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兴汉龙腾-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鲜血像喷泉一样从他们的胸口、腹腔、腰间,甚至是头顶涌出。

每一个倒下的将士,表情各有不同,有的愤怒,有的无奈。有的惊恐。有地遗憾,有地不甘,还有的漠然。更多的则是仇恨。

尸骸堆积如山,被随处可见地战马践踏得支离破碎、血肉模糊,大地已变成了腥红的泥泞,不时可见断肢残躯散布各处,使得这城门外的激烈战场成为了双方将士尸骸血肉铺垫出的修罗炼狱。

战斗发展到如此的残酷血腥,不禁让远处观战的李儒等董璜军将领有了反胃呕吐的感觉。

身为主公的董璜的表现则更为逊色,早已被肚中的翻江倒海的难受折磨得脸色惨白,坐在马背上摇摇欲坠,与李儒告别了一声后,在亲卫的保护下,匆匆返回大军营帐中歇息。

正当李儒用无奈的眼神目送董璜离去时,一名士兵匆匆跑到李儒耳边窃窃私语了几句,让李儒原本镇定的神情徒然大变起来。

樊稠所率的董璜军在陇右城北方百里外遭遇马家军援兵,不敌败退,樊稠当场阵亡!

这消息让李儒一下子有些无法接受,一脸的不可置信。

消息中所提到的马家军援兵应该就是这支突然出现在城中的骑兵队了,看人数也不过数千,而樊稠所领的可是一万骑兵,即便是胜不了,也不至于如此快便惨败,主将樊稠还落得个命丧当场,太令人匪夷所思了。

正当李儒的脑中为这突如其来的坏消息展开各种猜测时,眼前本已的陷入重围的马家军开始突围了。

“挡我者死!”

随着马超的一声大喝,龙吟枪在他的全力施展下,开始展现令人恐惧的威力,枪尖逐渐突起刺眼的光芒,漫天枪影四下飞溅,所到之处无不披靡,周围董璜军士兵纷纷咽喉中枪,倒地毙命。

陷入董璜军重围后,马家军的那些精锐也已折损了数百骑,士气正有所下降,此刻一见到少主马超如此勇猛,斗志徒升,剩余士兵配合马超

,尾随其后,屠戮起躲避马超枪芒的敌人来。

“呜……呜……呜……”!

哀怨的号角声再一次响遍这个饱经战火洗礼的城池上空。远处观战的李儒目露寒光,下令不惜代价剿灭战场中的马家军。

他实在无法容忍兵力如此占优的情况下,还让敌人应付得如此的游刃有余。

但是,马家军却并没有如李儒期盼般,朝着董璜军兵力集中的北面突围,反而在马超的率领下,调转马头,又由北门杀回了城内,紧接着朝薰军兵力最薄弱的西门而去。

原来,这是马超一开始便想好的一条撤退线路,当看到李儒集结重兵在北门外时,更是肯定了这个想法。

马超再勇猛,再无敌,也只是血肉之躯,久战之下也会疲惫,就算能冲出李儒布下的重兵重围,那三千马家军精锐恐怕了所剩无几了,更不用说是否能保护马的安全了。

其实马超的这种做法,如若是发生了战端刚启之时,李儒应该是可以考虑到的,但随着战局的不断演变,李儒已被不断发生的种种变化所困扰,对于胜利的渴望让他再一次的考虑问题的细节上发生了错误,樊稠的阵亡则让他进一步的心急火燎,此刻唯一的想法就是尽快剿灭这支马家军,而没有考虑其它诸多因素。

果然,马超率领的这支骑兵队,在没有损耗太大的情况下,顺利地冲出了陇右城西门。而身后,则是大量猛追狂呼的董璜军士兵。

马超回头看了一眼战火摧残后几成废墟的城池,又看了一眼马背上昏迷中的兄弟马,刚毅的脸庞露出了一丝胜利的微笑。

虽然城池失去了,但兄弟安全了。

留给敌人的也只不过是一堆废墟瓦砾而已,已毫无利用价值了。在马超心目中,兄弟的安危远远大于这区区一座城池。

“出发!”

