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术天下-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淡淡一笑:“周夫人住的习惯就好,令爱的身体尚须将养,周夫人就在宫里多住些日子吧。”

母亲忙跪了下来:“臣妾谢万岁爷的恩典,只是怕有违国家制度。”

皇上笑着说:“周夫人请起,不碍事的,周夫人只管安心住下就是。”皇上说完,咳嗽了几声。

我的心里有些内疚,皇上是因为我才病的,因此我低声问了一句:“万岁爷。不要紧吧。”皇上看了我一眼,只是摇了摇头,就站起身走了出去。

皇上走后。我长出了一口气。我刚才很怕皇上把我送出宫去,我一旦回到承恩公府,只不过是任人宰割地鱼肉罢了。我既然已经决定要活下去。那么我一定要好好活着。

只是皇上的态度令我疑惑不已,如果说皇上因为萧元策而不再信任我,可为什么会让我母亲住在宫里照顾我?照理说,我母亲只是承恩公府的一个小妾,是没有资格进宫地。而且即使是有资格进宫的那些外命妇,也不准在宫里过夜,更遑论住这么久。如果说皇上对我一如往昔。可皇上对我的态度为什么这样冷淡呢?

这些天宫里倒是很喧嚣热闹,元宵过完就是皇上地生日。我每天看着这些宫女太监忙进忙去,打定主意这些日子只呆在自己的房中,为萧元策守孝。

我每天在自己房中静养,母亲陪着我。我心中的忧伤减淡了不少。太后来看过我几次,对我的态度一如往昔,看来太后还不知道萧元策的事情。

听说皇上为了庆祝此次大捷,今年要开恩科,旨意已经发下去了。还听说大姐已经被册封为贵妃。但这一切离我都太遥远了,虽然我明白要想在这宫里活下去,必须讨好皇上,然后做皇妃,才会有出路。可我如今却无法忘掉萧元策。让我此时对另一个男人献媚讨好,我无论如何都做不出来,看来我终究不是一个铁石心肠的女人。

上官云也常来看我,每当提到皇上,上官云都会为皇上说话。我觉得有些异样。却想不通上官云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的身体已经逐渐复原了。母亲也不肯再在宫里住了。我明白母亲是怕我将来为难,这毕竟有违礼法。因此也就随母亲了。

今天母亲就要出宫去了,母亲临走前,突然对我说了一句:“水音,这世上最难得地就是有人对你真心相待,尤其是帝王的真情更是难得,娘希望你好自为之。”

母亲走后,我只是呆呆出神,反复琢磨母亲这句话。过了一会儿,有个小太监走了进来,“三小姐,万岁爷让三小姐去上书房。”我有些吃惊,皇上此时让我去上书房做什么?

我站起身来,随着那个小太监走了出去。到了上书房门口,守门的小太监忙给我请安:“奴才给三小姐请安,奴才听说三小姐病了,一直想去给三小姐问安,只是怕三小姐病中心烦,所以没敢去打扰。”

我勉强笑着说:“有劳公公记挂,只是万岁爷宣见,去迟了不恭。”说完,我就要往里走。

那个守门的小太监忙笑着说:“三小姐不用着急,万岁爷此时正在召见成王殿下呢。”

我点了点头,绕到上书房的耳房,就听见皇上地声音:“非皇叔恐怕无人堪当此重任。”

过了一会儿,就听见成王的声音:“万岁爷如此信任微臣,微臣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我有些疑惑,皇上和成王到底在说些什么呢?

