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问鼎天下-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善无驻扎之后,赵业与马焕聚在大帐中,低声谈论着即将面临的战事。

经过斥候的探听,如今已经能够确定,北魏朝廷已经得到了消息,恐怕此时正在千方百计的调集各种物资备战。而平城的封云起也已经尽起大军,在汉军的侧翼游弋,只要汉军稍有疏忽,便会发动狂风暴雨般的攻击!

而赵平此时也悄悄的潜入了北魏境内,通过回报的消息来看,此时已经到了阴山一带。阴山乃是北魏最重要的牧场,赵平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由于仰仗着平城大营的屏障,因此,北魏在阴山并未陈列重兵,只有三千人守卫。

当夜色来袭时,休息了整整两个时辰的一万骁骑营铁骑对聚集在营帐中的北魏士兵发动了猛烈的突袭!震天的杀声以及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使得北魏士兵的士气全失。全然顾不上战斗,一个个慌不择路的四散逃跑。喊杀声、惨叫声以及冲天而起的火光交织成一幅杀戮的画卷。

仅仅一刻钟不到的时间,驻守阴山的三千北魏士兵便被屠杀殆尽!“挑选马匹,每人至少十匹!其余的全部驱散,就地斩杀牛羊,以做补充。”

有条不紊的骁骑营铁骑仅用了半个时辰便将一切都收拾完毕,赵平一挥手,率领大军立即离开,不大工夫,一万铁骑便隐没在黑沉沉的夜色中。

来去如风,摧枯拉朽八个字足以形容赵平以及他所率领的骁骑营铁骑,在十余天的战斗中,共袭击二十余个北魏部落,斩杀鲜卑人三万有余!一时间,北魏后方风声鹤唳,大为震怒的元宏不得不抽调已经捉襟见肘的兵力,对赵平实施围堵。

这还不算,东线,秦青率五千铁骑也是长驱直入,一路上斩杀牧民,抢夺马匹,直奔高柳而来!虽然比起赵平的行踪飘忽,秦青的目的十分明确,但元宏却依旧的不敢掉以轻心,四处调兵遣将迎战。

再说赵业与马焕。他们二人经过十余天的进攻,盛乐大营已是岌岌可危!与配合娴熟、究竟战争的雁门精兵相比,盛乐大营中的北魏士兵勇则勇矣,却缺乏足够战斗经验,而且相互之间的配合也远远比不上雁门精兵,只知逞个人之勇,单兵作战,如此一来,战斗力自然是锐减!

况且雁门精兵装备精良,霹雳车、攻城弩,还有新发明的手雷,皆是杀伤力巨大的武器,鲜卑人的血肉之躯如何抵挡这些新式武器?再加上粮草、军需等物的缺乏,士气自然是一落千丈,虽然还未达到不战自溃的境地,但距离士气彻底崩溃已然不远了!

愁眉紧锁的陆勇一手捂着受伤的左肩,一边紧紧的盯着桌上的一封书信。三天前他已经发出了告急文书,希望得到朝廷的援助,但今天得到的回复却是让他再坚持一下!待肃清了在国内肆虐的赵平部之后,自然会排出援军。

看到元宏如此答复,陆勇何尝不明白国内的兵力已经是捉襟见肘了呢!看来等待援军已经是不现实的妄想了,只有靠自己才行!但仅仅十余天的时间,自己麾下七万余大军便伤亡过半,对士气的打击可想而知,要想凭借这些几乎士气全无的士兵抵挡住汉军的进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封云起的境况倒是比自己好一些,但汉军的防守十分严密,封云起整日游弋在汉军侧翼,却始终没有机会!当封云起想迂回至雁门,突袭雁门关时,却根本无法突破汉军的防线!封云起的四万大军竟然如同闲置一般,始终游离在主战场之外!

焦虑、忧愤的元宏无奈的看着面前的各种军报,有来自燕然大营的,有来自盛乐大营的,还有来自国内各地被赵平与秦青打的家破人亡的部族,一封封军报犹如利箭一般,狠狠的扎进了元宏的心中!

