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半夏田园-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次日,果真的有客人上门。两个妇人带着两个孩子,妇人是堂姑姑,两个孩子一个跟半夏差不多大,一说起来是表姐,另一个是表弟。
四个人还没有坐定,又来了一拨。乌压压的就是一屋子。
瞧苏钱氏那叫一个热情,仿佛来的越多越好似的,这分家之后,吃的不是他们的东西,不心疼是吧?
半夏也不多说什么。跟李氏忙里忙外的,孙氏想过来帮忙,被指使得团团转,一会要拿炭了,一会要端茶了,也是不得闲的。
乌梅倒是进灶房看着有什么能够帮忙的。
半夏瞧着她这样子,一头油亮亮的头发,衣裳已经不新了,却也整整齐齐的穿着,衬得那鸭蛋脸更是动人,看来是随了二伯,“乌梅姐,你来烧火就是。”
因为这边也就是整治饭食,没有多少能够帮得上忙的地方。
大锅里炖着的汤,不停的用小火煨着,血肠也还剩下一些,照旧是加上胡椒的萝卜猪肺汤,“娘,等会这汤先上,让大家伙喝一碗暖暖身子。”其实也是先填饱一点肚子才是。
一大早的就磨好了豆腐,这一次倒是来不及做豆腐酿了,人也太多。
半夏并不慌,李氏做酒酿是好手,“娘,做一个酒酿豆腐呗,等会我再做一个辣酱豆腐,这剁碎的肉还剩一些,我做一个豆腐肉圆子汤,白菜棒子用肉溜溜再炒,还有那肉也可以捞起来了。”
这样算下来,添上鸡蛋,也是有模有样的一桌子了。
到头来自己需要添东西上去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一旁的乌梅只是烧火,还不停的扯了下什么,也不管半夏这头究竟在做什么。
半夏仔细盯着她看,原来这烧的是花生藤,就是花生拔回来之后,把花生摘下来,剩下的藤扔院子里晒过,拿来烧火。
但不管怎么仔细,总是有漏网之鱼,或者看看着干瘪的小粒的花生留下,乌梅做的就是把这些慢慢摘下来,归拢在面前一小堆,自己却不舍得吃。
一桌菜摆上去的时候,看着那大人拳头一样大的肉,两拨客人都是有些受宠若惊的,苏家已经好过到这种地步了吗?
这一心惊,加上之前就都喝了萝卜猪肺汤,自然吃不下多少,而这周围还有血肠,也好吃得紧,另外两个豆腐,一个辣,一个吃着舒坦,还有一个里头也有肉!白菜帮子炒的菜里也能见到肉。
但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他们是被这方方正正的大块大块的肉看呆了,这肉金黄油亮,四周堆着好几样素菜,白是白红是红,绿是绿的,瞧着别提多有滋味,一个超大的海碗放在桌子中间,便占据了大家的视线。
吃得那叫一个满意,还连说太客气太客气了。
苏钱氏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她仔细扫了一眼桌上的东西,除了中间这一大团没有人好意思下筷子的肉之外,其余的哪里有什么需要花钱的东西?这三房,也实在太过刁钻了些!
因之前聊天的时候,苏钱氏就强调三房分出去了,又说是三房在做菜,这都是之前说好的,无非就是想着,这要是丢脸,就推过去,此时见李氏一边上菜一边跟他们招呼,时不时的还在一旁站定,“这个啊,是酒酿一起做的,就以前没有做过豆腐,但半夏爱吃得紧,也不知道合不合你们的口味。”
苏钱氏要吐血了,以前爱吃?这可是从来都没有做过的东西!