随着马超一声令下,马家军并没有朝北奔驰,而是直接向西夺路而去,那是羌族的地界。

薰璜军亦尾随其后,穷追不舍,马超率领马家军一路且战且退,一口气奔出五十余里,方才把追兵绝尘于后,安然进入羌族境内。

马超本身便有羌人血统,在这里,他们是相当安全的。

在遇到了一个当地的羌人部落后,马超便下令全军就地整休,经过了几日的修养,这二千五百多名马家军将士再一次精神奕奕起来,而马也从昏迷中苏醒了过来,身体一日日的康复起来。

看到马身体逐渐康复,马超很是开心,同时又有些担心父亲马腾的安危,即刻整军北上,途径西郡,直接来到了西凉城。

自从当日庞德领陇右残余士兵返回西凉,随后数日都不见陇右方面传来消息,马腾脸上不动声色,内心却焦虑万分,最疼爱的儿子和侄子都陷入敌人的重重围困中,生死不知,怎能不让这位西北豪强心焦,若不是出于整个大局考虑,他恨不得立刻大军南下,与敌拼个鱼死网破。

此刻,亲眼看到依旧伟岸神武的儿子马超及精神奕奕的侄子马站在自己面前时,马腾不禁老怀开慰,一反平日严肃作态,满脸的喜色,丝毫不介意陇右城的失陷,看得熟悉的人暗暗称奇。

话说当日,陇右失陷,李儒率大军进入城池。

放眼看去,一片萧然景象,残垣断壁,遍地尸骸,四处尽皆屠杀后遗留的残肢断臂,受伤的战马伏地嘶鸣,半空的秃鹫来回盘旋,耳边不时传来重伤士兵的哀嚎声。

“这就是战争!”

虽然在付出了极大伤亡代价后,只夺得了眼前这座废墟般的城池,李儒还是不禁在心中欣慰着自己,不管怎么说,胜利才是最重要的,死多少人,那只是个数字而已。

经此一役,陇右城易主,马家军伤亡近一万,所余主力五万,固守西凉一线,马超、马兄弟名声大振,与马腾一起被世人称为马家三虎将;薰璜军虽取得了胜利,但兵员损失超过三万,所剩近七万大军士气低落,一时之间也无力北上;金城韩遂居心叵测,五万大军则始终处于观望,一兵未发。

凉州三大军事势力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任意一方都不敢轻易打破这个平衡,西北局势陷入了僵持。

  第一百二十三章 进献玉玺

春刚过,天空碧蓝如洗,阳光明媚,春草和树木已经动,给荒野蒙上了一层浅浅的绿色,仿如一袭轻纱铺地,有风吹过,一片生机无限。

淮南。

直通寿春那蜿蜒绵长的官道上行人不少,或步行,或乘车马,或信步独行,或成群结伙。一行数人人骑马奔驰而过,一路行人纷纷闪避。

马背上的孙策此刻心中可没有丝毫的春意,回想起父亲孙坚攻打刘表战败身死后,这淮南袁术便欺自己年少,侵吞了父亲的一切,连自己都成了他的部下,若不是黄盖等忠心旧将及兄弟周瑜的阻拦,自己当时便差点冲去与其拼命。

回到江南老家忍气吞声了一段时日后,无兵无权的孙策再也无法忍耐了,觉得这样下去将永无翻身之地,便找来周瑜商量起对策来。

在周瑜的提议下,孙坚决定将父亲孙坚当日在洛阳所得的玉玺进献于袁术,以换取兵员,用来扩张势力,平定江东,再图为父报仇。

想到这里,孙策那英俊的脸庞闪现出毅然坚定的神情,手中马鞭愈发加力,马儿一阵嘶鸣后,众骑一溜烟飞驰而过,只留下官道上来往人群驻足观望,议论纷纷。

孙策一行人很快便来到了寿春,进城后不作停留,径直来到了袁术府上。

闻孙策在门外求见,袁术立时眉头大皱。

对于这孙策,袁术是相当熟悉的。仪表英俊,骁勇异常,年少时便崭露出战斗地天赋,当时自己也曾安息:“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但今时不同往日,孙坚身死后,自己以大欺小,侵占了孙坚的所有家当。当日孙策向自己辞行回乡。自己是求之不得。没想到还没过多久,怎地又回来了,难道是来向自己讨要孙坚所遗事物?

