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她嫂子,进门才一个月的嫂子宣布了喜讯,这有了身孕当然就不能动土了,这容易惊吓到没有出世的小侄子。
  在他出生之前,她们都要这样挤着睡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好事,大喜事,添丁进口,只不过,张凤华察觉到了不对劲,怎么感觉爸妈不是很高兴?
  很早之前他们就想要抱孙子了吧,难不成还是因为不喜欢吴楚楚当他们的儿媳妇?
  他们之前是不喜欢,但是现在进门了,娃娃都怀上了,不喜欢也没有用啊。
  张凤华不知道,赵来娣也不会把这事跟女儿说。
  她怕脏了女儿的耳朵,虽然一半责任是自己儿子的,但是这一点都不妨碍赵来娣看不上自己的儿媳妇。
  她除了那个城里户口好看之外,别的简直一无是处,这还没有名分就跟男人把孩子怀上的媳妇,她要怎么才能看得上?她怕跟女儿说了,女儿学坏了。
  不管怎么说,哪怕现在儿媳妇进门了,喜事宣扬出去了,赵来娣依旧憋不下这口气。
  完全沉浸在喜悦当中的,就只有张锦华了。
  就连想要看到第四代出生的张根和李满芬都高兴不起来。
  这事四个大人都知道,其他的人就被瞒的死死的,要是传出去了,都要抬不起头来,苏茴和张贵他们都不知道,被蒙在鼓里,不过,苏茴是知道的,在举办喜宴的时候,察觉出了不对。
  看新人那身形,明显就是有身孕的模样,这是未婚先孕啊,后世这看的很淡,但是在这个时代,流氓罪,严重的都可以判死刑的时代,这是很严重的罪名。
  看破不说破,苏茴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现,叫喝喜酒就去喝喜酒。
  喜酒的规模不大,请的人也不多,就是自己一家子去,请的全是至亲,喜事办得很低调了,别人听了都有些讶异。
  吴楚楚那边来的人更少,就她爸爸还有她外婆舅舅来了,她爸是空着手来的,倒是她外婆和舅舅没有空着手,送了一块布、一篮子鸡蛋、一个箱子。
  吴楚楚也知道自己这样嫁进来,张家人会对自己有意见,很是乖巧,她也没有办法了,模样越长越开,只能采取一些非同寻常的办法帮自己离开那个家。
  现在他们对自己有隔阂,但是等她把儿子生下来了,有了孩子当润滑剂,她嘴甜些、勤快些,她迟早会被他们接纳的。
  吴楚楚拿了初中毕业证之后就不打算继续上学了,娘家那边本来她后妈就是打着初中毕业嫁人的主意,现在嫁人了,怀着孩子,更不可能去上学了,张锦华在开学后继续去学校,他开学就高二了,不拿到高中毕业证太可惜了。
  吴楚楚的户口没有转到乡下来,她是城里户口,每个月是有固定粮食可以拿,生了孩子的话孩子也是跟着她的户口走。她对张锦华家里的情况是有些了解的,他家虽然是乡下,但是在乡下绝对是属于富裕的那一层,家里的住房也是青砖瓦房,比她家的情况还要好。
  虽然她是城里人,可是因为她是女孩,后妈生了两个弟弟,真的没有什么地位,连自己的床都没有,晚上睡在饭桌旁用几张长凳拼成的小床上,一个转身就很可能掉到地上,夏天还好,冬天她的手脚都被冻得通红。
  在和张锦华谈对象之前,她就打听过了。嫁到张家来看到房间,吴楚楚更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虽然时间仓促,但是该有的东西,赵来娣他们都给添置了,对比一下,她连自己独立的床都没有,自己的私物只有一个破旧的竹筐。
  这条件天上地下。
  她已经很满足了。
  现在的日子是她争取来的,她不会什么都不做。
  所以哪怕怀着身孕,她勤快的很,不仅仅是帮着张凤华教两个妹妹读书认字,家里的家务也做得很好。
  不过在做饭上,吴楚楚做得很差。
  她之前在家,怕她偷吃,厨房她都是进不去的。
  赵来娣骂了她之后,心里也堵着一口气,狠狠骂了一通后妈。
  这后妈也太不是东西了,净身出户就算了,女孩子必要的厨房都一窍不通,这不是摆明了嫁人后让婆家嫌弃吗?
