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五胡乱华-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名道姑在历史上可是个赫赫有名的巾帼英雄,名荀灌娘,现年三十,比张灵芸也就大上那么个五六岁。荀灌娘十三岁时,她父亲平南将军荀菘驻守的宛城被贼首杜曾率几万山贼所围困,在城中无人敢突围请援的情况下,她请命单枪匹马杀出重围搬来救兵,大败山贼,一解宛城之围。

听到声响传来,道姑抬头看去,顿时面现不敢置信之色,又惊又喜的问道:“灵芸,是你吗?你怎么回来了?”

张灵芸连忙上前,跪伏在道姑身前,施礼道:“弟子参见师尊,师尊可曾安好?”

道姑扶起张灵芸,边打量着她,边连连点头道:“好,好,为师一切都好,倒是灵芸你这些年过的如何?”

张灵芸点了点头,紧接着又摇了摇头,嘴唇光是喃喃着,却发不出任何声音来。

道姑眉头一皱,问道:“灵芸,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来,说给为师听听,为师倒要看看谁有那么大的胆子敢欺侮于你!”

“师尊~!”被这么一问,一股酸意迅速涌上心头,张灵芸再也忍不住的扑入了更像姐姐般的道姑怀里,放声哭泣起来,并断断续续的说起了近几年来的经历以及她张家所遭受到的变故。

道姑搂住张灵芸,默不作声的聆听着,但是脸上渐渐现出了一丝哀痛之色,庚文君却怔怔的站在一旁,显然没想到师姊家里会发生这样惨绝人缳的事变,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安慰才好。

好半晌,张灵芸止住了哭泣,坐起来抱歉道:“师尊,请恕弟子失态。”

道姑叹道:“哎~!为师十四年前武艺初成游历天下,听闻你祖张轨吏治清明,治下百姓安居乐业,于是前往凉州一探究竟,却偶然间见你根骨清奇,资质上佳,便动了收徒之念,也因此与你父结下一面之交。你父谈吐不俗,宅心仁厚,言语间每每流露出悲悯苍生之意,令为师甚为敬佩,观其执政以来所做所为,也确实言行如一,乃凉州之福也。未曾料匆匆一别已有一十四载,故人却已横遭萧墙之祸,实令人扼腕叹息。”

唏嘘了一阵子,道姑继续问道:“灵芸你今后有何打算?”

张灵芸拭了拭眼角,恳求道:“弟子愿随侍师尊身侧,还请师尊恩准。”

道姑立刻面带不豫,责怪道:“灵芸,你家中惨遭横祸,为师明白你的心情,然你即已嫁人,又怎能抛家弃夫?你愿呆在门中为师自是欢喜,可你那夫郎又该如何?莫非就忍心弃之不顾?”

张灵芸脸上现出惊慌之色,惶恐道:“请师尊明鉴,弟子从未有过这般想法,不过是想出来散散心罢了,况且云郎已与弟子订下了三年之期,三年内必来建康寻找弟子,介时弟子自会随他而去。”

道姑这才脸色和缓了些,点点头道:“既然如此,你就先住下罢,这些年你功夫可曾落下?”

张灵芸恭敬道:“禀师尊,弟子已于年前入了化劲。”

“哦?”道姑一喜,仔细观察起了张灵芸的气血变化,片刻之后,欣慰道:“灵芸你姿质上佳,为师当年果然未曾看错。”

张灵芸摇摇头道:“此非弟子之功,若非有云郎相助,弟子恐终生再难有寸进。”接着,又把云峰的出身来历说给了她师傅听,并问道:“师尊可曾听说过形意门?”

道姑面现深思之色,好半天才缓缓道:“未曾听说,不过,改日为师去问问师傅,你师祖见识广博,或许会有耳闻。”

张灵芸施礼道:“弟子谢过师尊,不知师祖近来可好?”

