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反派女知青[穿书]-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和顾铮比青葱拌豆腐还要清白,哪儿来的晚上缠着白天缠着?
  小道是在屋子的后面,秦玲玲推着自行车从屋后绕到了屋前,把众人的话都听在耳朵里。
  正当她准备进去说点什么?就听到一声反驳声,有人在替她和顾铮说话。
  虽然这话说的也不对,但是不得不说,特别解气。
  不过倒是没有想到,李大妮居然最后还被人打了,闹出那么大动静。
  看着屋内,屋内激烈争吵过后只有宁静,她这车子的声音有些突兀。
  只见对着门口的李大妮,一眼就看到了秦玲玲站在那里。
  其余的人见状,也扭头看过去。
  这尴尬的出现,秦玲玲咧着嘴,露出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你们好啊,大妮姨还不回家吃饭呢?我刚好路过,顺道来叫你。”
  作者有话要说:如果今天评论超过25条,我就加更


第33章 警告
  李大妮是被秦玲玲给礼貌的气走的。
  毕竟说了人坏话,纵使她有脸待下去,也没脸继续被钱三婶嘲笑。
  这人一走,秦玲玲对着屋内的七大姑八大姨的一一笑着喊了声,“各位婶子叔婆,我先回家了,你们慢慢聊。”
  “好,好……”
  尴尬莫过于此,被讨厌着的主人公发现他们的讨论。
  等人一走,钱三婶看着平时和李大妮走的近的几个,特别是钱月这个侄媳妇,说道:“看到了没,人知青多礼貌,也没见像李大妮说的那样糟糕,就她李大妮人好,分明是见不得人好,当初你们也不想想,李大妮都给山子介绍的什么人,一个个的,都长的磕碜,人家好不容易找个好的姑娘,还是城里来的知青,多好的一件事,全让她说的跟什么似得。”
  钱三婶虽然年纪不算很大,毕竟辈分摆在那里,众人哪儿敢反驳什么?平时和李大妮凑一堆,也不过是叭叭是非,可没真想把人得罪死。
  一场闹剧,随着秦玲玲离开,算是散场了,这样的是非八卦,其实在这个大村子里头,每天都在上演,你说东家长,她说西家短,我说我儿媳妇不好,我说说我女儿不行,就这么闹闹哄哄的一天就过去了。
  可这事在秦玲玲心里,却没有过去。
  李大妮嘴上没把门,而且喜欢颠倒十分,就算她不在意这些名声,可她说的也太难听了,她是无所谓,可顾铮在部队里为国为民,李大妮这话也太损人了。
  所以顾大顺回来之后,她就直接上前找顾大顺。
  “爸,我有些事情想跟你说。”
  顾大顺正抽着烟,见是秦玲玲,对她印象向来不好,语气不好的说道:“有事吗?”
  “有。”
  “什么事?就在这说吧。”他把从山上探下来的水舀了一勺洒在脚板上,一边搓着一边问。
  秦玲玲见他语气不善,自然也知道是因为自行车的事情,不打算给她好脸色。
  见状,她也没有再客气,直接说道:“爸,大妮姨平时都去别家说话串门,这事你应该清楚。”
  顾大顺“嗯”了一声,头也没抬。
  “那她整天都跟人说了什么,你知道吗?”
  这回顾大顺没应。
  半晌后,顾大顺说道:“她跟谁说了什么,我管不着,你也管不着。”
  听着语气冲冲,秦玲玲心里只觉得好笑。
  “是,她说什么,按道理根本轮不到我管,正常情况,我不会干预她出去串门干什么?但是她把话说到我和顾铮身上,我就不能不管了。”
  顾大顺一愣,互相搓着泥的双脚也停了下来,他抬起头,皱着眉问道:“你什么意思?她说什么了?”
  “你可以去问问她都说了什么?”
  顾大顺看着屋内,李大妮之前已经回来了,这会估计在床上躺着。
  他放下只剩下一小截的烟,说道:“有什么直说,我懒得猜你们心里想了什么,她说了什么?”
