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十年代春莺啭-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好了,孩子也没不舒服,我想着过两天就回家养着,医院毕竟环境不行。”郎菊南一边说着,一边又给喂奶,用针管弄好了一点点推,这个费劲啊。
  还有个事没说出来,孩子总得参加她妈的葬礼吧,不说哭丧戴孝,但是总得到坟头上送送她妈啊。所以为什么想着尽快出院,全一下母女情分。
  生来做母女,虽是缘浅,但行之不易啊。
  正说着话呢,孩子突然就踢了下腿,这大概是第一次动弹,有点抻得慌,眉头一下就皱的发白。那张不怎么美观的脸就更怪异了。
  边上老三跟看西洋景一样,他就觉得这个妹妹不一样,特别有意思。
  “小宝这是怎么了,姥姥给揉揉啊,揉揉就好受了,不能哭啊。”郎菊南马上就上手给捋腿,在脚心那轻轻按了两下。
  这招是跟护士学的,这孩子估计不大动弹,有时候身体就麻了,经常这么按两下就行。
  看孩子安稳了就抬头跟马丽说话,“他爸给起了名了,说是叫黄莺,小名我给起的,就叫小宝了。”
  这俩名字都是大白菜样的,没什么讲究,就跟王熙凤请刘姥姥给自己闺女取个贱名一样,就图个上口好养活。姐儿姐儿的喊多了,孩子的生气就旺了。
  宋老三听了觉得不对头,黄莺这不是鸟儿嘛,还是叫的好听的那种。北京城根子底下,大早上那一溜的老大爷,提着个鸟笼子吊嗓子,那精神头可足了。里面不是八哥就是黄莺。
  再一个,他可听他大哥说是个小哑巴,不会说话呢,叫这名是盼着小哑巴开口说话呢。
  觉得小哑巴怪可怜,他趁着人不注意,把手伸进去捏了人家脸蛋一把,觉得手感怪好的,不像他们家小四,年纪小小跟老树皮一样。
  捏脸肯定不舒服,那眉头一皱,马上就发白了。吓得老三马上松手,生怕给捏坏了。
  有点嫌弃小四宋志安,觉得男孩不如女孩好,那个埋汰样啊。
  不然人家说话不能说的太满,做人谦虚点好,张淑珍现在就是水深火热啊。昨晚上还在那里美呢,跟个死人比福气。
  今个儿可好了,尝尝这滋味吧,看看好不好受。早上宋老三不是在路上围观嘛,那人就是王卫国,人送到医院来就不行了,没等抢救就挂了。肋骨给断了,直接戳内脏上去了,一口口往外吐血。
  早上去租车行租了车,来医院的路上车子打了滑,直接就给撞树上了,这倒霉事。这年头车少,出个车祸真的是百八十年不遇的。
  张淑珍不是说自己命好嘛,生产不到三天,孩子爸就横死路边了,这命可真好啊。
  张奶奶看她眼神就不对了,她儿子死了,这是有原因的。好好地为什么不能走回家,娘家就不能租个车吗?非得让他儿子去租车,怎么这么娇贵呢?


