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十年代娇媳妇-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婶婶笑眯眯地说:“哪里是着凉了,这是有了吧?”
谢庭玉听到这句话,浑身一僵,不敢置信地、惊讶地看着媳妇,目光落在她的肚子上。
他伸出手来,摸了摸媳妇的肚子,他一贯冷静清淡的声音此刻变得磕磕巴巴:“水儿……是吗?”
谢庭玉想起了过年的时候,他曾和媳妇讨论过女人怀孕的迹象,越想越发清晰。
谢庭玉此刻有一种莫名的惊喜,跟忽然冲上了云霄似的,他指腹下摸到的肚子软绵绵的。
温温的暖意传递从拇指传到他的心尖,他忽然有了一种即将为人父的责任感。
这种触觉,让他眼眶微微湿润。
第094章
叶青水舀了碗水漱了漱口,她正要把碗放下,一滴温温的水珠溅到了她的手,滑到了碗里很快和清澈的水融在一块。
“你……”
叶青水震惊地抬起头来,只看见男人迅速地扭过头,狼狈地抹了把眼。
她没有想到谢庭玉的反应竟然这么大。
半晌,谢庭玉才不可思议地又问:“我真的要当爸爸了吗?”
叶青水迟疑地点头。
应该是吧。
她的月事已经迟了半个月了。
叶青水的掌心也落到了肚子,摸了摸,也没有摸出什么差别。它才不到一个月大,叶青水的肚子没有任何变化。
刚才是她第一次那么强烈地感受到它的存在。
谢庭玉激动地抱起了媳妇,低头贴住她的额头,有些语无伦次地说:“谢、谢谢,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叶婶婶在旁边抿嘴笑,给叶青水递了一片橘子皮。
腌得酸酸的,谢庭玉尝了一口都酸掉了牙,但叶青水吃完后,胸口里翻涌的反胃被压了下去。
谢庭玉看了看那盆二十斤的腊肠,心窝热乎乎的,殷勤地搬来一张凳子让媳妇坐下。
“你闻不得这个味道,来这边坐,你教我做腊肠。”
他仿佛把她当成了磕不得、碰了怕坏的瓷娃娃。
叶青水也乐得支唤丈夫。
叶婶婶帮忙灌肠衣,就这样谢庭玉在媳妇的指导下,协同叶婶一起做完了剩下的腊肠。
夫妻俩回到房里后,谢庭玉看到媳妇估分的那张纸,心里火热热的岩浆瞬间迅速冷却变成岩石。
谢庭玉的眼前仿佛浮现起了叶青水为了考试,认真复习的日日夜夜。
“对、对不起……让你在这种时候怀上了宝宝,我会努力做个好爸爸。”
“但它会耽误你的学业,如果你不想要它,也可以……”
说这句话的时候,谢庭玉难过得哽咽了。
叶青水忍不住笑出声,“我要它。”
时代的特殊性造就了七七级的大学生是今年2月份入学,跟七八级入学的时间前后只相差了六个月。毕业的时间也仅差半年。
叶青水的预产期是九月份。
她已经算好了,她可以先上一个学期的课,中途办理休学手续,等生完孩子再转入七八级。时间恰好,不会耽误太多。
谢庭玉惊喜地抬起头,眼睛倏而一亮。
他心如同“嘭”地绽开了烟花一样的美丽,甚至头脑发热得恨不得抱起媳妇到外边转三圈。
但他克制地,亲了亲她,大掌微微颤抖地落在她的肚子上,跟他们的孩子打招呼:
“孩子,爸爸妈妈都爱你。”
他抬头看着媳妇清秀的面容,“谢谢你水儿,谢谢你没有放弃它,我会尽我所能照顾好你们娘俩。”
谢庭玉既惊喜又惭愧。
初为人父的骄傲和喜悦,令他意识到自己已经进入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
他需要更迅速地成长起来,给她、给孩子、给这个家遮风挡雨。从今往后,他肩上的担子会变得更沉。