  顾大顺这话看似公正,其实是在偏袒李大妮。
  知道李大妮是什么样的人,听到这话,应该去质问李大妮做了什么坏事,可他并没有。
  看他是不想自己去了解,秦玲玲心下越发替顾铮冷。
  既然顾大顺脸面都不要了,她这个当儿媳妇的,也豁得出去,脸面不要也要说清楚李大妮做了什么?
  于是,她把李大妮污蔑她和顾铮的事情,都一一跟顾大顺了,包括李大妮污蔑夫妻俩晚上白天都干不正当的事。
  她说的委婉,但是顾大顺却也听的明白。
  本来不耐烦的脸,此刻更多是惊讶。
  顾大顺大概也没有想到,秦玲玲会直接说出这些话,毕竟这样丢人的事,就算是假的,但是从她一个女人的嘴里告诉自家公公,始终有些说不出口。可秦玲玲不单止说出口了,还面色不该。
  “爸,平时不管大妮姨怎么说,我也睁只眼闭只眼,但是她做的太过分了,我们夫妻俩关起门的事情,她怎么就像亲眼见到似得?再说,他就回来住了两天,一天在国强家睡的,一天在屋里睡,第二天就忙着分家然后回了部队,大妮姨哪儿来那么多眼睛盯着我们俩,还说的有鼻子有眼,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真是整天待屋里不出门了?”
  “你大妮姨真这么说了?”顾大顺问道,言语之间,似乎并不大相信。
  秦玲玲万万没想到,自己说了那么多,顾大顺居然一句话也没放在心上,反而怀疑她的话。
  对这个便宜公公,来之前,秦玲玲还抱了点希望,想着顾大顺怎么也是顾铮的父亲,就算李大妮是他的妻子,也该为了家里的面子,有所作为,可没有想到,这就是个极品孬种。
  秦玲玲服气了,语气自然也没好听的了。
  “你觉得我说话污蔑了大妮姨了?如果是这样,你可以去问问她,问问今天听她说话的月婶,还有三叔婆他们,他们都听见了,你不信可以去问,看是我说假话了,还是大妮姨胡乱编造?好歹顾铮也是个军人,手里还带着兵,这要是说出去,不单止会毁了顾铮的前途,以后大妮姨也没好日子过,这双方都不好的事情,我希望你管管,否则,被写大字报批。斗,可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
  秦玲玲最后一句,让本来皱紧眉头的顾大顺脸色更不好了。
  他生气的说道:“你这话什么意思?还威胁上我了?怎么,想去告发我们,批。斗我们是吧?”
  顾大顺声音扬高,仿佛这样就能震慑住秦玲玲。
  秦玲玲简直要被这种人给气疯了,“没人想告发你们批。斗你们,但是顾铮好歹是个军人,他有今天来之不易,大妮姨乱嚼舌根子,说了一些不实际的话,要是真影响了他的前途,我身为他媳妇,自然不可能什么都不管,你们要是不给他留面子,我也没必要给你们留面子。”
  “你……”
  “我不是顾铮,不在你们顾家长大的,我嫁给他,就是他的家人,现在我们分家了,我自然要紧着他过日子,谁要敢出去乱说话,让我们日子不好过,我也不会让他们日子好过的。”
  顾大顺到底没想到这个儿媳妇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刺儿,这嘴里说的每一句话,都足以让他生气发火,但是又说的都在理。
  他也是看过不少人家父母告子女,女儿告父母,那些人被贴上大字报,往牛棚改造,被人想起来了,就到广场被批,日子过的生不如死。
  而他现在面对着的儿媳妇,眼神透露的,可不就是这么回事。
  他知道顾铮再怎么样,也念着他是他老子,可眼前的儿媳妇,他却没有养她一天,人家还真敢拿了证据去上面举报,到时候他和妻子,甚至一家人,都吃不了兜着走。
  可顾大顺到底硬气的说了句,“你要真干了这事,山子还会要你?你在这村里,还待得下去?”
