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瓷王-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蒙面文士淡淡一笑,“王爷安好。在下丝毫没有忘记与王爷的合作。王爷放心,只要王爷一声令下,我等即刻冲进南京城去。协助王爷登上大宝。不过,我想要提醒王爷的是,虽然卫军远离京城。但京城之外地神机营却有3万骁勇善战的骑兵,单凭我等的力量,怕是不足以成事。”

朱阴森森地一笑,“你有所不知。如果本王没有猜错的话,燕王朱棣此刻定然已经带兵从北平启程了,要打着进京赴丧的旗号图谋不轨。如此一来。我那侄儿定然会派林沐风率神机营骑兵去欢迎燕王的人马,到那个时候,京城空虚,我等趁虚而入,一鼓作气拿下京城,只要本王将朱允取而代之,本王就下诏号令天下。江山在握了。”

蒙面文士心中一惊。忍不住深深地望了朱一眼,半响才低低道。“王爷谋划之深,在下深感佩服。既然如此,就请王爷进寺中小住安心等待吧。来人,服侍王爷进寺中安歇。”

朱点了点头,进寺而去。

寺门缓缓关上,寺外一棵百年老松上纵身跃下一个黑衣青年来,向着蒙面文士躬身一礼,也不做声。

“你进京一趟吧,按照我的吩咐,一步步来,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暴露身份。”蒙面文士摆了摆手。

“你难道还信不过那人吗?小的觉得,他说的对,单凭我们这些人根本不足以与大明朝廷相抗,既然他已经答应了…………何必要……”黑衣青年犹豫了一下,上前小声道。

“去吧,不是我不相信他。而是,我必须要有完全之计。记住,将我的信带给他,其他地你就不用管了,我自有主张。”蒙面文士声音变得冷厉起来,黑衣青年不敢再多言,纵身飞跃而去,身形转瞬间消失在深山峻岭之中。

恐怕就算是林沐风也没有想到,朱元璋驾崩才不过区区一天的时间,这一消息就传到了北平燕王府。不仅是如此,朱元璋死后京城里的所有“动态”,包括朱地突然神秘失踪等,朱棣都一清二楚。后来林沐风才知道,这是一种飞鸽传书的通讯联络方式。

“道衍先生,如今父皇驾崩,我们该如何为之?”朱棣沉声道。

姚广孝双目中投射出狂热的光芒,他非常地痛恨朱元璋,朱元璋的死讯让他感到很痛快,如果不是顾及到朱棣的感受,他早就放声大笑起来。他定了定神,低低道,“王爷,臣以为,王爷可以上书请求进京为先皇发丧,如果朱允拒绝王爷进京,那么,王爷就可以借机起兵,只要大兵至京城,王爷就可以控制住京城的局面,继而发动群臣取朱允而代之。”

朱棣缓缓点头,“先生所言甚是。本王已经传书京城了,不管他愿不愿意,本王都要动身赶赴京城,为父皇发丧,这是为人子者基本地孝道,谁敢阻拦本王?不过,本王担心的是,与本王怀有同等意图的不仅仅是本王…………对了,道衍先生,派人严加注意各地藩王的动静。”

“臣知道了。不知王爷何时动身赶往京城?”

朱棣冷冷一笑,“本王带甲十万,即刻启程。道衍先生,你与本王世子率军20万镇守北平,只待本王号令一发,尔等起兵南上攻入京城。本王对这皇位,志在必得,先生一定要慎之又慎,不得有半点差池。”

“臣遵命。”姚广孝肃然点头,躬身一礼。

皇宫中一片阴沉死寂。夕阳的余晖中,宫中的太监宫女们个个素服加身,来去匆匆,关于朱元璋的国丧大礼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林沐风回家略微小睡了一会,就又赶进了宫去。在进宫之前,他传下军令,神机营地3万骑兵处在了高度紧张地待命状态之中。此时此刻,这京城中再也没有人比林沐风更加清楚和明白,这大明江山安乐祥和的背后,是多么地波澜汹涌暗流涌动。无论是远在北平地燕王朱棣,还是神秘失踪的齐王朱,以及那些势力雄厚的各地藩王,他们都恨不得率军杀进京来,将朱允从皇位上驱赶下来。

