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问鼎天下-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不够的,还要以文化来融合同化他们,为他们易经洗髓,让他们从内心里接受并主动去学习汉人文化,运用汉人礼节,乃至以汉人的思维方式去处事。
长此以往,赵平相信,这个民族就会象后世的辽、西夏一样,彻彻底底地消失在汉人汹涌的人流之中,成为史书上的一抹记忆。若干年后,当他们自己的后代提起鲜卑来,也只是把它当成了“我们”汉人当年的一个劲敌而已。
这种改造,比起单纯的杀戮来,也许会艰辛一些,过程会长一些,中间的变数也会多一些。但是,这样做的成功希望还是很大的,而且好处也更多。
赵平赶到伊娄真的公主府的时候,伊娄真正坐在大院里面对着外面张望。她确实有些急了,赵平只是丢下几句话就消失了,就连他们东部鲜卑的会商都没有参加,甚至都没有关注一下结果。看起来,他对于自己的建议在这会上得到通过是有着极强的信心的。事实上,如今的东部鲜卑内部会议,赵平若是有心参加,根本就不会有人阻拦,大家甚至会欢迎。
不过,赵平没有参会从事后看起来,确实没有任何问题。会议的结果正如赵平所料,赵平的建议虽然在会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终究还是通过了。这还是由于伊娄真一开始并没有说出这是赵平的“建议”,而说是自己的想法。若是大家一开始就知道是赵平的“建议”,根本就不会引起争论。因为谁都知道,赵平的建议,其实就是命令。
看见赵平一脸古井不波,成竹在胸的样子,伊娄真有点不服气,但又不得不暗叹。这样的人物真是身在哪里,哪里就会成为旺地啊!并州自来都和“富庶”二字无缘,武力也素来谈不上强劲。但是,有了赵平,不论是富还是强,都是瞬息说有就有了。
这人若是生在拓拔鲜卑,鲜卑大军早就饮马黄河,甚至都把帝都定在中原了。这人若是生在东部鲜卑,当初东部鲜卑在和拓拔鲜卑的大战之中,就非但不会战败,反而会让东部鲜卑成就霸业。
可惜了,他是汉人,他偏偏是个汉人!
赵平一双深邃的眼睛往伊娄真身上一扫,伊娄真顿感浑身不自在,转过头去。她觉得,赵平方才那一眼,一定把自己看穿了,一定的!他从来都有这个本事,伊娄真不怀疑,从来不怀疑。
赵平也不打话,在伊娄真的对面椅子上坐了下来,罕见地伸个懒腰,闭上眼睛假寐起来。
伊娄真觉得这有点荒唐,因为赵平进来之后,一句话都没有说。嗯,准确地说,是什么声音也没有发出。他就这么睡下了。
伊娄真看着赵平的样子,有些心疼。她知道赵平这两天一定是赶了很多的路,走过了很多地方。否则,以他这样的武功,绝不可能会有这么疲惫的。
不过,心疼归心疼,话还是要说清楚的。伊娄真轻声说道:“你就没什么要问的?”
赵平眼皮都不抬一下:“某从来不问已经知道答案的事情,某讨厌废话!”
伊娄真顿时语塞。随即,她暗暗叹息一声,道:“既然你累了,便到客房休憩一下吧!”
赵平含含糊糊地说道:“你难道不觉得睡在这太阳底下,正是酣睡最好的地方吗?”
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置(4)
这次的部落首领大会在公主府进行。
今天的公主府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简直可以说是水泄不通。小小的府邸外面布置了起码两三千名兵士,里面也是处处设防,岗哨众多不说,而且巡逻之人也是多不胜数。
虽然距离约定的时间还有一段时间,各部的首领纷纷到达。虽然大家都不知道赵平的具体方案,但赵平罢兵之心大家都是很清楚的。若不罢兵,这次的会议就是画蛇添足了。
既然是罢兵了,大家以后就少不得要在赵平的手底下混日子。大家都想早点到来,至少是要抢在赵平到来之前到。否则,让赵小侯爷等,就算是赵小侯爷心胸宽广不说什么,他下面的人不高兴了,随便给一双小鞋穿,可也是吃不了,兜着走啊!
其实,这些部落首领私下里多少都和别人密会过了,虽然这些密会都不可能有什么结果,但到了这个时候,大家一则心下紧张,二则也确实无话可说了,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这样一来,会场内就显得特别的平静。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门边。
正在此时,忽听门外侍卫大声喝道:“公主驾到!小侯爷驾到!”
