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半夏田园-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房既然心意已决,苏老爷子也没有话好说。

李氏的肚子越发鼓了起来,像是一口锅扣在那,乌梅跟薄荷变着法子不让她干活,又不用受苏钱氏的气,乌梅这一趟也算是顺利,孙氏整个人都补了回来,浑身长了些肉,反而显得比以前年轻了好几岁。

再说半夏这头,收割的事情自然也是请人干了的,作坊这边的干米粉也都出来,次月就卖到了县城里头跟周围的各个镇子,如今哪个米粉摊子,没有用这干米粉的?顶多是两样都备一些罢了。

请来干活的人,也是热热闹闹。

腐竹作坊那边,也是挨着这作坊,隔了那鹅卵石的小路,对面也是苏家的一个院落加菜园,算是苏有礼的堂兄半夏的伯父,只是不是自家跟三爷爷一家一支罢了,在别处盖了新宅子,这边倒是不怎么用,找上了他的时候,刚好为了儿子成亲发愁,当下也没有多少不愿意,就卖给了他们,如今那边也一切准备妥当,马上就能够运作起来。

来苏家干活的人,自然又多了许多。

苏老爷子这一次,却是再也没有脸面上门来如何了。

何况苏有德自认自己不需去扛活计,苏有才又是个懒的,何况没有分家,谁也不愿意过来干活吃亏,要不然赚了银钱都还是公中的。

出到外头,听人家夸老三一家如何如何,很多人过来搭话,一脸的笑意,苏老爷子心里也很是复杂,有那求着过来干活的找上了他,很快得知他是说不上话的,看着他的眼神就有些奇怪。

都是一个村子里住着,哪家有点什么动静自然都是清楚的,老爷子为何做不了主,别人自然都清楚。

苏老爷子想着当初也是自己点头把老三一家分出去的,心里更是懊悔,要不然……那样的热火朝天,怎么也算自己的一份。

如今,秋风乍起,他的后背,却有些驼了。到底是年岁不饶人。

这一步步走得虽然都不容易,但能够如此,半夏还是满足了。

时光总是不等人,秋收过后,村里的人都闲了下来,每日到半夏这打探干活的人都不少。

新嫂子跟丘氏,俨然已经是管事的模样。

很多事情,李氏都是不需要直接去干了,人是闲了下来,银子却不少赚,整个人精神得很,一开始的确也是不习惯的,只半夏跟她说远光远晨的生活需要料理,一家人的衣衫鞋袜也要准备,另外乌梅要嫁人,孙氏大着肚子不太方便,还是需要操持。

李氏忙起来,倒是也没有想太多。

还有几日是乌梅出门的日子,作坊那边正在加紧地干活,只想等摆酒席的日子,空出地方来,桌椅板凳也不需要借了,螺蛳粉铺子隔一集才出来,张屠夫那大喇叭的嘴很快广而告之。

半夏这边的门口却是打开了,也好出入商量。

外头热闹如昔。

一片叶子落下,半夏伸手接过,悠悠叹息一声,一年,又这样过去了。

薄荷探头在那叫了一声,“半夏!”

谷芽儿比什么时候都高兴,“姐,你说是不是到处都挂着灯笼喜庆,我喜欢之前远晨做的白菜灯!”

半夏扑哧一笑,“又不是元宵节,什么白菜灯,都挂大灯笼,这才喜气洋洋。”

谷芽儿得了准话,又跑了出去,“我说错了,是挂大灯笼,箩筐似的,晚上可好看了——”

声音越来越远。

半夏失笑,被薄荷拉了进去,这屋子亮堂了许多,要不是因为有了身子不方便动,估计这屋子也会被粉刷一遍,收拾得清清爽爽的样子到底也是喜人。

乌梅低声跟孙氏说些什么。

半夏则是奇怪地问薄荷,“怎么了?不是都准备好了吗?聚丰楼那边人少,到时候我们送亲的过去也方便,听说那头也是当天不开业了,我们这边的菜式也准备好了,作坊当天停工,正好操办酒席,有我们呢,你不要着急。”

薄荷撇撇嘴,头一歪说道,“刚才他们来了。”

“他们?”

