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末世穿六零-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宝刚一听写作业,脸色都变了。
马兰也不得罪人,“这个还要看孩子们自己的想法。”
宋楚看了看几个孩子,心里也挺纠结,最后拉着马兰说悄悄话,“妈妈,可以邀请他们去我们家里吗?”
马兰看着她道,“当然可以。”
宋楚就高兴了,“你们可以去我们家里玩。”
孩子都这么说了,冯姗和徐美丽都有些失望,他们的目的只是想近距离接触江博。
倒是徐老太对于这一幕还是很欣慰的。以前几个儿媳妇之间互相掰手腕,总是要闹点儿事儿。虽然无伤大雅,但是也挺让她这个婆婆担心的。
现在好了,一团和气。
自从楚楚和小博来了他们老苏家,他们老苏家是越来越好了。
回去的路上,马兰和苏志峰就商量着明天一早出发去公社那边办手续转户口,顺便还要再回马家大队那边报个喜。
两人商量着,把家里的粗粮带点回去。这粗粮本来是两口子换给自己吃的,让孩子们吃细粮,后来孩子非得和他们吃一样的,这才剩下一些。
第二天一早,一家四口又装着烙饼出发了。
这一次比上次还要意气风发。
先是去公社那边办理了户口转出手续,拿好了资料,顺便在公社供销社割了一斤猪肉。一家四口又骑着车子往马家大队那边去。
宋楚对于走亲戚这种事儿也是很喜欢的。她还将自己储存的麦芽糖都给带来了,准备给鹅蛋他们吃。
一家四口进来大队,果然又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哎哟马兰,你们咋又回来了?”
这还没一个月呢。以前都是几个月回来一次的。
马兰笑道,“回来转户口的手续的。”
“又转啥户口呀?”
“转城里去了。”
“……!!!”
马兰要转城里户口的事儿,又在马家大队炸开了锅。
马三根一家子在地里就听到消息了,一下工就往家里跑。这次和上次不一样了,这次兴奋的脚步都轻了许多。
回屋里的时候,还是一家子在院子里等着。马三根都没来得及和知识分子女婿打招呼了,就问马兰,“兰花儿,你转城里户口了?”
马兰笑着点头,“是啊,这次回来,是回来办转出手续的。而且我以后也是正式工了,在厂里工会上班。”
李四喜激动的热泪盈眶,她家兰花儿终于是正儿八经的城里人了。
马家其他人也兴奋不已。
对于老马家人来说,马兰就是他们家里的骄傲。是他们吹牛的资本。这资本越雄厚,他们吹牛的时候越有底气。
于是各个都喜形于色。
马兰又将带回来的粮食和肉拿给李四喜,让家里人今天吃点油水。也算是给她庆祝一下了。
李四喜擦着眼泪,“是该庆祝的,咱家兰花儿出息了。”
马兰笑着道,“哪里是我出息啊,还是靠着我们家小博呢。他写了一篇文章,写的好。领导奖励他的。”
对于老马家这边,马兰也没解释那么清楚,毕竟他们很多东西都不懂,讲什么科研,他们也没法理解。
听到是这么回事,老马家人都看着正在和鹅蛋他们一起蹲着研究蚂蚁的江博。
马三根连女婿给的香烟都不抽了,瞪眼道,“是这么回事儿?”
苏志峰笑着道,“是这么回事。孩子很聪明。”
老马家人:“……”这得聪明到啥程度,才能让领导奖励工作和户口呀。
李四喜直接激动的几步跑过去,将两孩子给抱住,“哎哟,这就是我们老马家的亲外孙哟,像我们老马家的人。当初咱兰花儿念书不也是聪明嘛,年年第一。大队那群老家伙愣是不给咱兰花儿推荐去念高中,要不然咱兰花儿也是大学生了。”
当初李四喜同志是被马兰给洗脑成功了呢,但是大队里的干部们没能被洗脑。
现在李四喜简直对他们意见大发了。觉得自家很遗憾的丢失了一个大学生。
马大柱和马小柱也十分赞同自家老娘说的话。当初他们姐念书确实聪明来着,把他们都比成渣渣了。
外甥像他们姐啊。
没错,在两个舅舅的眼里,这外甥就是亲的。谁要是说不是亲的,那他们就和谁急。
中午老马家就自己煮了吃的。如今食堂也暂时停火了,队里给各家各户发了粮食,让他们暂时在自家开火。合理控制口粮。
之前老马家人都没吃过一顿饱饭,现在有了马兰他们拿回来的粮食和肉,总算是吃了个八分饱了。
吃完饭之后,一家子放下碗就急匆匆出门了。
连李四喜同志也跑出去了。
宋楚好奇的问道,“妈,外婆他们出去干啥,是去工作吗?”
