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旁边周文惊奇的看了文学倾一眼,他救了小孩子吗?
  都没听他说。
  苏茴:“如果没有你,后果不堪设想,或许对于你来说是举手之劳,但是对于这两个孩子来说,这是需要铭记一辈子的大事,我作为母亲,没有教好他,感到惭愧,又十分感激,这里也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请务必收下。”
  苏茴把篮子放到他的手边,继续:“卫国年纪也不算小了,能做很多事,他平时也有空,这一点点礼物并不能代表一切,以后他过来帮你干活,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不用!”一听到她说要来帮自己干活,文学倾惊了一下:“你不用这样,这我收下,可以了,我真的没做什么,你这样我受之有愧。”
  苏茴:“这是应该的。”不给他继续拒绝的机会。苏茴拍拍张卫国的肩膀:“看到伯伯在干活,你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吗?”
  张卫国点头:“……嗯,妈妈,我知道。”
  文学倾有些懵的看着这母子两个的自问自答,然后,那个母亲就这样独自走了。
  走了???
  张卫国熟练的帮忙,以前没有分家的时候也是帮着做惯了的,有一段时间没做,但也不见生疏。
  文学倾:“……”
  他们是来道谢的吗?
  他们是来道谢送礼的吧?看上去是,但是为什么给他一种不太妙的感觉?
  怪怪的,像是带有某种目的性,但是他这里还有什么值得别人企图?
  不被人唯恐避之不及就算好了。
  但再怎么样,也不能让一个小孩帮他干活吧,文学倾虎着脸:“你回去,我这里不用你。”
  张卫国连连摇头,要是回去了……
  他可不想面对着妈妈似笑非笑的脸,他加快了动作:“你让我帮忙吧,我不会给你帮倒忙的,我很勤快的!你看!”他用实际行动证明!
  有了苏茴带头,另一人的家长也带了礼物去拜访,这下子村里人也都知道了。
  虽然村里是对那些人唯恐避之不及,但是现在人家帮了他们村的小孩子啊,救了他们,这种是大恩,要是当做没事发生,那以后要是再发生这样的事,他们当做没看见那怎么办?
  那不是咎由自取?
  所以报答那肯定是要报答的,送点礼物也不过分,不过终究还是要保持距离,以免被连累,于是乎,不知不觉中,他们牛、棚几个人在干活的时候遇到村人,原先别人都当作他们是空气,现在会有些人主动跟他们打招呼了。
  话说的不多,但会关心他们要干什么,要去哪里,相比起原先,那被无视,似乎被这个世界抛弃的情况,这把他们当做正常人的举动让他们都颇受触动。
  他们是不是也应该对别人的善意作出反应?
  他们出事后,接收到的温暖太少了,少到出现一点点,他们就想捧在手心,慢慢感受那股温暖。
  张卫国在妈妈独自去找了文伯伯之后成了牛棚那边的常客,那边的味道简直了,没多久,他过去的时候就戴上了妈妈制作的香包,佩戴在脖子上,味道立刻好受不少,然后他给这里的人每人送了一个,一再强调:“这是我妈妈自己去山上采草药制成的,不用钱买,也不难得,你们收下,千万不要客气。”
  妈妈跟他说了他们这样态度冷淡的缘由,要是关系太过亲近,反而可能会害了他们,村里跟他们保持距离是没有错的,但他一个小孩私底下帮帮忙也不会犯什么忌讳,让他把握好这个度。
  他不是很懂怎么把握好这个度,但是妈妈怎么说,他怎么做,妈妈懂得那么多,总不会骗他的。
  然后他想打那时候单纯的自己,醒醒!他怎么会忘了妈妈还没有说原谅他?
