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英雄芳名谱-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俟利弗听完之后,看了高建武半晌,摇头道:“高兄,我看这就不必了!大都督,就是那个冠军侯,可是吃人的老虎啊,我们东突厥都不敢从他嘴里抢食吃,要点粮食还得以小公主为代价,你管他要……无异于与虎谋皮呀!”

高建武点了点道:“我何尝不知如此,所以我想求老兄你帮个忙!”

“请说!你我兄弟,有事但讲无妨!”

高建武道:“实不相瞒,大都督占了辽东和辽南,他压根儿就没想着退出去过……”

俟利弗大吃一惊,叫道:“他想造反吗?”

“小声小声!”高建武吓了一跳,赶紧爬到帐门,撩起帐帘向外看了看,见外面无人,这才回头道:“你可小点儿声,这话要让别人听到,你还想活着回草原嘛,大都督定会灭你的口!”

“好好,我不说了!你要我帮什么忙?”俟利弗也擦了把冷汗,刚才吃惊太甚,以至于说话大声了些!

高建武爬了回来,小声道:“他有反心我是知道的,是一个有反心却实力没到和皇帝对抗地步的武将!他要想造反,只能找盟友,而你们东突厥不正好是他最好的盟友吗,要不然他干嘛许你这么多的粮食?”

“原来如此!”俟利弗恍然大悟,怪不得大都督那么大方,原来是在拉拢我们东突厥啊!也对,如果他当真造反,就算我们不派兵帮他,只要不在后面拖他后腿,他这五十万担粮食就算没白花!

高建武道:“我是想借老兄你的名头用一用,如我回去跟大都督讲,你不答应五十万担粮食,让他再提一提怎么样,多出来的那部份,给我如何?”

俟利弗立即把头摇得象拨浪鼓一样,道:“可别这样,万一他不肯提,又惹恼了他,我那五十万担粮岂不就泡汤了,这损失我承受不起啊!”

高建武忙道:“如果他不答应,那就五十万担好了,你还信不过我嘛,我哪有胆量惹恼他!”

俟利弗想了好半天,这才点头道:“那好吧,那就试一试,多要来的都给你好了!高老兄,你可千万别弄砸了啊!”

“我知道,不会弄砸的,你放宽心吧!”高建武又道:“你看能不能这样,五十万担粮食给你,多要出来的那份,跟大都督讲,用珠宝付如何?他平了辽南,又占了我的辽东城,所得珠宝无数,大半都未上交给皇帝,应该可以拿出一些的。粮食归你,珠宝归我!”

俟利弗笑了两声:“原来高老兄是要珠宝,这就没什么难的了,我估计他总会给些的!”心中忽然明白,原来这姓高的是怕我反悔,拿了粮食不给他,而且好几万担粮食呢,他拿了也没地方放,所以改要珠宝!不过那得多少珠宝才能值得上五万担粮食啊,这事他亏了!

高建武一拍大腿,道:“那咱们就说定了,五十万担粮食我一粒不取,全交与老兄你,多出部份折成珠宝归我!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俟利弗往手心吐了口唾沫,举了起来。高建武也朝手里吐口口水,两人击掌为誓,也算相濡以沫了!

又说了会儿闲话,高建武告辞出帐,俟利弗送出好远,两人这才分手,心中都想:“你亏了!”

高建武忙又跑到李勒的大帐,想向李勒报告,说俟利弗只要五十万担粮食,剩下的改要珠宝。到了帐前,亲兵却告诉他,大都督不在,又被皇帝招回大殿去了,现在军中是苏定方主持,有什么话和苏定方讲也是一样!

高建武想了想,这么大的事,李勒肯定不会瞒着手下人的,更不会瞒着苏定方这样的心腹,还是实话实说得好,遮遮掩掩反而会引起这些实权派将领的不快,以至于给自己穿小鞋!

他心中想着事情,没注意别的,把头一低,直接进了大帐,后面亲兵叫道:“喂喂,你等我通报一声啊!”

一进帐,这才发现原来帐内人满为患,几乎所有的安西高级将领都在这里,正围着桌案上的一张大地图,在谈论着什么,看样子是在开军事会议!

