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老关家的六零日常-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怕影响人家过年的心情吗?
“哎,走了好,走了是享福。”明子娘回到家之后就躺下了,晚饭也没吃。大家心情都不好,老嫂在家里把饭做好了,一直热着,大家回来都是凑合着吃了一口,没什么心情。
久病的人,对于离去,大家心里其实早就有准备了,所以伤心都是有限的。而且明子娘说的一点儿没错,对于二姨来说,走了真是享福了,活着才是真遭罪呢。
过了正月十六,明子爹过完生日,大家就开始忙了。明子跟着老哥老嫂一起带着小雪儿很快就回到县城里住了。她的孕期进入七个月的后期,都知道怀多胞胎会早产,她现在就是这种情况,随时都有可能生,孩子出生的东西早都准备好了,大嫂给做得小被子小褥子,明子自己买得手感特别柔软的棉布,她自己不会做,大姐给孩子做的小衣服。姐几个到了她这儿,小文哥要二胎不算,她这就是最后的一波儿了。之前侄子侄女和外甥们穿过的小衣服给收拾了一大包。
其实这怀孕也挺耽误事儿,如果不是现在这种行动不便的情况,明子是应该在家里帮着准备以货易货的东西,联系运输啥的,但是现在呢,啥也干不了,天天走路睡觉都不消停,肚子里的两个还算是省心,没太折腾她,但是二肯定大于一啊,再不折腾,两个乖孩子也比一个淘气孩子能折腾。
肚子这么大,压迫内脏,胃酸特别特别多,老烧心,吃多了不行,不吃还饿。一天得吃好几顿,小文哥现在被她跟老嫂锻炼的,厨艺都长进多了。
因为压迫膀胱,一晚上还得起夜好几次。觉也睡不好,白天精神头儿都不怎么够用。
真是啥也干不了。现在走路都上喘了。别说干点儿啥事业了,你说多耽误事儿吧。
二月初二,龙抬头。
大哥跟小文哥还没回来呢,打回来电话说一切顺利。明子都没来得及高兴呢,肚子就开始不对劲儿了。
这愁人的,家里连个男人都没有,明子爹娘前两天还说过了二月二就来县里看着点明子,这还没来呢,她就先发作了。老嫂还带着个刚百天翻身都不会的孩子。走都走不开。怎么整吧。
明子自己拿着东西,出了门找了个人力三轮车把她送到的医院。肚子一阵儿一阵儿的抽痛,大冬天的,脸上的汗跟水似的往下趟,一边儿咬着牙强挺着,一边儿在心里骂顾向北,恨得牙根儿都疼。
好在,这时候的医院,还是有人情味儿的,挂号的一看明子这种情况,特事特办,没两分钟就把手续给办好了,排队的也没人跟她争抢。
医院里好人多,都是病人家属,很理解家里有病人的心情,看明子就一个人儿,不少人上来帮忙,几个婶子嫂子带着明子往产科走。有个热心的小伙子先跑到楼上去帮着找大夫了。
明子一到产科大夫就在等着了,还没到进手术室的时候呢,就坐在走廊里等着,疼得轻点儿的时候就起来走一走,她也没个家属,所有的同意书都是自己签的。
“姑娘,你的家属呢?”护士长是个四十多岁的大姐,等了半天,也没见一个家属过来,就问明子。转移她的注意力,省得全部注意力全在疼上。
“当兵的,回不来。”明子露出个虚弱的笑,脸上汗又下来了,护士大姐就给她擦汗。
“那婆家人呢?也没个人跟着呀?”