在万众瞩目之中,伊娄真率先步入会场,赵平紧跟其后。两个人都是同样的面无表情,使得那些努力想要从他们脸上看出一些端倪的人大失所望。
赵平老是不客气地在上首坐下,开始发言:“诸位!在这里,某先感谢大家前来参会,这不仅仅是给某面子,也是给我赵家面子,也是给我并州面子。为此,某父亲和祖父都特意让某替他们代为转达他们的谢意!”说着,赵平对着下面就是一揖到底。
下面的部落首领连忙起身回礼,也学着赵平的样子作揖。这些礼节的东西都是他们最近才学会的,人在矮檐下,不能不低头啊。
待得大家重新坐好,赵平继续说道:“经过和东部鲜卑各位首领以及伊娄公主商议了一下,对鲜卑族人未来的发展达成了一个共识,形成了一个可行的章程。现如今,我们就要把这个章程向诸位宣示一下,也好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某想要强调的是,不论是谁,有意见的话就请提出来,千万不要憋在心里。须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的章程肯定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要仰仗诸位的智慧的!”
东部鲜卑的这位首领这才知道上次他们讨论的方案竟然是赵平亲自提出来的,伊娄真只不是传达一下他的意思而已,不由都在心中暗暗庆幸,好在他们最终是通过了这个章程,否则,拒绝了赵平的提议,命途堪忧啊!
而拓拔鲜卑的首领们更是心头忐忑,但是这时候他们也只有做出一副欣然的样子,说道:“小侯爷过谦了,我等愿听小侯爷训示。”
赵平点头道:“我们的意思是要在这,在这白狼城一带建立起一个新的州出来,于我并州、幽州等并列!”
“嗡!”下面立时炸开锅。大家都想过并且商量过赵平的可能行动。但是,这却仍旧是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了。
虽说汉人注重疆土,对于自己征服的地方,一般会想方设法划归统治之下,但这茫茫大草原却一直是他们从来不曾真正统治过的地方。这里沃野千里,但却无险可守,看起来并不是一个建城的好地方。
当然,若这个办法可行的话,至少拓拔鲜卑来说,比想象中好了很多。
对于他们这些游牧民族来说,国家的观念是十分淡薄的。由于以强驭弱就是他们全部的民族文化,投靠强者,欺压弱者对他们来说乃是稀松平常之事。所以,他们昨天可以在拓拔宏大统治下生活,如今就可以在赵平的统治下讨生活。在内心里,他们不会因为这个而有一丝一毫的愧疚,因为这就是生存之道。
况且,鲜卑还处在奴隶社会,一个部落若是被另外一个部落征服的话,不论是男女老幼都会沦为别人的奴隶,自己的女人会心安理得地进入别人的营帐为他生儿育女,自己的孩子会成为别人的战场先锋,为别人继续征战。这,就是草原上的生存法则。
但是,若是建立城郭,让族人成为其中的子民,这对于拓拔鲜卑来说,就是喜出望外的宽待了。在拓拔鲜卑人看来,这样除了名义上的首脑变了,其他一切似乎都没有丝毫的变化。在汉人手底下求存,比起在本族之人手底下求存,要容易了太多。
问题是,这州府能建立起来吗?建立起来又如何维持?
赵平一言不发地坐着,任由下面的众人窃窃私语,一脸成竹在胸的神色。
终于,下面有一人站起身来说道:“赵小侯爷,我是贺拔氏的族长贺拔宇——”
赵平淡淡地说道:“我记得元宏曾经给你们改汉姓,你们贺拔氏被改为贺氏。贺族长为什么要弃汉姓不用,而重新改称鲜卑姓氏呢?难道汉姓不好听吗?”
众人一听,都是后怕不已,若是自己抢先发言了,恐怕也要被这样责问了。赵平这句问话,可诛心得很哪!贺拔宇更是心下一凉,连忙告罪道:“不敢,不敢!小人乃是口误,口误!望小侯爷恕罪!”
赵平点了点头,道:“既然是口误,那就罢了,我希望诸位不要犯和他一般的‘口误’!好了,贺族长,有话就请问吧!”