帐帘一挑,冷风吹进,苏定方猛地抬头,看到了高建武,怒喝道:“混帐东西,谁让你进来的,不知道在开会吗,拉出去砍了!”

亲兵窜了进来,人人脸色苍白,抓住高建武的胳膊,心中叫苦,这家伙心不在焉,害死他自己是应该的,可却要连累到我们了!

高建武这才醒过神来,心里一直惦记着三十万担粮食可以换多少珠宝,却忘了要进中军大帐,得事先通报的规矩!猛地被抓住,心中大惊,忙叫道:“我我,我有事要向大都督说,急急,急事!”

帐中将领一起看向他,都默不作声,一片安静。

苏定方道:“大都督上朝去了,和我说也一样,快讲!”

“是是,大都督答应的事,俟利弗也答应了,只不过……”高建武这才敢述说起来,心惊肉跳之下,难免口齿不清,结结巴巴地说了个大概。

山上大殿内,满朝的文武大臣中,一名平州来的信使也正结结巴巴地说着事情,而宝座上的杨广却在时不时的怒吼!

包括李勒在内的所有大臣,都低着头,不敢出声,深怕触怒了杨广的哪片逆鳞,招来横祸!

平州传来消息,运往下一个主攻地点平壤的一百五十万担军粮,被劫了,而且负责运粮的杨玄感,造反了!

第237章 大哗

大殿正面,八扇大门尽数敞开,外面吹进来的寒风,将殿内的黄色挂帘吹得飘起,十八根盘龙大柱下,放着三十六座大铜炉,炉内炭火正旺!

炉内炭火发出的热量,也许可以驱散外面寒风带来的冰冷,却无法驱散皇帝的暴怒,那才是真正让群臣发颤的根源!

杨广怒吼道:“一百五十万担的军粮,光护粮的军队就超过了三万,什么流寇能将粮食劫去?朕就不信,这天底下能有强到打败三万大军后,还能将粮食运走的流寇!”

平州信使在皇帝的威喝之下,几乎就要晕倒,虽是寒冬,可身上汗出如浆,将衣衫全部浸湿,额头上的汗,滴滴哒哒地落到地上!

信使道:“臣臣,臣没看到粮车,也也没看到护粮的军队,是一名负了伤的小校,跑来告诉我粮草被劫的,说是……是瓦岗寨的流寇抢的粮食!”

杨广看了眼李勒,又喝道:“胡言乱语,瓦岗的流寇怎么可能流窜到辽东来,定是军情有误,叫那个小校上殿来,朕要亲自问问!”

信使硬着头皮道:“回皇上的话,郡守在得到军粮被劫的消息后,当场就晕过去了,没人主持大局,是我家公子带兵去查看的,让那名小校带路,可半路小校却不见了,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所以没法把他带来给皇上看!”

杨广怒不可遏,把龙书案拍得砰砰做响,吼道:“那杨玄感呢?他为什么要造反,就算丢了军粮,他自尽谢罪也就是了,为什么要造反,他好大的胆子,就不怕朕诛他九族吗?”

下面的大臣尽数摇头,当然是在心中摇头,没人敢当面摇!那杨玄感如果不造反,不也一样得被诛九族,丢了军粮死罪无疑,这是没有商量余地的事情!他连反都造了,还有什么胆子大胆子小的!

苏威出了朝班,道:“启禀万岁,以臣推测,杨玄感早有反意,这个计划是早就制定好的,丢失军粮是死罪,不但他要被处以凌迟极刑,他的手下将官也要被处死!他以丢失军粮为由起兵造反,是为了断绝将官们的退路,只能和他一条路走到黑,没有反悔的余地!”

李勒看了一眼苏威,这老家伙平常看起来糊里糊涂的,说话不着调,我还以为他只会拍马屁呢,弄了半天不简单啊,一眼就看出问题的实质了!

他又看向宇文述和其他大臣,见群臣的脸上并没有因为苏威说出这番话,而脸色大变,议论纷纷,显而易见他们都看出了问题的所在!