“孩子他爸是孤儿,没有家人。”
“啊,这样啊。那你娘家也没人啦?”护士大姐看明子的眼神已经很“慈祥”了。
“娘家有人。爹娘原来打算明天过来了,谁知道这两个不省心的今天就着急出来呢。还没到八个半月呢。”明子说完了自己都觉得心酸。
“啊。你这是双胞胎,早产是正常的。别担心哦。没事儿。你身体条件挺好的,顺产问题不大,放松啊,放松。”大姐浑身都是母性光辉。
“明子?明子你咋样了?开几指了?”老嫂抱着包得严严实实的小雪就来了。走的也是一头汗。
“老嫂,你咋来了?还把雪儿折腾来了。没事儿,我自己能行。呃……”明子还想说,突然的一阵儿疼,疼得她说不下去了。
大夫出来一检,开了五指了,让进手术室。
“明子,没事儿啊,明子。我跟雪儿在外面等着你。”老嫂这人没啥主见,急得不知道说啥好。
明子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全剩下疼了。
疼痛是不是双倍的,明子不知道,折腾肯定是双倍的。要不是大夫说她完全可以顺产,她是说啥也不想费这个劲,剖腹算了。生孩子的力气真是全都来自于对顾向北的“恨”了。
孩子生下来的时候,明子爹还有大姐夫,二姐都在外面儿等着了。老嫂今儿个超常发挥了,紧急时刻没懵,第一时间给砖厂打了电话,把明子要生的事儿告诉自己老爹,让帮忙通知家里。
牛书记岁数大了,什么没经历过,知道大哥小文哥都不在家,明子娘身体又不好,帮不上大忙,得通知能帮上忙的。正好大姐夫的车在砖厂拉煤灰,就叫大姐夫去高官屯接明子爹娘的时候,顺道到三门李屯把二姐接上。
一番安排很合理,这么大的事儿,谁也没敢耽误。二姐把小伏雨往后院婆婆那儿一送,家门一锁,抬腿上车就走。明子爹娘本来第二天就要出发的,行李早准备好了,出发更方便。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
看吐槽大会看得,都没时间码字了。
关于小文哥不扯证的事儿,这个我是真没搞明白啊。我问过原型本人好多次,一直给我的解释就是懒得去领证啊,不过后来领了,为啥我就不剧透了……
小三儿肯定没有,别的不敢保证哈……
接着看吐槽大会去了……
第83章
明子是怎么出的手术室自己都不知道,老大还看了一眼,是个男孩儿,老二都没看到,光听着大夫说了一句是个女孩儿。就晕过去了。
等她醒过来的时候,人都已经在病房了,两个孩子并排躺在另一张床上,二姐正在给喂奶粉呢,奶瓶奶粉都是明子之前早就准备好了的,她比较讲究,也算是比较矫情,特意找了在粤的朋友,从港岛给带回来的。上辈子奶粉那事儿闹得太大,明子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可不敢拿自己的孩子赌。又不舍得给孩子喂三姐家小强吃的那种一块钱一袋的。
好在这时候还没有带货这一说儿,多带几罐奶粉也没人查。奶粉给带过来就行,市里齐老板现在生意大,每星期都有好多货车来回在两地跑,直接就能给带回来。
明子从港岛带奶粉的事儿还给她的一些朋友提了醒,家里有孕妇的,有孩子要吃奶粉的,都开始从外面带,他们是不知道毒|奶粉的事儿,可能完全就是为了显示他们的逼格,纯粹是为了追求所谓的高档次。
明子刚发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特别的想开个店,卖舶来品。再一看自己那肚子,啥想法都熄了。
“醒啦?感觉咋样?”明子娘也来医院了,在明子病床边儿上坐着呢。
“嗯,有点儿饿。婶儿,我想看看孩子。”身上还是疼,但是跟生的时候比起来,根本就不算事儿了。
“来,看看。这是老大。五斤半。”二姐一听明子想看孩子,把老大抱给明子看,之后交给明子娘抱着,回身儿又抱起来小的,“这是闺女。五斤。长的可俊了。八个半月,这么大,太不容易了。”
两孩子不算大,但是也不算小了,都挺健康的,也不用放保温箱,不用特殊观察。明子孕期可着劲儿的吃,一点儿没心疼钱,南方的水果都没少找人往过带,好东西真没少吃了。不过真没白吃,孩子确实长的好。
“丑……”明子看了俩孩子,就说了一个字,俗得不能再俗的台词儿。小皮猴子一点儿没看出来哪俊。之前雪儿出生的时候,还是明子给踩的生,就是第一个见到的家人。当时觉得可可爱了,真没觉得丑,到了自家这里,咋这么不好看呢?还是她平时期望太高了?
