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半夏田园-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西送来之后,薄荷便是搬回家里,放在一个个的木桶养着,

这地方当初也是费思量的。他们一共就两间屋子,何况整日地放水,也容易湿气太重,还是偶尔回来的远光想到的主意,“我原来住的那个屋子。可不是正好派上用场,反正也还空着。”

因家里在后边开了院落,原来的房门已经很少走,只是在有需要的时候打开罢了,那个屋子跟院子脱离开来,又是盖着茅草的一个小棚子,平日里并没有用。

此时却是正好解了薄荷一家的燃眉之急。苏有义也照着半夏这边的木框样式,在那边靠墙钉了一排架子,剩余的地方安一个炉灶,下雨天做饭啥的也方便了许多。

薄荷是个有干劲的,把自己捞的螺蛳挑回来之后,又把收回来的放回来。看好放在木盆里,熟练地扔生姜进去。再给前两日的换水,一个个木盆挪过去。

这一折腾,浑身都是汗,头发湿哒哒的。她也是浑然不在意。

而后又端起已经养好的,穿过院子拍半夏的房门,“喂,送螺蛳——”

门吱呀一声自己开了,她提着那半盆螺蛳,

新嫂子见薄荷满头大汗地进来,赶紧过去接着,把这螺蛳端到灶房门口,“半夏!”

转身又去忙活了。

请人的事情,还没有那么快,新嫂子跟丘氏,是自告奋勇地过来帮忙的,李氏要给工钱,她们自然也不拒绝,但半夏在屋子里熬汤,她们却从来没有进去过。

这不,刚忙完这个,又转身去挑黄豆,炸腐竹,发木耳了。

半夏早就已经熬好了辣椒油,放进坛子里,看着是能够用上一阵的。

李氏做的辣椒酱之类的也已经用干净的小坛子装好,另外还从苏有义那弄来几个小瓷罐,单单地用来装筷子,想着苏有义当时那哭笑不得的表情,她就有些失笑。

大骨头跟螺蛳在炖汤,嗤啦啦地冒着热气。

薄荷见新嫂子不进来,也探头在那跟半夏说话,“半夏,是明天吧?可是准备好了?”

这熬汤反正也没有什么特别需要保密的,但新嫂子她们如此,半夏自然也是乐见其成,便走出来跟她说话,“好了,明日一早就开张,二伯跟我爹昨日就去柱子舅舅那边拉了桌椅板凳,现在怕是已经送出去了,那头的灶也砌好了,你那螺蛳慢一点点。”

“没事,大不了多养一阵子,这个你就不需要操心了。”

对于薄荷,半夏倒是真的放心,比如薄荷一开始让那些孩子跟自己一起捞的时候,也有大人骂上门过,说是吃家里的饭帮薄荷干活,薄荷愣是一点亏都没吃,这就解决了,回头那大人还特意领着孩子过来说好话,而现在薄荷要收螺蛳,自然也会遇见一些问题,比如螺蛳青苔太多不要,比如有时候太多要运回来,比如几个孩子觉得他换的东西不划算,这些小问题,薄荷都能一一解决。

这样也好,自己倒是省事很多,毕竟这一块既然给了薄荷,她能够做成这样,半夏只有欣喜。

听她如此,自然也不会多想。

“对了,上一集,我爹去卖豆芽跟油豆腐,你知道他怎么卖的吗?”薄荷乐滋滋地说道。

苏有义,话很少,人生得又很是俊朗,要不然也不能生出乌梅那样的女儿,听薄荷这样一问,半夏倒是真的想象不出来苏有义做买卖的样子。

见半夏疑问的眼神,薄荷扑哧就笑了,“他弄了好多芭蕉叶子,豆芽一份份地包起来,油豆腐就用竹签一串串地串起来,豆芽一包一文,油豆腐一串一文,卖了一通回来,他愣是一个字都没说,哈哈哈,有人问,他就伸个手指头。”

“你爹那人,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新嫂子也在一边打趣。

说着,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薄荷低低对半夏说,“赚了一百多文呢,钱拿回来的时候,我娘都哭了。”

