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我们都要好好的-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晓以前不喜欢和人玩,朋友很少。韩奶奶巴不得自己孙女和同学多处处,交到几个朋友才好呢,所以也没多问就同意,还嘱咐韩晓在外边要注意安全。

11。122。312。&

韩晓怔怔的躺在床上有些激动回想今天的事,觉得像场戏一样,竟然就这样和杨钒在一起了。
    当问杨钒愿不愿意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杨钒几分钟的迟疑就让自己心里忐忑好久,但是现在想想对于杨钒来说俩人毕竟才熟识一天,他竟然只考虑几分钟就答应自己。忽然她自己又有些不确定,不知道杨钒是怎样看待自己,看待这件事的。
    烦恼的裹着被子翻翻身,韩晓又想到今天杨钒告诉了自己他生活的点滴,韩晓心情瞬间阳光明媚了。还洋洋自得的想,看杨钒多信任自己呀。
    但是在一个月以后她才知道真相。不是自己长得多么让人信任,而是杨钒的思想奇葩的逆天!她问杨钒当时怎么就那么相信自己时,韩晓记得杨钒是这样回答的:你是我对象,咱俩是要在一起一辈子的,我不该都告诉你呀。说这话的时候杨钒很是理直气壮。
    再后来韩晓了解到,在杨钒的认知里处对象是一件很严肃的事,和谁出对象就是要和谁结婚的,处对象和结婚差不多,只是没请大家吃酒席。
    当自己说想和他处对象的时候,他心里想的就是自己想要和他结婚,自己和他处对象了,人就是他的了。
    从今天一路上的表现韩晓可以看出,其实杨钒不是冷冰冰的一个人,如果是真心对他好,他也会回以微笑。
    韩晓明白,其实杨钒会这样想,都是因为他和这个社会太过脱节的缘故,杨钒八岁以前虽然他父母都在但是两人并不负责,对杨钒很少关心,两人经常不在家。杨钒不仅没人教,还没人管,就连吃饭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后来父母死了,更没人管,初一辍学这两年来都是呆在家里,不经常和其他人接触,偶尔联系也是和初一时认识的俩男生。
    那两个男生具体叫什么,韩晓记不清楚了,但是在前世在一起的时候,偶尔杨钒还是会提到初中自己也是有两个好哥们的。
    第二天一早韩晓就起来了,烧水、做饭。奶奶起来的时候韩晓的米都已经下锅了。
    韩晓今天要去找杨钒实在是太激动了,所以起的特别早。奶奶也觉得韩晓和平时比今天心情有些不一样,不过她归为是韩晓从来没去同学家找过同学玩,今天要和同学一起玩,所以很兴奋。
    快速的吃完早饭,等奶奶吃完,和奶奶一起收拾了碗筷,韩晓才告别奶奶,推着自行车出门了。
    一路上,韩晓的心情很是欢乐,想着杨钒,很快就到镇上了。
    而今天的杨钒也是起了个大早,还把家里又收拾了一遍。昨天回来后激动的心情到现在都没有平复。
    当时杨钒回到家天早就全黑了,他也没去饭馆吃饭,直接兴奋的回家把家里家外都打扫了一遍。
    又烧了热水,给自己来了个“大扫除”,但是看着自己身上的这身衣服,杨钒心里不免感到沮丧。
    一直折腾到很晚,感觉家里好点了,才去睡。早上天微亮就又醒了。
    开始坐在院子里等韩晓,后来意识到现在还太早韩晓有可能一时半会不会到,所以在屋子里转了一遭就又开始捣腾收拾了。堂屋里那张久未收拾满是灰尘和油腻的方桌,被他擦得都干净的能照人影的时候,韩晓才到了槐树胡同。
    一听见大门有响动,杨钒马上就跑出来了。韩晓刚把自行车在院子里放好,抬头看见的就是杨钒站在屋门口,手里拿着还在滴水的抹布。略显蓬乱的头发十分耀眼,还是那身旧衣服,虽然看着没什么激动地表现,但是微微上翘的嘴角和黝黑明亮的眸子依然能窥探到杨钒此时心情很好。
    “你干嘛呢?”