“还能有谁,爷爷说姐姐是头一个出门的,到时候摆酒席什么的,过奶奶那边拿点银子,刚出去就听见他们吵架,奶奶一直哭,反正我们也不缺那些东西,谁稀罕!”

半夏点点头,“就这样?”

本来不报希望的人,要当真的如此,薄荷怕是不会如此生气吧。

正文、第150章 母女

半夏猜得没错,要当真的是如此,薄荷还不至于被气成那样。

而今也说不上很生气,只挑眉不语,“半夏你知道吧,爷爷给了五两银子,这还没有如何,奶那个人就直接过来要,好像没有那银子,就是要了她的命似的,要不是我娘说,我才不还给她,看她能哭到什么时候!”

这……

半夏都不知道如何开口了。

“她又说自己有什么好东西,是过来换的,结果给了一个乌漆墨黑的簪子,差点就让我扔了!”薄荷说到这,倒是自己气笑了。

苏钱氏还真的做得出来啊。

半夏想了想,只能说道,“无妨,反正一开始我们也没有指望他们,如今一闹,只会让你爹娘离他们越来越远,以后要真的有什么,也不用那么顾忌。”

薄荷似乎认同半夏这样的说法,“从小她就当我们仇人一样,而今如此,我也不求她什么,不添乱就算了,不过我爹说不要闹腾,到时候反倒是我们家被人看了笑话,她本来就那样大家都是看着的。”

为今之计,也就只能如此了。

半夏见薄荷打开匣子,果真的见一个通体乌黑的簪子躺在里面,样子十分简单,拿来一看,倒像是有人自己雕刻的一般,痕迹很是明显,不似金属,反倒像一种特别的木质,上头仔细瞧能见纹路。

苏钱氏又是从哪里弄来的这个东西?

“大伯跟四叔那边有人来过吗?”半夏把东西放回去,又问。

薄荷眼睛一翻,看着屋顶冷哼一声,“大伯没有来过,倒是大伯母来给了一个银簪子,空心的,说是以后出门了要多走动,姐妹之间要相帮,也多帮二姐留意有没有好的人家。多看看有没有门路,好让这边做起来能够日子过得好些,一个破簪子她倒是还真敢说,要不是这东西不好退回去。谁稀罕啊!”

说完有些不忿,“四叔直接过来,说等摆酒席,他过来帮忙张罗收礼,被我爹拒绝了。”

东望村这有红白喜事,村子里的人要来入席,自然都是会带着东西的,看亲厚程度,送的东西是什么,一般来说也不会有人介意。有些人送的几碗米,一篮子鸡蛋,能够送上银钱的也不多。

不管送什么,在当日,自然都是有人在那帮着记下的。毕竟当日主人家会很忙,这些事情,向来就交给别人做,村子里识字的人也不多。记下来倒时候跟主人一一说清楚,以便到时候别人家有事的时候回礼。

苏有才要去张罗,多半打的是这个主意,半夏哂笑。

“我爹说了。那边的三叔到时候会过来帮忙,已经定了下来,记礼单的事情也有远光哥来做,他就说爹跟他不是亲兄弟,走了,我们也没有管他。”薄荷说完。凑近半夏跟前,“这些事情我都不想我娘跟我姐知道。”

如此也好。

难怪有人来找的时候,薄荷跟苏有义常常到院子里来。

看着孙氏跟乌梅凑在一起的场面,很是温馨。

孙氏扶着腰,脸色红润地笑。“你也不用舍不得娘了,好在这也嫁得近,你姑姑那边也近,想回家了或者想我们了,出去看看你就是,只记得好生过日子,你那婆母听闻身子骨不是很好,酒楼的事情你一个姑娘家也管不了什么,且不要胡乱插手……”

一一地叮嘱了。

乌梅自然应下,脸色微红,“娘,这些事情你都说了多少遍了!我心里有数的。”