第5章 作怪
  王卫国死了,留下的事不少,先不说孤儿寡母跟老娘,就租车公司那边就没完没了。
  车行有车行的规矩,你租车出事了,人家不会管你死活的,人家就看车是不是完好无损。
  这年头也没有人身保险意外险,车行那边更不可能给你考虑了。所以说人死了,大家都同情,可是车你得赔吧。
  自行车都没有普及,骑个自行车就跟骑个金疙瘩一样,倍有钱有面儿。别提有量小汽车了,你得多能耐。
  人家开汽车公司的,肯定有自己的手段,不说钱够不够,见不得人的东西多了去了。
  车行的负责人来了,后面还带着不少人,喊负责人叫孙哥。带着人直接去的医院,病房里那么一站。
  合同拿出来一拍,客客气气地说,“老太太,您节哀,您看看家里还有个孙女,以后不得全靠您给撑着了。赶明儿给办一场白事,也算全了情分。”
  孙哥打量了一下屋里人,今天没想闹大,医院里也不合适,现在承平的时候了,办事得漂亮,客客气气地讲究个道义。
  “不过身后事咱得好好理一理,您家也不差钱,咱们合同上写的明明白白,这车可是得赔的啊。我们车行就靠这个吃饭了,这钱啊万八千的少不了不是。”
  老太太觉得喘不上来,她刚死了儿子啊,还没等入土为安就来了横的混货,抱着孙女那眼泪就啪嗒啪嗒往下落。
  “这不能啊,事儿不是这么办的,人都没了,我们还没找你们要钱,你们还想着坑我们。是不是看我们好欺负啊,讲不讲理了。”张淑珍看着合同上的签字就急了,没这个道理啊。
  她这想法也没错,可是得看时代啊,而且人家合同上明明白白的,本身就是个不平等条约。
  这事王奶奶比她明白,当初跟着丈夫做生意的铁娘子,弯弯道道见的多了。这事不过就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还有的耗呢,不能急着办了。
  孙哥后面一群不是吃素的,变脸似的看着张淑珍,全不是善茬子,四九城里的老混子了,还真就能把张淑珍给治死。
  孙哥脸上挂着假笑,觉得这家儿媳妇比不上老的那个,“您那,瞧着吧,这事儿您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得看合同啊。咱们守法奉公的,您虽是伤心,可是我们也得吃饭不是。”
  “老太太您忙,不打扰您了,有什么事喊我们,一定给您搭把手。今儿就到这,先走一步了。”说完就带着人呼呼啦啦地走了,事儿办的体面,混混也要讲文化。
  张淑珍真的是要疯了,万儿八千,怎么不去抢呢,这年头别说万元户,有个一千元你就是很有钱了。而且家里面的钱她根本拿不到,也就是能拿到王卫国的工资了。
  公私合营之后,这些资本家是可以分红利的,王家以前可是面粉大王。现在这面粉厂就是他们家的。
  王卫国就在里面当个中层管理,支配权肯定是没有了,已经被边缘化了。但是有红利可以拿,这笔钱是王奶奶领的,王卫国没有这个钱的。
  等回了家,张淑珍娘家这边也过来了,朱巧梅进门见了闺女就开始哭,四十多岁的人了就在那里哭哭啼啼的,张淑珍也跟着哭。
  老太太一万个看不上朱巧梅的,跌份,小家子气!难道不会说话嘛,我死了儿子我还没哭,你在那里哭自己女儿吗?
  扭头就回了自己屋,孙女现在她不离眼,儿媳妇这样,她不指望守得住。但是孩子得留下,她给拉扯大,没爹没妈一样是个好孩子。
  这就是大宅门,王奶奶是山西的,娘家是大户。比乔家大院差了点,做的是票号的买卖。晋商可是了不得,辉煌了五百年,老太太撑门户的时候,阎锡山还在山西呢。
  朱巧梅哭了会,眼泪说收就收,奥斯卡都得给她提名的机会,这个人吧,特会装会矫情,全世界都欠她一座小金人啊。
