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恶明-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火铳质量上多少有些改进了,澳门地葡萄牙商人们靠着走私西洋火铳卖给明朝朝廷也发了大财,好在这个生意在偷偷的进行三个月之后,就被华州在海上截断。

不过多少有两千多杆火铳进入了明军,大明的匠户营也是集中人力物力仿制了一批,装备到威武大营的手中,这些火铳兵也和弓箭手一起被排列在最前面,准备和华州的远程火力对攻。

华州军的战术除了轻重骑兵的突击之外,都是保持自己部队的阵型严谨,然后不断的压迫对方的部队,让对方崩溃。

双方的这么多次交战,都是明军先行攻击,在华州军的防御和远程火力打击下头破血流,然后华州军开始运动,士气下降的明军立刻就被击溃,根本收拢不住队伍,队伍一溃散,就是对方屠刀下面的猎物了。

这次明军威武大营的士兵也有足够的远程火力,又算是吸取了从前的经验教训,一边是展开自己的阵型,一边就好像是修筑营地一样,把据马鹿角之类在阵地前面摆开,作为阻碍。

华州军也是四个步兵团,只有几十匹马,也无法进行大范围的机动,一时间还真有些不知道怎么动手,但是谁也耽误不起这个时间,决战打响了……

手中的长矛最强

华州的步兵团标准配置是三门火炮,而且都是三磅炮,这些火炮的配置主要是为了驱散对方的弓箭手,和在某些情况下提供火力支援。

目前这四个步兵团一共也就是十二门炮,可对面的明军火炮不管是数量还是口径都是远远胜过了华州军,这也算是自从开战以来,破天荒的第一次,华州步兵团完全没有想到对方的火力配置会这么强。

按照原来明军的样子,这一万兵最多也就是多些火铳,火箭之类粗制滥造的火器,对峙的时候,这十二门标配火炮足够起到杀伤,却没有想到对方有这么强的火力。

威武大营的明军指挥官也不是傻子,双方相持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就看出来自己这边的优势所在,当即命令向前压去,这词的前压很有章法,士兵们拆除了前面的拒马和鹿角,然后当中火炮,两侧前排的火铳和长弓队列,也是慢慢的向前。

火炮行进的速度最慢,就用火炮的作为整个队伍的基准线,所有人不得擅自前进,按照兵书上的讲究,严格执行。

从宋朝时候,练兵用兵就极为的讲究行进中的队列,因为这是最容易造成混乱和溃散的情况。有兵书和卷册单独的提到,向前慢走十步就要停下来整队,对齐排列,重新校正,然后继续上前,这是万全之策。

威武大营的各级军官都是严格地遵守这一点,火炮没有像是华州一样的炮车铁轮。推动起来很是缓慢,不过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保证了行进速度不至于让队伍混乱,整个的对方始终保持着良好的阵型向前。

华州军的将官看到对方的前进压迫,队形还是保持着完备,感觉到十分的棘手,对方地佛郎机火铳和火炮在射程上并不比本方差,而且在双方对峙的正面。火器地数量也不落于下风,这样的战斗打响。

步兵团的战士必然会有很大的杀伤。对方的炮火优势在对射的时候会最大的发挥出来,那样地伤亡就惨重了,还有一个问题,长弓虽然在火铳面前不值一提,但是在这样的战场环境之中,如果说在火铳发射的间隙,突然一阵弓箭。这可真是要命的事情,因为远程火力的优势,华州兵火铳手不披甲,长矛手披轻甲,对于弓箭的根本没有防护。

这么说起来,好像是眼前的局面除了退,再没有什么办法,要是退却。回去之后必然是重罪,这是两军对峙以来,第一次的大规模战斗,从前都是千人以下地互相争斗,首战对于军心士气的影响极大,不光是威武大营的给这支先锋配备精良充足的武器。华州军也是特地调来了四个步兵团。

要知道,按照华州都督府的核算,对于明军的战斗力和华州军地战斗力,是三个华州步兵团,算辎重后勤一共五千四百人,可以对明军一万兵,这次也派出了四个步兵团,足见重视。

在马上的华州军官侧头询问身边的几个步兵团长:

“咱们是否退一步,拖拖对方!”