  “所以我说,咱们最好各自过好自己的日子,别给对方找不痛快,我要是日子过不下去,我还怕什么?光脚不怕穿鞋,大妮姨再胡咧咧,我真不保证,我会怎么做?”
  “你敢?”
  顾大顺最后两个字却说的没有底气。这儿媳妇啥性子他根本不了解,第一次见的时候,是个文文弱弱的女知青,也不爱说话,当天顾铮带回家,在顾铮急急忙忙回部队集合之后,在顾铮屋子睡了一天就回农场去了,后来再回来,是在听说顾铮出事回来的,结果生病不起,他和这儿媳妇也没半点交流,然后就这两天。
  因为自行车的事情,他大概也知道,这城里来的文文弱弱的女知青,其实也不好对付,他就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养子的媳妇,既然分家了,也没什么交集,哪曾想,今天会为李大妮的事,闹成这样。
  顾大顺的眼神到底有些可怕,秦玲玲面上不显,其实心里也是紧张的,她能做这些,都不过是出于对顾铮的保护的同时,保护自己罢了。
  她也不想和顾大顺闹的太僵,毕竟还住在隔壁,就算她不在乎名声,也怕坏了顾铮的名声,就算要对付他们,也要柔和些来,至少不伤害她和顾铮的前提下。
  她软了声音,“爸,我今天跟你说这些,不是威胁你,我只是想跟你说,大妮姨以后嘴巴再不把门的话,闹大了,对咱们谁都不好,你可以无所谓,但是国强呢?你总不能让你的儿子,头顶上有两个成分不好的父母吧?”
  顾大顺心里不快,但是却也知道秦玲玲话糙理不糙。
  李大妮什么样的,他跟她夫妻那么多年,自然也是了解的。
  最后,他什么也没说,闷着脑袋快步进屋。
  秦玲玲看着他的后背,只觉得讽刺。
  即便到了现在,明明知道自己做错了,顾大顺也一句道歉的话也不愿意说。
  看着那微微佝偻的背影,秦玲玲喊了生,“我以前还以为你至少对顾铮还有点好,但是现在看来,你的心里,根本没顾铮这个儿子。”
  前头的顾大顺听到声音,脚步微微一滞。
  秦玲玲继续说道:“他好歹是你养大的,但是你从没为他想过。”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奉上,谢谢大家踊跃评论。


第34章 学习
  秦玲玲的话,顾大顺当时没有放在心上,可事后想想还是有些生气的,所以直接问了李大妮,夫妻俩因为这事情吵了一架。
  秦玲玲在隔壁听的一清二楚,却没有理会。倒是顾瑶担心嫂子受委屈了,过来问了一声。
  “嫂子,我爸和大妮姨平时就这样,你不用把他们的话放在心上的。”
  “我知道,我没放在心上。”
  “嗯,那就好。”
  “对了,正好我明天请了假赶集,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啊?”秦玲玲问道,看着顾瑶。
  顾瑶显然没想到自家嫂子会叫上自己,不置信问道:“我也去吗?”
  “嗯,一起去吧!”
  “可是我白天还要干……”
  “别可是了,就这么定了。”秦玲玲知道她想说什么,连忙打断。
  *
  翌日一早,秦玲玲挎上水壶,带上编织袋,叫上隔壁出来的顾瑶。
  听到秦玲玲叫顾瑶,李大妮刚准备出来,却被门口站在的顾大顺喊住,“行了,孩子要出去就让她出去。”
  “那家里的活谁干?”
  “这不是有你还有春花吗?你们干一天会死吗?”
  昨晚刚和顾大顺大吵一架,这会李大妮倒是有些心虚,噎着一口恶气,吐不出来,走出去喊外头的顾春花,“二丫,死了是吧?还不赶紧干活?”
