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瓦片只是在最主要的部分有些许而已。
  赵夏兰抱怨:“肯定是开春的时候没检查仔细,这才漏水了,今年还没下大雨呢。”一直断断续续的下小雨中雨,现在就小漏的话,下大雨那就要大漏了。
  那习以为常的姿态让苏茴默了。
  赵夏兰继续编织,一边跟苏茴闲聊:“不过看这天气,下大雨也快了,到时候不知道能不能撑住,上年不是刮大风吗,我家的屋顶差点都被掀走了,今年应该不会了,重新加固过,请人花了五个鸡蛋。”
  苏茴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搭话。
  她慢吞吞的做着针线,吃的跟上去了,小孩子本来就在长身体,现在放大一些,估计秋天穿就正好合适。
  她现在做的是有些微瑕疵的瑕疵布,这种布可遇不可求,赵夏兰刚看到的时候还羡慕了一会儿。
  不要布票,价格还便宜不少,那点瑕疵算什么。
  苏茴默默的听着,这布是她卖野猪肉的时候换来的,在供销社,她就没看见过便宜的瑕疵品,早就被售货员内部消化了。
  张安国在旁边帮着赵夏兰打下手,递递东西之类的:“兰姨,你家里还漏水吗?”
  “漏啊,不过只有两处,也不多,用盆接着就是了。”
  张安国:“在哪里漏啊,是在床上吗?”
  赵夏兰唉了一声:“哪呢,要是在床上怎么睡觉。”
  苏茴轻轻咳了一声:“没有补好吗?”
  “补了,还是有一点,没办法,我只好抓紧时间多编一点,到时候再请人来修。”纵使习惯了,赵夏兰也有些无奈。
  她看了眼这里的屋顶,语气羡慕:“还是你这里好,刮风下雨都不带怕的。”她那里,一下雨,睡觉都不敢睡死了,漏水的地方在别的地方还好,要是正好在存放粮食的地方,把粮食打湿,那就糟了。
  苏茴也跟着她的目光看向屋顶,若有所思,村里铺瓦片的不多,瓦片也不好买,建这个新房的时候就是孙强走了人情才及时买到的瓦片,瓦片很难烧吗?
  赵夏兰习惯了每年夏天的雨季,也习惯了每年必有的漏水,但是从别的地方来的知青可不习惯,尤其是去年来的,还没有经历过的知青,睡着睡着突然脸上多了滴滴落下的雨滴,简直要崩溃。
  谢睿和林荆南就是要崩溃的一员,好好的睡着觉,突然之间有什么东西落在脸上,凉凉的,是水?嗯?怎么会有水?!
  谢睿从睡梦中惊醒了过来,睁开眼睛,正好一滴水滴到了他的眼睛上。
  “什么东西?”
  他迅速闪开,借着窗户边上刚刚升起的太阳微光,看到了水花。
  屋顶上面,断断续续的有水滴落下来。
  谢睿抹了一把脸上的水渍,这屋子漏水了!
  谢睿叫醒了林荆南,他那边也漏雨了,不过漏的方向是在脚边,夏天的被子很薄,林荆南没有盖堆在那里,现在他那被子已经湿了大半了。
  太阳刚刚冒头,就着这点光线,他们两个把床上的东西都搬到一边,也就是下了床以后才发现,他们这屋子居然有三处地方漏水!
  拿桶和盆来接水,两个从来没有经历过这回事儿的小伙子面面相觑了一会儿,林荆南干笑:“外面雨有点大啊,怪不得漏水了。”
  谢睿:“……”他不想说话。
  两个人干坐了一会儿,其他人陆续也醒了,开始有动静传来,看着差不多了,他们两个去找陈东华。
  陈东华是知青点的老知青,也是知青点的老大哥,有什么事跟村里交涉的时候是作为是知青点的代表人出面的。
  陈东华来看了看,表示:“漏水是正常的。下雨下了这么些天才开始漏水,看来去年修补的还不错,之前年年都漏水,上一年花了不少的功夫,把屋顶全部整修了一遍,才能坚持到现在才漏水。”
  他们之前是外面下雨,里面也下雨,同步进行。
  听了陈东华这句话,谢睿忍不住把手放到自己额边揉了揉,这居然是常态?!