“胡说,我这俩外孙不知道多好看呢。过几天长开了就好了。”明子娘心疼明子心疼得不行,都说她这个闺女命好,从小就天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实际是那样儿吗?一小儿上学遭多少罪。长大又一直是自己在外面儿打拼,也没个依靠,找了个对象儿跟没找一样儿,人家生孩子,多少人看着,她呢?明子娘都不知道为了明子哭了几场了。还不能当着明子面儿说。
“嗯。婶儿,你给我整啥吃的了?我好饿。”明子看完孩子,看孩子都很健康,没啥惦记的了,光剩下饿了。
“吃啥,刚生完孩子你还想吃啥。小米粥。”二姐把孩子放回床上,就把保温瓶里的粥倒出来,喂明子吃饭。明子才刚生完不长时间,还疼得坐不起来呢,只能躺着吃了这一顿。
当天晚上,明子就能下地了。顺产就这点儿好。
第二天,明子就出院回家了。月子也是在小文哥家里坐的。
加上小雪儿,仨孩子,忙道死个人。明子娘的身体好不容易这两年保养得好一点儿了,可受不得这份累。二姐一直就没能再回去家,大姐也来住了一周帮忙。
明子的奶水如她自己预想的一样儿,不够吃。两孩子一人都吃个大半饱,还得有一小半儿溜奶粉,再加上伺候孩子。出了月子的时候,直接从生之前的一百五六十斤累到了顶多能有一百二。
小文哥跟大哥是孩子出生一周之后回来的,遗憾得不行,错过了俩外甥的出生。之后,一直到明子出月子,小文哥再没走,人说了,生意能缓一缓,但是大外甥的成长不能错过。
出月子之后,天气已经开始回暖了。年前大哥就帮着明子把之前看好的两个院子买下来了,那小两口最终同意八千五卖房子了。明子把盖房子的事儿交给老姐夫,他都开始带徒弟了,有自己常年合作的工程队,对建材市场也熟悉。
房子的设计图明子在孕期的时候,就找了专业人士帮忙,特意设计的。带门房带车库的,明子都想好了,房子盖好之后,就买车,没车是真不方便,用车的时候总得求人。明子把设计图和钱交给老姐夫之后,就不管了,真没功夫啊。
现在外面正乱哄哄的闹,以前的大学同学,校友也有联系明子的,他们这些分到宣传口的,都是被重点拉拢的对象,明子很庆幸自己还要坐月子,啥事儿也找不到自己身上。明子提醒了自己几个在报社和电视台上班的同学,别瞎掺和事儿。有人听,有人没在听。也有的人,是身不由己吧。
两个小祖宗一天一个样儿,很会长,儿子像爹,闺女像妈。也没有像明子最害怕的那样儿,肤色像小文哥。明子每天给孩子拍照片儿,挑了几张给顾向北邮过去。告诉他,他愿望实现了,有闺女了。没错儿,顾向北一心想要个闺女,因为大哥跟小舒儿特别亲,也总听人说闺女跟爸亲,他就特别眼馋,以前两人闲聊的时候,就一直说想要个闺女,如今是愿望成真了,还买一送一,附赠了一个儿子。
孩子满月之后,明子的人奶就越发的不够吃了,哥哥长的大,妹妹身子稍弱,人奶就可着妹妹吃了,老大基本就吃奶粉了。明子现在为了喂他俩,一天能吃五顿。还总饿。累得离崩溃只有一步之遥了。
明子想租房子先出去住,小文哥说什么也不同意,老嫂也不同意。就一直在小文哥家里挤着。明子爹回高官屯忙活春耕的事儿了。明子娘一直住在城里,能帮上的有限。
小文哥在家待了不到一个月,真的像明子说的,辞了职。然后又带着一批货走了。
实在没办法,二姐就常驻在县里回不去了。隔上十天八天的,能回家住上两天,看看孩子。
二姐夫的文化站关门了,电视机快普及了,谁还看电影啊,没有电影放,乡里的财政也不好,不可能还养着他们这些闲人。文化站一关,他们这些工作人员就都回家吃自己。明子考虑了一段时间。就跟二姐商量。
“二姐,等我房子盖起来,你跟姐夫带着伏雨搬城里来吧?这两孩子我自己看不过来,你来帮帮我。二姐夫也能到马场帮帮忙,总比在家种地强吧?伏雨在城里上学,教育水平也比农村强,学费啥的你也不用管。行吗,姐?”