  “闺女啊,妈为你考虑好了,卫国你肯定不能给他守住啊,你还年轻,还这么漂亮。以后好日子多得是呢,孩子你肯定不能要,等过一段日子妈给你找个好的。”朱巧梅轻轻巧巧说了几句,她确实是全为她闺女考虑了。
  张淑珍这时候没主意啊,她就听她妈的话,跟王卫国再深的感情,可是人没了。再加上早上闹得那一出,她怕自己被连累了,一分钱都不会拿出来的。
  看着大姑娘不说话,朱巧梅知道是听进去了,旁边丈夫也跟着点点头。他们家三个女儿都特别听朱巧梅的话,就连丈夫张红旗也是。
  “家里面的钱你得带走啊,虽然说孩子不带走,可是那是老王家的根了,孩子姓王不姓张。你现在没有工作,哪哪不得花钱啊,坐月子也得好好养。营养得跟上去,不然跟老了十几岁一样。”
  朱巧梅这个人嘴上可会说了,心眼多得很,一般人玩不过她。装的可好了,可是会来事,把人哄得五迷三道的。
  张淑珍结婚了之后就不工作了,她得享福啊。以前家里穷,孩子多养不过来,小小年纪就去了部队,长得漂亮进了文工团,可里面漂亮的海了去了。
  再加上年纪到了,下面花骨朵一茬一茬的,再待下去也没意思了。所以遇上王卫国这样的也算是走运了,让不少人羡慕了。
  “妈,我跟卫国是真的没什么钱了,卫国工资是高,可是家里开销也大啊。出了事真的是办个白事的钱都拿不出来。”张淑珍是真的穷,工资全给她不错,可是家里还有个老太太啊。
  老太太自己有钱,面粉厂的红利也不少,可是还得问儿子要钱。我钱多是我自己的事,儿子养老娘天经地义,惯得你们脾气不养老。
  张淑珍以前的工资全给她妈,结婚了嫁的好也要了不少彩礼。可是陪嫁真没多少,王卫国也不嫌弃,就是她婆婆也没说难听的,那点东西她看不上。
  就是结婚了张淑珍也是挂娘家,每月的工资剩下的有多少给多少,她也不攒着。觉得娘家不容易,家里孩子多她妈还没工作。
  朱巧梅也没想到会这样啊,真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外面光亮里面空啊。晚上也不走了,说是陪陪女儿,撵着丈夫去给收拾东西。
  张父就出去忙活了,因为是横死的,人不能多留,明天就得入土。赶巧了,跟黄家是一天。
  王奶奶就在那安排,邻居也有来帮忙的,她指使起亲家来一点也不手软。那里面两个祸害不知道在做什么怪,看了一眼门帘子就冷笑着走了。


第6章 入土
  北京这地儿传统,老北京人讲究一个和气,哪哪儿都是敬称的,一口的京片子里面都得带个您。
  街坊邻居热乎乎的心肠,甭管是不是看不顺眼还是咋地,你家有事用得上了肯定不含糊。
  人死为大,体体面面的走,人家有专门做这个的,一条龙下来保管你满意。用不着您家里的一针一线,什么东西都是全乎的。
  利利索索的把棚子搭起来,扎的严严实实的不透风。里面摆上桌子板凳的,碗筷都是人家一套的,不然办个丧事光碗筷不得借个一条街啊。
  黄炜业这两天一直没歇着,不是在医院看孩子,就是在外面跑。打听着哪家菜做得好,哪家丧乐齐整。
  再就是选个好地方,人死后可得找个风水宝地,于子孙后代也是一件益事。不然人家怎么就说祖坟冒青烟呢,都是有个说法出处的。
  赶早儿郎菊南就带着孩子出院,包裹得密密实实的,而且黄莺老爸比较能耐,用的是军车。里面还配着司机的,他虽然级别没有高到用专车,但是急用还是可以的。
  站在灵堂前,郎菊南眼睛睁大了看,有时候眼睛睁大了眼泪不容易往下滴。眼睛小了,挤一下就是泪啊。
  “小宝啊,看着你妈走,让你妈放心。一路走了别回头,下辈子好好投胎,往生桥上朝前走,今生旧事莫牵挂。”老太太亲自给盖了棺,一点一点从脚推上去,看着棺盖盖起来,在心里对自己说这是最后一面啊。