  看到吴楚楚这么惨,眼看着她的肚子也大了起来,赵来娣终于给了吴楚楚一点好脸色。
  ——
  张卫国在知道张锦华成家的时候有些无法直视,要知道,张锦华跟他可是同班同学,突然之间他就变成已婚人士,而且还有了孩子,感觉辈分都不一样了,张卫国有些无所适从。
  同时他也感觉到,张锦华的心不在学习上面了,他的精力更多的花在了家庭上面,如果不是眼看着就剩下最后一年,张卫国觉得,或许他都有可能不上学,回去干活挣工分了。
  他把这段时间发生的事,详细的写在信上,就等着大哥写信回来,根据地址寄过去给他了,他相信,大哥知道这些事,也会很惊讶的。
  张保国坐上了火车之后,眼看着他们的影子越来越小,越来越小,直到最后彻底消失不见,张保国才惊觉自己居然掉眼泪了,他快速的把眼泪擦干净,环视周围,看看有没有被别人看到他丢脸的模样,这一看,才发现,他眼泪掉的,已经很含蓄了,这周围就没有一个脸上是保持着平静的,有这么多人一起丢脸,自己丢脸就一点也不突出了,张保国松了一口气,快速的“毁尸灭迹”,把自己哭过的证据消灭的干干净净,看着还有缓过来的同伴们。
  大家全都是坐着要去部队的人,以前他们的家分散在各地,但是到现在这一刻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缓过来了,大家就开始交谈,互相自我介绍,说着说着,时间过得飞快,好像眨眼间就到了饭点了。
  火车上到了饭点会有套餐,不过那需要花钱,他们上火车的都带了行李,在行李中少不了各种吃的。
  张保国带了一大盒吃的,这一大盒吃的都是他妈妈准备的,有六个熟鸡蛋,六张煎饼,他的饭盒里面还装了满满的一盒汤,这个是最先需要解决的,天气热,很快就会坏的,加上一包米饭和酸菜,分量很足,不过他这年纪的男孩子都特别能吃,胃部仿佛像个无底洞似的,有多少塞多少,一点都不觉得饱和。
  他先把汤喝了,然后吃了两个鸡蛋两张饼,再把饭菜解决了,刚刚好。
  除了这些之外,他妈妈还给他准备了一大罐的米粉,用热水冲了,随时就能填饱肚子。
  这个时代的火车速度慢,他们在火车上待了有半个多月,因为这火车还要去别的地方接别的人。
  半个多月后,他们到达目的地,他们下了火车之后,奔波了好久才到的,部队在偏僻的地方,开车都要一个小时,如果要靠走路或自行车的话,要更久。
  张保国被分去了一班。
  这个班级里面的人都是好苗子,他们要先进行三个月的训练,三个月之后还会重新选拔,到时候别的班足够优秀的人会被选入到这里,他们班拖后腿的人则会被调到其他班,能够留在这里的,才是同批最优秀的那一批人才。
  他们住的是集体宿舍,8人间,8个人住一间房,床位都是分配好的。
  这就跟狸猫叔叔说过的军营生活一样,什么都是规划好的。
  他们先知道了自己的班级,再这陌生的床铺休息了一个晚上,然后第二天,训练一开始,他们的教官就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
  九成的人都趴下了,张保国从始至终站得笔直,这种程度的训练,对于他来说还能撑得住。
  但是有人还能站得住,那就达不到下马威的威力了,继续,张保国也撑不住了,不过他也可以骄傲了,他是最后才倒下去的那个人。
  部队是采用统一化管理,一起训练,一起吃饭,一起洗澡,时间也极为规律,都规定好了,哪个时间段是做什么的。
  在饭堂,饭是管饱的,都是穷人家的孩子,有些人看到可以吃到饱,一口气吃撑了,不得不摸着肚子顺肠胃,帮助消化,还因此闹了不少的笑话。
  直到安定下来之后,他才写了信,然后请教了教官之后把信件上交,到时候他们的信件会统一一起寄出去。
  他写的信上面有地址,收到了他的信,妈妈他们就能给他回信了,他这次写的信很多,除了家里面的,还有给的刘维志的,孙强孙叔叔的,狸猫叔叔……另外还有远在首都的谢睿的,另外还有爸爸之前的上司和战友,这几年每年都会写信,现在他到部队安定下来了,也要写信交代一下,他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军人了。
  一口气寄出了那么多的信,他的教官都有些吃惊了:“你这交友还挺广阔的啊。”
  信件的传输速度慢,十天半个月的才能到达目的地是常态,要是有点什么状况,一个多月才到的也不罕见,等到苏茴他们收到了张保国的信件,张保国已经凭借着自己的本事成为了他们班的班长。
  张卫国拿着大哥的信,很兴奋。
  大哥他说他很好,训练很有趣,教官很严厉,他的同伴,也很努力,大哥的日子看上去很精彩啊。
  当然,也少不了的问候家里的情况,问他们几个乖不乖?有没有听妈妈的话,有没有偷懒?等他回来他是要检查的,让他们有自觉等等,啰嗦嗦写了一大堆。
  苏茴看过之后就把信给他们了:“你们要跟你们大哥说什么自己写,三天之后把信给我,我一起寄出去。”
  “好。”三天时间足够了。
  收到信也要跟张根他们那边说一下,报个平安。
  李满芬在得知张保国那边的情况之后,把信拿过去看了一下,翻来覆去的看,看不懂也要看。
  “在信上就没有说他津贴多少吗?每个月可以拿多少钱?这么辛苦,不能白干活吧?”
