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六零小辣妻-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建业一脸的坦诚:“我还是不知道你到底在说什么。”
    林茵一阵凌乱,恨不能找一块板砖来把眼前这男人拍晕过去,咋就撬不开他的嘴呢!
    崔建业见了林茵那副极度挫败和无奈的表情,心知这次的谈话大约是进行不下去了,便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草渣子,对林茵说:“我要回去厂里了,你也赶紧回家去。”
    林茵欲哭无泪,不将这事问清楚,她怎么回家!
    不将这事问清楚,她连过年的心情都没有!
    “崔建业,我最后再问你一遍,我的秘密你到底有没有说出去?”林茵不死心,又问了一遍。
    

第299章 真要进城

  崔建业:“我真的得回厂了。”
    林茵咬了咬牙,好吧,这次没有问出个所以然来,那就下次再问。
    反正她明年就要来县里了,到时候有的是时间和崔建业斗法,倒要看看他能嘴硬到什么时候!
    崔建业走开,朝他工作的机械厂走去。
    林茵目送着他离开之后,也走开,回了崔老师家。
    因为没有在崔建业那里问出确切的答案,整个白天里林茵都不大自在。
    她觉得自己这次之所以没有从崔建业的嘴里问出什么来,是因为自己太过低估了崔建业。
    记得贺勋以前就说过,说崔建业这人是个有本事的。
    而能让贺勋都夸赞有本事的崔建业,自然比平常人要谨慎和缜密。
    她平日里见崔建业一副话不太多的模样,下意识的就把他当成了一个老实人,今天去找他问话就完全用了对付老实人的办法,也难怪了什么都问不出来。
    所以林茵决定,先回村去好好的合计合计,合计出来一个好法子,再来找崔建业不迟。
    于是第二天林茵就向崔老师道了别。一大早的去了县城的车站坐了客运车,回了林家村。
    离开村子去县里的时候,还是腊月中旬,在县里住了几天回来,就已经是腊月二十。
    再有十天就要过大年了!
    对于全国人民来说,过大年是一件特别喜庆的大型节日,代表着辞旧迎新,有着送旧年迎新年的伟大意义,还是个结束冬季迎接新春的美好时刻。
    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平日里所有恼人和烦人的事情,都可以暂时的放下。一身轻松,快快乐乐的来过大年。
    所以林茵就将找崔建业问话的事情暂且放到了一旁,在林家村的知青点里专心带着弟妹们过年。
    其实吧,她回村之后仔细想了想,就算有人知道她的秘密,也不能将她怎样。
    只要她自己死活不承认,旁人也拿不出什么证据来证明她有异能。就算是她已经给华哥交付过大批的货物,可是那都是过去的事情,现在她一毛钱的货物也不交了,旁人根本抓不住她的把柄。
    既然那个崔建业那么会装,她何不向他学一学,遇事了也装一装?
    她就像崔建业那样装作什么事都不知道,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这么一想,林茵的心里就松快不少。还真的就是心念一转,天高地广啊!
    既然烦心的事都丢到了一旁,那就开开心心的过大年吧!
    去年过年,林茵和林霞两姐妹是在镇上秦大妈家过得。
    今年秦大妈和崔大妈都从镇上搬走,搬去了县里,林茵也不欲再去打扰她们。再说了,村里头知青点这么一座砖瓦房,住的别提多宽敞舒适,也犯不着去别人家里麻烦别人。
    知青点的这座砖瓦房的大通铺,足够林茵林霞两姐妹睡了。
    林伟已经是个半大男孩儿,得和姐妹们避个嫌,于是林茵在厨房里给他搭了个木板床,对付着睡吧。
    至于过年的年货,林茵从县里回来的那天,扛了一个大麻袋回来。
    说是从县里置办回来的年货,实则都是她半道上从空间里拿出来的东西。
    麻袋里有大米和面粉,还有蔬菜和面条。
    因为她一人之力扛不了太多东西,所以这些食材每样都不太多,勉强能应付姐弟三人十来天的伙食。
    加上去接弟妹们放假回家前夕从空间里拿出来的那些食材,对付一个寒假的伙食是没什么问题了。
    腊月底的时候,林茵又跟着村里老乡的牛车去了趟镇上,又置办了些年货回来。
    因为搭别人的牛车,旁边有人看着,没好置办太多,就置办了两斤猪肉,几个萝卜和十来斤面粉。
    别的不说,大年夜里包一顿饺子是足够了的。
    腊月三十除夕的这天,姐弟三个吃过午饭就开始在厨房里忙活。
    和面,剁馅儿,包饺子。
    小霞特别的高兴,只说是长了这么大,从来都没有过过这么开心的年。
    林茵忍不住调侃小霞:“你才几岁啊,哪里就长了这么大了?”
    小霞不服气,拍了拍自己的脑袋:“你看看,我个头长了那么多。连我们老师都说我长大不少呢!”
    林茵被小霞这动作逗乐了,笑过之后不觉回想起当初自己刚穿来的时候。
    那时候小霞瘦的什么似得,九岁了,看上去只有五六岁的模样,脸上身上揪不出来一点肉,让人难以想象这样的孩子到底是怎样活下来的!
    现在的小霞,个头长高了不说,也不像当初那样瘦了。并且一年多的时间过去,过了这个年,就是十一岁的大孩子了!
    看着眼前的这个虽然不算太结实,可也长得唇红齿白的小霞,林茵很有一种成就感,瞧,这是她养大的妹子呢!
    “明年开学的时候,我将你们的粮食都换成细粮,你们每顿多吃点。”林茵下意识的说了这么一句。
    小霞推辞:“姐,我们不缺粮食,真的,我们能吃饱!”
    正帮着擀饺子皮的林伟听了林茵的话,忍不住抬头看了林茵一眼,想要说什么,在听了小霞的话后便闭了嘴。
    林茵将自己的弟弟妹妹各看了一眼,然后宣布:“过完年之后呢,我就去县里参加纺织厂的招工考试。我都打听好了,考试的内容也不是很难,等我进了纺织厂拿上了工资,就想办法把你们转进城里去,到时候别说是细粮,就是大房子咱也能住。”
    小霞一听,惊讶的很:“姐,你真的要进城啊!”
    林茵眉头一挑:“怎么,只允许你考年级第一,就不允许我考进纺织厂当工人?”
    小霞忙说:“不是的,不是的,姐,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就是感觉有点太突然。”
    都是自己弟妹,彼此之间也没有什么不能说的,林茵便对小霞说了:“几个月前杨秀娥的那件事闹得太不光彩了,差一点就影响了咱们三个的成分。虽说那件事已经过去,可是日后若是被翻出来,仍是丢人。”
    