几个步兵团长也都是面色凝重的观察对方的阵列,过了一会才有人回答说道:

“对方跟咱们打了多时。看这样子。已经是学乖了,这么推进过来。即便是咱们退,他们也不会乱,只是徐徐前进就是。”

“咱们要是退的远了,他们在走个几里路也就到了扎营的时候,那时候凭咱们更是难以拿下了!”

另一个人接口说道,边上的几个人都是在那里符合,明军大队行进,一天三十里已经算是高速,对面这只队伍本来也就是在这附近扎营,这么算起来还真没有什么办法奈何对方了,要是继续退,这一万明军倒也算不得什么,在华州大军面前,一样是化为粉尘,不过这样可就显得这几人没有什么功劳了。

华州渐渐地有取得天下之相,人人都想在这个新体系里面占据一个高位,但是对明朝好似摧枯拉朽一般的攻势实在是太快了,很多人都发现在自己很有可能一点军功也无法取得,所以华州军中,凡是有出战的任务,必然是人人争先。

这几名军官都是在华州就入伍地老兵,进过江峰地讲武堂,一步步积功升迁上来的,知道若是就这么退回去了,恐怕升迁没有希望,就连眼前这个军职也要被剥夺,搞不好就要被派到民间去做团练使,那就丧气了。

“我看咱们想地有些多了,功名富贵这就是最好的机会,退,我看咱们一步也不要退,索性跟他们对冲,大王不是常说,最好用的还是手中的长矛大刀,面前这些明军也就是靠着手中的火炮火铳,咱们冲过去,也不知道他们能打几炮,几枪。”

“后面多少人等着出战,咱们别浪费这个机会,也给儿孙多赚些功劳,家业!”

这些人对视一眼,都是明白心中所想,几名步兵团长互相一抱拳,彼此回到自己统率的队伍之前,在马上拿着兵器,下马站定。

看到团长站在第一排左首第一个,全团顿时凛然,这是团长要领头冲锋,果然随即各队的队长和列长开始大声发令:倒药,上刺矛!

火铳手们从腰间拿着矛尖塞到火铳枪膛之中,并加以固定,高举军旗的一名骑士跃马队伍之前立定不动,四个步兵团顿时是安静下来,骑士一夹马腹,开始朝前缓缓的前进,每个队伍中的鼓声都开始敲起,士兵们踏着鼓点开始缓步向前。

明军那边一直是紧张的注视着华州军的动向,看到对方整队前进,都是一震,甚至脚步都停顿了下。

华州悍勇,竟至于此!!

不同时代的较量

用兵聚散为常为上,之所以这个成为对古代兵马的考核标准,是因为控制部队,特别是控制行进中的部队,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如果是在另一个没有江峰的时空中,军事家戚继光在兵书上,对于行军有特别的要求,就是说战场上对阵的时候,行进要缓步,每十步要一停顿,彼此对齐矫正队列后继续前进,要不然阵型就会溃散。

威武大营的明军军官做得比戚继光要求的还要好些,士兵们可以连续走三十步才停下纠正队列,当然这也是火炮的速度快不起来的原因。

可看到华州军的四个步兵团,在一声令下之后,开始是迈着大步朝前冲来,始终没有纷乱,也没有停止下来整队,就这么稳稳的保持着,可想而知给明军多大的震撼。

不过震撼不仅仅如此,华州军的鼓声迅速急促起来,四个步兵团开始小跑着迅速接近,依旧是不需要整队对齐,速度更快了。

从一开始就保持稳定的威武大营的军阵,看这对方迅速压过来的步兵阵,开始有些骚动,威武大营的兵丁也都是在战场上厮杀过的老兵,也见过漫山遍野的白莲教徒冲过来的情景,可那些尽管声势浩大,却没有什么让人恐惧的地方。