但谢庭玉甘之如饴,此刻只感到心里暖暖的,甜蜜又幸福。
……
考生们志愿书填写好,寄出去后,全省的考试成绩才下来。
叶青水给自己估了451分,但她到知青办拿成绩的时候,拿到的却是455分的好成绩。
多出来的几分,三分是来自语文科。
谢庭玉瞥了眼媳妇的成绩,眉目染上笑意,“我就说水儿的语文能上九十分。”
不枉他经常给媳妇恶补国文。
叶青水看到这个分数,心彻底落回肚子里了。
估分这种事不确定性太高,前后相差十几分都是很自然的。她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运气,不仅上了四百五十分,还比预计的多了几分。
她心里跟拌了蜜似的。
叶青水在邮局收到了从首都寄来的家书,她看了一眼,奶奶在信里夸了谢庭玉一顿。
“奶奶说她在报纸上看到你了。”
谢庭玉不甚在意,他说:“水儿考得也很好。”
确实很好,他扫了一眼各个学校的红榜,这边市里最好的中学,今年考出来的最高分四百分都没有上。
谢庭玉觉得自家媳妇真是太争气了。
当然这种争气不是跟他相比的,两个人所处的条件天差地别。
谢庭玉念书的时候上的是首都最好的中学,从小书籍、音影资料唾手可得,时不时还会有亲奶奶开小灶。考成这样算不得什么。
但叶青水不同。
她念完高小就辍学在家务农,平时干完农活才腾得出时间学习,学习条件很恶劣。她是凭着一股好学的韧劲,才考出这个分数。
换成别人,恐怕连她一半的分数都考不上。
谢庭玉觉得媳妇很长脸,他拿到成绩单后,路过供销社顺便买了一斤高级奶糖奖励媳妇。
叶青水继续读着谢奶奶的来信,读完之后拆开了另外一封信。
这是谢庭玉的妈妈写来的信,叶青水有些惊讶。
温芷华也通过报纸看到了儿子考取全国状元的消息,温芷华一时之间大出风头。
她很开心,自己忽略了二十年的儿子并没有长歪,还变得如此优秀。
温芷华在信里夸赞了谢庭玉一番,她欲要给他摆升学酒,问及儿子何时回首都,盼他早归。
叶青水看到并不惊讶。
这种话在这一个月以来,夫妻都听得耳朵出油了,只是温芷华在信的末尾顺便提了提谢庭珏出了车祸,但并不严重,在医院里休养了一段时间。
叶青水看到“车祸”两个字,瞳孔一缩。
谢庭珏告诉她,上辈子谢庭玉就是死于车祸。
她推测谢庭玉车祸的时间,大概也就是北上到学校报到的这段时间。
谢庭珏还写信告诫她,七八年之前不要让谢庭玉回首都。
谢庭玉正和媳妇讨论在村里摆喜宴要做什么菜式,他滔滔不绝地说:“扣肉一定要有,大家都喜欢吃。”
“阿婆阿娘说要把家里养的鸡全杀了,再买两只绿头鸭,每桌添两斤喜饼,瓜子花生……你看怎么样?”
半天得不到媳妇的回应,谢庭玉低头一看,只见媳妇脸色苍白,脸上布满了痛苦。
谢庭玉紧张得立刻抱起了媳妇,“水儿哪里不舒服,去医院吗?”
叶青水环住他的脖子,“没事……胸口有点闷而已。”
这里离医院并不远,谢庭玉说完抱着媳妇朝着医院走去。
这个男人还是活生生的,那么鲜活、那么年轻,他一脸紧张地看着她,
叶青水深吸了一口气,躺在他的怀抱里。
谢庭玉给叶青水挂了号,检查身体。一通体检下来,大半天的时间都过去了。
医生说:“她体质偏寒,平时注意补补气血。头三个月尽量不要同房,少干重活、少做容易累的事……”
谢庭玉头一次当爸爸,新手爸爸还是蛮紧张的。
媳妇检查完了他也没舍得离开医院,谢庭玉咨询了医生许多问题。
医生也只好耐着性子,回答了他很多看起来很蠢的问题。
医生看了眼谢庭玉,又瞅了瞅报纸,鄙夷地问:“你是今年的高考状元吧?”