  抬棺的时辰到了,十二人抬棺,前后左右,使劲的方向,用力的大小,自然有老一辈的传承。棺材磕了碰了,又或者是棺材抬不动了,半路停下来休整,这事还真不行。
  抬棺的有一个指挥的,跟在旁边找节奏。郎菊南跟在棺材后,打前头的是黄炜业,他得抱着孩子在前边走。
  中间夹着的就是专业人士了,哭丧的唢呐,细细碎碎的呜咽啊。还有哭丧的,这些人做惯了这种事,眼泪收放自如,哭的也是情真意切。
  这种职业后来还挺火,职业哭丧几千年,这种文化不过是越来越浅了,其实这时候找人来哭丧不少见。
  走到城门口,喇叭起来了,这是真的离家越来越远了。纸钱雪花一样的撒,天空上那么一摇摆,是个什么样的形状吧。
  撒纸钱也是门技术活,越高越好,九丈九的已经是很高了。扬起来是个花呢还是不成形呢,大家围观的人是能评价的。
  弄得好了,大家还能喝一声彩。主家虽然是丧事,但是也不败兴,叫好声越多才是真的体面,去了的人也安安稳稳的走。
  这一长串啊在首都虽然不是顶好的,但是也算是中上了,黄炜业觉得对妻子有亏欠,他现在能做的就是让人走的风风光光,安葬好了。
  至于把女儿养大这些事是活人的事了,残酷点就是跟死了的没关系了。丧事过后唯一的联系就是活人的记忆了,时间长了连回忆都模糊。
  雪后的路是很宽阔的,一眼看前面就比较显眼。虽然隔得远,但是黄家跟王家两支丧队还是比较有分辨度的。
  宋家很有些家底,论钱财不比黄炜业差,甚至要好一点。毕竟人家经年累积,很多东西都是传家下来的,积累的财富不能说一下就没了。
  张淑珍哭的跟断气了一样,她是真的委屈啊。她昨晚给孩子喂奶,看着孩子一天一个样,是真的舍不得孩子啊。
  自己辛辛苦苦怀孕生下来的,说不要就不要了,当妈的一般干不出来这样的狠心事。
  可是带着孩子怎么生活,先不说宋老太太给不给抚养费,光是嫁人就难办。重组家庭不是个容易事,男人带个孩子正常,可是女人是真的不好找第二春。
  “妈,咱回吧,以后小宝喊你奶奶。我把您当成亲妈,以后给您养老送终,咱们一家人好好的。”黄炜业把骨灰盒子放进棺材里,看着一点点填好。
  他难道好过吗,即使有了孩子值得庆幸,甚至是这辈子最庆幸的事,但是妻子在他的人生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
  那时候到处打仗,到处死人。战场上死了的人就地埋了算是好的,战事激烈的时候哪里有人给烈士埋骨呢。
  那些没死的,半死不活的也很少能活下去,药不够,也没人给你护理好了。更不要说带到后方去了。
  全靠运气啊,那时候他伤的很严重了,伤员根本就是没有多少希望的。郎月红就是护士,前方战事吃紧调到一线的。
  一般老护士有经验,先救活的,不管死的。先救能救活的,那些一看创伤不能恢复的,就没有希望了。
  等死就是那种感觉,他自己是被炸伤的,五脏六腑的都是,这得怎么弄呢,缺人又缺药。说实话自己都不抱有希望了,意识不清楚,很绝望也很轻松。
  可是刚来的小护士还不熟悉,一个个没见识到战争的残酷,跟小天使似的。郎月红一开始真的是看他可怜,当护士的面对病人,尤其是战斗英雄,那感情简直不要太多。
  一来二去的,病养好了,俩人之间感情也就有了。黄炜业年纪说实话不合适,但是个人非常优秀,再加上诚心诚意,到底还是成了。
  郎菊南听着女婿的话,跟三伏天里吃了冰一样舒服,一个女婿半个儿啊。她没有儿子,连个闺女也来得不容易。
  “好,咱们好好过,日子得朝前看,是不是啊,小宝。”她头低下,额头碰了碰孩子的头。
  她觉得女婿年纪还可以,这世间有多少情分能经得住一辈子呢,你的心守得住,可是岁月不饶人呢。
  现在这话她信,可是三五年之后,十年二十年之后呢。总得有个人陪着度过漫长的一生,尤其是男人,不单身的理由有很多。