这也不难理解,孙氏被苏钱氏磋磨惯了,何曾自己手头上有过银子。

“你也看着些,不要让你娘太累了,毕竟是双身子的人呢,还有大姐,她都要出门了,那个东西油烟气太旺,反正卖多少差不多就行了。”半夏不太放心地交代。

一口吃不成胖子,她也不希望自己好心办坏事。

薄荷点点头表示省得,又低声对半夏说,“也不知道为啥,刚才我在给螺蛳换水的时候,看见有仙姑上门,我见奶奶鬼鬼祟祟地往外瞧。”

半夏眼神一闪,没有多说什么。

说到这个,薄荷兴致勃勃地又要去打探。

半夏这却是没空,继续去熬汤。

汤是关键,这螺蛳跟猪骨头,加上大料八角、沙姜、草果、干枣、枸杞、香菇,一并地熬成汤,待准备用的时候,放入辣椒油。

外头棚子,则是李氏带着新嫂子跟丘氏,也忙个不停。

炸腐竹、炸花生,炸好之后的东西放进坛子里密封,几日都不成问题。

丘氏往坛子里掏酸豆角,一边叹息,“你瞧外头吃米粉,谁不是煮熟就能吃了,外头的饭菜就是比家里的香,你这个一碗粉,倒是十几样东西扔进去!”

半夏嘿嘿一笑,不仅如此,她还准备好了卤肉,卤鸡蛋。

要不然,一碗米粉就需要五文,又怎么能够吸引人来吃呢?这开业时候,就是打响名声的时候,可不能马虎,是以样样精心。

至于当初答应了木十九说的准备东西,她也想好了,方子是不能让他拿走的,里头的东西她决定剁碎了用纱布包装好,让他自己带走去熬就行,米粉自然也是她提供的。

但现在自家还没有开张,村子里有些忌讳,开业之后才能让他带走去吃,要不然分了财可不好。

想到这个米粉,半夏就有些着急了,“娘,怎么还没有架锅做米粉呢?”

“瞧你心急成啥样了?这个不用操心。”李氏笑道。

丘氏也在一旁帮腔,“这个你就不需要管了,以为请我们来,是吃白饭的?”

半夏呵呵傻笑,“自然不是,能请到三伯娘跟新婶,是我们家的福气呢,只愿咱家生意蒸蒸日上,到时候人越请越多,你们可就是元老,到时候能当个管事,专门看着别人干活!”

丘氏哈哈笑了起来,一点都不耽搁手上的活计,去把火架起来,又把小竹篮之类的准备好,“这丫头嘴巴抹了蜜一样,还管事呢!”

新嫂子却不这样想,她手上拿着的是一块纱布,仔细一瞧才发现这是个布袋,跟别的不同,底部有一块小铁片,铁片之上又有细细的孔,她把米糊舀进布袋里,待水开了,直接用手往锅里挤,雪白的细细的线一样的米粉,就落在锅里了。

“你不信我可信,半夏,冲着这个到时候让我做大管事,她做二管事!”

米粉煮一会,用竹篮捞到冷水里泡着,便算是成了。

片刻之后,苏有礼等人也回来,那就是外头已经准备好了。

半夏从头到尾地看了一遍,确定没有啥遗漏的,很有豪气地说道,“咱家的米粉铺,可以开张了!”

正文、第136章 大火

石板路上,苔痕凝碧。

经年的日月在此似乎并没有留下太多东西,生活在此的人们,依旧是过着自己平静的日子。

逢五逢十,是集。

又将到收割稻子的季节,今年老天爷似乎很给脸面,眼见丰收是成定局的了。

是以,这赶集的人群之中,不管是出来卖柴卖菜卖山货的,还是出来置办禾镰箩筐的,脸上就多了一分喜色。

他们的生活很简单,只要天气还好,只要地上打下的粮食够吃,就已经很知足了,要是再能有点余钱,就更美了。

这不,一路行来,道旁是卖水果的地方,葡萄泛着紫灰,沙梨透着赭石黄,看着都是喜人,还有一把把的芭蕉干脆地就没有切开来,就轱辘一样的放着,一圈圈地芭蕉,只等别人买了才割。