  他成功的用了一段时间,在这里建立了好人缘,尤其是跟他的救命恩人文学倾文伯伯。
  他不是每天都来,但是来的频率相当高,跟着一起干活,不喊苦不喊累。
  ……
  文学倾把积攒的粪挑去田里,走着走着,正好看到向他跑来的张卫国,对方直直的向着他这里来,也不管他这里散发的强烈味道。
  他把一个烤玉米递到他兜里,不,不能说一个,这是三分之一个,小孩把玉米放下,人就跑了,也不知道这玉米是哪来的,应该是他自己家里自留地里种的吧?
  嫩玉米的香甜,他确实好久没有吃过了,他没说什么,继续往前走,现在这浓烈的味道伴随着他,实在没胃口,回去再吃吧。
  回去了没多久,张卫国又来了,拿着纸和笔来交作业。
  文学倾一边剁猪草,一边看上面的答案,然后毫不留情的指出几道题的错误:“我现在给你讲讲,你认真听。”
  受人之托,他很认真的给他补课,不过为了避免出麻烦,他一般不会写字,都是在沙地上拿着树枝写下来,然后张卫国再抄一遍,自己再做,然后拿给他口头批改,确保不会有他的字迹和笔记出现,然后成为别人攻击的把柄。
  他之前就是老师,对这个一点也不陌生,一来二去的,他也习惯了,恢复每天睡前想一想明天要教什么,布置什么作业的生活。
  说起来他是数学老师,但这只是说明他在数学这一学科上格外出众,并不代表着其他学科他就不会。
  尤其是外语这方面。
  他是留学生,可以用外语跟张卫国熟练的交流,还能跟他说一说在国外发生的一些经历和那边的风俗。
  张卫国对此是痛并快乐着,他的玩耍时间被文伯伯和妈妈挤得一干二净,但是另一方面,文伯伯讲的那些事情,实在是太吸引他了,文伯伯好厉害呀,为什么这么厉害的文伯伯会到村里来干这种活呢?
  他偷偷的问妈妈,妈妈说:“你还小,你不懂,你多学点知识,早点长大,你就懂了,你不要问他,这会让他伤心,知道吗?”
  张卫国似懂非懂的记住妈妈的话,他已经很努力的学习了,他什么时候才能快点长大?
  大哥花在学习上的功夫都没有他长,不过很快的,他发现自己在数学啊这一方面超过了大哥,大哥不会的,自己会,这种感觉会让人上瘾。
  哈哈哈,大哥这么棒,他比大哥还要棒!他真厉害!
  然后他就被妈妈委以重任,给大哥和两个弟弟当老师,他学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教给哥哥和弟弟。
  哇,他也要当老师了吗?当老师多么的威风啊!
  以后他也是老师了!
  对着得意的下巴都比之前抬高了一公分的弟弟,张保国默默的翻了个白眼,也不打击他。
  他才不会跟这个笨蛋说,妈妈故意让他说自己不会呢,果然,这样子弟弟的积极性完全被提起来了,妈妈太厉害了,弟弟就……
  以后他还是多看着点吧,免得他被不知道谁骗了。
  关韶理收到了苏茴寄来的包裹和信件,他先打开信件,上面说了一件事,说她的二儿子因为在下雨期间去水里捉鱼,发生了意外,被一个路过的人救了。
  说了他们家对他的感激,还有感谢做的一些事,信上很正常,没有什么特别的,就算有人特意专门来检查也找不到什么问题,毕竟上面连那个人是谁都没有说,但是,他知道,那救了张卫国的人,就是他拜托她照顾的人,既然这样,他们叫自己叔叔,关系也很亲近的自己,他帮了这么大的忙,自己表示一下,应该也很正常吧。
  他要想想了,什么东西不起眼还实用的,作为叔叔的一点谢意。
  他把信放到口袋里,继续开包裹,有驱蚊香包,各色香料,还有相关土特产,他一拿出来,立刻先把自己的那份先拿到一边,不然等到他拿到单位去,这些就要被抢光了。
  他数了数驱蚊香包,又多拿了两个,这个太好用了,他花了不少价钱买的驱蚊药,效果都没有那么好。
  他拿去单位,果然,七手八脚的,转眼间,他面前的东西就被抢光了,多了另外一堆他们早就准备好的东西。
  “我这个是上次去盐城看到的特产,芝麻油。”
  “这是我上次路过海城的时候买的,那里的海边特别多这种叫做海参的东西,味道不错,特意给留了两包。”
  “这是我媳妇娘家那边的茶油……”
  关韶理全部收起来,到时候接到任务,路过那附近的时候一起寄回去给他。
  节省邮费,也节省时间。
  回去后,他就写了信给自己的朋友,告诉他他父亲的现状,他们父子两个的信件来往不能太过频繁,但是他们两个之间的信件往来就没有那个顾忌了。
  ……
  雨一直下一直下,今年的雨比去年要下的大得多,最近这几天一直下大雨,歇一会儿的情况都少,大雨连绵不绝,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水位暴涨,河边那边的水位距离岸边已经没有多少距离了,至于河边的河滩更不必说,河滩是种有作物的,现在全都毁了,等到河水退去,不知道那里的花生和红薯还有没有存留?