  她得多为黄莺考虑一下,续娶的老父亲是不一样的,她这么想是仔细考虑过的。
  难道黄炜业考虑不到这些吗?不是,他考虑的只能更多更长远。人心总是很难预测的,更不要说揣摩。
  为什么一些父母只愿意生一个孩子,多子女家庭的不幸其实掩盖的很深,没有人愿意去揭开。
  他趁着现在得保证好一些事情,给孩子一个一辈子的依靠。他明天约了医生,总得做点事情吧。
  至于医生说的孩子能不能立住这件事,他从来没有考虑过,妻子拼死生下来的,怎么能夭折呢。
  张淑珍这边完全就是闹开了,她妈给她出的主意,能带着钱走的主意。
  “亲家母,这个孩子虽然是王家的,但是你一个人带孩子不容易的。而且孩子还是跟着妈比较好,毕竟当妈的心思你也能理解,这个孩子我们淑珍是要带走的。”
  王奶奶能信她才怪呢,不过也不知道要搞什么名堂,就继续听着没插话,到底打的什么官司。
  “不过孤儿寡母不容易,这边孩子也不改姓。还是喊你奶奶,长大了一样孝顺的,就是这年头养个孩子也不容易,淑珍也没有工作现在,娘俩这是喝西北风呢。”
  听完这话,王奶奶脑子里转了一圈。觉得真的是脑子有坑,合着你嫁人了我还得给你钱是吧。
  “这话说的是不错,可是自古以来的寡妇,要守得住的立牌坊,守不住的走了的也不少见。”王奶奶肃着脸,坐在那里稳稳当当的。
  自己摸了摸袖口,眼睛看着张淑珍,“你守不住我也不拦着,带孩子走也可以。不过啊,能带走就得有那个能力养不是。不然为什么孩子给你带啊,合着出钱还得领你的情啊。说句明白话,当妈的养孩子天经地义,你养大了孝顺你,我这个奶奶权当死了也行。”
  朱巧梅都愣了一下,更不要说张淑珍了,没想到这么硬气。朱巧梅自己想了个坏主意,想拿孩子来换点钱,她就知道王奶奶一定要孩子的。
  这么恶心的心思她肯定不能说啊,亲闺女也不说,她糊弄张淑珍呢那是。她跟张淑珍说的意思就是要孩子,但是王奶奶得给钱,把厂里的红利要带走。


第7章 吃饭
  要孩子还是要钱根本不是这么选的,要孩子可以啊,带着孩子走我一毛钱都不会给,王奶奶心里狞笑,觉得对面那俩奇葩下不来台了。
  这孩子朱巧梅敢要吗?就问你敢不敢要!
  张淑珍这个时候也有点性子了,看着她妈,“妈,要不我们带着孩子一起走吧,毕竟喊我一声妈,我也舍不得。”
  她期期艾艾的说,有点不敢的意思,她以后上班的话,这孩子谁看啊,不还是得靠娘家妈,这负担有点重。
  而且她想的简单,觉得老太太还能真不给,现在不给等人去了还能熬几年啊,最后不还是留给她们娘俩。
  可是朱巧梅不干啊,她觉得闺女脑子有坑,还没等措辞出来呢,人家王奶奶就放大招了。
  好家伙,等的就是你说这句话,看看谁比谁狠。
  “这样也好,当妈的带孩子比当奶奶的要仔细,你这么说我也能放心走了。”王奶奶看起来很欣慰,眼睛都眯了一下。
  “走,妈你要去哪儿?”
  “回山西了,那边还有亲戚在,正好发了电报要我去,过继一房孙子,卫国啊也算是有个香火了。”老太太慢悠悠的说着,她不急,一点也不急。
  朱巧梅真的没想到会这样,这老太太怎么就这么难搞呢,你倒是挺乐呵的,可是孩子留下来干什么啊。
  她都怀疑王珍是不是亲生的孙女,“哎哟,这可不对啊,哪里有亲孙女还在的就过继的,现在男女平等了,丫头一样顶立门户。再不济还能招赘,生的孩子一样姓王,这不比隔着肚皮的亲啊。”
  “这些我都不考虑,我一把年纪了还有几天活头了,不就是舒舒服服的过日子。卫国去的年轻,我那边亲戚已经打听好了,结个阴婚,那姑娘生前也是个好样的。”
  王奶奶自己说的特别开心,你们娘俩不是拿捏我吗,不是想着两全其美吗,不是恶心我吗?
