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术天下-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里也是焦急不已。哀家就指望你将来做了妃子,给皇上生个皇子。”

虽然我知道太后一直有此打算,可太后从来没有如此明确说过此事。今天太后一说。我竟不知如何作答。

太后轻轻拍着我的手:“水音,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不会不知道皇上心里很喜欢你吧?将来你入了宫以后,定能专宠椒房。你是哀家地亲侄女,一旦生了皇子,执掌昭阳就指日可待。”

我在心里苦笑了一笑,太后果然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忘了拉拢有用的人。但现在我什么都不敢说,只得岔开:“太后娘娘,二姐也要过生日了。不知道太后娘娘要不要给二姐送份礼?”

太后笑着说:“哀家果然是糊涂了,你去准备几件派人送过去。还是你想得周全,将来你在哀家身边,事事都替哀家想着,哀家倒也有个膀臂。”

我才要说话。就听小太监说:“琊王来了。”

太后忙说:“让他进来吧。”

过了一会儿。琊王穿了一身武官的衣服走了进来,琊王请过了安就说:“太后娘娘。儿臣特意来让太后娘娘瞧瞧儿臣穿这件衣服好不好看?”

太后笑着说:“宏儿如今做了大都督,再穿上这身衣服就更威武了。”

琊王高兴的又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衣服,太后不由笑了:“宏儿怎么还是像个小孩似的?”

我站在太后身后,不由看了琊王一眼。这个琊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平时他寡言少语,让人很难猜出他心里在想些什么。而且琊王看起来似乎又有一些小孩子心性,喜欢骑马,喜欢舞刀弄枪,看似毫无心机。

今天他又特意来这里让太后看他穿大都督官服地样子,此举看似很孩子气,可却大有玄机。难道是他清楚太后和皇上将军权交给他,实际上对他还是有猜忌的,所以故意做出如此孩子气的举动,让太后和皇上不再疑心他?如果真的是如此的话,那这个琊王倒不是个简单人物,他连太后都骗了。还是我想多了,他果然就是小孩子心性呢?

太后拉着琊王地手,让琊王坐在身边:“明天请你母亲也进宫来,哀家要请她赏雪。”

恰好这时皇上来了,琊王一见皇上进来,忙站起身来。皇上给太后请了安,就坐在太后身边,和太后说起闲话来。

琊王见人不注意,就退到太后身后,装作看墙上那幅画,在我耳边低声说:“你那个荷包本王戴在里面了。”琊王说完,从怀里拿出我那个荷包,我不由瞪了他一眼,他笑着又把荷包放了回去。

琊王却转到皇上身边:“皇兄上回送臣弟那匹大宛马,最近不知怎么了,只是不肯吃草料。臣弟心里有些着急,想问问皇兄有没有什么办法?”

太后笑着说:“宏儿现在是大都督了,倒是应该关心关心国事,不要一天到晚想着玩儿。”

皇上也笑了:“母后,二弟年龄还小呢。”皇上又对琊王说:“御马监里有个叫袁志的人善于医马,朕一会儿让他去看看二弟的马。”

琊王忙说:“谢皇兄。”我仔细看了一眼琊王,琊王的高兴似乎不是假装的,难道他对权力真的不动心吗?

琊王又说了几句话,就起身告辞了。

琊王走后,皇上对太后说:“母后,儿臣今日早朝已经下旨设立大都督府,由二弟领大都督一职。今后大都督府管理军籍、军政,但却不得调动军队。而兵部只管军令、粮草,却不得指挥军队。大都督府与兵部相互配合,免得遇事相互推诿。”说完皇上突然咳嗽了几声。

太后忙说:“皇上最近总是咳嗽,倒是应该召太医看看。”

皇上微微一笑:“来的时候可能让风吹到了,喝口热茶就好了。”

我忙倒了一杯茶奉给皇上。皇上接了过来,喝了一口:“母后,儿臣这样安排可好?”