“嗤~!”道姑轻笑道:“你师祖还是老样子,一百多岁的人了,却像个小孩一样,为老不尊。不过近几年和葛洪这杂毛搅和在了一起,整日里都在研究铅汞之术,就想着长生不老呢。”正说着,却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自言自语道:“不对!灵芸,按说你夫郎即有如此本事,且那形意门又高深莫测,怎么可能出身于奴仆?此事定有蹊跷!”

“呃?”张灵芸一时语塞,说实话,她还真没往这一方面想过,可细细一想,却也有几分道理。

见张灵芸这幅神色,道姑没好气道:“你呀,嫁人也不把人家底细给摸个清楚,就不怕被骗了?算了,待那小子来寻你再说罢,为师倒要好好盘查于他,若是别有用心之辈,哼!定不轻饶!”

接着又面色一缓:“提起你夫郎,为师倒想起件事,三日前替他讨封的使者已来到建康,不过还未有机会面见主上,灵芸你说说看,给你夫郎封个什么官好?”

张灵芸沉吟道:“除了西平公,其他但凭主上作主。”

道姑明白张灵芸的心思,点了点头,寻思道:“此人年纪轻轻,先封个候罢,明儿为师给元规传个话,让他去和主上说说,拟道敕书,封你夫郎为南郑候,平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凉州牧,都督凉、秦、雍、粱四州诸军事,灵芸可觉得妥当?”

张灵芸深深一躬道:“弟子替云郎谢过师尊。”

道姑无所谓的挥了挥手:“灵芸无须多礼,如今情况你也清楚,不过是个名号罢了。对了,灵芸,明日你可准备入宫觐见主上?”

张灵芸摇了摇头:“弟子还是不去了罢,弟子想利用这三年时间潜修一阵子,希望能再进一步。”

道姑同意道:“也好,你原来的屋子一直都给你留着,你就还住那儿罢。”随后向一旁傻站着的庚文君吩咐道:“文君,带你师姊去把屋子收拾下。”

“恩~!”庚文君应了声,与张灵芸双双施了一礼,便向外走去。

第十二章 废除世军制

当张灵芸回到了师门,一心苦修以期早日抱丹的时候,云峰这边却是喜事连连,捷报频传。

首先是他种植的棉花获得了丰收,根据他的了解,西域诸国的棉花亩产约为一百五十斤上下,而云峰采用了精耕细作的方法,定时灌溉,掐去顶芽,定时施肥,除草除虫,亩产量竟然达到了三百斤!

尽管产量翻番,但仍有极大的增长空间。要知道,前世棉花亩产量一般为千斤左右,折合成当时的土地面积与计量单位,约为八百到九百斤之间!

但是,这对于云峰来说是个任重道远的目标,毕竟一千多年前的农业技术与二十一世纪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况且他种植的棉种是品质相对较差的草棉,而原产于印度的木棉才是高产量的棉种,至于当时有没有传入南方,云峰并没有把握。这个问题只能有待他攻下益州后再来处理了。

另外一点,还真的让云峰找到了石油!

前不久一酒泉郡牧民来报,说他于放牧时在山脚下的一处裂缝里发现了有云峰所描述的黑乎乎油状物溢出,面积差不多有一块小水潭那么大,又粘又稠,且散发着刺鼻气味,舀出一小勺以火引之,立刻就燃起了熊熊烈焰,水浇不灭!

云峰闻之大喜,命令亲卫携带五百锭银饼和那名牧民一同前往探察,如果属实,则当场发放奖励,尽管亲卫们启程并没有多久,不过,云峰有八九层的把握可以肯定,牧民所描述的油状物就是石油!

最后一件事情,则是英烈碑经过三个月的建设终于落成了!

这一天清晨,州府广场上整整齐齐站列着两个方阵,一个是五千名军士代表,个个盔甲鲜明,刀枪出鞘,尽管表情肃穆庄严,可是眼睛里均或多或少的带上了一丝激动之色。

另一个则是云峰组织来的两千名学生代表,均身穿免费发放的棉质统一短衫,按个子高矮、男女性别列成队形。这是个进行思想教育的绝佳机会,他可不会放过。

广场四周围满了密密麻麻的百姓,各种身份都有,有官员亲属、商人、工匠、教师、农民,甚至还有打扮的花枝招展的青楼女子!