孙氏却还是不放心,“看着那孩子也是个稳妥的,没想到你们还有这样的缘分,以后就好好过着……”

听孙氏提起伍良平,乌梅有瞬间的失神。

半夏在一旁乐呵呵地笑,“而今可不就是双喜临门,二伯母你也不用操心那么多了,好生养着才是,反正大姐现在也厉害着呢。”

孙氏一万个不放心,也不能如何,心里是矛盾的,又是怕乌梅受苦,却更不希望她嫁不出去,此时这样的结果,已经让她很是满意了。

“聚丰楼有那样的家业在,说到底还是我们高攀了,到时候该忍着的就忍着,不比在家做姑娘的时候……”

半夏听到这有些不是滋味,乌梅忍得还少吗?孙氏这一套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不过是一份爱女的拳拳之心,只不过这是她自己过日子的方式罢了。

但要是孙氏一直如此,又岂能说过得好?要是她硬气一些,乌梅何至于受那么多委屈,薄荷又怎么会跟个男孩子似的护着家里?

女儿身上总是会有母亲的影子,这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不能如此,半夏想着。

一直等孙氏说完了,半夏这才开口,“二伯娘,我娘在那头,要不你过去跟她商议一下,到时候谁去送亲比较合适,还有大姑姑要回来的事情,新嫂子说外婆那边的亲戚住在她家就行,正好现在不需要用褥子,她屋子都收拾了出来,也让你过去瞧瞧。”

孙氏一听,赶忙地就出去了。

半夏挨着床沿坐下,见乌梅一张俏脸含娇带羞,却是有些晃神的样子。

“大姐——”

乌梅见半夏直勾勾望着她,不由就是一笑,“我这心里倒是有些慌慌的,想着过几日就要去别人家里过活,这心怎么就总是提着。”

嫁人这样的事情本来就是一场赌博,对于未知的无法掌控的日子,有些恐惧再正常不过,何况乌梅还受了这么多的苦,现在多想一些畏惧一些更是平常。

说完,倒也不需要半夏如何说,反而觉得自己说这些有些奇怪,“薄荷是个万事不放在心上的,我不过随口一提,谁不是这样过来的。”

半夏凑近一些,“大姐,我娘在那边忙着,她也有些话要交给你。”

“哦?”乌梅眼睛亮了亮。

李氏从来就是一个爽朗的性子,也是因为原来是苏钱氏为苏有才相看的媳妇,过来的时候这才一直小心翼翼,而后撕破脸面过后,一直就能拿得起放得下,乌梅出事的时候她也是一直护着的,乌梅对李氏倒是有些别样的情感,既有一种同病相怜,又有一种近似母女般的亲近之感。

听说李氏有话,她自然是好好听着的。

半夏咳咳两声,压低了声音,“大姐,这亲事是伍家亲自来求的,又不是咱上赶着,怎么算的上是高攀,向来低娶高嫁,大家都是这么想的,你可不要以为自己低人一等,自个要先看得起自个儿。”

这些话,孙氏在的时候,半夏是不敢说的。

薄荷听她在这说,倒是嗤了一声,“打量我听不见啊,我才不管你们!”

话虽如此,她还是往外看,不让别人来打扰半夏跟乌梅说话。

见乌梅眼睛亮闪闪地,半夏就知道这些话她是听进去了,“你要失了自己的样子,才是不好,你想想,要事事顺着他,姐夫需要的又不是一个丫头。还有就是,酒楼那边的事情虽然暂时不理,要真的遇见什么了不得的事情自然也是夫妻一体,只是不要自作主张瞎插手就是,要是不行回来还有我们呢,你就是出了门,身后还还是一大家子,没有人能欺负了你去。另外,这该忍的就忍,不该忍的……你瞧我娘跟奶奶这么多年就知道了,只要自己没错,也不用总是退步。”

乌梅根本就是软性子,同时又很是倔强,半夏生怕她遇上了什么事情就自己扛着,到头来自己挺不过去了就鱼死网破,虽然这些事情都不一定会发生,但先说说总是好的。

“还有就是,遇到什么事情,都比不上自己的小命要紧,我娘说我跟我哥哥他们也是这样的。”半夏一脸的安然,反正这话是不是李氏说得,也不算多重要了,重要的是乌梅是不是听了进去。