他行走在宫道上,没有多久,就见前面有一个一身白裙的小女孩哭喊着从后宫的方向奔跑过来。是宝庆公主?林沐风心中一惊,他此刻精神高度紧张,就怕这宫里出什么乱子。

宝庆奔跑过来,见是林沐风,就一头扎进了他的怀中,哭喊着,“我要见父皇,我要父皇,他们不让我见父皇,我要父皇…………父皇,宝庆想你了……”

林沐风暗暗叹息,轻轻将宝庆抱起,安慰着她,“公主殿下,先皇已经归天了,殿下节哀吧。”

“不,不,不会的,父皇还要带宝庆去江南游玩呢,父皇!”宝庆的小脸煞白,泪如雨下,摇晃着的小手在林沐风的后背上不断的拍打着。

第二百二十三章 螳螂捕蝉未必黄雀在后

林沐风无语地紧紧抱着怀里这个失去父亲的孩子,她虽然贵为公主,但也毕竟还是一个幼童。对于她来说,死去的不是一个皇帝,而是一个可以依赖和撒娇的父亲。

突然,后宫方向突然浓烟滚滚,“起火了!”

林沐风大惊,犹豫了一下,只得抱起宝庆撒腿就往起火的方向跑去。起火的是玲珑宫,是朱元璋一个嫔妃曹氏的宫苑。曹氏13岁进宫,如今还不到20岁,虽然不用殉葬的圣旨已经下了,但可惜的是,曹氏在闻听朱元璋要众嫔妃殉葬的时候,就已经精神崩溃了,或者说,受到严重的刺激神经出现了问题。

谁也没有想到,她居然会在自己居住的宫苑中放火自焚了。等林沐风赶到的时候,现场已经是一片火海,没法再救了。太监宫女们慌乱地救着火,耳中隐隐从宫苑中传来尖细的惨叫声。

一个太监惶然道,“林大人……”

“速速救火,以免火势蔓延到其他宫苑。”林沐风放下已经吓呆了的宝庆,把她交给一个宫女,然后自己也拎起一只木桶,投入到救火的行列中。一直到傍晚时分,火势才完全被扑灭,整个玲珑宫苑都成了一片废墟。

宫中的慌乱没有持续多久。2日后,朱元璋的国丧顺利举行,当那批真人瓷俑伴随着豪华奢侈的批量殉葬品一起埋葬进朱元璋的陵墓之后,所有的丧事仪式处理完毕,林沐风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第三天的朝会上。

兵部侍郎齐泰惶然上殿禀报,说是燕王朱棣带兵10万带着进京赴丧的旗号,一路急行军,已经进了山东境内。

朱允面色大变,他焉能不知朱棣到底是想要干什么。他怒道,“先皇遗诏,各地藩王不许进京赴丧,难道燕王要抗旨吗?”

黄子澄出列奏道。“皇上,燕王举兵进京,必是意欲起兵谋反。臣以为,朝廷应派兵抗击。同时,皇上应立刻下诏昭告天下燕王谋反,宣天下兵马勤王共诛燕王乱军。”

朱允眉头一跳,犹豫了一下。

林沐风听完黄子澄的话,恨得牙痒痒。这朱棣正愁找不到起兵谋反的理由呢。测试文字水印3。你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就给他扣上一顶造反的帽子,不是正中他的下怀?无知啊,愚蠢!难怪朱元璋活着地时候,常常说这黄子澄志大才疏,名不副实,跟三国时候的马谡有得一比。此时,朱的危险还未解除,如果再让朱棣公开站到朱允地对立面,这局面可真就是要乱了。

林沐风赶紧出来躬身拜去,“皇上。臣以为万万不可。”“林爱卿,你智谋深远,快些说说。朕该如何。”朱允早就想开口问问林沐风,见他出列,不由大喜。

“皇上,臣以为,单凭燕王带兵进京赴丧就判定燕王谋逆,非常不妥。如果圣旨一下。势必将燕王逼上绝路…………皇上,臣觉得,皇上可先行派大臣前去燕王军中宣读先皇遗诏。如果燕王真心赴丧,必然会遵从先皇遗诏退守北平,如果燕王不尊先皇遗诏,到那个时候,皇上再下旨剿灭燕王军马也不迟。”林沐风缓缓道。“先皇在日曾有密旨给臣。嘱咐臣时时进谏皇上,不要小不忍而乱大谋。”

林沐风后来的声音很小。也就是朱允能听得清楚。朱允长叹一声,点了点头,“诸位爱卿,林爱卿所言有理。你们谁去燕王军中宣读先皇遗诏?”