人那么聪明,咋这么缺乏常识呢?
谢庭玉这个毛头新手爸爸一噎,许久才说:“是的,不过这些事比较重要,我想问清楚一点。”
叶青水面皮薄,没有男人脸皮厚,她不好意思地扯了扯他的衣袖。
谢庭玉只是摸了摸媳妇的脑袋,“水儿坐那边,等等我。”
午后的阳光洒在狭窄的工作间里,落在男人的肩头。谢庭玉俯下身弯着腰,恭恭敬敬地和医生平视。
他不厌其烦地提问,像刚刚接触学堂的初学者一般,眼里满是认真和执着。
看到这样的一幕,叶青水心头一暖。
她把手放在肚子上,悄悄地说了声:“你爸爸真笨。”
但……却很在意他们娘俩。
最后,谢庭玉拿到了医生推荐的几本有用的妇产书籍,心满意足地准备带着媳妇离开医院。
看了那封信,纠结了许久的叶青水忽然开口问男人:“过年回首都的车票买好了吗?”
谢庭玉说:“没有,怎么了?”
“我们今年不回首都了好不好?”她把手放在肚子上,小心翼翼地看着谢庭玉。
“过年车站人特别多,坐车太折腾了,我怕——”
他的妈妈和奶奶都写信希望他提前回首都,离开家快要一年了,此刻他恐怕是归心似箭吧?
叶青水说完后,也觉得自己的说法不够有说服力。
乡下女人怀孕的时候,彪悍得跟没有事一样,照样到地里干农活。她现在能吃能睡,还能干点轻活……
她紧张地看着谢庭玉,等着他的反应。
谢庭玉并没有什么反应,他很快应了下来:“好,那咱们就不回去了。”
叶青水准备了一肚子的话,全都没有了用武之地。
她有点惊讶地看着谢庭玉,“奶奶和妈妈,恐怕会很失望吧?”
对于远在他乡漂泊的知青来说,过年回家是头等大事。有时候为了回家,他们买不到坐票宁愿站几天,也一定要回到家。
谢庭玉含笑地说:“怎么会失望?”
“水儿有了宝宝,奶奶高兴还来不及。”
谢庭玉稍微一想,也觉得媳妇的担心很有道理。
头一个月怀得还不稳,孕妇连续坐几天的火车恐怕会很辛苦。
过年的时候火车站人很多,万一给磕着、碰着怎么办?
叶青水听到这个决定,松了一口气,开心地笑了。
夫妻俩并不再耽搁,坐了汽车很快回到了叶家村。
……
夫妻俩还没有走到村口,就看到了叶妈。
叶妈已经在村口等了半天,她看到到闺女回来了,高兴得一跃而起,满脸都是喜气。
“水丫啊,县革委会给你发了奖励的津贴!”
“小谢的也有!”
叶妈嗔了女儿一眼,“今天县里的干部亲自下乡来咱们家,偏偏你和小谢都跑去领成绩了!”
她满满怨气的话,弄得叶青水一头雾水。
旋即叶妈脸上涌起了红光,“他们都夸你和小谢今年考得好哩!水丫真给咱们家争气,你考了省第二名,你知道吗?”
“县里的领导都来咱们家了!”
叶妈今天说过太多话,嗓子都喊劈了。
叶妈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没有什么文化,在村里也是默默无闻的寡妇。这些年没少受到别人的白眼。
但县里的干部特意开着小车来叶家村犒劳女儿之后,她敏发现大伙看待她的目光都变了。
以前一口一个“芳儿”,现在是恭恭敬敬的“五婶”了。
叶家村的社员们都要被叶家这一波波的喜事弄得麻木了,几乎以为自己在做梦。
高考这么容易的吗,叶家的两个娃娃都考得这么好,连记者都来了好几拨了。这回还惊动了县里的领导,领导亲自来到叶家村这还是几十年来的头一回。
但回过头来看村里今年参加高考的娃娃,没几个考得上大学,大伙才清醒了过来。
平时不考试不知道差距,你说大家都是长着一个鼻子、一张嘴的人,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咋就这么大?