真是风云突变!仅仅几年之前,鲜卑对雁门还处在绝对的优势之中,但短短的几年时间过去了,双方之间的形势却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朕难道还比不上一个毛头小子不成!”元宏对于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赵平可谓是咬牙切齿!虽然他不想承认,但只看二人取得的成就而论,赵平明显要比元宏更加成功!

同样是锐意进取,改革旧制,赵平做的就比自己好,并州经过赵平的变革,收获的不仅仅收获民心,更还有暴增的实力!而反观自己,汉制一直是自己酝酿的改革,但正是因为汉制,使得自己的亲叔叔聚集了一批反对贵族,公然脱离了北魏的统治,却被赵平几乎全歼,白白损失了数万精锐!

同样是对外用兵,而赵平却是连战连捷,再看自己,却被一个小小的突厥牵扯了大部分精力,这还不算,对一个小小的并州,历经数百年的时间却始终无法攻下!这不仅是他的耻辱,更是大鲜卑民族永远都洗刷不尽的耻辱!

如今昔日的蝼蚁却已经强大到足以消灭他这个昔日的庞然大物,落差如此之大,饶是元宏乃一代雄主,也是无法接受!

眼下的形势已经非常清晰明了,如果不将驻守在燕然、乌兰二处的精兵调回的话,是万万无法抵挡汉军的攻势的!但若是将二处的精兵调回,突厥却又将趁势进攻,自己同样将面临败亡的危险!

究竟该如何取舍,颇让元宏踌躇!

难道自己的败局真的无法挽回不成?元宏暗暗思索着。汉军与突厥乃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双方势必无法兼顾!若是自己年前不是为了加深与李效的关系,而双方联合出兵突厥的话,或许与突厥的结便不会像现在这般,无法解开!

去岁一战诚然获得了大胜,阵斩突厥可汗,联军更是追亡逐北,追袭千里之遥,斩首近四万。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却也使联军同样损失惨重!使得他不得不收缩燕然、乌兰防线,以缓解因兵力不足而导致的压力。即便是他收缩防线,但面对有杀父之仇的突厥人的攻势,却仍然是节节败退。

“败局已定啊!丞相!”一个干瘦的老者对一脸阴云的是纳利说道,“突厥步步紧逼,燕然、乌兰根本无法抽调援军,况且,面对咄咄逼人的突厥,燕然、乌兰二营能否守得住也未可知啊!再看北线,汉军大胜已是必然,即便能够从西线抽调兵力,但汉军大势已经无法轻撄!唯今之计,唯有劝谏陛下……迁都!”

乍听老者之言,是纳利立即拍案而起,声色俱厉的指着老者喝道:“你大胆!妖言惑众,动摇军心,你居心何在!”

面对勃然大怒的是纳利,老者依旧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淡淡的说道:“丞相莫急,请听老朽细细的为丞相分析。”

是纳利犹豫了一番,其实他心中何尝不赞同老者的话呢,只是有些话却不是用来摆在明面上的,暗地里说说也就罢了,若他真的贸贸然的去劝谏元宏,元宏肯定会将他碎尸万段!因此,他才会发怒,他发怒不是因为迁都,而是因为老者竟然让他去劝谏皇上,这种十死无生的事情怎么能让他去做?他的怒气在这里。因此,听到老者的话后,便也不再多话,静静的听着老者的解释。

“如今形势危急,西、北两线皆不可持!两线皆是岌岌可危,皆不可守,两线胶着的后果便是两线都将溃败!与其那时面对无处可逃的窘境,还不如如今未雨绸缪,保存实力,未来也未尝没有翻盘的机会!丞相以为如何?”老者淡淡的说道。

“即便是陛下,对眼下的形势也是洞若观火,他何尝不知道硬撑下去唯有灭国一途?只不过鲜卑强盛已有数百年,陛下定然无法接受鲜卑在他手中衰弱的结果,况且陛下此人好大喜功,极爱脸面,便是硬撑,也要撑下去!”老者说到此处,伸手拿起桌上的茶盏,惬意的喝了一口,却不放下茶盏,眼光有些迷离的盯着手中青色的茶盏,良久才叹道:“此乃汝阳所产的瓷器,丞相您看,此杯造型美观,色泽青中透亮,晶莹剔透!实在是一等一的精品啊,想不到老朽在有生之年还能再次看到,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听着老者的唠叨,是纳利脸上泛起一丝不耐,没好气的挥手打断了老者的感慨,催促道:“还是快说正事要紧!”