皇上和成王又说了几句话,不过都是些琐事,倒也没什么要紧。过了一会儿,成王就告辞出宫去了。

我忙走了进去,跪下说:“臣女给万岁爷请安。”

皇上没有说话,我跪在地上,也不敢抬头。过了好大一会儿,皇上才说:“表妹起来吧。”

我站起身来,偷眼看了一眼皇上。只见皇上坐在那里,也不说话,我心里不由有些发慌。

过了许久,皇上才问我:“朕叫表妹来,是有一件事要问表妹。”我的心跳得更快了,勉强才镇定住心神。

皇上一字一顿的说:“朕是想问表妹,表妹是愿意留在这宫里,还是愿意出宫去?”我不由呆住了,只是看着皇上。皇上接着说:“表妹如果愿意出宫去,朕就为表妹找一个如意夫君,表妹也可以自己择婿。”

我不由低下头去,心思电转,出宫去?如今萧元策死了,我已经冷静了下来。虽然皇上答应我要为我找一个好夫婿,可如今的我已经深陷皇宫的泥潭之中。我知道这宫里太多的秘密了,无论是贾皇后,还是严淑妃,甚至是太后都会想杀我灭口。皇上可能会保我一时平安,可很多事情是防不胜防的。一旦你踏入权力场,不是你想退出来就可以退出来的。我现在就是过河地卒子,已经没有一丝退路了。留在这宫里,我还有一丝活路,但出宫去,只有死路一条。

皇上见我没说话,又说:“表妹也可以继续留在这宫里,只是表妹一旦留在宫里,嫁给谁只能听朕的安排。朕望表妹仔细思之。”

我抬头看着皇上:“臣女愿留在宫中。”皇上点了点头,我行了礼就要躬身退出来。

皇上突然叫住我:“表妹等一等。”

我停住脚步看着皇上,皇上微微一笑:“都察院左都御史任良弼上表请求致仕,朕已经准了。朕适才召皇叔来,就是让皇叔出任此职。”

我看着皇上,有些纳闷,皇上为什么对我说这些?皇上看着我笑了,“朕如今都告诉表妹了,表妹晚上就不用再麻烦崔连贵跑一趟了。”

我大惊失色,忙跪下磕头:“臣女罪该万死。”

皇上似乎叹了一口气,“朕一直很纳闷表妹那么关心边关的事到底是为了什么?直到那天晚上朕才明白。”皇上的语气很微妙。

我跪在地上不敢起来,皇上轻声说:“表妹起来吧。”

我站起身来,皇上突然问我:“表妹说说看,朕为什么要如此做?”

我迟疑着不敢说话,皇上笑着说:“表妹还怕什么?这朝中的大事还有表妹没参与地吗?”

任良弼早已致仕在家,只是因为那时皇上要和严贾二人争权,才把任良弼抬了出来,让他出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一职。如今皇上已经大权在握,早已用不到任良弼了。而且都察院当初作为控制百官地利器,其作用很大。如今百官都已经在皇上的控制之下,因此皇上对都察院左都御史一职已不像当初那样看重了。

想到这里,我低声说:“万岁爷已经知道有人要在暗中搞鬼,所以万岁爷索性把他推到明处。表面上是信任他,委以重任,实际上是限制住了他地手脚。”

皇上看着我微微一笑:“表妹果然是女中诸葛亮。今后表妹想知道朝中什么事情,只管问朕,也可以找崔连贵问。”

我忙跪下:“臣女一介女子,岂可妄知朝中大事?”

皇上淡淡地说了一句:“表妹如今还要演戏吗?”

我低声说:“臣女不敢。”

皇上大笑:“那就好,表妹还是像往日一样才好。”皇上突然咳嗽了起来。

我抬头看着皇上,皇上的脸色有些发红。我有些担心,忙说:“万岁爷要不要叫太医来看看。”

皇上摇了摇头,我忙倒了一碗茶,奉给皇上。皇上喝了一口茶,才不咳嗽了。

我刚要说话,就有小太监进来禀告道:“启禀万岁爷,琊王求见。”

 第115章 科场大案

皇上点了点头,那个小太监躬身退了出去。一会儿琅琊王就走了进来,琅琊王看见我,似乎是吃了一惊。我看了琅琊王一眼,琅琊王似乎沉稳内敛了不少。

琅琊王给皇上请了安,就说:“皇兄,昨日皇兄让臣弟考虑的事情,臣弟已经考虑好了。若说如今应由何人来镇守边关,臣弟以为莫若李伯和将军最妥。李将军不仅熟谙边情,且为人忠直,虽才具不足,然如今北朝已无力南侵,李将军之才守关足矣。”一提到边关,我就想起了萧元策,心不由一痛,勉强忍住了眼泪。