“咳咳,出去转悠一下吧。”马兰摸了摸自己的脑门。
外面,老马家人兵分几路,将自家的喜事,添油加醋的往外面传播开了。
反正就是总结下来,他们家马兰因为儿子出息,现在已经是城市户口,吃商品粮,坐办公室的厂里工人了。
李四喜还故意道,“谁说我们家兰花儿那娃收养错了?这就是福娃娃。咱家兰花儿要是不养他们,那才是傻子呢。什么白眼狼忘恩负义,谁能有这娃娃对我们家兰花儿的恩情大,让我们家兰花吃上商品粮?”
别怪老马家人要这么激动。当初马兰收养了江博和宋楚,没收养队里的人,好些人家养不起孩子的,也背地里酸几句。说什么忘恩负义啊,白眼狼啊,吃里扒外的。进了城里就忘了家乡的人。
要不是老马家人自己清楚内情,老马家的两个儿媳妇早就和马兰这姑子生分了。
李四喜和马三根气死了。但是又不能对外说是自家闺女不能生,孩子是老苏家人自己领的。以后自家闺女回来咋还在队里抬得起头?
如今总算是扬眉吐气了。
那些说风凉话的人被这么指桑骂槐说了一通,都觉得脸上臊得慌。谁也没有回一句嘴。
就连鹅蛋鸭蛋他们兄弟几个,还有大丫二丫都觉得特别有面子,他们嘴里吃着糖,还吹着宋楚和江博。
什么我哥我姐,我弟我妹长得多好,多有本事,多聪明……最后总结一句,“都像我姑,有出息。”
于是等马兰一家四口离开大队的时候,一路上受到了众人热切的眼光。
特别是两个孩子,大伙儿就特别想看看,这么出息的孩子到底长啥样。
之前一直都没仔细看来着,如今看了之后才发现,这有出息的孩子真就不一样,一眼就看得出浑身不平凡的气派。难怪马兰当初要养着两个孩子,马兰才是聪明人呀。活该人家能去城里吃商品粮。
当然,他们内心的想法,马兰是不知道的。要是知道,只会说一句,大家都是马后炮。
回了城里,他们就直接去公安局办了转进户口的手续了。
接待他们的还是田公安。
公安局里的同志们早就知道他们的事迹了。当时听到消息的时候,还挺骄傲的。毕竟是从他们手里被领回去的,觉得与有荣焉。特别是田公安。
当初田公安是真的希望这两孩子能够过得好。
只是没想到,这两孩子给他的惊喜这么大。大到让他再次看到这一家四口的时候,只觉得恍如隔世。
这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发生的变化太多了。
他在公安局里听到的那些消息,都让他无法相信那两个孩子曾经在公安局待过。
也无法相信,那是两个流浪的孩子。
其他公安同志也觉得自己当初简直就是看走了眼啊,那么聪明的孩子,他们竟然都没看出来。
田公安和马兰他们打了招呼,又蹲下来和宋楚他们说话,“你们的事儿我们都听说了,真是有出息。”
宋楚道,“田叔叔,这都是小博哥的本事。小博哥特别聪明。”
田公安看着一直不吭声的江博,心道当初他还担心这孩子身体有啥问题,所以不爱说话,现在看来,天才和正常人,果然是不一样的。
给他们办好了新的户口之后,田公安笑着道,“好人好报啊,恭喜了。”
当初这对夫妻只想收养楚楚来着,后来不忍心两个孩子分开,这才养的小博。小博还是被搭上的。如今也算是得到好报了。
马兰和苏志峰笑了笑,他们倒是没想啥好报,反正做啥都问心无愧就行了。
办成了这么一件大事儿,晚上一家人难得的下了一次馆子。
这还是宋楚第一次吃国营饭店。
上次吃国营饭店的菜,还是苏志峰去饭店打回家里吃的。
看着墙上写的一堆的菜名,宋楚直咽口水。趁着马兰和苏志峰在窗口点菜的时候,宋楚拉了拉江博的袖子,“小博哥,这上面的东西都好好吃的样子。可是好贵啊。”
江博道,“以后我带你来下馆子,我现在有钱了。”
他明天就再给报社寄稿子去。
宋楚已经深谙这里的生活规则了,“光有钱不行,还要有票。小博哥,你有票吗?”