  我儿子头七还没过,你就想着再嫁,好啊,你现在还没走我就得给我儿子结个冥婚,那姑娘条件还比你好一百倍呢。
  大家都别想好过,一起恶心的活着呗。
  张淑珍真的是脸色都变了,打脸打到脸上去了。她难道不要脸吗?这样难听的话当着面说,传出去了她真的是毁了。
  什么话也不说了,还能说什么呢,娘俩拿了东西就走了。张淑珍看着闺女还在睡觉,想着这么小的孩子还得吃奶呢,她走了怎么办呢?
  一边在路上走,眼泪就往下掉,舍不得孩子。
  吃奶是个大问题,这年头谁家也不富裕,有点好吃的都给产妇吃了,一般奶水都不好。自己家孩子吃还艰难,再给别的孩子喂谁干啊,给钱都不干。
  郎菊南真的是愁死,“你说,小宝怎么就不吃奶呢,我跑了多大地方给找的好奶口。”
  黄炜业也愁啊,他也是第一次当爹,稀罕孩子稀罕的不行,可是这孩子就跟绝食一样,一口奶都不吃。
  黄莺真的是要气死了,她觉得自己好容易醒过来,结果睁眼就受到了莫名的惊吓。姑娘不吃奶好多年了,谁这么恶心人啊。
  还非得逼着自己吃,她难道不要面子?
  有些人生而知之,自古有之的奇人怪事不少。黄莺算是赶上了,这货就是个生而知之,估计孟婆桥前一碗汤没喝成。
  弄清楚自己的处境后真的不是很想活,尤其是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小哑巴”,她一口气梗在心头。
  哑巴啊,黄莺觉得自己完全不用挣扎了,不是很想活了。本来还想喊两嗓子,干啥非得让我吃奶,吃点别的不行吗?
  可是自从知道自己是个哑巴之后,她就根本不张嘴了,张嘴也没声音,何苦这么为难自己呢?
  要说谁说的“小哑巴”啊,就是给黄莺喂奶的那女人,当然那女人那还不至于那么恶毒,当着一个小哑巴的面说哑巴。而是她们家大闺女,在一旁叨叨叨,小孩子有口无心。
  “要不吃点别的吧,人家国外有奶粉,国外那边都喝这个呢。”黄炜业也发愁啊,一给喝奶就跟断气了一样,闭着眼睛抿着嘴,瞧着就是生气了。
  想个办法把奶挤在奶瓶里,人家也不喝,谁知道是不是人奶,黄英现在就是感觉一群刁民想害朕。
  六十年代啊,麦乳精都少呢,还奶粉。黄炜业这个跑啊,部队里面战友多,跟着一起倒腾,一瓶奶粉难死一群英雄汉。
  可是一时半会也找不到,总不能饿死啊。黄莺就觉得自己差不多要饿死了,浑身无力,脸上半阴着,她生下来从睁眼开始就阴着一张脸。
  一脸的我不开心,说实话本来就丑,这样就更丑了,很影响大家心情的。但是自家人不嫌弃啊,黄炜业觉得姑娘一天一个样,天天见好。
  逼的郎菊南没法子了,一天没吃饭,就喂水也不喝。为啥不喝水啊,黄莺赌气呢,气性特别大,又不会说话,她还在生气人家逼着她吸奶。
  到了晚上,黄炜业也回来了,他抱着闺女,看看那张小脸,看着看着就哭了,“闺女,你怎么不吃饭呢,不吃饭怎么长大啊。咱好好吃饭行不行,吃啥爸都给你弄啊。”
  他在外面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奶粉,现在国外对我们封锁,各种封锁,外交关系搞不好,经济上就更不好往来了。
  黄莺睁开眼睛看,她觉得自己眼睛有点花了,可能是饿的。觉得她爹可真是平凡啊,自己使劲伸了伸手抹了把脸蛋,眼泪掉自己脸上了都。
  郎菊南本来进去来着,赶紧退回来进了厨房,熬着米汤呢。
  搅和着勺子,热气腾腾的,她眼睛一下子就热了。心疼女婿,也心疼孩子,她觉得没办法。
  这叫什么日子啊,一个老爷们抱着孩子偷着哭。日子好过的时候很一般,不好过的时候每一天都是熬着,干熬着,也不能说苦。
  吃饭的时候,肯定是先给孩子喂。她也是饿的不行了,觉得气也顺了,老太太给喂米汤就张嘴吃了,那小嘴一张其实吃不了几滴。