太后笑着点头说:“皇上这样安排很好。”

我看着皇上,这才恍然大悟:皇上设立了大都督府,就是要由大都督府来管理军队,负责军队的日常事务。但大都督府虽然管理军队,却不能调动军队,必须有兵部的军令才能调动军队。兵部虽然可以调动军队,但手中没有军队,只有通过大都督府才能间接调动军队。

皇上相当于将兵权一分为二,让大都督府和兵部相互牵制,任何一方都不能随意调动军队,这样皇上就把军权牢牢抓在了手中。

我看着皇上,知道这只是刚刚开始。皇上还会有更辣手地手段,皇上要对权臣们开刀了。

 第103章 兵部尚书

今天太后吃过早膳,就坐在窗下和我说闲话,正说得高兴。贾皇后宫里的一个小太监走了进来,那小太监给太后请过安就说:“太后娘娘,皇后娘娘昨天受了寒气,半夜就发起烧来。今天不能给太后娘娘请安,特差奴才来给太后娘娘问安。”

太后忙问:“皇后如今好些了吗?”

那小太监说:“回太后娘娘话,皇后娘娘吃了一剂王太医的药,如今好多了。”

太后点了点头:“回去告诉皇后务要好好保养,哀家一会儿派人去看她。”那小太监磕了一个头就走了。

过了一会儿,长公主来了,倒是很久没见长公主进宫来了。长公主给太后请了安,就坐在太后身边。

太后忙问长公主:“萧老将军的病怎么样了?”

长公主的神色似乎有些凄然,“三天好两天不好,臣妾每日里很是担忧。且喜那个上官姑娘医术很是高明,臣妾还稍微放下一点心来。”

太后拉着长公主的手:“长公主也无需忧心,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萧老将军好好将养,定无大碍。”

恰在这时陈太妃带着琊王,李太妃带着乐安公主都来了。太后笑着对琊王说:“大都督来了。”

陈太妃忙说:“宏儿年纪还小,太后娘娘和皇上把如此重任交给他。只怕他有负太后娘娘和皇上所托。”

太后笑着说:“妹妹说哪里话,宏儿历练两年就好了。”

陈太妃笑着说:“宏儿还是小孩子心性,昨天皇上派个人来医马,宏儿就一直呆在马厩里不肯出来。”太后笑着点了点头。

过了一会儿。严淑妃和我大姐也来了。吕端妃自从吕公公被撵出宫后就一直称病,今天也没有来。

听崔连贵告诉我,吕公公被撵出宫后。曾有几个太监借机向皇上说吕公公地坏话。皇上大怒,派人打了这几个太监每人二十板子。我明白这是因为吕公公在宫中专权多年,宫里的太监或多或少都与吕公公有些瓜葛。如果此时治吕公公的罪,只怕会闹得宫里人人自危,唯恐祸及己身,只怕会有意外。皇上如今要对权臣开刀,如果此时宫里先乱了起来。对局势反而不利。因此皇上才故意打这些太监,要借此稳定人心。

太后见人来齐了,就带着我们去了绿芸馆。绿芸馆外种了数株青松,松枝上落满了雪,雪白深绿。别有一番韵致。

太后笑着说:“要说看雪景还是叠翠山上最好,只是如今雪后路滑,上去倒是极不方便。”

众人绕着绿芸馆看了一阵雪景。这时有个小太监来说:“启禀太后娘娘,万岁爷差奴才来禀明太后娘娘,万岁爷还有一份要紧的奏折要看,请太后娘娘和太妃、长公主先入席,不用等万岁爷了。”

太后点了点头,带着众人进了绿芸馆。一进绿芸馆,就有一股淡淡地幽香萦绕鼻间。可却看不见在哪里点的香。

众人依序坐下,就有小太监在每席上摆了十多个铜盘,又在铜盘上放了支架。我不禁有些好奇,这些东西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

过了一会儿,小太监才捧上菜来。今天地菜都是用银盘装的。我更加好奇了。

太后笑着吩咐小太监:“点上吧。”小太监们忙把烧酒倒入铜盘之中。再点上火。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冬天里菜容易凉。所以想出这个办法来,使菜不凉。