老者将略显迷离的目光从手中晶莹剔透的茶盏上移开,呵呵轻笑了两声,将身子深深的倚在椅背中,长长地吁了口气,说道:“丞相莫急。老朽自会一一给丞相说个明白!”

“若是直接劝陛下迁都,自然是自寻死路!”老者看着是纳利淡淡的说道,“不过,若是通过太子殿下,却又是另一番光景!”

“太子?”是纳利狐疑的看了老者一眼,皱着眉头在心中思索老者话中之意,琢磨了良久却仍是没个头绪。一年前,因为元宏的长子元鑫反对汉制,被元宏一怒之下剥夺了太子之位,并赶到了大泽守墓。如今的太子却是元宏的四子,元锋。这元锋比起元鑫的英勇善战,骁勇异常,可谓是一无是处,不过是凭着一张嘴,讨得了陛下的欢心罢了,是纳利心中暗道,找他有什么用!

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纳利终于决定放弃这种毫无意义的猜测,直截了当的问道:“宋先生还是直说便是,本官听着呢!”

宋姓老者闻言,放下手中的茶盏,一双浑浊的眼睛突然变得锐利无比,紧紧的看着是纳利,饶是纳利身居高位,但面对宋姓老者锐利、咄咄逼人的目光,却仍是下意识的退缩了一下。

待是纳利为自己的软弱恼怒,正要呵斥宋姓老者时,却听老者淡淡的吐出了两个字!

乍闻这两个字,便是纳利也不禁呆立在那里,不知所措!

宋姓老者却依旧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轻轻地拿起桌上的茶盏,悠闲地品着茶,却不发一言,更不复先前的锋锐!

是纳利烦躁的在屋中走来走去,始终无法打定主意。宋姓老者只是悠闲地看着手中的茶盏,却不发一言。是纳利终于还是忍不住了,快步来到老者面前,说道:“先生,给某一个主意吧!”

直到是纳利满脸不耐烦、强压着怒气瞪着他,他这才慢慢的抬起头,淡淡的说道:“丞相不妨去找找那位王爷。”

盛乐城外,堆积如山的尸体、弥漫的硝烟以及被鲜血染成褐色的土地,无不表示这里发生过激战!如今是辛时时分,惨烈的战斗刚刚结束,天地间仿佛还弥散着震天的杀声!

激战之后的两军各派出一些士兵,打扫着战场,由于盛乐大营士兵伤亡惨重,因此,竟然无法及时将阵亡将士的尸体收拾起来。

“十六天!整整十六天了!”陆勇身上的铠甲沾满了已经泛黑的血迹,脸上更是红一道、黑一道,满面征尘。捂着自己受伤的右肩,陆勇无奈的叹了口气,“陛下竟然没有只字片语!难道国内局势已经危急到这种程度了不成?”

陆武倒是一身清爽的样子,丝毫看不出战火的侵袭,却是陆勇知道自己这个弟弟没什么本事,不放心他在凶险的战场之上,因此便让他在大营之中负责后勤补给、安抚士卒之类的事情。听到哥哥沉重的话,陆武即使是不学无术,再加上这几日来的战况,也明白了此时实在是已经到了危急存亡的紧要关头!看着脸色阴沉的哥哥,陆武终于还是说道:“哥哥,万一拼光了怎么办?”