叶家这两年真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喜事接二连三,日子越过越红火。
女儿女婿都这么争气,双双考上了大学,名牌重点大学肯定跑不了。
叶青水和谢庭玉都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以后不再是眼巴巴等年底分粮食的农民了,这两个后生以后可以吃上国家粮,还有城市户口!
叶家村的社员既羡慕、又眼红。
但是他们心里也很高兴。
谁说乡下娃不如城里学生聪明了,来瞅瞅他们叶家村的叶青水!
叶青水考的分数,听说比文科的状元分数还高了五十多分!
跟谢庭玉不同的是,叶青水是结结实实的叶家村人,土生土长在叶家村长大,她考到的这份成绩,让叶家村人更有荣誉感,那种感觉就仿佛跟自己的子女考到高分似的。
能让人真正地看到了希望。
原来读书是真的有出路。
叶青水拿到自己的分数后,也能推测得出自己是今年省里的第二名了。
因为上辈子谢庭玉考了四百五十分,顺利地拿了状元。
她并不惊讶,动手拆起了县里发下来的高考奖励津贴。能拿到这笔意外之财,她已经很满意了。
厚厚的大团结把红包撑得鼓鼓胀胀的,她稍微点了点,不可思议地说:
“竟然有六百块……”
叶青水把目光投向属于男人的那个红包。
谢庭玉把它让给了媳妇,含笑地说:“不急,咱回到家里慢慢拆,这个红包也是你的。”
村里的干部脸上的笑容灿烂得跟花似的,他们高兴地说:
“这次村里一定要给这两个娃娃办个升学酒,娃这么争气,咱村里不能太寒酸。”
“叶五婶,你们这回可千万别推拒了。咱特意留了一头大肥猪没杀,摆个喜酒绰绰有余,大伙还能趁年前见点油花。”
“这可是件大喜事啊,叶家村从没出过这么长脸的事……”
你一句、我一句的,说得叶妈都没推不掉。
叶妈心里也高兴,人一高兴,心里都敞亮了,走起路来仿佛都带着风似的。
以前哪里敢想这些事,叶家让村里的干部高看、还被求着摆酒?
叶妈爽快地一摆手,应了下来:“好,摆了这个喜酒!”
第095章
以前家里的光景差,家里三个弱女人干活挣不上钱,每个月都指望着叶小叔寄工资补贴日子。
叶妈扣扣索索了这么多年,哪里舍得花钱买好吃的东西。
她已经琢磨好了,家里给这小两口摆大学酒最多买个二十斤的猪肉,再添上年底大队里分的二十斤猪肉,足够把亲戚朋友请来吃个痛快了。
用一头肥猪做酒菜,这酒席可以铺得多大?
以前建房子摆收工饭,一个人吃一块肉就吃完了,再想吃一块都没有了。
跟一头肥猪比起来简直寒酸得没法看。
现在村里的干部们把一整头大肥猪奖给了他们,这样的荣誉,让叶妈心里甜滋滋的,比喝了糖水还甜。
她抬起头来,干脆地应了下来。
穷嗖嗖地推来推去,给孩子丢分。以前叶家穷,但叶家出了两个重点大学的娃,以后还会继续穷下去?