太后笑着说:“哀家最喜欢绿芸馆,一到冬天独这里没有炭火气。冬天里怕冷,哪里都烧炭火,炭火气熏得人头疼。”

陈太妃陪笑说:“太后娘娘说的是,臣妾记得这里的熏香也与别处不同。”

太后笑着说:“可不是,你们没看这四壁都挂着湘竹帘。这里只每天晚上熏香,到早晨的时候就把香薰端出去,香气白天从四壁慢慢散出,因此没有一丝烟火气。”

众人喝酒说笑。我看了严淑妃一眼,严淑妃的脸上带着一丝得意的笑容。我不由暗自思量,严淑妃到底因为什么事这么高兴呢?

小太监们上来换了一回菜,太后对小吉祥说:“你去看看皇上怎么还不来?”

过了一会儿小吉祥回来了,低声在太后耳边说了几句话。就见太后点了点头,太后地神色很安详,可皇上到底在忙些什么呢?

众人又坐了一会儿,也就都起身告辞了。

我和太后刚回到长乐宫,皇上就来了。皇上给太后行了礼,就说:“母后,今天早朝林元振上奏折说空饷案已经查明白了。”

太后问道:“他查出些什么了?”

皇上微微一笑:“他还会查出些什么?他不过是个傀儡罢了。”

太后点头微笑而已。皇上又说:“他如此做倒是给儿臣一个机会。”

我这才明白严淑妃为什么会那么得意,原来严景云已经动手了。因为贾云光是武将出身,军中不少将领都是贾云光的心腹,看来严景云一定是要借空饷案将贾云光在军中的心腹铲除干净。

太后笑着说:“这两个人都可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皇上也笑了,皇上又说了几句话就走了。到了晚上,崔连贵派了个小太监偷偷来告诉我:林元振的奏折里不外乎是说哪些将领虚报粮饷虚报得厉害。我听了一下这些将领地名字,无一例外都是贾云光的人。至于边关,林元振倒是替萧家父子辩白了一番,不外乎说边关路远,粮草途中损耗较多。加之战事频繁,士卒时有战死等语。

看来这个严景云也知道,不能将事情闹得太大。如果犯了众怒,这些将领群起而攻之,只怕自己不好收场。因此只是针对贾云光的人,对于其他将领则是尽量不得罪。

我又问那个小太监:“万岁爷怎么说的?”

那个小太监低声说:“回三小姐话,万岁爷没说什么,只是把林尚书的奏折留中不发。”

我点了点头,就让那个小太监走了。

看来严景云这回麻烦大了。一开始贾云光要借空饷案除掉萧家父子,可皇上却把此事交给严景云的人林元振去办,就是要让严贾二人自相残杀。严景云果然中计了,他自以为机会来了,指使林元振借此事铲除贾云光在军中的势力,故此只针对贾云光的人,而不追究其他人。

但贾云光绝不会坐以待毙,贾云光一定会想方设法保全自己的人。所以皇上才故意将这本奏折留中不发,就是要给贾云光机会,让他针对严景云,严景云此次只怕是惹火上身了。

果然没多久,这些将领就联名上奏折,奏折中不外乎是兵部如何克扣粮饷云云,将矛头直指林元振。

据说皇上当时龙颜大怒,诏都察院左都御史任良弼查办此案,数日后任良弼上本称奏折中所言皆是实情。

皇上不偏不倚,各打五十大板,罢免了林元振所查虚报粮饷地将领,又赐林元振自尽。严贾二人果然如太后所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可没想到不久皇上就任命我表哥为兵部尚书。我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不由一凉。

推荐好友风之灵韵新作《天庭剩女》…………天庭剩女与她两个情人的情史。本书参加月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104章 朕要纳你为妃

我轻叹了一口气,我表哥的升迁对于我而言是祸不是福。自从贾皇后生日那天皇上对我说要重用我的表哥,我心里就一直惴惴不安。皇上是个心机深沉的人,他绝不会无缘无故重用我的表哥,我一直在揣测皇上的心思。