陆勇看了弟弟一眼,叹了口气,对陆武挥了挥手,说道:“你下去吧,照顾好伤员。”

陆武不明所以的看着哥哥,不明白自己怎么才说了一句,便被哥哥给轰出去了,不过陆勇的权威在陆武心中却是根深蒂固,因此虽然心中疑惑,却也不敢多说什么,只得退了下去。

目送着弟弟离开自己的大帐,陆勇无力的将身体靠在柔软的椅背上,对于眼下的形式,他比任何人都看的清楚!元宏但凡有一点余力,也不会如现在这般对自己这里的大战不闻不问!虽然话是这么说,但陆勇知道,自己却撑不了几天了!汉军十余天来的攻击,使得自己麾下的将士伤亡大半,如今剩下的士卒也几乎是人人带伤,士气更是低落!

这样的情况下,自己究竟还能撑多久呢?十天还是十五天?不论是多少天,若是再没有援军,盛乐的失守便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届时自己将成为民族罪人,这个结果陆勇能够料到,却没有勇气承担!

高柳,金碧辉煌的北魏皇宫中,元宏脸色阴沉的坐在宽大的龙书案后面,宽阔的大殿中,几个华服官员战战兢兢的跪在地上,一个个低着头,状甚惶恐。

“迁都?”元宏咬着牙,声音如同自九幽地狱中发出,透着一股阴森森的寒气!跪在地上的是纳利等人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寒战,头低的更低了。

“亏你们想得出来,你们难道都是猪脑袋!”元宏越说越是气恼,终于拍案而起,快步来到是纳利等人前面,看到他们一副唯唯诺诺,不敢言语的窝囊样,元宏心中的怒气再也压抑不住,一脚将离自己最近的寇度支踹到在地,“你们这些懦夫!朕真是白养你们了!”

前线战事不断,而汉军步步进逼,盛乐大营即将失守!赵平更是在自己的腹地出入,犹入无人之境般,将国内搅的一片混乱,如今已是人心惶惶!作为一国之君,元宏当然不轻松,正当他殚精竭虑的思忖应对之策时,以丞相是纳利为首的一干官员却提出了迁都的计划!

第三百六十七章 战事(3)

这个计划一经提出,不仅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因为元宏根本未曾想到自己一贯倚重的是纳利等人会如此辜负自己!竟然为了个人私利而将自己这个君父置于如此危局之中!若是依着他的性子,眼前的这几个人早被他杀了不知多少次了!不过,元宏也知道,如今正是用人的时候,虽然这几个一经不和自己一条心了,但若真的杀了这几个人,他还真没有合适的人选。

压抑住自己满心的怒火,元宏冷哼一声,转身回到龙椅上坐下,良久,这才说道:“朕不想再次听到迁都之事!你等好自为之,滚吧。”

以是纳利为首的几人终于长出的出了口气,脸上的冷汗也顾不上擦,小心翼翼的退出了大殿。

暴怒中的元宏阴森幽冷的目光如锥子一般,仿佛要刺穿窗外黑沉沉的夜色。汉军的打击出乎意料的强大,几乎让他措手不及!而正在此时,一直便不肯消停的突厥也趁势侵犯,让他根本无力兼顾!只能看着一封封告急的战报如雪片般飞向他的案头,刺激着他的神经!

接连而来的失利如同毒蛇般噬咬着他的心,让他食而无味,不得安睡!难道鲜卑数百年来的光荣将葬送在自己手中不成?元宏心中颇有些不甘于忐忑。对于未来,元宏此时心中充满了不确定!不仅是战局及其不利,还是朝廷内部的反对声音,元宏都感到自己的影响力与控制力正在逐渐的减弱!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元宏告诉自己,即便是迁都,失去了祖宗的这份基业,自己也依旧是大鲜卑民族当之无愧的王者!其他任何人想觊觎这个位置,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自己绝对不会给任何人机会!

是纳利、寇度支这两个倍受自己信任的大臣此时已经背叛了自己,在朝廷之上,却实在找不到人与这两人为代表的势力分庭抗礼了!元宏在心中暗暗盘算着朝中的局势。虽然在朝堂之上,支持迁都的官员远远多于力主一战的官员,但东、南两线的主将陆勇、封云起、鹿单、葛城这四人却是自己的心腹,虽然眼下战局吃紧,但想来不会反对自己!况且两万金狼卫更是惟自己之命是从,有了这些人的支持,元宏不怕任何人搞花样!