江博:“……”报社只给钱,不给票。
不知道搞科研,除了给奖金之外,还给不给票。如果都不给,他是不是要去参加工作才行?好像也没单位接收他这个年纪的工人。
……
第二天,对于马兰来说,是全新的一天。
马兰终于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二次逆袭。
她在上班路上还想了想,自己这逆袭,似乎总是靠着别人。第一次是通过她男人苏志峰同志。这次是通过她儿子苏江博同志。
她决定了,下一次逆袭,一定要靠着自己了。
马兰的故事太过传奇,所以到了工会第一天,得到了工会通知的热烈欢迎。
特别是徐美丽,热情的给大伙儿介绍马兰,完了再给马兰介绍其他人。
最后还和马兰保证道,“放心吧,有我在这里,绝对没人欺负你。工作上有啥不懂的,你问我。”
马兰感激不已。觉得徐美丽同志只要不挑事儿,表现的友好的时候,还是很不错的。所谓朝中有人好办事,工会里有熟人照顾一下,对她日后开展工作也很有帮助。前期就不担心没人带了。
钢厂是万人大厂,车间包括矿上,人可真多。
所以工会的工作任务还是很重的。光是工会,就有十个干事了,另外各部门还有属于工会的工人代表。这些都是工会管理的。
除了工会主席之外,还有两个主任。
马兰因为只有初中学历,所以被分配的工作指示去负责组织日常会议,没事儿去找人家工人代表了解一下工人们的困难。通俗点就是跑腿的。
除了马兰之外,徐美丽也是干这事儿的。
马兰之前对工会内部工作情况不了解,一直以为徐美丽干的事儿挺高大上,近距离了解之后,才发现,徐美丽同志在工会这工作地位,真不咋样。
安排好工作之后,徐美丽就带马兰去了解工作。
两人一出门,马兰就问道,“大嫂……”
“马干事,请叫我徐干事。”
马兰:“……徐干事,你一直干这个,就没想过干别的?”
徐美丽道,“为啥要干别的,这工作多好啊,不用写写画画的。你不知道,其他人工作可辛苦了,天天拿着笔趴在桌上写。还要出厂报,出文件。写错一个字还要挨领导批评。咱这多好,没事儿到处走走。”
马兰捂了捂脸。人家那干的事儿才是工会核心。
她指望不了徐美丽同志了。要不然她还得在厂里待十年,才能够出头。
马兰打定了主意,要靠着自己在工会混出头来。所以对工作抱着十二万分的热情。
晚上回到家里,还和家里人说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做人要有目标,五年之内升主任,十年之内升工会主席。”
家里人很给面子的鼓掌支持。宋楚道,“我也要考全校第一,我还要争取明年跳级。”
苏志峰咳了咳,“我争取三年内当上年级主任。”
他们都看着江博。
江博:“……赚票。”
“……”
甭管啥目标,反正苏家一家四口前所未有的忙碌起来了。
苏志峰如今带着三个班的课程,每天回家备课。一直都很忙。
至于宋楚和江博,那也完全没闲着。
宋楚还在为了全校第一名奋斗中。要考试了,她得跟上。还要提前完成后面的课程,争取下次报名可以跳级,带着小博哥早点毕业。
江博则没有写文章了。
自从宋楚说没有票就不能去国营饭店吃饭之后,他对这项工作失去了一些热情。加上之前的还有存稿,可以再赚一些钱,所以江博没写了。
而是在思考,如何赚那个票。
一家四口忙忙碌碌的,很快就要到国庆节了。
宋楚也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测试,通过长期以来的努力学习,她终于考赢了所有的三年纪小学生,荣获全校第一名的宝座。
江博的上次寄出去的文章,也再一次登报。
有了之前的事儿打底,江博这次的成就倒是只激起一点小水花而已。这小水花还是因为一小校长锲而不舍的抄文章行为,让学生们发出了怨念。
反而是宋楚的第一名成绩,得到了苏老太和苏校长的认可。苏老太还说接孩子去他们家里吃饭,给孩子煮鸡蛋吃。
苏校长也勉励孩子,“楚楚是个出息的孩子,以后再接再厉,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苏校长认为,江博那种脑子,百年难见。宋楚这样的脑子,也是学习的好苗子。以后稳扎稳打的,也能学出一番成就来的。
宋楚听完之后,特别骄傲,“爷爷,我以后一定是个人才。”
“……”
苏老太在边上笑出了声,然后和马兰他们道,“国庆节你们小妹要回来,你们到时候带孩子回来聚聚。”
苏老太这辈子生了三个儿子一个闺女,对闺女也是疼的不得了。闺女也出息,考入了大学。
她作为闺女,也不用养老,就留在省城那边了。
但是回来的机会也不多。
这次回来,还是听说苏志峰他们养了孩子,孩子也特别出息,所以准备拖家带口的回来聚聚。
听到小姑子要回来,马兰内心呵呵的笑了笑。
对苏志峰的这个妹子,她不予置评。确实是个高知分子,但是清高程度比冯姗有过之无不及。
倒是宋楚啥都不知道,只知道有个姑姑要回来了,高兴道,“奶奶,我姑姑是什么样的?”