    韩晓很满意杨钒见到自己高兴的表现,笑着看着他手里的抹布问。
    这时杨钒才从激动中,有点回归。看着手里的抹布不知道往哪放,有点慌乱,手脚无措的傻愣愣的说。
    “抹桌子”,说完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脸马上变得绯红。
    韩晓看着杨钒笑嘻嘻的走过去,接过他手里的抹布,拽着他进屋了。
    屋里的摆设很简单,堂屋当门只有张有些年头的桌子和凳子,正对着门的那面墙上贴着画像很能体现时代的特点,是领袖画像。估计是以前杨父或是杨母贴的,因为画像明显是贴上去很久了,纸质都已经有些泛黄。
    “你坐”,杨钒速度的拿回韩晓手上的抹布,从桌子下边拉出一个小方凳。
    随意打量了屋里一眼,韩晓就知道杨钒之前在做什么了。
    “你早上在打扫卫生?”韩晓坐下问。
    “嗯,起的早,没事”。杨钒的意思是早上他起的早,又没事做,所以打扫卫生。要不是韩晓了解杨钒,换了其他人估计会很难理解杨钒这两个、三个字的意思。
    杨钒拉了个凳子围着桌子在韩晓旁边坐下。
    杨钒看着韩晓,过了一夜,这个女孩,今天来了,看着这屋子里的摆设没有一点嫌弃和后悔的意思,心里的荒落被女孩明媚的笑颜一点点驱散。
    “你吃饭了吗?”
    看着屋里整理的干干净净的,韩晓觉得杨钒该是花了不少功夫的,虽然他什么都没说。
    “没,不饿。”
    “怎么能不吃饭呢,不饿也不能不吃呀。”
    韩晓有些心疼,她从家出来都八点多了,到现在差不多都快九点半了,杨钒却还没有吃早饭。
    问清厨房,韩晓快步走进,想给杨钒做点吃的,进了看到现场,才想起杨钒根本就没钱,厨房当然不可能有粮食。
    只有一个灶台,是要烧火的那种,墙上挂着几个不同型号的锅,锅碗虽然有些灰,但是看着不像几年没用过的样子。挨着墙有一个橱柜,里面有些碗筷,但是没一点吃的东西。
    没办法,只有出去吃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韩晓拉着杨钒去了街上,现在还早饭馆肯定还没开张,所以韩晓和杨钒只能去街口卖烧饼的老大爷那买几张烧饼。
    回到家,等杨钒吃完烧饼,韩晓还是关心还钱的事了。
    “我没钱。”
    “除了,昨天你给我的。”
    杨钒垂头,声音有些低哑的说。
    “我知道你没钱,我们这不是想办法吗。”
    这个年代,在镇子上大家一般都还是自给自足,想要出去,找份工作,打工都不行,没人雇。靠卖东西挣钱也走不通,他们手里没东西卖,也没有本钱啊,而且他们现在是急需钱来还债和解决杨钒的吃饭问题。
    杨钒坐在凳子上,没说话,他不知道有什么可以来钱的,要不然他也不会沦落到去捡垃圾。想到之前的日子,杨钒情绪变得沮丧。
    韩晓也满脑子想主意,卖东西,无疑是能来钱的,但是就他们俩这样卖什么呀?!
    韩晓在屋子里转了一圈,又走到院子里看,杨钒默默的跟在后面没出声。他不想打扰韩晓思考。
    看到院子里的那堆杂物韩晓眼前一亮。
    “院子里这些东西还有用吗?”
    “没。”
    杨钒不明白韩晓干嘛看着这堆杂物很兴奋,但是还是如实的回答了,并且语言依旧简短精炼。
    听了这话韩晓更激动走到杂物前不顾灰尘的开始翻看,也不嫌脏。
    越看韩晓越高兴,这卖了可都是钱呀!
    “那我们把这些东西整理出来都卖了吧。”
    韩晓冲着旁边站着的杨钒说。
    “卖?”
