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细胞渗透(臭球)-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改造计划指定好之后,人类进入一个新的大建设浪潮,人类已经拥有足够的力量,同时在三个星球上开工,同时开始三个星球的改造工程。

星系内的冰体星球被切割开,投入三个星球,让它们成为星球上的水源。然后开始为这三个星球制造和改造大气。

在人类开始星球大规模改造的同时,机器人文明开始在X5236星系内扩张起来,它们将为这个星系建造一个完整的机器人文明防御系统。

这个防御系统会由众多的太空要塞;行星、卫星地面炮台;小行星炮台构成。这些炮台将会构成固定的火力支撑点,除此之外,机器人文明将会建造大量的太空透镜。这种透镜是分体式的,准确来说它们是一个透镜阵列,这个阵列会将恒星光芒汇聚在同一点上,以此起达到类似于激光炮攻击的效果。

当这种透镜阵列规模足够大的时候,它可以跨越几万光秒,形成强度远高于超级巨舰主炮的攻击力。并且这种攻击是持续性的,是不需要额外能源支撑的。

依托这两类防御装置,机器人文明将会生产出规模达到数百亿的无畏舰,这些无畏舰将会让X5236星系形成一个灵活的弹性防御系统,把X5236星系防守得如同铁桶一般。在这个防御系统面前,同级文明将很难攻下,即使五级、六级文明,在大量超微子炮面前,恐怕也很难讨到便宜。

建设计划和拓殖计划制定出来之后,机器人文明开始大批离开X5236星系,前往周围的星系进行拓殖。并且机器人文明的生产大军开始在X5236星系铺展开来,将一颗颗岩质星球变成固定炮台。

人类在X5236星系稳定发展,第一个十年里,通过周边其他星系的拓殖,五艘绿毯号终于恢复原状,人类再次获得海量的廉价反物质支持。

人类的生物文明吞噬着周边星系的水源,机器人文明吞噬着周边的星系的金属物质。当人类发展到一定规模,再次表现出地球时期的本性,变成一股蝗虫一般的存在,所过之处留下处处坑洞。

在第二个十年里,人类的生物文明通过摄取大量水源,规模再次暴增。前往各星系的拓殖舰队又带回了五艘同等规模的绿毯号,这些绿毯号的到来让科学院提出一个疯狂的计划。

科学院计划将这些展开的绿毯号联结起来,组成一个环绕恒星的光能收集装置。这个装置被称为戴森球,曾经戴森球只出现在人类的科幻作品中,现在人类已经开始在现实中考虑实现它的可能性了。

不过按照科学家的计算,如果想要组成一个完整的,完美收集所有恒星光能的戴森球,人类就需要给X5236恒星建造一个球形外壳。这个球形外壳会将X5236恒星彻底遮蔽起来,保证充分利用每一分能量。

想要建成如此规模的一个戴森球,仅凭人类现有的十艘绿毯号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绿毯号是由生物组织构成,它无法距离恒星太近,假设说它距离恒星的距离为6000万公里,那么它表面温度将会常年保持在5、600摄氏度左右。

如果按照6000万公里算,如果想要构建一个戴森球,这个戴森球的球壳表面积将会高达5*10^16平方公里。而一艘绿毯号在充分展开后的表面积才只有20亿平方公里,就是说差不多需要2500万艘绿毯号才能构建出一个笼罩X5236恒星的戴森球。

这个工程量已经庞大到人类无法承受,并且人类花费如此代价,构建出如此规模的一个戴森球,其实并没有实际意义。

如果这个戴森球建成,人类的反物质产量将会极大富裕,这个产量甚至远大于所需的程度,如此多的反物质人类根本不可能消耗得掉。所以这个戴森球的方案被提出来,经过认真的计算之后,不得不被放弃掉。

不过受这个想法的启发,有科学家提出更进一步的构想。既然人类用不到如此规模的戴森球,那么人类是否可以构建一个刚好满足自己需求的戴森球呢?

这个并不难,人类现在就可以做到,问题是,戴森球的核心就是恒星,人类构建了刚好满足自己需求的戴森球,那么上哪里去找如此小的恒星呢?

02…2522:35:22391。第391章疯狂实验

02…2522:35:22391。第391章疯狂实验

科学院马上就这个方案就行论证,科学家给出的方法是,既然我们不需要那么大的戴森球,那么就构建一个小号的戴森球,然后给这个戴森球配备一个小号的恒星!

小号的恒星?