  现在还能看得到影子的,也就是零星几棵果树,还能露出树冠。
  张成业不止一次给大家提醒,看好家里的小孩子,不要到水边,也不要上山,水边危险,山里也同样危险,在这种时候,容易发生滑坡。
  像上次张卫国他们发生的事,绝对不允许再发生了。
  谢睿在知青点看着外面的大雨,眉头轻轻皱起,知青点的瓦片是今年新铺上的,基本没有漏雨的情况,有的也很微小,师傅排的好,但是牛、棚的屋顶还是稻草啊,那边的情况估计很不好,他轻轻地叹了口气。
  林荆南不知道他脑海里想的是什么,以为他在烦恼这场雨:“你也别太烦,我们今年好过了不少,而且吧,下雨我们可以在多休息多两天,也挺好的。”
  谢睿因为没说话,林荆南看了也知道他没说到点子上,换了个话题:“我们今天要不做点好吃的,多放一点米……”
  牛、棚那边的情况,确实不太好。
  张成业也在牛、棚,因为真的牛住的地方漏雨了,他要过来看看,牛可是他们的宝贝,不能有一点闪失。
  他和人把漏雨的那个牛、棚的牛赶到另一边去,让它们挤挤,冒着大雨再顺道看了看旁边的猪圈以及文学倾他们。
  文学倾他们住的屋顶快要支持不住了,漏雨太严重,他叹了口气:“等雨停了,我叫人过来修一修。”
  至于他们居住的地方,他是不好提出来要铺上瓦片的,他们村的村民都没有全部铺上瓦片,他们怎么可以先铺上呢?
  他只能让人一起帮着修一修,不要让里面漏雨漏的这么严重,现在这样大的雨,他们想睡都睡不了。
  张成业忧心忡忡,他穿着雨衣,里面也湿透了,他刚回到去,雨衣还没脱下来,有人冲了过来:“大队长,你回来了!你快去瞧瞧吧,我那隔壁家的屋子塌了!”
  张成业提脚就跑。
  大部分人的房子都是泥砖房,时日久了,又被雨淋,塌了的情况并不罕见。
  幸好房梁没有砸到人,其他的东西比较轻,砸到了也不严重,不过里面的东西很多都被压在下面,粮食有一小半都被雨淋湿了,要抓紧吃掉,衣服被子等等受损严重。
  那一家人丧着脸抢救被压在里面的东西,张成业来了,先确定有没有人受伤,知道受伤的人不严重,已经在隔壁家躲雨后就帮着把东西挖出来,暂时搬到隔壁,然后再等雨小了一些,搬到他兄弟那边去借住一段时间,之后这房子要重新起了。
  张成业庆幸,幸好是在白天,要是在晚上的话,情况还会更糟。
  一时间,整个村子都格外的注意了起来。
  周小晴看着砖做的房子,摸着自己的肚子,圆圆的脸蛋上有些庆幸,幸好她没有在知青点住了,知青点的泥砖房说起来也挺久了,会不会也出现这种事故呢?
