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跟你说我们教官特别变态,他很少笑,一笑我们就背上发寒,肯定打坏主意了。”
  ……
  吴楚楚要生了。
  她已经足月了,不过因为怕别人说他们搞不正当关系,对外说的是早产。
  是特意送到镇上去生的,就怕接生婆发现了什么,传了出去,镇上的话,他们又不认识。
  吴楚楚个人也坚持要去镇上,她很怕请了稳婆来,接生不正当的话她怕难产死了,她还年轻,一点都不想死,去镇上要花钱,但是镇上也安全啊,有医生有护士。
  她说服了张锦华,张锦华把赵来娣和李满芬说服了,这事就成了。
  不过,好一番辛苦,生下来的孩子是个女孩,这让李满芬和赵来娣都不满意。
  一知道她生下个孙女,赵来娣的脸就拉了下来。
  张锦华也有些失望,不过这终究是他的第一个孩子,还是有几分期待的。
  看到那皱巴巴的小孩子,也不嫌弃,劝他妈:“妈,你别这样,这是第一个孩子,先开花后结果,以后还能生,迟早会生出儿子来的。”
  他也想要儿子,但他们两个都还小呢。
  看到一脸苍白躺在床上的吴楚楚,他不想自己妈再给她脸色看,他心疼。
  她也不容易。
  话是这样说,但是孙女哪有孙子好啊。
  因为生的是个女儿,李满芬和赵来娣的意思都是住一晚第二天就走,免得还要再花钱。
  吴楚楚忍了。
  生的是个女儿,她也不高兴,要是个儿子就好了,他们肯定喜欢,她现在还没有完全被他们接纳,一个女儿并不能让她完全融入到这个家里面,但是生出来也不能塞回去回炉重造,再加上这孩子也是她怀了这么久,经历了这么大的痛苦才生下来的,吴楚楚心里也有几分爱怜,这是她的女儿,她的骨血,她不会让她过跟自己一样的生活。
  她生了孩子,张锦华给她娘家那边传了话,她爸和后妈连个信都没有,更别说带礼物过来看看了,就她外婆拿了几个鸡蛋过来,然后就没了。
  这让李满芬和赵来娣都有意见。
  这是什么事啊?
  娶了个城里的媳妇,说出来是好听,但是家里完全没有帮衬,就跟娶了个孤女似的,也就剩下那个户口能用了,但要是他们孙子考上了大学,这也变成了鸡肋。
  吴楚楚敏锐的察觉到了她们态度的转变,之前看在她怀着身子的份上,李满芬和赵来娣对她不满也不会多说什么,免得折腾到了他们的孙子和重孙子。
  现在生下来了,是个女娃娃,那就干活吧。
  家里的活全部堆到了吴楚楚的身上,她月子做了十天,就干活了。
  话里话外,赵来娣还让她意足:“我当初生的时候在床上躺了三天就下地了,你这都躺了十天了,还想怎么样?也不让你下地,就在家里干活,你还想偷懒啊?”
  家里的活全部堆在了吴楚楚的身上,她要带着女儿,要做饭,要喂猪喂鸡,洗衣服,打扫卫生……
  原先这些家里的活,都是张凤华张喜华张小华她们几个分摊着做的,现在她们有空,李满芬就让她们下地干活,再不就让她们去山上采草药。
  张凤华这都念到高一了,不让她继续念,赵来娣也觉得有点可惜,前面八步都走了,就剩下最后这两步,就可以到达终点了,这时候放弃划不来。
  不过这高中学费不便宜,她去采草药能节省一些。
  她同意张凤华参加高考,也是因为她从苏茴他们那边得了准信,现在的大学生是有补贴的,不用家里出什么钱,不然不管张凤华怎么说,她都是不同意的。
  上大学那都是去外地,不比家里,要是花销都要家里出的话,他们家可供应不起,供应儿子一个就够吃力了。
  吴楚楚生女这件事情并没有掀起什么浪花,因为这时候距离高考没多久了。
  家里有考生的人精力都在考生身上,看到苏茴,赵来娣都能克服住不想跟她打交道的欲望,请她教自己儿子了。
  在苏茴看来,张锦华想要考上大学,他现在的水平,悬,要是运气好,正好出的题是他会的话,他估计能够压线考一个,要是运气不好,题型变一变,对方就没戏了。
  他在学习方面比较死板,开窍晚。
  周小晴的话,她已经放下学习好几年了,就算这段时间补,但很多也补不回来,她考上大学的机会比张锦华的还要低一点点。
  周小雷比张锦华好一点,他为了这一次的高考,瘦成竹竿了,让人看了只能劝他注意身体。