说起闺女,苏老太那真是骄傲的不得了。觉得比几个儿子还出息。
“你姑姑特别有文化,在出版社工作呢。”
“出版社就是出书的吗?我姑姑好厉害啊。”宋楚道。
苏老太乐开了花,“是厉害极了。以后你也要像你姑一样出息。”
宋楚点点头。心里纳闷,咋都要像姑一样。老马家也要像姑,老苏家也要像姑。所以孩子们像姑才好吗?
以后小博哥的孩子,是不是也要像她这个姑?
她这么想着,还跑过去小声和江博这么说了。
江博脸先是一红,反应过来之后就黑了。
他不客气的露出一个嫌弃的眼神,哼了一声,转身看着院墙。
宋楚:“……嫌弃啥啊,我以后也很会很厉害的。”
第23章
国庆节这天,马兰和苏志峰单位都放假一天。宋楚和江博的学校也放假了。
马兰一早起来,就给两个孩子穿上了新衣服。然后和苏志峰一起带孩子出门。
“是要去奶奶家吗?”宋楚问道。
“不是,咱晚上再去吃饭就行了,今天带你们出去玩。”马兰抱着闺女,苏志峰牵着儿子一起出门。
宋楚听说可以出去玩,高兴不已。
因为国庆节,外面到处都是热热闹闹的,街上还有人搞表演。马兰和苏志峰则抱着孩子坐上去省城的车。
“妈,咱这是要出远门吗?”宋楚这是第二次坐这车,知道是要出远门才坐的。
江博没啥兴趣,坐在苏志峰的怀里动都不想动。什么时候才能长大,什么时候才能被当个大人一样。
对于自己这个孩子模样,江博心里很累。
马兰笑道,“我和你们爸爸带你们去省城玩,你们还没去玩过吧。今天带你们去玩个够,给你们庆祝生日。”
宋楚瞪大了眼睛,“生日?”
“对啊,以后你和小博的生日就在国庆节了。每年咱都和国家一起庆祝生日,多喜庆啊。”
两孩子之前都是在外面流浪的,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但是人总不能没生日,所以马兰当初给登记户口的时候,就登记的十月一号。想着国家成立的日子出生,沾着全国普天同庆的光,咋样也是有福气的孩子了。
宋楚惊喜不已,“我也有生日了,”她高兴的冲江博喊道,“小博哥,今天咱们生日呢,生日快乐。”
江博:“……生日快乐。”
宋楚是真是太高兴了,末世里的孩子哪里还有什么生日啊。出生之后就只有编号而已,代表着是第多少个孩子。
她从来没过过生日,末世里也没人庆祝生日了。但是小说里面倒是有写过,末世之前是有生日的,亲人朋友一起庆祝。吃好吃的,玩好玩的。
“妈妈,我太幸福了。”宋楚抱住了马兰。
马兰笑着将她抱紧了,心里觉得心疼,以前这孩子是受了多少苦啊。
江博若有所思的看着宋楚幸福的笑容,内心深处也有一些酸涩。
一家四口到了省城之后,已经是上午十点多了,他们直奔省城百货商场。
这会儿十一国庆节,商场里面商品比平时供应多,而且还有活动。果然,去了之后就看到一群人在抢货了。
这场面简直就和大甩卖一样劲爆,但是实际上价格一点都不便宜,还需要各种票证。
不过宋楚看的却是满脸惊奇,看的兴奋无比,“小博哥,真热闹啊。”
江博只觉得闹腾。苏志峰也是忍着头疼。
马兰也想给孩子抢几件大城市来的成衣,于是也挽起袖子准备往里面冲,还冲着苏志峰道,“孩子他爸,照顾好两个孩子,我去了。”
宋楚叫道,“妈,我也去!”