沿着一条斜斜的石板路往上,有搭着茅草的棚子,此处是粮行跟卖箩筐之类的地方。

要说不同的是,这一旁有一个新盖的棚子,有心人要是抬头一看,便能见棚子里头的瓦背,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各种颜色,在这阳光照耀之下泛着釉一般的光彩。

一股浓香扑鼻而来,占据着鼻腔久久不散。

此时,半夏站在门口,瞧着这来来往往的人群,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平和的幸福感。

瓦屋里,苏有礼等人正在忙碌。

不多时,就见张留拎着一挂鞭炮出来,“开张了——”

声音到是浑厚。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过,更是吸引了一群人。

半夏守着一个大大的木桶,一旁是一大摞的碗,笑眯眯地对着周围的人说道,“大叔大娘们,我们家的螺蛳粉铺子今天算是开张了,还请大家多多关照。今日来吃送鸡蛋送卤肉了!”

“不吃也没关系,大家免费尝尝我们家的凉粉,这大暑的天气,凉快凉快。”

这螺蛳粉的汤。就在瓦屋里头熬着,扑鼻的浓香,散发开来。

半夏又长得好,说话也机灵,站在棚前舀凉粉待客。

“没事没事,坐进来歇歇。”和气才能生财,何况自家的茅棚搭得很大,除了去柱子舅舅家拉回来的桌椅之外,还是有空余的,苏有礼又用竹篾编了几排桌子。上面钉了竹片,坐着吃东西倒是没有问题的。

这白送东西的,倒是还真没有见过。

一个爽利的妇人,瞧了一眼半夏木桶里的东西,又见这小姑娘干干净净的。“那给我来一碗!”

半夏应了一声,“好咧——”

碗是粗瓷大碗,凉粉是半夏用凉粉草做的,有些碧青的透明,打碎成块,加上红糖水,又是在井里湃过。凉爽爽的看着就喜人。

妇人接过,喝了一口,咂摸了一回,面色有些古怪,而后咕噜噜倒是喝完了。

“我倒是还头一回吃了这有些酸的凉粉。”

“婶,这里头加了浆果呢。吃着更是酸爽。”

喝凉粉的人立马就变多了起来,还有些过意不去愣是要给钱的,半夏自然拒绝了,但她让人进来坐,倒是真没有人。这地方的人倒是还淳朴。总觉得喝了凉粉已经占了人家便宜了,哪里还好意思进去占着人家做生意的位置。

而开张的时候,还没有到晌午吃饭的时候,是以一开始人并不多。

半夏却是也不着急。

终于,有个粗壮的汉子挤进来,“这闻着挺好,一早上杀猪,这前胸都贴后背了,给我来一碗!”

买卖就这么开张了……,半夏笑得更欢。

一大海碗的螺蛳粉,上面是红红的辣椒油,而后是炸过的花生、炒好的酸豆角跟木耳,炸好的腐竹,上面还卧一个卤蛋。

张屠夫的眼睛都瞪大了,要知道刚才他要吃的时候,心里还是嘀咕的,毕竟一碗粉卖五文钱,还被别人笑过,外面的粉可是才两文一碗,听说炒粉现今贵了一点,他也是饿了,抱着尝新鲜的念头进来试试。他不缺这几文钱,却不愿意做那冤大头。

此时一见,吃了两口,脸色一变,端着就起身。

一旁的张留吓了一跳,以为他要如何。

苏有礼在里头煮粉,他自告奋勇地来帮忙,要是有什么人闹事他也是不怕的。

见张屠夫如此,他赶紧说道,“大兄弟,可是不合胃口?”

张屠夫甚至都来不及搭理他,直直把粉端到了棚子入口,那还围着很多吃凉粉的人,嗓门粗大地道,“看看,看看!你们见过这样的粉?这是啥,鸡蛋!这是啥?肉!谁特么的刚才说老子冤大头的,这米粉摊子以后再如何,也是我张屠夫第一个吃上的!奶奶个熊,可让咱占了一回先!”

说完,呼啦啦地就端着碗在那吃了起来。

一碗粉本来就没有多少,何况张屠夫那个体型。

张留这才如释重负地吐了一口气。

半夏正在派凉粉,见此不由得失笑,心里暗想以后去张屠夫家买肉才对,这活广告啊!

