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食博主在八零-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东晖休息了一会,就不甘心地转身跑了回去,跑到研发部就找孟伟借车。
  孟伟皱紧了眉头问道:“你干嘛去,现在和外宾的谈判正是关紧的时候,厂里肯定不会批你车让你出去的。”
  韩东晖急道:“你先把车钥匙给我,我回头再去填写申请表。”
  “你中午喝酒喝糊涂了,没有批条,我怎么能把车给你,你想让我犯错误啊。”
  韩东晖却不再墨迹,两下扭住孟伟的手臂擒住了他,就去搜钥匙。他刚从孟伟的裤子口袋里找到车钥匙,外面就有人喊他:“韩工,高工让你赶紧去会议室,还要带上图纸。”
  韩东晖懊恼的一拳擂在桌子上,桌面上的茶杯都被震的弹跳了起来,孟伟趁机推开他,夺过了他手中的车钥匙,苦口婆心的劝道:“不管天大的事,也没有工作重要,赶紧去吧,别让高工等急了,时间就是金钱啊。”说完就把韩东晖推了出去,啪的锁上了门。


第43章 
  苏雅和苏晨一起回到家中; 苏雅买的搪瓷盘,茶缸还有被单什么的都拿回来了。见两人拿了这么多东西回来; 刘秀珍也吃了一惊:“这是怎么了?”
  苏雅还没有开口; 苏晨已抢先开口道:“妈,我不想让小雅在厂里受委屈,所以就不让她干了。”
  家里困难,苏晨怕母亲再责怪苏雅,就抢先把罪名揽了过来。但刘秀珍却并没有责怪他们; 只是心疼的拉住了苏雅的手道:“没事; 既然不想去上班,咱就不去受那委屈。”
  苏娥却有些可惜:“多好的工作; 干嘛不去啊,能到造船厂上班; 那是天大的好事,你知道咱们村里多少人眼红着呐。”
  刘秀珍一巴掌拍在她身上:“再好的事,能比你妹妹重要,你忍心看着她受委屈啊。”
  苏娥揉着自己被打疼的胳膊道:“那……那还是算了吧。”
  相比苏娥的不舍; 苏浩却很是高兴:“三姐没事,今年咱家的粮食够吃了,再说我都长高了; 我可以下地干活种粮食养活你。”说完还起身曲起手臂,展示自己的强壮; 惹得苏雅笑着去揉他的头发。
  苏浩咧嘴道:“我三姐就喜欢挠我的头。”
  “我那是挠; 我明明是揉啊。”
  “就是挠; 就是挠……”
  苏雅笑着去追打他,破旧却温馨的院子里传来了阵阵笑声。
  新年是月底二十九号,距离过年也没多少日子了,苏雅就跟着刘秀珍置办年货,顺便就去了县城,找到了孙勇。
  孙勇带她去看房子,临街的院子,房子虽然年代久了,但院子很大,上下屋七八间,三百五这个价格不贵,苏雅就决定买下了。
  孙勇做了中间人,双方去了房管所办理了过户手续,给了钱,签名按了手印,换了新的房产证明,那处院子就是苏雅的了。
  房产证明上写的是苏雅的名字,没有写家主刘秀珍的名字,苏晨快要结婚了,苏娥也到了出门的年纪。不是苏雅心眼多,这种纠纷还是避免的好,省得伤了一家子的感情。
  那家人工作调动去了省城,急需用钱,加上孙勇会讲价,让苏雅省了不少钱。
  办好了手续,孙勇还要去饭店忙,苏雅也没有麻烦他,自己回去收拾。那家子急着走,加上距离省城也远,很多琐碎的家具也没要,有桌子,高低柜,还有一张柴床。厨房里的东西也没搬走,煤火炉,案板桌,一个双门橱柜,甚至还剩下几十块黑漆漆的煤球。
  只是房间里比较乱,到处都是垃圾和灰尘,苏雅忙活了半晌才收拾干净。正屋三间是砖瓦房,高大宽敞,厢房和厨房都是泥瓦房,墙壁有些坑坑洼洼的,但比起苏家在圣井村的房子却好多了。
  院子里种着一棵腊梅,枝头上开满了嫩黄色的小花,花瓣跟透明的一样,香气扑鼻。还有一棵碗口粗的桂花树,即使在寒冬中,树冠上的叶子也是碧绿的,让小院充满了勃勃生机。苏雅把院子也收拾干净,把落叶扫出去,还给两棵树浇了水,才锁上门回去。
  回到家却看见曹玲施施然的从他们家正屋出来,看见苏雅,笑的满脸开花。苏雅见了汗毛都竖起来了,自从知道她以后不再去造船厂上班了,曹玲是各种冷嘲热讽,今天一反常态,让苏雅惊奇万分,就跑到上屋去问刘秀珍。
  刘秀珍在纳鞋底子,要给苏浩做鞋,头也没抬的道:“你四婶就是神神叨叨的人,你管她干嘛?”