“那有啥不行的。伏雨也大了,我们上哪都方便。那点地儿种不种能咋地。我听你安排。”二姐答应的很痛快,这时候就看出来人家一个孩子的优势了,就一个,上二年级了,孩子不光长得像他大舅,性情也像,文文静静的,特别省心。所以,人家连搬家都痛快。
大姐家的飞鸿今年初中毕业,正是紧张的时候,家里还有个上小学的,自己腿脚也不好,想走都走不了。
三姐和老姐就更不用说了,孩子小,还俩,看都看不过,哪还有闲心干别的啊。大嫂的情况跟她俩也差不多。
“太好了。谢谢姐。”明子是发自内心的感谢二姐。
“谢啥啊,我还借你光儿进城了,也能住上楼了。”二姐就笑。她是相信明子不会害自个儿。更不会亏待了他们两口子。
开春之后,砖厂管理层分工调整,大哥今年主管生产了,不主外了,天天待在厂里看着生产,很少出来。来城里的时间都少了。副业也全都干不了,走不开呀。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
小文哥再回来的时候,又带了一车木材,这回没有发火车皮,而是用货车运回来的,都是全新的大货车,开回来二十多辆。货车没有全部留下,用不了那么多。小文哥就联系他的战友,卖掉了一大部分。自家留了五辆。
明子看小文哥连大货车都能弄回来,就跟小文哥说,能不能换吉普车或是小轿车回来,自家人开。小文哥说不好弄,没有好东西,换不出来。
这好办,用美金呀。
明子早都换好了。就是一直没机会拿出来。
有钱那就全都不是事儿了。
小文哥自己都没过去,就打了几个电话,过了不到半个月,那边儿就给回电报了,说事儿能办。
小文哥颠颠儿的又跑了一趟。带着大姐夫跟他表弟,还有八爷爷家的老姑爷,也是他的战友,以前一起当兵的,在他们团里当汽车兵。四个人,提回来三辆全新的吉普车和一辆二手的奔驰,不过也有九成新了。
都是好东西呀……
作者有话要说: 三更
明天见
孩子没名儿………………
因为我还没想出来,想了两个,没敢写出来,怕你们吐槽……
第84章
没几天,小文哥就配上了大哥大,就比砖头都大,一下子能拍死人那种。天天在手里拿着,不管有电话没电话,都得在手里拿着,特别是上街的时候,要是来个电话,那讲电话的声儿,恨不得能传出二里地去。还非要给大哥和明子也配上,大哥说啥不要,说跟耍猴似的让大家看,不干。明子就更不会要了,实在是接受不了那种时常。太吓了,都怕不小心砸着自己。
几位长辈儿完全不能理解,花两万多块钱买那么个玩意儿搁手里拿着,到底美在哪儿。
更重要的是,在县里,连网都没有。信号基本没有。就去市里的时候还能用用。在县城里,那就是个摆设。