李氏却还没有走,“不难,你不知道,这豆腐要是挖空把肉末塞进去,再煎两面焦黄,吃着也是好的,那成,等会我一说你就明白的。”
一席下来宾主尽欢,桌子太窄让随着客人吃饭的苏钱氏憋闷得很,灶房里孙氏母女三个跟李氏几个,吃得却是满嘴流油,家里有了肉,自然是要多吃些,被苏钱氏占了便宜李氏不愿意,但让孙氏跟薄荷几个吃,她可从来不心疼。
饭后,又是来李氏这问了这个怎么做那个怎么做,好一通才离去。
苏钱氏憋着一口气不知道如何发泄。
初五,又是这样的场景,一切重演,那拳头大的肉依旧金黄油亮,呈现出一种酱黄色,却没有什么人好意思动筷子,虽然苏钱氏一个劲的劝阻,依旧如此。
旁边的菜都有肉,何必要如此呢,像是没有见过肉似的,平白遭别人笑话。
只一个孩子听苏钱氏那么说,伸了筷子,被一旁的大人不动声色的用筷子拦住了,“你要吃这个?娘给你夹,手这样短到时候衣裳都沾到菜了。”手一滑,夹了肉块旁的白萝卜丝。
那小孩还能如何,闷着头吃饭。
苏钱氏自然也伸手去夹,扯了扯,没有扯动,干巴巴的笑了笑。
要是她知道,这些人回去之后,说她把李氏一家赶出来,又让人家待客让他们过不去,好在心思还巧才化解云云,不知道会不会气得吐血。
何况李氏是个不藏私的,其余的菜做得也好,还送了他们一些豆腐乳,这回家里谁家不需待客的?多几个菜自然是好的。
但苏钱氏不能淡定了,初五就招呼远雾,“你那小姑姑往年早早就回来了,今年是要去请啊?!”
果真的,初六,小姑姑登门了。
一来就先去了苏钱氏那,嘀嘀咕咕了半日,又出来到李氏这边,“三嫂,娘就是那个脾气,当时说分出来也是为了你们好,你们可要体会她一片苦心啊。”
明显的口不对心,之前李氏对这个小姑子也甚是好,不过是将心比心,她在娘家的时候,嫂子们对她都不错,哪想到这小姑子苏春儿,总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跟姐姐也不亲,没少回来拿东西,刚从这拿着东西出去,遇见人就能说这嫂子不待见自己。
久而久之,李氏也就寒了心。
此时回来,李氏可不报什么太多希望,只不过有一下没一下的应着。
既然已经初六了,就算再来几次客人,也完全可以招呼下,半夏就把那其中的两块肉切成小块,加上豆腐乳一类,夹芋头做成扣肉,也算是熟门熟路了。
一门心思的想着让小女儿回来,也好让李氏败下阵的苏钱氏,见上来的菜变成了扣肉,气结。
很快就眼珠子转了转,“老三媳妇,你这也算是亲妹子了,怎么的别人就大块大块的肉,轮到这……”
说着看苏春儿,苏春儿正一心一意的对付碗里的扣肉,根本就像没有听见。
正文、第70章 抢生意
苏钱氏跟苏春儿一开始就失去了先机,再想挑事也没有了借口,何况苏春儿现在光顾着吃也没有那个心。
李氏依旧招呼着客人的饭菜没有什么抱怨,她现在根本就懒得搭理他们。以前是因为在乎,所以才会因为一句话因为一点小事情黯然伤神,现在连这个人都不在意了,哪怕做出更加过分的事情,又能够如何。
其实能伤自己的,不就是自己在乎的东西吗?