  见苏娥和苏浩都没在家,苏雅就在刘秀珍的身边坐下,一边给她帮忙搓线,一边道:“妈,咱们一家在村子里生活了几十年,整天累死累活的在地里刨食,却连肚子都填不饱,不如我们搬到县城里住吧。”
  “胡说,圣井村是咱们的家,是咱们的根,出门十里是外人,放着好好的家不呆,去做外乡人。”
  苏雅就知道刘秀珍这一关是最不好过的,便苦口婆心的劝道:“妈,可是咱们在家里一直过苦日子,手里也没钱,村子里像我大哥这样的年纪,孩子都能满地跑了,可我哥连媳妇都说不上。”
  刘秀珍的手微微顿了一下:“那咱们一家好好干,攒钱给你哥娶媳妇。”
  “妈,就咱家现在这样的情况,有姑娘愿意嫁过来吗?”
  在农村没了顶梁柱,没有顶门立户的男人,受欺负是常事,还被人看不起。苏明伟没了,家里靠刘秀珍一个女人当家,还穷的叮当响。
  虽然苏晨在造船厂上班,但家里的负担太大,所以这么多年也没说上媳妇,这是刘秀珍的心病,苏雅一语中的,让她纳鞋底子的手彻底停下了。
  见刘秀珍停住了手,苏雅赶紧再接再厉:“咱们一家要是搬到了县城里,那说起来就是城里人,而且我哥还在造船厂上班,要说媳妇不就容易多了。”
  “可是去县城我们一家子怎么活,房子,吃喝拉撒,开开门就要钱。”
  “妈,我和小浩可以继续做生意啊,而且房子我已经买好了。”苏雅说着,把房产证明拿了出来,一边接道:“五分多的地皮,院子很大,有七八间房子,还临着街面,出路也好。”
  刘秀珍不认识字,可是也拿着房产证明仔仔细细的看,半信半疑的道:“县城的房子要好几百吧,你……你哪来的钱买房子啊?”
  苏雅的工资每个月都一分不少的给她了,怎么还有余钱办这样的大事,刘秀珍有些惊讶。苏雅就把厂里发奖金的事说了,还说苏晨是知道,并同意买房子的事。
  以前家里刘秀珍是说一不二,但现在苏晨和苏雅都长大了,出去工作有了自己的主意。刘秀珍也没有责怪,只是把房产证明交还到苏雅的手里道:“这是你自己挣钱买的房子,那就是你的,你自己拿着,就算了没了工作,凭这处院子你也能找个好婆家。”
  说了这么多,刘秀珍却还是油盐不进,苏雅也无奈了,她也知道刘秀珍在村子里住了多年,老思想一时半会是改变不了,便也不再强求,跑到厨房去做饭。
  刘秀珍年纪大了,姐弟三个就不让她动手,每次做饭,都是苏浩烧火打水干体力活,苏娥做饭带收拾刷碗,苏雅就负责炒菜。
  分工明确,几人倒是相安无事,有时苏娥偷懒不想刷碗,苏浩也自觉的去刷,绝不会去喊苏雅帮忙,一家子倒也其乐融融的。
  苏雅回家了,便变着花样做好吃的,好在新年快到了,刘秀珍也不那么抠门了,苏家的伙食明显提高了不少。这下苏娥的嘴也给堵住了,不再埋怨苏雅丢掉了那么好的工作,反而整天哄着苏雅给做好吃的。
  造船厂明显忙了很多,苏晨星期天不回来了,过年的时候也忙到了年三十上午才回来。
  苏雅虽然已经离开了造船厂,可还是有些关心,去村口接他的时候就问道:“哥,和马来西亚人的合同签了没有。”
  苏晨一边往架子车上搬萝卜,一边说道:“还没,造船厂的合同哪那么容易签,要二三个月呐,前期要很多的准备工作。”
  造船厂的工作虽然忙,但年底的福利也很丰厚,苏晨发了很多年货,有一箱苹果,还有几十斤大白菜和萝卜,还有一袋米和几斤猪肉。
  苹果分了些给爷爷还有四叔一家,剩下的苏家就自己放着过年,看苏晨拿了那么多东西回来,曹玲很是眼气,但苏晨已经送了苹果过来,她也不好意思再去踅摸。