正当袁术头痛是否要见孙策时,一旁主簿阎象上前道:“主公,孙策此次前来,必有有求于主公。”

“哦,为何这般肯定?”袁术有些不解。

“孙策年少气盛。怎能久耐寂寞,况且其父孙坚枉死黄祖箭下,此仇怎能不报。”定,“此子前面多数是像主公借兵。”

“借兵?笑话!”

以袁术的为人,又怎会借兵余他人。就看他当年诸侯联军时不发粮草于孙坚,庶兄袁绍数度惨败于萧言时不发一兵支援。便可知其是何等小人心性了。

“但孙策手中有一主公梦寐以求之物。”阎象开始提醒袁术了。

“何物?”袁术此时还在想着以什么借口不借兵给孙策。根本没听清楚阎象的话,随口问了一下。他虽是小人,但极要面子。不想在这件事情上给人落下话柄。

“玉玺!”阎象轻声吐出了这两个字。

“玉玺!”

袁术的呼吸突然加重了,这可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东西。

玉玺,国之重器,自古以来皇权的象征,据闻只要拥有了这玉玺,就表明了你拥有真龙天子的身份,象征“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示“气数已尽”。

汉献帝登机,玉玺失落,始终底气不足,而不为诸侯重视。换句话来说,如若谁得到了玉玺,那就表示着可以有称帝地机会。

有传闻当年诸侯联军伐董,孙坚在洛阳偶得玉玺,回返后袁术也曾熟悉询问,皆一无所得,遂作罢。

此刻听闻又有玉玺着落,袁术哪能不喜。

“玉玺啊。真是个好东西。先生怎知便在孙策手中?”

“空穴来风,必然有因。若那孙策无此绝世宝物,怎能使主公借兵于他!”阎象胸有成竹地说出了自己地道理。

“若那孙策真有此宝物,直接夺了便是!”袁术虽然甚是在乎颜面,但在面对玉玺这等绝世宝物面前,顿时显露出了贪婪地嘴脸。袁家四世三公,如果想再升一步,除了当皇帝,也没有其它办法了。

阎象连忙道:“主公不可,不管怎么说,孙策也是主公的下属,若强行夺取,主公威信何在!”

袁术一脸的不畅快:“难道任由其窝藏玉玺,视而不见吗?”

“主公无需担忧。此

前来,必是有求于主公。届时主公以此宝为抵押依之名正言顺了吗!”阎象心中早有计策。

“哈哈。如此一说,此宝比为吾所有!”袁术心情顿时大好起来,遂令人将孙策带了进来。

“伯符,许久不见啊,更是英姿勃发了。”袁绍一见孙策,立刻装出一副欢喜的模样。

孙策虽然心中对这袁术极为不满,但在人屋檐下,又怎能不低头,何况这次前来还是有求于袁术的。

“袁公,此番策前来。一方面久不见袁公,特来拜见。另一方面家父之仇一日未报,策一日无法安然入寝,望袁公念在与家父相交多年,借精兵数千与策,以报父仇,策必感恩图报。”

袁术一孙策此次前来,果然是为了借兵,顿时装作满脸的苦笑,推托道:“伯符啊,你也是回乡日久,不知这中原局势啊。目前四处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人都养不活,又哪来多余钱粮养兵啊。我这寿春之地,也是经常入不敷出,城中将士,不过万数,刚足够勉强防御。”

袁术一边长吁短叹,一边观察孙策表情:“我与文台相交多年,视为至交,出兵为其报仇,本理所应当,怎奈……哎……”

孙策一见袁术如此言辞,知其推托之词,不可能如此轻易便借兵于自己,幸好自己早有准备。遂将所负包裹取下,举于头顶,跪拜于地。

“父仇不可不报,策只需精兵数千,望袁公怜悯。若袁公不信,有家父遗下传国玉玺,权当质押。”

袁术一见孙策果然身怀玉玺,一时兴奋过头,早就忘记了之前自己说了些什么,急忙让孙策拿出给自己一观。

孙策从包裹中取出玉玺,郑重其事地拿到了袁术面前,袁术两眼放光,一把抢过,仔仔细细地细看起来。

只见这传国玉玺方圆四寸,上五龙交纽,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袁术心中狂喜,旁若无人地狂笑起来:“据说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将玺打王寻、苏献,崩其一角,以金镶之。看来,这个果真是那传国玉玺了。哈哈!天助我也!”