贺宇见赵平并不深究,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在这个地方,大家心下都是惶惶然的,赵平若是要杀自己,恐怕就连求情的都不会有一个。相反,说不定这些人为了撇清自己,还会推波助澜,本来赵平只是想要轻罚的,他们却让他把自己置于死地。
“小侯爷,小人以为,在原鲜卑的草原上建州,从地域的大小上来说,是绰绰有余的,只是这草原之上,并不适合农耕。想当初,拓拔——元宏就是因为强行把草原改成耕地,才导致粮食匮乏,终于败于小侯爷之手的。前车之鉴,小侯爷一定要汲取教训才好。”
第三百八十二章 安置(5)
“你——你叫什么名字?贺宇是吧?”赵平不动声色地说道。其实,他记忆力超群,听贺宇说了一遍,自然就记住了他的名字,哪里还要反问,他这样反问,乃是另有目的。
果然,立时便有人“领会”了他老人家的暗示,站起身来喝道:“贺宇,小侯爷何等了得,岂是元宏所能比拟的,你拿皓月去比疏星,难道是藐视小侯爷吗?”
贺宇大惊,连忙解释道:“小侯爷息怒,小人绝无此意!”
赵平却并不理会,而是向那“眼力不凡”的人问道:“你是——”
那人得意洋洋地说道:“小人毕周,乃是原出连氏的族长。”他特意把那个“原”字说得很重,以显示自己的忠心耿耿。
赵平点了点头,说道:“毕周啊,你知道某这一辈子最不喜什么样的人吗?”他倏忽站起,喝道:“就是你这号专爱搬弄是非的小人!”毕周见赵平发怒,吓了一跳,连忙跪倒。
赵平继续说道:“某还没有糊涂到那个地步,是忠言还是谄言,某轻易就能分辨清楚。你且起来,这一次,某就饶过你。不过,请你,嗯,还有在座的诸公都记住了,只要是真心实意地为某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就算是你言语失当,某也绝不会詈责。但若是不怀好意,专以搬弄是非,打击别人彰显自己为目的,又或者溜须拍马,言之无物,就不要怪某不讲情面!”
毕周吓得面无人色,不住点头应是。
赵平挥挥手,道:“罢了,念你初犯,不予咎责。”又转向贺宇道:“你方才提到那个问题很好。这也是某今日要向大家细细解释的。”
说着,他从容起身,来到众人面前,道:“诸位,天下四业士、农、工、商样样都缺少不得,离开一样,则其他三业都受影响,甚或是受到灭顶之灾。诸位为什么都只想到了农事,而忘却了其他的三业呢?”
众人脸上都现出惊色:“小侯爷的意思,我等还可以出仕、做工、经商?”
赵平点头道:“那是自然,诸位一旦成为某家治下子民,自然要和汉人一视同仁。汉人能做之事,尔等一样能做,汉人能说之言,尔等一样能说。
尔等族中勇士可入军中效力,一应粮饷、抚恤都按照并州军发放;尔等族中智者可以在州府中为官,其中政绩优良者,也可迁入并州为官,将来,也不是不可能进一步高升的;若是你无心外出,只愿家居,可以种田、放牧,为阡陌中人;若是虽无才学,却有一门手艺,可做工;若是只和孔方兄亲近,别无他好,也可以从商!”
众人听得大喜。这样的优待简直是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应该说,这本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日子,就算是战胜了并州军,也难以过上这样的日子,如今听赵平承诺起来,竟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他们很难想像,战败了反而能过上好日子,而战胜了却反而还要苦熬。
一人站起来朗声说道:“小侯爷,不知可否请您进一步详述,说实在的,我等听了,都难以置信哪!”
