遮挡住的地方忽然出现一个黑影,赵平大喜,知道那一定就是席氏他们一行了。而且,赵平还可以绝对确信,对方尚未发现自己。理由很简单,赵平这夜视之术,是武功到了他这个境地才独有的。对方不可能有自己这样的武功,在这样一个月光晦暗的夜晚,他们还没有这么强的听力和耳力。

赵平深勒住马,深吸一口气,立即便感觉到自己的战意达到了巅峰之境,不管胜败,他知道自己今夜这一战,一定可以发挥出自己生平最强大的战斗力了。

然后,赵平终于纵马向前追去,过不多久,前面的人显然也听见了后面急促的马蹄声,开始缓下步子来。

赵平趁机加速来到前面那一群人面前。却见面前果然是四个扈卫前后守护着一辆马车。此时,这些马和马车都已经停住,大家都愕然地向后边望来。

赵平也勒住马,纵声长笑道:“卢夫人,这新正之夜,你不在家中好好庆贺佳节,却急急出城,意欲何往啊?”

这时候,车内探出一个头来,面色苍白,眼中净是惊惶之色:“赵平!”

赵平笑道:“正是某家!我且问你,你要来便来,要往便往,即便是你效力于秦王,对我有不轨之心,我都可以不计较?但你却为何要劫走我的嘉宾啊?”

第四百零六章 芳心

那席氏当初进城的时候,对赵平尚且并不十分忌惮。但在太原城住了这些日子之后,她看见的,听见的都是赵平的英武。此时的她,心下对于赵平已经是惧怕已极。

她本是秦王李效派来打探消息的,但由于一开始就被赵平识破,这些日子以来可以说是一无所获。这让她渐渐生出了退意。她觉得打探赵平的军情,实在是与虎谋皮,危险太大了,而且几乎收集不到任何的情报。

只是,若是就这么退回长安,未有寸功献于李效,卢家以后再想要在被李效器重关照几乎是不可能的。说不定李效一怒之下,还会干脆把卢家连根拔起,趁机谋取卢家的财产。所以,席氏一定要至少立下一项大功,让李效没有借口卸磨杀驴才是。

为此,她盯上了公主刘清。如今刘氏皇族大多已经零落,几次的宫变让原本还算庞大的刘氏皇族几乎死伤殆尽。如今虽然还有一些皇室血脉在各地分布,但那几乎都是皇族的远亲了。而唯有刘清乃是天子亲姐,身份极为尊崇。掌握了她,差不多就相当于掌握了一面王旗。虽然看起来并没有多少作用,事实上却有万般妙用。而更妙的是,她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现在,还表现在将来。哪一天谁要是一统天下了,安抚一个对自己皇位毫无威胁的公主,以宽慰那些遗老遗少之心,花不了太多的本钱,却可以赢得大利,实在是划算得很。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席氏母女二人五次三番地讨好刘清。只是刘清想起赵平的警告,一直都对她们不冷不热的。但她们却一直不气馁,坚持不懈地求见、讨好。日子久了,饶是如今的刘清心肠已经比当年硬多了,还是渐渐消除了对她们的戒心。后来逐渐和她们一天比一天交好。直到现在,这一对母子终于赢得了刘清的信任。

偏偏这时候又是新正佳节,席氏觉得天赐的良机已到,便命人先行在城外布置好马和马车,然后母女二人一起去拜访刘清,言道今夜大道之上热闹非常,请公主移驾和她们母女一起观赏。

刘清最初连连摇头,言道今夜赵平要来,绝不可让小侯爷扑空。不想了、席氏母女二人一听赵平要来促请就越发激烈了。若是赵平来了,她们所有的计划就都要落空。那可就要等下一次机会了。可是,下一次机会又要等多久才会到来呢,甚至,赵平会不会给她们实施下一次计划的时间?席氏连忙说道,大道之上,赵平若是要来,可是可以看见的,断然不会让赵平扑空。加上卢胭脂不停地在旁边帮腔,不住地开口相求,刘清这些日子以来,和卢胭脂极为相得,见她求得可怜,一时心软,便答应了下来。

不过,刘清倒也不是孤身出门,还是叫上了吴森随扈。只是没有想到刚刚走出公主府,立即便有人跳将出来,一下子把吴森击昏,抛入草丛之中。若不是怕刘清乱喊,说不定他的一条命就保不住了。

刘清见中计,倒也不敢反抗,任由席氏把所有人分成两队次第出城。当席氏扶着公主出城的时候,她一只手轻轻地抓住刘清。刘清前面已经见识过席氏的武功,没有想到她看起来娇娇滴滴的,居然很有一些武功,她自然是不敢反抗,就这么乖乖地这样被席氏牵出了城门,上了马车。

随着马车越往前行,离着太原城越远,刘清心中越来越害怕。以前,她在赵平面前虽然一直都是一副恭顺的样子,但是不得不说,她心中对于赵平还是很有些怨怼的。原因无他,此人也在觊觎刘家的江山社稷,只是比起李效等辈更加阴险,一直都不表现出来而已。所以,她对赵平虽然也很有些好感,一直都不愿表现出来,因为她觉得,向赵平示好,就是对家族的背叛。

但是,直到现在,马车在太原城外,离着赵平渐行渐远的时候,她渐渐开始害怕起来。她虽然也害怕自己以后再也得不到在太原的自由,再也没有在太原时候的锦衣玉食,甚或会成为别人的玩物。但她更为害怕的竟然是,再也见不到赵平,听不见赵平那淡淡的,不带任何色彩的嗓音,再也不能指桑骂槐地讽刺赵平,再也不能……

总之,她所有最害怕的事情都和赵平有关。这一点,她倒是和席氏很有几分相似。只不过,她们是一种害怕,两种心情罢了。

但是,就当刘清的心情跌到谷底,都有些任命的时候,她居然忽然听见外面有人向席氏禀报:“夫人,有人追上来了!”

她的心情立即变得欢快起来。那一定是赵平,她很肯定。只有赵平这样的人,才会不受席氏那些障眼法的欺骗,也只有赵平,才敢这样义无反顾地追上来。

当她听见外面传来赵平的声音的时候,她简直快要哭起来。多么熟悉的声音啊,差点就再也听不见这个声音了,若是再也听不见这样美妙的声音,以后的日子该怎么办?

席氏本来就对赵平害怕已极,被他这样厉声追问,顿时嗫嚅不敢言,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好在月色不明,旁人并没有发现。

而就在此时,卢家的四名家将之一忽然说道:“夫人,怕他作甚,他只有一个人!”

刘清一听此言,顿时心焦起来。她虽然不会武功,但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