只要兵权还在自己手中,自己的统治便万无一失!当然,前提是他能够撑过这段最危急的时间,能够顺利的将汉军以及突厥的进犯打退才行!只是看目前的情况,却是不容乐观。

元宏虽然好大喜功,却也并非那种昏庸之人,相反,他对当前的形式有着清醒的认识!在这种危机时刻,只有解除了眼下的危机,才能论及其它!若自己无法将入侵的汉军以及突厥打退,等待自己的将是耻辱的失败!虽然自己可以率领子民推到草原深处,一如当年的匈奴一般;但这根本不是他所期望的生活!

对于汉人的文化,他一贯十分向往,并决心将自己的民族改造成如汉族一般的民族。光辉、延续!

“葛川!”元宏颇有些意兴阑珊的低喊了一声。一名二十余岁的年轻武士应声而出,跪在大殿中说道:“臣在,陛下有何吩咐。”

元宏沉默的看着葛川,心中似乎在做着决定,过了良久,元宏终于幽幽的说道:“成王、太子那里,严密监视起来,必要时可以采取非常手段,将他们捉拿!”

“遵命!”葛川毫不犹豫的应声说道。

“葛川,你很好!你们父子都是朕的栋梁!”元宏看着葛川由衷的赞赏道。

葛川仍是一副古井不波的表情,恭恭敬敬的磕了个头,沉声说道:“为陛下效力,乃是臣的本分,皇上谬赞了!家父与臣实不敢当!”

元宏叹了口气,说道:“你不必妄自菲薄,朕心里清楚的很!好了,你去吧,不要忘了朕的交代!”

大殿的大门发出一声沉闷的“吱呀”声,被元宏寄予厚望的葛川轻轻的退出了大殿,元宏看着慢慢合上的大门,无力的倚在豪华的龙椅上,心中思潮起伏。

汉军的攻击出乎意料又如迅雷暴雨般,让他措手不及!而西方的突厥更是趁火打劫!国力大为疲敝的他不得不面对两线作战的窘境。若在平时,鲜卑强盛的时候,这点阵仗当然不会放在元宏眼中,但如今却由于元宏的操切,而使得如今的北魏耗尽了国力,再加上拓跋烈的叛走,北魏精兵几乎去掉一半!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

太多的巧合使元宏内外交困,面对咄咄逼人的汉军以及打了就跑的突厥人,元宏只剩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派到李效那里求援的使者还没有消息传回来,元宏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

难道真的只有迁都一途不成?元宏明白,迁都便意味着自己的一切抱负与希望化作了泡影,从此之后,自己与自己的子民又将继续着颠沛流离的游牧生涯。百年之后,鲜卑这个民族或许会永远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这样的结果绝对不是他所希望的!他的梦想便是让鲜卑民族如汉民族一般,经久不衰,傲然屹立!因此,他才不惜一切代价,即使面对强烈的阻力与反对都丝毫不为所动!

只是他却忽略了外部条件!如今的并州并非后汉时期因为各大世家掣肘而疲敝穷困的并州,并州在赵平的新政之下,已经焕发出全新的生机,说是国富民强毫不为过!有足够的势力支持并州军方实施自己的战略计划!

反观北魏,却因为汉制的强制实施,而使得国内动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元宏手中的两万金狼卫是绝对不能轻动的!作为自己手中最后的底牌,必须要在最关键的时刻用出来,若是早早的用了出来,自己便真的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了!因此,如今的元宏手中并没有多少可以支配的力量,因此面对汉军与突厥的两面夹击,只能节节败退!如今他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了李效的身上。

若是李效能够起兵牵制并州,那么自己的压力将会大减!便可以抽调部分兵力,全力将突厥人的进攻打退!只是自己的使者派出了半个月的时间,却连一点讯息都未曾传回来。虽然元宏明白,他与李效之间只是相互利用,而且汉人的民族观念特别浓厚,李效肯为自己背负上一个汉奸的罪名而出兵攻打并州的几率几乎为零!但如今形势危急,哪怕只是万一的希望,元宏也不想放弃!