对于青楼,云峰并不禁绝,卖肉也是一种营生,采取自愿原则,只要不强迫就行。但他明令禁止青楼女子接待西域商人,抓到即重罚!因为中国古代没有性病,性病是明朝时由欧洲人传播进来的,虽然是很远以后的事情了,但防范于未然,总是好的。

今天,是英烈碑揭幕典礼!

在广场的正中心处,一座高达六丈的巨大石碑,被鲜红色布缦遮挡的严严实实。

石碑,并不是由整块石材雕成,如果从山中开掘的话,需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才可以开凿出整块石料,过于劳民伤财。于是,云峰建议采用垒砌方法来建造石碑。

工匠们经商讨后均觉得可行,他们把一块块石料尽可能的打磨平整,又以精心调配的石灰砂浆作为粘合剂,令人几乎看不出有垒砌的痕迹。

由于云峰运用了围挡施工,因此大家都看不到里面的情形,好不容易等到了石碑揭幕的这一天,都好奇着石碑的模样呢。

“来了,来了,使君出来了。”

突然,百姓发出了一阵喧哗声,原来,云峰在一众官员的簇拥下从州府中走了出来。

云峰登上临时搭建的高台,看了眼军士们以及诸多百姓,双手向下一压,大声道:“将士们,父老们,今天是英烈碑揭幕典礼,请大家安静,本将有几句话要说。”

很快的,下面停止了喧哗,云峰慷慨激昂道:“古往今来,有无数将士为守卫家国,保护百姓而抛头颅洒热血。可是,除了个别名将,又有几人能记得他们?没有普通军士的默默奉献与牺牲,又如何能击败凶恶的敌人?

故本将立英烈碑,以此来纪念在历次战争中牺牲的军士们,唯愿世人谨记住他们的功绩,使烈士英灵能含笑于九泉……”

洋洋洒洒数百字,句句肺腑之言,充满着真挚的情感,不光军士与学生听的热泪盈眶,就连四周的百姓们也被感动的偷偷抹着眼泪。

突然,云峰大喝一声:“本将宣布,英烈碑,揭幕!”

守护石碑的军士立刻拽下了红色布缦,英烈碑终于现出了真容!

黑色碑身刻有三个苍虬大字:“英烈碑”!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纹饰,只于顶端雕刻了一只面向东方呈怒吼状的猛虎。然而,整座英烈碑却给人带来一种严重肃穆的郑重感,一股景仰之心油然而生。尤其是那只猛虎被雕刻的维妙维肖,形神俱备,令人望之热血澎湃,恨不得现在就操起刀枪去杀死扫平敢于挡在道前在一切敌人!

广场上再次喧哗起来,百姓们都在赞叹着这座巧夺天工的建筑,军士们则与之息息相关,尽管强忍着激动的心情不让眼泪流下,可是肩头却都地微微颤动着。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

云峰也是感慨万分,这倒不是他在故意收买人心,而是确实想为阵亡的将士做些什么,长长吸了口气,勉强使心平复了些,从高台走下,来到英烈碑前。

司仪立刻唱道:“敬礼!”

云峰率先面向石碑,单手抚胸半跪下来,军士们与学生代表也紧随其后,就连围观的各界百姓也受到深深的感染,纷纷半跪着向烈士英灵致敬!

“默哀三十息!”

广场上陷入了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哀悼着因战而亡的将士们,三十息后,在云峰带领下,众人都陆续站起了身,此时,经过英烈碑揭幕的洗礼,每个人的精神面貌均发生了巨大改变,可以说,整个姑臧的社会各阶层被拧成了一根绳,空前的团结起来!

云峰再次返回高台,大声喝道:“将士们,本将另有一事宣布,自今日起,废除世兵制!”