赵平点头道:“今日某请诸位来,就是要把这个计划摊开来,谈清楚,讲明白。下面,某就给诸位仔细讲一下我们的计划。”
顿了一下,他回到座位上坐下,从怀中取出一张绢布来,命人挂上,指着这幅图,道:“诸位,这新建之州,我们将之命名为新州。将暂时以白狼城为州府所在,我们初步设想,建成之后,这效果将是这样的。
大家看,这便是白狼城,我们将在现有的城郭基础之上,再行扩建一倍左右,再大幅加固城墙。总之,要将之建成一个和中原大城相媲美的大城大邑。当然,这些都是要靠诸位和某以及并州的百姓一起努力的。
白狼城的四周将建一些牧场、乡村、作坊等,一则为无业之民提供谋生的手段,二则向白狼城中输送生活必需品。
当然,这只是初步的设想。待这个初步的计划完成之后,我们将继续扩建新州。大家都知道,元宏在推行汉制的时候,建立了不少的城池,这些非但不会废弃,反而会成为我们重建的基础。待我们有了余力之后,我们会在这些城郭的基础之上,按照白狼城的成例来继续扩建。
到那时候,因为有了白狼城的经验和教训,建设的速度将会大为加快,说是事半功倍也毫不为过。”
众人听得连连点头。
赵平早就知道这些人对于这个城市的方案是不会持反对意见的。事实上,他有一点还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如今两部鲜卑人口加起来也不到四十万,若是将半数迁于一城之内,再把其余的一半星散在这城池的周围,足够容纳得下。若是这些人大半都可以从事放牧以外的其他行业,又何必要扩建新州呢?或者,甚至可以不建州,只设一郡,让它归入并州的直接统治岂不是好?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以想到,只是这些部落首领乍逢大喜,有些被喜讯冲昏了头脑,赵平说什么,就是什么了,根本来不及细想。再加上,鲜卑本就是游牧民族,对于这些民政方面的问题,根本就是一窍不通,恐怕就是冷静下来,也想不到这个问题。
其实,赵平的眼光还是盯着中原战端。
他知道,战火一旦重开,不知道有多少百姓会流离失所,失去家园。不要小看了流民,流民就像蝗、蚁这些虫子一般,单个的力量十分薄弱,但却胜在人多势众,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流民汇集在一起,就能够形成一股洪流。想当年东汉的灭亡,就是从流民开始的,后来的明朝,若无流民,是不是会灭亡,还不好说呢。
而且,流民是十分容易招抚的,只要能给他们一个庇身之所,一碗解除饥渴的热粥,就算是天涯海角,他们都没有不敢去的。用这些人来建城给他们自己居住,他们非但不会嫌弃塞北苦寒,反而会加倍用力。这样一来,只要付出小小的代价,新州的城池和百姓将会越聚越多。
更重要的是,随着汉人在新州中成为主流力量,鲜卑人和汉人之间的交流、联姻将越来越多。鲜卑人想要不被淹没在汉族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三百八十三章 安置(6)
见没有人主动问起,赵平只有自己丢下话题。他笑着说道:“诸位也看见了,这新州的建设绝对是经过严密的思量,绝不是平一个人的心血来潮。我们将在这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当然,这也同样要求诸位同某一起努力,要是没有诸位的鼎力相助,单凭我并州,是无法完成这等伟业!”
“好!”下面的诸部落首领被赵平激得激昂无比,齐声叫好。
赵平心下大为欣慰,这次的任务看起来实在比想象中还要轻松很多啊,本来以为这些人会提出来的疑问,可是他们多半都不曾提出来,这些问题少不得还是要由他自己提出来。
“下面我们就说一说这‘士、农、工、商’四个行业如何发展起来。
关于士,不仅是官和吏,还有下一代的官吏,我们的设想是这样的。州府的官员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没有,临时再去甄选已经是来不及了。诸位能成为一方领袖,都是各部的精英,我想就暂由诸位先辛苦一下,各自在州府里担任一二官制。至于诸位的俸禄,就按照并州同等职位的官员发放,你们看如何?”
下面的部落首领大喜,同声喝道:“愿为小侯爷效命!”
赵平伸手拦住,道:“诶!不是为我效命,而是为新州的百姓效命。而且,今日我有一句丑话要说在前头,一旦为官,诸位就务必要清廉奉公,政绩出色的,固然是可以升官发财,更上一步,将来前途不可限量,某不会因为尔等是鲜卑人就对尔等有歧视之心。只是,若是诸位仗势欺人、贪赃枉法,某也是不答应的,诸位现在也许还不知道并州对于贪官和赃官以及庸碌之官是如何惩戒的,但以后时间多的是,诸位可以自行慢慢打听。总之就是一句话,并州的一切法度,都将在新州生效。
不过,某也考虑到大家新近入仕,对于很多东西都不熟悉。所以,某决定先给大家一定是时间——两年,两年之内,若是诸位能熟悉自己的政事,并可以把这些政事处理得有条有理的话,就可以留任,甚至升迁,若是依旧庸碌不堪,难以胜任自己的位置,那么对不起,就请退位让贤。
