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七零之怦然心动-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没几天,她宝贝像章就丢了,她记得睡觉前还在衣服上,害怕闪着别人总是衣服翻过来遮住。
可是第二天起床却不见,当时她睡上铺,上下铺角落都翻一遍也没有找到,就越发肯定是宿舍自己人偷的。
宿舍的八个人,她的条件最好,父亲每个月工资就有100多元,每个星期有两块钱的生活费,花不完,剩下的钱买零食或存下来扯布做衣服,她的衣服在全班是最多最漂亮。
“谁拿我的毛主席像章快还给我,不然我告宿舍管理员了,让它挨个挨个搜。”
说完,她看舍友们的表情,有的惊愕,有的面无表情,有的若有所思,却没有发现异常。
一连两天风平浪静的,第三天王改琴回了一趟家,第四天早上唐湘香一起床便看见久违的荧光毛主席像章,她不可思议,一把抓起外套看看,心里没有喜悦,叹了口气,穿上了衣服。
课间十分钟,唐湘香紧跟王凯琴走出教室,当靠近她时四周看看没人,她上前悄悄的说。
“你是不是拿我的荧光毛主席像章给你弟弟看了,你怎么能这样?”
突然来的声音吓王改琴一跳,她下意识的说:“我没有。”说完两句红了,尴尬的低下头。
唐湘香恨铁不成钢的说:“我知道你弟弟身体不好,有好东西,好吃的你都会留给弟弟,这次是为什么呀?你告诉我,我就原谅你。”
唐湘香真诚的笑容让王改琴无地自容,但又想起病弱的小弟弟,眼泪忍不住流下来。
“哎呀,我还没有说啥呢,你就哭起来,你呀,你。。。。。。。。。”唐湘香有点儿手忙脚乱。
王改琴边擦眼泪边往楼下走,他她害怕别人看见这个样子。
“对不起呀,小弟快不行啦。。。。。。。。。。。那天看见大夫带着一个闪光的毛主席像章很羡慕,我本想问大夫借来看看,你就带了一个,我便。。。。。。。。。。。”
王改琴神色悲伤说:“我妈生了五个弟弟,最小的这个才五岁,前一个月天就开始拉肚子,有一天上完厕所直不起腰,母我妈一看小弟拉的大肠头出来,送到医院检查,大夫说已经晚了。
看着一天比一天虚弱的小弟,我很难过,所以看见弟弟看大夫的荧光像章,爱不释手,我做出了这样的事来。”
唐湘香听着也陪她流了很多眼泪,然后取下荧光像章的给王改琴说:“先让你弟弟待几天吧,等他不喜欢了再还给我。”
王改琴不可置信的看着唐湘香,她的脸上有震惊,有感激,有羞愧。。。。。。。。。。。
荧光像章送出去第三天王改琴的小弟死了,那天正在上课,老师叫她出去,接着一两天没来上课,大家才知道。
罗小毓听了这个故事也很难过,这个年代没有新衣服,可变化的是毛主席像章,孩子们更是可悲。
没有玩具和零食条件差的有病不能去看,像王改琴这样只能眼睁睁看着弟弟病入膏肓。。。。。。。。。。。。
罗景全看气氛沉重转移话题说:“人各有命,富贵在天,来,小毓,看看爸爸这个像章,这是唐瓷的,是爸爸刚转业时在l军区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结业后每人发一盒,看好看吧?这在当时最流行了。”
罗小毓看着这套精美唐瓷毛主席像章,正统的中国红围着伟大领袖毛主席,可以想象当时人们对毛主席无限热爱和崇拜已到疯狂地步。
☆、第七十章 山花蜜
罗景全解释说 : “这是部队调防时各单位各学校送的,这些都是各单位自己制作,你看这个还写着‘永远忠于毛主席!’。”
罗景全津津有味地讲他收藏的像章,与有荣焉。
罗小毓却看见那个一套很大的像章笑了,前世她和妹妹经常把像章偷出来,学大人带在胸上,为了争强她带上了家里最大的像章,走在外边很不协调。
突然一个晶莹透亮的毛主席小型章吸引了她,拿起左右看一看。
罗景全说 : “小毓也觉得它好看吧,它不亚于你妈妈那个荧光的,你觉不觉得这上面‘为人民服务’几个字很亲切?”