一眨眼,日子又过。
李氏还饶有兴致的剪了一张朴拙的老鼠嫁女剪纸,贴好。
半夏也已经把李氏蒸好的米糕,掰成小块放在墙壁缝隙前,想着在这老鼠嫁女日把老鼠嫁出去。
在以前这可是没有的,何况李氏的蒸糕本来就做得好,正房那头是没有的,多半都填了半夏兄妹几个的嘴巴,远雾进来要也没有要到手。
被苏钱氏知道,又是在堂屋那骂了好一通,无非就是分家了之后糟蹋啊,连米糕这样的东西都能拿去喂老鼠,却不知道孝敬爹娘……
她骂就骂,这一次连苏有礼都没有什么话,只是沉默异常。
苏钱氏的骂声终于越来越弱。
半夏想着苏钱氏的那两粒长长的鼠牙,在脑海里恶补了那副啃食米糕的情景,嘎嘎笑了笑。
家里该收拾的也都收拾了,又糊好墙壁,因为觉得亏欠,苏有礼最近对几个孩子特别宠溺。
里里外外的倒腾,无奈就是这么两间破厢房,远光住着的还是一个棚子,矮小得紧,再如何也不能变出花儿来,苏有礼很是叹息。
手里的活计却从来没有停下来过,把厢房后面的荒地翻了一遍,有些地方能够翻出沙来,也不知道是怎么留下来的。想着种菜本来也不需要多厚的土,苏有礼又好生挑了一回土加在上头,种菜的事,就交给李氏了。
经过倒腾。一个家,总算是像了模样。
但日子过得更快,转眼就要元宵节。
李氏自然是开始忙活,谷芽儿迈着小短腿跟进跟出,“娘,明天又是过节哦。”
说完眨眨眼瞅着李氏。
李氏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捏捏她的脸,明白又是要吃的,“那明日就给你们做汤圆吃,到时候谷芽儿也洗干净手来搓圆子。”
自从分家之后。谷芽儿一反常态的不再粘着那边的人,加上李氏几个也有空在家,她就守着哪里也不去,但话里话外也是知道一些事情的。
他们都已经过了五岁,再小的人也有一颗小心肝。知道谁对他好。
半夏明白这里的汤圆,其实就是用糯米粉和好,搓成小圆团,放水煮熟就是,加上一些糖水,有些人家甚至连糖都不舍得,只把几片菜叶切丝。撒上几粒盐算是完事。
既然已经有了条件,半夏就在一边出主意,“娘,你这可以加上馅,煮起来不是更好吃,再说我们还有酒酿。吃起来不腻,没准拿到集上也能卖个好价钱。”
“汤圆加什么馅?”李氏倒是没有这种体会。
“用芝麻跟花生磨碎,加上猪油,拌匀,包进圆子里。到时候煮熟……”
李氏还没有什么反应,谷芽儿倒是急忙在一边表态,“就这样煮就这样煮,想着就好吃!远晨,我带你去剥花生!”
生怕李氏反悔似的。
李氏跟半夏相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听着这笑声,一旁劈竹篾的苏有礼,脸色也很是放松。
他多么希望,日后家里永远都是这样和和美美的过下去,那边把他们分出来,那么就分出来吧,以后他磨豆腐,再种点田地,也不需要远光再去打柴放牛了,想必是能够过得更加好些。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在李氏就着儿女的性子,剥了花生,又跟芝麻一起炒熟,整个院子里散发出香味之后,要出来就是石臼捣碎。
却见周氏在那挑选黄豆,而石臼里尽是那些不太好的黄豆,夹杂着稻草,挑黄豆怎么就能够挑出稻草来?明明刚才李氏还特意先去洗干净再擦干,现在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一旁挑黄豆的周氏,竖着眉。
李氏看了看,扭过头来,找来一个大大的海碗,也不避让了,就坐在厢房前,用刀把捣起来。
本来就已经做好了准备的周氏,就是想等着李氏先发难,她好用话给堵回去,甚至说什么话,该是什么表情都准备好了,想着能够掷地有声,想着能够让李氏脸色难堪,哪知道李氏根本就不搭理她。
这就像是一拳头打在了棉花上。
说多憋屈有多憋屈。
周氏也不是那种能忍的样子,就在一旁嘲讽,“可见真的是楼上老鼠了,家家户户都是家贼难防,粮仓里没了稻子,填满了老鼠仓……”
什么时候她说话也会拐弯了?