乌梅低着头,脖子上露出一片雪白,好一会才回过神来,“这些日子娘一直说女子家家要柔顺知理,万事不吵不闹,以和为贵,我就想着万一那头真的跟奶奶这般,我又要如何,而今听三婶这些话,粗一听似乎不太对,想想还真的就是那么一回事。”

半夏深吸一口气,“你明白就好,这是我娘给你的,说是不要让二伯母晓得。”

塞了个荷包给乌梅,也就拉着薄荷出了门。

一个很普通的荷包,乌梅伸手接过的时候,就觉得那重量有些不对,这一打开,果然倒抽了一口冷气,一块大一些的,怕是有五两银子,而后是几个小银裸子,放在自己的掌心。

早几日,在半夏还没有说这些话的时候,李氏也曾经过来说过一些,只当时是说,这过去过日子,自己手头上要有点银子,才硬气,那压箱底的银子自己也是有了的,没想到又送来这些。

家里的豆芽油豆腐一类,还有螺蛳,都是三房给的,要不然靠自己老爹的闲散性子,还有娘有些软弱,如何能够这么顺利。

这样一想,她的眼眶有些微微红了起来。

乌梅关在屋子里,仔仔细细地把这些事情好生想了一遍,终于松了一口气。

正文、第151章 筹备

硕大的灯笼挂了起来。

窗棂之上也都贴上了喜鹊登枝图样窗花,陪嫁的东西林林总总,也一一贴上了喜庆的图样,整个院子洋溢起浓浓的喜气。

忙忙碌碌的人就从不间断,孙氏娘家那边的亲戚,乌梅的舅母几个,也已经赶了过来,路途不算近,这边又没有分到什么屋子,就去新嫂子那借住。

她那头一大个宅院,也就住了自己一户人。

从半夏这边过去,倒是方便得很。

按东望村的习俗,后日便是出嫁的日子了,到时候伍家自然会有人来接亲。

是以,明日晚上,女方这头就开始摆宴席。

半夏这边的作坊,已经停了工,好在这米粉晾干打包,一筐筐地运到了各个地方,也不在乎这一日两日的。

这个时候,家族的力量便体现了出来。

苏有义自然是操心嫁妆一类的事情,而旁支一些的,便是由苏有章带着,苏有德原本跟这边已经有隙,但这样露脸的日子是少不了他的,也跟着忙上忙下,苏有才原本就不乐意,只想着吃喝算了,最后还是被苏钱氏使唤了出来。

林氏跟周氏,也过来帮忙张罗,慢慢地就搭上一些话,这样喜庆的日子,孙氏哪里会跟他们计较,村子里别人家不也是这么过来的,本来因为事情摩擦两家已经见面不吭声了,但要是家里有大事,喜庆的宴席之类的,凑过来能够说得上话,以前的事情,慢慢地就过去了。

至少表面上是如此的。

也不能让外人瞧着这一家子有矛盾,至于心里怎么想,那便是管不着了。

一场喜宴,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办妥的。

从请亲戚开始就需要计划,许多人都有任务。往各个村落出发,请帖跟喜饼要送到,告诉定好的日子是哪天,这项任务自然是交给那些壮实的大小伙子。能够跑远路,还要机灵会说话,自然,此时这一项早就完成了。

但现在院子里依旧乌压压的一群人。

是为了布置明日的事情。

苏有礼苏有章这边是男人大小伙子,李氏丘氏这头都是媳妇子并大姑娘,分开来。

张留跟新嫂子虽然跟这边熟悉,但却是外姓人,是不会安排他们干活的,只到时候开席的时候一起来就是。

远光也已经去学堂准了假,跟在苏有礼这边。分派的时候他在一旁用墨写在红纸上,虽然入学并没有多久,不过之前有根底在,此时倒也是有模有样。

成功地聚集起许多人来,纷纷夸赞。“远光你这字写得真好,平稳。”

