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零极品女知青-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知道小英反应极快,跑到他们面前,张开双臂,用瘦小的身体拦住他们道:“你们不许走!必须跟我妈妈说对不起,不然谁都不许走!”
佑佑见状也跑了过去,张开小小的手臂拦住他们说:“不许走!”
“从哪冒出来的兔崽子,也敢拦我们!”大黑一看两个年纪加起来不过六七岁的孩子拦住他们的去路,想也没想,就甩了他们一棍子,凶神恶煞道:“给我滚开!”
肖承国自然不会让孩子们挨打,在大黑手举起来的一瞬间,他从背后掏出一个东西狠狠的丢到大黑的手上。
大黑‘啊’的惨叫一声,手中的棍子落地,要找罪魁祸首之时,发现地上是一把枪。
此时肖承国已经把手中抬着的榆木柜子放了下来,大步流星的走到大黑面前,捡起地上的枪,插进自己的后腰里,目光阴鸷的盯着大黑道:“孙秀满家的孩子?”
他身形高大,背对着正午的阳光,表情眼神都是极致的冷漠,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迫人的压力感。
大黑不知为何心生恐惧,不敢看他的眼睛,往后退了两步,缓缓的点了点头。
肖承国指着他的手,问:“疼吗?”
当然疼,大黑感觉自己的手都快被那枪给砸断了,但是他不敢说,只能瑟缩的点了点头:“疼。”
肖承国走过去,伸出右手大掌摁到他的头上,眼神犀利道:“疼,就对了。记住这个感觉,以后再敢做类似打人的事情,再敢欺负我的孩子、妻子,我就把你脑袋拧下来。现在,说对不起。”
压制自己头上的力气使劲儿几分,大黑先前被那把枪砸中已经吓得不轻,这会儿更是吓的六神无主,不停的跟曲红梅、小英姐弟俩道歉,肖承国这才放过他。
那几个孩子很快跑得没影儿,气氛有一瞬间凝滞,大家伙儿没想过肖承国身为公安,会说这种话来,都不知道说啥好。
等把所有东西搬进屋里后,林大姐忍不住道:“肖公安,你不知道孙秀满家里的情况,她丈夫三年前因公殉职,她生了六个孩子,上面还有两个有病的公婆,局里体恤她一个女人不容易,让她在局里的食堂做后勤工作。这几个孩子平时在家里都是她的公婆带,她公婆身子不利索,管不住,这几个孩子都是是大的带小的长大的。他们虽然行为举止恶劣了点,但是你生为公安,不能这样恐吓小孩子,小心孙秀满反咬你一口,告到上头去。”
“生为一个公安的家属,被两个毛头小子欺负,我要坐视不管,我还是男人?”肖承国把柜子放在新床的旁边,淡定道:“孙秀满尽管告,我还怕她不来。”
林大姐一时无言,帮着曲红梅收拾了一下屋子,就和李刚他们几个一人抱了一颗大白菜和大萝卜走了。
屋子里乱七八糟的,饭都快冷了,一家人匆匆吃完饭,肖承国去外面买了一盒子烫伤膏回来,给曲红梅细细上了药膏,心疼道:“疼不疼,是我不好,没买到民房,让你住进这样的屋子里受罪了。”
“没事的,不疼。”曲红梅靠在他的怀里撒娇,“国家的房源那么紧缺,私人的房子少之又少,哪有那么容易买到的。这个屋子其实挺不错的,一厅一卧一卫呢,咱们可以把客厅隔出来给孩子们住,还不用跟人抢厕所,多好的屋子啊,我觉得挺好。”
肖承国知道她是宽慰自己,嘴角勉强勾了勾,打定主意找到合适的房子就搬出去。省着她住在这样闹哄哄的大院里,面对其他人闹心。
那个孙秀满可是出了名的泼女人,占丁点理儿就不饶人,今天闹了这么一出,只怕以后的日子有的闹的。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肖承国出去赶牛车还回大队,曲红梅则带着两个孩子里里外外收拾屋子。