皇上看着琅琊王笑了:“果然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二弟如今想事情比以前周全多了。很好,就照二弟说的办吧。”

皇上高声喊道:“来人。”崔连贵忙跑了进来,皇上对崔连贵说:“你去找个翰林来拟旨。”

崔连贵忙答了一声“奴才遵旨”,就退了出去。

琅琊王躬身行礼:“臣弟告退。”皇上点了点头,琅琊王又看了我一眼,就退了出去。

我看着琅琊王离去的身影,不禁有些发呆。皇上突然问我:“表妹是不是在想朕为什么让二弟来选边关的守将?”我吃了一惊,皇上怎么会猜到我的心事?

皇上微微一笑:“表妹不必吃惊,只有做到真正的喜怒不形于色,别人才猜不出你的心事。”

我忙跪下说:“万岁爷圣明。”

皇上站起身来,走到我身边。看着我说:“表妹起来吧。这件事朕自有打算,表妹不要乱猜了。”

我忙说:“臣女不敢。”说完我站起身来。恰在这时有小太监进来说翰林院的翰林在外面候旨,我知道自己不便于再呆下去了。忙退了出去。

我不好直接出去,因此先退到耳房里。待翰林院地人进了上书房,我才走出来。

我慢慢往回走。心中却是越发的疑惑,皇上如今究竟想做什么?为什么皇上的态度这样令人难以琢磨?

突然隐约有萧声传来,我不由循声走去。萧声惆怅断魂,似有无限思念在里面,听着听着,万斛闲愁不由一齐涌上心头。

我转过一片桂花树,就见有一个人在倚着栏杆吹箫。是琅琊王。我站在琅琊王身后,静静地听着他吹箫,不由又想起萧元策来,眼中地泪水又流了下来。

一曲终了,琅琊王转过身来看着我。我忙擦干眼泪。琅琊王走到我身边,将手中的萧递给我:“这是表哥让我交给你的。”

我从琅琊王手中接过萧,眼泪又流了下来。琅琊王低声说:“适才吹地曲子,我曾听表哥吹过很多次,尤其是晚上的时候。我曾问过表哥这支曲子叫什么名字,表哥不肯告诉我。后来决战之前,表哥才告诉我,这支曲子是他做的,名字叫《塞下水音杳》。”听到这里。我再也忍不住了,不由放声大哭。

琅琊王突然抱住我,我想挣开,琅琊王低声在我耳边说:“你放心,我不会乱来的。”

我被琅琊王弄得有些不知所措。渐渐就止住了哭声。琅琊王也不说话。我有些不自在,琅琊王慢慢放开手。

我抚摸着那只萧。半晌我抬头看着琅琊王:“他是怎么死的?”

琅琊王看着我:“你一定要知道?”

我坚定的点了点头,琅琊王缓缓地说:“那晚偷袭北朝的军营,表哥地胳膊为流矢所中,表哥当时挥剑砍断了箭杆,箭头却留在里面。这次的箭伤很重,我要上表禀告皇兄,表哥不肯,表哥说这样只会令军心涣散,而且京师里的家人也会担心,再三阻拦我,我才没有告诉皇兄。表哥的伤很重,还装作无事,每日巡查将士。后来王太医来了,替表哥取出了箭头。后来表哥的箭伤还未痊愈,就开始决战了。我本不想让表哥参战,无奈表哥一定要去,我只得同意了,不想…………”说到这里,琅琊王叹了一口气。

琅琊王又接着说:“后来据表哥地亲兵告诉我,表哥正与敌将厮杀,突然箭伤崩裂,胳膊支持不住,被敌将一枪刺死。”

我的眼泪又流了下来,我心中虽然很痛,可却有一丝解脱。我一直疑惑皇上早已知道我和萧元策的事情,所以设计害死了萧元策。可如今听琅琊王一说,我才知道萧元策的结局只是很多武将的宿命…………战死沙场。