忽觉孙策尚在一旁,袁术立刻收住笑容,一本正经,故作姿态地道,“伯符何必如此,玉玺只一死物而已,以我与文台的交情,莫说是数千精兵,只要能力许可,数万精兵也是不在话下。此刻我处虽兵员窘困,但数千精兵还是没有任何问题地。这样吧,我于城中挑选三千精兵借予伯符,为父报仇之后,速速归来。”

话虽如此一说,但袁术双手死死地抱着那方玉玺,丝毫没有归还孙策的的意思,这举动明眼人都清楚,就是想从我这里借兵,这玉玺是肯定要留下的。

孙策此时也顾不上这些了,确实如袁术所说,玉玺在自己手中,就是一死物,根本派不上半点用处,还招惹了不少麻烦。

三千精兵,虽然数量上不多,但毕竟也是自己的兵马。

江东地广人稀,凭借这三千精兵,足够自己攻城掠地,如果将来好好发展一番的话,未尝不能雄霸一方。

孙策心中想得很明白,这三千精兵如果用来向刘表报仇,那是肯定不够的,但是用来征战江东,扩充势力,待时机成熟再为父报仇,那还是很有希望的。

父亲因玉玺而亡,儿子却凭借进献玉玺借兵,为父报仇,这真是一大讽刺。

在将玉玺献于袁术时,孙策已在心中暗暗发誓,“终有一天,定把这玉玺重新收回来!”但孙策哪里知道,他这个誓言,是永远没机会实现地。

在命人将孙策等人送回城中客栈歇息后,袁术心中乐翻了天,捧着这传国玉玺如获至宝,喜滋滋地回到房中日夜细看起来。

果然,这次袁术并没有食言,没让孙策等人在客栈等太久,便使人送来了三千精兵。

  第一百二十四章 袁术使诈

清点人马时,看着眼前这三千精兵,孙策、周瑜等人就是,上当了!

这哪是三千精锐士兵,根本就是一群老弱残兵。

其中,年纪小的恐怕只有十二三岁,满脸稚气,年纪大的须发皆白,步履蹒跚,还有些贼眉鼠眼,眼睛总是不安分地瞄来瞄去,站在那里一个个东张西望、东倒西歪,分明便是一伙乌合之众。

这样稀奇古怪的一群人,莫说是精兵,就跟普通士兵相比都是相差甚远的,根本无战斗力可言。

孙策不是傻子,知道此事肯定有蹊跷,面显怒容,随手拉过一个长得獐头鼠目的家伙。

“你是这寿春城中士兵?”

“大人,小人本是城中一混混,因偷盗而被捕入狱,昨日有人来狱中,告诉我等只要从军,便可免除牢狱之苦。我等自是乐意。”此人见孙策怒气冲冲,不敢有任何隐瞒,一五一十地将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之后,孙策又连续问了几个人,才将整个事情弄明白。

原来,当袁术得到玉玺后,很快便后悔答应借孙策三千精兵了,随即想了个损招,将城中牢狱中的囚犯放出充数,见数目还是不够,便又将往日拉壮丁剩下的那些年幼的、年老的又抓了起来。