屋子是个大开间,大概30个平方米,中间修了一道薄薄的青砖墙,隔成了一个卧室,一个客厅。
客厅在外面,目前就放了一张吃饭的桌子,几根板凳,一些日用家具,就没其他东西了。看着空间还挺足,要给小英姐弟隔个小房间,再弄个上下床完全够。
卧室里面用具齐全,床、柜子、书柜、梳妆台都有,靠右边的位置还隔了一个大概7…8个平方米左右的小小卫生间,一家人上厕所洗漱是足够了。
屋外本来有很宽阔的一个大院子,正中间有个自来水水笼头,上空横七八竖的拉着铁丝,晾着大大小小的破旧衣服。
但是现在大半个院子都搭着雨棚,四家人,三家门口放着乱七八糟的杂物,好巧不巧的是,曲红梅的屋子就挨着孙秀满家的,另一边就挨着林大姐的。
林大姐知道他们要搬过来,老早就很识趣的,把原本占了他们家门口过道位置的东西全都清理到了自己家。
而孙秀满则完全没有自觉性,她家的炉子,乱七八糟的杂物占了曲红梅家门口大半的过道,还有对应的院子空位置也占了,弄得曲红梅他们搬家都差点进不来。
肖承国心气不顺,临走的时候把占道的东西全扔到了院外的道路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引起其他两家人的目光,都没有露面,在自己家里吃饭。
曲红梅也不是包子,先前又被那熊孩子烫了一下,心里也不舒坦,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扫帚,把放在自家门口的东西,也不管是谁家的,全部清扫出门去。然后拿着一块抹布,把家里里里外外的擦得干干净净。
第51章
打扫完卫生; 已经到中午一点多了。
曲红梅估摸着肖承国要下午才回来; 她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也不好四处走动。就把房门一关; 走到卧室把被子褥子铺好,叫两个孩子脱了鞋袜,上床挨着她睡觉。
单位住房狭窄; 没有炕,冬天都很冷; 一般生炉子取暖。
炉子却不能一直燃着,因为一户人家通常只有一扇窗户或者没有窗户,炉子在家里一直燃着会中毒。
于是晚上睡觉; 大家都是用卫生所打了点滴的空瓶子,装上热水裹着衣服,放进被窝里凑合着睡。
炉子还没买回来,曲红梅没地儿灌热水; 只能把两个孩子搂到自己的怀里; 盖上厚厚的两层被子; 娘仨挤成一堆睡在一起,倒挺暖和。
也不知道睡了多久,外面吵吵闹闹的一片; 曲红梅睁开眼睛; 看了看手表,才下午两点多钟,她才睡一个多小时。
外面很吵; 把两个孩子都吵醒了,小英迷迷糊糊地搓着眼睛问:“妈妈,谁在说话,好吵啊。”
佑佑也迷糊着眼睛,像只小猪一样往曲红梅的怀里拱。
“不管她们,你要是困,接着睡一会儿。”曲红梅安抚的拍了拍小英的后背,给她盖好被子。支起耳朵了听,原来是隔壁孙秀满在骂人。
孙修满在食堂做后勤工作,每天要等着整个总局的人打完饭菜,和其他在食堂工作的职工把餐盘子洗干净,打扫后厨卫生。再把晚饭要用的食材准备好,这才能下班回来,午休两个小时,下午4点又要去上班。
她回来看到自家的东西被扔的到处都是,大黑、二黑添油加醋的把中午发生的事情一说,孙秀满就在院里骂:“天杀的啊!一个大男人,一个公安!欺负我一个寡妇,欺负我儿子爹死得早,这么多东西给我乱扔,都不能用了!我要去找上头评理,这件事情不能这么算了!”
林大姐下午轮休没上班,听见声音从屋里走出来说:“你去找谁说?你没管好你两个儿子,让他们四处乱跑,撞着人家肖公安的媳妇烫伤了手,还死不认错,肖公安说他们两句怎么了?没打他们就算不错了!人家肖公安三天前就来大院说了要搬进来住,你当听不见,占着人家的地儿不挪窝。不是人家的东西,人家当然要丢出去,你现在闹腾给谁看呢!”