琅琊王又说:“表哥临出战前,告诉我万一他回不来,就让我把这只箫交给你,还说要你好好保重。”

我仰头看着天,天有些昏暗。也许我早该想到,对于萧元策而言,战死沙场才是他最好的结局。所谓英雄如美人,那得见白头?萧朗如今每日躺在病床上,又有谁会知道这位叱咤沙场英雄心中的悲哀,也许战死沙场对萧朗反而会好一些。如果有一天萧元策如他父亲那样,在他心中一定会觉得生不如死。

我低声对琅琊王说:“多谢。”说完,我转身朝长乐宫走去。

这些天我想开了很多,长公主来过一次,长公主似乎一夜之间老了很多。我劝慰了长公主很久,可我知道无论我说什么,长公主的心中也不会释然。

没多久皇上下旨晋封长公主为大长公主,恐怕这一切在长公主心中,已经没有了意义。

只是皇上的态度令我觉得越发难以琢磨,皇上一开始知道大姐怀孕地消息后,似乎很高兴,不仅晋封大姐为贵妃,还赏赐了大姐很多东西。可如今我却发现皇上的态度似乎淡了很多,皇上似乎很为此事烦心。

还有一件事皇上既然已经知道崔连贵和我暗中有勾结,依皇上的性格,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只看皇上如何对待吕公公,就会知道皇上对这样事情的态度。可出乎我地意料,皇上似乎更加信任崔连贵,崔连贵在宫里地权势越来越大,我心中的疑惑也越来越大。

转眼已是三月,又是一年春草绿。恩科也要举行了,这可是一件大事,朝中有些权势地大臣无不想借机培植自己的势力,因此由谁担当主考变得越发重要。

昨日皇上下诏称此次恩科非比寻常,故令左丞严景云、右丞贾云光主考,还令成王巡查考场。丞相主考,都察院左都御史巡查,这本没什么特别的。只是我隐约觉得事情绝不会这样简单。

果然开考的第二天,我正在太后房中和太后说话。小吉祥进来说:“启禀太后娘娘,今日成王殿下在考场里抓到一个夹带的考生,那考生夹带的竟然全是今年的试题我看了一眼小吉祥,该来的还是来了。

 第116章 棋局

太后迟疑了一会儿,才问小吉祥:“如何处置的那个考生?”

小吉祥说:“适才成王殿下来请万岁爷定夺,万岁爷下旨先把那个考生关到刑部大牢里去,待恩科结束再派人严审这个考生。万岁爷还让成王殿下接着严查,免得再有人违纪舞弊。”

太后点了点头,只说了一句:“你先下去吧。”小吉祥躬身退了出去。

太后只是低头看着衣袖上的绣花,我也低头沉思。太后突然问我:“水音,这件事你怎么看?”

我斟酌着说道:“太后娘娘,如今还看不出什么来,只有静观其变才是上策。万岁爷如今只把这个考生关到刑部大牢,而没有派人审问,也是要以静制动,看形势再决定下一步棋该如何走。”

太后站起身来,走到窗下的条案旁,轻轻拂弄着案上花瓶里插的桃花,也不说话。我看不见太后的表情,不知道太后究竟是什么意思。

恰在这时,有小太监进来说:“启禀太后娘娘,琊王求见。”

太后转过身来笑着说:“宏儿来得正好,快叫他进来。”

过了一会儿,琊王就走了进来。琊王跪下给太后行礼,“儿臣给太后娘娘请安。”

太后笑着说:“起来吧。”琊王站起身来。太后对琊王招招手:“宏儿快过来,哀家前几天听说你母亲病了,如今你母亲可好些没有?”