  再说曹家还央求着苏晨一家有事,曹顺千叮咛万嘱咐,让她千万不要再找苏晨一家的事,她也只能望洋兴叹,就回屋数落埋怨苏明武没本事,两口子又好好的吵了一架。
  有肉有萝卜,刘秀珍也在年前打了一百多斤的麦子,磨成了面粉。以前新年吃饺子,一家子也不敢敞开了吃,而且陷里也没多少肉,刘秀珍茶饭也一般,做出来的饺子味道一般。
  今年家里宽裕了些,苏晨拿回来的肉,刘秀珍剁了一半放进饺子馅里。馅是苏雅拌的,她放了两个鸡蛋,还加了水,顺着一个方向搅,把饺子馅搅的上劲才罢休。
  煮熟以后,饺子馅香滑鲜嫩,面皮也筋斗,一家子围着火炉吃完饭,还一起熬大年夜。
  苏晨就跟一家人描述外国人的样子,说他们长的很黑,皮肤是棕色的,嘴也厥的老长,还学着撅起长长的嘴让大家看,惹得一家子大笑。
  新年,一家人过的快快乐乐的,可是到了初二,他们就高兴不起来了,曹家竟然破天荒的让曹志来送礼,礼物还很丰厚,长长的肉条子上还贴着红纸条。
  苏雅不懂,还笑嘻嘻的说:“曹家给的封口费还挺多的。”
  可是刘秀珍却是满脸不高兴,苏晨的脸色也是阴沉如水,毫不犹豫的就把曹志打了出去,还把他带来的礼物也扔了出去。
  苏雅此时也看出不对了:“妈,大哥,这是怎么了?”
  苏晨冷冷道:“我们一家就算穷死,也不会和曹家做亲家。”
  苏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曹家是来提亲的,他们家想娶我二姐吗?”
  可是苏娥的脸上没有恼怒的样子,反而是有些怜悯的看着她:“曹志想要娶的是你。”
  苏雅愣怔了一下就失声哈哈大笑起来,这曹家也太异想天开了吧,苏雅笑的腰都直不起来了。
  可是刘秀珍和苏晨却笑不出来,苏雅不知道曹家的厉害,可他们却心知肚明。早些年,苏明伟刚没了的时候,他们一家可没少受曹家的欺凌。
  曹家人丁兴旺,兄弟们也抱团,加上手里有点钱,在方圆百里也是算数的着的人家,在村子里便有些横行霸道的。村子里的人都不敢招惹曹家,要是不小心得罪了曹家,那就糟了,他们能把人家整治的不得安宁。
  苏雅一家拒绝了他们的礼物,还把曹志打出了门,跟戳了马蜂窝一般,曹家很快就针对起他们。先是菜地里的水井被填了,家里唯一的架子车也被人拆零散,车轱辘都找不到了。
  而且村子里也流言四起,说苏雅是被造船厂开除的,因为她在厂子里偷东西,还四处勾引男人。
  不用问,也知道这些留言是从哪里传出来的,曹家这是在逼迫苏雅答应他们的婚事。
  对于这些流言蜚语,苏雅可以无视,但刘秀珍却被气出病来,看了医生吃了药也没用,刘秀珍还是胸闷气短,整天打嗝,走路都虚浮无力。
  过了大年十五,曹玲就上门来了,很是关心的看望刘秀珍:“嫂子,你这是哪里不舒服,赶紧坐下歇着,家里要是有什么事,你叫我一声,我过来给你帮忙。”
  曹玲言外之意就是,他们要是服软同意了婚事,那她可以做中间人去说和。
  刘秀珍却冷笑道:“不用劳烦弟媳妇操心了,我们家已经在县城里买了房子,五分多的宅基地,七八间房子,这就要搬过去,离的远就不用劳烦你操心惦记了。”
  曹玲哈哈大笑:“嫂子这是病糊涂了,县城的房子,那可要好几百了。哼,你们一家连肚子都吃不饱,还有钱去县城买房子,哎哟我的牙……哈哈哈……”
  面对曹玲的嘲笑,刘秀珍面不改色,只是坚定的开口道:“苏雅,苏浩,去收拾,咱们现在就搬家。”