  谁也无法保证,现在好了,她嫁人了,住的房子是青砖做的,不会发生那种情况,肚子里也有了自己的血脉。
  她看着外面的大雨,想着前段时间刚收到的信件,再一次肯定了自己的选择。
  虽然她嫁了个乡下人,但她是对的。
  怕出事,她妈都打算提前让她两个弟弟下乡了,等这学期一结束,就让他们下乡。
  至于地点,自然选择了女儿这边,好互相有个照应,花费了不少的功夫,才分配到了同一个镇上。
  至于会不会分到同一个村,那就要看运气了。
  她希望两个弟弟分到这里吗?
  周小晴扪心自问,一时之间居然无法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


第53章 
  今年闹水灾了,他们这里有河流疏通,水位上涨,把河岸低的路段淹了,村民必须饶路走,也不能过桥,不能过河,禁止了一切下水运动。
  但总的来说,并不严重,在某些河流堵塞,水流不能及时疏通的地段,那就糟糕了,庄稼被淹,房子被淹,损失惨重。
  消息传来,张成业每天都带着人在河边观察情况,一有什么不对,就及时通知。
  同时他还号召大家把家里的粮食、值钱的东西放到木桶、大缸里面,密封好,这样要是有个万一,也不会被水给祸祸了去。
  目前来看,他们这会出现洪水,但是相应的准备要做的,田地的沟渠每日及时疏通,山下禁止通行。
  期末就是在大雨中到来的。
  苏茴批改了试卷,一二年级的试卷是自己出的,张保国了第一,张凤华拿了第二。
  这个成绩并不让人意外,要是有了别的,那才叫做意外。
  张保国是四年级,不是她教,不过他也拿到了第1名这个宝座。
  苏茴分别给了他们兄弟5分钱做奖励。
  他们两个收了钱,宝贝的放到自己的存钱罐里面。
  张安国和张定国很是期待,现在期末了,等到9月开学的时候,他们也要去上学了,到时候他们也要参加考试,考到第一,他们也能得到妈妈奖励的5分钱!
  兄弟两个对此表示十分期待,并且暗搓搓的,加强了学习的时间,到时候,双胞胎哥哥/双胞胎弟弟,就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了,他要更努力才行!
  过了一个多星期,苏茴去镇上参加了一次考试,成绩优秀,之后她再去镇上,跟今年初二的学生一起,拿到了代表初中生涯结束的初中毕业证书。
  ——
  张卫国觉得自己要发霉了,想要去外面,就算不玩什么,去外面走走也可以,只要不要在一块小小的地方闷着,所以苏茴跟他一起去交“作业”的时候,张卫国第一反应是心里过了一遍自己最近乖不乖,有没有做什么事,确认了一遍之后,就欢呼起来。
  去交作业,能出去走走,那真是太好了!