“好,咱是得提前训练一下了。”马兰将宋楚抱起来,就往人群里面钻。
苏志峰:“……你们悠着点儿。”
看着两人进去了,苏志峰和江博都是无奈的站在人群外面。
看着自己儿子面无表情的样子,苏志峰觉得自己终于有个伴儿了,感慨道,“女同志就喜欢买买买。还喜欢抢着买。习惯就好了。”
江博没理他。
苏志峰又道,“当然,咱男人也不能闲着,要赚钱赚票,让她们买买买。”
江博深觉有道理。
两人正说着,宋楚被人举起来了,马兰大喊道,“志峰,接一下孩子。”
原来马兰将宋楚给举起来了,好在旁边还有人托着。苏志峰赶紧几步走过去,就将宋楚接过来了。孩子头发挤的乱糟糟的,看着有些狼狈,但是脸上很高兴。手里还抱着刚刚买到布料,“妈让我先送出来,怕别人说咱买多了。”
苏志峰笨手笨脚的给闺女整理了一下头发,“真有本事。”
这次苏志峰可不让闺女再挤进去了,出来容易进去难,没大人带着,受伤了咋办?
赶紧带着两个孩子去了旁边人少的柜台看看。
人少的柜台也只有外贸商品柜台了,因为这个柜台的商品都是需要外汇票的,一般人也买不了。
宋楚看着柜台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眼睛睁的圆溜溜的。看到那些漂亮的小发夹,口红,洋娃娃,宋楚看的满心欢喜。“小博哥,你看,真好看。”
末世里为了生存,过去的很多东西都没有生产了。宋楚在实验室,接触的就更少了。
江博看了眼,摸了摸口袋里的钱。
苏志峰道,“楚楚想要吗,以后爸爸想办法给你弄票,然后咱也买一个好不好?”
江博问道,“要什么票?”
“外汇票。”
江博皱眉,这又是个什么票。
苏志峰已经想着等见到小妹了,就找小妹问问,她在省城这边,弄到这种票证的机会肯定多一些的。
这么一会儿,马兰已经从人群里面挤了出来,拿着给宋楚和江博买的新衣服。
从S市过来的儿童成衣。别看衣服小,但是特别费票,而且价钱也不便宜。
可马兰一点也不心疼。她觉得养自家这两个孩子,咋样也舍得的。倒是她自己比以前要节省了。以前每个月都要买新衣服。现在都两个月没买了。
宋楚将小外套套上,红彤彤的颜色,头上扎着两个羊角辫,像小洋娃娃一样的可爱。
江博的是一件米白色的夹克衫,穿在他身上,配着他那冷淡的表情,特别酷。
宋楚高兴的扭了扭身子,“妈,好看吗?”
“好看极了。”马兰笑眯眯道,觉得自家孩子穿啥都好看。
“妈,你咋不买新衣服?”宋楚见她手里空着,就问道。
马兰骗小孩道,“今天是你们的生日,这是你们的生日礼物。我刚不还买了布吗,回头咱自己回家做衣服穿。”
宋楚还是分得清楚成衣和布的区别的,摇头道,“妈,以后我不要零花钱了,你也买新衣服穿。我衣服够穿了,不要再给我买了。”
马兰继续骗小孩,“好,妈以后给自己多买点穿的。”
苏志峰和江博都叹了口气。
买完衣服之后,又带着孩子们在商场逛了逛,给孩子们买了点饼干。其他的东西都没买了。毕竟囊中羞涩。家里虽然也有钱了,但是这钱也要省着花,以后是要办大事儿的。而且有钱也没票。
不过宋楚倒是很满足了,觉得出来就算啥都不买都很开心。
这会儿还没有游乐场,只有省城公园。还有电影院。
苏志峰和马兰想着,两个孩子估摸着从来没看过电影,带他们去看个新鲜。于是从商场出来之后,就买了电影票。一家四口看电影,两孩子是不用票的,被大人抱在怀里。
宋楚以前看过电影,是末世之前的电影,但是就看过一次,看到电影里两人亲嘴了,博士就不让她看了,后来都找的一些动画片给她看。宋楚长大了之后觉得没意思了,就开始迷上看小说了。虽然找来的小说都被博士删改过了。
这次一家人看的电影是抗日题材的电影。
电影内容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士们用简陋的武器抗日,并且最终取得胜利的过程。
宋楚在小学里接受课本教育,如今已经把自己当做一个真正的华国人了。把这里的前辈们都当做自己的先辈。特别敬佩他们。所以看到电影里面先辈们英勇战斗,壮烈牺牲的场景,宋楚看的感动极了,简直热泪盈眶。