但是看着华州军冲锋,却是人人色变,对方的奔跑的速度不如那些狂奔的教民,可是方阵不散。队列整齐,就这么突了过来。

小跑前进地时候,保持队伍不乱,放到今天来看是个很简单的事情,拿到中世纪左右,这可是精兵的代名词,甚至很多名副其实的精兵都做不到这一点。这个时代,只有欧洲的西班牙王国开始类似的训练。而且范围不大,在这之前,只有瑞士的步兵做到了这一点,但仅仅是那个时代地瑞士步兵。

要做到快速行进依然保持队形,就需要在日常的训练中进行队列练习,比如说,对齐。向左转,向右转等等事项。

江峰在登州练兵地时候,就开始进行的这样的训练,当时许多人甚至包括来自欧洲的杰森霍根都是不理解,杰森霍根在西班牙的时候,队列练习仅仅是在军队中刚刚开始,还说不上普及。

而且许多的士兵连左右都分不清,甚至有些教官都是如此。训练队列被认为是耽误了许多时间,有这个时间不如让士兵们去练习搏斗的技艺和技巧,但是和华州地很多事情一样,江峰坚持要做,并做下来了。

江峰对于队列练习的重要性并没有什么理论的支持,但是他知道自己没有穿越之前。学生的军训也要有队列练习,体育课上要有队列练习,新兵入伍的第一个训练还是队列练习,自己的智慧,自然比不了千百年的积累,用这个总是对的。

事实上,十五十六世纪在欧洲军队进行地队列练习,大部分国家的士兵可以在队形不乱的情况下,小跑着前进冲锋,是被军事史学家们认为古代军队朝着近代军队过渡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华州军主动进攻。威武大营的远程火力正是发挥地最好时机。威武大营的军官们自然也是知道这一点,连连的发令。让队伍止住。

这时候就显示出和华州军素质的高下分别,本来他们就是以阵线中央火炮运动的速度为基准,可以说是非常的慢了,但在对方压过来,军官突然喝令停止的情况下,依旧是发生了混乱。

架起火炮,装填弹药,这些动作做起来都是显得有些混乱,弓箭手和火铳兵也是在那里手忙脚乱的准备。

在华州军急促响起的鼓声伴随下,华州军的方阵靠地越来越近,而明军阵中地那些人就越发的混乱。

但威武大营地士兵毕竟是久经训练,这时候尽管慌乱,可还是把火炮装填完毕,看着对面华州军的军阵就是在面前,也不需要什么瞄准和矫正了,直接点火发射就是,轰轰轰一片大响,几十个或大或小的金属球横飞出去,有的打偏了,更多的却是准确的落在了华州军的阵中。

被这个弹丸扫中的人,都是血肉横飞,这一轮炮击下去,华州军立刻出现了不少于三百人的伤亡,对这个时代的炮弹来说,算是发挥足够大的威力了,效果很不错。

可是华州军的冲锋脚步没有慢下来,确实是有伤亡,但所有的华州士兵没有回头去看,也没有阵型散乱,甚至没有被同僚的阵亡激起同仇敌忾的气势,只是冷静的保持着阵型冲锋,看到对方的这个样子,威武大营的明军感觉到自己的呼吸都要紧迫许多,有些慌张,动作都是僵硬缓慢。

威武大营的火铳还是打响了,弓箭手也是开始发射,战争开始以来,华州冲击对方的阵型,明军火器发射的情况,这还是第一次。

冲在第一排的华州士兵很多都是身体一震,直挺挺的倒在了地上,华州军的第一排几乎瞬间空下来,杀伤不小,不过后面的士兵依旧是不停,鼓声节奏依旧,士兵们的表情都很冷漠的继续冲锋。

火炮,火铳在紧张和慌乱之中都不能迅速的打出第二轮了,只有弓箭手颤抖着手射出了第二轮箭。

华州军和明军终于碰撞在一起,一直是安静的华州军士兵这时候终于爆发出来了,瞬时间杀声震天,威武大营的士兵也许是这个时代正常军队中的强军,可是对面的华州军队是超越这个时代的。