  雨衣是用肥料袋里面的透明薄膜做的,做成了个披风的形式,在脖子前、胸前用带子绑着,头上戴了顶斗笠,防止雨水渗进来。
  大雨,外面的人很少,偶尔看见的几个,身上穿着各式雨衣,拿着锄头,步伐匆匆,根本看不出是谁。
  出去短短一段距离,他的鞋子就湿透了,张卫国索性把鞋子脱了下来,拿在手上。
  他赤脚惯了。
  苏茴脚上是一对水鞋,这时候的胶质水鞋贵,很多人是不舍得买,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
  不过这东西确实好用,尤其是在这样的天气下。
  他们去到了牛棚那里,人都在。
  现在他们的屋顶是被修过的,不至于像原先那样外面暴雨,里面大雨,现在是外面下着大雨,里面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而且露的地方比较集中,不会漏到床铺或者是桌子上。
  苏茴把文学倾叫到了隔壁牛棚那边,真的牛居住的地方。
  这里屋顶全部都换了新瓦片的,刚检修过。
  文学倾看到他们母子过来,就站了起来,也不在大家面前开口说话,过来了这边,在大雨的情况下,小声说话,那一边根本听不见。
  他看了苏茴一眼,先跟张卫国道:“你的作业呢?给我看看。”
  文伯伯在这里指点着:“这道题,还有这道题重做,我跟你提醒过的,让你注意的你又忘记了,你再做一遍给我看看,看看是不是还是这个答案。”
  三言两语的,文学倾就打发到了张卫国到角落里去继续解题,他和苏茴站在门口,眼观八方:“你过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对。”
  苏茴拿出一个包裹:“这是卫国他爸爸的战友寄来的,他怜惜他们四个没了爸爸,对我们母子有诸多关照,你救了卫国,他也十分感激,这是他的一份心意,这里面还有他朋友特意送给他的东西。”
  文学倾原本要拒绝的话就这么吞回了肚子里,那个朋友,应该就是他的儿子了。
  他打开来看,看到那东西,他眼眶微湿,果然是他儿子,除了他,别人哪里知道他还有这爱好?
  他默默地收下了:“别有第二次了。”
  “还有,别来的这么勤快,卫国过来就可以了。”
  “我知道。”
  “我也不留你了,你们回去吧。”
  他走过去看了看张卫国的阶梯步骤,点头:“对,你回去再慢慢做,不着急。”他顿了一下:“现在看雨势,估计还有的下,我说,你写。”
  他张口就给张卫国多添了几页的作业。
  有前车之鉴难得出来放风,一出来却多了几页作业回去的张卫国:“……”
  自己作的死,哭着也要受完。
  走在路上,张卫国赤着脚,感受着脚下湿滑的泥土,他玩性上来了,还会故意用脚趾去搓,挤出一个个的“泥丸”,这些泥丸会在他把脚离开的时候直面大雨,随后又变为一滩烂泥,融入到大地之中。
  他伸出手,感受着外面的雨噼里啪啦打在手臂上的感觉,跟在妈妈身边。
  “妈妈,是不是不应该让堂姐继续过来我们家学习啊”他不是很清楚缘由,但是文伯伯教他的东西,妈妈都让他尽量不要在堂姐面前做。
  他只能在中午写妈妈布置的作业,等张凤华离开了,再写文伯伯的。
  “她有一颗上进心,这是现在大多数人没有的。”苏茴想着自己班上那些学生。
  大部分人都是秉持着赵来娣那种想法,儿子想念,成绩好,家里也不吃力的话就供到小学毕业,一般来说,读个两年,认识常用字,会算数,这就可以了,家里的孩子也不懂学习有什么好处,在那样的环境下,耳濡目染,基本不会把学习看得太重要。
  本身,学习就是一件枯燥的事,需要人持之以恒。
  张凤华上进,举手之劳,能做的她也不会吝啬。
  小姑娘本来就挺辛苦的,家里的活要做,学要上,还要教两个妹妹。
  对比之下,张锦华的日子就轻松多了,家里的活他从来都是不做的,上午上学,下午看情况去下地,挣几个工分,回家等着吃就好了。
  他的成绩也一般般,在班里出于中间偏上,对学习不怎么上心,估计自己心里也是等着上完五年级,拿到小学毕业证就不继续了。
  在本身女孩子就处于弱势的情况下,张凤华能坚持,心性坚韧自不必说。
  等再过几年,她继续坚持下去,就能参加高考,如果能够成为一名大学生,在这个年代,她就不用愁了。
  “这个世道,女孩子活的要比男孩子艰难,能帮的就帮。”
  张卫国似懂非懂的点头,他突然想起了两个弟弟,他没有妹妹,以前,好像听谁说过,如果有一个是女儿就好了。
  “妈妈,你想要女儿吗?”
