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十年代春莺啭-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杏儿也愣住了,大家虽然住在一个院子里,但是也不是特别熟。
  其实这样的事情,去帮忙,厚道人,不去帮忙也在理。毕竟平常不往来,没什么人情关系。
  “我们跟他们不熟悉,去帮忙不太好吧。” 胡杏儿觉得贸然去帮忙,有点儿欠妥当。
  但是架不住顾青青一心想要去帮忙,顾青青来这边这么长时间,好东西都没有吃过。
  把别人可能受得了,毕竟在家里也这样。哦!但是顾青青肯定不行,她在家里面生活条件很好。
  所以就想着去打牙祭,眼前不就是一个好机会吗,难道是去白帮忙的,帮人家不得吃午饭吗?
  “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去帮忙,谁说我们不熟悉啊。在火车上不就认识了,而且我们都是从北京来的呀。”
  这么一说,还挺有道理的,胡杏儿觉得也应该去帮忙。
  “而且我们要是不在家的话,不去帮忙还说得过去。要是我们在家,人家在院子里忙得热火朝天,你还在屋子里面不出去,这就很难看了。”
  顾青青这最后一句话,算是彻底说服了胡杏儿。
  胡杏儿这样的人勤快惯了,而且要面子。辛辛苦苦过日子,干活儿干的好好的,不就是为了体体面面的出现在人前嘛。树靠一张皮,人活一张脸。
  其实这样的活着,有点儿累。顾青青这样的人活着才轻松,为自己着想的多,为别人着想的少。
  胡杏儿整日里为这个为那个,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很少有人能够念着她。
  有良心的人念她一句好,说是个好人。没良心的人说起她来,就是一个傻子。
  在李东阳的眼中,顾青青就是把胡杏儿当傻子。尤其是中午吃饭的时候,看着顾青青坐在桌子边上吃饭,觉得胡杏儿肯定被人忽悠了,顾青青就是那个不二人选。
  到底还是被顾青青拉的去帮忙了,帮忙没有问题,你要去帮忙,别人也不能说什么,毕竟是好事。
  但是你帮了忙之后还得在这儿吃饭,脸皮就有点厚了。你干的活,跟人家下苦力,盖房子干的活不是一码事。
  无论是在哪个地方,去帮忙做饭的人,没有说是跑到干苦力的那一桌子上吃饭的。
  “快过来,到这儿来,咱们三个一起挨着坐。” 顾青青眼尖,一下子就看到了李东阳,招呼他一块过来吃饭。
  她是有点喜欢李东阳的,虽然李东阳态度很一般。她觉得李东阳有气质,而且人比较聪明。
  那一瞬间,李东阳觉得脸上热乎乎的,大家都看着他。不是因为害羞,而是因为觉得丢脸。
  哪里有女的,挤到一群男的中间吃饭的。在自己家里相互认识的,肯定可以。你说两个姑娘还没有结婚,跑到这中间来插着,多难看。
  那边也有一个女桌,虽然大家都说不用单独设桌子,一般情况下是等男的吃饱了,女的才去吃。或者是在厨房那边挤一挤,吃几口算事。
  郎君南特意给弄了一桌子。觉得忙活了一上午,都不容易呀,怎么就不能坐下来好好吃顿饭啦。
  但是饭菜就差点事,女桌那边饭菜里面的量肯定不如男桌这边的大。
  顾青青不清楚这里面的弯弯道道,就挑菜最好的那桌子坐。而且别人都还没来坐下呢,她就先坐过去了。
  等着大家都坐齐了,胡杏儿才看到旁边人家女的单独有一桌。
  “青青,我们做错位置了,我们应该做到那边去。” 胡杏儿拉着顾青青就要换位置。