琊王走到太后身边。躬身答道:“托太后娘娘洪福,母妃已经大好了。母妃叮嘱儿臣进宫一定要代母妃给太后娘娘磕头,母妃病中多承太后娘娘遣使垂问。等过几天母妃病好了。要亲自来给太后娘娘磕头。”

太后拉住琊王的手,“都是一家人,你母亲太见外了。”太后携着琊王的手到里间屋子坐下。

我倒了一碗茶递给琊王。琊王只是盯着我看。我忙低下头,将茶碗放在琊王身边地小桌上,就退到太后的身后。

太后笑着对琊王说:“宏儿如今也该娶亲了,哀家上次还和你母亲说要为你选个好姑娘呢。”琊王也不说话,太后似乎还要说些什么,但只是迟疑了一会儿就不再说这件事了。

太后又和琊王说了几句闲话,琊王就起身告辞了。

琊王走后。太后皱了皱眉头,“宏儿的婚事也着实令人心烦,急切间也没个合适地人选。上次陈太妃又和哀家说要给宏儿定她的侄女,陈家那个姑娘据说性情很不好,哀家心里虽然不愿意。也不便于多说什么,只是含糊了下来。只是这么拖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如今琊王出任大都督,节制内外军事,因此太后一心想在他身边安插一个眼线。陈太妃恐怕也识破了太后的居心,因此一直想把自己地侄女嫁给琊王,两人因为琊王的婚事而暗中较劲。

我不便于多说话,只是陪笑而已。太后又说:“乐安的婚事也该考虑了,哀家明天再和李太妃商量商量。”

一提到乐安公主。我就会想到萧元策。据说萧元策战死之后,乐安公主也大病一场。我的心又有些痛了,我的眼睛也有些发酸,因此对太后低声说:“太后娘娘,臣女有些累了。请太后娘娘容臣女先行告退。”

太后点了点头。“水音,你倒是要好好注意自己的身子。如今你大姐怀孕了。哀家想借机让皇上纳你为妃。”我看着太后,心里很乱,只是行了一个礼,就退了出去。

我的心里很烦,很乱。当初皇上让我选择是留在宫里还是出宫去,我选择留了下来,就已经知道终究会有这一天。可一旦这一天真地要来了,我心里竟然是这样的不情愿。

我回到房中,不由大吃一惊,琊王竟然正坐在我卧室的妆台前。一见我进来,琊王笑嘻嘻的看着我,我冷着脸问:“你是怎么进来的?”

琊王笑着说:“本王当然是走进来地。”

我气得说不出话来,琊王看着我:“你难道不应该尊称本王一声王爷殿下?”我也不理他,径直走到床边,坐了下来。

琊王站起身,走了过来,坐到我身边。我的脸不由一红,忙用手推琊王。

琊王一把握住我的手,我刚要发火,一抬头,却看见琊王极认真地看着我:“你瘦多了。”

不知为什么,听到这句话,我的眼泪差点流出来。我勉强挣开琊王握着的手,却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琊王从袖子里拿出一支箫来,“本王今天是特意给你吹箫来的,你还不知道感恩?”琊王说完,就呜呜咽咽的吹了起来,正是那首《塞下水音杳》。

我静静的坐着,早已是泪流满面。不知过了多久,箫声停了,琊王替我擦着眼泪。我本想躲开,琊王却不容我闪躲,一把揽住我的肩。

琊王替我擦干了眼泪,低声说了一句:“本王走了。”

琊王走后,青梅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三小姐,刚才万岁爷来了,见王爷殿下在里面,转身就走了。”

我只是点了点头,现在我已经不愿去在意这些了。我躺在床上什么也不想,过了一会儿竟真的睡着了。

恩科考完了,也没再出什么事,朝中似乎也很平静。

今天我起得有些晚了,待我去太后的房中,太后正在和小吉祥说话。我给太后请了安,太后只是点了点头,我站在太后身后。

太后问小吉祥:“皇上怎么说的?”

小吉祥说:“皇上已经令刑部尚书于大人严查此事了。”

太后点了点头,又对小吉祥说:“你去吧,有什么事赶紧来告诉哀家。”

小吉祥走后,太后对我说:“今早有御史上表要皇上严查科考一案,看来这背后定是有人指使。只是哀家百般思量,却猜不出这个人到底是谁?”