李氏依旧不理会。
周氏便有些着急了,长嘴就说,“三嫂,怕不是让三哥特意出去躲一阵,算计家里的吧?现在你瞧你那分出去,有田有地,还有豆腐挑子,就是粮食也先给你们,要不然哪里这么松快。”
因为李氏分家出来之后,家里就剩下孙氏林氏跟周氏,要说这几个人在苏钱氏跟前,那必然是周氏比较得脸,但林氏是个大喇喇的性子,人也莽撞些,跟苏钱氏怎么都不会能够说到一块,孙氏是个木的,总是一声不吭,要是被苏钱氏骂急了,就只会淌泪,又是大过年的,苏钱氏自然不耐烦看到她这个样子,所以指使得比较多的,自然就是周氏了。
而周氏完全不想想当初分家的时候是如何的,只回头觉得他们吃了亏,便私自在那揣测。
这话好没道理。
半夏终于忍不住,不然周氏说来说去还以为自己说的就是真的,“四婶,你也活了这么大把岁数了,饭能够乱吃话可不能乱说,这分家就是是你们提出来的还是我们提出来的?什么都要赶我们出来,现在还来说这些做啥?既然这样你怎么不把四叔藏起来?你就算什么都不信。难道是觉得自己眼睛也瞎了吗?那日难不成的没有看见那赶车的人?哦哦哦,看见了是吧?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周氏最难受的,不外乎就是在意半夏一家交了好运,她实在是不能想象。凭什么好处让这边得了,她从一进门开始,就处处的跟李氏比,她更得婆婆疼爱,她不需要做那么多事,就连她的儿女都是好的不需要那么辛苦。
但突然她觉得能够处处压一头的地方,现在是别人完全不在意的。
她怎么能够甘心?
这样的感觉,周氏说不出来,却很是恼怒,指着半夏就骂。“也不知道哪里学来的一张利嘴,这是姑娘家能说的话吗?看看你们一家子,要不就是嘴馋跟猫似的,要不就是你这嘴巴利索嫁不出去的,要不然就是那病得跟要死……啊!”
周氏骂得正欢。突然簸箕里的黄豆一下被李氏掀翻,而李氏手里刚才还拿着刀把捣芝麻花生,此时拎着一把刀,虎气生风的站在跟前,周氏自然惧怕。
“有你这样做长辈的吗?咒自己侄子侄女?分家是你们要分的,什么都是你们说的,分的时候连屁都不放一个。现在还想反悔?那你就去找里正!下次再让我听到这样的话,逼急了你当我不敢拿菜刀对着你?!”
得知远晨的病之后,李氏本来就不好过,周氏这是触到了马蜂窝。
林氏跟孙氏自然是不会出来帮的,就连他自己的女儿水萍也缩在屋子里,周氏咬牙。
两下又在院子里骂了一通。
才被苏钱氏叫进门去。
之前吵架的时候。薄荷已经在门口,见周氏进去的时候,指指地方,半夏就知道她要做什么。
“娘,你瞧他们那个样子。一簸箕黄豆呢!”
“撒了?!”
“可不是撒了,跟个疯婆子似的。”周氏撇撇嘴。
“那也是你招的,我都说你好生呆着,那个小的要抓药,他们没有现钱,要去卖豆腐,到时候……”
周氏想到什么一般,“娘,你那个方子真的那么好?以前怎么不用?”
“以前用不用生意都好,何必多此一举,何况我能把那个方子给老三?”
“那这么说,以后他们那边的豆腐生意咱们还能抢回来,到时候让他们卖不出去亏本,这坐吃山空,会不会卖田卖地……”周氏想得很美。
可惜周氏也没有得意多久,因为她同时也想到了,信不过老三,自然也信不过老大,那老二又是个不管事的,苏钱氏更加不待见他,这样一来,她打了一个哆嗦,“娘,那豆腐谁去做呢?”
明显弱了很多的声音,又让苏钱氏教训了一通。
等薄荷出来,把这意思跟半夏一说。
半夏心下苦笑,这两个,还真的见不得自己家好?但这只是说把豆腐挑子分给自家,又不是不让苏钱氏他们做豆腐卖,这也算是钻了空子,何况她总不能让苏有礼一直消沉下去,觉得自己没有用处。
想了想,半夏依旧不动声色,心里却已经暗暗谋划好。
苏有礼哪里知道这里头的弯弯绕绕,依旧想着磨豆腐,黄豆自家没有分到,他还特意去外头买了些,想着赚些辛苦钱。
只薄荷有些不解,“半夏,我问过我爹了,她会做一种很厉害的豆腐,到时候你们的卖不出去,岂不是亏本了,你还让三叔做豆腐?”