  苏雅答应着就去收拾,心里乐开了花,曹家真是神助攻啊。她费了多大劲,都劝不动刘秀珍和苏晨,他们家这一搅和,却帮刘秀珍下定了决心。
  见苏雅他们动真格的,曹玲有些吃惊的睁大了眼睛,结结巴巴的道:“嫂子,你们真……真的买了房子。”
  刘秀珍高高地扬起了头道:“苏雅,难为你四婶为咱们一家操碎了心,把那个房什么明,拿给你四婶看看,也让她安心别再惦记咱们家了。”
  苏雅没有和曹玲争执的心思,但也要给刘秀珍装脸面不是,就把房产证明拿了出来,递给了曹玲。
  曹家有钱,曹玲也上过几年学,认得几个字,虽然认的不全,但那鲜红的公章大印,她却是认识的,把房产证明还回去的时候,她的手都开始抖了。
  苏家要搬到县城去了,还在县城里买了房子,这样的大事不过片刻就传遍了整个圣井村,第二天,连苏家从未露面的老三苏明文都回来了。
  苏明文高中毕业,是苏家学历最高的,他毕业后分配到了县里的农业局上班,后来在县里找了媳妇,结婚以后就很少回来了。
  但他们在县城上班多年,每个月也就几十块钱的工资,只能住在单位分配的排房里。现在家里最穷的老大家,却在县城买了房子,这让人怎么能相信。
  因此苏明文两兄弟一致认为是父亲苏广志偏心,见老大家在村子里过不下去了,所以出钱给他们在县城里买了房子,要求苏雅一家给个说法。
  赵荣被两个儿子撺掇的也相信了,平时苏广志就经常暗中接济他们一家,现在竟然拿出血本来帮他们。
  苏明文更是痛心疾首:“爹,我们一家子挤在两间排房里,你老也从来没有想着帮帮我,现在倒是舍得给老大一家在县里买房子,我们都是你的儿子,你凭什么厚此薄彼。”
  苏明武听不懂兄长的文绉绉的话,但确定苏广志偏心就是了,就不住的符合,要苏广志把房子要过来,一家子均分。
  苏广志赌咒发誓他没有给苏雅一家钱,他也根本没有那个能力在县城买房子。但兄弟两个哪里肯信,苏雅一家去年还整天吃不饱肚子,这转眼就能买房子,还是在县城里。
  苏雅本来叫了刘大驴子,包了他的车要把东西搬到县里去,可是却被曹玲堵住了门不让走。
  本来刘秀珍要搬家的事,在村子里传的沸沸扬扬的,现在苏家两个兄弟又这么闹,顿时吸引了很多人来看热闹,把苏家大门挤的水泄不通。
  曹玲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苏广志偏心,给老大一家在县城里买房子。拦住苏雅一家不让走,非让他们给个说法,把房子分了。
  刘秀珍一看这阵势,很是后悔昨天把房产证明给曹玲看了,但现在后悔已经晚了。她急的忧心忡忡的,苏雅却是一副很淡定的模样,还慢条斯理地收拾着东西,丝毫也没有停顿。


第44章 
  收拾停当; 苏雅才吩咐苏浩去把,苏广志和两个叔叔都请到西院来。见门外围了这么多村子里的人; 苏明文还客气的跟刘秀珍寒暄了两句; 苏明武却是横眉冷对,直接说道:“老老实实的把房子拿出来,咱们兄弟平分,不能你们一家独占了。”
  刘秀珍气的又开始打嗝,苏雅却还是面带微笑:“四叔; 这房子是我的; 和你们没关系,凭什么要分给你们啊。”
  苏明武睁大了眼睛怒喝道:“你胡说; 你一个黄毛丫头买能买得起房子。”
  苏雅把房产证明打开,让众人观看; 一边道:“这房子是我买的,就算是我妈,我哥,我姐; 我弟弟他们都无权来分我的房子,不知道两位叔叔是哪里来的自信,竟然轮到你们来分我的房子。”