孙秀满立马哭嚎起来:“是!是我家男人死的早,是我孩子没家教,活该被一个大男人欺负!活该被你们串通起来欺负我们孤儿寡母!我也不活了,干脆我们一家子吊死得了,省得你们看我们不顺眼儿!”
她嘴里说着,却是乒乒乓乓的砸着曲红梅住得那屋儿的门,一屁股坐在屋前,拍着大腿又哭又喊,嘴里一直说着不活了的话。
院子里其他两户人家都忍不住跑了出来,一个长相斯文,面有菜色,身形很瘦,年约40的中年女人轻声漫语的劝:“孙大妹子,你别嚎了,孩子们都看着呢,你这样,影响可不好。我听说啊,那个肖公安以前当过兵,经常去边境那边出任务杀过人,他的腿就是杀人的时候被人砍得。。。。。”
说话的这人姓万,人们叫她万婶儿,在纺织厂上班,她的男人是局里分所,红星派出所的户籍管理公安,两口子脾气都比较好,为人很和气,但绝不是任人拿捏的软包子。
这些话也是万婶儿道听途说,故意吓唬孙秀满的。
她跟孙秀满做了快十五年的邻居了,这个孙秀满从以前就是个斤斤计较的泼妇性子。六个孩子一直就没怎么管过,时常欺负她的小闺女和小孙子,她们以前没少闹矛盾,孙秀满依然我行我素,可把她给气得。
现在好不容易出现一家人可以制住孙秀满一家子,万婶儿看热闹不嫌事大,直接煽风点火,吓不死你个泼辣玩意儿!
果然孙秀满一听肖承国杀过人,想起在局里见过肖承国几次,他皆冷着一张脸,一双眼睛看人的时候像是审犯人一样,个子又高又大,看着就叫人害怕。
听说他上个月抓捕犯人,一拳就把那犯人的下巴打歪了,牙齿都掉了两颗。
上头不但不觉得他工作出格,反而嘉奖他住隔壁大房子,足以说明这个男人多受上头重视,孙秀满心里就有些怂了。
不过几个孩子和大院的人都在旁边看着,她要在这个时候犯怂,以后如何在孩子们面前立威,如何在大院里立足。
遂叉着腰道:“当过兵又咋啦?他杀过人,我还杀过鸡呢,谁怕谁!今儿他们要不给我个说法,我一定。。。。。。”
话还没说完,她背靠着的房门突然打开,她一个没站稳,直接倒栽葱的倒了下去。
这还不算,倒下去的瞬间,一盆水从天而降,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端着一个木盆子站在门口,一脸惊讶的看着她道:“哎呀,对不住,我刚洗了把脸出来倒水,没成想我屋前还有人儿,你没事吧?”说着要去搀扶她。
孙秀满在肖家门口嚎了大半天,众人不信曲红梅没听见,这盆水泼出来,明眼是给孙秀满一个下马威呢。
大院其他人憋着笑,都有些佩服曲红梅敢跟孙秀满叫板,着实佩服。
孙秀满哪里不明白,落水鸡似的从地上爬起来,抬起手就要打曲红梅,哪知道这个时候院子里进来几个人,为首的人一声大喝:“孙秀满,你这是做啥!”