众臣个个面面相觑,沉默不语。燕王之心,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此次带兵进京,十有八九有谋反篡位之意。倘若如此,去他军中宣读遗诏岂不是送死吗?

朱允心里微怒,正要发火,却见方孝孺肃然站出身来,“皇上,臣愿意前往!”

朱允大喜,“好,好。传旨,封方孝孺为文华殿大学士,前往燕王军中宣读先皇遗诏!”

方孝孺慷然而去。望着他离开大殿的背影,林沐风心头一阵激荡。这方孝孺与朱棣可谓是一对生死冤家啊!按照史书的记载,在“靖难之役”期间,方孝孺拒绝为篡位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刚直不屈,孤忠赴难,被株10族。

如今情形大不一样了,朱棣还未成事,方孝孺与他的会面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吧……林沐风正在思量着,突然听到朱允那愤懑地声音,“退朝,林爱卿留下。”

去了朱允的寝宫,朱允一屁股坐下,摆了摆手,“沐风,你不要拘谨,你我虽是君臣,也是知己和兄弟,这是内宫不比朝会,你坐下说话。”

林沐风微微一笑,躬身道,“皇上,君臣有别,这是基本的礼节,臣不敢违背。”

朱允叹息一声,“沐风,难道我坐了皇帝,你便于我疏远了吗?算了,不说这个了,你来给朕说说,对燕王,朕该如何?”

对于现在已经坐上帝位的朱允来说,各地藩王尤其是燕王,就好比是屁股下的钉子,让他寝食不安呢。如果不能解决了藩王之祸,他这个皇帝也当不安稳。其实,不仅他明白,满朝文武也都心里跟明镜似的。

“皇上,臣以为,燕王乃至其他藩王之事,不可操之过急,应徐徐图之。如果皇上信得过臣,臣当逐步为皇上剪除后患。”林沐风想了想,毅然道。

“你是朕最信任的人,朕不相信你还相信谁呢?”朱允笑了笑,“好了,就这么办吧,沐风,朕可是就指望你了,你不要让朕失望。对了,这些日子嫣然心情不好,你抽空去陪陪她,等天下安定了,朕就会为你们做主。”

“臣遵旨。”林沐风躬身拜去。

从皇宫出来,林沐风骑马在路经西大街的时候,在街道的拐角处突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背影。他心头一跳,急急吩咐随从先行回府,自己迎了上去。

“……”黑衣青年细细叙说了一番。

林沐风地眼神越来越凌厉,同时又越来越温柔,低低道,“回去告诉他,我答应他的事情一定会做到,京城里一切有我,让他保重自己。”

黑衣青年深深地望了林沐风一眼,跪倒在地拜了一拜,然后起身匆匆离去,转眼间就消失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

林沐风仰首望着蔚蓝地天宇,心潮起伏着。事情的变化已经出乎了他的意料,但事情的变化又带给了他太多太多的惊喜。

冷冷一笑,“朱,朱棣,螳螂捕蝉未必是黄雀在后,说不定是老子这只猎鹰在后呢。既然暴风雨要来,就来得更猛烈一些吧!”想到这里,他又扭头向皇宫奔去。

林沐风去而复返,朱允倒是有些奇怪,“沐风,何事去而复返?”

“皇上……”林沐风跪拜在地,“请皇上成全!”

朱允面色一变,在殿中来回踱步着,神色变幻着。林沐风没有说什么,只是跪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

半响。朱允默默俯身下来,一把将林沐风扶了起来,叹息道,“朕其实也知道,他们家的冤屈。沐风,你放心,只要他能协助朕平息逼宫之乱,朕绝不会食言地……这是朕的密旨,沐风你拿去吧。”

林沐风大喜,“多谢皇上!”

