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七零之怦然心动-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妈——妈,我想(去)表妹(家)”虚弱的身体说出的话字不成句,听在洪梅耳朵里却是大儿子想表妹了。
她皱了皱眉头,看来大儿子还没真正醒来,她温柔的摸着大儿子缠着纱布的手说:“好,等你病好了咱们就去武汉看表妹。”
柯宝栋举起同样包着纱布的双手说:“妈,我知道哥哥是什么意思?”
他转头看着哥哥说:“哥,你是不是说要去看罗小毓?对不对?哥带上我,我也要去。”
柯宝梁露出苍白微笑疲倦的睡去,柯茂辉夫妻俩却惊呆了,这是什么意思?
。。。。。。。。。。。。。。。。。。。。。。。。。。。。。。。
罗小毓惶惶不可终日,她甚至跑到附近城隍庙里磕头保佑,这个年代信息传递慢,地震已经过去几天了却什么消息也没有。
等知道t市大地震后又不知道柯宝梁兄弟什么情况,急的她嘴角起泡却没有精力去管,因为又一轮地震马上要开始了。
川省的地震波及到离它很近的陈昌,绵水,前世罗小毓记得很清楚,当时父亲在绵水,母亲和一位关系好的阿姨坐在凳子上说话,她和妹妹(罗小梅)都睡在床上。
☆、第一百一十一章 军人素质
“你这一胎肯定是男孩。”
“也不一定。”
突然她透过蚊帐看见房顶的灯在晃动。
“妈妈,灯在晃呢。”
“啊!地震啦!”
现在她虽然记得当时的情景却记不住哪一天,不管了先草木皆兵再说。
进入八月,每天晚上她都如临大敌一般不敢睡觉,没有两天小小年纪黑眼圈都出来了,一副憔悴不堪的样子。
唐湘香以为大女儿病了,准备带她去看病。
“妈,屋里太热,咱们能不能睡到外边呀。”
这次的地震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她担心母亲怀着身孕,万一受到惊吓那可就遭了,她提出睡外面的主意。
“外面蚊子太多,再说半夜还要回来。”此路不通,罗小毓只能守株待兔。
刚好t市大地震的消息传了出来,她趁机给母亲灌输:“妈,今天我听外面阿姨说平时要在身边放点水,放点吃的,一但地震也有准备。”
“妈,咱们也准备一下,有备无患,爸爸不是经常说晴带雨伞,饱带干粮吗?”
“如果,我说如果地震,咱们拿起准备好的东西就走。”
她不敢说你大着肚子早做准备,会引起母亲怀疑,唐湘香已听说了地震的事,一传十,十传百,把t市地震说的可怕极了,让她都有点胆战心惊。
终于地震来临,当灯泡晃动那一瞬间,罗小毓反而镇静了对母亲喊道:“妈,你抱着小梅,我拉小诲,如果走散了,在后面农场大门集合,记住大门的左边。”
唐湘香慌乱没了主意,看到大女儿镇定的样子,心跳如麻的心情像喝了清泉一样清醒。
“好,跟着妈妈。”像母鸡护小鸡般抱着小女儿背起早已准备好的包袱,罗小毓拉起一脸迷茫的大妹妹。
背上军壶快步往楼下走去,楼梯口挤满了人,哐啷哐啷踢倒一片堆放的杂物,转眼罗小毓和母亲分开,她大喊道。
“妈,到大门左边等我和小诲。”声音淹没在哭喊声中。
唐湘香急得眼泪掉下来,背上的小女儿也吓哭了,她顺着人流下楼,没有像其他人站在楼下空地等着,穿过人群向后边家属区和农场交界的大门走去。
罗小毓拉着罗小诲被挤到木楼梯的边缘,她紧紧拉住大声哭喊的大妹妹没有办法安抚。
推着她往前走,一步步艰难的下了楼梯,期间被滚下来一个烂蜂窝煤炉子砸到脚,她顾不得疼痛,推着妹妹继续下楼往大门走去。