罗小毓好奇看着父亲,父亲却一脸幸福的样子看着母亲,罗小毓了然半开玩笑地问道 : “爸爸,是不是你认识妈妈时就赠的这个毛主席像章?”
罗景全一愣,然后自豪的摸摸大女儿的头说 : “真聪明,你妈妈带到他们单位还引起不小的轰动呢,本来我们还没有公开 。。。。。。。。。。。 ”
“罗景全!你跟孩子说这些干什么!”唐湘香脑羞成怒,罗景全看看妻子,又看看大女儿哈哈大笑。
。。。。。。。。。。。。。。。。。。。。。。。。。。。。。。。。。。。。。。。。。。。。。。。。。。。。
绵水是古时候兵家必争之地,它属汉水专员公署,这里有很多栈道,更有很多古战场,这里名胜古迹也很多,孔明庙就属一个。
龙建兵不懂这些,他站在父亲上班信号楼上,站在沔水车站最高的地方俯视。
秋天,收获的季节,远处一望无际的稻子累弯了腰等人们去收获,都说‘八月桂花香’,楼下一颗桂花树香气四抑,让人想起沔水附近神秘的孔明庙,据说那的里汉桂有几千年,有几人合抱那么粗。
龙建兵好像看见小蜜蜂在楼下在那米黄或橘黄米粒般的桂花上忙碌,他猜想那是不是他家的小蜜蜂?
这么长时间了,小蜜蜂是不是也该上交‘粮食’了?
龙丁文经常挑着蜂箱去山里,秋海棠开的不错,让人看出喜庆,漫山遍野的小菊花秋风中怒放,远远传来药香味。
山里农家小院前的鸡冠花挺直腰板,不知是欢迎他还是迎接小蜜蜂的到来?
唉 。。。。。。。。。 他来这第二个月接手支部书记的工作,他觉得挺好,行车工作业务性强,要有过硬的本事才能胜任。
铁路和部队不一样,部队里团长和政委,营长和教导员,连长和指导员是平级,有什么事共同商量解决。
绵水一个段有正段长一名,副段长二至三名,书记一名,副书记一名,几个小站归属一个大站管有站长一名,支部书记一名。
三个党员就可以成立一个党小组,有党小组长一名,书记服从段长,支部书记服从站长。
龙丁文管着整个信号楼里调度所,调车场的十一名党员,新建设的铁路线和刚成立的站段,人很少,党员更少。
很多设备设施还没有投入使用,比如调车场一个月能停几辆车,那条铁路线还没有全线贯通。
来自c市需要重新编组的货车没办法到这里,可是他却相信不久后这里将车水马龙,蒸蒸日上 。。。。。。。。。。
“明天星期天,我准备取蜂蜜。”龙丁文向全家宣布,全家一阵欢呼,他又惋惜,取蜂蜜坏巢脾,有利有弊呀。
错过最好的槐花蜜,现在山花蜜也不错,星期天一家人吃完饭全部到楼下的蜂房集合。
龙建军也很想看看他们家第一次收蜂蜜的情景,可是父母担心有花粉不让他去。
龙建国是跟屁虫,带着父亲的蜂帽,父亲却点一支烟,父亲很久没抽烟了,这是从哪里来的呢?龙建国一脸疑惑走进蜂房。
之前没有取蜂蜜,因为巢脾是新的,没有蜂蜜,还有收的野蜂少,加上人为控制不让脾里蜜满。
他们没敢进一步扩大规模,想着先试试看,以后看情况 。。。。。。。。。。。
现在已经过试用期,不再管任其发展,很快巢脾上发现已经有三分之一封盖,如果不及时取蜜用龙建兵的话说,那要累死小蜜蜂的,它要不停封蜡,直到吐血而死。