小文哥开着奔驰车,拿着大哥大,天天的,牛儿。他以前那些个同事啊,同学啊,战友啥的,都羡慕得不行。不少都说要跟小文哥说有发财的路子带一带。小文哥每回都是嘻嘻哈哈的应着,吃饭喝酒,可以。一起做生意?这个真不行。
小文哥原本就好交朋好友的,还爱喝酒,这有钱了,朋友就多,朋友一多,饭局就多,一天三顿饭,最少得在外面喝一顿,这还得说是明子娘在家里待着,能镇着他点儿,要是老娘没在,没准三顿都能在外面喝。
小文哥因为喝酒这事儿,还闹出了笑话儿。
种完地,地种要追肥的时候,明子爹到乡里买化肥,赶巧了,化肥卖完了,再到货得一个星期,地里苗都长出来了,哪能等着起啊,明子爹赶着马车就到砖厂了,寻思着让大哥到县里去买。那天,大哥还真就不在砖厂,出去办事儿了。明子爹就找小文哥。他能背下来小文哥的电话,让厂里的会计帮着播了号儿。
“喂,喂,谁呀?谁呀?”电话还真通了,声音不清楚,好歹有个声儿吧。
“我是你爹。”明子爹表明身份。
“谁?”信号太差了,小文哥那头儿没听清。
“我是你爹。”又耐心的说了一遍。
“你到底谁啊?说话呀。”小文哥还是没太听清楚,信号不好是一方面,中午刚喝完酒,脑子不清楚也是一个原因。
“我是你爹。”第三遍了,声音明显比前两回大得多。
“你谁呀,我是你爹!”小文哥终于听清楚了对面儿说的啥,以为是哪个朋友跟他开玩笑呢。当时就急眼了,这不占他便宜呢嘛,这亏他不能吃啊,立马就顶回去了。
“滚犊子。”明子爹一听就急眼了,骂了一句就把电话挂了。化肥也不买了,赶着车就回家了。牛书记怎么留他在厂里吃口饭再回去,都没留住。
那电话回声儿大,再加上小文讲大哥大都是用喊的,电话这头儿,满屋子人都能听见里面说了啥。爷俩来了这么一出儿,没把大伙儿笑死。牛书记也让自个儿姑爷给雷得不轻,也看出来明子爹是真生气了。当天下午就让拉砖车给小文哥捎信儿,说是上午打电话的真是明子爹,让他尽快把化肥给送回来。
“哎妈呀,真是我爹呀?”小文哥收到信儿就拍大腿,这下坏事儿了,赶紧的就去买化肥,到马场找了辆车给送到高官屯儿,自个儿买了两只烧鸡,买了两条鱼,回高官屯儿给老爹赔礼道谦。
“喝点儿马尿你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一天天的,就知道喝,你给我滚犊子,我不想看着你。我没你这完犊子儿子。”明子爹拿着锄头就要打,让大嫂给拦住了,嘴上就开骂。
“叔,我错了,真错了。以后少喝,一定少喝,中不中?为了做买卖,没办法的事儿。”小文哥认错态度特别好。
“赶紧滚蛋。”明子爹看小文哥那一出儿,就不愿意见他。
小文哥借坡儿下驴,放下东西,麻溜儿就走了。把大嫂笑的呀,过年的时候提起来还给大家伙儿当笑话儿讲呢!