大门左边唐湘香急切的东张西望,这里来的人不算多,人们只想到下楼没有想那么长远。
不一会儿她听见“妈妈,呜呜。。。。。。。。”的声音,唐湘香叹口气又松了口气,哭声永远是罗小诲的,平时讨厌的声音今天却喜欢的不得了。
“小毓,小诲,妈妈在这里!”黑暗中她边喊边招手。
有了地震的阴影暂时不敢往家里住,由于是夏天,人们三五成群围在一起,胆子大的偷偷跑回去拿席子铺在空地上。
孩子们在惊恐过后倒席昏昏睡去,慢慢长夜人们担心着明天日子怎么过。
罗小毓和母亲汇合后没有停留,他们直接往农场里乡间小路走去,她记得以前小站上班,夜里蚊子墨子成群,有人说站在花椒树上可以避蚊虫,大家都翻起白眼,竹滩个地方哪来的花椒树?所以最终不知是真是假。
今晚她要试试,站在花椒树下,唐湘香自豪的点点头,她家小毓最聪明,知道躲在花椒树下蚊虫少。
她从包袱里取出一个比单子厚一点的布铺在地上,家里小孩儿多,小褥子,小单子比较多,这么一个大包袱全装了这些东西,当时大女儿让装这些东西,她还嫌麻烦,现在看来未雨绸缪才是真正赢家。。。。。。。。。。
地震那天晚上绵水地区最高处绵水医院空地上放电影,这个时代房子少空地多,娱乐也少,只要哪有放电影,人们再远都要跑去看。
空地上或坐或站到处都是人,人群中有罗景全,屏幕的另一边有龙建兵和龙建国,李交健肯定不让来,龙丁文夫妇忙着取蜂王浆没有时间。
有人先发现挂银幕的两个电线杆在晃动,接着白色银幕摆动让放映的图像出现模糊,大家还在纳闷,就有人喊:“地震啦,快跑呀!”
逃生的人们忘了扶老携幼避难的人群没有助人为乐,龙建兵惊呆了愣在原地,接着被人撞来撞去,反应过来后他立刻抓住被撞到一边的弟弟。
“小哥,我怕我要回家。”龙建国一脸惊恐的喊。
“建国,我们回家。”兄弟俩夹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往前走。
医院唯一出口是一个铁栏杆大门,如果全部打开也没有什么事了,可是由于电影正在放映,铁大门只开一个小门。
拥挤的人群把铁门摇的噼噼啪啪响,你推我挤半天才从小门挤出一个人,有人急了开始翻爬大门,晃动的铁门让翻爬的人摔了下来。
这时医院里住院的病人也开始跑出来,真正的老弱病残,人群中着发出。
“啊!”,“妈呀!”的惨叫,让大门里还没出去的人更是惊恐万分,有人再也承受不住大喊起来,一时局势无法控制。
罗景全已经走到大门口,看到这种情况,军人的正义油然而生,他大喊一声:“都别急!听我指挥!”
人们都盯着小门处,没人理会他的命令,罗景全想起来看电影时大门旁边有两个石墩,当时有人还笑话说。
“大门口不都是立两个石狮子吗?这医院却立两个石墩,还立在里面,真奇怪。”
当时他没有当回事儿,现在这个石墩派上用了,他挤过人群站在石墩上大声地喊道:“民兵同志站出来!复转军人向后退!”
有人反应过来自觉的往后退,有人朝他的方向挤去。。。。。。。。。。
“让妇女和孩子先走!让老人先走!听我命令,妇女和儿童老人站在右边!”
☆、第一百一十二章 龙草堂
“让妇女和孩子先走!让老人先走!听我命令,妇女和儿童老人站在右边!”
罗景全好像回到当兵时代又回到了侦察营集训的操场上,他不急不躁,训练有素,军人的素质让人折服,很快队伍分散开来,人们从小门一个接一个往外走出去。
龙建兵灯光下看见站在高处的罗景全,他激动的拍着龙建国说:“是罗叔叔,咱们不用害怕了,罗叔叔!罗叔叔!”