洛阳,这个煌煌帝都,足可光耀千秋,帝喾、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帝喾都亳邑,夏太康迁都斟鄩,商汤定都西亳;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后汉龙腾,皆定都洛阳。如今这座千年古都依旧繁华,只是主人又换了一个。

“王爷,鲜卑人的使者来了三天了,您见还是不见?”李效的头号谋士吴晶问道。

李效看了吴晶一眼,笑道:“以先生之意,孤见还是不见?”

吴晶在李效的示意下,在一旁坐好,“此事全在王爷一念之间耳!重点不在见与不见,而在于王爷是否助它!”

李效闻言,叹了口气,目光变得有些迟疑,沉吟着说道:“先生所言不错,孤实在是拿不定注主意,到底是不是应该助它一臂之力!请先生教我。”

吴晶似笑非笑的看着李效,却不说话。李效被他看的有些吃不住,略显赧然的笑道:“先生这是何意?孤……”

吴晶微笑着打断了李效的话,“王爷既然早有决断,又何必问及吴某?”

李效闻言,哈哈一笑,“忽”的一声站起身来,在桌子后面来回走了几步,坚决的说道:“孤虽不才,但这汉奸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肯做的!孤若此时出兵,岂不是白白的帮了鲜卑人?诚然,此时出兵并州,对孤争霸天下有莫大的好处,但却也会让孤留下千古骂名!此事绝不可为!”

听到李效斩钉截铁、掷地有声的话,吴晶连连点头,赞道:“王爷大义!老朽愚见,此时的确不可随便出兵!鲜卑人怎么说都是异族,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话又说回来,并州若是想将鲜卑人消灭,其消耗必然也会十分之大!待并州与鲜卑人两败俱伤之时,王爷再出兵的话,不仅于大义无损,更能不费吹灰之力的将并州这个心腹大患消灭掉!”

李效连连点头,“孤正是此意!那个鲜卑人的使者,先生去代孤打发了便是。孤要整军备战,毕其功于一役,将并州这个心腹大患彻底消灭!”

“对了,那吕征此时如何?”李效突然想起吕征,这些年来,可能是受到家破人亡的刺激,吕征的性格倒是变得沉稳了许多,整日除了练武,就是结交一些文官武将,碍于儿媳的面子,李效倒也不好多说什么。

李效仅有一个儿子,李彤。当年娶了吕原的长女,也就是吕征的姐姐,多年来夫妻二人感情十分好,相敬如宾,并育有二子一女。因此,李效对这个儿媳还是十分满意的。毕竟自己偌大的基业也要靠儿孙来继承。

因此,即便面对吕征不安分的举动,李效也只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吕征闹的不是太过分,他都不去管。反正无论吕征怎么折腾,也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对自己的政权不会带来任何影响,自己的手下又有哪个是笨蛋呢?吕征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外戚,根本不可能有什么作为。有了这个认知,李效上上下下的武将官员对吕征都保持着一定的克制。

吕征却对此缺乏一定的认知。他只是一个武夫罢了,在并州时,因为有父兄的翼护,他的人生一帆风顺,根本没吃过苦,加之他的为人,根本便是一个不学无术的草包。待父兄被赵氏杀掉,家族灰飞烟灭之后,倍受打击的他开始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根本无法让自己报仇雪恨,因此他开始试图改变自己,开始结交李效手下的那些文臣武将,期望能够有朝一日,让自己的大仇得报!