  苏茴反问:“你想要妹妹吗?”
  想了一下,张卫国摇头:“弟弟也很可爱。”他的两个弟弟,肤色天生比较白,吃的跟上来以后,白白胖胖的,特别招人,论颜值,真的不输那些可爱妹妹。
  苏茴:“这样就好。”
  女儿……说起来,还是男孩子比较好养,养的粗糙一点没事,女孩子要多注意很多,而且以她的性格,肯定是教不出娇娇软软的女孩的,估计只能养出霸王花,霸王花没什么不好,但是在总体上会比较突出,会更多的承受别人异样的目光和指指点点。
  苏茴把这些思绪甩开,想这些有的没的,没用,四个小子,不是她想就能改变。
  “等开学你就是二年级了。”
  张卫国嗯了一声,突然有了不好的预感。
  “你两个弟弟想要跳级,按照他们的水平,没问题。”
  弟弟跟自己念同一个年级?
  张卫国大惊失色,这怎么行?他可比弟弟大了两岁!
  “妈妈,我也要跳级!”
  张卫国可不想跟两个弟弟同一个年级,那样说出去,他这个当哥哥的还有什么面子?做哥哥的威严何在?
  怎么他之前都没有听两个弟弟说,居然要跳级!他也要跳!
  趁着这个暑假,他努力学习,二年级的知识根本难不倒他,他可是有妈妈和文伯伯当补习老师的人。
  “我跳级了,还能给妈妈省学费!”怕苏茴不同意,他想到了这么个理由。
  省钱,妈妈肯定会同意的!
  苏茴嘴角的笑意一闪而过:“你确定吗?能行?”
  二年级的知识确实难不倒他。
  张卫国十分肯定的点头:“我能行!”
  于是就这么轻松愉快的定下了,他要跳级,这个暑假都补课的决定。
  对于三个弟弟跳级这事,张保国也感受到了危机感,二弟的水平他知道,他念三年级的可能性很高。
  二弟,不会一直跳级,直到跟他平级吧?
  作为一个哥哥,跟比自己小几岁的弟弟同一年级,说起来真的有点过不去。
  做好了决定,苏茴找了个时间去老校长那边把这事说了。
  跳级这事儿,这几年没有了,但是之前也不是没有发生过,他接受良好,原因都没有多问,他自己就脑补好了。
  她想让孩子都念书,但是四个孩子那负担多大啊?她在家给孩子补课,跳级,一年就能省下三块,一个人一年就能省下三块钱呢。
  三块钱那可不是小数目了,到时候只要他们成绩过得去,跳级就没问题。
  这个暑假,他们兄弟四个,都陷入了补课中,张凤华也带动着一起学习,她也想要跳级,她找机会去跟爸爸说,如果她跳级成功了,省了一年学费,可不可以让妹妹也上学?
  张全不是第一次被大女儿问这件事情了,说起来,两个小的女儿也是到了上学的年龄,但是,四个小孩都上学,一年就是十二块啊,他们两个大人一年下地挣的工分去除粮食之后分到的那些钱都没有十二块这么多。
  或许今年会多一些,但也不确定会有多少。
  他当时说自己需要好好想想,但是那意思,张凤华也懂得,现在女儿又问,张全心里也不好过,做个睁眼瞎确实很不方便,但是她们两个不是有她这个大姐帮着学认字了吗?