朱允拍了拍林沐风的肩膀,苦笑道,“沐风,朕这里好说,可是,嫣然那里怕是不好说吧,你这…………哎,朕希望你将来不要辜负了嫣然才好……”

林沐风面色一凛,刚要说什么,突听一个轻柔的声音传了进来,“皇兄,沐风,说我什么呢?”

朱允耸了耸肩膀,摆了摆手,“看看,说曹操曹操就到,朕要去御花园赏花,你跟嫣然说话吧,朕要走了。”

“皇上!”

“朕不管了,朕要赏花。”朱允哈哈笑着带着几个太监和宫女出殿而去。不见了?”朱嫣然没有发觉林沐风的神色古怪,脸上仍然是一片焦虑之色。

林沐风定了定神,“不错,等我赶出宫去的时候,他已经失踪,怕是早就有了准备。不过,嫣然,你放心,我已经有了完全的准备。嫣然,你神色憔悴多了,要多注意自己地身子。”

“你也一样,不要太操劳了。”朱嫣然柔声道,顺手接过宫女递过地一杯茶水,递给了林沐风,汪汪似水的眼神中,投射着深深地柔情和爱意。要不是在这深宫之中,她早就投入进自己心爱之人的怀抱,在他宽阔的胸膛上寻求依靠和温暖了。

朱元璋就这么死了,坚强如朱嫣然者,心里也是空落落地,有些无所适从的感觉。靠山去了,守着这片万里河山,生活能像以前那样安逸和惬意吗?怕是不能了。起码,暂时不能了。

第二百二十四章 今晚加油生孩子

从皇宫出来,已经是薄暮傍晚。一个人,慢慢行走在这春暖花开的南京城街头,耳边传来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喧嚣之声,打眼望去,前面人来人往,文士仕女贩夫走卒穿流如梭。林沐风突然感到一阵阵头晕目眩,想呕吐,浑身无力。

以前种种,现在种种,前世种种,今生种种,一起纷至沓来,让他难以自已,眼神迷蒙起来,一时间似乎缺乏了前进的方向。不知怎么地,他突然对这尔虞我诈的权力纷争感到异样的厌倦和憎恶。他想要逃避,甚至,他想要回到自己那个工业化文明的时代,仍旧做回那个每月领2000块工资的工艺美术师。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林沐风喃喃自语着,脚步有些虚浮,“权力又如何,财富又如何?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啊!”

回家去,柳若梅也不知作何而去,大概是回娘家了吧。而忽兰,也不见人影。换了身便袍,林沐风出门信步而行,不知不觉,茫然间居然来到了武定侯府外的一条街上。路边有个清幽的小酒馆,进去点了几个小菜,喝了两壶酒,自觉有些醉意,便付了酒钱摇晃着身子外出而去。

南京城的春天当真是和风徐徐。华灯初上时,街上行人未见减少,仍旧是那么的喧闹。朗月挂于天空,林沐风站在当街仰首凝望明月,其行甚为怪异,引得来往行人议论纷纷。

“我走在清晨六点无人的街

带着一身疲倦

昨夜的沧桑匆忙早已麻木

在不知名的世界

微凉的风吹着我凌乱的头发

手中行囊折磨我沉重的步伐

突然看见车站里熟悉地画面

装满游子的梦想还有莫名的忧伤

回家的渴望又让我热泪满眶

林沐风突然想起了前世某歌星这首有些悲凉地歌曲《回家》,小声哼哼着缓缓向来路返去。浑然不知,两顶华丽的小轿已经在他身边噶然而止。

一张艳丽妩媚的俏脸从轿中探出来,脸上带着一丝奇色。大声呼道,“这不是林沐风林大人吗?既然来到侯府之外,何不进府一叙?”

林沐风陡然一惊,心神立即收了回来。慢慢抬起头。略微一顿便淡淡一笑,“原来是永嘉公主殿下,沐风随意散步,不想偶遇殿下,呵呵…………沐风回家还有些琐事。改日再去侯府拜见侯爷和公主。”

永嘉公主哦了一声,望着林沐***光下落寞而去的背影,向另一张从小轿中探出头来的面色微微有些苍白地俏脸笑了笑。“颖儿妹妹,林沐风是不是来找妹妹你的?”