是的,人类已经充分解析了引力子,那么完全可以人工点燃恒星熔炉。

科学院将目标瞄准气态大行星,这种气态大行星的直径一边在十几万公里左右,它们内部充满了液态氢和金属氢,这些都是恒星熔炉的主要燃料。

人类只要给气态大行星植入一个引力核心,人工提供行星核心的压力,当这个压力高于一定值的时候,自然会点燃恒星熔炉。

如果要实现此点,人类需要构建一个引力子发生器,并且这个发生器必须精准的在气态大行星中心形成一个引力子核心。

这需要人类必须跨越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公里的距离,精确的在某个位置上构建引力子核心。这个技术无论是通过机器人文明,还是通过生物文明,都很难找到合适的手段。

不过在科学院一帮疯子科学家的努力下,他们最终还是找到了解决办法,他们的办法是利用能量文明的手段。

蓝晶文明存在高度的能量文明,他们的文明有三个技术非常先进,一个是能量固化技术,一个是能量震荡通讯技术以及能量构造技术。

蓝晶文明的能量构造技术可以在虚空中描画出能量回路,通过这个能量回路来实现各种功能。当初蓝晶文明正是凭借这个构造技术,在陨石上凭空描画出怪物战舰的能量回路,让这些碎石拼凑而成的战舰,能够像一艘真正的战舰一样,实现所有战舰功能。

科学家们计划,在气态行星内部构建这种能量回路,然后用这个能量回路为气态行星点燃恒星熔炉。一旦恒星熔炉点燃完成,恒星能量又会补充这个能量回路的能源需求,让这个能量回路一直维持下去。

这样人类只要付出少量的能量,就可以点燃一颗气态行星,启动一颗袖珍恒星。虽然这个恒星的寿命将会非常的短暂,它的寿命甚至只有几万年。但是对于人类来说,几万年也是一个足够漫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人类再也不用为能量犯愁。

科学院的这个疯狂的设想被报给吴辉,这些科学家想要跟吴辉申请一颗气态行星,用来当实验的小白鼠。

“……如果真有上帝的话,他早晚会被你们这帮科学家逼疯……”这是吴辉拿到实验方案后说的第一句话。

“老板!你得承认,这是一个天才的想法!”

“天才和疯子有的时候是同义词。”

“哦,老板!你太尖刻了,这不是你该说的话。”

“那我该说什么?”

“作为老板,你要保护员工的创新精神,让他们的创造灵感获得实现平台。”

“……”吴辉想了想,“计划我可以批准,但是绝对不允许在X5236星系做实验。你们必须挑选一个偏远而贫瘠的星系,保证即使你们实验出错,也不会对X5236造成影响。”

“ok!没有任何问题。”

“你们打算什么时候进行实验?”

“很快,这个实验并不需要太多的准备,所有技术都是我们已经具备的,只要挑选出来一个合适的气态行星,我们只要派过去一艘战舰,就可以进行实验。”

“好,最好离X5236远点。”

“放心吧,我们会在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进行实验的。”

“绝对安全?莫非你们已经选好实验位置了?”

“是的,在来之前我们就已经讨论过各种可能性,你的回答刚好在我们的预料之中,为此我们早已经准备好一个预案。”

吴辉听了这话非常的无语,整天被一大群人类最聪明脑瓜琢磨绝对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你们弄的是什么预案?”

“我们打算借着这个机会,认真试验一下能量构造技术。我们打算选定一个气态行星之后,然后利用能量构造技术,为它安装一个全部由能量回路构成的行星发动机。”

“行星发动机?”

“是的,我们打算利用这个行星发动机,把整颗气态行星移出星系,然后在宇宙虚空中点燃它的恒星熔炉,这样即使发生任何意外,也绝对可以保证安全无事了。”

“……”吴辉算是发现了,也就是科学院现在没这个能力,如果有能力,他们绝对不惮于把宇宙捅个窟窿,然后研究下窟窿后面是什么样子。

这时吴辉不得不开始考虑,让科学院主导人类的发展,让人类走向科技导向型的道路,是否是考虑欠妥?如果哪一天科学院突然再冒出一个什么疯狂主意,他们会不会带着整个人类陪葬?