  “没事儿,大家都开始吃了。而且这也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没有那么封建的。” 顾青青开始吃菜了,她肯定是不换位置了。
  胡杏儿心里面有事,自己吃的很少,她又不能单独撇下顾青青自己过去。
  就说顾青青人缘到底有多差劲,拉着胡杏儿去帮忙。这边人手够了,人家肯定不需要。
  “没事儿,嫂子们,我俩帮一点儿吧。反正也是闲着没事儿,千万别客气。” 人家不需要,顾青青还非得干。
  干活儿也不好好干,摘菜的时候翘着两根手指头。就怕弄脏了手,洗菜的时候也全是胡杏儿去洗。
  什么样的货色,大家这么长时间也能看的出来。大家伙也是看不惯,心里面憋着一股气。合着你来帮忙,是当大小姐来着。
  人家真正的大小姐,还在屋里面,没出来呢。这说的是黄莺,她不是不想出来帮忙,毕竟是家里面的事。
  但实在是怕了,一开始出来摘菜,几个人就问不停,而且大家说话都没太有顾忌,问的直接又坦然。
  她就有点不习惯,问到她妈了,再问下去估计黄莺就得回答已经去世了。
  这样大家都尴尬,索性进屋去了,这大好的日子,别人无心,也别扫兴了。
  所以,吃饭的时候,看着顾青青坐在男桌上,大家本来想说一句的,但是看的她吧唧吧唧的很精神。
  索性就不去提醒了,难道没有点眼力劲儿,这么大的姑娘了,不懂规矩。
  这边儿热热闹闹的吃饭,饭菜好大家吃的就开心。赶紧吃饱了秒足了劲儿去干活,大家多淳朴啊,吃了你的饭,就得给你好好干活。
  白眼儿狼毕竟少见,吃了你的东西啊,回头还在那磨洋工的,跟顾青青这样的人,一个村子里找不出几个来。
  门口来了一个老太太,手里面牵着一个小姑娘。老太太年纪大了,手里面拄着拐杖。头发已经是全白了,身上的衣服打着补丁,左肩上挎着个包袱。
  小姑娘看着有十来岁,长得瘦瘦巴巴的,两人脸上是一片暗黄,小姑娘手里面拿着个破碗。
  这幅行头打扮,一看就是要饭的。这年头,要饭的实在是多了去了。隔三岔五就有人来要饭,大多数是从别的地方过来的。
  这年景,要饭不要钱,出来要饭的,绝对是家里面快要饿死了,不然不出来要饭。
  要两口吃的,但是,不容易呀。家家户户还就缺这两口吃的,谁家的饭也不够吃,谁家也没有余粮。
  所以要一个村的要个遍也没有饭吃,这个是常见的。要是有那种远亲,瞒山过海的找过去,走几十里地不见得能要到一口馍馍吃。


第74章 要饭
  亲戚都这样了; 更何况是不认识的陌生人。所以这些人就瞅准啦; 去人家办喜事的,或者是办丧事的家里要饭。
  好声好气说几句话; 没有人不理的。这样的大日子,大家都图个喜庆顺利,不去找晦气; 就当是行善积德了。
  郎菊南这人心善,比较相信轮回,遇到这样的事总得给几口饭吃。
  哪怕就是自己饿一顿,也给人家多一口吃的; 能救命的,这是大功德。
  门口那小姑娘,头发长长的,绑在后面跟一把枯草一样; 脸上虽说是干干净净的但是一脸菜色; 饿的够呛。
  “老奶奶,您行行好; 大恩大德忘不了,给口吃的吧,好几天没吃过饭了。”那小姑娘知道看谁,那么多人坐着就看郎菊南了,那里面她年纪最大,觉得能主事。
  郎菊南见不得这个,从座位上站起来; “你等着,我给你拿些吃的,在这里歇歇。”
  一听有吃的,那老太太也高兴坏了,拍着身边小姑娘的肩膀,“花儿,遇上好人了,给人家磕头,救了我们的命啊。”
  拉着旁边小姑娘就跪下,祖孙俩走了不少的路,听说东北日子好过,就一路要饭过来了,家里面是待不下去了。