世兵制,源于曹魏,盛于西晋。

由于汉末连年大战,人口锐减,募兵制无法再維持下去了,而且这一时期,军阀部属叛服无常,为防止官兵叛逃,各割据政权便把将领以至士兵家属作为人质,集中管理严加控制,形成军户。

军户被强制为父死子代、兄终弟及,世代为兵,并另立户籍。军户只能在内部婚配,不得与平民通婚,一旦将士战死,妻室则强制性另配他人。这种歧视性的法令,使军户成为了一种贱籍。因为,将士们最为痛恨的就是这种制度!

广场上瞬间就变得鸦雀无声,在云峰声音落下的一刹那,所有的嘈杂全部消失的一干二净,每个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云峰,尤其是军士们,眼里更是带上了不敢置信之色。

“自今日起,废除世兵制!当兵自愿,不得强制入伍,另军与民同,合并户籍,婚嫁自行决定,州府不做干涉!”云峰再次喝道。

顿时,下面沸腾了,军士终于确定了不是幻觉。

“万岁!万岁!将军万岁!”也不知是谁第一个带头,将士们纷纷欢呼着,尽情发泄着内心深处的喜悦之情。

“将士们,本将另外补充几条规定:第一,凡为战捐躯者,抚恤加十倍!第二,将士们的田地,其中三十亩永久免税,其余按半数征收,此为定制,永不改变!第三,将士家属免服劳役……”

第十三章 师出有名

秋去春来,时光如梭,不知不觉中,距离张灵芸离开姑臧已经有了整整一年时间。

世兵制的废除,并末像个别人所想的那样,会导致大量军士解甲归田的灾难性后果,反而于整个凉州境内掀起了一股从军高潮。

凉州本就民风剽悍,民间好勇斗狠禁之不绝,更何况云峰推出的一系列举措,无论从经济上、荣誉上、还是在地位上,都使得军士们彻彻底底的翻过了身,再加上云峰战无不胜的神话光环笼罩着,大家对报名参军均产生了极大的热情!

然而,云峰出于人口以及后勤方面的压力,只是在原有军队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大大扩充了亲卫数量,如今他拥有男性猎豹卫两千名,女罗刹一千人!女子医护兵也被他扩大到了两千人的规模。

另外,云峰又采用自愿原则把有参军诉求的民众集中起来,于农闲时进行军事培训,成立了预备役部队!并再三保证一旦需要扩充兵员,将会从中优先录取,如此一来,民众们在心里保持着强烈参军期望的同时,又更加努力的投入到了军事训练当中。

这就是云峰想要达到的效果,他心里正乐得偷偷笑呢。

经过一年的厚积薄发,他的亲卫以及军中终于产生了暗劲高手!苏绮贞、王桂、李刚均达到了暗劲中期,其余大小统领也都是暗劲初期,军队中幢主以上则全部步入暗劲!

他身边的女子们也不逞多让,靳月华、刘月茹与韩氏姊妹花先后迈入暗劲行列,其余的要么是明劲高阶,要么距暗劲只有一步之遥!云峰自已,则当仁不让的抱丹成功,成为丹劲高手。

所谓丹劲,即为全身气血凝于丹田一点,再于一瞬间爆发!可以说只要云峰心念一动,三十步内任何不如他的敌手都将被他一招扑杀!

令云峰意外的是,他所编写的教材并未遭到太大的抵制,百姓们很容易就接受了这一套理论,毕竟平等、公正是人人都梦寐以求的,谁又愿意做个人下人呢?另一方面则是凉州地处偏远,一来受儒教影响没有中原地区那么大,二来没有士族势力的存在。而且《自然》与《数学》在日常生活,尤其是农田水利与工程制造中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并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探索求知的思想风气!

床弩已被军器司结合诸葛弩研制成功,能够发射三尺铁羽巨箭,精准度与汉朝相比得到了极大提高,有效射程更是达到了恐怖的六百步!可谓无坚不摧。可惜的是,连发功能没有了,只能上一枝发射一枝。

投石机也结合简陋的弹道学原理重新得到了改造,与以前几十台同进发射的撒网式打击不同,现今三五台就可以配合起来用于打击单个目标。

另外由于精耕细作的广范推行,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刚刚收获的麦子,比去年增产了将近两层!