  不比上学差。
  可是上学除了识字之外,还有很多老师讲的,那些她是没办法原汁原味的告诉两个妹妹的。
  赵来娣知道了,戳着张凤华的额头:“你跳级就跳级,给我们省一年学费最好,不过为什么还要让你两个妹妹去上学?你教她们不是一样的吗?你当钱是大风刮来的,你天晴了,每天不是都去你二婶那边写作业看书吗?带你两个妹妹去,她在学校教跟在家里教你们是一样的。”
  张凤华不知道是被戳的眼眶微红,还是被她说得眼眶微红:“可是,可是之后呢,二婶只是教一二年级,况且二婶也有自己的事做,我在那里写作业,她经常不在,要去干活,基本就我们几个在那里。”
  赵来娣一塞:“那你不会求求她,她都让你去学习了,多带两个人会怎么样?她就算要干活,那不是有你堂兄弟几个吗?那对双胞胎也要学习的,你就让她们跟着学。”
  看着女儿眼里的泪花,赵来娣放缓了语气:“我知道你是为了你的妹妹好,但是家里哪有那么多钱呢?你多学习回来教你两个妹妹是一样的。”
  这是她头一个女儿,三个女儿中她最看重的就是她了,不然也不会当初她要去上学就给她去上了。
  张凤华眼泪终于掉了下来:“……我在家教她们吧。”
  双胞胎的进度,她很清楚,两个妹妹去了,只能让别人教她,一时还好,长时间下来谁会有那个耐心?
  她教的有时候都会不耐烦,那边已经是分了家的了,她十分清楚这一点,她时常过去问问题,两个妹妹也去的话,她的脸皮还没那么厚。
  连绵的雨季终于过去了,虽然还会偶尔来一阵雷阵雨,但是基本上都是大太阳了。
  出太阳了,很多事就好做了。
  不过张卫国没那么有空了,他要忙着学习,他可是开学就要参加跳级考试的人,跳级的考试试卷是三年级老师出的,妈妈也不知道会考什么,他只能拿着课本,无法掉以轻心。
  张安国和张定国嘻嘻笑,是不是还故意到他跟前问一句:“二哥,我们出去玩吧?”
  张卫国悲愤:“……你们走!”
  张安国和张定国这才嘻嘻哈哈的走了。
  他们可是相当的期待,跟二哥一个年级,那多好玩啊。
  没多久,就到了稻谷收获的时候。
  每到这时候,那是不论男女老少,齐上阵,这要是成熟了,不及时收割,一场大雨下来,损失惨重。
  苏茴直起腰,舒了口气,旁边道上的赵夏兰也直起身体松快松快。
  她用左手捶捶腰:“我的腰啊。”
  一直弯腰割水稻,她都要怀疑她的腰还是不是自己的了。
  旁边张定国穿得严严实实的从稻田里钻了出来,拿着个小布兜,布兜里装着稻粒,它们散落在地上,众多小孩子就负责把这些捡起来。
  年纪大一些的,如张锦华张保国他们,就负责把一堆堆割下来的稻子抱到打谷场去。
  个个忙的热火朝天。
  割稻子的,打稻子的,翻晒的,周小晴和李满芬都在晒场翻晒稻谷。
  周小晴是孕妇,这种时候除了生病的,就没有请假的,她要是不来,肯定会被那些八婆说娇生惯养,索性就要了一个轻省的活计。
  这么大的太阳,她才不要下地。
  李满芬的年龄不算太老,不过她着凉了,有些不舒服,说了以后就跟怀孕的老三儿媳妇一块分到这里翻晒稻谷,隔一段时间就要帮它们翻个身,晒得更均匀,同时看着麻雀等飞鸟,一个没看住,呼啦啦一片的鸟飞下来吃。
  看着儿媳妇慢吞吞的耙谷子的模样,干活利索的李满芬索性扭过头去,眼不见为净,跟其他人聊起天来。
  还没怀孕前就不勤快,怀孕以后更懒了,等她生了她孙子,一定要让她改过来。
  做事这么慢,看着就来火气。
  她把这一片的谷子又翻了个身,蹲下来捏起一个,用力按了按,就今天这种天气,再晒两天就可以入库了。
  她抬头,看了眼一朵云彩都没有的天空,太阳刺目,她很快低下头来揉了揉眼睛。
  看样子今天不会下雨。
  她这样想着,下午却起风了,一起风她就频频抬头看天,一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