“由他去吧,先生派人看着点,只要他闹得不是太过分,便不必管他!孤总要给秀儿面子的!”提到自己的儿媳,李效十分高兴,“好了,不谈这些,正好今天得暇,孤去陪元乾他们,哈哈哈……”李效一边说着,一边振衣而起,往后院走去,“先生办事,孤放心的紧。”

“小侯爷,前面二十里有一个大约五千人的部落!”陈武来到正坐在那里休息的赵平身旁,低声说道。由赵平率领的这只五千人的铁骑,深入北魏境内已经二十三天,纵横千里,已经歼灭了鲜卑大大小小十六个部落,所过之处,可谓鸡犬不留!这便是战争,特别赵平此行的主要目的又是消灭鲜卑人的有生力量,在鲜卑内部制造混乱,让鲜卑人产生恐慌的情绪,则更要如此!

赵平三口两口将手中的肉干吃完,拍了拍身旁的草地,对陈武说道:“坐下来说。”

此时正是午时十分,一天之中最热的时候,草原之上光照强烈,灿烂的阳光几乎刺得人睁不开眼睛,稍微一动,便是满身大汗。这样的季节本来不利于战争,但战争乃是为政治服务的,为了达到目的,赵平也不得不选择这个时候出击!

“有什么好说的!”郑行一边咕咚咕咚的喝水,一边口齿不清的说道:“一群土鸡瓦狗罢了,杀过去就是了!”

对于郑行的漫不经心,赵平与陈武都不予理会,见二人不理自己,郑行低声嘟囔了几句,便继续吃着手中的肉干。

赵平看了陈武一眼,说道:“情况如何?”

“五千人的部落,青壮年大约有一千三四百人,其余的皆是妇孺老弱,其装备也比较落后,弓箭、弯刀,至于甲胄,仅有少数人着皮甲。”陈武不假思索的答道。

赵平点点头,“斥候戒备,其余人原地休息,今夜子时夜袭!”

陈武点头应了,站起身来开始传令。郑行听得有仗可打,顿时高兴起来,“等等,某也去!”

目送着陈武与郑行二人离开,赵平抬头眯着眼睛看了看依旧炽热的太阳,不由在心中叹了口气,二十多天的奔袭、战斗下来,赵平率领的五千骁骑营铁骑竟无一人伤亡!不过连番的战斗下来,虽然敌人并未给他们带来太多的麻烦,但二十多天来屠灭部族十六,斩首四万余,几乎每天都要进行一场战斗,这对士兵而言是极大的负担,即便是勇冠天下的骁骑营也不例外!

不过,赵平此行的目的就是通过自己的不断的奔袭,牵制元宏的注意力,为正面战场制造机会,彻底打垮鲜卑人的斗志,为战争最终的胜利打好基础。因此,面对困难,赵平必须克服!

经过多年来战火的考验,杀戮与鲜血对赵平而言,已经成了习惯,见惯了生死的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而随他征战的勇士更是骁骑营中身经百战的铁血之师!多年的战斗下来,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战斗机器!在他们心中,只有胜利与荣耀!

因此,此战虽然事关重大,而且危机重重,稍有不慎便会暴露自己的行踪,陷入北魏的重重围困之中,但赵平却始终有着强烈的必胜信心!

“小侯爷,赵将军与马将军在主战场也不知与鲜卑人打得怎么样了!”陈武有些担忧的说道,看向赵平的眼光也充满了忧虑,虽说鲜卑人国力空虚,但若是举举国之力,即便打不赢这场战争,把时间拖下去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并州如今最缺少的便是时间,万一北魏将战争拖的时间过长,周围皆是敌人的并州必将陷入空前的危机之中!

看到陈武一脸的忧色,赵平转念一想,问道:“志勇可是担心此战拖的时间过长,于我不利?”

陈武点了点头,“如今的鲜卑人虽然实力大不如前,但他们若是有心拖延的话,还是很麻烦的!且不说李效,便是幽冀的丁、孔二人也会趁火打劫,皆是我军腹背受敌,形势却是不妙啊!”

赵平微笑着看着已经逐渐成熟的陈武,毫不掩饰自己的赞赏之意,“志勇说的不错!不过,志勇认为鲜卑人能够拖得住吗?即使能够拖得住,但是他们拖得起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