半夏嘿嘿一笑,勾勾手指头,“你过来些,我跟你说。”
正文、第71章 对垒
正月十五,李氏包好了汤圆,吩咐谷芽儿,“送一碗到堂屋。”
似乎是说顺了嘴一般,也不说是给谁的。
现今半夏跟远光,几乎都不跟那边说一句话,一搭上话也只能是吵架,远晨坐在那扮小老头,也只有谷芽儿跟那边还算是亲厚。
但谷芽儿退后了两步,“坏人!”
一双眼睛里马上就起了雾。
李氏看着很是心酸,却也只是轻轻说道,“谷芽儿不哭,你听娘说,他们怎么做事那是他们的事情,这跟你们没有什么关系,娘都心里有数……”
但是越说,谷芽儿的眼泪就流的越是凶。
半夏在一旁看着叹气,李氏这样行事,她隐隐能够猜出一些什么来,一家人闹得再凶,又是这样的境况,李氏心里能不恨吗?但她却不想在儿女心里种下仇恨的种子,只是单纯的觉得这是大人之间的事情,孩子还是可以和睦。
正要说话,却见李氏摇摇头站起来,“不哭不哭,不给他们吃了!”
谷芽儿这才欢喜。
半夏靠近一些开口,“娘,做事哪里能不让别人说嘴,咱们家的事情还有几个人不晓得的?到时候就算他们出去说,也占不了什么便宜,当时分家里正跟三爷爷他们都是在的,要是现在你送过去,别人不觉得是你不跟他们计较,反而觉得你可欺顺便觉得是我们的错,又回到以前那样,晾着也是不怕的。”
李氏叹息一声,“嗯,娘不是为了他们,是为了你们,这年纪小小的,就……”
“这有什么,我跟哥哥都懂事了的。事情是怎样的都晓得,还有远晨跟谷芽儿反正还很小,以后都会忘记的,娘不需要操心。”
听半夏这么说。李氏总觉得哪里不对,却又觉得何尝不是这个道理,也就放心不管,也不着急,她本来就不是个轻易低头的性子,只是想着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就是。
“吃你自己的!你以为自己命好能吃到放了芝麻花生的?”
“煮个汤圆还放糖!”
又是苏钱氏的叫骂声。
厢房离正房实在是太近,想忽略都难,即便说了不在意,听着也是刺耳的。
但半夏心里却淡定得很,她越是这样。就等于把苏有礼跟李氏推得越远,自己一家的日子反而更加清闲,要她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装可怜,半夏反而怕爹娘心软。
“爹,娘。这每天听着骂来骂去的,耳朵都要起茧子了,我们又没有做错什么,怎么什么都挑我们的不是?”半夏嘟嘴说道。
谷芽儿碗一放,“我去问她!”
被半夏顺手捞住,“别去别去,你……就当狗叫吧。”
“狗叫?”
“你去问狗的话。能回答你什么?争得赢的又是比狗还狠,输了是连狗都不如。”半夏损人起来毫不嘴软。
苏有礼跟李氏尴尬得不知道说什么话来,想教导一下,却实在不懂怎么开口。
反而是远晨突然冒出一句,“不输不赢呢?”
“那不是跟狗一样嘛!”
“哈哈哈哈——”
笑声又起,冲淡了方才的忧桑。
而堂屋里的苏钱氏等人。就是想恶心一下这边,听突然爆发出来的笑声,后槽牙都要磨平了。
吃了元宵闹花灯,苏有礼手巧,劈了许多竹篾。已经扎起了灯,年复一年的是南瓜灯,放着也算是好看。
但远光跟远晨两个,也在一边动手,就出来了白菜灯,兔子灯,茄子灯,兄妹几个提着去外头晃悠了。
又跟乌梅薄荷约好,一个手里一个。
谷芽儿见人就炫耀,“没见过吧,这是茄子灯!”
“你看我这个灯像什么?兔子啊!”
“我哥给我扎的,别人都没有!”