  苏明武难以置信的夺过了房产证明; 上面明明白白的只写着苏雅的名字,他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的; 变幻不定。
  要是房产证明上写着刘秀珍的名字; 他们还能争上一争; 但现在白纸黑字只写了苏雅的名字,他们再想要争,就有点站不住脚了,他脸色发白的看向自己足智多谋的兄长。
  苏明文果然是没有让他失望,脸色还是很平静的说道:“嫂子,小雅是个女孩子,房产证明上怎么能写她的名字,还是去县里改改,用父亲的名字吧。”
  苏明文的算盘打的好,只要改成了苏广志的名字,那他们兄弟都有份。五分多的宅基地,还有七八间房子,即便分了,他们也能落二分地和几间房子,就不用挤在那筒子楼里了。
  可惜他的心思苏雅一眼就看穿了,她很是庆幸当时写了自己的名字,要是写了刘秀珍的名字,今天这一关可不好过。
  苏雅微微笑道:“三叔,四叔,这房子呐,是我自己买的,和我妈没关系,和苏家没关系,和你们就更没关系,你们就别惦记了。”
  苏明武撇嘴道:“你可拉倒吧,你一个小丫头片子,在造船厂上了半年的班,就能在县城里买房子了,哄谁呐?”
  苏雅举高了手中大红的本本,上面先进工作者五个烫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在造船厂的三号台上班,刮台风险些被砸死在房间里,我辛勤劳动工作,被造船厂评选为先进工作者,发了几百块钱奖金,所以我就买了这所房子。这房子是我用汗水,用命换来的,三叔,四叔,你们想要分吗?”
  苏雅回家经常是报喜不报忧,在三号台的惊险历程,她没有告诉过家里的任何一个人。刘秀珍骤然听见,眼前一黑险些昏过去,苏浩连忙扶住了她。
  苏娥闻言眼都红了,几步冲上前大叫道:“我父亲死的时候,两个叔叔躲的远远的,现在我家买房子了,就巴巴地凑上来要分。小雅在海里差点淹死,你们来看过一眼吗,现在她自己拿命换来的房子,你们倒有脸来分了。
  四叔,我们都姓苏,是一家人,打断骨头还连着筋,你倒好,和曹家合伙来欺负我们。以前,我家小雅做卤肉,曹志就跑来偷,这还不算,他还痴心妄想的想要娶小雅。
  我家不答应,他们就四处的造谣,说小雅是被造船厂开除的。你们现在看看,我们家小雅是先进工作者,厂里还发了好几百块钱的奖金,睁开你们的眼睛看看,好好看看。”
  苏娥说着,夺过苏雅手中的金丝绒大红本本,高高举着让苏家两兄弟看,几乎拍在他们脸上。还走到大门口,让门外的众人看,一边大声道:“他们曹家不要脸,偷我们家东西,还填我们家的水井,拆散了架子车,还四处说小雅的坏话,想要逼小雅嫁给他们曹志。我呸,这样不要脸的人家,我们家姑娘就是老死家中,也不会嫁到他们家去的……”
  苏娥听说苏雅在造船厂上班,险些死掉,心疼加气愤,冲动之下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破口大骂,骂完苏明文兄弟两个,又骂曹家,直骂的唾液横飞。
  再多的谣言,但是面对先进工作者的本本,都不攻自破。曹家造谣生事,还欺负苏家,把苏娥一家欺凌的在圣井村住不下去要搬家。苏家两兄弟不为亡兄一家出头就算了,还想要算计他们家的房子,乡亲们都很是气愤。
  苏明武还有些摸不清状况,但面对乡亲们鄙夷的目光,他也有些无地自容。但苏明文很是机警,见主意落空,又被苏娥痛骂丢了人。