回到家之后,叶青水拟了一个酒宴的单子。叶家虽然分了一头猪做酒菜,但也不能啥都不拿出来,光指望着村里这头肥猪做菜,这不叫节俭、这叫净占人便宜。
她拆开了谢庭玉的奖励津贴,里边有八百块。
叶青水取出了两百块,“拿它添点鸡鸭、鱼、面粉、大米、青菜……”
以前叶家办喜酒,采买的活计是叶青水一手包揽。但毕竟前两次摆酒摊子张得小,只请几十个人来吃饭,二十来斤的猪肉足够对付。
现在叶家要摆的可是几百斤肉菜的活计。冲着全村规模的流水宴去办,寒酸不了。
眼下叶青水怀了身子,这种杂事就落到了谢庭玉身上。
谢庭玉也不想让孕期的媳妇操劳,定下酒菜之后,他接过单子便开始忙活起来。采买食材、下帖子、借桌椅、起灶头、请大厨……哪一步都不能漏了。
好在他有几个身强力壮的兄弟,知青点的女同志胆大心细、手脚勤快,大家一块张罗起来很利索。
谢庭玉算了笔账,与其在供销社买鸡鸭鱼,倒不如在乡下收。票据不用不说,还免去了中间的差价。
他张罗了两天,在村里收了二十只鸡、二十只鸭,活鱼买了四十斤。仅仅买肉菜便花去了一百多块。
叶妈知道女儿女婿出了两百块办喜酒,嘴巴惊得半天都没有能合拢得上。
叶青水笑吟吟地抿嘴,说道:“我和玉哥的高考补贴一共一千四,阿娘不要心疼。挣钱就是拿来花的。”
即便是这笔数额巨大的意外之财,也无法缓解叶妈的心痛。
她碎碎念地数着:“以后要花钱的地方还很多。”
早知道村里给那头大肥猪,她就不应下来。哪里知道拿了一头肥猪,还要出更多的钱办酒席。
在她看来,念大学不用花钱?
首都的东西哪哪都贵,女儿到那边念书总不能太寒酸吧?
谢庭玉给媳妇泡了一杯牛奶,含笑地说:“阿娘,以后我们还会挣更多钱。”
等到真正摆喜酒的那天,叶妈的嘴都惊讶得合不拢了。
叶家一共要摆二十桌酒,叶家村腾出了村委办门口的篮球场出来,摆上了这二十桌的喜酒。
酸菜粉丝炖鱼,透明的粉丝滑溜溜融了鱼的鲜味,酸菜辣子让人开胃。
芋头扣肉红白相间,三道肥膘三道瘦肉相间,入口肥而不腻,农村人一口能咬下半片,吃得满嘴流油,越嚼越香。
肥膘的鸭子做成豉油鸭,皮软肉嫩,光滑油亮跟涂了层蜜汁似的,筷子一戳能戳个对穿。
山珍老母鸡炖成汤,鸡肉拆成鸡丝、拌着粉丝又是一道菜。
猪肉大骨下大火熬成乳白的浓汤,拿它下了皮薄肉厚的饺子。
精制猪肉拌着猪皮冻做的汤包,tr6汁水浓郁,肉馅香嫩。
饺子滑溜溜地像含笑的小姑娘,猪肉汤包像大胖小子,米饭饺子包子统统随便吃。
一猪还能多吃,带肉的猪排骨做成酸甜的糖醋排骨、肥瘦相间的五花炖成东坡肉、猪肺拌辣子卤成麻辣猪肺、猪蹄子卤制成卤汁猪蹄、猪耳拌二刀肉炒香脆回锅肉……
叶妈活了这么多年了还是第一次吃到这么多的好东西。
她呜呜地塞满了嘴巴,吃得满嘴流油。
阿婆心里咕哝了一阵,两百多块办个喜酒,这钱花得还算值得。
这些菜虽然不是叶青水亲手做的,但是却是她手把手教掌勺师傅做的。吃起来味道还不错,不算浪费了这些好肉好菜。
然而在没吃饱饭的年头,这么丰盛的菜对农村人来说还是头一回。
不过村里人嘴巴哪里有空闲,吃饭吃菜都来不及,一直吃到肚子鼓鼓撑起还在往里塞。