这不是军力,装备的差距,这实际上是时代的差距,这个差距无法弥补,是胜负的最大关键。

嘉靖二十三年腊月,华州五千兵自大同入山西,此讯传递神速,旦夕至京师蓟县,山陕兵马思乡心切惊惶不安,三日后大溃,四散而去。

大势已去

嘉靖二十四年春,白莲教在山东济南德州一带作乱,因朝廷兵事繁多,赋税深重,从贼者颇众。

山东兵马都被抽调到北直隶备战,剩下的都是些种地熬盐的苦力,谈不上什么打仗,不望风而逃就不错了,白莲教依旧是在鲁南开始起乱,祸害四方。和地方上匆匆凑起来的兵丁打了几次之后,都是大胜。

白莲教的势头迅速的炽烈起来,一直在河南的白莲教总舵,这次不躲在河南了,而是全员的搬到了山东来,在白莲教总坛这些人物看来,就要改朝换代,趁着这个机会多捞些油水和地盘,搞不好还可以划地为王。

山东各地的官府百般无奈,只能是恳求当地的棉绅,工商大户帮助守城,一次白莲之乱,一次税监之乱,山东的棉绅和工商大户都是被盘剥的很厉害,有些人一直没有恢复元气,所能作的也仅仅就是保住大的城池。

纷乱一起,一个月内就蔓延整个山东,除了莱州和登州之外,其余的府县全被白莲占据,只剩下几个孤城在那里防守。

没有了华州的支持,没有那些司马从事和亲兵营在其中的策划,白莲教就是一群愚蠢之极的妄人,此时的白莲教景教主在沂州登基,自称“弥勒在世,人间佛皇”,大封手下为官,只等着拿下登莱两州,就要和挥军四处了。

山东绿林响马却在莱州集合了三十多个山寨团伙,总共是三千左右的人马。对上了准备东进莱州地白莲教人马,白莲教的骨干加上裹挟的男女老少,足有三四万人。

华州争夺天下,最大的灾难就是在山东,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本就是春耕时节,白莲教却裹挟了大批的青壮人口出去作战。田地都是荒芜在那里,到了四五月份的时候。存粮吃干净,就是大饥荒。

事实上证明,白莲教这三四万人马,对外号称的十万大军,甚至抵挡不住响马们地第一轮冲击,三千响马,只有一千人左右有坐骑。这些坐骑还有三四成是骡子和驴,也就是提供骑乘罢了。

可就这些人猛冲白莲教队伍,后面的步卒高举兵器杀入,就让这三四万人顿时是满山溃散,没有一点地抵抗力量。

“佛皇景教主”在沂州暴跳如雷,又是七拼八凑了将近三万人进攻华州,不过,这些人走在半路上。还没有开战,就烟消云散了。

因为华州军已经是在莱州和登州登陆了,渤海此时还有浮冰,风浪甚大,行船非常危险,所以华州军在莱州上岸五千人。在登州不过两千。

可就这些兵丁上岸,如入无人之境,地方上不要提什么防御,连防御的兵丁都一个也找不出来。

而且上岸七千兵,可是三天后就和吹气球一样的变成了两万多人,山东本就是江峰多年经营,盐商,海商,棉绅,工商之户。甚至是绿林响马都和华州有这样那样的关系。得知华州军上岸,本地有实力的大族大户大商人们。纷纷有人出人有力出力,登州府王知府更是欢欣鼓舞,率领登州全府上下出降。

莱州府也就是府城坚持了一天左右,就被城内的大盐商率领盐丁把城门打开,迎接华州大军进城。

山东的骡马大市,这几年地骡马都是被盐商海商们搜罗一空,说是为了运货运盐,这时候却全部都拿出来,免费供华州军使用。有了这些畜力的支持,华州军的运动速度变得很快,专门分出一千人去沂州剿灭白莲。