由于是野外的土蜂,和家养不一样,巢脾下层孕育未出生小蜜蜂,上层是蜂蜜,要留几框巢脾让小蜜蜂繁衍。
龙丁文点燃艾叶,把箱里蜜蜂熏走,然后拿出巢脾框,用毛刷把剩余的蜜蜂刷下来。
龙建兵看着父亲残忍的把巢脾割成几块儿心疼极了,可是没有别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
割下巢脾放进脸盆里,龙丁文用一块洗干净的石头压上面,不一会盆周围寖出黄褐色很粘稠的蜂蜜,这时黄彩莲把陶罐递给丈夫,龙丁文把盆倾斜,蜂蜜一点点流进陶罐里。
为了不浪费,把压榨完的巢脾再用手使劲捏还能流出一些蜂蜜,然后黄彩莲又把支离破碎的巢脾拿回家放锅里煮,除去水分又是蜂蜜。
龙建国一直跟着父亲,黄彩莲也不点破他那点儿小心思,看他时不是用手蘸一点蜂蜜放到嘴里,又心酸又好笑 。。。。。。。。。
所有的蜂蜜黄彩莲用纱布过滤存放陶罐里,一个陶罐装着今年他们家第一次收的蜂蜜,她没藏起来,除了小儿子时不时过来望一望,其他人都当陶罐不存在。
每天用小勺取蜂蜜或含着或冲水给龙建军喝,每每这样他总是过意不去,看小弟眼巴巴望他,他总是先让小弟尝。
起初小弟还舔一舔,后来小弟露出天真笑脸对他说。
“大哥,你快喝吧,喝完这些蜂蜜病就好了,等你病好了,我就能喝蜂蜜水喽。”听的他眼泪要流出来。
龙丁文在想 : 能不能在自己蜂房后种几颗梨树,现在梨不好买,可是没有梨只喝蜂蜜水事半功倍。
说干就干,他利用休息时间钻进山里,晚上回来时,疲惫带着失望。
☆、第七十一章 和潭大队
龙丁文在山里走了很多地方,却没见谁家院里有梨树,他很纳闷,不行回趟老家看看。
说起来自搬到绵水还没回过老家,唉 。。。。。。。 老家父母早已去世,姐姐嫁到云南,妹妹随姐姐去云南,也在那里嫁人生子。
老家的房子,不知什么样了?院子里好像没有梨树,不过山里不知有没有?
想起小时后每次进山,都被云雾缭绕,现正值深秋,风景太美,光是成林尽然的枫叶让人心旷神怡。
那里植被茂盛,还有那天然形成的瀑布——云雾瀑布,甘甜的泉水 。。。。。。。。。。。。。 记得小时候经常进山打核桃,釆板栗,对了,还有野蜂蜜。
不能想了,光这些就勾起龙丁文对家乡的无限怀念,说走就走,先去单位给领导请两天假,加上一个星期天,三天足够。
没有告诉孩子们,他害怕小儿子抱他腿不放,这一路都是徒步,孩子肯定不行,要不是交通不发达,这么近的老家每个月都可以回去,他又不是大禹,过家门不入。
黄彩莲给他准备干粮,还装了几套部队的衣服,准备回家送亲戚,一包水果糖,想想又从里面取出两颗,准备一会哄小儿子。
龙丁文把军用水壶一背,刚要出门,信号楼外勤小谢满头大汗跑来,看见龙丁文没有走,扶着门框直喘气说。
“龙书记,总算赶上了,幸亏你还没走,咱们段有车去县城办事,就停在咱们信号楼下,和司机打过招呼,等着你呢,快!龙书记。”。
小谢带着龙丁文从涵洞穿过,卡车停在洞口,等他上了车,卡车没有按他心里计划路线行走,而且走左村沿绵水而下到县城,司机一听龙丁文要去离县城不远的星街公社,又顺带走一截。