罗景全叔叔当然听不见,他正全身贯注指挥民兵和转业军人分成两组,一组负责铁大门的治安,一组向医院跑出来的病人伸出援助之手。
很快人群散去,广场上只剩下不能回家的病人,罗景全带领民兵和复转军人抬床拿被褥直忙到深夜。
空地一角有一个病人看着罗景全眼睛露出欣慰,满意的点点头。
当罗景全走在回家路上时才想起在陈昌的妻子和女儿们,心里一阵着急一阵后怕,恨不得马上扒上火车回家。
他真的想这样做,货车可以趴,坐在守车上夏天也不冷,可是货车走走停停没有准确时间,他想想还是明天坐客车回家。
回到机务段家属区人们都在空地上聚集,他看到李交健跪在一边给母亲扇扇子,看来今天没有人睡在屋里。
龙丁文夫妇被地震吓得不轻,夫妻俩在楼下房子里,三个儿子都不在身边,黄彩莲第一反应想到离他最近大儿子的安全,龙丁文一把拦住她先冲出去,边跑边喊。
“你去马路上截住建兵和建国,我上楼把建军接下来,房子暂时不能住,咱们都到山坡上去。”
他指指后面的山坡,黄彩莲点头脚步匆匆往医院方向走。
楼上龙建军满头大汗,呼吸不稳,强忍住胸口的难受准备往外走,门一下被撞开。
龙丁文看到大儿子的样子心里一紧,不会这个时候犯病吧?他二话不说背起大儿子往楼下走。
黄彩莲边走边喊:“建兵!建国!”生怕错过两人,看到迎面回来的人群,半天不见两个儿子,心里更着急,她加快步伐,嘴上不停喊两人名字。
“妈妈,我在这!”龙建国先听见母亲喊声,高兴的剥开小哥的手往前跑去,龙建兵笑着摇摇头,这是有娘不认哥呀。
一家人在说好的山坡上集合,黄彩莲看见丈夫抱着大儿子坐在地上,疾步跑过去摸了摸他的额头担心的说:“建军,哪里不舒服?告诉妈妈。”
“妈,没事,刚才就是胸口闷的慌。”龙建军自从那次住院就再也不敢瞒家人自己病情,他老老实实说了现在情况。
龙丁文把大儿子交给妻子对着大家说:“你们就在这里。我回去拿些东西。”
“爸!”
“娃他爸!”所以人反对,可是固执的他转身跑了回去,急得一群人直跺脚。山坡上陆陆续续来了很多人,龙丁文跑了两次,拿了竹席,被子,还有刚取的蜂王浆,电壶,缸子,手电筒等东西,暂时先这样,明天想办法搭个简易帐篷,他想。
龙建军吃了药,喝了蜂王浆的水好了一些,黄彩莲担心了一晚上,直到第二天天亮看到大儿子脸色正常才放下心来。
第二天龙丁文接到段上传达命令,组织党员在自己片区进行慰问,有困难的职工家属进行帮助,忙的他脚不沾地。
没有时间上县城买牛毛毡搭帐篷,黄彩莲在自家菜地里支起锅灶做饭。
下午龙丁荣兄弟俩带着四五个孩子推着架子车来到绵水,车上堆满支帐篷的木棍红毛草,他们没有休息马不停蹄的在山坡上建了一个简易房子。
几根木棍支起,房顶和半边墙用上红毛草,远远看去像一个茅屋,近处像一个草堂,龙丁文下班看见非常欣慰,有兄弟真好。
龙建军把这个茅屋起名龙草堂,地震过后他们没有拆掉,像一个见证留下来,春夏秋冬,不管忙碌的农民,玩耍的孩童,还有散步的大人,都会停下来在此歇息。
若干年过去,一对恋人坐在这里,感慨时间飞逝,感慨人生如戏。。。。。。。。。
龙草堂引起很多住进牛毛毡帐篷孩子们的羡慕,他们都跑来参观,连张瑜也放下架子。
她摸着柔软的红毛草眼睛偷偷扫一眼给其他同学讲解的龙建兵,只见他自豪的说。
“看,这下面的梨树,今年嫁接明年就能接梨,这种梨可甜了。”龙建军抬起头,龙建武低头不吭声,龙建平捂嘴偷笑,大家都不想揭穿他。
“龙建兵,什么是嫁接呀?你懂的真多。”
“哼!这都是农民干的活”不知哪个同学小声的说道。
龙建武的眼睛立刻暗下来,龙建平不高兴了,在这里上了一学期他胆大多了,他对着那个同学大声的说。
“农民盖的房子就是凉快,不像你的牛毛毡像个蒸笼。”
“龙建平!”同学被惹怒,
“怎么啦?”龙建平抱手挑衅。而龙建兵当没看见,这些人要好好教训一下,官僚的铁路子弟!