    “嗯,就是拿去卖废品。”
    “收吗?”
    “肯定收啦,我看了,这里都是些塑料和废铁,还有些编织袋,这些都是可以买的,虽然这些废品卖不了多少钱,但卖了也是钱呢。”
    杨钒没想到这些杂物还能卖钱。这些东西是当初父母还在世时家里不用的物件,以及后来父母出事后,这几年杨钒看着家里有什么东西不能用了,也会扔上去,所以韩晓看到的一大堆就是这么来的。
    当初李叔叔一家让自己搬过去的时候,李婶就在这个家扫荡过了,所以杨钒也就把它们忽略了,忘了这些废品也是可以拿去换钱的。
    “可惜了,这上面的纸箱和报纸,常年受雨淋日晒的都风化了,不能卖了。
    “书能卖。”
    “啊,这里没书,都是些废纸。”
    韩晓不明白杨钒打那看到书了,她怎么没看到呢。
    杨钒也不解释,直接拉着韩晓就进屋了。
    “哎,你干什么,咱们要把那些整理整理。”
    到了屋里的东间,杨钒松开韩晓,杨钒就开始往外挪床。等床挪开,韩晓看到两个大木箱子,就是过去大家用来放衣物的那种大箱子,高度估计比床低不了多少,宽也有近一米了。
    看着这样,韩晓知道肯定有什么,所以也不再问了,就在旁边看。等杨钒找了个铁棒将锁撬开,打开箱子,韩晓惊呆了。
    满满的两大箱子书呀!
    “杨钒,怎么会有这么多书呀?”韩晓翻着书看,兴奋的问杨钒。
    “我妈,教书。”
    韩晓这才想起来杨母以前是个教师,而且教书的时间也不短,从结婚前到出事时她都是老师呢。
    知道这是杨母的书,韩晓愣了愣,放下手中的,刚才激动的如看到人民币的心情也瞬间平复了。
    “这是你妈的书,那卖了不好吧?咱们别卖这些书了,先把院子里的废品卖了吧。”
    “没事,不用的,能卖。”这些书在杨钒眼里和一堆废纸没什么区别,如果早知道能换钱,说不定他早卖了。
    “那好吧。”现在杨钒吃饭最要紧。
    韩晓和杨钒将院子里的杂物按类给分开装到编织袋里,不能装的大件就分类在一遍放好,将书也用袋子装好,装的时候韩晓还给大致过滤了一遍,把他们现在能看的给留出来了一些。
    东西弄好后,看着院子里放着的一堆,单靠他俩要搬到废品收购站非得累死不可。
    最终他们决定去废品收购站看看他们有没有车子。
    去了镇上唯一的废品收购站,跟收购的那个老伯说他们家有大堆的废品要卖,但是太多了,他们弄不来。老伯说如果东西多他们可以去家里收。
    后来那个收废品的老伯骑了个破旧的三轮车跟他们一起回去了,要卖的东西里废铁和书占了很大一部分,虽然这个年代这些东西论斤卖都是一两毛或是几分钱,但架不住他们东西多呀。这些院子里的废品都是攒了好几年的,书也有好多。
    靠着这些废品虽然不能让他们马上有大笔的钱,但他们俩还是激动了,总共卖了三十二块毛五毛八分呢!能不高兴吗!

12。122。312。&

坐在堂屋的桌子旁,两人商量手里这些钱要怎么用。
    “杨钒,这钱你打算怎么花?”
    这钱是卖杨钒家的东西得的,理所当然的要问杨钒,这钱怎么用。
    “你说。”
    杨钒这是让韩晓做主呢。韩晓想了想,也没推辞,直接就提出了意见。
    “那咱们这样你看好不好,我们先拿出五块钱还给那两个同学,剩下的你拿着,平时吃饭用,行吗?”