  想说脏话:)


第29章 
  “现在还下着雨,等放晴了,我上去补补就行,不过不要抱有太大的期望,以我的手艺,就是补得让漏的更少一点,雨下大一点的话,里面还是会漏水的。”陈东华拍了拍他的肩,习惯就好。
  谢睿和林荆南对视一眼,眼里都有些沉重。
  习惯?感觉未来黑了一片。
  漏水的并不只有谢睿他们房间,还有其他的总共三个房间,不过他们房间确实是漏的最严重的。
  林荆南看着外面的雨,发愁:“陈大哥,怎么补?”
  陈东华摊手:“用稻草啊,还有用木板。”
  谢睿沉默了,看着外面的雨花,他很快下定决心,跟陈东华再确认一遍:“我听说,这雨每年都会下很久对不对?”
  “对,现在半个月,应该是一个多月两个月。”不是每天绵绵不断的下雨,都是下一阵晴一阵,雨后的太阳还会格外的灿烂,雨下的不大的很快就会被太阳烘干,不注意都看不出之前下过雨,所以虽然下雨,这里发生水灾的情况不多。
  谢睿点头,他明白了。
  雨变小了以后,谢睿立刻去了镇上一趟,他回来的时候,手里就抱着一捆油布,油布的价格可不便宜,陈冬华只能暗暗感叹他壕气,脸上笑着答应:“趁着现在雨不大,我帮你把油布盖上去。”
  这油布看上去大,但是跟屋顶比起来也还好了,只能完全覆盖住他们房间,现在这时候也不适合全部掀起来,陈东华就先把油布盖上,用石头木板固定住,等之后再把稻草全部换掉。
  下了一早上的雨,大家都在家里,没有几个人出去,中午,太阳出来了,哨子吹响,大家都集合起来准备下地挣工分,晒了一中午,雨水被太阳蒸发的几乎没有留下一丝痕迹,火辣辣的晒在身上,很快就能感觉裸露在太阳照下的皮肤发热。
  干活的间隙,谢睿看到自己裸露的手臂上的肤色,冬天养白了一些,现在又黑回去了,不过他天生皮肤白,这黑也只是相对于他原先来说,在村子里他比很多大姑娘都要白,所以他在那边干活,时不时的就能感受到一些视线不时的停在他的身上。
  他现在已经习惯了,当做什么也没有发现的样子,继续埋头干活。
  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在这里谈恋爱、成家,从来都不在他的计划之内。
  太阳变得很快,在下午三点多接近四点的时候,骤然间,太阳就不见了,被厚厚的乌云遮挡,刮起了风,一副大雨将来的样子。
  张成业让大家各回各家,大雨被淋到了可不是开玩笑的,体质不好就要生病,生病了就要吃药,吃药就要花钱,这些活也不急在这一时半会儿的。
  这是今年第一场大雨,哗啦啦的,就像是一盆水倾倒下来,隔了十几步距离就看不清前面的人影。
  林荆南后怕:“幸好你去买了油布,不然……”
  没有及时做补救措施的另外两个房间现在根本离不开人,一等水盆满了就要及时倒出去,不然里面就要闹水灾了。
  谢睿也有些庆幸,看着滴答滴答掉雨滴的地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这样子不行,他还不知道要在这里待多久,屋子漏水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
  关韶理收到了苏茴让人寄来的包裹。
  这个包裹先是寄到苏茴不远处的一个运输队里,那里有他的同事,然后再回来的时候把包裹带上,这样既节省了运费又节省了时间。
  瓶瓶罐罐容易碎,苏茴用一个袋子装了稻草做防护层,里面还有绳子固定,所以当关韶理打开的时候,里面一个瓶瓶罐罐都没有碎。
  “是酱对吧。”他的同事窜了出来:“留我一份!”