李勒心中叹气,我以前太小瞧这帮大臣了,以为他们只会起哄,一切顺着皇帝的意思,没有主见!其实呀,我早该想到,能站在这朝堂之上的人,岂能真是废物点心?只不过是人家平常不愿意和皇帝唱反调罢了!

宇文述出班道:“杨玄感说来护儿大将军造反,老臣是绝对不相信的!来护儿大将军对皇上忠心耿耿,这是满朝文武有目共睹的事!是以老臣以为,皇上万不可听信谣言,误以为来护儿大将军真的有了反叛之心!”

事实上,宇文述和来护儿没什么交情,他俩官阶一般大,只因宇文述是副统帅,所以来护儿才勉强能算是他的下属,但平常是无上下之分的,也素无往来,甚至说宇文述还有点烦来护儿,嫌他不来巴结自己!

来护儿可不似宇文述这样,虽是豪门,历史却不长!来护儿可是东汉中郎将来歙的十八世孙,是地地道道历史悠久的大贵族,真真正正的世家,对他来讲,巴结宇文述,也实在是太掉价了点儿!

宇文述尽管稍有反感来护儿,但他向来分得清什么是私事,什么是公事,遇到了国家大事,当即出来力挺来护儿,绝不似传言中说的那样,公私不分,不明事理!

群臣也纷纷道:“皇上明鉴,来护儿大将军绝不可能造反,杨玄感诬陷他造反,是为了挑拨皇上和来护儿大将军的关系,希望皇上自断一臂!皇上切莫上了杨玄感的当!”

杨广点头道:“朕知道来护儿不会背叛朕的,要不然也不会给他二十万大军,让他单独领兵去攻打平壤!朕这么信任他,他又怎么可能背叛朕呢!”

李勒跨出一步,大声道:“微臣以为,杨玄感既然诬陷来护儿大将军造反,那么必会派人四下散播谣言,让百姓们以讹传讹,众口铄金,弄得好象真事儿一样!微臣敢请皇上,无论听到什么样的传闻,都不要动摇对来护儿大将军的信任!不仅如此,还应立即下旨,派人宽慰来护儿大将军,以免大将军寒心!”

宇文述看了眼李勒,老怀大畅,牧州这孩子懂事啊,这番话可不正是我要说的,他先说了,甚好甚好!

要是别人抢了宇文述要说的话,那他非得大怒不可,过后肯定得给那人穿小鞋,可自己孙子把话抢着说了,他不但不怪,反而高兴得很,在心里一个劲儿地夸!

杨广当即点头,道:“不错,正该如此,宇文爱卿见事明白,甚好!”当即挥手道:“拟旨,赐来护儿蟒袍玉带,另加封他一个儿子为侯,让他自己挑是哪个儿子,朕无有不准!”

群臣一起道:“皇上圣明!”

杨广正要问那个信使一些具体情况,忽听殿外有人叫道:“报,紧急军情!”一名小校浑身又是雪又是泥的跑了进来,手里高高举着一个木盒!

侍立着的小太监跑着小碎步,到了这名小校的跟前,接过木盒,又转身跑回,呈给杨广。杨广打开木盒,取出里面的文书,只看了两眼,便更加暴跳如雷,将手里的文书扔到龙书案上,怒道:“那伙流寇抢了军粮,没有运走,而是就地散发,竟然招集了超过五万的流民,向涿郡方向流窜了!”

殿内的大臣们全体大哗,涿郡是东征补给的大本营,难道那些瓦岗寨的流寇抢了给平壤的军粮还不够,还要去抢涿郡的?如果涿郡的军粮也被抢了,那数十万东征大军,连家都回不去了,直接饿死在关外!

兵部机事裴矩出班道:“皇上,臣以为流寇的兵力并不可惧,而且臣可断言,那杨玄感既早有反意,那定不会当真运送一百五十万担的粮草到平洲,否则岂能不见运粮大军?而且流寇劫了粮草才招到五万人,就算以现在流寇的实力,也不可能打败运粮军的,何况之前!臣以为流寇不会当真得到巨资,估计光养活招来的那些流民,就已经很吃力了!以此实力,要去进攻涿郡,纯属笑话,虎贲郎将的燕云铁骑足可将之消灭!”