  苏茴摊手:“信上没有写,我也不知道。”
  跟张保国的信前后脚送来的,还有谢睿的信。
  他的信暗示的意味很浓郁。
  他说学习越来越重要了,让张卫国他们抓住机会好好学习,或许很快学习的重视程度就不可同日而语。
  苏茴常常打开收音机,收听新闻,也察觉到了新闻上面的口风松动,看来消息灵通的人已经得到消息了。
  林荆南也收到了谢睿的来信,他收到后是蹦着过来找张卫国的,他的眼睛仿佛有火焰在里面燃烧:“谢睿,谢睿他给你的信,我可以看看吗?”
  张卫国看他这样吓了一跳。
  “可以可以,不过你别太激动,要是被别人看到了,还不定怎么想我们呢。”
  谢睿的信他也看了,有所猜测。
  “你的信呢,也给我看看。”
  彼此交换看了之后,林荆南握着张卫国的肩膀:“他现在说让我们学习,而且你知道吗?我还在这线上看到了被擦掉的两个字,那上面写着高考,高考!你说他是不是想说高考要恢复了?应该是吧,他还寄了那么多的学习资料书给我们,是不是真的?”
  他激动得都有些失态了。
  张卫国拍拍他的手:“那你要抓住机会了,或许是真的,谢大哥在首都,消息灵通也说不定。”
  张卫国挑眉:“你多久没有学习了?要是真的机会来了,却没有抓住机会,我觉得那样很可惜喔,我跟你可不一样,每天都学习的。”
  是很可惜。
  “我要是有什么不会的我来问你,你也别太骄傲,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要是真的恢复了,你想想有多少人会参加?你能考多少名?”
  林荆南坚信高考要恢复了,抓住一切机会开始学习,要是真的恢复高考了,就跟张卫国说的一样,机会来了他没有抓住,他会后悔一辈子的。


第100章 
  林荆南的兴奋,就算他不说,同样住在知青点的其他人也发觉了。
  他们不知道他兴奋的缘由,但他的举动大家都能看得到。
  林荆南是烧瓦的一把好手,他平时忙完回来都是休息,会拿着一些吃的还有一些消遣用的书籍打发时间,但是现在他变了,手里消遣的东西换成了很正经的课本。
  他这是怎么了?怎么回事?
  这时候大家还没有往恢复高考这方面想,这么多年一点口风都没有,他们早就绝望了,只以为他是有什么“内部消息”。
  这是还没有影的事情,林荆南也不好对他们说要恢复高考了,说你们快复习吧,指不定能考上大学离开这里,他不能说,因为这是没有影的事情,谢睿写给他的信都遮遮掩掩的,没有确定的消息,要是他传出去了,最后却让大家失望,让大家空欢喜一场,何必呢?