薄荷则是靠近半夏,“你说明天出去卖豆腐,可真的能卖出去?听说四婶也去……”
次日一大早,应该说是头天半夜苏有礼就起来了,地方不够只能先在院子里磨,然后煮熟压好。
苏有礼准备出门的时候,李氏也起来,给熬好了粥,加上酸坛子里的萝卜,一碟肉,半夏起来给舀了两碗放在一旁,“爹,先吃点东西。”
自己又去端了一碗豆腐花进来。
这就是家里做豆腐的好处,豆腐花豆浆这些东西可以随便吃。
豆花上凝起来的那一片,也让半夏搭在一旁挂着,“娘,你知道这是什么吗?等过两天,我给你们做一道菜!”
李氏瞧着半夏点点头,“你倒是越来越能干起来,快要赶得上你乌梅姐了。”
苏有礼以前卖豆腐,哪里有现在这样的待遇,平日里又是跟李氏一起,两个人肩上都是挑子,现在挑子一改,他就不舍得李氏出去受苦了,总要有人在家里看着孩子顺便操心家务,喂猪洗衣种菜……
“爹,等会我跟你去。”
这才是半夏的目的,要不然到时候苏有礼是个有些木讷的性子,被挤兑起来根本说不上话。李氏有些奇怪,让半夏嘀嘀咕咕的一说,也说自己去,她可不怕跟周氏吵架。
最后,李氏也还是没有去成。
苏有礼跟半夏到集上的时候,天亮起来,集日上的人却不少了。
虽说破五开市,但一年到头劳碌的人们,除去街上正经做买卖的,村子里的人一般都会歇到过了十五才正式做事,就算是闲不住的,比如苏有礼这些,也只是在家里弄弄菜地,或者收拾农具跟屋子。
但正月十六了,也确实是热闹起来,那些卖包子米粉的,乡下人上镇子里卖柴火的,要修理农具的准备开春用的,都陆陆续续的来了。
有老妇人迈着精致的小步子,一步一颠的提着菜篮子,买起东西来。
老三也是熟面孔了。
老妇人抿抿那快要没牙的嘴,递上来一个碗,“苏老三。好久没见你卖豆腐了,还是你的豆腐磨得好,嫩!”
碗被一个人接了过去,尖利的女声响起。“大娘,你还不知道吧,我三哥这豆腐可是从我娘那学来的,只学到一半的功夫,现在分家来过,就拿出了看家本领,你瞧瞧我们这,有嫩豆腐有老豆腐,还有豆腐花呢,这热乎乎的吃着带劲。瞧这滑嫩嫩的,吃了保准你呀,年轻十岁!”
老妇看着这边崭新的豆腐挑子,干干净净的,整整齐齐摆着那些豆腐。也搭话说了几句,喝完豆花,又带着一碗老豆腐走了。
到手的生意就这么没了,明抢啊!
苏有才跟周氏,以前也卖过豆腐,还闹出过事来,但不过出现几天。谁记得他们呢,而苏钱氏打定主意要挤他们的生意,把关自然严格,说不定就连苏有才跟周氏也是赌一口气,周氏又是个会说话的,品种的确也多。看着豆腐也细嫩,还有那老豆腐估计是压过之后用木糠熏出来的,有几块微黄的印记。
而自家这边,一色的白,虽然还是嫩。却没有那么赏心悦目了。
也不知道苏钱氏还在豆花里面放了什么,但听买的人都说不错,很快的就聚集了一堆人。
苏有才跟周氏正经干事起来,配合得也还算默契,吆喝切豆腐又收钱,送走一拨客人打算跟苏有礼炫耀,哪知道见苏有礼父女已经挪了地方。
“走,我们也过去!”
在苏有才跟周氏又挪过来,顺带的把他们的客人抢走之后,苏有礼哪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三哥,虽然豆腐挑子分给了你们,但那是因为你回不来了,可怜他们孤儿寡母的,现在你好端端的,又得了好田地,还想要卖这个赚钱,可是娘的手艺,你心亏不心亏?可不要怪我不提醒你!”苏有才说话起来,总是一副教训人的模样。
半夏原来是抱着坛子的,放在一旁,苏有礼的豆腐依旧没有卖出去多少,那还是熟客不好意思过苏有才这边的。
她刚才不吭声,只不过是有所打算,一是看苏钱氏究竟有什么能耐,现在看来,大约有几点,一是分开了嫩豆腐跟老豆腐,二是加上了豆腐花,豆腐花里面估计还有一些门道。
摸清楚之后,半夏就不担心了,且不说现在街上卖豆腐的人多,这一块利润本来就少,苏钱氏的这个东西别人未必不会做,换句话说就是可复制率太高,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还有一个短板,就是苏有才跟周氏的行事方法,他们能够长年累月的坚持下来?