无论吴辉如何腹诽,科学院的计划一定获批,他们马上调动人类的社会资源,开始实打实的实验自己的方案可行性。只不过这次实验的对象是一整颗星球而已。

科学院在五十光年外选定了一个恒星系,这个X5008星系非常的贫瘠,这种贫瘠是指它的行星系统。

X5008星系只有三颗大行星,这三颗大行星全都是气态行星,并且这三颗气态行星都只有可怜的几颗卫星。可想而之当时这个恒星系形成时,重元素物质贫瘠到什么程度。

估计这个恒星系形成的时候,构成星系的大部分物质全都是气态元素,重元素已经稀少到无法形成一颗大行星的地步,最终导致了所有行星都是气态行星的情况。

科学院的目标是X5008…3,这颗行星处在星系的最边缘,它距离恒星50个天文单位,它的直径为十二万公里。它身边围绕着三颗卫星,这三颗卫星有一颗是冰体卫星,剩余两颗是岩质卫星,这些卫星的直径都不超过三千公里。

宇宙中的水是很珍贵的,尤其对于人类这种离不开水的生物文明。所以科学院秉承着勤俭持家的理念,顺带着实验一下能量构造技术,他们先拿那颗冰体卫星做实验,给它布置上能量回路,把它变成一艘宇宙飞船。

在给能量回路补充足够的燃料之后,能量构造引擎被点燃。在引擎的推动下,这颗冰体卫星飞船开始借着X5008…3的引力加速。反复几圈加速之后,它摆脱X5008…3的引力,成为一颗自由星体。

冰体卫星飞船脱离X5008引力范围之后,被引导着进入曲率航行状态,直奔X5236而去。

送走冰体卫星飞船之后,科学家先后利用同样的手段,把X5008…3另外两颗卫星摘除。这是为了防止卫星的引力对实验造成干扰,并且提前摘除卫星,也是为了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当X5008…3被扒光,变成一颗赤裸裸的气态星球之后,科学家该是在X5008…3内部构造能量回路。这些能量回路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将整个其他星球变成一个超级巨大的飞船,另外一部分就是点燃恒星熔炉的引力子发生和约束装置。

能量回路的布置很是费了一番功夫,因为有些回路必须深入液氢层,在距离星球核心的位置上构造。

经过将近一年的认真描画和构造,X5008…3的能量回路彻底构造完成,经过简单的测试,所有这些能量回路全部运行正常。

这天,科学家点燃了X5008…3的行星发动机,这个行星发动机采取的是粒子崩解引擎,它直接汲取X5008…3内部丰富的氢,然后将它们崩解成基本粒子,向星球外喷射出去。

就见X5008…3突然冒出一个长达数百万公里的巨型白色尾炎,在行星发动机的推动下,X5008…3开始缓慢的加速。

这时科学家启动了上帝粒子系统,上帝粒子系统可以极大降低星球质量,同时提高发动机工质的质量,让加速变得更容易更迅捷。

这个系统刚刚启动,X5008…3质量突然被降低到原来的数十万分之一,如此巨大的质量变化在星系内形成巨大的引力波动。受此影响,本来经过数数十亿的运行,已经达成平衡的引力系统突然失衡,X5008陷入引力紊乱状态。

X5008…1和X5008…2开始慢慢偏离轨道,在X5008恒星的引力范围下,开始肆意的乱窜。受此引力潮汐影响,X5008恒星突然进入活跃状态,各种剧烈的恒星活动突然集中爆发。

X5008…3仿佛一去不回头的浪子,一门心思向星系外冲去。本来它就处在星系边缘,这次在上帝粒子作用下,获得了极大的加速度,它挣脱恒星的引力,冲向漆黑幽深的宇宙虚空,在身后留下一个暴躁混乱的恒星系。

X5008…3离开恒星引力范围之后,科学家马上引导它进入了曲率航行状态。

经过几个月的航行,X5008…3在一处宇宙虚空中跳出曲率状态,这里距离最近的星系也足有几光年远,这里发生任何事情都会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02…2620:54:43392。第392章把恒星开回家

02…2620:54:43392。第392章把恒星开回家

科学家首先关闭上帝粒子系统,因为它会对点燃恒星熔炉起副作用。紧接着行星发动机也被关闭,X5008…3突然变成宇宙中漂流的一颗死寂的星球。

不过这只是表象,在X5008…3星球内部,复杂的能量回路开始充能,开始缓缓的运作起来。随着能量回路的运转,一股越来越强大的引力波从星球核心处传来。

在这股逐渐增强的引力波影响下,X5008…3开始坍缩,它的大气层开始被一点点压缩,压缩向液氢层,并且最终被同化为液氢。很快的,X5008…3由一颗其他星球,变成一颗液态星球,星球表面在没有任何气体存在。所有气体都在强大的引力作用下,被挤压成液态。