  张卫国他们是应届生,是由老师统一负责报名,提交报名信息,然后分发准考证,拿到准考证的时候,张卫国检查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据林荆南那时候的经验,把该带的都带上,同时在吃的这方面,这段时间苏茴也帮他控制了,一些味道比较刺激的,容易拉肚子的,身体不适的,通通从菜单剔除掉,其余的变化不大,不会变得特别丰盛,也不会变得清汤寡水。
  另一边的张保国也被自己的上司还有战友叮嘱了又叮嘱。
  他们都很看好他,眼看着要参加高考了,给他加餐。
  不过都被他拒绝了,而且他还很淡定,一点也不见紧张,都让他们佩服了。
  换成是他们自己,他们不见得有这个心态,果然是好苗子,值得大力栽培,这是能干大事的,心理素质没得说。
  张保国紧张是紧张的,不过他没有表现出来罢了,而且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再紧张也改变不了什么,还不如一步步按照自己的计划来。
  上一次的高考是冬天,那时候外面寒风呼啸,现在外面烈日高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周小晴这是第二次进考场了,她对冷热的感觉都迟钝了,心里眼里都是接下来的考试。
  拿到试卷的时候,她先翻到后面看了看大题,她深吸一口气,这道题……
  她拿着笔的手紧了紧,目光往对角线那一头的张卫国看去,他已经在动笔了,看这样子他先从头做起,她抿了抿唇,也翻回到第一页那里开始做题。
  先把会做的做了,后面的慢慢想。
  做到后面的时候,她不会了,她发了一会儿呆,无从下手,这种题她没有做过。
  怎么偏偏就遇上她没有做过的题呢?
  这个她之前似乎有看过类似的,但是她觉得太偏了,不可能会考,就没有看,哪里知道就真的出了这样的题,她这运气也太不好了。
  她看了下周围,一扫而过,但就这样她也被台上监考的人给盯上了,她赶紧低头看自己的试卷,不敢再多看,要是被认为是作弊就毁了。
  不会做,可恶,刚刚一瞥看到那一头的张保国的笔还在动个不停,他应该会吧,可恶可恶!
  怎么她的运气这么不好!
  这一头周小晴在纠结后悔,另一间教室里面,张锦华和周小雷都在,不过他们的位置隔得也远,隔了有三个人,在同一排。
  他们两个也被难住了。
  脸上的表情跟其他考生一样,都是沉重和焦躁。
  考完出来,张卫国松了一口气,全部考完了。
  他每次回去就会把自己记得的题目和自己的答案写上去,给妈妈看,可以估算自己的分值,按照去年那个成绩的话,他没问题,或许还会高了不少,他这个对比的就是去年谢睿的成绩了。
  他想要报考的和他是同一间大学,另一头张保国也核对了一下答案,大部分他都知道自己是不是正确,少部分的那些跟标准答案对了一下,心里也有数了。
  他也松了一口气,他会做的题都做对了,不会的题也尽量写了,多少抓住了一些分,成绩出来还可以,应该可以被录取的。
  不知道二弟那一边情况怎么样,不要他去首都了,他却落榜了,那就欠揍了,他的成绩可是比自己要好的。
  苏茴在考场外面等张卫国,看到他出来脸上的表情,心里就有数了。
  他是最先出来的那一拨,赵来娣也在等待着张锦华,看到张卫国,没有看到自己儿子,她抓住他:“你看到你堂哥了吗?他在哪?”
  张卫国摇头:“他应该在后面出来吧,没看见,我和他不是一个教室的。”
  苏茴点点头,往外走:“你考完了,作为庆祝,我们去吃顿好的吧。”
  现在做生意的没有,只有国家经营的,要吃饭就只能去国营饭店,他们镇上也有国营饭店,而且手艺不错,是大厨掌勺。
  他们去到的时候,有红烧猪蹄,就点了一个,张卫国吃得很满足。
  好好享受了一番,张卫国才说起这次的考试:“我考的还算可以。”
  苏茴点点头:“那就可以了,回去你把这一科的题目和答案都写出来,我看看。”
  他们两个在这里大吃大喝,另一头,周小晴、周小雷,还有张锦华三个前后出来的时候,脸上都带着沉重,他们的心很忐忑,一看到彼此,就问:“你们第三题那个答案填的是什么?”
  “第二大题的答案呢?还记得吗?”