星街公社到处是灰瓦黑墙,土路上寂静无声,一副萧条景象,龙丁文却心情舒畅。
今天坐车节省半天时间,五十多公里路程省去一半,现在从星街公社到和谭大队大概二十几多公里,按平时部队行军速度每小时五公里再放慢点,估计六个小时左右就到 。。。。。。。。。。
他没敢耽误时间,这样紧赶慢赶就到下午,一路向北,山路崎岖,龙丁文吃着馒头就着咸菜,累了在路边的石头上休息,渴了喝一口军壶的水。
途中他还横穿那条铁路,看见开通没多长时间的慢车在奔驰,旅客们把头伸出车窗外,龙丁文后知后觉反映过来。
“通车了”,他以后可以从绵水车站坐火车到星街车站或下一站段坝站,下车再步行,这次要弄清回家的捷径,以后要经常回的 。。。。。。。。。。
三个孩子从来没有回来看过,孩子他妈的娘家离这也不远,以后都可以走走。
龙丁文越想越兴奋,脚步越轻盈,终于在下午四点走到自家院门口。
屋顶是山里的红毛草,山外的农民很羡慕这种草,这种草比稻草结实耐用,龙丁文记得自家屋顶上的红毛草还是那年夏天回家探亲进山采集 。。。。。。。。。。。。
当时情况是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父亲身体不好,又睡在潮湿房子,他连休息都没顾上进山去割红毛草。
夏天红毛草生长旺盛正是收割的时候,它主要生长在山坡和溪水边,龙丁文忙了三天才把屋顶全部换完,看到焕然一新的屋顶,龙丁文的父亲颤巍巍点点头,龙丁文还说等下次回来把房子翻修一下。
可惜龙父没有等到房子翻修就病重,等龙丁文赶回来已经不能说话,他指着老房子看唯一的儿子 。。。。。。。。。。
老人脸色蜡黄,双眼浑浊,眼角有泪流出,龙丁文跪在父亲床前承诺 : 重建老房子,守好老房子。
转眼已经很多年过去,龙丁文走进院子,老房子的大门“吱哇”一声打开,走出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
“大哥!”龙丁文激动的上前。那男子抬起头一看先是一愣,马上又激动的抓住龙丁文的衣袖看了又看,还是不确定的说。
“铁柱?是你吗?真的是你吗?”
“大哥,是我,我回来了。”龙丁文站直身子让龙丁荣看。
“啊,真是铁柱,可算回来了,啊,走,走,到家去。”不容分说拉着龙丁文往隔壁不远房子去。
龙丁文父辈就俩兄弟,都早早去世,长辈里就剩大伯母,大伯母生了兄弟俩,听母亲说,大伯母生了六个孩子,却只活下来俩个 。。。。。。。。。。。
大堂哥龙丁荣今年三十八岁,二堂哥龙丁华今年三十五。
值得大伯母欣慰的是,孙子辈人气旺盛,不说龙丁文的三个儿子,光他们一家就有五个孙子,两个孙女。
屋子里大伯母精神焕发做在小凳上,用两个玉米互相摩擦,玉米粒瞬间往大筲箕掉。
“大妈,身体好啊?”龙丁文蹲在大伯母身边大声喊道。
刘母这才抬起头看龙丁文,先是一愣接着猛拍龙丁文的肩大声说。
“铁柱回来了,快,大媳妇快去烧开水。”她听力不好,也生怕别人听不见,总是高八度。
看着叽叽喳喳一屋子的侄子侄女,龙丁文高兴极了,他摸摸最小的女孩问她。
“你叫什么名字?是谁家的女娃娃?”