  秦玲玲骑着自行车带着顾瑶去了镇上,一路上,姑嫂两人倒是说了不少话。
  顾瑶以前以为自家大嫂不好说话,现在相处之后发现,大嫂人挺好的。
  今天是赶集日,倒是有不少人都上街,姑嫂两人转了一大圈,才把需要买的东西给买完。
  顾瑶很少上街,所以到街上基本是左看右望,看见什么都十分心动。
  特别是到了供销社,眼睛直接被柜员后面那些花花绿绿的各种女生头饰给吸引住。
  看着小姑子这样,秦玲玲连忙让店员把头绳拿下来两根,还有夹头发的夹子,都是花花绿绿的颜色。
  “这几个都帮我包下来吧,谢谢。”
  “好的。”
  给了钱,秦玲玲将手中的东西递给顾瑶,“瑶瑶,这是给你的。”
  顾瑶还没想明白嫂子怎么买那么多东西,转身对方就把东西给自己了。
  “嫂子,这……”
  “给你的。”
  “嫂子我不能要。”顾瑶连忙推了回来,脸色慌张,“嫂子,我不能要你的。”
  “让你拿着就拿着,跟我计较这点做什么?”秦玲玲推给她,眼神示意着她不许再推回来,“你哥跟我说了,他平时不在家,让我多照顾你,我看你平时绑头发的头绳不好,容易扯了你那么好看的头发,还是用这种吧,不伤发。”
  平时用的,就是那些裸着的黄色橡皮筋,在秦玲玲生活的世界,这种东西只能绑物品,没人会绑头发。
  可这个世道,物资不丰富,女生有橡皮筋绑头发就不错了。
  顾瑶头发很长,很柔顺,加上身高不矮,除了脸因为长年暴晒比较黑之外,总体还是不错的。
  秦玲玲羡慕她这头长发还不开叉打结的,不管是以前的自己,还是现在的自己,她都是留着到琵琶骨位置的小长发。
  “可是嫂子,我也不需要那么多,一条就……”
  “都拿着吧,我也有。”秦玲玲留给自己两条橡皮筋,买的都是比较素色不那么花里胡哨的。
  得了嫂子的礼物,顾瑶一整天心情都贼好,好几次偷偷去看嫂子。
  都说嫂子不好,可在她看来,嫂子对她很好,是除了哥哥对她最好的人了。
  “嫂子,谢谢你!”顾瑶突然又感谢道。
  秦玲玲被她这小心翼翼的样子给逗笑了,“行了,不用谢了,咱们是一家人,我对你好是应该的。”
  看样子,原主对顾瑶造成的不好印象还挺深的,让她一直紧张兮兮。
  买好了皮筋,两人一个提着东西,一个推着自行车,却没有回家的意思。
  看着这路不像回家,顾瑶不解,“嫂子,我们不回家吗?这是要去哪里?”
  “去书店买书。”
  “啊?嫂子,你要看书?”
  “嗯,不行吗?”
  “没有,我只是有些好奇。”顾瑶连忙跟了上去,“嫂子,现在的书本很贵,你要买什么书?”
  这年头的书本的确很贵,除去一些小人书可能几分钱能买到,最贵一毛多两毛。但是这也只是小人书之类,像学习类的书本,好几毛钱一本。
  就连也不便宜的,少的几毛,贵的长篇还要一块多。
  更别说是辅导类的书本,甚至因为现在高考还没恢复,所以连辅导的书本都少,少则金贵,难求,所以这个时代的人,即便高考开放,可以给更多人学习的机会,但是大家都是借了书本抄写留一份,甚至很多人连抄写都抄不了。
  姑嫂两人自行车一放,东西寄存好,这才进了书店。
  镇上的书店很小,说是书店,其实就是一个十来平方米,摆满了各种小人书的地方,像辅导类书,却少很多,只有基本高等数学之类的书。
  秦玲玲绕了一圈,并没有看到什么有用的书本,镇上的书店还是太小了,除了小人书便宜看的人多一些,其他书本,老板就算想进书都难。
  最后,秦玲玲买了一本新华字典加纸笔,纸买的是最便宜的那种黄色纸,这种纸便宜,而且耐磨,适合使用,不会随便破烂。
  不过临付钱的时候,她还是挑了那本角落的高等数学和一本关于英语的书本。
  那么多东西加起来,秦玲玲花了差不多三块钱。
  这可把顾瑶心疼的,不明白嫂子为什么要买书本,那么贵。
  看她肉疼的样子,秦玲玲解释道:“你哥哥不是说了吗?咱们要好好学习了,多学些知识。”
  “可是很贵……”
  “虽然贵,却都是学进脑子里,带一辈子的知识,你想啊,这知识学好了,以后就算跟人吵架,都显得有文化让人听不懂是不是?当然,我这就随便举个例子,腹有诗书气自华,懂吗?再说了,就像你哥哥说的,万一哪天真的恢复了高考,咱们早点学,早点掌握,这不是挺好的?”