张颖面色大红,嗔道,“公主嫂子,不要取笑颖儿啊,林大人与颖儿非亲非故……他。他来找我作甚。”

永嘉公主呵呵一笑,“颖儿妹妹,你还不要说,前番要不是林沐风冒死抗旨,此刻想必你已经随南平一起嫁进林家了吧?对了,颖儿妹妹。你听到他刚才所哼唱之曲了吗?音律怪异哀伤,令人……”明。进去一看,忽兰正抱着小秋生低头在逗弄他玩,而柳若梅却在烛光下俯身洗着林沐风换下来的内衣。

“夫君,你去哪里了?吃饭了没有?我去让厨房给你做。”忽兰一喜,抱着秋生站起身来。“秋生。叫爹爹。”

“爹…爹。”秋生稚嫩地声音响起,两只胖乎乎地小手从忽兰怀里探出来。“抱抱。”

林沐风突然心里一暖,满身的落寞和莫名的伤感一扫而空………茫然什么?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什么做出一番大事业,什么改变历史,都是虚的,只有眼前这一切是真实的。不管怎样,自己今天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自己地亲人和爱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不能让任何人伤害她们。心情渐渐放松下来,他一把接过自己的儿子,紧紧地抱在怀里,笑了笑道,“若梅,这些活计让下人干便是了,你何苦非要自己动手。”

柳若梅袖子挽起,用白皙的胳膊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笑吟吟地道,“夫君的内衣自然要由妾身来洗,这是为人妻子地本分。”

林沐风怜惜地拍了拍她的肩膀,也没说什么,只是心里充斥着淡淡的温情和温馨。虽然现在的林家早已不是普通人家,家里奴仆下人一大堆,但柳若梅还是保持着一个习惯,亲自动手为林沐风洗衣服,当然主要是内衣。轻霞和轻云要代替她,她都不肯。林沐风明白,她是在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她对自己的深深爱意和无比的眷恋。

“夫君,今天忽兰跟若梅姐姐去柳家了。”忽兰笑着端过一杯茶,“还是把孩子给我吧。”

“对了,夫君,妾身听我嫂子说,我哥哥居然在外有个相好,是个歌姬……夫君,你抽空说说我哥,他怎么能这样?如果要纳妾就纳呗,为啥要在外鬼混呢。”柳若梅将洗好的内衣递给刚刚进门来地轻霞,擦了擦手,盈盈走到林沐风身前,皱眉道。

林沐风愕然,“怎么,兄长也开始寻花问柳了?不能吧?”

“哼,这两年我哥手里有了些银子就开始浪荡。”柳若梅不满地说,“整天不着家,我嫂子好不难过。”忽兰接过话茬,小声嘟囔了一声,“夫君也是整天不着家,也是整天忙忙忙……”

林沐风苦笑几声,“若梅,改天见了兄长,我说说他看。若梅,这些日子,我忙于宫里地事情,也不怎么在家,冷落你们了,我这心里也不是个滋味。”

忽兰幽幽一笑,也没说什么。但心里却是颇有几分抱怨的,林沐风自从上次要了她之后,就再也没有进过她地屋子,让她好不幽怨。柳若梅掩嘴一笑,“夫君,妾身看,你是真的冷落了忽兰妹妹了…………你不知道,忽兰妹妹整天在我耳朵边上嘟囔,她想要一个孩子呢。”

忽兰俏脸虽然一红,但她是胡女,没有汉人女子那种羞涩和含蓄,她大胆地盯着林沐风,“夫君,若梅姐姐有孩子,忽兰也想要一个孩子……”

柳若梅捧腹大笑,手指着忽兰笑得眼泪都流出来,“忽兰妹妹,你好不羞哦。”

忽兰跺了跺脚,“羞什么呀,姐姐,我是夫君的女人,自然要给他生孩子,我们吐鲁番人就是这样的。要是成亲后生不出孩子,那样会被人笑话的。”

柳若梅强忍住笑,推着林沐风向门外走去,“夫君,赶紧吧,你不要老在妾身这里歇着了,你今晚就去帮忽兰妹妹生孩子去。”