凉州形势一片大好!

唯一的不和谐因素就是佛门!想想也很正常,宣扬无神论,神秘现象又被一一破解,那么佛祖算什么样的存在?不过云峰暂时没时间理会,对于整治光头党,他有的是招!云峰准备和他们慢慢玩,权当消遣好了。

还有一点遗憾之处,他的终身大事一拖再拖,原计划去年就应该把姚静、韩氏姊妹花包括羊明的三个女儿全都娶进他云家大门,但他没时间,实在太忙了。

姚静不必多提,一年的空等使她由小萝莉成长为了大萝莉,自然是满腹怨气。韩氏姊妹花如今已是十八的姑娘一朵花,早已心急如焚,于是一改先前的矜持模样,时不时就和云峰来点身体上的小小接触,看样子是想走媚惑路线。

小梅与小洁更是时常钻到了云峰屋里,抓紧机会替他按摩捶背,并且还服侍云峰洗了好几次澡,其中过程三人都缄口不言,只知道云峰每次洗完之后都带着满脸的舒爽模样……

就连羊绘瑜这个害羞的小姑娘,看向云峰的眼神中竟也带上了一丝幽怨。

对此,云峰除了苦笑还是苦笑,除了歉疚则是更加的歉疚,没办法,这六名女子都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娶进门的,尤其是姚静,必须要经过一系列繁琐复杂的仪式才行。

如今云峰可称的上兵强马壮,对外发动战争自然而然的被摆上了议程,然而凉州境内还有个隐患未除,必须要先解决掉才行。这个隐患就是那十三家坞堡!中正公曾有言,攘外必先安内,云峰深以为然,他不允许在他的地盘上有任何不安定因素存在!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快没钱了!他搞免费教育、搞军备改良、搞技术创新,大把大把的钱财如同流水般撒了出去,可凉州就那么点人口,每年又能征收到多少赋税?云峰完全是在靠吃老本过日子。

没钱怎么办?对百姓横征暴敛,不为他所取,那么只剩下一条路可走,抢劫!吃大户!凉州十三家坞堡对他来说是一座巨大的金矿,上百年屯积的财富不提,光是圈占的良田与人口,每每想起,就令云峰口水直流。

可是中国人注重名份,总不能无缘无故的打上门吧?出师总得有名,否则即为不义之师。

太兴四年六月初三清晨,州府照例举行着例会,众官员陆续向云峰汇报了上个月的工作,并对本月进行了展望与规划,云峰则微笑着一一做出批示,基本上都是“同意”二字!

当排名最后的靳月华汇报完毕,大家都以为即将散会的时候,云峰却开口道:“请诸公稍待片刻,本将另有一事需和诸公商议。”

阴鉴拱手道:“请使君明言。”

云峰抱了抱拳:“自去年本将接掌凉州以来,因忙于义务教育,军队建设,以致于忽略了政事,将担子都推给了在座的各位,首先,本将向诸公道个歉。”

众官员连呼不敢,齐齐向云峰回了礼,并等待他的下文。

目光一扫,云峰继续道:“自去年至今,先前所操心诸事均已走上正轨,本将可以腾出手来对政务做一了解,然我凉州最后一次清查田地人口为永嘉四年(310年),距今已历时十一年,在这期间,不断有外来人口迁入,却仅由州府在原有纪录上添加,日久月深,数据难免会有失真,因此,本将准备在全州范围内重新丈量田地,清查人口,以获得翔实资料,诸公以为如何?”

随着云峰话音落下,众官脸上不自觉得现出了震惊之色,殿内一瞬间就变得鸦雀无声。

第十四章 兵发贾氏坞堡

清查人口,丈量田地!这条重磅消息令所有人震憾不已,大家都隐隐预感到云峰在蛰伏了一年之后,开始有些不安份了,准备搞些大动作出来。

除了羊明与靳月华神色不见动容,其余众官均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半晌,身为百官之首的阴鉴才弱弱问道:“敢问使君,所谓的全州范围包括哪些?”