  顾瑶半知半解,加上她的确也是渴望知识的,见嫂子买也买了,就没再说什么?
  就算顾铮不说,秦玲玲还是会带着小姑子一起学习。
  她学习还好,至少曾经也是个高考考的还不错的大学生,即便工作了,很多知识会忘,但是重学一遍知识要容易的多。顾瑶却不同,她太早就辍学了,所以知识欠缺的很多。
  她不仅现在要学习,还要学更多知识。
  学校的话,秦玲玲不打算让她上了,这年头的学校和她那个时代的学校不同,去了学校不单止要交钱,而且主要也不是学习为主,反而让老师使唤了去割草啊,下地干活什么的,能学到的文化很少。
  路上,秦玲玲就把自己的计划给顾瑶说了。
  现在顾瑶已经敬仰自家嫂子,自然说什么就应什么?
  “我每天回来之后,就给你准备一些需要学习的知识,你每天都要学,白天可以干活,但是一定要抽空学,没有什么比学习更重要的。”
  这个年代,出去那几年取消高考,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好好学习成为了大家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就算到了后世,也不曾改变,只是比起后世学校资源相对较多,现在这个时代,能挤进去成为大学生的人少之又少。
  既然知道再过两年就要高考了,自然不能放任这个机会。
  “嫂子,我知道了。”
  “你既然每天都要去上工,家里也有闲人,就不要把家务都揽了做,他们不做,你也别做,要是他们不服气,你就告诉他们,你户口已经分出来了,钱不给上缴。”
  “好。”
  “平时自己需要什么,缺钱的,你也可以去大队预支你自己挣的那一份钱,毕竟以后学习需要用到的钱还很多,如果他们不肯……”秦玲玲想想,又说道:“都是你自己挣的,凭什么不能取?”
  嫂子说的话,顾瑶一一应着,“好,我知道的,哥哥跟我说过了。”
  这些话,其实哥哥之前也跟自己说过,自己她从没这么做过,但是现在有嫂子在,嫂子也这么说,顾瑶又觉得理直气壮许多。
  回去之后,秦玲玲给顾瑶准备的一些字词还有诗歌,还有各种英语学习,顾瑶都一一听话学习。以至于顾瑶在大队上工的时候,嘴里都念念有词,让同村的小伙伴们又羡慕又好奇。
  “大丫,你都念着什么呀?”同村的伙伴好奇问道。
  顾瑶笑笑,“我嫂子教的学习呢。”
  “学习?”
  “嗯。我嫂子高中毕业的,知识学了不少,她说我应该多学习,所以这几天都在教我学习,语文数学英语,都有。”
  “那么厉害?”