引力波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进一步增强,在它的影响下,整个星球开始向金属氢形态转变。

当引力波增强到一定程度,周围正在收集实验数据的科研飞船不得不开始运动起来,它们开始绕着X5008…3飞行,利用离心力抵消引力。并且随着引力的逐步增强,它们不得不逐渐增加环绕速度,以便让自己始终稳定在固定的轨道上。

当引力达到某个阀限的时候,虚空中仿佛凭空响起一声惊雷,X5008…3以极快的速度突然膨胀开。这是一次仿佛爆炸一般的膨胀,喷涌而出白炽等离子体像怒涛一样冲向宇宙虚空,然后再次被强大的引力拉回,重重跌撞在星球表面。

此时X5008…3不复平静的姿态,它突然变成一个翻滚沸腾的炙亮火焰星球。它再次变成气态星球,只不过这次它变成了一个全部由等离子体构成,温度高达七千多度,不时喷吐着火舌的白炽星球。

于此同时一股强大的光波扩散开来,一颗微型恒星在虚空中凭空诞生。

恒星点燃成功!

周围的科研舰里一片欢腾,这意味着人类再也不用为能源发愁,需要的时候,人类完全可以为自己建造一颗恒星。

但是科学家们并不打算就此结束,他们开始启动行星发动机,让X5008…3再次运动起来。并且再次启动曲率航行装置,让这颗熊熊燃烧的恒星整个进入曲率状态。

在众多科学家的见证下,一个宇宙奇迹诞生了,一颗以超光速飞行的恒星滑过宇宙虚空,所到之处洒出大片光芒。

一个超光速星体!

一个超光速恒星!!

所有预想的实验全部完美达成,一帮欣喜若狂的科学家驾驶着超光速恒星,直接奔X5236冲来。

因为曲率航行特性,直到科学家们把恒星停到家门口,人类才发现身边突然又多了一个奇怪的超微型恒星。

“谁让你把恒星开回家的?”吴辉见面就冲熊启明发火了。

“那个……”熊启明难得的扭捏一下,“反正也开回来了!”

“拜托!那是恒星!就算它个头再小它也是恒星!万一它控制不住爆炸了,我们就全部报销了!”

“放心吧,科学能够降服一切,现在我们不就已经降服恒星了吗?”

“我不管你什么理由,为了全人类的安全着想,你必须把它给我扔到两光年以外,绝对不准靠近X5236星系两光年范围内。”

“好!”这回熊启明答应得异常痛快。“不过十艘绿毯号我得用用。”

“你要干嘛?”

“实验一下戴森球。”

“反物质储备弄好了吗?”

“好了,所有战舰的反物质储备都已经补满,并且还留有大量的冗余库存,足够一段时期内X5236星系建设需求。”

“那成,你把绿毯号都带走吧,周边一定要有足够的机器人文明战舰护卫。”

从吴辉这里拿到圣旨,熊启明马上就紧锣密鼓的开始调动筹备。他把X5008…3最后开到了多维战舰旁边,然后将所有的绿毯号全部拉过来。

这些绿毯号开始围绕X5008…3构建一个小型的戴森球,经过认真测算,这个戴森球仍然无法遮蔽整个X5008…3的光芒。它被设计成一个环状,成为围绕X5008…3运转的一个同步轨道环。

因为自身成环状,这个戴森环用光压和离心力抵消引力,所以它可以省掉很多结构,可以实现最大化的光能吸收和转化效率。

熊启明并不以此为满足,他开始不停催促拓殖舰队,让他们生产出更多的绿毯号运回来,熊启明打算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戴森球。

科学院成功的把一颗恒星开回家,哪怕是一颗微型恒星,它也是一颗恒星。在科学院的远景规划中,人类下次迁徙的时候,应该随身带着一颗恒星走,这样可以保证能量永远充裕。

甚至科学院还有更宏伟的畅想,如果人类随身带上几颗气态行星,恐怕跨河系旅行也不再是梦想。

而如果想要实现这些目的,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戴森球是十分必要的,有了真正的戴森球,人类就可以充分利用人造恒星的所有能量,就真正具备了超远程跋涉的能力。

??????