现在的山东可是华州的地盘了,那里能让白莲教继续这么折腾下去,一千人到了沂州的时候,队伍已经是变成了五千人,很多地方上对华州没有什么概念的地主和宗族,一听说要来讨伐白莲妖人,都是主动的要跟随。

沂州城当天就被里应外合地打开,白莲教的景教主就好像是一个玩笑,被围在“宫殿”里面惊慌失措,到最后连自杀的胆子也没有,只能是乖乖的束手就擒,自缚出降,闹出无数大事的白莲教就是如此简单的消失了。

从这时开始,白莲教永远是一个历史名词……

华州五千兵入山西,得到了山西本地票号钱庄商人地大力支持,这些人的买卖都是和关外和草原贸易,自然是分得清楚轻重,他们差不多是除了海商之外,和华州交通最紧密的一部分人。

山西的这些商人在当地能量极大,由他们帮忙,山西很快就是落入了华州军的控制之中,山西山东在华州手中,大军在蓟县东面,北面是燕山山脉,威武大营的构筑的防线已经是毫无意义,北直隶已成死地。

现在都是知道华州的舰队厉害,现在海上还有浮冰,若是到了适宜行船的季节,舰队逼来,形势就更加的严峻。

此时威武大营兵只能是守住蓟县和天津两座孤城,完全地被分割开来,各地地勤王兵马每天都在溃散,毫无军心士气。

京师的天一黑,街上就一个人也看不到了,实行极为严厉地宵禁,但是正月过后,城内突然出来许许多多的檄文,也不知道到底是发下来的,内容很快就到了嘉靖皇帝的手中:

华州王江,诏明臣庶知悉!

上帝鉴观,实为求瘼。下民归往,祇切来苏。命既靡常,情尤可见。粤稽往代,爰知得失之由;鉴往识今,每悉治忽之故。咨尔明朝,久席泰宁,濅弛纲纪,君非甚暗,孤立而炀蔽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甚至贿通宫府,朝端之威福日移;利擅宗神,闾左之脂膏罄竭。公侯皆食肉绔袴,而倚为腹心,宦官悉龁糠犬豚,而借其耳目。狱囚累累,士无报礼之心;征敛重重,民有偕亡之恨。肆昊天既穷乎仁爱,致兆民爰苦于灾祲。朕起布衣,目击憔悴之形,身切аF之痛,念兹普天率土,咸罹困穷,讵忍易水燕山,未苏汤火,躬于恒冀,绥靖黔黎。犹虑尔君尔臣,未达帝心,未喻孤意。是以质言正告:尔能体天念祖,度德审几,孤将加惠前人,不吝异数。如杞如宋,享祀永延,用章尔之孝;有室有家,民人胥庆,用章尔之仁。凡兹百工,勉保乃辟,绵商孙之厚禄,赓嘉客之休声,克殚厥猷,臣谊靡忒。唯今诏告,允布腹心,君其念哉!罔怨恫于宗公,勿阽危于臣庶。臣其慎哉!尚效忠于君父,广贻谷于身家。华州十三年谨诏。

嘉靖二十四年三月十二,天津威武大营兵出降,京师屏障只有蓟县陆炳所领军两万,危在旦夕……

(用了李自成伐明的檄文,改动了几个字,呵呵!)

最后 将来 其他(大结局)

蓟县陆炳的结果没有任何的悬念,华州的大军好像潮水一般吞没了这个要塞,直扑京师,华州军的后勤物资终于是调拨齐全,刘十三的率领六万士兵并不停歇,直扑山西陕西,和杨大率领的轻骑会合。

一直是镇守关外的张亮领三万人,清扫北直隶,山东,河南各处残余明军,京师城下只有江峰亲领的七万大军。

京师这种近乎建筑奇迹的大城,用七万人来围困,若是说给别人,这就是笑话,但是江峰率领的这些部队,让京师里面的人根本笑不出来,京师几个城门,每处外面都有上百门的火炮堵门。

华州轻骑来回的绕城巡视,不给城内任何的可乘之机,在京师里面的兵马也就是一万左右的,都是周林统率的御马监亲军,还有京卫的兵马,这些人出城突围决战,等于飞蛾扑火一般。