忽兰的屋子如今已经被重新装修了一遍,为了怕她想家,柳若梅派人从城中的胡商铺子里买来了很多的西域用品,像羊毛地毯之类的东西,乍一看上去,忽兰的卧房倒颇有几分吐鲁番的风情。

忽兰深情地望着林沐风,缓缓解掉了自己的衣裙。林沐风心情放松下来,心地的欲望就开始慢慢膨胀,望着忽兰那健康婀娜凹凸有致的身子,早已按捺不住,一把横抱起她,将她轻柔地放在床榻上,然后自己匆匆吹熄了红烛,也钻进了忽兰那温暖且香喷喷的被窝。

“忽兰,今晚我们啥也不干,加油生孩子。”

“夫君!啊,忽兰要……”

“王爷,此刻起兵是不是太过仓促了?大明朝廷虽然派出使臣前往燕王军中,但此刻守卫南京城的神机营骑兵主力仍然还在,我们这区区万人怕攻不进城中去。”蒙面文士淡淡道。

“不行,本王不能再等了。本王担心,如果再等下去,我那侄儿会拿本王的家眷开刀。哼,本王攻城只是做做姿态,目下燕王还在路上,只要我军挥军城下,本王相信,在满朝文武的压力下,朱允会答应禅位于本王的。你们放心,本王还有其他的安排。”朱冷笑一声,“明日一早,兵临城下!”说完,朱带着自己的侍卫匆匆而去。

黑衣青年躬身过来,“……要不要通知……”

“不必了,我倒是要看看,这齐王还有什么安排。除了我们这支军队之外,他还有什么倚仗。”蒙面文士的声音非常低沉,“这,或许是一个好机会。反正,对于我来说,齐王也好,燕王也罢,乃至那个新皇朱允,都无所谓,让他们暂时先内讧一阵吧。”

“可是,我怕……”

蒙面文士突然发出清脆的一声轻笑,“好了,你放心好了。那个人比你想象中的要狡猾,他不会有事的,他,他是一个大大的滑头……”

第二百二十五章 富可敌国

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呼月出。

唐人李贺这两句诗说得就是古代王朝早朝的事儿。“官街鼓”凌晨五更二点”敲起,相当于现代社会的早上五时左右。古代天子讲究勤政”,所谓“夙兴夜寐”,上朝理事,不敢懈怠。上朝的百官们当然更要早起,因为他们散居于京城各街坊,距上朝的宫殿还有相当远的一段路程。《明皇杂录》:“五鼓初起,列火满门,将欲趋朝,轩盖如市。”是晓色朦胧中百官上朝的真实写照。

如果说林沐风穿越到明初之后,尤其是入朝以后,让他感到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早朝。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准备上朝,实在是苦不堪言。也正因如此,他才对古代皇帝之“勤政”有了深刻的认识,不说别的,就单凭这每天都要早起处理国事的行为,持之以恒,足以证明,在古代要做一个有为的明君不是那么容易。

从忽兰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林沐风急匆匆赶去皇宫,参加早朝。等他赶到文德殿的时候,早朝早已开始了。朱允见林沐风悄悄溜进殿来,忍不住皱了皱眉头,他对林沐风什么都满意,就是对他经常早朝迟到感到不满。

据报,燕王大军已经进入山东兖州境内,不知道方孝孺的人到没到燕王军中。今天早朝一开始,很多大臣就开始上奏,要朱允下旨召全国卫军赶赴京师,行使拱卫之责,以防不测。万一让燕王军队长驱直入,京城就危险了。

朱允也有此意,不过。他还想听听林沐风的意见。

将目光投向林沐风,见林沐风还没反应过来,不由有些恼火。正准备点他的名,却见一个一个神态沉稳面目清秀的中年男子昂然而出,躬身一礼,“皇上,臣有话说。”

是驸马都尉梅殷。梅殷字伯殷,系汝南侯梅思祖从子,殷“天性恭谨。有谋略。便弓马”,非常受太祖朱元璋的器重。洪武十一年朱元璋将他的次女宁国公主下嫁梅殷。朱元璋共有16位驸马都尉,他最喜爱地,却是梅殷。做了皇帝以后的朱元璋,非常重视文治,尝以梅殷为山东学政,还嘉奖梅殷“精通经史。堪为儒宗”。