“是好,够黑。”

倒是惹得远光苦笑不得,一旁看着的远风很是不服气,以前这样的事情,可都是他出风头的时候,今日却让远光占了先。在一旁嘟囔,“这才学了几日,就敢瞎写了,万一写错了……”

远光笑笑也没有说话,就当没有听见便是,远风虽然比他大一些。却是没有受过什么苦的,一直都有林氏护着,要真的出门,自己怕是活不下去的,远光则不同。从小就在山上,大一些又要干活放牛劈柴什么都能做,这好不容易能够念书,他哪里会计较这个,显得远风倒是一团的孩子气。

“不是为兄的说你,咱念书人就该有念书人的气度,你瞧你那一家子,那买卖是人做的吗?市侩!”远风见远光那样的表情,就多说了一句。

远光还没有说话,听不下去的苏有章挥挥手让他走了,“远光啊,那你爹的那手艺,就十分好?”

谁也没空搭理一个少年的性子。

前头乌压压地站着人,苏有章低声跟远光说了两句,见他一项一项地已经列了出来,纹丝不错,“三伯,半夏裁好的纸,分成几张,这是采买,这是负责桌椅的……”

这好几样比较重要的事情,倒是都填在了上头,只待记上名字便可,苏有章不由就夸赞一句,“念了书就是明白,改日我也送你弟弟跟着你们去,就是考不上秀才,能认几个字也是好的。”

苏有礼已经在那说话了,“采买的事情,张屠夫一早就过来杀两头猪,这猪肉怕是够了,单子也已经拟好,柱子,木头,小楼,就我们几个了。”

远光便把这几个人的名字添了上去。

关于这一点,原来苏有德一直想要做的,也就是采买,但这银钱怎么能如此经过了他的手,他听说这猪肉不在这边买之后,倒是也没有多坚持,买东西早早要去要肩扛车拉不说,万一有那不好买的,还要到村子里去打听,又匆忙。

如此一比较,又占不到什么便宜,倒不如在家里露脸的好。

办喜事不容易,分开男人妇人两头,苏有章在村子里也算是有些威望,说话很是得人心,各家各人什么情况适合做什么,他也比较清楚,这一点是他来分派的。

苏有礼负责了采买之后,苏有章接着说道,“老马你几兄弟跟着半夏他大伯,管这桌椅板凳,米粉铺子那头有,这几日也不做买卖,等会就能去拉回来,但还差一些,到各家去借的时候也要记好,之后还回去。”

“叔你就放心,平常这事情我们兄弟几个可做得不少,但那车去哪里弄来?”

苏有礼这才想起来,“没事,我们已经借好了,这车你们今日就先去拉桌椅板凳并碗筷回来,铺子那边都有,明日我们再赶着车去买东西,也不会耽搁。”

“这敢情好。”

苏有章看着苏有才,“有才你嘴皮子利索,人也机灵,这几个大小伙子,上菜的事情,可就交给你了,等会去我那拿那托盘洗干净,也分好,谁管哪几桌,可不要跑差了。”

大家就会心一笑,这事是有由头的,当初村子里摆宴席的时候,没有大的地方,便在相近的屋子里摆桌子,院子里也有,偏偏上菜的那小伙子害羞,端着托盘里的菜就往桌上放,这一放,有的桌上几盘菜就重复了……

好在村子里的人,即便有那促狭的,也都知道分寸,笑过之后,菜自然没动,让人端走放好了。

苏有才有一张厚脸皮,又是能说会道的,歪理一堆一堆,他去上菜,又不是累的活计,又能够露脸,对于这他很是满意。

“放心放心,你们几个给我瞧着,没准被哪家看上了,娶回来个媳妇都不一定。”

周遭围着的都是大小伙子,听闻又哈哈地笑。

一拨一拨的笑声,由卝纹卝人卝书卝屋卝整卝理在这荡漾开来。

最后,掌勺的师傅是请好了的,切菜,抬嫁妆,一一都指定了人,远光一一地记下。

等字迹干了,刷上浆糊,大红纸张贴在墙上。

也有刚才没有赶上的,或者迷糊一些的,“怎么怎么,我这次是做啥?”