  为了饭吃,是真的能下跪的,黄莺没见过这场面,即使带了好几年了也没见过饿死人的。
  她虽然不习惯的很多,高要求的也很多,为人不是艰苦朴素的类型,但是见不得这场面,老人家一把年纪了,实在是受不起。
  也不嫌脏乱,上前面把人扶起来,“您请起来,我们有就帮一帮,不是什么大事,以后日子好过了,您再去帮别人是一样的。”
  往往就是这样,黄莺这样没吃过苦的孩子,手里还有零花钱的孩子,虽然不大懂人间疾苦,但是看到惨烈的烟火味,比一般人更有同情心。
  有钱有多余的,才能为别人考虑的更多,才能更加大方慷慨。
  三儿跟在后面,没想到这孩子能说出这么一番话,帮助人不求回报得多,毕竟都很单纯,但是要求把这份心意继续传递下去,很多人没有这个概念。
  看着黄莺那眼神,跟看自家孩子出息了一样,跟黄炜业有一拼。
  再看看眼前祖孙俩,老太太颤颤巍巍的饿的不太好了,皮包着骨头一样的瘦,有点变形了。
  但是旁边那个叫花儿的虽然也是病态,但是要好一点,郎菊南递给花儿四个杂粮饼子。
  花儿这才算是抬起头来,眼里含着泪对着郎菊南道谢,“谢谢您了,谢谢了,您好人有好报,长寿。”
  这一抬头,老三就觉得这人有点面善,眉眼之间有点意思,但是也没有在意,他这边没有什么认识的人,也没有亲戚。
  “没事,吃吧,跟你奶奶一起吃了,吃完还有,我再给你拿。”
  没有要饭的在人家家里吃饭的理,人家也不多待,老太太领着孙女就走了,走出去很远才坐下来吃。
  把一个饼子掰开,自己拿了一小半,剩下的一大半给孙女,“花儿,你吃,剩下的我们留着,遇上好人了。”
  那饼子再大能有多大,一个人吃都不够吗,更何况是俩人呢,但是能够活命了,走了好几个村子都没有给的。
  “奶奶,我们回家吗?”花儿一点一点吃进嘴里,也不咀嚼,就放在嘴里化开,舍不得一下子咽下去。
  就这样,吃了一点,剩下的就给收起来了,就这么一点了,不知道下次是什么时候。
  “不回去了,回去就饿死了,花儿,我们再往北走走,多要点就往南边去,不然冬天就冻死了。”
  等着歇口气,去河里喝了点水,祖孙俩就往北边去了。冬天马上就要来了,等着第一场初雪下来,东北就冻住了。
  顾青青跟个没事人一样,吃饭吃的可香了,就那么大一个姑娘,也没见干多少活,转着眼珠子怎么就那么能吃呢,比得上一个壮劳力。
  郎菊南不好意思说什么,她是主人家,说了大家都不好意思,但是胡杏儿就不好意思了,一顿饭一直红着脸,饭菜没吃几口,到头来更像是亏心的。
  大家吃饱了就去干活,李东阳跟着去了,他是打算一直跟着干,知青点那伙食真的是不能吃,就为了中午这一顿也要跟着干下去。
  刘爱冬收拾桌子,剩下的菜说好的大家分一分,其实没剩下多少菜,但是大家放开了吃,下午干活就更卖力了。
  把盘子合在一起,差不多一人一大盘子菜,里面肉菜都有,剩下的杂粮饼子没拿。
  这个没人去拿的,都自觉,这个明天还能继续吃,没有去拿人家粮食的道理。
  刷盘子抹桌子,这事情顾青青肯定不敢,而且她也不要剩菜,多少人吃过的了,抹抹嘴就走了。
  “杏儿,你中午咋不吃啊,多好吃的菜,来这么久了就这一顿吃得好。”顾青青还很开心,就是替胡杏儿心疼,觉得好日子不会过。
  胡杏儿一点也不开心,她就是这样的人,占了人家一点便宜也不行,得放在心里一直记着,一直到还给人家。
  “我能吃的进去嘛,咱们不应该在那里吃饭的,就是动动手洗了洗菜,哪能在人家家里吃大席。”
  “这你就错了,咱们去帮忙是好事啊,吃饭就是我们不在那边,她们还得请我们去呢,多个人帮忙难道不好?”