果然,这广告的效应是惊人的,在张屠夫吃完一碗吆喝第二碗的时候,棚子里已经坐进去不少人。

张留倒是个会看眼色的,“今日这鸡蛋卤肉都是送的啊,咱这是小本生意,现在是赔本赚吆喝,过几日,五文钱可吃不上这个!”

螺蛳粉本来就辣,此时天气又热,吃下去浑身都冒汗,痛快淋漓。

此时,又有人发现新奇的。

“这米粉还是圆的!难不成不是蒸出来的?”

“去,那蒸出来的,只能炒粉吃!配这个汤不合适,这粉弹着呢,嚼着舒服。”吃了粉的人,似乎很有发言权。

大汗淋漓之后,再喝一碗又甜又凉爽的凉粉,整个人更是惬意无比,浑身的毛孔,没有一个不舒服的。

渐渐时近中午,棚子里已经座无虚席。

甚至有些人赶来。端着碗在一旁站着吃的。

半夏依旧还在派凉粉,偶尔抬手擦擦额头上的汗珠。

“让让,让让,这有不要钱的凉粉。我也来一份!”声音尖利,却不是周氏又是谁。

却说今日她是出来卖芭蕉的,苏家院子就有好几棵芭蕉树,她又是个坐不住的,卖豆腐卖香蕉,图个自己舒坦,还能昧下几文钱,何况跟林氏斗,她总是吃亏,倒是不如出来舒坦。

在她挤进来的时候。正好看见半夏一手拎着木勺,一手拿着碗,似笑非笑地盯着她。

不知为何,她就有点心虚的感觉,这感觉让她很是不舒服。

很快。周氏就漏风地说道,“哟,是半夏啊!这做起大买卖来了我还不知道呢!家里现在卖米粉呢?要说这摊子,还是家里的……”

周氏见半夏不搭理她,又对周遭的人说道,“这地方以前,我家婆母也是出来做过买卖的。”

还没有说完。就被脆生生地打断了,“四婶,这都分家了,田地只分了一点给我,这棚子给我们的时候,也没有一点能用的。之前卖豆腐,也不让我们做了,要不是想点法子,我们总也不能饿死,这凉粉你接着——”

家丑不外扬半夏自然是知道的。但她知道没有用,周氏都做得出来,她自然也不怕说,何况卖豆腐的时候,很多人也是知道的。

“原来就是那个东望的苏家啊!”

“可不是,我听说人家好容易能回来,没想到这么厚脸皮。”

“幸亏这边还有点法子,要不然,被吃得骨头都剩不下,你瞧说不做豆腐,还真的不做了,我就瞧着这老板眼熟,说来好久没有吃上他们的豆腐了,这可是顶好的,卖的这米粉,肯定信得过。”

人果然都是同情弱者的,半夏实在是没有想到,自己这样一说,不仅打击了周氏,还取得了这样的效果。

苏有礼跟李氏,这么多年卖豆腐,也是认识不少人的,他们又都是实诚的性子,自然积累了好些口碑。

而李氏似乎知道周氏过来,挤出来瞧,就看见这样的情景。

周氏恨得咬牙切齿,五文钱一碗的米粉啊!他也真的敢卖!越发觉得自己刚才偷偷摸摸留下的三文钱根本不值一提,那欣喜烟一般地散去,一股酸意冒起来,怎么也止不住,但四周的人对着她指指点点,饶是她脸皮厚,也只撑着喝完凉粉,逃也似地走了。

李氏这样一出来,正好又跟那些相熟的人拉了几句家常,回头忙去了。

瞧着这人来人往的,半夏的凉粉也算是派完了。

这汤不是一时半会能够熬好的。

她预计的是,第一天要是能卖出两百碗,也算是顶天了。

哪知道,还没到下半晌,汤就见了底。

米粉也是用得差不多了。

甚至还有那来得迟的,见此很是遗憾,“这哪有卖米粉,这么早就收摊的!”

苏有礼好笑地出来说了几句,总算是把人请走了。

丘氏跟新嫂子在后头收拾洗碗,忙完了才抬起头来,“这就卖完了!”