贾云光指使党羽搞空饷案的时候,我表哥只是兵部一个小小的员外郎,皇上却让我的表哥也参与进来。后来皇上又为我表哥作媒迎娶任良弼的孙女,我隐约已经猜到了皇上的心事。

现在皇上这么做的目的已经昭然若揭,皇上是要纳我为妃,故此才会重用我的表哥。这次严景云和贾云光元气大伤,皇上正在一步步把权力从他们的手中夺回来。

同时皇上要在朝中培植自己的势力,皇上绝不会重用严贾二人的人,只会任用自己的亲信。我是太后的侄女,势必不能站在严贾二人一边,因此我表哥将来会是皇上最好的亲信,皇上这次才会把兵部交给我的表哥。

看来我要想离开这宫廷变得更难了。我原来想得太简单了,皇上是个心狠手辣的人,绝不会允许任何人冒犯他身为帝王的权威。即使将来萧元策上表求婚成功,皇上对萧元策一定也是心存芥蒂,那么我和萧元策将终日活在恐惧中,不知道什么时候等待我们的就是一道赐死的圣旨。

也许当初我就不该进入这深宫。可不进宫,我又怎么会认识萧元策?不进宫,只怕我会被嫁给一个庸碌地丈夫,每天疲于应付妻妾间的争宠。我是个从不后悔的人。看来现在我要从长计议了,我必须想一个最为稳妥的办法离开这深宫。

今天太后又让我给皇上送点心,我本不愿去。可又不敢违抗。到了上书房,守门地小太监一见是我,忙给我请安,又把我让到里面。

看着小太监那讨好的笑容,我不禁苦笑了一下,这宫里是没有任何秘密的,可能宫里地人都已经知道皇上要纳我为妃了吧。否则崔连贵也不会那样死心塌地的效忠于我。宫里人人都想找一个有力的靠山,好借机往上爬。

我突然有一丝庆幸,亏得萧朗病重,长公主不常进宫来。即使是进宫来,也是匆匆给太后请过安就走。如果长公主知道这件事情。只怕又多了一分波折。可瞒得了一时,瞒得了一世吗?

待我走了进去,皇上正坐在书案后看奏折。我仔细看着皇上,皇上略有些消瘦。看来这些日子以来,皇上的心里也是极度不安吧。与贾云光和严景云这两个老狐狸斗智,稍有不慎,就可能有性命之忧,皇上的辛苦可想而知。我心里对皇上突然有了一丝淡淡的同情,虽然在外人看来皇上是高高在上的。可帝王地辛苦与孤独又有谁知道?

我只是看着皇上发呆,皇上突然抬起头来,笑着对我说:“表妹看什么呢?”

我吃了一惊,早忘了手里还拿着点心,手一松。点心就掉在了地上。还好是用金盘装的点心。盘子没有碎,可点心却摔得满地都是。

我忙蹲下身去。低声说:“没,没看什么。”

皇上轻笑出声,“看来表妹在说谎,否则表妹也不会结

我越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只是低着头捡点心。可点心即使捡起来也不能吃了,只是我不敢抬头看皇上罢了。

皇上突然问我:“表妹最近似乎有心事?”皇上的语气令我隐约有一丝不安。

我忙说:“没有,臣女怎么会有什么心事?”说完,我抬头看了一眼皇上。

皇上正看着我,我忙低下头来。皇上不知什么时候站起身来,走到我身边,拉起我来。

我的心跳得很快,皇上低声说:“朕一点儿也猜不出表妹的心事,但朕觉得表妹一定有事情瞒着朕。”

我地脑子里很乱,半天才说:“臣女没什么心事,也没什么要瞒万岁爷的。”

皇上突然紧紧握住我的手:“表妹是这宫里最聪明的女子,表妹难道不知道朕要纳你为妃吗?”

我要开口说话,却发不出声音来。

突然一个声音凉凉的说道:“皇兄的眼力不怎么样嘛。”

是琊王,我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高兴听到琊王的声音。我扭头一看,琊王倚在门边,看着我和皇上,脸上一丝表情也没有。

皇上放开我的手,淡淡的笑了:“二弟来了。”

琊王冷冷地打量了我一眼:“皇兄怎么会看上她?”