杨广点头道:“不错,裴爱卿所言甚是有理,你见识明白,对这股流寇可有好的应对之法?”

裴矩道:“皇上,这股流寇不用担心,可别的流寇却是必须要放在心上的!臣估计瓦岗的流寇并不是真要去涿郡,而是要取道范阳回转中原!他们一路走,一路就会煽动造反,那些原本就有反意的叛逆,会跟着他们走,就如放火一般,走一路放一路!”

苏威也道:“裴机事所言有理!皇上,如果不立即剿灭这股流寇,怕就要引起全国的动乱,那时烽火遍地,再就难以收拾了!臣以为,当速速退兵,回师关内,扑灭这场大火呀!”

大臣们一起点头,都道必须立即回师,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杨广急得在台阶上不停地转圈子,好半晌才道:“不可以,朕不能退兵,第一次东征虎头蛇尾,这第二次如果再如此,那要让天下人如何看待朕这个皇帝,朕岂不成了笑柄!”

大臣们一起跪下,叫道:“皇上,这种事情不能拖呀,高句丽今日不灭,还有明日,可要是中原出了动乱,那就一切都完了呀!”

杨广却还是摇头,不肯答应!

李勒在下面心道:“面子啊,就那么重要吗?这都火烧眉毛了,还在要面子哪,小心烧着了头发!”

杨广忽道:“拟旨,给杨玄感!”

旁边的小太监忙道:“皇上,那杨玄感不是反了吗?”

杨广喝道:“废什么话,把他拉下去,掌嘴五百!”侍卫上前,拉出小太监,五百个耳光要真打完,那肯定是打死!

杨广道:“拟旨,就说朕原谅杨玄感了,而且不撤他的官职,赦他无罪,让他无须害怕朕会追究失粮一事!哼,等朕灭了高句丽,再回去找他算帐!”

大臣们面面相觑,心中都想:“皇上这是怎么了,糊涂了么?人家杨玄感早就打算着造反了,计划都做好了,现在给他发圣旨,算上送信的时间,根本也来不及啊,而且杨玄感也不可能笨到相信这道圣旨!”

忽听殿外传来叫声:“紧急军情,紧急军情!”

只听声音,却不见人上来。两名侍卫赶紧出殿,不多时架回一人,只见这人军服肮脏,双腿之间的裤子已经被磨破了,似乎骑马走了好远的路,已然陷于半昏迷的状态,除了一句紧急军情之外,什么也说不出来!

侍卫取下这人身上的信筒,呈给杨广。

杨广取出书信看去,顿觉天旋地转,头重脚轻,手一松,书信掉到地上,而他晃了晃,慢慢软倒,背过了气去!

殿上群臣大哗,惊叫着扑上来!一时之间,大隋的权力中心,乱成了一团,大臣们大叫着传太医!

李勒却不管杨广的死活,跑上台阶,去拾那封军报!

第238章 大军回师

台阶之上,大臣太监还有侍立一旁的值殿武士,乱成一团,大家都顾着去救护杨广,压根儿就没人注意那封被掉到地上的军报!李勒挤进人群,吃力的弯下腰去,伸手去捡军报,由于人太多,他的手刚一碰到纸上,就被踩了好几脚,手指巨痛!

咬着牙,李勒把军报捡了起来,想要挤出人群,却硬是挤不出去!他心中大骂:“又不是超市大减价,干嘛拿出抢特价商品的力气,挤什么挤呀,皇帝死了,再立一个不就得了!”

周围人实在太多,他只好把军报高高举起,抬头看去!只见这份军报用的纸毫不合礼制,臣子给皇帝写奏章或军报,用的笔墨和纸张都是有讲究的,可这份军报却是用的普通白纸,不象是军情密报,倒有些象平常家书!信上字迹潦草,除了必须要用的制式抬头起笔外,竟然是用白话写成的!

李勒看了一遍,虽然信上的字迹龙飞凤舞,有好多字都看不出来写的是啥东西,但大概意思是明白了!