实际上,小文哥现在在家的待的时间也不多,还是要时不时的就往边境上跑,有时候还得过关去看货。随着他买卖越干越顺,流通的货物越来越多,明子自己这边儿又有孩绊腿儿走不开,就联系了齐老板,他自己就有大批发市场,想要什么货有什么货。物流也方便,直接就给发货了。明子现在都不怎么参与了。
小文哥很讲究,跟大哥一样,一点儿不占明子的便宜。因为开始的时候本钱都是明子出的,挣的钱,大部分都给明子了。明子也怕他在外面祸祸钱,给她就收着了,小文哥跟大哥不一样。大哥多让人放心啊,这么些年在外面,不抽烟不喝酒,吃喝嫖赌乱七八槽的事儿一律不沾。
小文哥跟个混混似的,好吃好喝的,赌钱的事儿还擅长,嫖不嫖的家里是不知道,他要是有钱了,真不好说。明子娘平常就跟老嫂说,让她管着点儿小文哥,还跟明子说,钱不能都放小文哥手里。老嫂肯定是管不了小文哥,但是明子这里,别说明子娘提醒了,就是不提醒,明子也信不着小文哥这方面儿。
小文哥自己的钱他有可能败祸,但是明子的钱,他不会动,这点儿人品还是有保证的。
从开始到边境倒腾东西,到七月份顾向北留学回来之前,小文哥陆陆续续的给了明子上百万,这还只是变现出来的现金,没算上马场时存的那些木材,自家用着的五辆大货车,还有四辆私家车。加起来的价值要远超百万了。
东西能囤着等行市,现金不能让它光那么存着,明子就找宋知青。当年的知识小青年,人家现在可是京城里进出口银行的高管了。大笔的换汇,找他,正好。这些年,跟明子也没断了联系,也不算是突然求上门,再说,这不是也给他增加业务量嘛。
明子跟宋知青一联系,他那面儿果然答应的很痛快,钱汇过去,很快就转换成了美金汇了回来。明子又把这钱给小文哥,再换东西。小文哥一看,明子连这么大一笔外汇都能换回来,就更敢干了,小来小去的,不伺候了。有本钱了,开始专门倒腾车,现在国内经济发展一天一个样儿,货车有多少能卖多少,价格也好。挣钱的速度是越发的快。
那四辆车,明子留下一辆,小文哥开一辆,给大哥留了一辆吉普,多的一辆,明子送给齐老板了。人□□故,人□□故,有来有往才是交往,总欠人家情,那可就不叫交往了,那是占人家便宜,便宜是那么好占的?
齐老板收到车的时候特别高兴,一点儿没跟明子客气,直接就收下了,把他自己之前的坐驾带司机都给了家里夫人,他又雇了个司机,就把那车当坐驾了,特别开心,谁一看他的车好,他就显摆,说是他家闺女给买的。
大哥那辆,他不怎么开,一直在马场院里停着,每回进城,都到马场去开几圈美一美就得了,男人嘛,就没有不喜欢车的,大哥也会开车,但是他就是不往出开。说开出去不好,他现在也算是打工的,要低调。
明子那车也不怎么开,她没事儿呀,用不上。这会儿驾照不用考,无论是大哥还是小文哥在公安局里都有朋友,交了钱等着拿证就行。她上辈子就会开车,也不是马路杀手级别的,只要适应一下手动档就行。
小楼已经盖好了,下水什么的都是自己做的,现挖的管道,要不是为了挖管道安下水,卫生间进屋,盖得还能更快一点儿。
规规整整的小二楼,大门很宽,车能进院儿,边上是个一间半的门房兼锅炉房,暖气得自己烧。地热啥的肯定没有,根本买不到,工人也不会装。都是安的暖气。一楼是八十平的客厅加餐厅,厨房,洗衣房,卫生间,还有两间卧室。楼上是书房,两间儿童房,一个客卧,一个卫生间,再加上一个带卫生间的主卧。
房子很宽敞,院子很小。没办法,这还得说是地方偏,房场大呢,原来的两个院子加起来接近三百平了,要是在城中心,像小文哥家那院子才是最常见的,前门房加院子加主屋满打满算接近一百平。就这么大的地方,明了房子宽敞,只能牺牲院子了。