就这样七拼八凑,一支为数三千的“精兵”很快便出现在了孙策等人眼前。

没想到袁术收下了传国玉玺,竟然还拿这样的乌合之众搪塞自己。孙策顿时气得七窍生烟,猛然拔出腰间利剑,怒斥着便要冲去与袁术拼命。

周瑜、黄盖众人见孙策如此冲动,势必坏事,忙不迭将其拦下。

“袁术如此奸险,大哥若是冒然前往,必定为其所害。”周瑜见孙坚怒气冲冲,恐其因冲动而遭受袁术陷害。

孙策也是一时气上心头。不一会儿便冷静了下来。听了周瑜这番话。知道所言不虚,现在自己身在袁术地地盘,他若是想要陷害自己实在太简单了,自己若是直接冲去找他拼命,等于是送他借口加害自己。

眼前这三千“精兵”肯定是不能用的,这样的“精兵”,不要说征战沙场了。估计就是跑一阵,可能那一些年纪大的就要昏倒了。

借兵不成,可另想他法,可孙坚遗留的传国玉玺却落在了袁术这卑鄙无耻的小人手中,这点让孙策难以接受,转身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周瑜,因为他知道自己擅武不擅谋,这种关键时刻。就需要靠这个多谋善断、智慧超群的二弟出主意了。

“哎!这该如何是好啊?公谨。借兵不成事小,宝物被骗事大。”

“大哥,不需如此忧心。玉玺不过一死物。失去并无大碍。到是那袁术,竟然如此卑劣无信,使诈欺人,即便是得到玉玺,也终将惹祸上身。”周瑜自小聪慧无比,对事往往看得很透彻。

“公谨此话何意?”孙策武艺自是高强,但论到脑子,就远远不如兄弟周瑜了。

“玉玺,对于势大权重之人,可能意味着有更上一层楼地机会。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拿在手里也是个烫山芋。如果得了玉玺就能做天子,那穿上龙袍不就是皇帝了?这怎么可能。”

周瑜看着众人有些略微明白地脸神,继续道:“以袁术地小人性格,得了玉玺这等宝物后,再想让他归还出来是绝对不可能的,那只会为我等引来杀身之祸。唯今之计,我等可将袁术得到玉玺,欲伺机称帝的消息散布出去。不需多久,袁术必然成为汉室朝廷及天下所有诸侯的公敌,而遭受各方面打击,覆灭也将不久矣!”

周瑜的话,众人都听懂了。

孙策也明白怀璧其罪的道理,以目前自己的实力,即便袁术肯归还自己玉玺,也是无法保全地,若消息一传开来,肯定将招惹来灭顶之灾。

此刻,孙策虽然还有些为失去父亲的遗物而懊恼,但也已经打消了取回玉玺的打算。只是发愁此番借兵不成,日后将如何为父亲孙坚报仇。

“公谨,你所言甚有道理。这玉玺不要也罢。但兵员仍无着落,日后该如何成事?”

“大哥,天下并非袁术一家有兵,或许可从他人处借兵。但何人肯借兵于我等呢?”对于去哪里能借兵成功,尽管周瑜满腹智谋,一时之间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

“哪里能借兵呢?”原本传国玉玺在

可凭借宝物去其他诸侯势力处碰碰运气,可现在玉玺诸侯凭什么要借兵给自己。

孙坚觉得有些头大,一筹莫展起来。众人见到孙策愁眉不展,也是心中焦急。

老将程普突然想到一事,对孙策道:“少主。当年诸侯联盟讨伐董卓,袁术这厮妒忌主公战功,故意不发粮草,陷主公于危难。曾有一人提醒主公留意袁术的奸险,而主公当时并未在意,最终导致兵败,败退时又得此人援军来救。事后主公将此人引为知己,在世之日多有提及。此人如今权势滔天,我等去求,或有借兵希望。”

经程普一提醒,孙策眼前顿时一亮。

萧言!这个坐拥五州之地的当朝大将军。

孙策隐约想起,父亲在世之时,似乎是提起过与萧言之间的交情,但自己年少浮躁,最是不爱听父亲这种回忆过去的话语,随即便抛在脑后了。如不是现在程普提到这事,或许自己永远都想不起来。