  “我跟你的不一样,是你错了还是我错了?”
  越说心里越没底,他们对视一眼,问等候的赵来娣:“你看到卫国了吗?他在哪里?”
  赵来娣心提了起来:“他们先走了。”
  他们的表情都不好看,赵来娣看得眉心一跳。
  周小雷叹气:“那回去之后再跟他对一对答案吧。”
  张锦华阴沉着一张脸没有说话。
  自己写的答案,自己心里有数。
  等到苏茴和张卫国回去的时候,他们已经在他们家里等了好一会儿了。
  对完了之后,他们三个表情都说不上好。
  张锦华对完什么都没说,直接离开了,他填的学校不知道会不会录取他,他这个分数有些悬。
  他也想过是不是张卫国的答案是错的,但是根据他的解法,他再算了一遍,他算的是对的,还有另外一道语文理解题,他没有注意到陷阱,写错了,这个是大意了。
  周小雷对了一下,心情好了一点点,他撞对了一道他不敢肯定的题目,而且为了能够被录取,他之前填写的学校是他们几个之中最差的,地方也偏远,偏远的地方名声不太好,愿意报考的人数会比较少,这样的学校录取他的可能性会比较高,只要能回去,能得到一份正式的工作,哪里都可以。
  不管怎么说,高考都结束了,对过了答案之后,有人欢喜有人愁。
  柳岩新是一天三次的向上天、向诸位神佛诅咒他们不要考上,不管是谁,都不要考上。
  他今年本来要参加的,好不容易说服他们,他名都报了,但是在考试的前两天,他吃坏了肚子,跟考试失之交臂,这肯定是他们做的,他心里也恨上了,他努力了这么久,他们也看在眼里,但是他们就能做出这样的事情,用这样的手段来阻止他。
  他没有说,装作不知道是他们下的手,但是内心已经恨上了,他们根本就没有把自己当做家人。
  是啊,就跟他没有把他们当做家人一样。
  如果不限制回城就好了,那样他立刻回去……
  焦虑是自然焦虑的,张卫国现在也高中毕业了,不用上学,就等着录取通知书,他索性就下地干活,他再着急又怎么样,又改变不了什么,还不如多挣一点工分,要是没考上,能够挣一点复读的学费。
  张安国和张定国也十分安静地跟着一起干活,今年是二哥和大哥,明年就是他们兄弟两个了,时间不多了啊。
  张根看到他,肯定是要问的,不厌其烦。
  “卫国,你觉得你能考上吗?”
  “卫国你觉得你能不能被录取?”
  “卫国你大哥那边你觉得怎么样?”
  “卫国你觉得你堂哥,他有可能被录取吗?”
  张卫国除了不知道还能说什么,他又不能未卜先知。
  吴楚楚抱着女儿,一边看火。
  她负责烧火,张凤华做饭,她看到大嫂这么辛苦,有空的话她都会帮着一起干活,虽然她妈妈说是:“都给你大嫂做,她整天闲在家里没事做,再不干活人就懒了。”如果不是因为她是城里户口,下地干活不算工分的话,她肯定是要让她下地的。
  她现在既然不能下地,那肯定就要让她把家里的活都给干了,不然哪能过得这么舒服。
  还当是以前时代的地主小姐啊。
  这个女儿一半像爸爸,一半像妈妈,眼看着女儿一点点的展开,吴楚楚是挺爱惜这个女儿的,做什么都带上,一哭了立刻就去哄她。
  现在她安安静静的拿着手指在玩耍,她看着女儿,逗了逗,把视线放到正在切菜的张凤华身上:“大妹妹,你觉得,你哥能不能考上啊?他要是考上了,一个人在外面肯定会很辛苦吧?”好似只是平常的一次闲聊。
  张凤华听出来了,眨了眨眼睛,避开后面那个问题:“大哥这么努力,应该能考上的。”
  虽然她觉得也有可能考不上,因为她哥的脸色不好,不过这时候肯定要说好话,不能说丧气话。
  不然要是真的没有考上,就是乌鸦嘴了。
  大嫂她是想要跟着大哥一起出去外面吧,张凤华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专心做饭,把菜整齐的切成一截截的。
  这件事情她说了不算,她也管不着。
  没有从她嘴里听到自己想听的话,吴楚楚继续:“就是你哥他也不会照顾自己,他饭也不会做,就会烧个火什么的,到时候他去外面上大学了,肯定生活一团糟,需要有个人照顾的,我也不放心。”
  这话就没有给张凤华扯开话题的余地了,她索性不说话,她问了就说:“啊,这样子,喔,这样。”
  装傻,反正就是不接话。
  吴楚楚看她这油盐不进的样子有些憋气。
  这样子在家里一直被排挤,她实在有些难以忍受。
  干活还没什么,但是被冷嘲热讽指着骂那就过分了,而且她也是第一次做妈妈,本来带着女儿就有些手忙脚乱,但是看她这样,孩子奶奶和太奶奶都不会上来帮忙,只有小姑子会帮点手。
  张锦华倒是心疼她,但是他一个男的哪里会带小孩子?