可不就是卖完了。

苏有礼卖粉心里有数,只瞧了瞧剩在一旁的碗,就估摸了出来,“一共是两百零七碗。现在还剩一点,我们自个儿都吃上一碗,晚上去家里好好吃一顿!”

两百零七碗,也就意味着,这是一两多的银子啊!就算是一碗上放了一个鸡蛋,是个大开支,大概有三百多文,而后就是那些汤,米粉也是自家做的,其余的更是没有多少成本,刨开这些,几百文,还是到手了的。

第一天!利润很好啊!

一群人自然是乐滋滋的,待把这边收拾好,就分开行事了,李氏跟丘氏新嫂子一起去买些花布啊,点心啊之类的东西。

苏有礼则是跟张留苏有章去买明日需要的骨头鸡蛋一类,有意思的是,张屠夫一见是他,大骨头几乎就是半卖半送。

待回到家里准备好好吃一顿的时候。

那几乎很少开的房门,被拍得啪啪作响,“三哥,娘摔到了!这要请大夫呢!”

正文、第137章 讹钱

这样冒着喜气的日子,就因为门外那一通叫嚷,多了一些不同。

新嫂子是个嘴巴刁的,“这死老婆子!”

半夏自然听出了外头叫嚷的,不是苏有才还能有谁?这苏钱氏什么时候摔倒不好,偏偏在这个时候摔了?摔了也就摔了吧,且不论真假,但摔了不是直接去请大夫吗?难不成的要熬着等自家爹娘回来了,才知道去请?

倒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家爹娘变得如此重要了。

这样一想,半夏几乎可以断定,苏钱氏要么就是摔伤是装的,要不然就是摔是摔了,也根本就不碍事。

至于他们这样来叫,目的自然很简单,要钱。

这钱自家要是不给,传出去还当真的不好听。

毕竟,就算是分家了,苏老爷子跟苏钱氏有个什么好歹,他们自然也不能袖手旁观。

这是个根本就无法避免的问题。

且不知道苏钱氏究竟是不是听了周氏回来说的什么话,才病成这个样子的,半夏还是把门打开了。

苏有才是个厚脸皮的,屋子里这些人是什么神色他根本不管,只瞧着张留手头上的东西,啧啧说道,“三哥日子竟然过得这般好了,寻常日子还买这些酒肉。”

“不错,那么多年苦日子都熬过来了,赚的钱都不知道拿到哪里填了粪坑,这好容易能赚点肉钱,自然该吃就吃。”张留也是个妙人,苏有礼不好开口说的话,他倒是不在意。

苏有才讷讷就说不下去,转而对苏有礼道,“三哥,娘摔到了,现在还躺着呢。”

李氏的脸色就有些古怪,似乎生怕苏有礼抹不开面子情一般。“老四,娘摔倒了,你不去请大夫?天都黑了,半夏爹。你都站了一整日了,人家也帮了咱一整日了,你在家好生待客,我过去瞧瞧。”

都不是外人,丘氏几个已经动了起来。

苏有才还想说什么,苏有礼已经进了灶房。

半夏也是点头,“爹,大骨头也要熬汤了。我跟着娘去瞧瞧。”

苏有礼面子上有些薄,李氏大约就是怕了他过去会妥协,苏有礼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却也不好解释,索性就顺水推舟,再说,李氏过去也更像样一些。

这头,李氏带着半夏就进了上房。

屋子里头暗得可以。天色将晚,里头的光线已经很是昏暗,苏钱氏又是个过日子十分精细的人,平日里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不肯点灯的。

半夏跟李氏进来的时候,还差一点踢到了门槛。

周氏林氏也围在一旁,李氏快人快语,“娘。我来看看究竟是摔在哪了?这屋子这般暗,难不成的也不点灯?”