皇城附近已经成为了禁区,平民百姓轻易不敢靠近,虽说城外大军压境,但是城内却被各级的兵马控制的极严,被抓入大牢的人一天天的增加。

嘉靖皇帝已经是不出现在朝堂上面,每日里面都是修习方术,求仙问药,不过却也没有糊涂之极,没有去请天兵天将下凡去驱除城外的妖魔,慷慨激昂的西党群臣这时候都是噤若寒蝉,没有人出声说话。

先前说是要亲上前线督军的各位这时候都是称病在家。行动不变,嘉靖皇帝听随身侍卫地锦衣卫报告说,文官们的表现,他也没有勃然大怒,只是置之一笑,丝毫不当回事,由他们去了。

城内的锦衣卫。五城兵马司,顺天府的衙役尽管每天还在尽职尽责的追查。可每天到早晨,在城内各处都会堂而皇之的出现华州的各种传单和揭帖,宣传华州地由来,和各种各样的政策。

在京师内地商人们通过这些逐渐的了解了华州的政策,浅浅的有些期盼,在嘉靖皇帝的治下,商人们的好日子实在是没有过几天。华州重商,又是控制海路,岂不是发大财的机会。

嘉靖皇帝每晚都要服丹,他丹药地剂量在逐渐的加大,以追求那种神游物外,精神恍惚的状态,他每天都是呆在道士们中间,这些人都是在兴献府的旧人。属于死心塌地亲信,当然是放心。

本来居住寝宫的嘉靖皇帝,现在把自己丹房和内书房都是搬到了煤山下,也许是服丹之后的燥热,需要在山下清凉。

嘉靖二十四年的四月十一傍晚,嘉靖皇帝又是服完丹药。坐在院子内的蒲团上打坐,京师因为宵禁,天一黑就变得极为地安静,天虽然是黑,可是京师四周的云彩都是红色的,这都是华州营地的火光。

皇帝总是在想,自己自登基以来的所作所为比起前面的几个皇帝,比太祖成祖或许不及,可是比其他地,嘉靖却很有自信。但是局面为什么会不知不觉得糜烂成这个样子呢!

突然间。沉思中的皇帝听到周围开始嘈杂起来,好像是整个城市都变的闹哄哄的。他有些恼火,刚要开口叫人,却看见亲随的太监芮小三急忙的冲进来,因为西党的百官把至今所有局面的责任都是归结给宦官的乱政,嘉靖皇帝已经是削夺了太监们所有的权柄,芮小三目前所做地不过是亲随地管家。

芮小三慌慌张张的喊道:

“万岁爷,万岁爷,礼部尚书于泰人和那些乱臣贼子一起把城门打开了,华州地贼军就要进城了!”

这实际上是天崩地裂的大事,可芮小三的反应却也不那么激烈,因为这么长时间的经历,人都是有些麻木了,嘉靖皇帝却在那里有些惊讶,开口质问道:

“是什么人,西党那些?”

芮小三用力肯定的点点头,这时候十几名侍卫和炼丹的道士都涌进来,嘉靖皇帝愣了半天,才笑着说道:

“读书人果然都是信不过……”

“万岁,万岁,换便装出逃吧,奴才领人和乱贼死战,给万岁拖延一些时间!”

芮小三说完,跪在地上给皇帝磕了几个头,站起来领着人出去,嘉靖皇帝站在那里也没有什么要去换装的意思,反倒是伸手打发走了身边的两名侍卫,自己朝着煤山上走去。

京师城内的军队,御马监和京卫的军队的并没有做什么抵抗,因为他们内部已经是开始了内讧,御马监千总陈大虎,勾连三名同僚,在西党的文官率领家丁去开城门的时候,和守城的同僚火并。

华州军在进入皇城的时候,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芮小三纠集了强壮的太监和宫内的禁卫们,大概是四五百人和华州军进行了无奈的死战,就好像是丢进水里的一块小石头,仅仅是激起了一点浪花,瞬间消失。

在煤山山顶上,江峰这是第一次见到嘉靖皇帝,对他来说这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因为嘉靖已经是挂在树上自缢了,嘉靖皇帝用白绫在煤山上自缢身亡,皇帝如果不是穿着这身明黄色的龙袍,看着也就是一个普通之极的中年人,神色很是安详。

地上留着的遗书很简单,上面写着“朕无错,九泉下见列祖列宗亦无愧,天之错!”