但毕竟萧言如今也是位高权重,能否记得当年与孙坚这段萍水相逢的交情,让孙策有些吃不准。

“父亲在世之日确实有提过,但如今父亲已亡故,这萧言是否还会记得这段交情呢?”孙策毕竟从来没见过萧言,对萧言地性格并不了解,有些迟疑。

“大哥,既然有这等机会,我们不可放弃,必须去尝试一下。”周瑜立刻鼓励起孙策来,他就是那种善于把握机遇地人,只要见到希望,便要放手一试。

“萧言,萧子鸿。未及弱冠便征战沙场,攻城掠地,多年下来罕闻败绩,官至当朝大将军,坐拥青、冀、幽、并、夷五州之地,兵甲数十万,收降乌丸、剿灭倭患、扩大疆域,扬大汉神威于海外,震慑八方诸侯不敢妄动。乃当世第一人杰,我等远远不及矣。”

一说起萧言,即便是周瑜这等自负之人,也不禁心生佩服,自愧远远不如。

在周瑜的鼓励下,孙策想到自己既然可以来求袁术这等小人,为何却不能去向父亲生前好友求助,顿时一扫之前颓势,整个人变得精神焕发起来。

“公谨,眼下这三千人如何处理?难道退还给袁术?”

孙策这一清醒,立刻想起眼下还有如何安置这袁术送来的三千“精兵”,遂询问起周瑜意见来。

“自然不能留给袁术,否则我等岂不大亏。”在如何安置这三千人上,周瑜有自己地看法,“这三千人中,年老者遣散返家。剩余人可随程普、黄盖、韩当三位老将军返回柴桑,作奸犯科者组成一军奇。com书,日后冲锋陷阵可用,年幼者好生教养数年,以后可作为军队基石。”

“三位老将军返回柴桑后,我兄弟二人何往?是否即刻前往萧子鸿处?”对于周瑜的这些安排,孙策是完全赞成。

“对。事不宜迟。我等兵分二路,同时进行。”

接下来,在周瑜的提议下,众人对这三千“精兵”进行了一次大筛选,遣散大约五百余名年老多病者,剩余约二千五百人,一时也颇有些焕然一新的感觉。

随后,周瑜又特意吩咐程普等三位老将军,在返回柴桑的一路上,沿途将袁术得到传国玉玺,意欲登基为帝的消息广为散播出去,一定不能让这卑鄙小人好过。

最后,在目送程普等领着那二千五百乌合之众离开后,孙策、周瑜两兄弟迎着缓缓落下的夕阳,开始朝着北方进发。

“公谨,你觉得我们将来能超越这大将军萧言吗?”

“一定能,大哥,我对你有信心。”

“公谨,你太看得起我了。对别人我还有自信,但这萧子鸿这几年所做的那一件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我是远远无法企及的。”

“大哥,目标越长远,奋斗越有激情。虽然最终未必能真正达到那个高度,但毕竟我们享受到了这个过程不是?!”

“呵呵,公谨说得没错。享受过程最重要,我想太多了!起码这辈子有公谨你这位好兄弟,我已无憾了!”

……

二人二骑,在夕阳的斜照下,朝着他们的目标缓缓驰去,渐渐地消失在了天地交际处。

  第一百二十五章 虎将黄忠

说那马童(假刘备,后文都以其真名马童称之)依附后,刘表看在汉室同宗的份上,待之甚厚,将新野一城赠予其安身,并拨予粮草接济。

其间,马童凭借自己那汉室宗亲的身份,陆续结交了不少能人异士,一番招兵买马后,势力增强了不少,看着这个汉朝天下又开始显现纷乱迹象,心中的野心又不住的膨胀起来。

一日,刘表府中大宴上下官员,马童亦被邀在座。

见酒菜如流水,丰盛无比,马童不由装作痛心疾首状,放在手中酒杯,唉叹道:“天下百姓生无活路,日子过得苦不堪言,野地饿琈无数,我等却日日珍馐百味奇…_…書……*……网…QISuu。cOm,不知天下疾苦,当真有愧天下百姓,有负天子圣恩!”