一直等眼睛适应了这黑暗,半夏才发现蜷缩在床上的一团影子,哼哧哼哧的,也不知道究竟如何了。

周氏听李氏这话,撇撇嘴就讥讽道。“这天都还没有黑透呢,三嫂就想着点灯了,也难怪,这日子过得比我们好了,大把的银子往家里搬。哪能想到娘却舍不得点灯,这才摔倒。”

话里话外,是个什么意思,不言而喻。

李氏本就不是任人磋磨的性子,听周氏这话,她也不会吃那个哑巴亏,“瞧这话说的,娘老了,又是个精细的,你们不是在身边吗?怎么就摔到了呢?”

苏钱氏哼唧哼唧两声之后,“我看你们是巴不得我死!”

还能这样高声大嗓地骂人,可见也不会有什么事。

李氏的心就更加稳妥了一些。

半夏瞧李氏不像是个会吃亏的,出来寻薄荷,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形。

这一问方知,苏钱氏这一跤,摔得可真的是好啊。

在二房的事情之上,苏老爷子是听了苏钱氏的,但却并不意味着他撒手不管,眼见孙氏这怀了身子,他们又是独自开伙了,家里的母鸡,也就分了他们五六只。

而孙氏跟乌梅自从发豆芽跟炸油豆腐之后,日子倒是过得平静,知道有了银钱,人也有底气一些,并不再那么唯唯诺诺,人看着倒是爽朗了些,苏钱氏瞧着更是认定他们对不住自己,这是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表现。

是以趁着她们不在,就摸到那想把鸡拿过来。混乱了,谁也不知道。

鸡圈本来就跟猪圈在一处,她刚去抱鸡,谁成想周氏急匆匆回来在那大叫,苏钱氏到底心虚吓了一跳,也不知道怎的,倒是把猪给惊了,直直地就撞出来。

苏钱氏一个猝不及防,就骑在了猪背上,手里还抱着一只母鸡。

薄荷堪堪拎着螺蛳往家里来,也唬了一大跳,螺蛳掉了一地也顾不得。

猪骑到院外,人才摔了下来。

这不,一被背回来,就“病”了。

半夏听薄荷绘声绘色说完,哈哈哈大笑了好几声。

薄荷也在一旁哈哈笑,全然顾不得别的,“你是没瞧见,那鸡分给我们的时候,我可是做了记号的!”

半夏心里有了数,苏钱氏这确实是摔了,不过可是摔了脸!是心病!不好治啊。

了解情况之后,再跟薄荷相携来到房间门口。

此时,灯终于还是点上了,周氏依旧在一旁说酸话,话里话外就是要李氏拿银子出来给苏钱氏治病,还有二房既然分出去,自然也是要出的。

这一次,李氏倒是没有推了,“这是自然!”

答应得很是爽快。

林氏本来就是个不吭声的,此时眼睛一瞪,看了李氏一眼,“这可是你说的。”

李氏讶然,眼神却是未变,“娘都这个样子了,自然是去请了大夫,一切还有爹做主呢,就算是病重,砸锅卖铁也要治……”

半夏在外头,都要扑哧笑了起来。却也知道,苏钱氏跟李氏的这些情分,是一点点地磨光的。此时李氏既然已经知道苏钱氏如何,哪里还会有什么顾忌。

果真,苏钱氏愤然,翕动着嘴唇。指着李氏,“你……好你个歹毒的,你是巴不得我死啊!有你这么说话的吗?你……”

李氏很是不可置信地瞧着苏钱氏,“娘您这是怎么了?媳妇巴不得你好,这病了自然要请大夫,难不成媳妇说错了什么?那行,要咱,不治了?”

“你!”这夜色之中看不甚分明,但苏钱氏的脸色定然是很精彩的。

还没等她嚎起来,说李氏是个不孝的。就见李氏过去扶着她,“娘,到底是伤在哪里?这好端端地怎么就摔伤了,不如跟我说说,我爹以前倒是教过我。这扭伤筋骨啥的,我倒是还在行。”

一边说,一边给苏钱氏揉着手臂。

也不知道她碰到了啥,苏钱氏一哆嗦。

李氏心里就更有底了,眼神就又冷了三分。

等苏钱氏摆脱了李氏,木着眼睛在那道,“老三媳妇。我知道你恨我……”

“娘说的这是什么话,我们好端端的怎么就会很您呢,想多了。”李氏自然不承认,自从远光跟远晨念书之后,面上的这些亏,她也是不肯吃了的。毕竟做了娘的人,再如何也不能阻了儿女的脚步。