看着这些字,江峰笑了笑,吩咐身后的侍卫说道:

“好生安葬了吧,终归是一国之君!”

说完,江峰自顾自的下山而去,侍卫们想要跟上。却被他伸手阻止住,只能是远远地跟着,江峰脸上一直带着笑意,走到山腰处,江峰突然大笑起来,听着笑声,好像其中并不光是喜悦……

华十三年七月。伪明百官在西安拥立伪明秦王即位,号隆庆。至十月,西安被王师所破。

华年四月,四川云贵降,西域亦利巴里部率众内附,请为二等民,为汉人奴仆,华州天下定矣。

华十四年十月一日。华太祖江峰称帝,国号为“华”,刘顺骅为丞相,刘十二为都御使,张亮,刘十三,杨大等人为将军,江峰自为大都督。不设年号,只以华若干年纪年。

华十五年,三月设南洋诸省,凡异议土人尽为奴。六月,定北侯刘十三在北疆定北城大破罗刹军队,斩首三千有余。追击至高加山脉而返,从此蛮族不过此山。七月,澳门,吕宋西人自请去殖民地,改设商馆。

华十六年,迁移前明宗室百万至朝鲜,吕宋,马六甲各处为民,封前明泾王为某府知府。

华十七年,华舰队在天竺洋面大败西班牙与葡萄牙联合舰队。天竺王公无不振怖。纷纷朝贡称臣,大华在天竺始设总督。将军,迁居吐蕃人于天竺。

华十八年,大华大军舰队远征倭国,华太祖江峰有“好吃的留到最后”语,为后世谜题,不可解,三月余大破倭国,倭王诸贵戚请降,求乞依朝鲜例,为三等民,上允之……

湖州庄某修《明史》,章节中颇有不敬之处,上命司马从事缉拿,太子,诸王劝谏,言新朝初立,不以言论杀人,华太祖笑曰:我江家天下,何容他人胡言乱语。尽诛之。

——1902年版《明华野谈》,华州教育出版公司。

这是一个穷兵黩武的朝代,完全军国主义的国家,华朝的统治阶级是华皇帝为首的军人集团和大工商业集团的结合体,他们地性质决定了华州是不断的向外扩张征服地国家,虽然在生产力的关系上也许比同时代的大多数国家都先进,但是究其本质,还是一个野蛮的政治体。

重武备,重工商,轻视文事的政治制度让这个国家仅仅维持了五百年,就面临土崩瓦解的危险,此前已经发生的几次大内战就说明这一点。

只要我们团结起来,一定可以推翻这个邪恶地帝国,以及他们的走狗尼德兰共和国。

——

2022年尼德兰共和国治安成果展览,缴获恐怖组织“红色拉丁,自由西班牙”组织的宣传手册。

华的民族政策是绝对的汉族至上,其他的民族在这个体系里面都不会有机会,唯一的例外实在华建国初的对外征战中,确实是有几位蒙古族地护卫队员凭借军功到达了将军这个位置,不过与之相对应的是在与罗刹国,波兰的战争中,蒙古族士兵的大量阵亡……

另外倭族是融合在汉民族中最好的一个,倭族在三百年前就开始变成了历史名词,除了身材,你几乎看不出他们和汉人有什么不同。

——

1930年《华朝的民族政策研究》华州社会科学出版社。

在江峰穿越之前地那个时空之中,也就是2007年7月27日,Q市报纸刊发一条很短的消息:本市第三职业中专的江峰同学在见义勇为追捕歹徒中不幸牺牲,江峰同学在学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