他最后走那年二堂哥还没结婚,他们这里属山区,说难听了就是大山里的人,条件艰苦不说,媳妇还不好娶。
大堂哥比他大四岁,他的第一个儿子龙建武却和龙建军一样大,二堂哥更是晚到三十多岁才结婚。
小女孩继承龙家人国字脸,穿着补巴衣服但很干净,小女孩害羞没有说话,低头往母亲怀里钻,手里拿着一颗水果糖不知怎么撕糖纸。
龙丁文叹口气,蹲下来帮她打开糖纸,把糖放进她的嘴里,旁边二堂哥龙丁华说话了。
“铁柱,你好久没回来了,走时我还没结婚,来,玉兰,这是幺爸家的堂弟。”
☆、第七十二章 梨树
玉兰嫂子第一次见龙丁文,她听丈夫说过一次,幺爸的儿子在部队上,常年不在家,她有点不好意思,点点头算是打招呼。
大堂嫂见过一两次龙丁文,觉得他不端架子,好像还是大山的孩子,她走过来拉住妯娌刘玉兰的手对龙丁文说。
“可不是嘛,一转眼二柱家都三个孩子了,这个小的呀是我们龙家的幺妹,叫龙建妞。”
龙丁文接过话说 : “妞妞今年多大了。”
龙丁华回答 : “两岁了,属牛的。”
“哈哈,那还真是最小的,我那个小儿子都四岁了,淘的很,成天到处乱跑惹祸。”龙丁文说起儿子嘴上埋怨脸上却掩不住笑。
大伯母和蔼,龙丁文母亲去世早,都是她帮衬,这样的女人教出的孩子也很厚道,加上龙家人很重感情,一大家相处其乐融融。
当时龙丁文办完父亲后事,把自家老房子托付给大哥他们照看,还建议他们一家住到这里来。
大哥把房子看护的很好,时不时小修缮一下,却从来没有搬来住过,即使他们十几口人都挤在三间平房里也没有来这里住的念头。
龙丁文很不是滋味,他很想报答,但用什么方式呢?给钱?大伯母和堂哥们肯定不会要,只有默默记下,以后总有机会。
天黑之前他和大哥边搓包谷边说 : “大哥,我现调到绵水火车站上班了,离这里不远,有机会你去我那转转,现在咱们这么近,要多联系。
我这次回家主要是看看你们,看看大妈身体如何,还有就是想找几颗梨树,大儿子身体不好 。。。。。。。。。。。 ”龙丁文大概说了家里情况。
龙丁荣看堂弟愁眉不展的样子心里一动说 : “咱们这山里什么样的树没有,你说的梨树有,这树都是野生的,不过山里是麻梨,肉粗皮厚,你也别急,明天进山看看。”
山里人为节省电睡的更早,龙丁文坚持睡在自家屋里,大堂嫂把家里最好的被褥拿给他盖,看着被子上几个补巴他又感动又难过。
第二天龙丁荣没去挣工分,而且叫上自己的两个儿子,一行四人进山找梨树。
龙建武和龙建平相差一岁多,生龙活虎,平时上山砍柴,照顾弟弟妹妹,吃苦耐劳。
龙丁文看着俩兄弟身体健康由衷高兴,进山的路他们比他还熟,山里就是世外桃源,如果龙建兵见到一定舍不得走。
建一处山庄,养一群蜜蜂,一山一人一天地,行到水穷处,如果罗小毓看见那更是觉得修一处别墅,养一只猫,一猫一人一世界,坐看云起时 。。。。。。。。。。。
这里云雾缭绕,古藤垂吊,锅滩激流,河水击石,幽雅宁静,古时候这里是陈昌古道,曾有一座山神庙修在必经之路上,供行人歇脚打点,叩拜山神土地保佑沿途平安。
四人看惯这风景,早已觉得是平常,山里人有他们的好处,天天在世外桃园的大氧吧里吸取精华,几人身轻如燕,俩个侄子更是动作轻盈,连龙丁文都自愧不如。
他们一边找梨树,一边捡柴,深秋,溪水旁,瀑布边,还有小路上到处铺满金黄,还有满山遍野的枫叶,层林尽染,虽然有些寒意,大家都走出一身汗。
他们也曾发现几颗野梨树,更有一人抱那么粗,龙丁文激动的围着观察一番,没发现结有梨,又苦恼它能不能结果,更发愁怎么运回去?
“爸,爸!快过来!”龙建平站在另一个小山头喊,听叫喊声,下面几个很快步爬上去,顺着龙建平手指方向看去,对面峡谷里有一颗树,树很平常,但树上结的果实让一群人看见希望。
龙丁文想怎么到对面峡谷去,龙丁荣从背上去下麻绳,在脚下选出一颗很粗的树,然后把麻绳绑在树下,将剩余的麻绳抛下谷底。
龙丁文看了看到谷底距离,估计有十几米,他担心说 : “大哥,让孩子在这边等着,我和你一起。”
“你也别去,我先看看。”说完把镰刀别在后背拉起麻绳一步步往谷底走,龙丁文很担心绳子是否牢靠,龙建武一副不在意说 : “幺爸,我们经常这样,你不用担心。”
“嗯,建武今年九岁了吧?上学没?”龙丁文一边看大哥,一边问侄子。
“没有,学校太远。”龙建武不在意一句话让龙丁文愣半天,他知道山里孩子上学晚,这也太晚了吧?