孙秀满一惊,回头一看,一个穿着女士中山装,满脸正气,头发花白的女人走了进来。
她身后跟着两个年纪比她小点的女人,手里拿着洗脸盆、搪瓷水盅、洗脸帕子、香皂啥的物件儿。再后面,是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拎着一个铁炉子的肖承国。
孙秀满一脸的凶狠在此刻变成了温顺的小绵羊,收回自己的手,一脸尴尬的招呼中山装女人道:“范大姐,什么风儿把您给吹来了,还带这么多东西来,快到屋里坐。。。。。。”
范大姐是范二白的大姑,是家属区妇女主任,平时专门管家属区女人们的大小事情。
这么多年来,孙秀满一直打着她家男人因公殉职的由头,没少让范大姐送吃的用得。
她家一半用具,甚至是孩子们衣服鞋袜都是妇联送的,因此她对范大姐格外客气,也怕惹怒了她以后拿不到东西。
“坐就不必了,我今儿来是给肖承国一家子送搬家慰问礼的。”
范大姐冷哼一声道:“先前我二侄子回来跟我说,你家孩子把人家肖公安的媳妇儿撞着烫伤了,拒不道歉,你还占着人家的地方不挪开,回头肯定主动跟人家曲同志闹矛盾,我还不信,现在一看,果真如此。孙秀满,你要搞清楚自己的身份,你丈夫是因公殉职不错,但以他的级别,你们一家子是根本住不了这么宽的一间屋子。当年要不是你哭着求我,我看你可怜,这才帮你说情,否则你哪能住到这么宽的屋子里来!别的话我也不多说,你最好约束着你的孩子和自己老实点,要闹出什么事儿,你们一家子也不用住这里了,请早离开,去外面的四大院住吧。”
其实大院里的其他三户人家,没少在范大姐面前说道,范大姐以前欠孙秀满死去男人一个人情,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当没听见。
不过现在却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肖承国主动找上门提起了这件事,表明不想跟吵闹的某家人同住,如果那家人不听劝,他会向上头举报住房之事。
局里的房子是由房管科分配管理的,但是真正分房子的时候,却不是由房管科说了算,而是要结合多个部门参考意见再决定。
当初孙秀满一家子是根本不够格分到这样的屋子,是范大姐从中使了点力还孙秀满丈夫当年的人情,她们这才能搬进这个大院子来住。
这在别人的眼里可能算不了什么,因为这些弯弯道道哪都有,他们知道了也不能怎么样。
可若是肖承国一个公安捅破到上头,那就成了徇私舞弊的事情。一旦查出来,孙秀满一家不仅要搬出去,她和范大姐还得被调查受处分,严重点,她们俩还会掉工作。
范大姐知道市里的郝副局长看中肖承国,连同局里的各大领导都高看他两分。他自己工作也很出色,隐隐有成为局里大红人的趋势。
这个人她目前是惹不得,只能笑脸迎人,找了个由头拿点东西过来稳住他,再给孙秀满一个警告。
要是孙秀满不识趣,就别怪她心狠了!她已经照拂了孙秀满一家人这么多年,当年欠的情分早还完了,她不可能为了她们弄丢自己的工作地位。
孙秀满哪里不懂范大姐话外的意思呢,一时心里愤愤不平,却又无可奈何。转身拉住家里两个小女儿,在她们腰上狠狠的拧了两把出气。
两个孩子哭了起来,她就在旁边阴阳怪气的大骂她们是赔钱货,拖累死她,活该被人欺负等等话儿,吼着其他几个孩子去把自家东西拿回来。
外面噼里啪啦的搬东西声音响个不停,大家都当听不见,范大姐跟肖承国进到屋里,一边打量着屋里,一边跟他们夫妻俩说了几句话,放下东西就匆匆忙忙的走了。
肖承国把自行车停靠在客厅靠角落的位置,再把炉子放在靠门口的位置说:“一会儿我找两个人在大门旁边开个透气窗口,炉子就放在下面,方便咱们做饭,也能透气,避免烧多煤气中毒。”