  可是黄炜业乐坏了“这孩子吃东西呢,妈,再给接着喂,可算是吃东西了。”
  郎菊南这时候不觉得难过了,拿着针管给喂呢,慢慢的一点一点推。一会就吃了一抽,没敢多喂。
  “待会再给吃,我怕吃这个不消化,少喂点看看。剩下的我给温起来,半夜里饿了可以吃。”


第8章 转职
  半夜里黄莺就睡不着了,黄炜业在那里陪着睡,家里真的是人少,孩子两个人轮流看。但是黄炜业时间多一点,毕竟年轻,郎菊南你要她看孩子真的是身体熬不住。
  她伸着手去够黄炜业,小手啪一下拍黄炜业胳膊上。黄炜业睡不沉,手里虚揽着孩子。一下就醒了。
  “怎么了,大闺女,是不是尿了,马上给换啊。”说着利利索索的给换尿布,又给人拍着想让黄莺再睡一觉。
  黄莺真的是很难过,你说是个哑巴,别人还能说话表达一下,哑巴怎么表达。人一大半的情绪全是靠声音的,她好好的一个人就变成哑巴了。
  其实后天性的哑巴比先天性的更痛苦,先天性的没拥有过不知道说话那么好使啊。她心里有点接受不了,你说小孩生活不能自理也就算了,长大了就行了。
  可是哑巴怎么治,先天性的哑巴。
  黄炜业睡不着了,也快起床了。他收拾一下,看着郎菊南在那里做饭,他们家火炉子一直不停的,家里有小孩,生怕感冒了。
  看着煤球不多了,想着还得多买点煤,这个冬天还有得熬呢。
  黄炜业的上司年纪很大了,走过草地的老红军了,位高权重的一个老人家了。精神头很好,这个时候看着黄炜业觉得中了邪了。
  “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吗?如果真的退了你后悔都来不及了,你现在的位置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大有可为啊,你家里的情况我也知道,但是就不能请个人帮忙看孩子,非得你不行吗?”
  黄炜业是想转业,他现在工作很忙,一天到晚见不到人的,也不能分心,再往上走走也是很容易的,毕竟资历能力都有。
  “我已经考虑了很久了,我爹妈死得早,东北过来就我一个人,现在好不容易有个孩子了,得多陪着。我这个年纪也不求什么了,为国家做的我已经做了,退了也不可惜。”
  老领导还是得劝劝,觉得还是年轻人一时冲动,“你真的舍得啊,你在部队二十年啊。你现在觉得想陪着孩子,可是您能甘心啊,男人要的是什么啊。”
  黄炜业觉得他想要什么呢?他爹妈三七年被日本人打死了,老家在东北那块,那时候全家就活了他一个。
  辗转着吃百家饭,可是乱世哪里有什么百家饭啊。后来就加入了□□,太小了人家也不要,可是也不能看着人给饿死了。
  最后就那么养着了,黄炜业本人是非常聪明的一个人,他经历得多,很会办事有眼色。
  他十五岁就上战场,送情报什么活都干过,二十年给了党。所以说他前半生很苦,也很沉寂,对于权力地位的追求已经不是那么看重了。
  他想要好好的过日子,跟人家一样有个正常家庭。黄莺生下来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他一点也不嫌弃,觉得很满足。
  他以后要过的日子就是好好带孩子,部队时间紧张,压力也很大。所以就想着转业,这样不是轻松点。
  最后还是给办成了,他这样的军转人员国家都有安置政策,转干了给。但是吧,这个职位肯定与军队里面的不匹配,从政之后你的起点很低的。
  但是待遇之类的还是比一般的公务员要高,毕竟是有军衔的,加上战斗英雄,去了政府那边也好过,而且是清闲啊。
  消息一下就传遍了,有理解的也有不理解的啊。郎菊南肯定觉得好,这样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