皇上没说什么,只是笑着问琊王:“二弟给母后请安没有?”

琊王拱了拱手:“臣弟先行告退了。”

琊王走后,皇上低声在我耳边说:“朕希望表妹好自为之,一旦表妹做了妃子,心中就只能有朕一个人。”

我的心里惊惧交集,皇上究竟知道些什么?半晌,我才低声说:“臣女明白。”

皇上又拉起我的手:“表妹放心,等表妹做了妃子之后,朕就给你母亲封诰,这样一来就没人敢欺压你的母亲了。”

我的心一阵乱跳,皇上怎么什么都知道?皇上还知道些什么?皇上太可怕了,皇上表面上是告诉我要封赠我地母亲。可实际上却是告诉我,如果我玩什么诡计,我地母亲一定难逃责罚,就是以我的母亲要挟我。

为了掩饰我自己地恐惧,我忙跪了下来:“臣女谢万岁爷恩典。”

皇上拉起我,“表妹回去吧。”我行了礼就退了出去。

难道皇上已经知道我和萧元策的事情了?可这件事情应该没人知道才对啊。那皇上对我说这番话又有什么用意呢?

我心里很乱,低着头慢慢的走着。突然有人一把拉住了我,我抬头一看,是琊王,我刚要请安。

琊王突然一把将我揽在怀中,我吓了一跳。等我回过神来,我忙要挣开。

琊王用一只手抬起我的下巴,我冷冷的看着琊王:“放开。”

琊王看着我笑了一下,突然吻上我的嘴唇。

我一下子呆住了,竟不知道如何是好。

但琊王只是轻轻碰了一下,在我反应过来以前就离开了我的嘴唇。琊王在我耳边低声说:“你是本王的,这天下终有一天也是本王的。”

我这才回过神来,心中只觉得羞愤交集,想也不想,抬手就给了琊王一个耳光。

我头也不回的往长乐宫走去,皇上和琊王的身影交叠出现在我眼前。我突然觉得很累很累,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了下来。

 第105章 成王的病好了

我回到长乐宫,走到门口,忙掏出手绢把眼泪擦干。恰好冯成带着两个小太监从里面走了出来,我陪笑说:“大冷的天,冯总管这是要去哪儿?”

冯成笑着说:“太后娘娘差奴才去成王府给陈留王妃送寿礼去。”

二姐的生日快到了,我只是点了点头:“冯总管慢走。”冯成含笑带着两个小太监走了。

我一进太后寝宫,太后就笑着说:“哀家适才和冯成商议你的生日该如何办呢。”

我忙说:“让太后娘娘为臣女操心,太后娘娘这不是要折杀臣女了吗?”

太后拉着我的手:“你喜欢哪里,哀家就吩咐他们把酒席摆在哪里。”

我只是笑着说:“臣女听太后娘娘的安排。”

太后拉我坐在她身边:“不如就在香雪轩吧,那里的白梅花开得很好。白雪白梅相映成趣,必有可观。”

我忙说:“慈鉴定是不差。”

太后又问了几句我喜欢吃什么之类的话,我胡乱答了几句就告退出来了。

回到自己房中,我不由苦笑了一下。现在太后和皇上对我的宠爱自不必说,我表哥如今又是兵部尚书,朝中新贵。而且我表哥已经和皇上最信任的大臣联姻。如果现在我做了妃子,只怕将是贾皇后和严淑妃最强有力的对手。这恐怕也是太后和皇上地意思。太后和皇上就是要用我来分贾皇后和严淑妃在宫里的权势。这一切都是我入宫之初梦寐以求的,可如今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难道当初我真的错了吗?