  “那可不,我嫂子可厉害了。”
  以前顾瑶不了解自家嫂子,所以总害怕她,现在看来,嫂子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好一百倍,有这样的嫂子,她高兴。
  顾瑶学习之后,这家里的家务,就打算不干了。
  这天傍晚,李大妮还没刚回到家,只见顾瑶坐在门口的石板上,对着膝盖放着的东西念念有词,屋子没扫,水缸没打水,猪圈也没猪草,猪都饿的哇哇叫。
  “大丫,你怎么回事,水缸怎么没点水?都这个点了?”李大妮问道。
  顾瑶本身是挺怕李大妮这个后娘的,往常她说了什么,自己都会照做,可自从知道哥哥没死,嫂子也很疼自己,也硬气了,看着李大妮的时候,也没刚开始那么害怕。
  她说道:“我刚下工回来,嫂子让我把这些都学习完,今天晚上她要检查。”
  “检查什么检查?赶紧给我干活去,你这都什么事?学这些乱七八糟能有什么用?难不成你这么大姑娘还要去上学不成?赶紧给我干活。”
  顾瑶手拿着秦玲玲给她写的知识,站了起来,却没动,语气硬道:“我不去。”
  “诶,你反了是吧?”
  “不管怎么样,这知识我学定了,没有文化就是个瞎子,伟大领袖主席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你不能剥夺我学习的权利。”
  “你怎么说话的?”
  “大妮姨,我白天去地里上工了,抽空学点知识怎么了?你和春花每天不干活,你们不能干干?再说了,我现在户口在我哥那了,你管不着我!”
  “诶,真是反了天了是吧?跟我顶嘴上了。”
  李大妮刚还想说点什么,外头秦玲玲正推着自行车走了进来。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之前的事情,李大妮现在看秦玲玲一次就难受一次,想到刚刚顾瑶说的话,撇下一句,“等着瞧,等你爸回来,看他怎么打死你?”
  作者有话要说:评论,嘿嘿,你懂得
  二更……哟……


第35章 榕树下的对话
  李大妮还没来得及告状,秦玲玲就把顾瑶要学习的事情跟顾大顺说了。
  之前几次闹的都不大愉快,顾大顺听了她说的,也只是撇下一句,“我随便你们。”就走了。
  所以李大妮开口的时候,顾大顺也没反对,还说了一句,“孩子大了,要学就学去,别耽误正事就行。”
  看着孩子一个个大,顾大顺这两天的确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这声音吼是会吼,但是人家未必愿意听,不愿意听,说再多也是白说。
  现在上头都讲究人人平等,你要不平等,那就是和政策和国家对着干,要真把孩子们惹毛了,跑去告发,那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所以顾大顺想想,反正家都分了,也管不着。
  “大丫的事情,就让山子他们去操心去,这正好让你省心了。”
  李大妮不以为然,“还省心呢,家里的家务都不干,以后你来干?”
  “你在家就不能干一下?整天到处唠嗑,说这不好那不好,把村里人都得罪完才好是吧?”
  “诶,顾老汉你……”
  “行了,大丫的事情你别管,让他们年轻人折腾去,家里的事情,你和二丫没事就忙一下,还有国强,这两天又跑哪里去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让他回来帮忙,你也是,也别整天瞎闹,跟着上工去。”
  李大妮一噎,还想反驳顾大顺,可人急急匆匆吵自留地的方向而去。
  走到一半,顾大顺还喊了李大妮一声,“赶紧做饭,把猪也喂了,我回来还没忙完,大家都别吃了。”
  顾大顺语气冲,李大妮抖了一下,看着他背影气呼呼大骂着:“怂蛋,也就会使唤我,怎么不使唤你的闺女?”
  顾瑶把她爸不干涉她学习的事情告诉了自家嫂子,表情兴奋,“没想到有一天我爸居然也会支持我学习?”