  而且张锦华要是帮了什么,他妈还会骂她,说她没用,带孩子居然让她儿子一个男儿来。
  她想要做点什么改变现在的待遇。
  要是能够跟着张锦华在外面生活就好了。一个是能远离现在这样的生活,二是能够防止他变心。
  要是他在外面久了,有了别的心思呢。
  一个大学生的分量,足够引得有些人不要脸了。
  她想要获得小姑子的支持,到时候能帮她说说好话,在三个小姑子中,只有最大的这个最被看重,有说话的余地。
  只可惜,人家不接茬。
  吴楚楚只能暂时放下这一条路。
  在焦虑和人心浮动中,录取通知书到了。
  最先到的就是张卫国的录取通知书,并着他们市、镇上的干部,送来了奖励。
  张卫国是他们镇上,同时也是他们市里考的最好的人,在他们省,以一分之差排第二。
  还有报社的人来采访。
  张成业听到这些的时候呼吸都变得粗重了起来。
  这可跟那些知青不一样,这是他们村的本地人,根就在这里!
  而且这成绩,可是给他们老张家大大的长脸了!
  以后说出去,就能说,李村啊,就是那个出了市状元的李村。
  他先是大喜,大喜中有些微的不满足。
  只差一分,只差一分,这太可惜了,多一分,就是省状元了,一个省的第一名啊,多出息!
  张成业都高兴成这样了,更别说张根。
  他不敢置信的问了几遍,之后才捂着胸口说不出话来,活到这个年纪了他第一次怀疑自己心脏不太好。
  跳的太快了,身体不太舒服。
  张贵笑成了一朵花,以后他就是市状元的小叔了,他乐呵呵的给张根倒了一杯水:“爸,爸,你缓缓,我们还得赶紧过去了,那些领导干部还在卫国那里,我们得去露个面啊。”
  来通知消息的张安国提醒了一句:“有报社的记者来了,他们说要拍照,爷爷,你换件衣服吧。”爷爷身上这件衣服下摆都是泥灰,也不知道哪里蹭到的。
  “要、要拍照啊,是要上报纸吗?”张贵也有些结巴了。
  “对。”
  李满芬一句话没说,立刻回房间把自己最好的衣服找了出来换上。
  这件衣服其实也不好,她已经很久没有添置过新衣服了,但是也没有其他更好的了,只能矮子里拔高个儿。
  张根有些着急:“之前老二送的那件军装呢?那件放哪里?我穿那件!那件好!”
  他也是很久没有添置过新衣服了,这件军装是他最好的,不管放到哪里也能拿的出手了。
  张贵问张安国:“我们也要拍照吗?”他眼巴巴的。
  爷爷奶奶的话拍照正常,但他们叔叔伯伯呢?也有份吗?也能上报纸吗?
  张安国眨了下眼睛,他也不知道:“他们没有说的那么具体,要不都换上?”他看了下自己身上这件衣服。
  等下他是不是也要回去换件衣服?
  张成业也在苏茴他们家,帮着招待来人。
  中学的校长也来了,他脸上的笑容就没有下去过,看着张卫国的眼神比看自己的大孙子还要和蔼慈祥。
  镇上和市里的人跑这一趟是来表彰的,也是为了表示自己的重视。
  之前是之前,现在考上大学,尤其是这种首屈一指的大学,那就是他们的功绩。
  他们两个分别给张卫国带来了奖励。
  钱不是很多,但也不少,加起来有一百了。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表彰的锦旗、一个刻了字的保温壶、一套纸笔。
  纸笔上面都盖了章,奖励专用。
  张卫国的脸黑,脸红一般是看不出来的,不过现在这时候看的出来了,因为他的脸变成了黑红,自从刚刚他们来了之后,他的大脑一直不在状态,有些发晕。
  从来不觉得自己嘴巴笨的他这时候根本说不出话来,只能露出腼腆的傻笑。
  记者在采访张卫国,在知道他们是烈士家属之后,脸上的表情更和蔼了。
  详细的问着他学习的点点滴滴,问他是否有什么学习的诀窍,现在有什么感悟,被他们国家的首都大学录取心情如何……
  张卫国:“……”
  你在问我?你问我什么?