苏钱氏总不能说是自己如何苛责李氏吧?只能没头没尾地骂了一通,而李氏还是笑眯眯的样子,她更加觉得气闷。

半夏饶有兴致地在一旁瞧着,李氏说得没错。只要不把苏钱氏当婆母,她根本就奈何不了,这也算是自作孽了。

苏钱氏却似乎不管那么多,“瞧你嘴巴跟抹了蜜一样,现在你们是有钱了,只不能没我老婆子抓药的银子呢。”

说到这,李氏就站起身来,“这话怎说的,娘自然是咱们几个的娘,就算没有我们吃饭的银子,也要有给娘抓药的银子啊,只这大夫来诊过了,叫我们一声就成。”

说完,也不管里头的人究竟是什么表情,起身就出去了。

半夏自然是跟着李氏出去。

把从薄荷那问到的事情,跟李氏一说。

而后又有些担忧,“娘,万一到时候狮子大开口怎办?毕竟这病在她自己身上,总是说病说痛,到时候岂不是个无底洞?”

李氏却似乎没有当回事,“这是如何的别人也都不是瞎,要不是因为你哥哥他们,我才懒得过来瞧,只等那大夫来了,本来她就没事,左不过拿百来文,就当买个清净算了。”

“要真的是……我也有法子。”说完,李氏率先回了灶房。

苏有章几个,干脆连问都不问。

好容易,插科打诨,又说到隔日去摆摊的事情,这五日一集,实在太久了些,街上倒是也能有一些人,照着原来商议的,他们隔日出去摆摊,只不过集的时候准备更多一些罢了。

这样一来,一个月出去半个月,也差不多了。

家里的事情也不至于耽搁多少。

家里现在最不缺的就是螺蛳,薄荷送过来的还都是养好的,炒了一盘田螺,男人们刚好喝上一点小酒,妇人这边话自然就多了起来。

虽然人不多,也分成了两桌。

因孙氏害喜厉害,吃辣倒是还行,半夏又多炒了一份给她端去。

想了想,她又特意舀了一大海碗的骨头汤,“奶,都说以形补形,这碗汤你喝下去,保准就没事了。”

而后,倒是苏有才把大夫请来了。

半夏等人就在那边吃饭,因怕他们来找,倒是没有关了门。

但这顿饭注定吃得不太痛快,因为很快苏有才又过来了,“三哥,娘摔到了骨头,大夫说养好,要好些银子呢!”

正文、第138章 有苦难言

苏有礼喝了酒,就连脖子都已经红了。

方才李氏回来也没说什么,他原本就以为无大碍,何况自从分家之后,他跟那边就没有话说,越是这样一根筋的老实人,一旦认定了什么事情,就难以改变。

听苏有才这般一说,李氏也不吃饭了,“老四,可需要多少银子?”

苏有才刚才也是听周氏说了的,李氏可是答应下来了,这要是能啃下一口,到时候自然只有自己的好处。

米粉就卖五文钱一碗,三房怎么会没有钱!

苏有才此时一脸的颓丧,说话倒是清清楚楚,“石大夫虽然没有说,十几两怕是跑不了了的。”

“多少?”李氏扬声又问了一句。

苏有才看着李氏晶亮的眼睛,突然有些心虚,想着周氏那脸上被油溅的疤痕跟那漏风的牙齿,心里就没来由的烦闷,这要是当初……

这一愣神,声音就弱了下来,“怕是要……十两了。”

新嫂子突然就笑了起来,“这十两银子!怎么不去抢,这究竟是要吃人参鹿茸呢,还是干脆喝人血算了!以前我听说有个地方,那地主,就叫陈喝血。”

半夏扑哧一笑,接道,“婶子,这跟周扒皮是一个道理。”

新嫂子点点头,“不不,钱扒皮呢!”

灶房里的人,倒是也没有多少气愤,就这么呵呵哈哈地笑出了声来。仿佛当苏有才是在说笑话。

苏有才可不是这么想的,他就不信苏有礼拿不出这么多银子。

但他却有一点是忽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