曲红梅正清点着范大姐她们送了些什么东西,闻言点点头:“一会儿把煤球也弄过来吧,我们的户口弄好了吗?弄好了可以多买点。”
一般来说,乡下人要弄到城里的户口很难,因为城里的户口都有指标,多一个城镇户口就要多分一个人的商品粮出去,不是说弄就能弄到的。
不过肖承国是公安,属于国家机关单位工作人员,户口可随工作落户,子女中,有一个可以随其落户,不过妻子却是不能的,具体原因可能是地域性的问题。
曲红梅是北京户口,说实话,她并不想把户口落在清溪县这样一个小县城里,她深知道北京户口在后世代表着什么。
然而她已经嫁给了肖承国,打定主意要跟他过一辈子,就算再怎么舍不得北京户口,她也要吃饭,也要遵循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老话儿。
她不会因为舍不得户口,在县里找不到工作,在家里做家庭主妇,让肖承国一个人承担家里的负担。
那不是她想看到的结果,因此打定主意要把户口转过来,再去钢铁厂应招工作。
肖承国从随身带的,从北京拿回来的印有‘为人民服务’的军用布包里,掏出两个薄本子和一张纸递给她:“放心吧,你和佑佑的户口都办妥了,我已经给你开了一个户籍证明、学历证明,明天你可以拿着它们去钢铁厂应招。”
郝副局长此前就承诺肖承国,要把他妻儿的户口都落户在城里。因此,肖承国给曲红梅和佑佑办县城户口的事情十分顺利,而他和小英的户口,早在他上班的时候就已经办好了。
曲红梅中午跟肖承国提了一下要去钢铁厂上班的事情,肖承国没有反对,他有那个自信和能力养她和孩子,其实无所谓曲红梅上不上班。不过只要她觉得开心的事情,她想做便去做,他不会阻拦。
曲红梅拿着户籍、证明看了看,都是薄薄的纸,跟后世厚厚的户口本有着天壤之别。
不过这时候的户籍是黄色牛皮纸封面,上面打着钢印,印着户口薄三个大字,就笑:“好些人为了这户口,活动、努力了大半辈子都不一定拿得到,你倒好,轻而易举就拿到了。”
家属区很多大杂院的妇女,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拿不到城里户口,就没办法去参加工作。
这时代城里招工,大部分的工厂岗位都要城里户口,如果没有,女人只能闲赋在家,做做家务活儿,带带孩子。
每天为了菜米油盐酱醋茶伤脑筋,没事儿跟一群同样没工作的女人们,东家长,西家短的拉家常说闲话。久而久之就成了长舌妇,自己看着都厌烦。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肖承国便去街道办事处,给曲红梅娘仨转粮食关系,拿粮票和办居民购买粮证明。顺便置办家里还缺的东西,比如煤球和铁锅。
锅要新买,岩门大队家里的大铁锅不适用小炉子上,所以得买个小铁锅。
一个小铁锅大概要八块四毛钱,六张工业劵,肖承国每个月有三张工业劵拿,上个月和这个月的工业劵加起来正好六张,倒完全抵了。
煤球有煤球票,分季度发,一季度总共两百斤蜂窝煤,必须在当季度使用,超过期限就过期作废。
蜂窝煤球三厘钱,两百斤蜂窝煤球才六毛钱,燃料费倒是挺便宜。
曲红梅一听肖承国要去领粮票,想着自己以后有了工作,也要把单位的伙食关系转回来。
肖承国工作忙,到时候又麻烦他跑腿多不好。便说跟他一道去认认路,等她上班以后,她自己过来转单位粮食关系。
两个孩子自然不愿意呆在家里,一家子就锁好门,跟着肖承国去了街道办。
街道办离家属区不远,就在总公安局的南面儿。
里面办事儿的两个办事员原本坐在扶手椅子上,手里都端了个茶盅,翘着二郎腿说话。
看到肖承国穿着公安的白上衣蓝裤子制服进门来,立马站起身来,笑着喊:“哟,肖公安,过来□□明啊?”