在人类到达X5236星系的第五个十年,人类的已经将X5236星系建设成一个一体化防御系统。在这里机器人文明成为主要防护力量,智能机器人遍布整个星系,各种智能武器承担着重要的护卫职能。

在这五十年里,人类川流不息的前往X5239星系交配繁殖,给人类带来一波又一波婴儿潮。几十年间,人类只有出生没有死亡,人口规模进一步增大,在科学院的生育鼓励政策之下,人类人口规模不断突破一个又一个百亿的数字,现在已经达到五百亿规模。

人类不得不在X5236星系重新改造出两个新的居住星球,即使这样平均每个居住星球也要容纳将近百亿人口,各个星球都显得人满为患。

宇宙生活永远会存在大量的未知风险,所以为了未来考虑,吴辉不得不给这些新生人口提前准备好星际旅行设施。人类像是蝗虫一样以X5236星系为中心,不停的搜刮周围星系里的水源,将这些水变成生物战舰。

通过这些年的拓殖,人类的生活舰达到十艘,这十艘地球号通过多舰合并重组的方式,长度达到五千公里。地球号战斗舰和新地球号也被改装成同级别的战斗舰,火星生物舰号和月球号全部被合并到生活舰当中。

绿毯号同样增长到五千公里长度,熊启明将所有三十艘绿毯号全部要了过去,围着X5008…3构造出一个真正的戴森球。但是科学院一直无法实现戴森球的整体移动,如果想要转移X5008…3和戴森球,就必须先把两者分开,然后让它们分别移动,等移动到位之后再重新组装起来。

人类的泰坦舰规模达到了千万艘,无畏舰规模达到了近千亿,相当与人手两艘生物无畏舰。

人类生物文明极大拓展的同时,周围星系付出了巨大代价,五十光年内的恒星系,所有水源几乎被罗掘殆尽。在今后漫长的近百亿年时间里,这些星系恐怕再也别想孕育出碳基生命星球了。

机器人文明在这段平稳的发展时期里,其规模一再扩张,开始显露出机器人文明独有增长模式的霸道。机器人文明并不用依赖水源,它只需要充足的金属矿藏。所以往往一个恒星系可以让机器人文明采掘很久。

在拓殖的过程中,生物文明像是游牧民族一样,把一片草地吃成沙漠就不得不转移阵地。而机器人文明还会在这个星系内继续的采掘发展下去,像是辛勤耕耘的农业文明一样,不停的从星系内获取所需物质。

机器人文明对星系物质的利用率要高上很多,一个星系的岩质行星,其所提供的金属物质是海量的。

在这些物质的支持下,机器人文明的规模出现爆发性增长。现在机器人文明已经打造了近二百万艘泰坦舰,二十座五百公里级别的太空要塞,建造了三艘五千公里规模的超级巨舰,这些巨舰一艘是战斗舰,另外两艘是生活舰。

机器人文明同样建造了大量的无畏舰,这些无畏舰数量达五百亿,基本上保证所有人类人手一艘。

经过各种测试科学院发现,从战斗效能上来讲,太空要塞的战斗力要小于同体积的战舰。只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太空要塞是球形的,球形表面积最小。

而对于宇宙战争来说,作战单位的战斗效能大小主要看其表面的主炮和副炮的配置情况,同样条件下,球形的副炮数量最小,并且球形的受攻截面积最大。

正式因为这些原因,科学院只制造了五百公里级别的太空要塞,主要用作星系防卫力量,并没有制造更高级别的太空要塞。从战舰形制上讲,机器人文明开始走上与生物文明相同的道路。

02…2622:52:50393。第393章大黄蜂

02…2622:52:50393。第393章大黄蜂

虽然人类建设起一个非常庞大的战舰集群,但是戴森球每天都可以制取海量的反物质,足够这些战舰使用,并且还可以给这些战舰准备足量的反物质储备。

人类在X5236星系定居以来,X5239逐渐成为人类的一个旅游圣地,众多情侣纷纷前往X5239进行蜜月旅行,然后带着肚子里的胎儿返回X5236星系。

随着X5236星系的建设,在X5239星系建设居住星球的呼声越来越高,人类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在战舰里度过蜜月了,他们开始要求在居住星球上度过美妙的繁殖假期。

但是X5239星系里容易改造的星球早已经其他文明改造了,即使不容易改造的星球也基本被其他文明占据,要么被建设成星球生活基地,要么被当作矿产星球挖得千疮百孔。经过二十几个文明无数年的开发,X5239星系内已经没有可供利用的星球了。