  不过要是真的话,不提醒他们也不好,因为这样会让他们错失机会,他故意在他们面前看书,在他们问自己的时候会说:“我之前听谁说了一耳朵说要抓紧时间复习,可能会有机会。”他说的含糊,别人还以为是有工厂招工,所以他在抓紧时间抱佛脚。
  这个理由也足够了,工厂招工,同样是能够回城的路子。
  有的人无动于衷,有的人也拿起了课本。
  周家兄弟就是重新拿起课本的。
  本来他们也没有事情做,在闲暇的时候把发呆的时间用来看书也挺好的,要是真的有机会,他们事先做好了准备,就能及时抓住。
  周小冬和周小雷很刻苦。
  本来在上年年末的时候,他们兄弟打算要去北方看一看他们父母的,只可惜他们一说全部都不同意,不论是他们姐姐他们大哥还是他们父母,他父母甚至说出就算他们去了,他们也不会见的话。
  他们兄弟两个只是担心爸妈,担心他们两个在那边过的好不好,想要帮帮他们,信上写他们过得好,但是终究不如亲眼见到来得放心。
  如果让现在的他们见到刚下乡时的自己的话,都要认不出来了,当初那个一脸的天真懵懂、带着期待下乡的人,已经被乡下的无止境的农活还有对家人的担心磨灭了全部,他们兄弟迫切想要做点什么改变这,把这一成不变的死水搅活,但是没有机会,现在有林荆南说了些似是而非的话,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假的,但万一是真的呢?
  他们看的书都是跟张锦华借的,他们自己没有课本。
  张锦华现在高二,把现在用不上的那些书都借给了他们,是周小晴出面借的,她觉得这样是无用功,不过看着弟弟这样来求自己帮忙,她就提了一句,帮着把书借了回来,算了算了,看书怎么说也是上进的事情。
  ——
  严毅收到了张保国的来信。
  这信还是别人去拿信的时候看到了他的大名一起帮着拿回来的。这封信放在他的案头,看着信封上面的张保国三个字,一脸刚毅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的笑容,一闪而过。
  他这笑容要是被那些小兵看到的话,估计就要被吓到了,这阎王居然会笑,是不是天要下红雨了?还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张保国是他之前手底下的王牌尖兵的大儿子。
  想到了“牺牲”的张平,他拿着信封用手指摩擦了两下,不知道他的儿子选择了什么样的路呢?
  他们有通信,所以他知道,对方这时候高中毕业了,高中毕业之后对方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如果不出意料的话……
  他打开信,很快就在信上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
  对方跟他爸爸一样,也穿上了这一身军装,他刚刚一闪而过又隐没的笑容再度出现在了他的脸上。
  现在还是个新兵蛋子,他等着看他的表现。
  可不要让他失望啊。
  他想到了张平,不知道他那边现在怎么样?希望一切顺利。
  想到这里他犹豫了一下,打电话给张保国所在部队的某个人:“喂,是我……”
  跟严毅差不多时候收到信件的还有刘维志,刘维志收到信件,看到他落脚的部队,刘维志嘴角勾起,露出一口大白牙,哎呀呀,说起来真是巧呢,很快他们就可以见面了,不知道过去这么久,见到他张保国还认不认得出他来?
  想到这他摸了一把自己的寸头,他现在跟之前的样子比起来变化可不小,偶然间从镜子里看到现在的自己,他都觉得有些陌生。
  一想到到时候两个人见面会发生的事情,刘维志就跃跃欲试,很有些迫不及待。
  张保国收到了家里寄来的特大包裹~
  这包裹他一个人合抱都合抱不来,得要他的战友一起帮忙,这个张保国也有预料了,因为他所在的地方可是北方啊,北方的冬天跟家乡的冬天根本不是一回事,他带来的被子不够厚。
  虽然部队里是有提供被褥的,但那个厚度他听过来人描述,在寒冬的时候可能会不够。
  他妈妈也不知道这里的被子厚度,会不放心多寄一床被子来,他之前就预想过了。
  其他的战友也不吃惊,因为南方来的战友们都收到了被子这一特产。
  张保国这床被子用料很实在,大几斤的分量,弹的蓬松。
  除了最大分量的被子,其余的就是吃的和喝的了。
  有两个罐子,那里面是肉泥,给他打牙祭的,另外还有腊肠、糖果、蜂蜜等等,还有一大包的药粉,这是成品,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一些药丸。
  他会认草药,不过那大都是他们家乡那边的品种,来到这里,他还要对照着来。
  除了这些,还有两套裁好的贴身衣物。
  这衣服的中间还放着针线,看到这针线包,张保国的表情囧囧的。
  剩下的就是书本,是的,书本,在书本的中间夹着家里写的信,厚厚的一叠,看上去就特别有分量。
  信有妈妈写的,三个弟弟写的,另外还有爷爷口述张锦华代写的,全部加起来,看上去可不就可观了。
  看到这个信,张保国的笑容更灿烂了,看到那些吃的笑容都没有那么灿烂。
  他们在这里其实过得还好,虽然训练很辛苦,每天流的汗都能弄湿衣服,他们吃的量是管够的,不可能全部都是细粮,但是管饱,而且他们这里靠山,山后面很多野味,对于他们进山是不怎么管的,他们要是有收获了,就能打牙祭。
  就是他们初来乍到,根本比不上早就在这里的老兵油条子,他们进山的收获很少。
  不过,张保国算是例外,他上次可是很熟练的逮到了两只兔子。
  ——
  十月的时候,这个好消息终于传了开来。
  报纸上、收音机上,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说明了这个带来重大改变的事情。
  在这一年的12月,将会举办高考!凡是符合条件的都可以报名参加!