“噢 ~ 噢 ~ ”龙丁荣站在谷底挥手,他踏着石头跳过水潭,向半坡边砍边爬去。
龙丁文暂时抛开上学问题,有点小紧张看向对面,只见龙丁荣走到树下三下两下爬上树摘果子,然后装进腰间栓的布袋里,照原路返回。
“铁柱,你尝尝甜不甜?”龙丁荣不顾满头大汗拿出梨,从后背取下镰刀“唰唰”简单粗鲁把皮削下来。
龙丁文也不客气,急不可耐的咬一口,“嗯,嗯,嗷甜 ( 好甜 ) 。”他激动的没等咽下去就说。
龙丁荣也高兴,孩子们更是手舞足蹈,龙丁文拿出梨让他们也尝尝,孩子看向父亲,龙丁荣却说。
“不急,我看那梨树挺粗,这季节过了收梨的时候,没剩几个,这些你拿回去先给老大吃,这树 。。。。。。。。。。 我回去问问有懂的吧?”
看着龙丁文锁眉他又补充说 : “铁柱,咱们既然找到梨树,大哥就是连根挖了,扛也扛到你家去。”
“嗯!”龙丁文无语言表,非常感动点头。
下午回到家,大家简单洗漱一番,龙丁文想起侄子上学的事,他问大哥 : “建武,建平怎么没上学?”
龙丁荣没想到他会问这个,愣半天才说 : “不急,翻过年就上。”眼睛却躲闪起来。
龙丁文有点不相信多看大哥几眼,“娃他妈,铁柱明天要走了,你准备的山货怎么样了?”龙丁荣找个借口逃跑。
龙丁文决定翻了年再催催 。。。。。。。。。。。。。
☆、第七十三章 谈心
第二天六点龙丁文出发,背篓里装的核桃,板栗,木耳,香菇,还有干竹笋,不是想着二十几公里路,龙丁荣还要给他装。
想着离的近以后可以经常见面,所以没有分离的痛苦,而且带着下次见面的兴奋相互告别。
这次,龙丁文走到那条铁路路口时,他准备沿铁路向东走到段坝火车站坐火车,因为没有坐过,不知道时间。
等他赶到火车站时离慢车到来只有不到五分钟时间,拿出铁路工作证在检票口出示,女站务员把工作证翻看半天,龙丁文好笑。
估计看他背个背篓像是山里人,可上面却写着“支部书记”,有点不太确定,这是他们段的支部书记?也太离谱吧?
上到慢车上随便找个位置,段坝站,星街站,绵水东站,绵水站,四个站只用三十分钟就到了,龙丁文感慨火车速度真快,又想起小儿子肯定哭闹找他,看看背篓里十几个梨有点归心似箭。
回到家,儿子们一窝蜂跑过来,龙建国委屈的抱住父亲说 : “爸爸,你为什么不带我呀,呜呜 ~ ”。
“别装了,娃他爸,你不知道这几天闹着要去找你,唉,烦死人了,建国,你爸回来了,别再缠着我。”
黄彩莲一副解脱的样子,她又说 : “你吃饭没有,肯定没有,我算着你今天回来又不知什么时候到,所以饭多做了,我去把饭热一热。”
“噢,娃他妈,你把这些梨拿过去,一会给建军蒸上。”龙丁文从背篓里翻出梨给黄彩莲。接着开始拿核桃给小儿子,拿出板栗给二儿子。
叮嘱大儿子说 : “这梨你可不能生吃,会起反作用,还有这些,你可以吃,但要少吃。”
龙建军点头,龙建国同情的看大哥,大哥什么也不能吃,真可怜。
下午趁孩子们不在,龙丁文说了这趟回老家的情况,最后他说。
“你不知道,几年没回去,家里多了好几个孩子,咱们龙家这一代儿子真多,加上咱们三个共八个,最小的妞妞才两岁,逗人的很,唉,咱们要是有个女儿就好了,儿子有时候真头疼。”
黄彩莲颠他一眼说 : “你这是怎么了,回趟家话这么多?”