看完之后还和马兰发表看后感,“妈,咱们以前的先辈们太辛苦了。”
“是啊,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马兰也感慨,特别是她经历过后世的繁华,更是知道这些先烈们对他们这些后辈的贡献是多大。
苏志峰老师教育道,“所以咱们不能忘记先辈们的牺牲,要发奋图强。让祖国更加强大。”
三人发表完了之后,又看向江博,江博道,“画质太差,音质效果也不行,武器杀伤力不够。”
“……”
中午一家人就在国营饭店吃的饭。
宋楚发现,省城国营饭店吃的东西比县里的还要多。而且东西更好吃。
吃完之后,她摸着自己的肚子,和江博道,“小博哥,我越来越发现,这个世界很美好了。”
江博点点头,他也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越来越多了。
回去了就要开始动笔写论文了,也不打算多考虑,随便写点什么吧,看能换多少票。
总不能一直这么穷着。让楚楚连一件新衣服都穿不起。还要让妈省吃俭用的。
一家人等车的时候,苏志峰说去上洗手间,马兰就和孩子们在车站里等着。
半个小时候,他就满头大汗的跑过来了。
“咋去这么久?”马兰问道。
苏志峰将手里的纸袋子给她,“去买了点东西。”
还是和人家车站的同志借了自行车才这么快呢。
马兰接过来一看,是一件列宁装。
她抬头看着苏志峰。“你买这个干啥啊?”
“你在工会上班,以后有机会穿的。”苏志峰淡然的笑了笑。没觉得给媳妇买东西有啥不对的。
马兰心里感动,但是她很快意识到一个问题了,“苏志峰同志,你哪里来的钱买这个?”
苏志峰同志可是上交工资和票证的男人呀。
苏志峰:“……”
……
回县城的路上,苏志峰和马兰还打算着先回去一趟,然后再去老苏家那边吃饭。反正时间应该赶得及。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车子半路上坏了。
“……”
宋楚特别着急,担心赶不上吃饭,奶奶要失望。苏志峰道,“淡定,司机师傅会去修的。”
宋楚一看,车子里的人固然都坐的好好的,司机师父则淡定的下车看车。看了一下,然后和车上的人道,“发动机有问题,你们大伙儿先等等。”
一听发动机不行了,车上的人这才着急了。发动机坏了,修的时间就要花好多了。
顿时一个个郁闷不已。觉得自己上错了车,应该上之前那一辆车的。
有人道,“之前那一辆车可是新车,发动机也才用了十年。”
“这车都二十年了,能不坏吗?”
“……”江博想了想,就从苏志峰身上溜下来,“我去看看他们修车。”
苏志峰不放心,干脆抱着孩子一起下车放风。
江博凑过去瞅了眼那据说用了二十年的发动机,就只看了一眼,就没看了。坏的让他觉得没有必要修的意思了。这样的发动机竟然还在使用。
车子不坏才怪。
越是了解,他就越发觉得这国家真落后,比他在这个时代看的那些专业书籍上面还表现的落后。
江博本来还想搞点儿别的研究换票,就是担心自己搞的太大了到时候他们做不出来,惊动太多人也很麻烦。所以最近一直在找合适的项目。
现在看来不用找了。
车子修了一个小时,才终于开始发动。但是显然车速不如之前了。
好在有惊无险,路上再没坏过了,车子到了县城之后,太阳都落山了。苏志峰就和马兰商量着直接去老苏家这边吃晚饭去。
马兰嗯了一声。倒是没反对。毕竟苏志峰今天让她挺感动的,虽然有私藏私房钱的行为。所以对于那位鼻孔朝天的小姑子,马兰表示自己还是可以忍耐一番的。
宋楚挺高兴的,“我姑姑好不好看啊?”
“好看。”苏志峰道。
宋楚笑道,“我就知道,爸这么好看,姑肯定也好看。”
马兰:“……”
被苏志峰夸奖长得好看的小姑苏文丽女士这会儿正坐在老苏家的院子里,板着脸,一脸严肃。
老苏家三个儿子一个闺女,只有一个人长得像貌美如花的苏老太,可惜这人不是苏小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