  顾青青到处是理由,说话振振有词,总是自己对的,胡杏儿就是耳根子软,本来很生气,现在火气消了三分。
  “哟,你们在说什么呢,吃了午饭了吗?”傻大哥蒋进军今天一早就出去了,去了山上捡柴火了。
  大家都得捡柴火,不然冬天得冻死啊,他们北京来的是一起的,当然得一起干。
  李东阳就说了,分开干,自己弄好自己的。可是架不住蒋进军这个傻子,上赶着跟顾青青说了,帮着女同志干活。
  结果帮着帮着就全成了他自己一个人的事情了,顾青青压根不去干,这都过了午饭点了才回来,顾青青吃饱了也没想着给人做点饭。
  “你回来了,家里面没饭呢,我们中午在黄家那边吃的,上午去帮忙了。”胡杏儿也不生气了,赶紧去给蒋进军做饭,这事情她也给忘了。
  结果就剩下俩人了,顾青青很蒋进军,顾青青虽然做事情不怎么样,但是漂亮,人也是娇娇气气的,直男最喜欢的类型。
  “你都不知道,黄家不是盖房子,我跟杏儿去帮忙做饭,结果忙了一上午,等吃饭的时候还给我们脸色看。”说的委委屈屈,就跟真的一样。
  蒋进军信啊,顾青青说狗屎他也信,一听就生气了,“这是什么人啊,帮了忙还不让人吃饭怎么地,你中午吃饱了吗?”
  顾青青卡巴着眼睛,睁眼说瞎话,“没啊,哪能吃饱,就坐在那里不敢夹菜,生怕被别人笑话,觉得我们是贪图他们家的饭还是怎么着。”
  “以后别去了,一家子这么小气,不是什么好人,等我碰到了给你评评理。”蒋进军是真的为了顾青青着想,觉得不能这么受欺负,有意见还是怎么着。
  有意见就提出来,要是做错了肯定改正,没错的话凭什么对待人家,出发点是好的。
  顾青青心里骂了句二傻子,找过去不就穿帮了,一把拉住了蒋进军,“别去了,千万别去,你看看大家毕竟都认识,而且人家马上就搬走了,以后也是这个村里的人,我们何苦去得罪人家。”
  三言两语就给颠倒黑白了,黄莺笑的凉凉的,没想到你能这么无耻,看我不把你脸皮撕下来,人话会说不?
  她是中午吃饱了没事情干,这个点也不是午睡的点了,知青大院后面有一片小树林,她是过来找蝉蜕的。
  可算是跟知了猴干上了,天气凉了知了猴早就没了,但是书上还有它蛻的皮,这个油炸了也很好吃,主要是可以明目。
  她觉得郎菊南得补补,毕竟上了年纪,眼睛不好使,没成想遇到了这么个人才。
  房子都有后窗户,无论你开不开,都能听得那么清晰明了,要是使使劲还能看直播。
  黄莺手里拿个个长竹竿,万一太高了够不着,就得用这个戳下来,现在恨不得从窗户里戳进去,把顾青青舌头给戳下来。
  站在秋风里愤愤不平,手里面提着小奶罐子,拖着比她高两倍有余的竹竿就走了。
  罐子里两三个空壳子在里面晃晃荡荡的,颇为凄惨,回家了拉着小脸,跟小时候一模一样。
  郎菊南寻思着是不是没找着不开心啊,悄悄摸摸瞥了一眼,觉得命中了,就那么一点,出去这老长时间了,换成她自己也觉得火大。
  作者有话要说:  我小时候就喜欢去寻蝉蜕,自从又一次午饭后去树林里面,那时候午饭后根本没人,结果一进去就看到黄鼠狼四处逃离,吓死了,得一窝子吧,自此以后这个爱好算是流产了。


第75章 淘气
  黄莺气的不行; 转着脑袋就想着怎么使坏; 但是她磨嘴皮子可以,玩心眼什么的还真的不行; 没这个天赋。
  气鼓鼓的去找老三,她说的话老三肯定信啊,再说了老三也觉得顾青青不是什么好鸟。
  “三哥; 她明天肯定还要来得,我要怎么办呢,得当场揭穿她,但是大家不相信怎么办?”