罗景全赶回家时,石油机械厂通知各车间在工厂空地上搭建地震棚,这种地震棚不像蒙古包单独一个,一个的。
它是一个很大很长用帆布搭成,中间是很窄过道,两边又木板铺成通铺,人们白天可以回家做饭,晚上8点之前必须离开家属区到帐篷里。
清晨罗景全回到家,家里没人,看见床上没有被褥让他的心一下放下来,倒在空床上暂做休息,中午他刚做好饭,就听见门外咿咿呀呀孩子声音,他急步开门,装着孩子天真的模样露出笑脸说:“看看我是谁呀?”
“爸爸!”,“爸爸!”引来几声尖叫,就连罗小毓也被父亲又萌又帅的表情逗笑了。
吃过饭,唐湘香问丈夫:“都一个多月了怎么还没见调令呀?”
“嗯,我也觉得奇怪,每次都想问一问,可是一想这迟早得事,老去问别人不好。。。。。。。。。。。”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头疼
“算了。。。。。。。。反正你这样子刚好休息,大不了我多跑几个月,何况那边房子还没有解决下来。”罗景全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
下午一家人去了工厂的集体帐篷,唐湘香去车间上班,罗小毓陪不知疲倦的罗小诲满帐篷乱跑,罗景全哄睡着小女儿一个人望着头顶的帐篷想心事。
那天罗景全看到开往汉水市方向的列车想到已经有一年没有回家了,顿时觉得内疚,星期六一早他跑到张主任那里请假。
由于经常请假,张主任见到罗景全就头疼,可是有些假不得不批,有时他想提建议。
像他们这种检修车间常年8小时制长白班可以集中上班,然后月底统一放假,这样一来为那些向罗景全这样两地跑的职工提供方便。
铁路上把两地跑这种状况叫跑通勤,每年年初都开有全年定期通勤证,这也是铁路十大铁路乘车证之一。
这种票只享受硬座,还是没有座位的那种,不享受卧铺。
张主任不知道他这种建议在以后若干年成为各沿线工区车间的模式。。。。。。。。。
罗景全一进办公室没有说请假的事情而是问。
“张主任,我媳妇马上要过来了,这房子。。。。。。。。。。”他自从调到绵水后不再用‘爱人’这词,随大流把妻子叫媳妇。
‘媳妇’一词在以后的铁路地区含义很广,谈的对象也被自豪的称‘我媳妇’。
张主任开始头疼,他那天怎么就答应给罗景全调房子呢?现在随着调来人增多,找他要房子的人也很多,哎。。。。。。。。头疼。
“你媳妇儿不是还没有调来吗?”张主任开始拖泥带水,罗景全说出自己的烦恼。
“我可是一家五口呀,等媳妇调过来睡哪里?一张床都不够睡,你可要早点儿给我解决呀。”
张主任哀嚎刚想说话罗景全又提问题说:“这房子暂时解决不了,我也不敢回家探亲,回去媳妇问我,我不知怎么回答,马上星期天了,我有一年多没有回汉水老家了,不行明天坐慢车回趟老家?”
张主任想到只要不问房子的事什么都好说,两害相权取其轻嘛。
“去吧去吧。。。。。。。。”他话还没说完罗景全已经不见人影,张主任摇摇头后知后觉自己是不是掉进坑里了?