说罢,马童的眼眶又开始湿润了,看得周围众人直叹这刘备果然贤良仁德君子。

刘表也是个仁厚君子,当下脸色微红:“贤弟果是忠君爱民,兄不及也。”

马童听刘表如此一说,也知做戏不可太过分,擦拭了下已开始淌泪的双眼,回应道:“兄长过谦了。想兄长也是一州之主,平日爱民如子,当可称为当世贤德之人。只是弟想起如今天子身边尽是奸逆,汉室天下愈加式微,不由得心如刀绞,顾发此感言。”

看着马童那微微红肿的双目,刘表内心不禁感慨万分。

要说刘表完全不忧心这汉室天下,那是骗人的。毕竟刘表可是正牌地汉室宗亲,有族谱可查,绝非刘备这样的宗室没落分支子弟可比。汉室赢弱,江山不稳,天下百姓离心,四方战乱不断,这些也都让刘表心存焦虑。

奈何刘表为人略显懦弱,胸无大志。管辖荆州一地已是心满意足。从未有过匡服汉室的大志。每每想至汉室江山不稳,也只是干着急,束手无策。

“那依贤弟之意,我等该如何处之?”刘表又觉脑子发胀,便将这棘手问题扔给了马童。

马童等的就是刘表这么问,当下一脸正气凛然,对席间众人道:“当今天下。四处战乱不休,天子久居长安恐遭刀兵之祸。兄长乃汉室宗亲,身份尊崇无比,辖下荆州一地又是民富兵强,理应出兵北上长安,迎接天子,迁都襄阳。如此一来,汉室数百年基业。终将稳如磐石。弟不才。愿代替兄长率大军前往!”

马童越说越兴奋,目光中不住闪烁缕缕精光。

之前这番话,乃是他临时想到的妙计。若能成功,好处相当明显,内心不禁沾沾自喜。

前往长安,若是能说服天子,成功迁都襄阳,那自己将是最大的功臣,铁定落实这个汉室宗亲的名号,只要运气不差,封爵拜将应该是逃不掉的。汉献帝年少,刘表又懦弱无能,今后这汉室朝廷还不是由自己这汉室宗亲说了算。

即使是无法劝服天子迁都,起码也能留下个忠君爱国地好名声,加上手中掌握地荆州部分兵权,将来想取刘表而代之应该就不是难事。

现在只要刘表答应此事,成于不成,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地。

马童站在汉室宗亲的立场,说出这正义凛然的一番话,让刘表听得热血沸腾,满脸笑意,轻抚长须不住点头,当下便欲答应了此事。

“此事不妥!”一个粗豪的声音传来,打断了马童和刘表二人的遐想。

此人正是蔡瑁,自马童前来投奔刘表起,他便感觉不对劲,觉得这刘备颇不简单,隐隐有夺取荆州之心,只是此人顶着汉室宗亲的名号,极得姐夫刘表信任,自己又毫无证据,无法随意下手除之,只得对马童严加防备。

刘表一看,原来出声反对之人正是小舅子蔡瑁,顿时眉头一皱。

蔡瑁与马童素来不和,这点刘表也很清楚,这二人都是刘表认为最信任之人。

二人间最大的矛盾,就是马童支持刘表将大位传于长子刘琦,而蔡支持次子刘琮,在立长还是立幼地问题上,刘表始终摇摆不定。

刘表二子,长子刘琦为前妻所生,体弱多病,性格软弱,不得荆州豪门大族支持;次子刘琮乃蔡瑁之妹蔡夫人所生,自幼聪盈,长相与刘表相似,极得刘表喜爱。刘表本意传位次子刘琮,怎奈当日马童直言废长立幼

乱之道,刘表便开始犹豫了,迟迟无法作出决定。

“德珪,你有何意见?”见小舅子出言反对,刘表也不得不问问清楚了,毕竟蔡瑁即是刘综的亲舅舅,又是荆州掌握兵权的大将。

“说得轻巧!迎接天子?还迁都?那朝中那些文武百官如何安置?”蔡瑁用蔑视的眼神看着马童,他掌握荆州兵马多年,也是颇有心计,很快便从马童的提议中找到了破绽。

不是他不想回答,确实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也是他自己之前没考虑周全。如果回答将文武百官都接来襄阳吧,那刘表等人将如此自处,这朝中百官中,比刘表官高位尊者多得是;如果回答废除百官,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