  是啊; 说话得有证据,不能上下嘴皮子一动弹就说顾青青是个虚伪小人,两面派。
  老三不喜欢玩明的,他觉得凡事得体体面面的; 所以喜欢私底下来; 让人吃亏了还不能找你。
  这就是高明,他招招手示意黄莺靠近点; 嘀嘀咕咕了几句,眼珠子一转就是个好主意。
  第二天黄莺就在那里等着呢,她虽然手段不行,但是看人很准,就知道顾青青肯定还来,占便宜没边了。
  “嫂子们来了,我来洗菜吧。”说着蹲下身子就开始干; 不给别人拒绝的机会。
  刘爱冬一群人昨天算是受够她了,怎么不要脸呢,没看今天人家胡杏儿都不来了,她怎么自己来了。
  把洗菜的水盆一下子端起来,“不用了,妹子你就在屋里歇着吧,我们几个这么点活绝对能干完,不用麻烦了。”
  顾青青不舍气,笑的一脸灿烂,“那哪能啊,我闲着也是闲着,大家干活也不能白看着,毕竟住在一起这么久了,火车上就认识了呢?”
  别人不知道火车上这一段,黄炜业肯定不说,知青那边德行有亏肯定也不说,就有点蒙了。
  黄莺就等着她这一句话了,你不是喜欢为别人着想吗?你不是喜欢干活?你不是非得帮帮我们家?
  “青青姐,谢谢你了,你也是真的想帮忙,这份心意我们都感受到了。还真的有需要你帮忙的地方,来吧,跟我走。”
  顾青青很敏感,她觉得不对劲,“这是要去哪,帮什么忙啊,能帮的一定帮。”
  看看人家,能帮的一定帮,后面那半句不就是帮不上的也没办法了,先给自己留后路。
  黄莺呲着小白牙,哪里能放过她,“没什么力气活,你肯定能干得了,就是去那边送茶水,顺便做一下泥巴。”
  茶水是那么好送的,一个大姑娘,跟黄家非亲非故,这不是不正经。
  “我去不好吧,都是一群男的,我也没有几个人认识的。”
  “哪能啊,昨儿不是一个桌子上吃饭了,还能算是不认识啊。”黄莺一句话给堵上,心里很解气,不就是觉得大家不好意思说你,在这里装什么。
  “你不是还说,不能这么老封建,男女没什么差别,大家得团结。”刘爱冬接着插上一刀,她们村里的就是老封建,比不上你这个城里的开放。
  没有台阶下,顾青青是吃饭不出力的人,肯定不去端茶倒水,也不会去弄泥巴,全是土味。
  “哎呦,我突然想起来了,尽早上蒋进军喊我去给他背柴火呢,他自己捡的多了弄不回来。你看看,我这记性。”
  顾青青这就开始表演了,装的跟真的一样,脸上也不说下不来台,谈笑自如,真的是个人才。
  “那你快去吧,青青姐,我就在这院子里等着你,等你回来了再来我家帮忙。”黄莺说话其实噎死人,一点也不给人留余地,嘴皮子厉害的有点尖酸刻薄。
  她拿着小马扎,就坐在门口那里,看着顾青青走出去很远,才捂着肚子笑得难受。
  就得这么修整她,不然肯定不长记性,便宜不是那么好占的。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也没看见顾青青回来,肯定没去山上捡柴火,不知道去哪儿玩去了。
  “她真的以后再也不来了,不然我就拉着她去那边送水弄泥巴。”黄莺拉着老三可开心了,左下角的笑涡都出来了。
  老三没忍住,一下子伸出右手食指给按了上去,不大不小正好填起来。
  “学着点啊,不过我这么聪明,你不学也行了,以后找我就行。”
  啪叽一下给拍下来,她这个笑涡很珍贵的好不好,跟老三短暂的革命友情就此破裂,塑料兄妹情。
  不过一直到房子建好了,搬过去那天,黄莺也没见到顾青青再来蹭吃,觉得老三的方法真的不错。
  房子跟人家一个规模的,得按照人家左邻右舍的规模来,不然都有意见,不能长了短了,也不能高了矮了。
  “爸爸,这个是我自己的房间,你以后进来得敲门,你们都记着了,我去你们房间也敲门。”