龙丁文却抓住妻子的手说 : “我这是感慨呀,大哥把咱们老房子照顾的很好,他们一家也不容易,你不知道,他家老大,你也没见过,和建军一样大,连学还没上。”
“和建军一样那都九岁了,怎么不上学?”黄彩莲追问。
龙丁文望着地上的背篓说 : “大哥说不急,我看呀一是学校远,最主要还是没钱上学。”
“这孩子不上学不认字以后怎么办?不能又窝在山里吧?”黄彩莲着急起来。龙丁文很欣慰,妻子心底善良,当年探亲回来父亲要给他找媳妇,他想到家里情况,要找一个不嫌贫爱富,心底善良,以后能善待他老家亲戚的媳妇。
临村的给介绍他们村的黄彩莲,姑娘他一看很满意,黄彩莲家里除了父母还有个哥哥,条件可比他家好多了。
这么多年夫妻和睦,唯一遗憾再生个女儿就好了,龙丁文胡思乱想眼睛上下喵妻子 。。。。。。。。
黄彩莲和他夫妻十一年,一看丈夫那样心里明镜似得,她说 : “你也别想女儿了,咱家这条件我觉得还是别再要孩子,有那精力你多帮帮老家吧。”
“唉,大哥那脾气,你明着帮他肯定不愿意,我想着和董校长说说,看能不能先把两个孩子弄到这里上学?”
龙丁文偷偷看了妻子一眼,见她正在沉思,才说 : “你看这样行不?我想把房后的蜂房盖大一些,木料吗,可以从山里运,就是这粮食 。。。。。。。。。。。 ”
龙丁文自言自语,什么都好解决,这粮食是大问题,打仗都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思路不通了。
黄彩莲说话了 : “你要是连粮食都替大哥解决,他肯定不会让两儿子过来,离这学期期末没多长时间,这段时间有空再回老家和他们商量商量。”
龙丁文恍然大悟,他是关心则乱,忘了大哥固执,也是,先回去商量,粮食是大事,全家定量没有多余,他还真无能为力。
“既然要求董校长,你下次取蜂蜜时都送给他吧?”黄彩莲一心为丈夫着想。
“不行!”龙丁文最不喜欢偷偷摸摸送礼,太没面子。唉,黄彩莲摇摇头,丈夫这倔脾气一上来,谁也不听。
以前赵团长就比他活泛,赵翔早早提了团长,而丈夫还是个连长,偏偏还没有觉悟,这经常上班的人还不如她一个家属看的明白,算了,她抽空去看董校长吧。
。。。。。。。。。。。。。。。。。。。。。。。。。。。。。。。。。。。。。。。。。。。。
等到再取蜂蜜时已经是春暖花开,所有的事情已经解决,蜂蜜作为谢礼送到董校长家里。
看着陶罐里的蜂蜜董校长爱不释手,这可是好东西,他有许多年没看见了,所以也小私心没有拒绝收下。
尝试回老家捷径后,龙丁文又回去一次,先是和大哥商量盖房用木料,大哥二话没说答应,接着大哥告诉他又发现一颗梨树,比上次的要小。
他说 : “铁柱你回来的是时候,这个月份正是移树的好时候,今天赶紧移回去。”
结果那天大哥送他一直到火车站,他扛着树站务员不让进,一看是他,又小看龙丁文一回,等到上火车,列车员又不让上车,还是站务员上前大招呼说是一个单位的。
她可没好意思说还是干部呢,梨树从车窗斜着送进去,下车又斜着从车窗送出来。
梨树按照大哥讲的按原来树的方向——东北方向种上,浇透水,堆土包,剪多余树枝。
梨树成活率很高,让他想起兵团的沙枣树,沙枣早已结果,信他寄去快两个月了,不知牛东风一家可好?赵翔顺利转业没?
☆、第七十四章 写信
“龙书记,你的信。”早上十点多正是邮递员送信送报纸时间,有同事热情的给他送到办公室。
这是牛东风写的第一封信,信里说 :
龙丁文 : 远念!
信已收到,知道你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