梅殷声名甚好,又是宗室长辈,即便是朱允,对他也颇礼遇。见是梅殷,朱允微微一笑,“梅驸马有话请讲,朕洗耳恭听。”

“皇上。皇上刚刚登基,不宜调度全国兵马。京师有2卫,分置京师周遭,臣以为。可将此23卫兵马调集两路,一路布置在淮安一线,防备燕王军马;另外一路,驻扎安庆和池州,以防宁王北上。另外,还可调集河南卫屯兵凤阳,可防开封的周王。”梅殷躬身道。“这样。京师安全必无忧矣。”

朱允大喜,心里暗暗点头。“不愧是皇祖父最器重的驸马,此策非常巧妙,不需调动全国兵马,避免了全国动荡。而兵分三路将燕王、周王和宁王三个藩王对京师的巨大威胁的来路封堵,紧紧将京师护卫其中,妙哉。”

齐泰嘴角一晒,上前道,“皇上,臣觉得梅驸马此策不佳。京师各卫本来环卫京师,如今调动两路,京师周遭便有了空挡,万一有贼兵来犯,京师的安全谁来拱卫?”

梅殷扫了齐泰一眼,淡淡道,“皇上,有林沐风林大人的神机营在,京师安全无忧。”

朱允还没说话,齐泰冷笑一声,“梅驸马,神机营只有区区3万兵马,如何能护得京师安全?京师乃大明朝廷重地,皇上所在,以区区三万人护卫是不是有些太草率了些?”

梅殷有些恼火,也不理齐泰,反向朱允再次躬身一礼,朗声道,“皇上,臣以为,林沐风标下神机营英勇善战,曾西定西域,千里奔袭漠北几让瓦剌亡国,此等骁勇精锐之师护卫京师,皇上当可高枕无忧了。”

朱允点了点头,“梅驸马所言甚是。梅驸马,这调兵之事就交给你了,朕封你为五军都督府左都督,赐你尚方宝剑,负责所有京卫军马的调度。”

梅殷领命而去。

黄子澄突然出列道,“皇上,臣有本奏。”

“爱卿请讲。”朱允摆了摆手。

“皇上,臣弹劾神机营兵马指挥使、锦衣卫都指挥使林沐风利用职权牟利事。”黄子澄咬了咬牙,大声道。

朱允心中一跳,扫了一眼林沐风,见他也是一幅惊讶状,这才淡淡道,“黄爱卿何出此言?”

“皇上,林沐风依仗皇上和先皇宠信,利用职权开设商铺瓷行与民争利,民怨沸腾。皇上,林家所开瓷行,以大明为号,已经在大明各地州府开设起数十座分号……据臣得到地消息,林家瓷行每日日进斗金财势堪比国库……而且,臣听说林沐风还私自调动锦衣卫入其瓷行做工,堂堂大明典狱锦衣卫沦为商铺杂役爪牙……”黄子澄缓缓说来,满朝文武皆震惊不已。早就听说大明瓷行获利颇丰,但他们也没想到大明瓷行地财力是这么的雄厚。日进斗金,堪比国库?

这一点,朱允早就知晓。他呵呵一笑,“这又如何?大明瓷行之号,乃是先皇所册封,至于说到林家与民争利,这定然是无稽之谈。据朕所知,林家瓷行利润之所以丰厚,乃是因为其所出瓷器精美绝伦冠盖中原……至于这锦衣卫……林爱卿,你有何话讲?”

林沐风暗暗冷笑,望着黄子澄,心里悠然而生熊熊怒火。对于这个史书上所言的“建文忠臣”黄子澄,他本来还存有几分好感。但这些日子以来,这黄子澄出于嫉妒,屡屡跟自己过不去,实在是可恶之极。还有那个齐泰,这两人勾结在一起,视他为眼中钉和肉中刺。

头一次,他有了要除掉某人的念头。

“皇上,臣蒙先皇厚恩,由商入仕,这一点天下共之。臣家所开瓷行乃是祖上所传,如今已经转给臣的岳父一家经营,臣早已退出瓷行经营了。说到与民争利,纯属造谣诽谤。臣可以对天起誓,大明瓷行公平买卖老少无欺,所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