  自从尝过一次以后就念念不忘,淋在红烧肉上时的味道简直了,他差点没把舌头吞下去。
  包裹不比他寄过去的小,底部和头部是别的,中间就是各种酱。
  豆酱花生酱香菇肉酱等等都有。
  他一拿出来,这些酱就被人伸手拿走了。
  “我把钱给你。”
  “我用这个跟你换。”
  “好兄弟,多谢你记着我,这个我就收下了。”
  “我不挑,什么都可以。”
  关韶理嘴角抽搐,想阻拦,被人给挡住了:“你们给我留点,我要送一些回家的啊啊啊!”
  他能理解他们的急迫,但是不能他这个主人翁都没有吧,那也太可怜了!
  他队长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冠冕堂皇的拿走了两瓶:“这也是好事嘛,她不是喜欢海味吗,你多寄一些过去,她家是在村子里,最近的是一个小镇,没什么好东西,我们走南闯北看见什么好东西给她留一份,正好能体现我们的兄弟情啊。”
  关韶理郁闷了:“我之前也拿了一些东西过去,她不收。”
  “那是你没拿出真正让她心动的东西!”不得不说,他正解了。
  关韶理点了点别人拿走酱后留下的钱,盘算着什么东西才会让她心动。
  至于把钱直接给她?
  那可不行,那不就成买卖了吗,到时候就不是帮她们,而是害她们了。
  这个时候可是禁止私人买卖的,要是被人举报了,他之后哪里有脸面去见他的兄弟,但是如果换一个名头彼此交换特产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张保国在河里摸了两条鱼,苏茴打算把其中一条做糖醋鱼,另外一条让他拿过来给他爷爷奶奶。
  对于自己弄到的猎物,苏茴很少把它们分享出去,来历不好解释,自己家吃就算了,但是对于张保国弄来的,她都会让他送一份给他爷爷奶奶那里聊表孝心。
  小孩子在河里摸到鱼,没有人会特别盯着,不过也不能大咧咧的在大庭广众之下拿回家,但这几乎是默认的,他们靠山靠河,自然偶尔会有猎物入怀,但是如果都充公,就这么两条鱼,几只山鸡,几个鸟蛋,充公以后要怎么分呢?
  不管的话人人都有机会,各凭本事,只要做的不过分,大家都会当做没看到,就连作为外人存在的那几个知青去山上、去河里寻摸吃的,只要不过线,他们也会当做没看见。
  说起来也是张保国运气好,他不过是在一条小溪边玩耍,上游估计是下大雨,溪水暴涨,这两条鱼是从上游冲下来的,正好被他瞧见了。
  张保国把鱼用藤蔓串到鱼鳃里面,走到爷爷家门口,看到了张锦华在家门口蹲着玩木头,看到张保国来了,故意扭过脸去,当做没看见。
  张保国不肯告诉他关韶理送了他们家什么,他到现在还记着呢。
  他之后吃了奶奶做的海鲜,鲜的他直咽口水,他妈妈也说了,他们那边数量肯定更多,他们那边一共才5个人,他们这里有9个人呢,几乎是他们的两倍,吃了两顿,他奶奶就把那些锁进柜子里了,轻易不肯拿出来。
  张锦华闹着别扭,张保国也生气,才不理他,问正一边剁猪草的堂妹张凤华:“爷爷奶奶在家吗,我捉到两条鱼,我妈让我送一条过来。”
  他一说鱼,张锦华的目光就转过来了,他用叶子包着,他刚才真的没有看出来。
  张凤华立刻小跑着进去:“在的,保国送鱼来了。”
  张保国跟在她后面走进去。
  张根正在整理蓑衣,他不久前才穿着蓑衣去看田里的情况。
  “保国,你怎么这样来了?雨晴了?”