  这是恢复以来第1次招生,报考的人的门槛放得很低,年龄也放宽到了30岁。
  整个国家都沸腾了起来,欢声笑语,同时,相应的学习资料变得紧缺起来,早在正式通知之前已经有消息灵通的人开始下手了,现在这时候距离考试只有两个月的时间,时间相当的紧迫。
  知青点里面,他们有的连农活都不去了,全天候都在房间里学习,有的为了口粮,不得不去,一边干活,一边在嘴里念念有词,外人看来就是一副疯魔的模样。
  这件事对于他们本地村民来说,影响有,但肯定没有知青点那么大,他们村念到高中的人一只手指都能数的出来,现在高考恢复了,报的希望也不大,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张根倒是很开怀。
  也有些遗憾。
  要是保国没有去参军,这一次就可以参加了,不过高考跟军人比起来,也不好说哪个更好。
  理想不一样。
  等到明年,他有两个孙子参加。
  不论是谁,考上了,那都是值得高兴的大好事。
  然后再一年,就是双胞胎参加高考了,四个人,总有一个能上吧?
  消息一传开,知青点全部人都围在林荆南和周家兄弟的身边,就他们两个有课本,消息传开来之后他们想要再去买资料已经买不到了,他们去的太迟了。
  不过周家兄弟手里的课本很快就被赵来娣给要了回去,这可以参加高考了,她儿子今年高二了,再过一学期他也能参加高考了,这课本借出去了,要是不小心弄坏了怎么办?
  反正不管这课本是她家的,她不乐意,谁也说不出什么不是来,不过最后这课本还是借给了别人,这别人不是其他,是周小晴。
  她也想去试试,她已经把课本放下好久了,知识点都忘得差不多了,但是万一呢,大家都下乡这么久了,她不觉得其他人会比她好到哪里去,要是能考中,她就能回城了。
  周小冬和周小雷聚集在她家一起学习,知青点那边就只剩下林荆南有课本了,他也不小气,课本一本本的借出去让他们抄,他一口气也看不了太多。
  这让整个知青点都承了他的情。
  高考他们不一定能够考上,大学从来就不是好考的,但是这代表了一种趋势,他们回城有望了。
  赵来娣不乐意,李满芬也是不乐意的,不过他们不乐意的点不一样。
  看着小儿媳妇他们姐弟三个勤奋看书的模样,李满芬拉着儿子到角落说悄悄话:“你是怎么想的?她这要是高考,考不上也就算了,要是考上了怎么办?要是一去不回怎么整?孩子怎么办?”
  张贵的眼下有两个黑眼圈,听了李满芬的这话,他抹了一把脸,苦笑:“这我能怎么办?她说她要考,她说不会丢下我们不管的,我们有两个孩子呢,这要是她考上了。”张贵声音一紧:“到时候我们就一起跟着去,要是她没考上,原来怎么样就还是怎么样,这要是我不给她考,这不是一辈子都记着了吗,这日子还怎么过下去?”
  他显然也是好一番纠结才作出这一番决定来,很不容易。
  她那样说,自己拒绝,这日子还能过吗?他只能答应,不然就是断绝人家一辈子的前途大事了,他又抹了一把脸:“我对她怎么样她是知道的,不会不要我们几个的。”
  他说这话,也不知道是说给李满芬听,还是说给他自己听。
  李满芬狠狠的揪了他胳膊一下:“你就不回来跟我说,我出面来当这个恶人!现在这样,要是她心狠,真的不要你们了你能怎么办?”
  张贵抿抿唇:“不会的,我们领证了的。”
  他现在很庆幸这一点。
  当初她把户口挂了过来,他们领了证。
  李满芬想到这点也比较满意。
  不过还是要做多手准备:“你这段时间看着她,之后多留意,她要是想走,肯定有蛛丝马迹,你知道她娘家在哪里吗?要是真走了,她不会不要娘家了吧,你多留心,知道吗,别这么傻,她说什么就是什么!”