所以,在这两年之内,尔等要熟悉自己的位置,并且学会去处理这些事务。这个要求可以说是十分简单的,对于智者来说,半年的时间应该就足够他们学会这些了,根本不需要两年这样长的时间。”
下面的人开始挠头起来,若是能当汉人那样的官,不需要靠厮杀和抢掠就能得到珠玉和美人,他们自然也是愿意的。只是,他们终究都是粗人,并没有读过汉人的书,对于文书等物看都看不懂,更遑论处理了。
赵平笑道:“某知道你们的难处。下面某说的,就是处理之道。如今,中原战乱,将有不少的百姓流离失所,某决定迁一部分来新州。其中有不少读书人,将会被聘为本地学校的塾师,这些学校和并州一样,都是对所有学生免费开放的,不论男女、部分年龄都可入读。诸位若有儿女,千万要送他们入学。只要他们能学而有成,通过考试,也可如并州一样授官。就算是诸位自己,闲暇时,也可以入学去学点东西。
当然,若是诸位年纪大了,学不进什么东西也没关系,只要知人善任,一样能当好官。因为汉人中读书人很多,未必一定都去学校为塾师,你们可以把那些赋闲的请到自己的家中为幕僚,让他们为尔等出谋划策,书写文书。当然,这就要靠诸位的慧眼了,若是尔等请了一个无能的或者是饕餮的幕僚,某可是不负责任的。”
下面传来一阵哄笑。大家觉得,拿着官员的俸禄,却把事情分派给别人做,岂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消看好了那个做事之人,其他的又岂在话下!这些部落首领大多没有当过官,即使当,也只是当过鲜卑的官,他们却不知道,汉官比起鲜卑那些仿汉官是完全不一样的。其复杂程度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所以,这时候他们大多都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是后来新州官府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当然,这是后话,且按下不表。
赵平又继续说道:“当然,你们在座的加起来也不过几百人,作为一个州的官员,肯定还是太少了,我已经准备好了,在并州调选一些官员过来。其中一些经验老到的官员,来新州的任务就是指导你们处理政事,几个月或者是一年之后还是要调回的。其他的一些年轻的官员则要和大家一起奋斗,为了新州的明天,和尔等一起在这片土地上拼斗!”
众人对这个,都是有心理准备的。他们明白,汉人若是一个人都不派,全然让鲜卑人自己统御自己,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听见此言,他们倒也没有什么意见。
赵平看了看众人出奇平静的表情,心下更加轻松,继续说道:“这里所说的‘士’,还包括武将。若是各位的族人除了杀人之外,别无一技之长,也可以投军。某会在鲜卑招募一军,由各部的勇士混杂组成,其武将也由这支军队之中最勇武,最善战的组成。这支军队的粮饷、俸禄都和并州军持平。当然,这训练也是和并州军一般残酷。上了战场之后,一切的赏罚都和并州军完全一样。”
“好!”又是一阵真心实意的掌声。要知道,并州军的待遇,鲜卑人都是十分清楚的。他们一直最羡慕的反倒不是并州的官员,而是并州的军队。若是能得到并州军那样的待遇,赵平简直现在命他们杀谁,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跳起来杀谁。
至于所谓的亡国之恨,他们并不怎么在意。游牧民族的特性就是如此,他们长期依附强者,但几乎所有他们依附的强者都是曾经杀戮过他们族人的仇敌。他们还是一样专心地做仇人的奴隶,为他们在战场上拼杀。如今,只不过是换了赵平这个强者而已。只要赵平对他们足够慷慨,依附于他在各部的首领看来,根本不是问题。
第三百八十四章 安置(7)
“刚才说完了‘士’”赵平从容地说道:“咱们现在再来说说‘农’。”
下面的人立即鸦雀无声,农桑乃是自古以来所有游牧民族的最大弱点。草原之上从来就不适合躬耕,所以他们都没有怎么学过这方面。但是,如今要依附于汉人,汉人自然是不可能任由他们继续游牧了。
赵平似乎根本没有觉察到下边这些人灼灼的目光,若无其事地说道:“我所说的‘农’,其实包括了农和牡两个方面。新州土地上一眼望去,到处都是草原,若是全然废弃牧业,而完全以农业为本,那就是舍本逐末了。这一点,元宏当初错了,某却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不过,牧业也要规范起来。
某已经想好了。北方的战马身高体壮,威武雄健,乃是天下战马之雄。我们有这样一大片草原用以培养战马,何愁我们的骑兵不雄壮?我们打算在这图上的这四个方位分别建立牧场。每年这些牧场里产出的马儿,只要符合战马的标准,我们都将进行收购。其价钱,想来是不会让诸位失望的。不过,这牧场里的牧民,就由你们下去之后自行报名,我等计划是每个牧场五千人,总共两万人。以报名先后秩序为准。
其余的呢,各家在从事其他行业之外,家中还养一些牛羊之类,我们并不会禁止,相反还会鼓励。诸位都知道,就是中原地方,寻常百姓家里也常常会养着牛羊之类的,若是这新州草原上,百姓却根本不羊牛羊,反倒会成为咄咄怪事了!