  张根没有看到他的雨伞,叶子都没有。
  张保国乖乖的让他摸自己的衣服:“现在没有下了,你看我衣服都没有湿。”他举了举手里的鱼:“爷爷,我给你送鱼过来,在小溪边碰巧抓到的。”
  张根点头:“你家有没有?”对一条鱼,他还不至于看的太重,不过孙子这份孝心他看在眼里,脸上就有了欣慰。
  “有,我捉了两条,家里还有一条。”
  李满芬甩着手上的水从厨房出来了,接过他的鱼。
  张锦华在外面喊了一声:“奶奶,我要喝鱼汤!”
  李满芬笑着应声:“好,等一下就做鱼汤,你留下来一起吃饭吧。”后面的话是对张保国说的。
  “还有你喜欢的酸豆角。”
  听到这话,张保国脸上没怎么变,心里有些郁闷,喜欢吃酸豆角的明明就是小叔好吗?
  他从来没有喜欢过,以前吃,不过是家里没有别的东西吃而已。
  不过他奶奶就是这样,记得爷爷、堂哥、小叔和大伯的喜好,他的就经常搞错,他已经习惯了。
  他拒绝:“不了,奶奶,我妈有已经快做好了。”
  他说要回去,李满芬也不再留,少一个人,鱼他们就能多吃一点,他那边一条鱼5个人分,够了,他们这9个人呢。
  虽然三个孙女基本上吃不到,但是这种时候,李满芬也是算人头的。
  她从桌子上抓了一大把的野果,这是她在干活的时候看到摘回来的。
  “这个你也喜欢吧,带回去,你和弟弟一起吃。”
  他忍不住侧目,他不爱吃这种酸酸甜甜的野果,二弟也不爱吃,但是妈妈和两个最小的弟弟都喜欢。
  张凤华挺喜欢这种野果的,但是相比鱼来说,她肯定更爱吃鱼。
  要实在想吃野果的话,自己都能去找,鱼就不一样了,太多人想要抓,她根本抓不到。
  她帮着去后面摘了一块芭蕉叶回来给他装。
  赵来娣把厨房里的事做好,出来看到张保国要回去了,抓住他胳膊:“保国,你先等等,问问你,你和你堂哥是不是闹矛盾了?有一段时间没看到你们没有一起出去玩了。”
  一说到这事儿,张保国和刚进门的张锦华对视了一眼,很快又错开,异口同声:“没有啊!”
  张保国不想再说下去:“大伯娘,我先回去了,等下又要下雨了。”
  不用大伯娘说,他就能猜到她要说什么,无非就是要他不要和他大堂哥闹矛盾,他有些被她娇惯了,让他多体谅体谅,每每想起来她这番言论,张保国都想翻白眼,他一个当弟弟的,为什么要去体谅一个当哥哥的?有那功夫,那还不如多体谅体谅他的亲弟弟呢。
  赵来娣和张全很心动军人的待遇,也想过张锦华跟张保国一起在张成业那边做锻炼,但是,他们想到张平的现状,就默默的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们可就这一个儿子,钱再多,没命花有什么用?
  还对着张锦华苦口婆心了一番,让张锦华自己也打消这个念头。
  张锦华是想当军人的,那一身军装有多好看啊,每次他二叔回来,他都激动的不行,跟前跟后,而且因为他二叔是军人的缘故,他爷爷、他爸都有一身珍藏的军装,平时压根不舍得拿出来穿,他要是有朝一日他也能穿着军装的就好了,所以那时候张保国跟在张成业身边做训练的时候,他也很爸妈提过,但是他想当兵的路,还没开始就被他爸妈给堵死了,这让他看着张保国就有些不得劲。
  她妈不仅不反对,还支持,他妈妈太好了,怎么她妈妈就不能跟她妈妈一样呢?
  加上那时候在学校他不肯告诉自己那个二叔战友送了什么,“新仇旧恨”之下,他更不想跟堂弟一起玩了。
  看着张保国小跑着离开的背景,张锦华抬高了下巴,自己不找他他也不找我,不找就不找,谁稀罕!
  张保国回去的时机刚刚好,他刚进家门,外面就吧嗒吧嗒的下起雨来。
  张卫国从厨房端出糖醋鱼来放到桌上。
  张保国去洗了手回来,看到妈妈拿着汤煲过来:“妈,刚刚有事忘了说,谢哥哥说有事想跟你商量,问你什么时候有空。”
  苏茴倒汤,是黄豆海带汤,张保国享受的眯着眼睛小口小口的喝下。
  “有没有说什么事?”