  李满芬恨铁不成钢。
  张贵不说话,握紧拳头,他感觉自己在赌博。
  ……
  也有人来苏茴他们这里借课本,张卫国就读高二,双胞胎也高一了,他们兄弟几个肯定是有课本多的。
  张凤华在这里写作业,就看着二婶借出去了好几本书,他们满意的离开了,张凤华问她:“二婶,这书借出去没关系吗?”
  苏茴:“没关系,这是多的,这种时候不借也不好。”
  张凤华点点头:“这样啊,二婶,你要去参加高考吗?”
  苏茴摇头:“我不去。”
  她自己学习是一回事,但是正经的给自己套上学生的皮,进入学校,进入课堂,她可没有这个兴致。
  她只想学她感兴趣的、有用的,但是上了大学的话,课表可不是自己可以自由选择的。
  看到二婶摇头,张凤华看向张卫国:“你呢?你是不是等下一年?”
  张卫国头也不抬,继续写字:“嗯,等我高中毕业的时候,这是恢复以来第一次高考,又不是最后一次,不着急。”
  说到这个张凤华很羡慕:“以你的成绩,你肯定能够考上大学的。”
  张凤华对这点有着很强烈的信心。
  只可惜,她现在初二,距离高考还有两年。
  她的学费还没攒好。
  她明明比卫国都要大两岁。
  随后:“保国他呢?他要是没有去部队就好了,现在可以参加高考,当大学生比当军人要舒服多了,他这次会不会参加?”
  张卫国耸肩:“我写了信,他还没有写信回来,也不知道,他想考就考。”
  苏茴觉得他是这一次不会报名的,张保国确实不打算报名。
  部队里传开消息的时间比外面的还要早一点点,他在听到的时候也很心动,不过,在他问了之后,他就打消了这一年参加高考的念头。
  这一年招生的没有军校,明年才有,既然这样的话,他明年再参加也不迟,说起来,距离明年其实也就剩下半年多一点,时间不是很久,他还能抓紧时间多复习,把自己的体能再拔高,军校文化素质方面要抓,也抓身体素质。
  他已经跟教官打听了军校的情况,他想要考取首都那边的,他们国家最好的大学也在首都,等到明年的六月份那一次高考,他要是能考上,二弟应该也没问题,他们或许还能提前在首都相见。
  想到这里,张保国的脸上就带了笑容,不行,还要写信督促二弟,他自己的学习不能落后,两个小的也要抓紧,到时候上军校也好,大学也罢,都要几年时间,他们兄弟还能在首都团聚,不过妈妈呢?
  想到这里张保国的眉头一皱,要是他们四兄弟都出去上学了,妈妈一个人在家,那样子不会太孤单吗?
  这方面也要考虑,让他们问问妈妈,看看妈妈是怎么想的,张保国的眼睛闪了闪,如果他们兄弟能够留在首都的话,妈妈去首都也是可以的,到时候一家人照样还是在一起。
  不过前几年他们兄弟还是学生,存不了什么钱,想要在首都安家,怎么说也要他们毕业,有工资了才能在首都安家,他要想想办法,看看有什么正经的存钱途径。
  他现在当兵是有津贴的,不多,一个月就几块钱,他妈妈都让他自己存了起来,说暂时还用不到他的钱,让他自己收好。
  家里的情况他知道,暂时没有用钱的地方,他就默默的先存了起来,到时候再一起寄回家好了,积少成多,数量也挺好看的。
  张卫国还没有收到张保国的来信,他现在也不知道大哥的选择,他这一次要参加高考?还是说,他不打算再参加高考了?
  他等着大哥答案。
  把本子上的几道题解了出来,张卫国检查了一下,没有做错,拿起本子就往知青点那边走。
  现在天有些暗暗的,家家户户都飘出了饭香。
  他们家已经吃完饭了。
  现在这天色,张卫国走的很轻松自在,在这种熟悉的路上,摸黑也能走,一草一木都再熟悉不过了。
  在路上,看到他手里拿着本子,相熟的叔伯熟稔的跟他打招呼:“又去知青点啊,你好好学习,加油啊,让我们老张家也出一个大学生!”
  他们村,现在最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就是他了。
  而且张卫国一贯有文采,还上过报纸,肯定能考个好成绩。
  要是考上大学生,那可不得了,一毕业就是干部可以吃皇粮了。
  放在以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