“叶家这回办的喜酒,办得实在啊。”
村里的大队支书想。
虽然村里出了一头猪,但这明明白白的又是鸡鸭、又是鱼,满满的精细面粉、大米,一点没占村里人的便宜。
可不是,这鸡鸭鱼肉任吃管饱,旁的人吃起来痛快。要是让自家出这个钱,想想都觉得心痛。
叶家小叔一桌桌地敬酒,喝得红光满面。
这么多年来,他还是头一回被村里有名望的老人郑重地敬酒,村里的干部也没落下。他敏感地发现,大伙看着他们的表情都带了一分尊重。
阿婆被人簇拥地围起来,唠嗑家常。
嫂子扎在妇女堆里,一遍遍地被人询问怎么教娃娃,娃平时咋学习的……
就连他那个抱着奶娃娃的媳妇也没有被人遗忘,道喜的、问学习方法的、数都数不清。
喜宴散了之后,村民三三两两地回家,走在乡间的小道上,一些村民你一句我一句地闲聊着:
羡慕的话自是不必多说。
也有人酸溜溜的:“叶水丫这一家子真是要翻身了,有这么多钱办喜酒……”
“这说的不是废话吗?人家里一气出了俩名牌大学生,光政府的奖励津贴都有好几百。”
村里的干部听到了,虎着脸,严肃地纠正了这个社员错误的思想。
“撑不死你,人家拿出津贴补贴村里,喂的就是你这种白眼狼。这种话以后别让我听见。”
全国的高考状元落在他们村,别的村子羡慕得都羡慕不过来。叶家已经不是以前那个人人都能踩上一脚的叶家了。
谢庭玉夫妇俩今后能有多大能耐,村委们难以估测。
上赶着交好都来不及,哪里能让人叶家冷了心。
……
首都。
今年,谢家每个人都在等着谢庭玉从乡下回来。
谢家出了一个全国高考状元,这种荣耀不仅亲朋好友知道了,连谢军的老领导都罕见地问了几句。
就在谢军难得地生出了一丝慈父心,着手准备给儿子办一个升学酒时,谢奶奶收到乡下的来信,告诉他:
“庭玉今年不回来过年了,别准备了。”
“过年怎么能不回家?”谢军脸色变了。
谢奶奶高兴地说:“水丫怀孕了,北上一趟太折腾了。”
虽然谢军没吭声,算作默许了。
不过他脸上的表情却不是很愉快。
徐茂芳趁机煽风点火,“怀个孕这么娇贵,连趟门都出不得了?他们不是填了首都的学校吗,二月份底,学校开学了他们总也要回首都……”
谢军听得有些松动。
过年距离开学也就差个半个多月,就这么十几天的时间都不能回一趟家里?
徐茂芳见谢军听得面庞露出些许松动。
她又说:“多少人等着看庭玉,前阵子妈还被周家人笑话了,周平淮考得还没有庭玉好,周家都摆酒了咱们到底摆不摆?”
谢奶奶听了,并没有像徐茂芳所想那般同仇敌忾。
她把写好的请柬收了起来,“庭玉都不回来,摆酒有什么意思?”
在她心里曾孙比较重要。
万一在路上磕着碰着、累倒了,还不得把肠子都悔青?谢奶奶还以为要等很久才能抱得上曾孙,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消息了。
不回家过年虽然有些惋惜,但想到他们以后会在首都念书,谢奶奶又高兴了起来。
“等等吧,我拍个电报到乡下问问情况。万一水丫身体不舒服,还得给她办个延迟入学。”
腿伤才刚刚养好的谢庭珏,似不经意地问:“芳姨好像很着急他们回京?”