  感悟?学习心得?
  你说的话每个字我都明白,但是连在一起怎么就理解不了了?
  就是这时候,换了衣服的张根他们来了。
  张成业笑呵呵的给他们介绍:“这是卫国的爷爷奶奶,那是他的……”


第103章 
  张成业介绍了一番张根他们,这是他们这次采访的主角的家人,稍稍寒暄了几句,看到屋里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张卫国终于缓过劲来了,没有那么紧张,有条有理的回答记者的问题。
  记者是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男人。
  一脸的和气。
  对刚刚张卫国的走神,一点也没有不耐,笑着再问了一遍。
  “我的学习方法就是多看书,多练题,总结归纳……”
  镇上来的干部拉着张根说话:“你孙子他平时是怎么学习的,你知道吗?在这样的家庭条件下,他平时是做什么?听说他还会下地干活,他的时间安排得过来吗?”
  还有的问苏茴:“你的儿子这么出色,还有一个大儿子成为了军人,双胞胎的成绩也名列前茅,眼看着又是大学生的苗子,你是怎么教育这些孩子的?”
  ……
  最后,该问的都问完了,记者爱惜的拿出了相机,这时候的相机那是真正稀罕的玩意儿,他是宁愿自己受伤都不愿意这相机有一丝损坏。
  损坏了赔不起啊。
  “来,卫国,你拿着录取通知书,你妈妈,你爷爷他们站你旁边。”
  张卫国是中心,他的左边站着苏茴和两个弟弟,右边站着张根和李满芬。
  张贵张全他们也在,他们站在后面那一排,各个都很紧张,这可是拍照上报纸啊,到时候他们的样子都会被看报纸的人看见,一辈子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有下一回,能不紧张吗?
  苏茴在拍照的时候稍稍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动作和表情,让自己变得更普通一些,不引人注目,虽然到时候看报纸的人目光焦点几乎都在张卫国身上,但是也会有人注意到旁边的她,毕竟培育出了这么一个出息的孩子,他们或许会对她的教育经验感兴趣。
  好好的激励了一番张卫国要好好学习,为祖国效力,以后也能反哺家乡,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之后,他们满意的离开了。
  他们离开了,但是他们过来带来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张根拿起那面锦旗,还有那些纸笔,刻了字的保温壶,这都是他孙子的勋章。
  这是能传给后人让他们当做传家之宝的东西。
  想着,张根哈哈大笑,然后就在张卫国有些无措的表情中,流了眼泪,不过他很快就抬手抹去了这代表他失控的泪水,抬手冲着张卫国的肩膀狠狠的拍下去:“卫国你好样的,真的好样的,爷爷以你为荣!你是我们的荣耀!我们的骄傲!”他说的次序有些颠倒,不过意思表达出来了,大家都听得懂,这么直白夸奖的话,张卫国心里也有很大的感触,说不出话来。
  他考上大学了,很高兴,家里人、周围人的高兴更是让他有一种在梦里的飘忽感。
  张全在旁边用羡慕的眼神盯着他看。
  他看了眼自己的儿子,不知道儿子会不会也能给他们带来了这个荣耀,他要求没有那么高,不求什么状元榜眼的,只要能考上大学就好了,名次的话他不敢奢望。
  “儿子,爸等你的录取通知书。”
  张锦华现在很敏感,根本不敢说话,他自己都没有足够的信心,他怎么能给出承诺?
  张成业送了送记者他们,没多久就回来了,他的好心情从他脸上的笑容就能轻易的发现。
  “卫国,你好样的,我们村以你为荣,接下来去大学不能懈怠,继续加油!”
  张卫国笑着点头:“我会的。”
  张贵抱着儿子过来,放到了张卫国的怀里:“你抱抱他,沾沾你身上的文气,以后也考个状元,考上大学!光宗耀祖!”
  张根拉着张成业:“我打算办一场席,请大家好好吃一顿,你觉得该怎么个章程?”
  苏茴想了一下,点头:“我也觉得可以。”上一次高考别人家考中的,家里不是穷到叮当响的都办了席,他们家也庆祝一下。
  张根很自然的:“家里养有一头猪,现在也有些分量,把它宰了,正好用来办席。”
  听到这话李满芬动了动嘴巴,那头猪可是等着过年的,而且要是大孙子也考中了,到时候办席哪里来的肉?