    “嗯。”
    ,
    杨钒没什么异议,觉得听韩晓的挺好。
    这个镇子不大,经济不是很发达,他们的钱也不多,所以想要靠着这点钱,去做什么转钱的营生,还真的是很难,目前他们只能走一步说一步。
    中午时候是韩晓和杨钒出去买了面粉,青菜,油盐调料,然后回家做的饭。只有三十多块钱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呢,自己做最饭省钱划算。
    看着韩晓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杨钒突然感觉其实生活并没有多么糟糕,如果这个女孩能一直留在自己生命里就好。
    已经很久没人这样关爱的给自己做过饭了,杨钒眨了眨湿润的眼角,快步走进厨房,帮韩晓烧火。
    上辈子韩晓和杨钒在一起生活过,当然知道杨钒的口味。杨钒有着北方人特有的特点,喜欢吃面,不喜欢吃米,前世韩晓为此还特意从网上下载了食谱,学做了很多的面食。
    今天韩晓做的是拉面,虽然没有丰富的菜,也没有肉,但是胜在味道好,而且这是韩晓给自己做的,所以杨钒心情很好的将锅里最后剩的都扫荡了。
    吃完饭杨钒很自觉的收拾碗筷去厨房清洗,让韩晓歇歇。心为三十多岁的女人,韩晓看着杨钒这么上道,勤快,很是欣慰。她坐在凳子上开始想一会怎么和杨钒说以后的事,还有上学的事。
    虽然现在快放假了,不适合去学校,最早也要等到明年下学期开学,但毕竟杨钒已经两年没上学了,如果要重回到学校,那还是要将以前的课本重新好好看看学学的。
    很快杨钒就清洗好回来了,等他在对面的凳子上做好,韩晓就开始严肃、认真的和杨钒谈话。
    “杨钒,你以后打算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
    杨钒不明所以的看着韩晓。
    “就是你以后的打算呀?”
    “哦,等过年后,我就又能拿到五百,就有钱了,我今年十五,等十七的时候就可以拿回我们家的田了,到时候我会好好田的,我会去你家提亲的,你放心,我不会让你下田的,我会好好干,让你过上好日子的。”
    “还有呢?”
    这个时候的杨钒和大多数的农村人一样,结婚、种田,养娃,但是韩晓想让杨钒想更多的东西。
    “还有?还有,我一定会努力挣钱,让你过上好日子的,我听说过可以出去打工,镇上有人去南方打工,挣了大钱。我也可以去打工,给你挣很多钱,到时候,让你可以买很多东西。”
    这就是杨钒现在的想法,十七岁的时候就可以拿到自己的田,等和韩晓成亲了,他会好好干活,不会让韩晓吃苦。而且杨钒看着韩晓这瘦瘦的身板,白皙的脸颊,明显也不是吃苦干活的。
    杨钒还真想对了,韩家家里只有韩晓一个孩子,爷爷奶奶都很疼韩晓,一般都不让韩晓干活的,爷爷在的时候特别疼韩晓,每次进城都会给韩晓捎带好东西,基本上,在孩子堆里,韩晓的吃用是头一份。
    爷爷去世后和奶奶相依为命,奶奶也是疼韩晓的基本上不用韩晓下地,而且之前本身韩晓怯懦胆小听话,虽然帮着奶奶做活,但真没受过什么苦。
    前世的韩晓虽然知道奶奶辛苦,但没现在感受这么深,现在韩晓才正真明白,在这个年代,靠着几亩地奶奶供自己读书是多么的不容易。
    “我现在在读书,以后会考高中,考大学,会离开这里去外面上学的。大学毕业后可以在外面大城市工作,你要一直在家种田吗?这样我们就不能一直在一起了。”