云峰微微一笑:“自然是我凉州境内所有民众与土地。”接着语气加重道:“包括一十三家坞堡在内,不得有任何例外!”

凉州境内一十三家坞堡,据云峰估算,非法圈占良田近二十万顷,拥有非本姓人口超过二十万,并且以本姓子弟为主构建武装力量对抗官府,以造成即定事实。张轨、张寔父子俩尽管心有不甘,然而考虑到方方面面各种因素,只得无奈的持了默认态度。

之所以说成非法,是由于这一十三家坞堡没有名列士族,根据晋武帝司马炎所颁占田令,只有士族地主才有权占田荫客。

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腐朽的一个汉族封建王朝,这是由他夺取政权的过程所决定的,司马氏并不是依靠弓马取得天下,而是在士族地主的支持下,发动宫廷政变篡夺了曹魏江山,并美其名曰禅让。

因此,他必须要维护士族地主的利益,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晋武帝司马炎于平吴之后,即太康元年(280年)颂布了占田荫客制。

占田制中对于官僚士族占田、荫客、荫亲属等特权的规定,其本质不在于对官僚士族的特权加以限制,而在于确认和保护他们圈占到大量土地和人口的既成事实。

当然了,占田制是必须要废除的,只不过目前对于云峰来说,还有一定的利有价值,是摧毁一十三家坞堡的法理武器,毕竟他名义上还是晋臣嘛,维护国家法度是他的义务!如此一来,云峰师出有名,堂堂正义之师,打击境内非法武装,坞堡非法占有的土地要充公,非法占有的人口要编入州府户籍。

云峰需要做的,就是以军事力量铲除坞堡,解放出大量土地人口以扩大税源,并消除掉后方的不安定因素。另外,吃大户,掠夺财富也是他的一个重要目的。

窦涛拱手道:“敢问使君,若是坞堡抗命不遵又该如何?”

“哼!”云峰冷哼道:“发兵剿之!”

官员们或许均已猜到了有此结果,但听云峰亲口说出,仍免不了面色微变,他们都不是傻子,当了十几年官,哪个不是人精?谁都清楚坞堡方面肯定会联合起来抵制云峰的政令。

清查人口,丈量土地不过是个幌子,云峰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的目的,每个人早就心知肚明。

其实对于坞堡的存在,官员们也没有好感,一来每年的赋税流失的确是个不小数目,二来坞堡也是地方上的不稳定因素,往往犯了事,往坞堡一躲就行,地方官府拿他们毫无办法。只是对于云峰即将采取的军事行动多多少少有些担扰。

窦涛继续问道:“坞堡分散于姑臧以西各处,一一出兵征讨恐须较长时日,难免劳民伤财,且这一十三家互为姻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攻击其中一座或数座,别家必会来援。另有一点,不知使君考虑过没有,若坞堡干脆起兵作反,攻打郡县又该如何是好?”

云峰正色道:“窦公确是切中了要点,不过,请放心便是,本将已有周密计划,当可于半年内结束战事,决不教任何一座城池陷落,同时亦有把握使百姓损失降至最低。”

云峰之所以要选择在这个时候动手,最关健的一点,就是麦子刚刚收过,地里一片空白,不怕被战火波及。至于其他一些作物,真是毁于战火抢种也能来的及,实在不行就赔偿农民损失。况且,十三家坞堡也刚刚收过粮食,云峰正眼巴巴的盯着他们的粮仓呢!

在窦涛看来,氐族与赵国都被云峰打的大败而归,区区坞堡又算得了什么?他所担心的不过是扰民问题罢了,此时见云峰已成竹在胸,不禁放下心来,施礼道:“既然使君已考虑周全,老夫先预祝使君一战功成,彻底荡平我凉州隐患。”

云峰回了一礼:“本将谢过窦公吉言。”接着又向其他人问道:“诸公还有何意见?但请直言。”

众官相视一眼,齐声道:“属下预祝使君一举破敌!”