信上说,杨玄感已经造反了,从黎阳起兵,已经打下了汲郡,并且向东都洛阳进发,路上征丁拉夫,已然有从逆者十余万,这个数字还在不停地增加……

还没等把信全看完,军报就被别人抢了过去,李勒扭头一看,是大臣裴矩,他哼哼了两声,倒也没往回抢,任凭裴矩看信!

裴矩抢过信只看了一眼,便道:“大事不好,东都有难!”他说话声音极大,几乎可算得上是受惊过度而大吼出来的!

乱哄哄的人群,在这句话一说完,刹那之间便安静了下来,所有的大臣都用惊骇的眼神看向裴矩!东都洛阳,乃是大隋朝的陪都,重要之极的城市,如果有失,那么必将威胁到京师大兴城,万一杨玄感以洛阳为根据地,发兵去攻打大兴,那大隋朝可就要亡国了!

一愣神的功夫,宇文述便反应了过来,大吼道:“什么,你说什么?快快把军报拿来我看!”他年纪大了,自然不会象其他人一样能挤,所以没挤进人群中,此时站在外围,台阶之下!

只是台阶上人也太多了些,大家又不肯离开,这时候正是表忠心的时刻,谁也不肯放弃拍龙屁的好机会,裴矩把信想要递给宇文述,可惜两人的胳膊不够长,竟然接不到一起!

李勒一把抢回军报,硬从人群里挤了出来:“让开让开,不要扎堆!”他挤下台阶,把军报交给宇文述,道:“祖父大人,这封信上说杨玄感带了十好几万人,去打洛阳了!”

宇文述嗯了一声,低头看信,只看了一遍,两眼一翻,身子向后倒去,他也晕倒了!李勒大急,抢上前抱住宇文述,叫道:“祖父大人,祖父大人!太医,太医快过来,都他奶奶的死哪儿去了!”

太医们正在忙乎杨广呢,听他大叫,忙分过两人,过来救护宇文述!

仆射苏威捡起那封谁看谁晕的军报,扫了两眼,喃喃几句,扑通一声,他也倒地上了!

皇帝晕了,副统帅晕了,连仆射也晕了,群臣无首,大乱之中,也不知谁先哭出了声来,叫道:“我大隋亡国啦!”

顷刻之间,殿上群臣哭声一片,不少大臣把帽子也扔了,坐倒在地,披头散发地嚎叫,不少年纪大些的,曾经经历过大周亡国的老大臣们,忽然想起,当初隋文帝篡夺皇位时,那些忠于大周的臣子们,也是这么当廷痛哭的!

只不过那时这些老大臣们还年轻,是胜利夺权的人,所以感受不到那些大周忠臣们的悲哀,还曾嘲笑那些忠臣们的愚忠蠢笨,可现在这种事轮到了他们自己头上,他们竟然也是毫无理由地大哭起来,和当初被他们嘲笑的人,完完全全是一个表情!

李勒腾地站起身,一拍腰间,却没带宝剑,他冲出人群,抢过值殿武士的佩刀,叫道:“都号丧什么呢,咱们大隋千秋万代,国基无可动摇,谁再敢乱叫乱哭,我先把他给宰了!”说罢,将手中大刀,刷刷刷地劈了几下,用以恐吓大臣们!

可惜,大臣们谁也不答理他,该叫的还叫,该哭的还哭,一点不把他手里的大刀放在心上!李勒脸色难看,他又不能真的动手砍人,只能跳脚大骂,怒喝群臣!

一时之内,整个大殿,乱得不能再乱,连殿外的武士都吓得赶紧向里面跑,还以为出现刺客了呢!

台阶上的杨广悠悠醒转,他的人中都快被太医给掐紫了,再不醒过来,估计就得出血!一睁开眼睛,杨广便说了句:“好杨玄感,朕必杀之!”

李勒见他醒了,赶紧把刀塞给一个大臣,他自己则跑到宇文述的跟前,连掐人中,将宇文述给救醒,那个接刀的是个文官,惊叫道:“你把刀给我干嘛!”在皇帝驾前亮刀,可是死罪,他赶紧把刀扔到地上!