第二天罗景全在自家菜地摘了一筐子菜往车站走去,星期天车上人比较多,主要是近期这趟慢车才改了点。
人们利用星期天休息,带上家人去汉水市转一圈,逛4个小时然后再坐慢车回来,打个时间差。
以前龙丁文会回家那时还没改点,到汉水停留不到一小时就要返回,赶不上就没有车回绵水。车上人很多,多的罗景全连座位都没有,算了,进水楼台上机头。
机头上也坐满了人,没办法,既然上来了只能挤进狭小的机头另一端。(这里等罗小毓上机头后再讲。)
成年人没有孩子们的好奇心,五站就到汉水市,罗景全匆匆出站坐上到南门的交公交车,然后步行回家。
远远看见父亲罗万德坐在院子的槐树下,他推开院子门喊:“爸,我回来了。”
“景全回来了。”回答他的不是父亲而是从老房出来的大嫂,她自来熟的上前抢过罗景全屋里的竹筐翻了翻。
先撇撇嘴然后干笑两声说:“噢?全是菜呀,哎呀,这芹菜你哥最爱吃,还有这西红柿小枝爱吃。”说完提着竹筐快步向自家厨房走去。
罗景全抬脚要去追,罗万德说:“景全,你怎么有空回家呀?这么老远还拿菜干什么?家里菜地里种的有,你多留给孩子们吃。”
罗景全眼看大嫂提着竹筐消失在眼前,他转过身看着父亲,父亲又老了,颧骨更高了,头发也全白了,父亲才65岁,可看上去像一个70多岁老人,他心里一阵难受,怪自己没有早点儿回家。
“爸,我调。。。。。。。。”他看见大嫂从厨房走出来立刻闭上嘴,现在还不能让大嫂他们知道自己调到离老家很近的地方,以后媳妇调来再说,让媳妇对付她,这种事他看了头疼。
“爸,外边很热,走进屋说话,我妈呢?”罗景全不见父亲进了屋,外边韩美菊眼睛转了转然后三步两步推开院门跑出去。
蔡惠芳听见动静已经从床上起来。“景全,回来吃饭没有?这就给你做饭去。”
罗景全上车啃得馒头到现在有点饿了,他看看手表说:“马上该吃晌午饭了,等会儿一起吃吧。”
“那我去给你烧点儿水。”母亲亲要去厨房被罗景全拦住。
“这有凉水我喝这就行,天热蹲在灶火旁太热了,你坐,这一年你不知你们身体如何。。。。。。。”
他问起一年里父母的情况,得知大哥大嫂没有为难他松了一口气,但一听寄得钱都给大哥大嫂又气的不得了。
罗万德劝他说:“冬天里我病了都是你哥你嫂照顾,年底分的粮食几乎没有,我们也想开了不去挣那工分,就在家里,你寄得钱都给你大嫂让管我们伙食,你妈做饭时帮个灶。”
蔡惠芳看老伴儿把什么都说了,害怕小儿子生气,她不好意思的对罗景全说:“景全呀,我们觉得很好了,虽然。。。。。。。。”
“咳咳!”蔡惠芳还想说什么老伴的咳嗽打断她,她忙上前顺了顺老伴的胸口说:“怎么样?怎么样?”“没事儿,没事儿。”
“叫你别抽了,你就是不听,我看你非要抽死才甘心。”
“好啦,知道啦,景全才回来你唠叨什么呀?”