徐茂芳笑了声,“我还不是关心庭玉。他们要是能回来一块过年,那该多好。乡下冷冷清清的,哪里比得上回家热闹。”
……
叶家村。
乡下过年还挺热闹的。
赶圩、张贴桃符、做灯笼、打扫卫生,蒸福糕福桃,蒸扣肉……大伙里里外外地忙忙碌碌,倒是忙出了一点年味。
谢庭玉买了红纸回来,自己写对联。写得像模像样的,好多人都跑到叶家来跟他买对联。
谢庭玉是头一回在叶家村过年,他和叶小叔负责做年夜饭。
媳妇害喜害得厉害,闻到一点肉味都吐。谢庭玉特意另外给媳妇做了几道小菜。
叶青水看见丰盛年夜饭,嗅见肉味的她,站在门外犹豫了许久不敢进去。
谢庭玉特意另外搬了张小桌子,放了几盘酸辣的素菜,朝媳妇招招手:“水丫过来吃饭。”
叶青水吃了几片酸萝卜,胸口的闷才减轻了一些。
叶青水上辈子并没有这么娇气,那时候叶家的条件没这么好,不能顿顿都吃得上肉。
那时的叶青水没有经验、不知道自己怀孕了,吃不下饭也不在意,她常常饿着肚子就下田了。
哪里顾得上吃不吃得下肉这点小事。
叶青水看着大桌上丰盛的饭菜,又看了看大过年陪她一起吃孕妇餐的男人。
她有些惭愧,但心里也有些暖:“不用你陪我,你去跟大家一块吃。”
谢庭玉笑着说:“刚才做年夜饭的时候,我都偷偷吃饱了。”
他手里捧着碗红枣鸡丝粥,递给媳妇,“快趁热吃,多吃点才有力气。”
他看着媳妇一口口地吃光了粥,很是欣慰。但媳妇吃到最后一勺,忽然捂住了嘴,匆匆地夺门而出。
谢庭玉只好给她重新盛了一碗清粥。
叶青水吐完了,腿脚都虚软无力了,她摇摇头,“不吃了,我还是饿着吧。”
“大过年的,不吃怎么行?”
谢庭玉摸了摸她的辫子,温和地说:“要不这样,我喂你慢慢吃,吃得了一口算一口,咱们这回不勉强了。”
于是……叶阿婆、叶妈、叶小叔、叶婶婶,就这样在除夕夜被强塞了一嘴的狗粮。
谢庭玉喂完了媳妇,总算松了口气。
别说过年不回首都了,谢庭玉开始担心,开学了媳妇都不一定有精力回首都。
好在过完年后,谢庭珏拍了电报回来告诉弟弟,他已经帮他们办理了延迟入学的手续。小夫妻俩这才能松了口气,拖到了三月底才回首都。
叶青水一个人的时候,感情复杂地摸了摸肚子。
“你可真是一个小机灵鬼。”
“你在担心爸爸,不想让他回去吗?”
过了二月份,上辈子谢庭玉出车祸的时间点也早已过去了。
三月底,怀足了三个月多身孕的叶青水,渐渐地吐得没有那么厉害了。她跟着丈夫一块坐火车,带着录取通知书北上返程。
谢庭玉给媳妇订了卧铺的票,他摸着媳妇的肚子,虽然快满四个月了,但肚子看上去并没有很大的起伏。
叶青水的面庞反倒稍稍清减了些。
谢庭玉开心地跟孩子说:“妈妈要坐火车了,宝宝要乖一点。”
……
夫妻俩下了火车,是温芷华来接的。
她开着小轿车来接儿子和儿媳妇。
谢庭玉有些恍惚,他万万没有想到温芷华会来车站接他们。
叶青水看着面前这辆小轿车吓了一跳,这年头能开得起车的真不是一般的人家。
虽然这个婆婆脸色冰冰的,话很少,但叶青水却不在意。
这么冷的天,能特意来接人也算不错了。
谢庭玉虽然惊讶,但很快缓了过来。
他礼貌地问候了母亲,“谢谢您来接我们,请您开车的时候开稳一点,水丫现在有点晕车。”
回到军属大院,谢奶奶和谢庭珏早已经等在了门口。
温芷华见了大儿子,脸上多了一抹笑容。
谢庭珏看到完好无损的,舒了口气:“回来了就好。”
他对车祸的阴影很深,因为不放心谢庭玉坐别人的车,特意让母亲开车去接了人。
谢奶奶特意摸了孙媳妇的手,热情地说:“都进去,杵在这里做什么。风吹得大,水丫感冒了咋办?”
她边走边拉着叶青水的手,“吃尽了苦头吧?”
“庭玉他妈妈刚怀他们俩小子的时候,也是很难伺候。三天两头吃不下饭,还睡不了觉。等过几天奶奶陪你去办休学手续。”
“怀孕很辛苦。”
原本叶青水担心自己跟不上进度,打算上一个学期的课,现在怀孕反应这么严重,也没有办法好好上课了,只能办休学手续。
叶青水点了点头。
谢奶奶瞪了孙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