    “我可以跟着你去外面打工,我们不会分开的。”
    刚得到温暖,马上又要回归一个人的寒冷,杨钒听到要分开平时,总是没什么表情的脸上漏出了惊慌、不安。
    “外面可以打工,但是你初中都没有毕业,是很不好找活干的,而且挣得钱少,活还很累。说不定将来你连自己都养活不起,还怎么养活我,让我过上好日子呀,而且外面大学生都有好多人争着要娶呢。”
    看着明显情绪激动的杨钒,韩晓虽然心疼,但还是要吓一吓他,要让他读书,要俩人一起改变命运,她希望这辈子两个人都能好好的,能携手过上幸福的生活。
    对呀,韩晓是要一直上学的,是要去外面的,自己什么都不会,将来会不会嫌弃自己不要自己呀,而且种地、打工也不一定有大学生毕业挣得钱多,韩晓会不会被其他大学生抢走呀。
    心里慌乱的杨钒根本就没注意到韩晓说话的漏洞。就算将来杨钒打工挣得钱不多,韩晓自己如果正式大学毕业,也能挣钱养家的。而且韩晓现在才初二,成绩并不突出,考上考不上大学还是另外一回事呢。
    巨大不安使杨钒站起来一步跨过去,将韩晓扯进怀里,紧紧的抱着不松手。
    “不分开,不分开,你是我对象,你不能嫁给别人,你是不能嫁给别人的……”
    看着这样的杨钒,使韩晓想起了前世,杨钒最后出事前要走的那一晚。杨钒也是这样紧紧的抱着自己,好怕自己消失一样,但最后消失的却是他。
    韩晓伸出手回抱着杨钒。
    “不分开,我也不想我们分开,我们一辈子都不分开。”
    韩晓挣扎着领杨钒抱的没那么紧了,抬着头看杨钒说。
    “如果要我们一直在一起也不是没有可能,你可以和我一起上学呀,这样以后我们就能一直在一起了。”
    韩晓忽悠杨钒,最终的目的是让杨钒重回学校在这个小山村了,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对于他们来说,考学是一条最好的出路。而且,现在杨钒还太小,不多点读书,即使韩晓有前世的记忆也并不能保证她和杨钒就一定能过好。世事多变,未来,谁又能说的清呢。
    听见韩晓说有办法他俩一直在一起,杨钒是高兴的,他不想韩晓以后上学,他只能远远的看着,让她甚至有可能走出自己的世界。
    但是上学,这是杨钒怎么也想不到的,他已经被开除两年了,而且他也没钱上学呀,半年学费就六十多呢一年两个学期最少也要一百二,他一年也就五百块钱的生活费。
    韩晓像是看出了杨钒的想法似得说“你可以和我一起读初二,你是初一快读完才退的学,有空我给你补补课,咱俩能一起在一个班上学,你不高兴吗?”
    “还有,你不用担心钱的问题,明年你不是能的到五百吗?我们可以先交学费,至于其他的钱,我们再一起想办法,好不好吗?”
    韩晓拉拉杨钒的胳膊,对着杨帆撒娇,看着这样的韩晓杨钒的感觉是新奇的,不自觉的就点了头。
    “那就这么说定了,等过了年你和我一起上学。”
    “可是我是被退学的,老师还能会让我上学吗?”
    “你只要好好学肯定能上。”韩晓觉得这事到时候可能要去找一找他们班老好人的班主任林老师。
    最大的事确定了,韩晓心情很好,又和杨钒商量了其他的,基本上确定了杨钒以后会每天看韩晓初二的课本,来复习功课,准备明年上学。
    俩人坐在堂屋说着话,时间的脚步慢慢的挪动。不知不觉的就到了韩晓回家的时间。
    俩人虽然在一起才一天,但感情却已经很深了,韩晓有前世的缘故,而杨钒则是因为对温暖的渴望。