  正无计可施间,苏娥这一骂曹家,顿时把矛头转向了,苏明文也跟着气愤的咒骂曹家不地道,这么欺负嫂子一家孤儿寡母,就浩浩荡荡的带领着众人去找曹家理论了。
  苏雅无心去管这些,催着一家人和刘大驴子把东西装上车,赶紧离开。
  苏广志却没跟着儿子们胡闹,他叫上赵荣帮着收拾,还从口袋里拿出了二十块钱,都是一块一块的纸币,可见苏广志也是攒了很久了。
  以前,苏广志怕赵荣和两个儿子念叨,都是偷偷的暗中帮助老大一家,这次却光明正大的谁也不背了,甚至还当着赵荣的面,要把二十块钱给他们。
  刘秀珍连忙拒绝:“爹,我们不能要您的钱。”
  苏广志却一意孤行:“拿着吧,去县城里过活不容易,打开门就要花钱,你们手里不拿点钱,怎么生活。”
  刘秀珍还要拒绝,赵荣却走了过来,接过苏广志手里的钱塞进了刘秀珍的手里,含泪拍着她的手道:“秀珍啊,以前都是妈糊涂,你别跟我一样,是我错信了那两个兔崽子的话。这钱你先拿着用,以后有困难了就和妈说,要是在县城里实在艰难,那就还回来,咱们还是一家人。”
  两人还在掰扯,苏雅却开口道:“妈,这是我爷爷奶奶的一片心意,你就收下吧。”
  刘秀珍只得谢过了赵荣,离别在即,婆媳两人倒是空前的融洽起来,拉着手说话。
  苏雅对苏广志说道:“爷爷,我们一家走了,可家里的地也不能闲着,我想分出去给你们种。总共二十亩地,爷爷,四叔,王婶家,还有刘大叔家,每家分五亩,每年每家给我们二百斤粮食。今年地里种的麦子,我们也不回来收了,你们帮忙收割一下,分给我们一半的粮食就行。”
  刘秀珍还没有说话,赵荣却急道:“那怎么行,二十亩地能收很多麦子的,等麦收的时候,你们一家回来割完了麦子再分地也行啊。”
  苏雅摇首道:“我大哥今年的工作忙,麦收的时候恐怕回不来,指望我们几个,累死也收割不玩,所以就麻烦爷爷奶奶了。”
  搬家这样的大事,苏晨都无法回来,麦收的时候肯定也回不来,没有壮劳力,二十亩地刘秀珍他们几个也真的拿不下来。
  赵荣也无法再劝了,只得答应,刘大驴子也开口道谢。五亩地,每年只要二百斤的粮食,何况今年的麦子,再有几个月就要成熟,不但省了麦种,还有播种的麻烦,只要收割一下,就能得到一半的粮食,这可是难得的好处。
  苏雅把这样的好处给了自家的爷爷奶奶,还有四叔,除此就是王桂芝一家,还有刘大驴子。
  苏明武跟着去曹家闹事,本来还只是走个过场,回来听说苏雅把地分给他五亩,还把地里快要成熟的麦子都给他们,心里很不是滋味。就真心诚意的又去曹家问罪,曹家步步紧逼,本以为苏家一定会就犯。
  他们家男丁多,又有钱,苏家没钱没势的,家里男人也没了,这样逼迫下,苏家肯定会答应把苏雅嫁给曹志。
  他们的如意算盘打的响,可是苏家却没有服软,而是要搬到县城里去了。曹顺还不信这个消息呐,苏明武兄弟两个就带人闹上门来了,好在苏明文并不是真心要得罪曹家,做事还留有一线。
  曹家好不容易摆平了事,还没消停一会,苏明武就又打上门了。他是自家的姑爷,曹顺再狠辣也不能把他怎么样,直闹的鸡飞狗跳的。
  安排好了地里的事,苏广志和赵荣帮着把仅有的几件家具搬上了车,刘大驴子赶着车就把他们送到了县城里。
  一进院子,刘秀珍的眼睛就直了:“哎哟妈呀,这是地主老财家住的吧,咱们现在也能住这么好的房子了。”
  红砖绿瓦的房子,宽敞的院子,苏雅给打扫的干干净净,出去门就是大马路,热热闹闹的,刘秀珍眼都不够用了,这看看那看看。