  晚上人都走了,黄莺挨个房间看,都收拾好了,干干净净的特别好。
  其实就是一个小土房子,因为房间多一点,所以面积还比人家的小,黄莺拉着她房间把手,特别得意的警告大家。
  大家懒得理她,这孩子人来疯,高兴的时候特别话多,然后还不说在正事上,专门找一些犄角疙瘩的话来说。
  夸一句这房子舒服能怎么着了,鬼丫头一个。
  等在这个房子里住了几年,黄莺也是豆蔻少女了,这个年纪得是初中生了。
  外面形式有点变好了,老三拿着信在看,大家一起坐在堂屋里。
  这次不仅仅是马丽来信了,还有宋泽的,宋泽从来不写信,这么多年来身不由己。
  老三已经是青春期尾声的人了,嗓子不那么难听,但是还有变声的痕迹:“家里一切都好,上面开始反思,但是下面不受控制,已有天晴迹象,万望准备好,早作打算。”
  寥寥几句,但是信息量巨大,宋泽是高层,前几年的时候谨小慎微,就这样还一直被调查。
  有一段时间连马丽都不敢写信,不敢联系任何人,宋泽被隔离了几次,很是难过。
  但是他嘴巴硬,心理素质高,都给熬过去了,好在现在恢复职位了,风向要变了。
  马丽就比较话多了,挨个问候了一遍,开始说上面老大老二娶得儿媳妇怎么样,婆媳问题能一直延伸到老三这里来。
  “终于好了,爸爸,我们要回去了,我们可以回去了是吧。”黄莺现在老漂亮了,长大了跟小时候不太一样。
  小时候再漂亮也是黄毛丫头一个,但是这么些年来养得好,这边珍贵药材多,少了点病弱气,看着健康有活力。
  黄炜业看着女儿,不能说是个孩子了,微微笑着,这么好的女儿不应该在这个小山村里的,应该去最好的地方,接受最好的教育。
  “是啊,再等等看看上面什么政策,不过三儿跟阳子应该早点回去,你们回去了还能上高中,到时候说不定就能恢复高考了,上个大学。”
  “对,还能回去娶媳妇了,没看马丽阿姨在心里说了,老大跟老二都娶媳妇了,就等着你俩回去等着了。”黄莺跟在黄炜业身后捡话头,特别喜欢编排人。
  “你个鬼丫头,甭替哥哥们着急,等回去了你也要去上学,下来这几年美了你,没去过学校。”老三歪着嘴笑,也是英俊的大小伙,不是很男子汉的那种。
  阳子比较男子汉,难为他爸弱鸡一样的性格能有他这样的儿子,老三完全不一样,长得有点像马丽偏多,以前还有点书生气,但是现在就不大一样了。
  他一直是记公分,没干过什么力气活。虽然一副好身架,但是没有阳光汗水的滋润,到底是显得比阳子帅太多。
  别看皮肤白,但是三个人站在一起,都被黄莺比的没的看,人家是白的发光,自带光环效应的那种,脸上干干净净的,没有一点雀斑。
  多会长啊,继承的全是优点,有了白皮肤但愣是不长外国人的雀斑,眼睛要深邃很多,还要比一般人大很多。
  以前老三还怼她几句,现在完全不说了,孩子长得太好看了,下不去嘴说。
  阳子就知道干活,他想家的厉害,这么多年没有回去过,不知道他姐跟奶奶怎么样,家书里没有一句不好的话,全是平安健康。
  开始还能骗骗自己,但是后来也没法相信了,“要是能回去,我再也不逃课了,天天上课写作业也愿意。”
  黄莺觉得必须得说一句,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恢复高考,好像是伟人消逝的第二年,算算也没有几年了。
  “阳子哥,这算是想明白了,以后我们高考肯定是能恢复的,你看你姐就一直在准备着。到时候你俩一起上大学,还得你爸来掏钱,多好啊。”
  这话说到阳子心坎上去了,花他爸的钱还能发展的很好,实在是太好了,能把张淑珍给气死。这么多年,宋润没有来过一封信。