那边的苏威却是难以救过来,他年老体衰,一旦晕过去,哪有那么容易醒过来的!大臣们没法,只好让太监取来一大盆的冷水,哗地全浇到老仆射的脑袋上,这才把他给浇醒!

杨广被扶起,重又坐回龙椅,向下看去,见不少大臣都是披头散发,满脸泪痕,连叫自己皇上时的声音都嘶哑了!

他心中感动,道:“诸位爱卿,你们如此关心朕,足见你们的赤胆忠心!”

李勒一愣,心中大骂:“这也能叫忠心,那帮家伙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呢,就乱喊乱叫的,这也叫忠心,忠心未免太廉价了些!”

杨广摇头道:“那封军报呢,裴爱卿,你给大家念一念!”

裴矩惊骇的感觉已经过去,叫人拿过那封几乎被扯烂的军报,一字一顿地念了一遍!殿内群臣听罢,无不目瞪口呆,原来只是洛阳将要被围,不是被攻下来了啊!大家白哭一场!

裴矩念完信后,道:“皇上,按着日子算,杨玄感起兵造反,已经有十几天,快近半个月的时间了!”

李勒心中纳闷儿,杨玄感起兵的消息,就算公文来不及报,可是他前日抓的瓦岗俘虏也没说起过,如要说起,苏定方必会第一时间通知他,还有雄阔海也没提起!这么重大的事,他们不提,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根本不知道!

杨玄感先造的反,消息传到高句丽前线需要一段时间,而这时翟让刚刚动手劫完粮草,两个消息同时到达……

心中疑团当即解开,杨玄感利用了消息传递需要时间的这个时间差,玩了一手漂亮的阴谋!事实上,他这是典型的卸磨杀驴……或者说是未卸磨之前,便开始杀驴了!他在事出前,肯定是和翟让合作的,而事出之时,立即把翟大寨主给卖了!

李密没有向李勒说过这些,但现在局势已经明朗化,什么阴谋到了这时候,都得见光了,所以李勒一想,便也就明白了!

苏威颤颤巍巍地上前几步,道:“皇上,杨玄感从黎阳出兵的事,按照日期来算,已经过去半个月了,那么再从咱们回师的时间上看,如果要驰援洛阳,至少也要半个月,甚至时间更长!洛阳城池坚固,倒也可以挡得一时,但如果任凭事态发展下去,就算镇压下杨玄感,也会引发大规模的叛乱,各处州郡势必受此影响,那时造反的可就不是一个瓦岗,而是数十个上百个瓦岗了!”

杨广脸色铁青,却不说话,不知心里在想些什么!

裴矩道:“军报上说,现在杨玄感已经有十几万人马了!不,应该说是半个月前他就有了十几万兵马,现在怕得超过二十万,这么多的反贼,我军必须集结所有兵马回师镇压才行,不但得把辽东城的兵马撤回去,就连平壤的兵马,也要撤回才够用!”

李勒心想:“杨玄感那废物,就算有李密帮他,他都成不了大事,何况现在一个人,我看这场大反叛,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平定!干脆,这个功劳我抢了吧!”他就想出声请战,打先锋,往前走了一步,就要说话。

却又听裴矩说道:“如果皇上不甘如此退兵,可留一队精锐部队,继续攻打高句丽!当然这队兵马得是我军最强之师方可,人数倒不必太多!”

大臣们的目光一起看向李勒!

李勒这时候刚好出班,说道:“臣愿……”他想说:“臣愿领本部人马,回师关内,替皇上剿灭……”

第239章 你去打平壤吧

一听裴矩说什么留支精锐部队在高句丽,李勒立马把话缩回去了,脚也向后退了一步,他可不愿意跑鸭绿江东面去打平壤,占了平壤屁用没有,哪如进关占洛阳划算!他要是占了洛阳,然后再收编一批流寇,实力壮大,那时杨广要再想把他赶出关去……哼哼,你肯,老子还不肯呢!

宇文述狠狠地瞪了一眼裴矩,心中气恼,这家伙出什么主意不好,非出这种馊主意,为什么要留我孙子在这里,叫来护儿在平壤接着打不就得了!