“做啥?你管吃就行!”

“真有这好福气,不成不成,我要去上菜的啊!”

一旁的人笑得更欢,“听闻有牛岭的亲戚过来呢,你这是要露脸呀——”

嫁娶都在临近的几个村子,又是过来喝喜酒,各家之间拐着弯是亲戚也正常,如今可不就是捞一个露脸的活计,能够两厢瞧上一眼嘛。

远光已经去忙了。

他们看着,也认不出字来。

远晨人不大,没有什么事做,见有人围过来,就凑上去,“大黑哥,你是管上菜的,去找我四叔。”

远晨也跟着念了几个月的书,很是用功,本身也聪明,要不是远光有底子在,说不定就被他超过了,更是加紧努力。

村里人的名都不复杂,何况因为今日的事情,商量的时候远晨自己领了任务,就是帮看着这些人,那些字就算之前不认识,这几日也是抓紧了认的,“嗯,铁蛋哥,你是要去搬桌子的。”

几个大小子见远晨小小一个,背着手有模有样的,免不了逗他两句。

远晨被夸赞很是不好意思,咧嘴一笑。

那铁蛋盯着他的脸,惊呼,“我这头一次发现你跟谷芽儿长得还挺像!”

“你这是能见到自个儿媳妇了,头脑糊涂了是吧?他们是双生的,能不像吗?”

其实这也怪不得他,谷芽儿是女孩子,又活泼得紧,什么都都不怵,整日笑嘻嘻的,远晨则不同,通常就是面无表情的样子,谁看见都不会说他们像的,而今笑起来,瞧着便多了些不通。

话说到这,谁都是兴致勃勃的,秋收过后,庄稼人家也都闲了下来,难得有这喜事,大家也都沾沾喜气,做事起来很是卖力,不然回头可是会被人说道的,毕竟谁家都会遇上这样的事情,也是要求别人帮忙的,这一点默契倒是还在。

苏有礼已经安排好人,却也不能歇着,四下看还有什么遗漏的地方,哪怕就是摆桌子的地方不够平坦,也是需要填平的,还有那桌椅板凳运回来也需要一一检查,到时候摔了人也不好……

用来做灶房的地方,就在米粉作坊这,他正用锄头,细细地刨一条小渠,到时候这边的水,引到那头小水池。

正动着,张留过来,“三哥,这回怕是要多摆几桌了!西望村那头要来烧炮竹呢——”

正文、第152章 乡宴

烧炮竹,在东望村这是有一些说法的。

大摆喜宴的时候,上席的,一般而言会分成头席跟二席,头席坐的自然是亲戚,还有村子里的老人,二席坐的就是族里的人。

这也是有讲究的,头席至少尊贵一些,何况亲戚喝喜酒之后还要赶路归家,另外吃了头席之后,也要快速地收拾碗筷桌子,再摆上二席,总不能让亲戚干活吧?要是心里有活计,也不能安心地坐在那吃着。

另外村子里有那交好的人家,就比如张留这些好邻居,又不在亲戚之列的,或者外姓的人家,每家请上一个来坐席,也差不多就是这样了。

外姓人家是不需要帮忙干活的。

但这外头的人要是想来,这边又没有请那么多人,比如韦家,李家,一家子派出一个来,就如同苏家这样的情况,往日自然请了苏老爷子去,再请一个苏有德,也就差不多了,剩下的一些人也想来凑凑热闹便要如何呢?

也就是几个十几个一伙,凑钱买了炮竹,到正日子的时候,放着鞭炮进来,外加一份礼,也就是能上席了,这样的日子,谁又会嫌弃炮竹多呢。

不过话说回来,这样的事情不少,却也不能算多,过日子都是精打细算的,这烧炮竹是这人情往来的一个例外,并不需要还礼,当家的老头子老太太,平日里舍得多出一份钱的,也不会多。

主要还是,这要看主人家的面子,才能看过来烧炮竹的人会不会有,有又会有多少。

自家向来都是默默无闻的,听张留如此一说,苏有礼倒是有些意外,“西望村也有人来?多少?”