  刘大驴子帮着把家具,粮食都卸下来,搬进屋里,也很是羡慕的赞叹。刘秀珍听了心里别提多舒坦了,马上就跑到厨房去,把剩下的煤球放进炉子里燃着,要给他们烧茶喝。
  只是刘大驴子的车小,一车也装不了多少东西,何况这趟还坐了一家人,家里还剩下一些东西,苏浩就和刘大驴子又回去了一趟才全部搬完。
  这边刘秀珍已经把煤火炉烧起来了,凉好了茶水,刘大驴子和苏浩回来,就喝上了不凉不热的茶。刘秀珍还破天荒摊了煎饼,做了一锅稀饭,留刘大驴子吃饭。
  吃完饭,苏雅送刘大驴子出来,本来说好一天五块钱的,但苏雅给了他十块,刘大驴子不肯接。
  苏雅压低了嗓门道:“刘大叔,这钱一半是说好的价钱,一半是我想请你帮个忙。不管是谁问你,我们家住在那里,你都不要说,就说县里房子太多,七拐八拐的,你也不记清了。”
  刘大驴子知道苏雅他们搬家的时候,苏家闹腾的事,而且他们得罪了曹家,如果让他们知道苏雅一家搬到什么地方,恐怕还会来闹事,刘大驴子就爽快的答应了。
  东西都搬来了,刘秀珍就带着苏娥和苏浩收拾,家里的海草房,这一下子就换成了亮堂堂的砖瓦房,姐弟两人很是兴奋,干劲十足的。
  把东西安置妥当,就开始分房子住了,上屋三间,刘秀珍住一间,一间客厅,一间留给了苏晨。
  苏雅他们就选厢房住,苏娥先举手道:“我不挨着厨房住。”
  一向好说话的苏浩就开口说,自己住在挨着厨房的那一间好了,苏雅两人也各选了一间,剩下的一间就放杂物和粮食。
  苏雅回到自己的房间,把东西归置好了,就开始算账。她第一次救王萍时,发了一百块钱的奖金,后来又给了五百,她最后一个月的工资也没给刘秀珍。当时置办年货用了一些,还有十几块,加上买房子剩下的二百五十块,总共还有二百六十七块钱,这些应该够她创业用了。
  苏雅就把自己买的床单被罩拿出来,铺好了床就睡了,累了一天,一夜无梦酣睡到了天亮。
  天没亮,刘秀珍就起床了,搅了面疙瘩汤,又摊了几张煎饼把早饭对付过去。就把带来的红枣装在篮子里去拜访周围的邻居,还非要苏雅姐弟三个跟着认认人。
  到了每家每户,都自我介绍一番,再抓两把红枣给人家。刘秀珍虽然不识字,但这样人情来往她很是熟稔,和别人说的热火朝天的,好似已经做了多少年的邻居似的。
  苏娥姐弟三个就陪着笑脸听着,一圈回来,苏雅的脸都笑僵了,不过周围的邻居算是都认识了,其中一家还是苏雅现在很需要的木匠。
  熟识以后,苏雅就过去说明了来意,她要打一辆车,上面做成木柜的样子,下面装上轮子。
  那家的男主人陆涛是木匠,五十多岁,他的儿子陆壮壮也子承父业,还有一个女儿已经出嫁了,但是他们的母亲多年前落水死了。家里没了女人收拾,他们还干木工活,院子里乱七八糟的,几乎没有下脚的地。
  苏雅也没有多呆,说清自己要的东西,还留下了十块钱的定金就走了。
  刘秀珍会事,和邻居们相处的很好,不过几天都熟识了,陆涛他们父子更是尽心。不过三五天的时间,就把苏雅要的车赶制了出来。
  那车齐腰高,柜面平整,下面的柜子没有按门,但横担了一根铁丝,只要挂上了布挡住就行了。车轮子也按好了,还有两根长长的把手,陆壮壮推着就给他们送来了。
  看着崭新的手推车,苏浩很是兴奋,围着看了一圈,连连称赞陆壮壮。陆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