我也暗自琢磨,刑部尚书于存孝是贾云光的人,皇上这样安排地用意到底何在?

我突然恍然大悟,笑着对太后说:“太后娘娘放心,这个人是谁过两天自有分晓。”

太后疑惑地看着我,我附在太后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太后点了点头。

棋局已经开始了。

 第117章 谁是幕后之人

成王查出有考生夹带今年的考题,这件事本来没有多少人知道。可昨天的早朝突然有御史上表求皇上严查这件科场大案,一时间朝野哗然。夹带本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夹带的是今年的考题,就不能不让人思量了,因此皇上下旨让刑部尚书于存孝严查此事。

过了几天,于存孝上奏折称那名考生名叫王仲礼,经严刑审问已经招供。据王仲礼供认:一日晚间自己正在客店的房中读书,突然有人敲门,打开门一看,是一个自己不认识的人。那个人自称也是应考举子,名叫沈庭光,也住在这间客店,要找自己借本书,于是自己就把书借给了沈庭光。过了几天沈庭光来还书,还邀自己去酒楼喝酒。席间谈笑甚欢,遂结为莫逆。临考前一天快三更的时候沈庭光突然来找自己,很谨慎的拿出几张纸,上面有几个题目,还有作的文章。沈庭光告诉自己这是今年的考题,因为他与自己情同骨肉,所以才会拿来给自己,并让自己务要背熟。沈庭光走后,自己看了一下题目,确实没见过,而且文章作得理真法老,远胜于自己百倍。自己就有些将信将疑,而且认为沈庭光不会骗自己,但自己心里很乱,怎么背也背不下来,于是就设法夹带进了考场。等题目发下来,正是沈庭光给自己的题目。

于存孝还称已派人去捉拿沈庭光,据客店主人称确有一个叫沈庭光的人住在客店之中,只是科考开始后。这个人就无影无踪了。但参考的举子之中没有叫沈庭光地,因此自己已经绘影图形,行文令各地捉拿此人。

皇上下旨令于存孝务要严查此事。绝不能令沈庭光逃脱。

我和太后正在议论此事,冯成突然说:“启禀太后娘娘,万岁爷来了。”

我扭头一看。皇上已经走了进来。太后忙问:“皇上,朝中的大臣对科场一案可说什么没有?”

皇上笑了笑:“母后,现在还没到他们说话的时候呢,他们是什么也不会说地,等他们看准了风向自会上表上折子。”皇上一边说,一边在书案旁坐了下来。

太后沉思了一会儿,“皇上还是务要小心才是。此事非同寻常。”

皇上答道:“母后说的是。”

我倒了一杯茶奉给皇上,皇上示意我放在书案上。我将茶碗放在书案上,皇上这才拿起茶碗喝了一口。

自我病好后皇上对我的态度突然变得令人难以琢磨,这我倒也不奇怪,因为我骗了皇上。可这几天皇上对我地态度更为冷淡。我不禁有些疑惑,难道是因为琊王?记得青梅告诉我那天皇上到我房中看我,见琊王在我房中转身就走。

我正在胡思乱想,突然听太后问皇上:“哀家听说皇上总召上官姑娘入宫,不知皇上有何不适?”

皇上放下茶碗,“母后放心,儿臣没有什么大碍,召上官姑娘入宫,只是与她讲究些养生之道。”

太后点了点头。半晌才说:“皇上,上官姑娘终究是个姑娘家,皇上总召她入宫,哀家怕有人会说闲话。不仅有损皇上的威名,而且对上官姑娘也不好。”

皇上淡淡一笑:“母后说的是。儿臣今后自会小心。”

太后看着皇上:“上官姑娘虽是个难得的女子。只是她出身民间,且在京师抛头露面行医。恐怕无法选进宫来做妃嫔,如果做了妃嫔,也会令人笑话。”

皇上忙说:“母后多虑了,儿臣没有这个心思。”

太后笑着说:“如此最好,哀家也不过是为皇上着想。皇上如果想纳妃,倒是应该另选名门淑媛才是。”

皇上恭敬的说:“母后的话儿臣会谨记在心的。”

皇上又说了几句话就站起身来,“儿臣还要去看看宁妃,先行告退了。”

太后笑着说:“很好,皇上快去吧。”皇上看了我一眼,就走了出去。太后看着皇上地背影,轻叹了一口气,“皇上对宁妃也太过冷淡了些,哀家怎么看皇上对宁妃怀孕的事不是很高兴呢?”