  “没有说。”
  苏茴点点头,心里有了猜想。
  之前他也找过自己,问了一些瓦片的事,她自然是赞成的,她也想去看看有没有师傅可以教一教,她不会烧,但是普通的瓦片想来也不会太难。
  不等她有所行动,谢睿就找上门来提出这个问题。
  苏茴没有犹豫,就把这事从自己的行程中撤去。
  谢睿出面更方便,这事做成了,肯定会吸引来村民的目光,在修真世界,她一直遵循着风打出头鸟的原则,低调做人,换了一个世界,她也对成为风云人物没有兴趣。
  而对谢睿来说,这事要是做成了,他自己的居住条件改善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这是实打实的成绩。
  到时候村里人都会感激他,对他回城以后的前途也有帮助,不愁他不用心。
  之前他说要去寻人,现在应该是有消息了。


第30章 
  确实是有消息了。
  谢睿去了市里一趟,回来就找苏茴了。
  “我已经会烧了,试过几次,但是水土不同,可能会有些差异。”谢睿的眼睛在发亮。
  苏茴轻轻点头:“有多少把握?”
  “六成,实在不行,我可以去请一个师傅过来指点指点。”
  “介意大概跟我说一说过程吗?”
  “首先是选土,从稻田里挖深层土和黏土,然后踩踏,变得又黏又有弹性,之后用模具定型,然后风干,入窑,烧制。”这个过程真的是大概。
  谢睿觉得说是说不清楚的:“到时候我做一遍给你看看你就清楚了。”
  这件事其实谢睿自己做就行,但是跟苏姐相处,她总给自己一种游刃有余的感觉,有什么事下意识的想告诉她,看看她怎么说,感觉那是一个可靠的人。
  想要烧制瓦片,他们这里泥土还是不缺的,模具村里也有木匠,窑自己也可以建造,不过,在正式去跟大队长提之前,苏茴建议谢睿先试着烧制一些半成品。
  比起嘴上说的,张成业更重视实际的。
  如果真的能成,村里能用上瓦片,还能多一个副业挣钱,他不可能不同意的。
  自己先试着做,确实,也有利他整理思路。
  他也不是做不到,泥土去稻田里挖,窑的话,耗费点功夫也能,而烧制瓦片需要用到的木炭和煤,他也有一些。
  哗啦啦——
  哗啦啦——
  伴随着大风,这一场大雨,下得让张成业都没法安心的待在家里,匆匆穿上雨衣,叫上人去田里巡逻了。
  雨下的太大,沟渠排水不顺畅的话,很容易会流入稻田,稻田里可不是水越多越好的,水流急一点,水田还会溃堤,严重些的还会破坏稻田,另外,他们村有鱼塘,每年年末都会分鱼过年,水位上涨太快的话,里面的鱼会跑出来,进入溪流。
  张成业带着人在外面淋成落汤鸡,其他人基本都乖乖待在家里。
  因为一大早的这一场大雨,苏茴没有去学校,这种天气,学校默认是不上课的。
  学校本来就漏水,这么大的大雨去到那里也是没办法上课的,等到这场雨停,又要去修补屋顶了。
  当初因为学校是孩子上课用的,在建立学校的时候学校的屋顶是瓦片,但是瓦片并不代表着不漏水,尤其是年久失修的情况下。
  每年学校都要小漏一下,今年漏得更加严重了,但是,花钱购买瓦片村里是不会同意的,哪里还有钱呢,所以哪怕漏水,也只能继续用稻草继续修补,凑合着用。
  这一场雨持续了很长时间,从早上开始,一直下到了傍晚还在持续,这么大的雨,时间又这么长,溪流暴涨,有经验的人通通被张成业叫了出去,带着人到田地里守着。
  “哒哒哒哒——”
  雨滴落在瓦片上,发出了悦耳的声音,张安国坐在他的小凳子上,坐在屋檐下,看着外面哗啦啦的大雨,不知道在想什么。
  张定国坐在他的旁边,无聊的把识数卡片在旁边堆放成一个又一个的形状。
  张卫国在读诗,这诗是张保国教他的,朗朗上口的那种。
  一开始他里面的字都不能认全,但是背的多了,他也就把那些字记住了。
  他的进步很快。
  张保国在抄报纸。
  报纸是苏茴看过的,把某些段落圈出来,让他抄一遍,她的原话是:“闲着也是闲着,你就抄抄报纸吧。”
  张保国能说什么呢?