  苏茴拒绝了:“现在这时节正是长肉的时候,杀了太可惜了,你们放心,我有办法,也不讲究肉有多少,就是一份心意。”
  ……
  听着他们在讨论酒席的事情,赵来娣忍到了现在,终于拉着张卫国问出了声:“卫国,你的通知书到了,你堂哥的呢?”
  “这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发出的时间不一样,上一年不是也分了很长时间的间隔吗?”说这话的是张成业。
  李满芬听了没说话。
  模糊记得好像是,卫国考上了大学,她高兴,但她也惦记着她的宝贝大孙子,他呢?
  他怎么样?
  现在听到这,也只能继续耐心等待。
  那几个人走了,其他的村民也听到消息一窝蜂的上门来,问他们刚刚发生了什么情况?
  赵夏兰:“好像说卫国考了我们市的第一名是不是啊?”
  张根哈哈笑着回应:“对呀,他还是我们省的第二名啊,我们这么大一个省,那么多人,考了第二名!”
  苏茴对着赵夏兰点点头,赵夏兰激动的哎了一声,一拍大腿:“文曲星下凡啊!”
  李满芬:“他们是过来褒奖的,也是采访,我们要上报纸了,还拍了照,我们一家人都一起拍了照,等过段时间就能在报纸上看见了。”
  李满芬看到他们羡慕的眼神,也唾沫横飞的炫耀起来:“卫国的成绩一向都好,也努力刻苦,这不,努力就有回报了,人家干部都来表扬他,让他上了大学也好好学习,还给了奖励,这奖励就有一百多呢。”
  “哎哟喂,一百多,这么多啊!”
  还有的对着苏茴:“你家卫国就是厉害,大家上学都是花钱的,就他还能挣钱,还能有名气,这都被领导给记住了,以后要是回来了,多有面啊。”
  “以后还能更有面呢,等他大学毕业,不知道就去哪里当干部了,卫国现在才多少岁呀?他年纪不大吧。”
  “他十五岁,今年十五岁,那大学毕业,大学好像是四年吧,大学毕业出来还不满二十。”
  “年轻有为,年轻有为啊。”
  “这上大学要花销吗?大不大,我们能多少帮把手,这么出息的孩子可不能因为缺钱就不上学了。”
  “放心,现在大学有补贴,家里不用花多少钱。”
  “这么出息也多亏了苏茴教得好,我儿子也在你班上,他以后我不求状元,能考上大学我就谢天谢地了。”
  “以后的发展肯定很光明,卫国你到时候不要忘了我们啊。”
  “对对对,我们乡里乡亲,看着你长大,以后出息了,回家看看。”
  然后苏家那边也来人了,苏仲、苏浅明,田思怡他们全部过来,他们听到了什么?他们听到他们外孙考了市状元啊,市里的干部都过来褒奖和采访,这是多么出息的一件事啊!
  一听到这个哪里还坐的住?立刻就过来探究竟了。
  一问,果然是真的,苏浅明那叫一个高兴,红光满面,田思怡已经抹起了眼泪,拉着苏浅明在那里哭:“太好了,太好了,你看我们女儿,我们外孙,这日子过得有多好,太好了,我们离开是对的。”
  苏浅明安慰她,也安慰自己:“对,他们出息,出息,真是太好了,我们是对的。”
  这话有点奇怪,苏茴听到了,微微挑眉。
  “要办席是吗,我们也来帮忙。”苏浅明高兴的,一听说要办席,恨不得大包大揽……
  苏仲看着妹妹,也很欣慰:“妹妹,这下子你不用担心了,卫国,你好样的。”
  他们一直担心妹妹,现在看来是还好,但是眼看着四个男孩子就要长大了,成家是一个坎,生子又是一个坎。
  现在是够住,但是等到他们四兄弟都生了孩子,难道全部挤一个房间吗?
  建房子的支出从来就不小。
  哪怕是泥砖房,也是要准备相应的材料的。
  妹妹家现在又供他们念书,哪里存的下钱来?
  现在好了,保国那边进了部队,他的未来不用担心,卫国又考上了这么好的大学,很快就能读出来,到时候就算两个小的考不上,也有两个哥哥帮衬,不用把压力全部放到妹妹身上。
  他们也可以放心了。
  “你去上大学了,好好学习,以后也能挣钱养家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