  看着她这兴奋的模样,秦玲玲不好泼冷水,告诉她因为她提前说过。
  顾家往上数三代,都是老实巴交根正苗红的贫下中农,就算李大妮再会作,但是也不过是这时代典型的农村妇女,嘴碎见不得人好,别看欺负顾瑶一套套,那也是因为顾瑶是她能欺负的,那些钱三婶这样的人,她却不敢多惹,更大的祸事,更不敢闯了。
  不过当然不能说原谅他们后来的作为,毕竟他们是真正的伤害了原主和顾瑶,即便他们是作者写出来的书本,可现在也是活生生的人,每个人有它的脾性三观。
  她笑道:“既然你爸支持你,你就更要好好学习,没准以后还能学点知识,到学校教书去呢。”
  不管是现在还是后世,老师这个职业都是不少人向往的。
  特别是现在,老师比后世还要难得,没有文化知识的,不好做,就算有知识,也轮不到你来当,香饽饽的职业,每个月工资还不错,也悠闲。
  顾瑶认真点头,“好,嫂子,我都听你的。那我们今天学习什么?”
  “学习古诗吧,我抄写了几首古诗,你背背,背会了就默写,然后弄懂它的意思。”
  “好。”
  秦玲玲这边教小姑子学习,每天顾瑶一边上工一边学习,还不耽误,只要一坐下,就拿气黄色的纸开始读啊背啊。
  这事情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不少跟着顾瑶一起上工的同村姑娘,也莫名奇妙被感染了。顾瑶这边背诵古诗,其他人也跟着有模有样的念上两句。顾瑶拿了棍子在地上写字,其他人也学着写。
  很多人家读书也不多,还没上初中就回家帮大人的忙,能帮点是一点,根本就不想在学校浪费太多时间,但是他们也渴望知识的,特别是看到很多知青收工之后拿着书本读书,或者三三两两用诗词对话,他们都羡慕。
  这不,顾瑶这边紧锣密鼓的学习,其他人也忍不住的过来讨点学习。一来二去,小顾村里头,一群小年轻们,开始一个个嘴里念念有词都是古诗词,偶尔还能蹦出几个鹅肠话。
  这事情传到村里头的家家户户耳朵里,大家见年轻人也不影响上工,这学习风气还带起来了,不禁暗自称奇。甚至有些人家因为孩子多,没办法只能辍学在家的,带着纸张去找秦玲玲,让她给他们弄写字词什么的学学。
  秦玲玲哪儿想到自己教个小姑子,居然有那么多人求贤若渴。
  这也不怪他们,很多人家家里头,五六个七八个孩子,家里人口多,劳动力少,吃不饱穿不暖的,别说上学了,吃喝都是问题,哪儿来的钱上学,现在秦玲玲这边教小姑子,也不费钱,大家自然都愿意去找她帮帮忙,多认识认识几个字。
  都是村里的人,平时和顾瑶关系也不错的小姑娘,秦玲玲不好拒绝,让他们拿了纸笔过来,给他们抄上一些他们能懂的知识。
  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有些上了三四年级就没上了,有些是没上初中,所以秦玲玲只能因人而异的给他们安排了学习的内容。
  这事情本来也就几个人一时兴起跟着学习的事情,秦玲玲晚上回家也没干什么,自然也帮忙帮忙,在村里算是给大家留下点好印象,这样以后出去办事做什么,都有人帮忙不是?
  这样维持了一周,虽然这些利用休息时间的人,没学得太多知识,但是秦玲玲在村里的名声一下子好了。
  不少之前被李大妮洗。脑过的妇女,现在看秦玲玲的眼神都和以前不同了。
  “我看山子这媳妇可不像大妮说的那么不好啊。”中午休息时分,巨大的榕树下,坐着好些纳凉的人。
  这日子虽然进入了秋季,但是对于南方农村来说,白天的温度还是很高的,跟夏天没什么两样,大家穿着短袖,吹着凉风,做着手头的活,说上两句这家那家的闲话。
  有人起了头,就有人点头应道:“可不是,最近我家梅花,天天来跟我说,她学到了不少知识,还跟我说了外国话了,叽里呱啦的,我是听不懂,但是说的就跟收音机里听到的外国话一样。”
  “嘿,我家那闺女也是,之前让她读书,家里好歹还供得起,让上个几年学再回家帮忙,结果死活不肯,说读书没用,要留在家里帮忙,可这两天,嘴里念着都是学习的事,给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