我忙说:“太后娘娘多虑了,万岁爷怎么会不高兴?只是万岁爷政务繁忙,刚打完仗就出了如今这件事,万岁爷哪还有心事顾虑到别的?”

太后笑着说:“你说的对,闷坐着也没什么事,你和哀家下盘棋吧。”

我谢了恩,陪太后下棋起来。太后突然停住手:“如今这朝中的事情就如这棋局一样让人捉摸不透,水音,你觉得那个王仲礼地话是实话吗?”

我迟疑了一会儿,“太后娘娘,以臣女看来那个王仲礼说的倒像是实话,他只不过是一枚被人利用的棋子罢了。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被人利用的,就糊里糊涂的卷了进来。”

太后点了点头,“你说得有理。”

我低声说:“太后娘娘,只怕那个沈庭光早已不在人世了。如今于大人审的是一桩无头案,只怕永远没有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太后站起身来,踱到窗边,看着外面出神。突然太后转过头来看着我:“你说这件事情怎么办最好?”

我笑着说:“太后娘娘,万岁爷如今的办法就是最好的办法。万岁爷早已将这一切都看明白了,所以才会让于大人追查所谓地沈庭光。现在我们在明处,而对手在暗处,我们甚至不知道对手是谁。因此万岁爷将事情拖了下来,就是要看看对手还有什么后着,借以找出幕后指使之人。”

太后点了点头,“这一切究竟是谁做的呢?”

我迟疑了一会儿才说:“太后娘娘,万岁爷之所以会让于大人审这件案子就是要投石问路。”

太后看着我,神色似有所动,却问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我低声说:“于大人是贾大人的人,万岁爷让于大人审这件案子就是要看看贾大人参与这件事有没有关?”

太后低着头,慢慢的说:“你把你想到的都说出来吧。”

我压低声音:“太后娘娘,如今看于大人审完王仲礼,以臣女看来于大人并未存私,因此臣女以为贾大人并未参与这件事。”

太后抬头看着我,我接着说:“太后娘娘,不仅贾大人没有参与这件事,臣女以为严大人也没有参与这件事。万岁爷让严大人和贾大人作主考,如今出了这件事,首当其冲地就是严大人和贾大人,他们二人怎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地脚呢?”

太后问我:“那你是说这背后另有其人?”

我笑着说:“太后娘娘,科场作弊本是常情,历年科考皆有人作弊,夹带者、替考者大有人在。可这次考试却只抓住了王仲礼一人,而且他偏偏夹带的是今年地试题,臣女觉得这其中大有蹊跷。”

太后看了我半天,“你是说…………”

我看着太后的神色,知道太后已经明白我的意思了,就点了点头。恰在这时有小太监走进来说:“启禀太后娘娘,成王殿下求见。”

 第118章 撕榜

太后看了我一眼,才对那个小太监说:“快请成王殿下进来。”

成王跟在那个小太监身后走了进来,躬身给太后请安:“老臣一直没进宫给太后娘娘请安,太后娘娘这一向可好?”

太后笑着说:“哀家这一向还好,哀家见王爷的身子倒也硬朗了很多,如今王爷也快抱孙子了。”

成王也笑着说:“太后娘娘也是快要抱孙子了,到时老臣一定要讨杯酒喝。”太后含笑点头。

我端了一碗茶给成王,成王笑着对我说:“有劳三姑娘了,听说三姑娘前些日子病了,如今可大好了?”

我忙说:“托王爷殿下的洪福,臣女如今已经好多了。”

成王端起茶喝了一口,似不经意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