张留就笑,“有啥奇怪的。韦家那边闹的一大通,但也只是韦壮那一家子,作坊这边请人,那边也许多人想来。见咱没有请那边怕是也有了想法,韦壮那一家子怕是难过了。”

苏有礼有些愣,“这就是来烧炮竹,这边请人的时候没想过这回事啊。”

既然要请人干活,也不会舍近求远才是,至于他们那样想,自己也没有办法。

张留赞同,“谁说不是这回事呢,不过也不是非要你请就是,人家来交好。咱也没有推开的道理,要是有人闹事……怕是没有人敢闹事吧,嘿嘿。”

听他这么说,苏有礼也明白,不说村子里没有人敢闹事。就是外头铺子,再也没有见过那闹事的人,不为别的,当时的事情解决之后,大牛跟孙娘子那一群人,时不时地在铺子那晃荡,又是豁得出去的。知情的人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也不会去那边闹事,不知情的说那铺子是有人看顾的,谁也不敢去找麻烦,如此以讹传讹,倒是平平静静地过来了。

苏有礼这边就算是解释。别人也未必肯听。

偶尔大牛过去吃米粉,见别人如此说,也不否认,拍着胸脯在那保证,“这铺子就给跟我大牛的铺子一样。以后要真的有人不开眼来捣乱,我饶不了他!”

如此更是说不清了。

苏有礼倒是听明白张留的话了,“我省得,那边来多少人?我也好准备准备。”

张留略想了想,“估摸着能有十几个,都是那年轻小子或是刚成亲的,也只有他们会凑热闹了。”

苏有礼点点头,“嗯,那就去跟大哥说,多摆两桌,也就够了。”

见半夏在一旁,苏有礼招呼一声,“去跟你娘并三伯娘说一声,多了两桌烧炮竹的,让他们安排人手的时候注意些。”

半夏忙不迭地走了过去。

虽然是在一个院子,那边聚集了一群妇人,李氏跟丘氏在安排人干活,半夏这才想起自己要拿出来的东西,赶紧就跑回屋子。

翻出一块央苏有礼钉好的床板,锅盖大小,上头已经画好了好些个图案,另外一个竹篮子里,则是一片一片的竹牌。

拿到这些,半夏穿过屋子,去那作坊棚子的一端。

三个妇人一条街,这话不是虚的,刚说了没几句,就嗡嗡嗡地听不见声音了。“我做什么?我以前都是帮忙煮大锅饭的,现在洗碗怕是不利索,到时候那边做饭都是锅巴,浪费米呢!”

“我干啥的?”

李氏被吵得头都大了。

丘氏在一旁也有些无奈,哪次摆酒席,也要经过这乌糟糟的一回。

“不如让远光进来记下,跟外头一样。”

“这要是记下,到时候我们想自己换换不成吗?这反正都是干活,小丫头也能洗菜……”

“我想在家先忙好老人家,你也知道她奶躺在床上,这要是让我洗菜怕是也不能了……”

问不完的问题,男人那边根本就没有这种疑问,是太会变通了?

半夏笑嘻嘻地把刚才苏有礼交代的事情跟他们说。

“得,这一回又要多煮点饭了。”

事情就更乱。

林氏手里抓着一把染红的花生,连皮一并扔进嘴里,很快壳从嘴角出来,咬得咯吱咯吱响,瞧着不像是会操心的,周氏则是抱着手在一旁做无知状。

半夏瞧林氏那嘴角的花生壳掉到地上,抽了抽嘴角。

过来扯着李氏,声音就提起来一些,“娘你也真是的,之前不是说好了法子吗?还跟她们在这吵吵闹闹的。”

李氏不知从何说起,见半夏拿着那东西过来,又把竹牌塞给了李氏,李氏只瞧了瞧,便记了起来,神色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