  虽然他不知道妈妈让他抄报纸是什么意思,他还是尽量让自己把那些内容记到脑海里,现在看不懂没关系,以后他总会懂的。
  苏茴也有事做,长时间下雨,天气潮湿,有些东西一个放置不妥当,就会长毛,有一张矮凳居然还长出了蘑菇,简直不能忍。
  同时,她还在戒指空间里试验,按照谢睿说的步骤烧瓦片。
  除了粘土需要外取之外,其余的她都可以自己做,模具也很简单,它只是试验性的,有个样子,微微弯曲就够了,不用太标准。
  至于风干,入窑烧制,芥子空间里都有不同的阵法满足她的需求。
  一开始肯定是失败的,但是吸取教训,做好相关记录,从最后的成品可以看出来,她有在进步,越来越像样了。
  苏茴检查了一下家里发霉长毛的东西,看了眼时间,进了厨房,因为一直下雨,她没怎么进山,最近都是在吃存货。
  她芥子空间里面现在阵法里面还保鲜着两只宰杀的野兔、一只山鸡、还有十来斤的肉野猪肉,猪蹄猪骨若干,唯一活着的,就是在水缸里养着的鱼,鱼好打理多了,苏茴不想在这里养其他活着的动物,除了鱼之外,都是宰杀之后冰封,要吃的时候再解冻一部分。
  苏茴把砂锅里面的汤热了热,里面有她中午的时候煲的猪大骨,里面放了花生,还有姜,驱寒。
  在厨房一角有个木盆,木盆里放着一盆河蚌,这都是之前张保国有事没事摸的,陆陆续续的,现在已经积攒了大半盆放在那里,已经养了一段时间了,泥沙应该吐干净了。
  苏茴烧了一锅热水,然后把河蚌的外壳刷干净,放到里面,在滚烫的热水里,紧闭着不肯开口的河蚌再捞出来的时候,轻而易举的就被她打开外壳,用刀把蚌肉挖出来,脏东西扔掉,切成一段一段的,再去摘了一些薄荷回来,加上一点辣椒,香喷扑鼻的爆炒河蚌就这么新鲜出炉了。
  这道菜是主菜,另外,她炒了一个豆角,拍了一个黄瓜,再来了一碟子蒸毛豆,凑了个四菜一汤。
  豆角黄瓜还好说,但是这毛豆是哪来的?
  他们自留地里面可没有这个,张保国抿了抿唇,但是他知道,他问,妈妈也不会说的,就跟之前在这里出现他们家没有的青菜一样,她只会说:你猜。
  张保国只能往别人送的、别人换的、妈妈自己偷偷种的这三个方面去想,如果说妈妈去挖公家的墙角的话,那是不可能的,一个是她相信妈妈,另外一个就是妈妈去地理的时间他都知道,哪里有空闲让她做这些手脚,而且也没有听谁说哪里被人动过了,经历的多了以后,他就不问了,只会默默的开吃,弟弟有时候问了,帮着妈妈打掩护。
  对着那一碟子爆炒河蚌,视线放上去的时候四兄弟都舔了舔唇,他们都喜欢吃点微辣的东西,只不过之前很少吃有辣味的,每次都是小心翼翼的吃,一边吃一边喝水吸气,苏茴说下次不加辣椒他们还抗议。
  这是他们现在餐桌的常态了,基本上每天都有四菜一汤,四个菜,一般来说只有一个菜是肉菜,其余的三个是素菜,那个肉菜可能是鱼,可能是肉,也有可能是腊味、鸡蛋,甚至肉酱也算,其余的三个素菜就多了,烫青菜、炒青菜是最常见的,然后各种清蒸南瓜,清蒸红薯,丰富的不行,他们永远也不知道明天会吃什么,这就导致他们已经每天晚上都会期待,期待明天的菜色。
  分量刚刚好,五个人把饭菜和汤都吃得干干净净。
  晚饭过后,坐一会儿就是洗澡,洗完澡就该上床睡觉了。
  妈妈经常上山去砍柴,张保国认为,如果妈妈不常上山砍柴的话,哪里有那么多木柴供他们每天烧热水洗澡?