肖承国点点头,示意曲红梅把她和佑佑的户口拿过来。
两个办事员便态度友好的拿过去仔细核对一番后,一个胖一点的办事员就拿出一串钥匙,从柜台下面的柜子里,拿出一个红色塑料封,印有居民购粮证几个大字的证明出来,在上面盖了一个钢戳。
另一个办事员则从打开的柜子里,用剪刀剪下几张票,又撕下一串票出来,递给肖承国道:“这个月已经过去了好几天,按理你们才转户口过来,只能领半个月的。不过你们的指标在那里,我就给你们按一个月的算。这里面,粮票、肉票、油票、糖票、肥皂票等等,所有票据都有,你点点对不对数了。”
这人说这话,无非是想告诉肖承国,让他记得他们的人情,以后他们要去局里办什么事儿,肖承国得帮着点儿。
人情世故向来如此,你帮了我,我才能帮你。肖承国也不见外,票数都不数,往包里一放,跟两人道了谢,带着曲红梅娘仨回家。
到了家里,他把各种票据拿给曲红梅,城镇户口的粮食按人头供应,大人们参加了工作,街道办和单位核对了以后,按照工资相对应的粮食指标发放粮票。
比如曲红梅现在没有工作,原本只有二十一斤的的粮食指标,只能拿到二十一斤粮票。
这些粮票又分粗粮票和细粮票,比如细粮只有四斤米面,粗粮又分为红薯票,土豆票,玉米面等等票据。
而佑佑是孩子,只有九斤饭票,因为根据城镇户口规定,拥有城镇户口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三斤粮食定额,每长一岁就增加两斤粮食供应,直到二十一斤粮食封顶为止。
如果孩子以后读书,考上了初中,可以去学校开证明,到街道办把粮食增加到二十五斤。考中高中则能增加到三十一斤,比那些乡下的干部粮食还多。
曲红梅是高中文化毕业的,即便她没有工作,按照指标,她现在每个月都能拿三十一斤的粮食指标。
不过先前的街道办事员也说了,她们才把户口转过来不久,原本只有一半的粮食指标,那办事员在半月的指标上按照基本指标给了她二十一斤的粮票,下个月起就是三十一斤的。
当然如果曲红梅找到了工作,工资待遇在其之上,还得知会街道办一声,粮票再涨。
一般来说,这些粮票和其他副食日常用具票,都是街道办每个月月初挨家挨户的上门发放,曲红梅他们错过了那个时候,且要办居民购粮证,这才亲自去街道办领票。
这个时候要买粮食,必须到指定的粮店、副食店,带上粮本、粮票、钱,三者缺一不可,才能买到粮食、菜和其他副食。
比如曲红梅他们所在的街道叫毕博街道办事处,附近有个粮仓叫毕博粮仓,副食店也是这个名儿。街道办给曲红梅她们一家子划分的粮食区域就在这里,她要想买粮食副食儿,要带上本子钱票,到这些指定的地方买。
去别的地儿还买不着,因为你不属于那个区域的,人家粮店工作人员不会卖给你。
肖承国的各种粮票副食票,早在月初的时候,一大半都换成了粮食放在家里放着。
现在是月初过了,副食店也不会供应什么新鲜货儿。
曲红梅盘算着,他们从岩门大队搬家的时候,把往年的工分兑换成了粮食,分了一半给石头爷孙俩,他们还剩五十斤左右的粮食。
吃一个月不成问题,曲红梅就把票都收了起来,打算下个月月初,再和肖承国的粮票拿上,一起买粮食。
折腾了一整天,两个孩子都累了,煤球送了过来,曲红梅也没那个心情做饭。
肖承国便去食堂打了饭菜回来,今晚的伙食儿不错,有红烧肉和小鸡炖芋头,蒸的三合馒头,还有一份大骨冬瓜汤。
两个孩子都挑肉吃,不喜欢吃芋头,曲红梅就问他们:“咋都不吃芋头,不好吃吗?”