面对这种情况,科学院充分发扬异想天开的作风,把科学家的疯狂再次暴漏出来。

他们在几十光年外的一个恒星系,选择了一个靠近恒星的内行星,这个内行星具备完好的大气层,并且这个大气层极容易改造,行星的质量和大小都与地球大致相当。

科学院从星系内找到一颗冰体星球,切碎后投入行星,这样行星上就具备了足够的水源。然后科学院利用能量构造技术,给这个行星安装了行星发动机,把这个行星直接从恒星系的内圈开了出来。

科学院的这种疯狂行为给这个恒星系造成了巨大伤害,这颗行星从恒星系内圈脱离星系的过程中,其强大的引力给星系原有的行星系统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害。

科学院开着行星跑了,留下一个彻底陷入混乱状态的恒星系,星系内各个星体的轨道彻底紊乱,也许要不了多久,星系内就要再现星系初成时的景象。紊乱的行星系统,将会再次上演天地大碰撞。如果哪块星球碎片冲入恒星,没准会引发一次新星爆炸。

科学院把行星开回了X5239星系,当行星出现在星系外的时候,即使科技水平再差的文明也不可能发现不了如此巨大的一颗行星。

这引起了其他文明的巨大恐慌,本以为人类文明已经很厉害了,没想到他们居然已经能够把星球当飞船来开。众多文明都感觉后怕不已,幸亏当初没惹恼这个超强的文明,不然没准人家轻易就能灭自己全族。

吴辉也没想到,一旦人类具备摘星擒月的实力,科学院就开始把星球当玩具,三天两头的开个星球回家。不过好在这次科学院开回家的是一个居住星球,不是什么危险品。不过即使如此,仍然让吴辉具备了防火防盗防科学院的防患意识。以后一定要给科学院套上紧箍咒,让他们不能随意进行一些危险实验和危险行为。

星球是开回来了,接下来科学院还面临更大的难题。X5239星系已经形成稳定的行星系统,并且中间还有一颗生命星球。所以科学院无论如何也不能像开走星球时那么莽撞,必须要小心谨慎的把这颗居住星球嵌入X5239星系已有的行星系统里。

按照科学院本来的想法,最好的办法是把X5239…6从星系内取出来,然后把这颗新的居住星球嵌入进去。不过这个想法注定难以实现,以为X5239…6早被其他文明占据。

所以科学院决定退而求其次,把这颗新的星球送入星系的外围轨道,科学院准备把这颗星球直接嵌入星系的柯伊伯带。为了防止出现过大的引力扰动,干扰星系的稳定运转,科学院决定同时采取两个办法。

一个是利用上帝粒子降低星球质量,在嵌入之后缓慢恢复其正常质量,给星系一个适应调整期。另外一个是在星球恢复质量的过程中,同比的从柯伊伯带清理小行星和陨石。

科学院经过大量的计算,通过多次模拟,确定了这个方式的可行性。然后把这颗远来的星球嵌入到星系系统里,科学院整整用了十年时间来实现这个过程。当彻底撤掉上帝粒子系统的时候,这颗新的星球终于平稳的嵌入到X5239星系当中。

改造并没有完,为了给星球提供足够的光照,科学院开始在靠近星系内圈的位置上布置引力透镜。科学院这次建造了一个纯机器人文明的引力透镜,这个透镜将恒星光芒收集起来,远远的汇聚到柯伊伯带的星球上。

引力透镜被布置完成之后,科学院利用恒星光芒启动了大气改造,经过前后近二十年时间,一颗可居住星球总算是彻底建造完成,这颗星球被命名为家园星。

家园星建成在人类到达X5236星系的第四个十年里。

无论从居住条件还是从生活便利性上来讲,家园星都要比起X5236星系的五颗改造星球要差一些。人类在X5236星系完全不用顾忌任何事情,基本是生活在生物文明当中,而家园星因为周边存在大量的其他文明,必须采用纯粹的机器人文明。虽然两个文明都可以做到类似的事情,但是总的来说机器人文明在照顾人类生活上,要比生物文明差一些。

人类在家园星基本以旅游交配繁殖为主,但是家园星仍然存在不少常驻的服务人员,这些人员在家园星上过着一种纯机器人文明的生活。

其中有一个家庭,他们的孩子叫唐文。唐文已经十八岁了,他在十八岁生日那天获得了一个生日礼物,那是一辆黄色的跑车。

这辆黄色跑车采用的是核聚变引擎,它以氦…3为燃料,可以无污染,不需要加油的一直运行数十年。

这辆车绝不像它表面看起来那样简单,这辆车是由纳米技术构成的,就是说它实际上是由无数个纳米机器人组合而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