房子盖好之后,明子就开始忙活装修,老姐夫一直没走,房子盖好了,别人拿到工钱都走了,他走不了啊,还着接着看着装修工人装修。明子每天都得往小楼跑上一两趟,看进度,买东西啥的。老姐夫之前盖房子的时候每天通勤回家,开始装修之后,因为赶工着急,夏天天也长了,天天忙到不早,他就住在小文哥家的前门房里。
“哥,咋样儿,我这房子?能算得上咱县城里的独一份儿不?像不像样儿?”明子跟大哥一起到小楼看进度,装修完成个七七八八了,已经能看出来模样了,她就跟大哥显摆。
“嗯,好。我看这样儿的小楼儿,赶上电视剧里那别墅了,比住楼可强多了。楼房还是窄吧点儿,上下楼也不方便。”大哥认可了明子的话,这小楼儿确实不错,县城里他还真没见谁有这个手笔。
“那是啊,哥,我盖这么些房子,咱明子这个,是这个。”老姐夫在一边儿直竖大拇指。
“你这儿一共花了多少钱?”大哥各个房间看了一遍,相中了。
“咋?哥,你也想整一个?”明子看大哥很心动的样子;就问他。
“嗯呢,原来吧,我寻思着投个楼,这一呢,为了孩子上学。再一个呢,楼上带卫生间的,老人岁数大了,腿脚儿也不方便了,来回上个厕所啥的方便,冬天也省遭罪了。后来爷爷和叔婶儿上市里待不下,我再一看,上下楼也不方便,就不寻思买楼了。现在看,你这挺好。楼里也有卫生间,老人住一楼,还不用上下楼了。”大哥越看越满意,就在心里算计,盖这么个楼得多少钱。
“行啊。别管多少钱了,哥你找地方,房场和盖楼钱算我的。你自己管装修就行了。”明子现在跟小文哥一起挣了钱了,很大方。
“要不这样吧,哥,正好这学期也结束了,小舒也放假了。下学期就给转到县里来得了。跟小伏雨一起转,正好。反正你在教育口朋友多,转个学也不麻烦。你们都先搬我这儿来呗?完全住得开,你看我这情况,孩子我也看不过来,大嫂来了还能帮我一把,我不能总在家哄孩子吧。二姐自己帮我哄,还不一定能看得过来。再说大嫂嫁过来这么多年了,也得让人家进城享享福了吧?还能总在家种地啊?”明子越说越觉得可行。这么大房子,就她带着两孩子还有二姐一家三口住,也旷。
“那哪行啊,你这是老顾家的房子,不能让咱老关家人给占领了啊。”大哥的思想传统,女儿嫁出去了,回娘家他觉得天经地义,像三姐那样依靠娘家他也不觉得什么,但是要让他带着一家老小住明子家,他会觉得寄人篱下,伤自尊。
“啥玩意儿老顾家房子啊?顾向北一分钱没出,而且他都不知道盖这房子的事儿。还老顾家。哥你这思想就不对。这是我的房子,我都是老关家的。你有啥不能住的啊?啊,就行你给爷爷和爹娘养老,就不行我给爷爷和爹娘养老啊?等顾向北回来你问问他,让他养老人,他愿意不愿意?再说了,这不就是暂时嘛!我这房子这么大,住不过来。你们先搬过来住着,房子你该买买该建建,慢慢找,盖好了你再搬不就完了嘛。啊,非得我这头儿房子空着,完了让大嫂一个人儿在农村伺候老人哪?”明子就训大哥。
“别说是顾向北了,老姐夫现在在这儿呢,哥,你问问,咱这几个姐夫,让他们哪个养老人,能不愿意?”明子转头在老姐夫那里寻求支持。
“明子这话说的没毛病。俺们这几个连襟,哪个没靠过老丈人家?还不行俺们尽尽心?哥你这想法是不咋对劲儿,那老人是大家伙的老人,还能都压你一个人身上啊。”老姐夫这话说的透彻,他对老人也确实是尽心尽力。因为在外面干活儿,收入比三个姐夫都好,老姐家的日子过得相对就宽裕,老姐夫时常会买东西给爷爷和爹娘送过去。这段时间给明子盖房子,正好明子娘也在城里,隔三差五儿的就买点儿吃的喝的送过去。所以他说话腰杆就硬,人家做到这儿了。
“那等待会儿上小文那儿,再问问婶儿是啥意见吧?”大哥被明子和老姐夫一起“教育”了两句,半天没出声儿。之后就说问问明子娘的意见。
“行,那我跟婶儿说。”明子就笑。
“给你能的,那你说吧。我没意见了。”大哥也笑。
回到小文哥家里,小文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