“滑腻腻的,跟鼻涕虫一样,难吃。”佑佑苦着一张脸说。
小英则说:“妈妈,我想先吃肉,一会儿再吃菜。”
曲红梅无奈:“随你们吧,吃饱就成,我也不拘你们吃啥菜,自己掂量就成。”
这时代的孩子们基本都不挑食,因为根本就没什么东西吃,家长们完全不用担心孩子们营养不全。
肖承国打的饭菜是全份的,份量多吃不完,曲红梅把剩余的饭菜都装进盒子,打算明天早上当早餐吃,到时候饿极了的小英姐弟俩,不吃也会想吃。
第52章
这天一大早; 天刚擦亮; 曲红梅就洗漱好,给一家子人做了饭菜; 让肖承国一会儿把两个孩子领给同院儿的万大奶奶照看一个小时,等她去钢铁厂递教了报名表,就回来答谢万大奶奶。
这时候的人们大多是双职工; 有些职工没有父母,或者分了家; 老人家不帮忙看孩子。如果要上班,或者要去办什么事儿,一般都托付给左邻右舍照看; 回头给点粮食或者别的什么谢礼儿就成。
这时候的人们大多心地善良淳朴,孩子们都是放养模式,一个家庭里面,少则两三个孩子; 多则七八个孩子; 这么多孩子都是大的带小的; 基本不用大人们操心,帮忙照看邻居家的孩子也没啥。
万大奶奶就是万婶儿的婆婆,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 虽然年纪大; 但身子不错,万家四个小孩子都是万大奶奶一手带大。
万家家境不甚富裕,不过万家的四个孩子都穿得干干净净; 行为举止都十分礼貌,跟孙秀满家的六个孩子天壤之别。
曲红梅想着万大奶奶就在家里带孩子,她出去应招工作,一会儿肖承国也要上班,两个孩子还没到开学的时候,放他们自个儿在家里不安全。
昨儿就跟万奶奶说好了把孩子给她看一会儿,万奶奶答应了,曲红梅昨儿就送了几个红薯过去当谢礼。
钢铁厂离家属区有大概大半个小时的路程,曲红梅不认识路,肖承国本来想骑自行车送她过去的,曲红梅心疼他昨天搬了家又去忙工作,忙到半夜12点才回家,想让他多睡一会儿,自己便拎着一个手袋出了门。
好在钢铁厂很好找,出了局里,附近大半的职工都是钢铁厂的,全都穿着湛蓝色的工背厂服,曲红梅跟着他们一起走,就找到了钢铁厂。
新年刚过没多久,大家都在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一路过去有很多工厂门口都张贴着崭新的大红纸招工告示。上面写着招的工种,还有招工人数。
很多没有工作的年轻人,或者乡下来的人,想看看有什么职业适合自己做,几乎每家贴了招工告示的工厂前都挤满了人。
当然人最多的,自然是钢铁厂。
钢铁厂不同于其他厂,它是国家支持的大厂,里面的待遇福利都比其他厂好,比如工资和粮食都别的厂多上几块钱,各种福利比如糖票、肉票、工业劵等等都比别的工厂多。
钢铁厂一般不招人,招人不管什么职位,大家伙儿都想应招,就把钢铁厂门口招工的位置挤了个满满当当。
曲红梅应招的是会计,这个工做一般人做不了,她也不着急,慢悠悠的在后面排队。
等轮到她的时候,她指着墙上贴着招工告示,对负责招工的人说:“同志,我来应招会计。”
周围吵吵闹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了一瞬,大家都知道会计比工人们的工资高,福利多,但相对应的是,事情也比较多,而且需要高学历,最低高中文化起步。没有那个学历的人,是想都不敢想。
负责招工的人是一个穿着黑色中山装,戴着一副圆框眼镜,看起来四十多岁,像是厂里领导的人。
他带着两个小年轻,在招工告示下方摆了一张桌子,负责收拿报名表。
他抬头上下看了曲红梅一眼,说:“同志,这个岗位需要城镇户口和高中以上文凭,你学历证明带了吗?”
“带了。”曲红梅把早准备好的户籍和学历证明递给了他,说:“我是66年从北京下乡到岩门大队的知青,我爱人在县公安局当公安,这些档案都有迹可查,绝不是弄虚作假。”
中年男人不由高看她一眼,说了句:“原来是知青,你的户口转到这里来,可惜了。”
说完,他递给曲红梅一张招工表:“把上面该填的都填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