杨广晕过之后,盛怒的心态已经渐渐平复,想事情也能全面些。对于帝国来讲,洛阳实在太重要了,陪都直接关系到京师大兴的安危,是万万不可以有失的!按照现在的情形看,除了他亲自领大军回师关内外,已经没有其它道路好走了!

杨广看了看李勒,道:“宇文爱卿,你要说什么,不妨直说,朕听着呢!”

李勒硬着头皮,再次出班,道:“皇上,微臣以为,杨玄感乃跳梁小丑,无需多虑,那伙瓦岗寨的流寇也不过是乌合之众,犯不着皇上御驾亲征,不如让微臣领本部人马入关,回师剿灭这两伙叛逆!微臣保证,不出三个月,定会将叛乱镇压下去!”

杨广哼了一声,半点不信李勒的话!杨玄感控制着漕运,管着全国最大的粮仓,有了粮食,他想招多少兵马,就招多少,就凭李勒本部那一万来人,想打败杨玄感,岂不是天方夜谭!

他摇了摇头,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宇文爱卿的军队战力强悍,这点已在辽东城下验证过了!朕看你就去平壤吧,替朕捉拿粪土不如的高元小儿!”

李勒不愿意,哼哼唧唧地不回答,宇文述见状,忙出班道:“皇上,老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赶紧平定国内叛乱,要捉拿高元小儿,实是小事一桩,无须牧州留下!老臣以为让来护儿大将军继续攻打平壤便是!”

裴矩却道:“宇文大将军此言差矣,我军回师平叛,需要用到水军,从大运河过去,可以直接运兵到南方,并且可以打破杨玄感在大运河上的封锁,如果不让来护儿大将军回去,那么水军由谁指挥?”

宇文述大怒,几乎就要动以老拳,打裴矩个满脸开花了!

李勒也是脸色发绿,姓裴的这王八蛋是不是故意和我过不去啊,大军撤出高句丽,我总共才那么一万来人,里头还有好几千新兵,战斗力不行,饭可吃的不少!就凭这点人,我怎么去打平壤?平壤要是那么好打,来护儿不早打下来了,还用得着老子去!

杨广见宇文家的爷孙俩显然都是不愿意,心中不快,头疼病发做,就想拍桌子,把李勒拉出去臭揍一顿!

苏威说话了,他和宇文述交好,自然要帮着他说话,但他却也是大隋朝的仆射,不管怎么样,都要先以国家为重!他道:“皇上,老臣以为,安西军虽然强悍,可终是以突厥兵为主,那些突厥人远离家乡作战,又是新附,未必肯出力气啊!”

杨广砰地一拍桌子,他现在已经没什么好选择了,自己必须要带兵回中原,而又怕在高句丽失了面子,不得不留下精锐部队继续攻打平壤,别的部队留下也成,但损失肯定小不了,他心疼啊!

如果留下安西军,那他就用不着心疼了,既能让李勒的军队在平壤城下大受损失,又能给予高元这陀臭大便点颜色瞧瞧,一举两得,多好的事!可如果李勒拒不受命……当然现在宰了他也行,但那不又便宜了高元嘛,相比之下,高元更加可恶!

宇文述看向苏威,没吱声,他老奸巨滑,已然明白苏威要说什么了,要是皇帝能答应,那留孙子在高句丽,反倒是好事了!

果听苏威说道:“皇上,在灭掉高句丽后,我朝自要在此立大都督府,这个人选嘛,老臣看不如就让安西大都督暂时兼任,等有了更合适的人选,再另派人任大都督不迟!安西军番号不变,兼顾高句丽,可就地收取补给,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不等杨广回答,裴矩大声道:“臣以为万万不可,如果让安西大都督兼管高句丽,又命突厥仆从军就地取粮,这么一来高句丽还能剩下什么,岂不举国尽成焦土?”

苏威道:“暂管,只是暂管而已!等我军平叛之后,可再选贤能!说不定我们平定完叛乱之后,冠军侯还没将平壤攻下来呢,那不就连暂管也算不上了吗,岂有焦土一说!”

宇文述阴沉着脸,大声道:“裴矩,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是在说牧州最喜烧杀抢掠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