吃过晚膳,我早早睡下。在梦中一直有人叫我皇后娘娘,一会儿梦见有人拿着圣旨要赐萧元策自尽。一会儿又梦见琊王紧紧地搂着我,似乎又要吻我。

我吓得一下子坐了起来,身上全是冷汗。我不敢再睡了。忙低声叫青梅。过了一会儿,青梅走了进来。

我低声说:“你陪我坐一会儿吧,我一睡下就做噩梦。”

青梅忙侧身坐在床边,我有些不忍:“你明天白天再睡吧。”

青梅问我:“三小姐做了什么噩梦?”

我苦笑了一下,有些秘密是连说梦话时都不能泄漏的秘密,因此只是说:“没什么,可能今天有些累了。”

青梅忙说:“可不是。三小姐今天从太后娘娘那里回来,脸色很不好。”

我和青梅说了一会儿话,见青梅困得眼睛都睁不开,我就让她回去睡了。

我依旧躺下,心中却是七上八下。不由又想起琊王来。看来琊王的野心不小,我从没想过琊王会有这样地野心,看来琊王的心机也深,他连太后和皇上都骗了。这宫中的暗流太多了,阴谋也太多了,对于权力的争夺也是永远不会停止的。

次日一早我去太后那里,和太后说笑了几句。正在这时就有小太监进来说:“启禀太后娘娘,端妃娘娘求见。”

太后迟疑了一会儿,“让她进来吧。”

过了一会儿。吕端妃就走了进来。吕端妃一直称病,她今天见太后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我忙仔细看了一眼吕端妃,吕端妃的神色如常,没有一丝不自然。吕端妃给太后请过安,就说;“太后娘娘。臣妾的身子不大好。恐无法侍候万岁爷。臣妾想请太后娘娘开恩,在宫中赐臣妾一清静之所静修。”

太后笑着说:“端妃。年纪轻轻地谈什么清修?好好调养调养身子,过段日子就会好了。”

吕端妃突然跪了下来:“太后娘娘,臣妾有负太后娘娘所望,实是罪该万死。可臣妾已成痨疾,恐怕对万岁爷的龙体不利。”

太后拉起吕端妃:“既是如此,端妃就去弘顺宫静养一段时间吧。”

端妃忙谢了恩,又说了几句话,吕端妃就走了。

我看着吕端妃的背影,不禁有一丝同情。吕端妃也是一个聪明人,她也明白皇上心里不是很喜欢她,只是因为她是吕公公的侄女,所以表面上很是礼敬。如今吕公公的权势已经不在了,她知道自己在这宫里地倚仗没有了,不要说得宠,万一卷入后宫的倾轧之中,还会有性命之忧。因此吕端妃选择了急流勇退,远离这宫里的是是非非。这倒是最明智的做法,可吕端妃就要枯守在这深宫之中,一个人慢慢的坐待红颜老去,这份凄凉与幽怨又会有谁明白?

吕端妃走后,太后似乎也有一丝恻然,低声吩咐冯成:“你派人好好收拾收拾弘顺宫,今后妃子们有的,也要送一份给端妃。”冯成忙答应了。

太后和我都没有说话,半晌有小太监进来说:“启禀太后娘娘,成王殿下求见。”

我大吃一惊,太后也看了我一眼,看得出太后也很吃惊。太后对那个小太监说:“快请成王进来。”

成王走了进来,一进来就跪在地上:“老臣给太后娘娘请安。”

太后忙说:“成王快快请起。”冯成忙走上前去,扶起了成王。

太后又忙命人给成王搬了个绣墩,成王谢了恩,就坐了下来。

太后笑着说:“成王的病如今好了吧?”

成王忙站起身来,躬身答道:“谢太后娘娘挂念,老臣如今已经好多了。老臣病中,承太后娘娘多次遣使问候,老臣不胜感激。”

太后微微一笑:“成王坐下好说话,都是一家人,何必如此见外?如今成王的病也好了,哀家甚感欣慰。”

成王忙说:“这都是托太后娘娘和皇上的洪福。”

太后点了点头:“成王本是元勋老臣,如今病好了,倒是应该为皇上分忧,为国家出力才是。”

成王摇了摇头,“老臣如今年纪有些大了,只想着优游度日,朝中地事情也不愿意多想了。”