  他觉得可以少洗一点,那样妈妈就不用那么辛苦了,但是妈妈不听,你说你的,我做我的。
  这一天本该是跟往常一般,洗完澡之后就去睡觉。
  天黑了,为了省灯油,一般是不点灯的,但是在睡前,苏茴平静的扔下一个炸弹:“安国和定国年纪也不小了,你们以后两兄弟自己单独睡吧。”
  张安国顿时就愣住了,然后跑过去抱住她的腿:“不要,我要跟妈妈睡。”
  张定国也跑过来,抱着她的另外一条腿:“我也要跟妈妈睡。”
  苏茴两只手摸上两个毛茸茸的脑袋:“你们现在几岁?”
  “六岁。”
  “对,你们六岁了,六岁已经不是小孩子,而是大孩子了,大孩子还跟着妈妈一起睡的?而且,妈妈知道,安国和定国都是很有勇气的小男子汉,跟妈妈分开睡是成长的第一步,你们能做到的,对吧?”
  被激发了自尊心的两个小男子汉哪里还能说的出别的话,只能撅着嘴,看着妈妈把他们的小枕头被子搬到了另外一个房间。
  夏天也没有什么踢被子的说法。她偶尔再去看两眼就可以了。
  不过,睡在床上,苏茴一时间都有些不习惯,跟两个小家伙睡了这么久,现在床上只剩下自己一个人还真有点奇怪,习惯真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张安国和张定国是在新房间里被妈妈哄睡的,睡着之后,自然也就不知道妈妈离开了,不过半夜张安国醒来的时候,他习惯性的伸出手摸了摸,没摸到熟悉的人,他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好一会儿才想起来了,妈妈说的,他是勇敢的小男子汉了,摸了摸双胞胎弟弟呼噜噜睡得死沉的身体,从床上下去,解决了一下小号,乖乖的自己爬了上去,但是,爬上去之后他睡不着,感觉怎么睡都不舒服,在床上滚来滚去,最后滚到弟弟的旁边,抱着他的胳膊,终于找到了一个舒服的位置,闭上眼睛,不到一分钟,他的呼吸也变得规律了起来。
  一直注意着这边动静的苏茴,打开门进来看了看,确认后,关上门,悄无声息的回到自己的房间。
  回到芥子空间里面。这个时间,万籁寂静,芥子空间里面有书桌有凳子,也有笔墨纸砚,她重新拿起笔,开始默写起来,功法之类的早就熟记于心,但是对于她经历过的事,她之前没有仔细想,现在,把事情一一写出来,经历过的人物也列上,回忆当初的心境,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事,以她现如今的心境,她不一定会做出跟当初一样的选择。
  等到她告一段落,夜已经过半了,她回到床上,躺下,进入睡眠,而等到太阳升起,她第一时间睁开眼睛,精神奕奕,一点也没有睡眠不足的状况。
  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雨之后,天终于晴了,太阳一大早就发挥着自己的威力,凶猛的烧烤着大地,一副势必要把昨天的水蒸发干净的态势。
  苏茴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的情况。
  她今天提早过来帮忙收拾了一下,这教室才变得可以见人,但是现在教室里的情况也不太好,有一半的书桌被打湿了,不能用,苏茴叹了口气,让来到教室的学生回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