想明白了这些,看着挑子里的豆腐,半夏一点都不心急了,万一卖不出去,她还可以做豆腐乳呢!
趁着是冬天,又分家了,谁也管不着。
而今却不能让苏有才他们得意下去,不仅在推销豆腐,还总说他们的才是正宗才是秘方……
半夏把坛子往上头一放,“豆腐乳豆腐乳了,买豆腐送豆腐乳了!”
周氏看着半夏把两团黄色带着酱汁的东西挑出来放在豆腐旁,扑哧一笑,“什么脏东西,还真打量你乱叫一句人家就知道?!”
半夏笑而不语,她也不需要讲话,慢慢的就聚了一些人,豆腐谁不能吃啊,就是嫩一点老一点又如何?但这豆腐乳之前很多人都听说过,就是集上根本没有卖的,牛岭的亲戚从李老爷子那卖了些,过年拿来走亲戚,还算一份礼!
现在集上有了!
“买两斤豆腐送一块腐乳。”半夏很淡定。“一人只能买一次,免得别人尝不到。”
这腐乳本来不算便宜,豆腐却不算贵,本来她是打算卖的,家里的豆腐卖不出去也没啥,但看苏有才夫妇那副样子,她就不能让他们嚣张。
本来打定主意挪过来的苏有才跟周氏,哪里还有人在。
这才傻了眼。
半夏翘翘嘴角,这限量销售搭配销售的事情,她就干了。
怎么地吧!
正文、第72章 不能只卖豆腐了
苏有才周氏刚才还嚣张得意的脸,此时看着那边的豆腐一点点的变少,苏有礼袋子里的钱越来越多。
那买的人,都不带问一句两句的。
而看着自己挑子里的豆腐,卖过那一阵之后就不动了,吃豆花的人倒是还有,但那跟苏有礼收到怀里的铜板相比,就少了很多。
他跟周氏大半夜的起来,这么辛苦做了这么多,到头来还是拿苏有礼那头没有一点办法,怎么能够不生气。
但生气也没有更多的办法,难不成的他能拿灰撒到别人做好的豆腐上去?
买豆腐的,早上是一拨,大部分都是镇子上的人买回家做午饭的,还是因为今天特殊一些,不然逢五逢十是集,今天也不会有这么多人,但因着刚过了正月十五,今日出门的人也多,那些赶集要买的人一般会下晌才来。
半夏跟苏有礼还算是厚道,并没有像刚才苏有才两个一样,特意去抢苏有才的生意。
不过显然,苏有才并没有这样想。
他抢人家的生意抢不过来,那还是别人的原因。
“三哥,你那个什么东西,看着脏兮兮的,也不晓得究竟哪里弄来的?能吃啊?我们怎么都不晓得?看着跟鸡屎似的。”终于,在又有人成功地被吸引过去之后,苏有才开口了。
半夏笑嘻嘻的对那客人说,“这腐乳那么多人吃过,四叔没有吃过并不代表不能吃。”
也是因为在年前,送到牛岭的那些腐乳,卖得还算好,而且量不多,口口相传出来的,即便被质疑,半夏也很淡定。
果真的,那个客人是个五大山粗的汉子。“你没吃过就不要乱说。”
又是两斤豆腐卖出去。
其实半夏他们今天的豆腐并不多,只要等着,苏有才这边的还是能够卖完的,但卖完不是他们的目的啊。
一计不成只能又生一计。“哎哟这东西送的能有个好?你们别看这豆腐瞧着白嫩,做起来那个脏,啧啧……”
诋毁也用上了?
半夏怒目而视。
“我爹在这镇上卖豆腐也好多年了,大家难道还不晓得,倒是你们两,都说是什么秘方,但当初你们可是连馊的豆腐都卖过的,别人可没有忘记,还把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