太后笑了:“成王马上就可以含饴弄孙了,此真是人生极乐了。”

成王忙说:“太后娘娘只怕也很快就会有皇孙了。”

太后轻叹了一口气:“但愿老天保佑了。”

成王又说了几句闲话就走了。成王走后,太后只是沉吟不语。

看来这朝堂之中很快就又会有惊涛骇浪。成王自从上回诈病,就一直称病在家。成王之所以会今天进宫来,我想很大程度是因为成王也知道如今朝局有变,严景云和贾云光的权势已经大不如前。在成王看来,这是出山的好机会,因此成王才会进宫来,以此告诉朝中的那些大臣他成王的权势还在。

太后看着我:“水音,你怎么看这件事?”

我低声说:“太后娘娘,还是要小心成王。”

 第106章 疏影横斜

这几天宫里有些权势的宫女、太监都给我送来了寿礼。可我深知虽然太后娘娘对我是宠爱有加,可越是如此越要小心谨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本来我的得宠已经令很多人嫉妒不已了,如果我此时太过招摇,只怕会带来无穷的麻烦。所以除了几个人的东西我收了,其他的我都没有收。

太后和皇上自不必说,陈太妃、李太妃也都是各有赏赐,连贾皇后和严淑妃也都派人送了东西来。

今天是我的生日,一早给太后磕完头后,我就去给李太妃她们行礼。李太妃对我的态度格外客气;贾皇后和严淑妃也是和颜悦色,没有一丝不悦;独到了大姐那里,大姐闭门不见,我只得走了;我又特意绕路去看了一下吕端妃,吕端妃无论如何都不肯叫我磕头,我又和吕端妃客气了几句就走了。

我又到上书房给皇上行礼,恰好看见赵忠义站在门口。赵忠义一见我,就行了个半礼:“今天是三小姐的好日子,奴才给三小姐拜寿。”

我忙侧身让到一旁,“赵总管如此,岂不是要折了我的福寿?”

赵忠义陪笑说:“三小姐先不要进去了,万岁爷正在和杨尚书商议国事呢,奴才一会儿替三小姐禀明了就是了。”

我笑着说:“如此有劳赵总管了。”这个赵忠义如今是内廷总管。对他还是小心周旋为妙。

虽然赵忠义一直想讨好我,但我始终不愿与他走得太近。记得上次江南茶政一案中,赵忠义带着几个小太监把跪在宫门外地几个御史打伤了。赵忠义只是一个宦官,在大臣们的眼里只不过是个奴才罢了。他虽然只是打伤了几个御史。可这却相当于打了朝中所有大臣的脸,伤了大臣们的体面。大臣们对他一定是心存怨恨,虽不敢说什么。可一有机会一定不会放过赵忠义地。

固然这是皇上的命令,可皇上是君父,朝臣们常说“雷霆雨露,均是天恩”,就是说无论是皇上的恩赏,还是责罚,对于大臣而言都是恩典。因此大臣们是不会记恨皇上地。

而皇上之所以会让他当内廷总管,也是因为这点。皇上知道大臣们心中都恨赵忠义,那么绝不会与赵忠义有勾结。而且赵忠义自己也清楚大臣们对自己的怨恨,所以绝不会像吕公公那样与朝臣有勾结。赵忠义恐怕也明白,他只有忠于皇上。才会有活路。如果他失去了皇上的信任,只有死路一条,因此赵忠义对皇上一定会忠心耿耿的。

皇上是个太可怕的对手了,他把一切都算计到了,连这样的小事都在他的算计之中。我地心里沉甸甸的,我能离开这宫里吗?

待我回到长乐宫,陈太妃带着琊王已经来了。我给太后行了礼,就忙给陈太妃磕头:“太妃娘娘的厚赐让臣女怎么当得起。”

陈太妃一把拉起我,“些许微物。三小姐不要笑话才好。”

我忙说:“太妃娘娘太谦了。”

琊王站在陈太妃身边,也不说话。我也不看琊王,只是屈身给琊王行了一礼,就站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