云峰点了点头,又看向阴鉴道:“还请阴公派出税吏前往一十三家坞堡。”阴鉴司职薄曹,掌钱粮薄书。

阴鉴施礼道:“属下领命!”

散会之后,云峰立刻忙碌起来,发布了一系列军事命令。

首先要求各郡县加强城防,检查守城物资,无论日夜城头上必须要留下足够人手,并着重强调了一点,有车队进城一定要先紧闭城门,待检查无误后才可以放行,这是吸取了他攻占交河城的经验,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其次,派出亲卫隐匿于各坞堡周围,一旦有过千人的军事调动,立刻以飞奴回报姑臧,并通知有可能遭到袭扰的郡县,把百姓组织起来进城躲避。

第三,根据十三家坞堡的地理分布特点,云峰以三万五千军分为七队,每队五千人,驻守在七个节点上,再每队配给五十名亲卫用于侦察敌情,可以保证一旦有坞堡叛军攻打郡县的情况发生,十二个时辰内可以增援到任何一处城池。

至于先对哪一家开刀,云峰早有定计,即为他与张灵芸从车师前国班师途中经过的贾氏坞堡,也是十三家中实力最为强大的一家。

随着云峰的命令下达,早已准备周全的七支军队向着预定位置快速奔去,而云峰则亲率两万骑军,一万步军,配以三十架床弩以及投石机配件和火油弹等攻城器械,以每日五十里的速度向着位于张掖境内的贾氏坞堡开去。

约十日之后,云峰接到了快马来报,所派出的税吏均被一一驱逐,有的是二话不说,直接乱棒打走,有的则犹豫了几天,与其他家互通过了消息,才把税吏赶出门去。

这正是云峰希望看到的结果,当即下令全军加速前行,必须于两日内抵达贾氏坞堡。

第十五章 围点打援

对于州府颂发的清查人口,丈量田地的命令,贾氏坞堡堡主贾摹震怒异常,当场就命人把上门的税吏给乱棒打了出去。

身为养活近十万人的一堡之主,贾摹非是无能之辈,自然能嗅出其中的意味。

他明白,自从张轨入主凉州开始,乃至传到张寔手中,始终就把坞堡看作心腹大患,并且还在觊觎着他们富可敌国的财富,只是出于种种考虑不敢动手罢了。

鉴于以上不利处境,贾摹一方面加固堡壁、扩大武装规模,另一方面又积极与其他坞堡联姻,以形成联手之势抗拒来自于凉州官方的威胁。

其实,起兵作乱自立为王他不是没想过,可是张氏父子一直在姑臧周围屯以重兵,不给坞堡任何可趁之机。去年赵国攻打凉州对贾摹来说是个天赐良机,但他也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一旦凉州败落,他贾摹除了投降之外再无他途可走。

俗话说,宁为鸡首,不为牛尾,因此他选择了观望,以待双方两败俱伤时再混水摸鱼,趁机攻取姑臧,自立为凉州牧!然而,没想到的是,堂堂十万大赵精锐之师竟会败的如此之快,如此彻底,并且凉州内乱在他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令贾摹徒自扼腕叹息。

‘看来凉州这次是动真格了,准备拿老夫来开刀,听说新任凉州牧年纪轻轻,果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哼!既如此,老夫就叫你来得去不得!让你明白一个道理,有些人是你惹不起的,有些钱,也不是那么好拿!’

贾摹心里暗暗发着狠,就在这个时候,一名亲卫快步跑了过来,慌乱道:“禀…禀主公,凉州军已出现在堡外,正于五里处安营扎寨!”

贾摹勃然大怒,仅仅距城五里就敢扎营,简直是欺人太甚!当即喝斥道:“慌什么慌?老夫问你,凉州军有多少人马?”

“三万!”

“哈哈哈哈~~!”贾摹一阵仰天长笑:“才三万人就敢来前来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