罗万德训斥老伴,其实他不想让老伴向小儿子诉苦,刚才不是他拦着老伴肯定说。
饭做的太硬,柴火不让多用,就是菜也要计划,说这些有什么用,还让小儿子操心,有吃的就可以,所以他装着咳嗽打断老伴儿的话。。。。。。。。。。
☆、第一百一十四章 烫手山芋
罗景全没有怀疑,他担心父亲的病,想起什么起身关上门。
韩美菊推着罗景福回来,“啥事儿呀?这马上就收工了。”
韩美菊踢了他一脚悄悄的说:“小声点,景全回来了,我总觉得上次的事很奇怪。”
韩美菊趴在丈夫耳朵上说:“什么烈士证,都是骗人的,我觉得爸妈肯定藏着什么东西呢,嗯?门都关上了,景福,你去门口悄悄听听。”
罗景福一脸别扭,可是又不敢反抗,只能不情愿的趴在门上偷听。
“爸,妈,我已经调到棉水,离这很近,每天都有火车到汉水市,以后回来就方便多了,哦,对了,湘香也马上调过来,估计就这一两个月的事,到时我们就把家安在绵水,再把你们接去。”
罗景福瞪大眼睛像听到什么爆炸新闻,急匆匆跑回厨房对着正在烧水的韩美菊说:“景全调回来了,准备接爸妈过去呢。”
韩美菊一听火冒三丈,她气急败坏的说:“好你个小叔子,算计到家了,爸妈病的时候不见他回来,这刚一好就回来看了,你看你家两个老不死的,还关上门悄悄说,肯定是商量家里的传家宝。”
她狠狠地往炉膛里扔了一块柴火,又觉得不对,自言自语的说。
“景全调回来瞒着我们干啥?想接俩老不死的?不说个一二三不行,你说他调哪里啦?”
“绵水。”
“在哪?”
“离这大概有六七十公里吧,走路要一天。”罗景福在外上过班,知道绵水,知道孔明庙。
“好,想接走是不是?到时我们都去,哼!”韩美菊露出得逞的笑容。
这边屋里三人接着说罗景福没有听到的话。罗万德老两口听见到小儿子调到离家很近的地方一脸惊喜,他们一直都希望小儿子能回到家乡来,蔡惠芳更是双手合十,嘴里说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罗万德敲敲烟枪表情凝重的说:“既然调回来了,老伴,把那个东西给他吧。。。。。。。。”
。。。。。。。。。。。。。。。。。。。。。。。。。。。。。。。。。。。。。。。。。
“爸爸,你看!枪!”罗景全眼前被一杆步枪挡住视线,他吓的一下子坐起来,四周警惕的看了看才拿起二女儿吃力抱住的步枪看。
三八大盖?他右手利索的把控制枪栓的坐旋往上推,再往后一拉,枪栓打开没有发现子弹。
他的心才放下来,把枪背上肩径直向几个谈笑风生的年轻人走去,几个年轻人中有一个胳膊上戴有‘执勤’字样的红袖标,罗景全严肃的对他说:“你的枪呢?”
几个年轻人先是一愣,带红袖标的立刻朝后面望去,看见自己的枪喊道。
“我的枪,我的枪,你怎么背着我的枪?”
“你的任务是干什么?现在才知道自己的枪不见了,太晚了,如果有情况你第一个被俘虏。”
罗景全生气的说,他最看不惯这种有损军人形象的人,民兵也不行,带红袖标的男子脸立刻红起来,他低头承认错误。“对不起,是我玩忽职守。”
“承认错误就可以了吗?没有责任心,怎么能在这里聊天说笑呢。。。。。。。。。”几个年轻人面色尴尬。
罗小毓帐篷外走进来,她刚上个厕所进来就看见这里气氛不对,听到父亲又用军人的口气教训人,她眉头紧皱不由得摇摇头。
父亲这样的秉性,在这个年代还管用,可是随着时间推移,人们不再爱听他这一套。
前世父亲拿出这样的态度对人,当面没有人说,可是背后有人找事,她可是记得很清楚,当时家里有很重要事情要做。
全家人对来无理取闹得人忍辱负重,想想那个时候罗小毓感觉胸口憋闷,她吐出一口气喊道:“爸爸,我回来啦!”
所有人都转过头看着她,罗小毓上前拉住父亲的手往自家地盘上走,带红袖标的男子急忙去抢罗景全手里的枪,罗景全像个不倒翁。
最后他把拿枪的手一松和罗小毓回到了自家床边,“刚才干什么去了?怎么不看好妹妹?”
罗小毓想笑,父亲这是气没地方撒呀,她牺牲一把配合一下,马上装出一做错事的样子说。
“爸爸,我错了。”一副祈求原谅的样子让罗景全烟消云散。
可是罗小毓犯难了,父亲这样的脾气,再这样惯下去还会走老路的,不行让父亲受一次挫折?