至于农桑,大家也不必担心。凡是愿意从事农耕的,都由官府发放农具和种子。而且,五年之内,可以不纳赋税,若是普遍歉收,官府会给与一定的补助,若是丰收,官府会出合适的价格收购粮食,绝不会让你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堆积在粮仓里面发霉发烂。
应该说,对于这农业,官府的扶助力度是很大的。所以,从事农桑的风险也很小,养家糊口,总是不成问题的。
大家也许会想起元宏的失败。某要说的是,元宏在一开始就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新州绝大部分地方都只适合种小麦而不是稻谷。因为稻谷是要依江河之水才能有好的长势。新州虽然也并不是没有湖泊、小河之类的,但却并没有长江、黄河那样纵贯几千里的水源。所以,他却轻易把草原开垦成水田,缘木求鱼,岂有不败之理?
因此,诸位若是有意从事农耕,无需顾忌诸多问题。某在这里丢下一句话:绝不会让尔等中任何一位饿死!”
下面的人听得怦然心动。多少年来,他们一直都在为温饱而拼斗、厮杀。若是轻易就能得到温饱,何乐而不为?
赵平一眼看出了大家心思上的变化,笑道:“不过,大家都知道,方今之世,农耕虽然可以温饱,但想要发大财,享受荣华富贵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想,你们中自认有头脑的,可以去从商。新州如今还没有建立起来,没有任何的商业。但是,随着新州建设的兴起,商业将会发展得越来越快,商机也会越来越多。具体的是什么样的商机,嘿嘿,请恕我在这里就不言明了。某可以说一句,若是这商机都看不出来的话,还是趁早死了从商这条心为好,免得落得个血本无归,不但殃及自身,还累及妻儿。
不过,有一件事情,某可以在这里透露一下,并州郑家将会在新州投入大量的银钱,而并州的其他几个大商户也都已经决定进军并州了。”
这一回,下面的反应却远没有前面几次热烈。但是,人群中却有几个眼神大亮,放射出异样的神采。
赵平看了看那几个人,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这几百个人中有这么几个具有商业头脑,已经是不容易了。要知道,商业终究是高风险行业,即使有商业头脑,也不意味着就能成功。要想在这一个行当上混出大名堂来,天时、地利、人和是缺一不可。稍不谨慎,就有可能倾家荡产。
赵平不动声色地继续说道:“最后,我们要说的是‘工’。据我所知,你们以前在元宏的统治之下,几乎是忽略了这个行业的。但事实上,这也行业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我们汉人的社会里,若是没有这个行业的人,百姓们几乎是一天也难以生存下去。
就打个比方来说吧,你要吃饭,就要有锅,这锅便要铁匠来打;要打水,就要有木桶,这捅又要木匠来造。总之来说,大家生活之中,随时都要遇见各种做工之人。这个行业之人,由于鲜卑如今几乎没有从业之人,某会在并州本地,还有北迁而来的流民之中招募手艺精熟的,命他们来这边做工,同时在本地选徒授业,尔等族中若有心灵手巧的,或者在战争中受伤,以至腿脚不便的,都可操此为业。这很多的行业是手脚不便之人都可为之的。
某还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还会在白狼城的周围设立一些作坊,制造皮衣等物。诸位若是还养着牛羊的话,就可以就近把这兽皮和兽毛卖给这些作坊,不愁销路了。同时,尔等家中若有赋闲的女子,也可前去应募作坊的女工,在这些作坊里面学习一些女工方面的艺业。同时,也可以赚些钱,补贴家用。某可以断言一句,一个艺业纯属的做工之人,绝对可以单独养活一大家子人!”
下面的这些人听得赵平考虑得这么多,都是有喜有忧。要知道,以前绝大多数部落都是一贫如洗,大家尚且存了攀比之心。大家看得出来,赵平的计划一旦实施,贫富的差距立即就会凸显出来。自信的自然是心喜自己有了致富的机会,自卑的却怕被别人甩得太远。总是,众人顺各怀心思,恐怕是再也难以拧成一条绳了。
而这恰恰是赵平想要达到的效果。要让鲜卑人老老实实地按照他设计的路线走,老老实实被融合,心甘情愿地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