  不久之后,张南山就拿着大喇叭开始广播了,政策宣传到位。村民是没有什么反映,就等着看城里人怎么干事的了。
  张南山说了要按照批次,全部回去,不过是早点晚点的关系,这次名额就三个。
  作者有话要说:  说好的今天多更,上午先来一点。已经很久没有上午更新了,今天使使劲让我们孩子回城吧。
  偶寻半梅开,闲倚一竿竹。
  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
  春天真的来了,我已经拿出马甲来穿了,我特别喜欢穿马甲。


第76章 回城
  说是这么说; 但是真正能不能全部回去; 张南山说了不算,政策本身是好的。
  但是多少人下来了; 一下子回去的话能不能接收的了。回去了之后不能闲着,得工作,可是哪里那么多工作让你干。
  你回去了没工作; 不成了社会闲置二流子了,对治安有影响,国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宁愿你留在农村。
  “村长; 这俩孩子我是一定得带回去的,您看看能不能想想办法,要是我们走了,剩下这俩孩子我心里过意不去。”
  黄炜业可以回去; 他当初就是病退了; 去哪里都可以,只要有介绍信就行; 而且那边还有房子,单位没有收回去。
  主要是老三跟阳子,这事情多难办,三个名额,北京上海的都要分,还有俩老知青。
  “这不是难为我吗,我说了不算话啊; 上面给的名额就是这些,僧多粥少。”
  张南山本来想让知青自己协商,可是眼看着炸了锅一样,都等着回去,尤其是俩老知青,周艳艳跟王凤喜,由于年龄大在这边都结婚了。
  就这样还来找他,想着回去,丈夫孩子那意思就是撇下了,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估计也是这样了。
  黄炜业也觉得头疼,这么多人要是全都要,那不是得窝里反,闹翻天了。
  “要不咱们看看,限制以下条件,家庭成分好的先走,不好的再改澡一段时间,等下一批。”
  张南山听了也觉得是个好主意,而且他不打算让周艳艳还有王凤喜走人,这多作孽啊。
  “行啊,咱们就按照这来,条件不够的往后再靠一靠,而且我们这里要办个小学,剩下的人才学好的可以当老师,也是很好的。”
  他们村子里一直没学校,连个幼儿园也没有,要去的话就去镇上,本来大家就不重视教育,结果还得花钱去镇上,更不愿意去了。
  但是现在时代变了,要搞好教育,让孩子好好学习,他们村子里有钱,所以就办个学校,也算是给孩子们创造机会了,也就花个纸笔钱。
  这当然是好事情,还没有对外面说,现在主要是看看谁能走。
  三个人的话,张南山自己心里面有数,黄炜业这个意见不是随口一说的,看家庭成分老三跟阳子绝对能排的上号,肯定能走。
  再一个的话,就不好说了,基本全是工人家庭,现在拥军拥党,工人家庭还得靠后面一点。
  但是无论怎么排,顾青青都没有可能,她是资本家庭,哪怕是过去很多年也不能翻身的。
  没收的东西都不能坏给你,难道还能给你荣誉损失费吗?所以她知道看成分的时候脸色马上就变了。
  多么能干的一个人,能屈能伸的,平时脸皮厚老是带着笑,结果现在一下子就没了精气神。
  “我走不了了,我们家成分不好,可是我做梦都想回家啊。我父母身体不好,家里就我一个孩子。”眼泪刷刷的流出来,看着实在是可怜人。
  胡杏儿心里也不好受,她待人素来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