    这个长相清秀的女孩是这些年以来第一个,给自己温暖,不嫌弃自己的人。虽然自己也有两个朋友,但是都没这个小女孩,让自己觉得温暖,安心。
    这是自己的对象呢,以后就是媳妇了呢!光想想,杨钒就觉得热血沸腾,感觉以后的日子真是美呀。
    杨钒家的自行车早在几年前进了李家的门就不属于他们家了,所以现在是没车子的,他交通工具就是靠走。
    寒风呼啸,韩晓舍不得在大冷的冬天让杨钒送自己回去,再自己一个人在冷风中走回来,所以这次严词拒绝了杨钒想关爱表现的好意。
    挥一挥手,带着扬帆吧不舍的目光在寒风中,骑着车子走了。剩下杨钒站在胡洞口,望着韩晓远去的背影。

13。122。312。&

韩晓回到家后,奶奶正在厨房做饭,她连忙放好车子,洗手去帮忙。奶奶看着韩晓回来了,很是高兴,问韩晓今天在同学家过得怎么样。
    韩晓笑着说过得很好,奶奶从韩晓的语气中也感觉出韩晓玩的不错。她只有这一个孙女,以前都不出去,现在能出去交朋友了,而且处的好,奶奶当然心情不错。
    不过不知道如果韩奶奶知道韩晓是去杨钒家,还会不会这么欣慰了。
    星期一开学,本来韩晓是打算,中午去找杨钒,下午带着他来学校还钱的,不过当一大早韩晓来到镇上时,杨钒已经等在了去学校的那条路口。
    杨钒冒着冬日的寒风一大清早在这等着,可不是为了什么还钱,他是为了见韩晓。
    自从那天周六韩晓回去,没走远,杨钒就开始想韩晓了。觉得自己的屋子空荡荡,又冷又没人气,不仅没人陪自己说话,也没人给自己做饭。
    杨钒自己做的饭当然没有韩晓做的好吃了,当年韩晓可是为了杨钒专门学过厨艺的,又加上那几年自己的琢磨,现在韩晓的水平去酒店当大厨都能合格。
    “你怎么一大早就在这?来这多久了,冷不冷呀?”
    看着一早立在晨雾中,头发和眉毛都有些寒霜的杨钒,韩晓又高兴又心疼。高兴的是今天一大早就看见心心挂念的人,心疼是因为,在这寒冬,一大清早杨钒在这晨雾中不知道等了多久。
    “不冷,我才来。”
    杨钒一边答话,脚下不停的走过去很有眼色的去接过韩晓手中的车子推着,俩人边走边说。
    韩晓是想着自己先回学校和老师,罗宇阳他们打个招呼,再让杨钒去学校还钱。
    这样在老师那能让杨钒印象好点,也能让罗宇阳他们知道杨钒是真的借钱还钱了,以后不会再找杨钒的麻烦。
    杨钒是怎么着都行,反正他无所谓,见韩晓才是让他最高兴的。
    韩晓和杨钒说着话,一起往学校走了一段路程就各自分开了,韩晓去学校,杨钒回家。
    现在已经快八点了,街上已经有不少人了。
    在这个年代,尤其是思想传统经济不发达的小镇,人们观念还是相当守旧的。虽然十六七就可以结婚,但就算是定了婚的小青年在大街上也都是规规矩矩的,就连牵个手了也会被阿婆、大婶们交头接耳的议论几天的。
    杨钒今年十五岁,这个年纪正是是各位有要嫁闺女的大婶考虑的时候,而且杨钒有近一米八的大个子,长得又周正。走在大街上,少不了姑娘大婶们的瞧看。
    只是杨钒本身不喜笑,看什么都淡淡了,而且冷着脸的时候让人感觉他浑身散发着寒气,就算有韩晓在身旁也只是柔和了一点点。所以也没哪个盯着一直看的,但是还是时不时有偷偷瞄的。
    一男一女他们俩走在大街上,还都是半大的孩子,尤其是韩晓一看装束就知道是学生。
    再加上杨钒在镇上名声并不好,难免不会有人认出他。韩晓不想自己和杨钒为这些饭后无聊的阿婆、大婶们增加谈资,所以果断的和杨钒分开了。
    要避嫌呀!