或者让父亲尴尬一次?罗小毓开始想‘虐父’计划,可是慢慢‘虐父’路曲折又困难呀!
晚上躺在地震棚里,罗景全看着唐湘香欲言又止,算了,还是等妻子调过去再说,他想起那天的事就心烦。
那天母亲给他一个包裹,打开一看吓他一跳,这不是大练钢铁时他家丢的千手观音?他疑惑的看着父母。
罗万德看着小儿子那个样子叹口气说:“知道的越少越好,这次把它拿走,找个地方好好藏起来了。”
罗景全拿着这个烫手山芋像做贼似的,他把包裹放在竹筐下面,上面随便盖着菜叶子。
临走时韩美菊看着那个竹筐讥笑说:“呦,景全,你把菜带来带去的这是做什么呀?”
罗景全没有理会大嫂的讽刺,提着筐子往外走,到是把韩美菊弄的莫名其妙,每次她和小叔子说话,都能把小叔子气的够呛,今天这是怎么了?
罗景全一路护着筐子别提有多别扭,在侦查营执行任务比护个筐子要困难多了,他寸步不离提着筐子坐公交,上火车,当平平安安回到绵水时出了一身汗。
回到绵水宿舍又不知往哪里藏,床底下不安全,箱子里太明显,急的他在屋里团团转,最后把东西藏在菜地里冬瓜叶子下面,想着先这样吧,等把家搬回来交给妻子在说。。。。。。。。。
(罗景全心底里还是喜欢说‘妻子’,‘爱人’的,出门介绍没办法只能随大流叫‘媳妇’。)
☆、第一百一十五章 自行车
由于不能往家里跑,白天罗景全领着三个孩子在外边玩耍,这天马路上王跃进骑着自行车往家的方向走。
“王代表!”罗景全抬头看见他高兴的喊道。
王跃进及时刹车往回看,“小罗呀!”
他推车折回来,“小罗,你什么时候回来的,走走走到家里去,哎呀,不行,地震呢,家里不能去,我们现在地区大楼后面的空地上搭了帐篷,托儿所也不敢去,你嫂子忙坏了。”
王跃进和罗景全交往时间越长他的话也越来越多。
罗景全看着那辆永久牌自行车却是羡慕不已,他一直都是羡慕不已,往常王跃进没注意这些,今天他看出来打趣道。
“怎么?自行车还没有买呀?”又想到罗景全家里情况觉得说错话补充道:“不急,等你们夫妻都调到绵水再买也不迟。”
俩人又说了一会儿话,直到罗小梅哭闹起来才结束各自回家。
晚上罗景全露出羡慕的口气对唐湘香说:“今天我见到王代表了,他的自行车买了有三四年吧?永久牌的就是好,看着还跟新的一样。”
唐湘香若有所思的看着丈夫,然后试探的问:“不行咱们也买一辆?这次你就把它运回绵水。”
罗景全想到很远的绵水县城,如果买了自行车去县城买东西,或是带着孩子去玩都很方便,他有点蠢蠢欲动。
这个年代如果想买自行车除了有钱还要掂量着手里有没有票或者后门,像周齐当了官也会被‘买自行车’折了腰。
可是却难不住罗景全,和王跃进交往时间长了,他也看出来军运处的好处。
陈昌铁路军运处和周边各地的军事供应站之间都要相互保持联系,以便新老兵运输时互相配合协调,平时联系有时是公事,有时是人情往来。
比如a地军事供应站可以把当地特产带到b地军事供应站,b地军军事供应站把当地富余‘限量版’物质运往缺乏的a地军事供应站,王跃进的自行车就是从很远的l市调拨买的。
有了买自行车的念头,罗景全急的像火烧一样,这次由于地震,他批了半个月的长假,难得有这么长的假,可以趁机干点儿事情。
他把买自行车想法告诉王跃进,王跃进二话不说答应,突然想起什么拍了手说。
“我差点忘了,打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