    韩晓回到学校趁着课间,将杨钒下午要还钱的事告诉了他们班主任林老师。
    这两天林老师已经想起杨钒是哪号人物了,毕竟她在这镇上教学也有些年头了。她倒没那么迷信,不是像镇上的那些人那样看待杨钒,是什么灾星。
    当年杨钒母亲也在这工作的,但俩人不在一个办公室。林老师只知道杨母工作很尽职尽责,对同事也和睦友善,后来杨母出事了,她在葬礼上见过杨钒,只是觉得这个小孩有点不爱说话。而且父母都出事故死了,才八岁大的孩子,挺让人心疼的。
    后来知道和杨钒母亲同一个办公室的一个同事收养了杨钒,当时还挺为他高兴的,但是后来断断续续的在同事间的聊天中多多少少也听过杨钒的事,知道他过得不太好,那位收养他的同事的妻子品行不是很好。
    但毕竟没有与自己有太大的干系,听到也只是唏嘘感叹一下罢了,渐渐的后来大家关注杨钒的信息就越来越少。
    等到杨钒来这上初中的时候,人们才又从新记起了杨母想起了他。
    上初中的杨钒总是独自一个人,沉默寡言的,小小年纪就让人看着感觉阴冷,浑身上下没有一点这个年纪孩子该有的调皮活泼。
    经常看到他身上挂彩,他们班主任以为他被人欺负了,叫到办公室却没有问出什么。但有不少同学都看到了杨钒经常和人打架,有时是校内的,有时是校外的,但杨钒自己不说老师也不能怎么办。
    当初他被退学其实很多老师私下都议论过这件事,杨钒虽然是出了名的打架王,但从来没闹出过什么大事。
    至少老师看到了是一个沉默寡言不在班里惹事,成绩还不错的学生,他经常打架也只是听说,并没有学生或是家长来学校他告他的状。
    其实老师们是不知道当初那些找杨钒事的都是冲着杨钒手里的钱去的,抢了钱的,不可能说出去,没抢到钱的,还没被杨钒打的,由于自己本身目的不纯,也不敢往外说。
    毕竟欺负一个孤儿,抢人家钱说出去不是什么好事!
    但是当时参与打架的另一个学生就不一样了,明显的“惹事精”。
    仗着学校教导主任是自己的叔叔,经常欺负同学,没少家长找来学校,但碍于教导主任的权利大家最后都不了了之了。慢慢的造成那个孩子更是无法无天了,欺打新同学,对同学要钱勒索,甚至还向新来的老师要过所谓的“零花钱”。
    那个时候校长是新调过来的,教导主任就是学校的土皇帝,如果教导主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是干脆纵容保护,根本就没人敢管他。
    当年那件事发生后不少学生、老师虽然明面上不说什么,但是暗自高兴觉得解气的还是有不少人呢。
    后来杨钒被退学了,如果不看他和人打架,单从成绩来说,他们班主任当时还可惜了很长一阵子呢,私下里还为杨钒叫屈过。所以林老师对杨钒的看法并没有十分的差,但是毕竟这孩子已经离校两年了,而且这两年的名声是真不好。
    看着韩晓这个平时不怎么喜欢说话,但做事向来都是规规矩矩从来不会惹事的学生和杨钒关系这么好,林老师不自觉的担心忧愁了。
    “韩晓,你现在是初二,明年就要初三要考高中了,平时有时间要好好学习,不要乱跑,知道了吗,不然老师和你家人都会担心的。”
    如果韩晓真是一名初二的小女生,肯定会以为这是老师关心自己呢。可韩晓虽然身体还是小女生,但心智确实几十岁的怪阿姨了,所以尽管老师全句没提一个和杨钒有关系的字,可老师没有说出口的那些意思韩晓还是能明白。
    但是韩晓没想去和老师解释,说什么和杨钒关系好并不会影响自己学习,自己也不会跟着他惹是生非的。怎么解释,难道要说自己是重生的是成年人的心智,自己不仅不会被杨钒带坏,还会改变他。
    说出去谁会信呀,指不定让人以为这孩子中邪了呢,所以韩晓还是老老实实的应下了。
    “嗯,老师放心,我会努力好好学习的,争取考个好高中为老师、为家里争光。”
    看看,多官方,多么标准正确的回答。
    上课前韩晓就已经和罗宇阳说过还钱的事了,所以放学她直接去校门口找杨钒,等罗宇阳把王元他们叫过去。很快人就在上次打架的小胡同口了,韩晓将杨钒手上的五块钱递给了王元,让他还给他们村的那两个初一的,并解释一下杨钒当初并没有恶意。
    虽然王元他们对杨钒并没有好感,也不相信他当初就是借钱,但现在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