第300章 机灵鬼

  小霞并不知道杨秀娥那件事的来龙去脉,事情发生的时候她在学校里,也就是林伟进了学校之后,她才从林伟的嘴里了解到一些细枝末节。
    就是这些细枝末节,小霞也感觉丢人的很。真的不明白,自己的亲妈,怎么就做出这样丢人的事呢?
    现在听林茵提起来这事,小霞就好奇起来:“姐,杨秀娥那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杨秀娥的事,林霞不好向外人打听,林伟也不怎么跟她说这事,现在林茵提起来这事,林霞便想好好的了解一下。
    林茵看了林霞一眼:“是个什么事,你年纪还小,就不用知道那么清楚了。我现在要说的是咱们三个的成分问题。”
    林茵说:“我自己的成分,应该不会有问题,伟子的,过了年之后我以他的名义资助村里的孩子们上学,有了这个善名,应该不会有人拿杨秀娥的事来压伟子,至于小霞你,你还小,先在学校里面好好念书,旁的先不要想,只要成绩好,老师喜欢你,成分的好坏不用担心,不过就是档案上的几个字而已。”
    小霞听了,点头:“我明白,只要我自己品学兼优,不做坏事,杨秀娥是个什么样的人,又与我何干。”
    林茵点了点头,夸赞说:“小霞真聪明!”
    嘴上是这么夸,可是林茵心里清楚,很多时候,并不是自己做得足够好,就能独善其身。
    脏水泼来的时候,任凭自己再如何的清白,也是没办法说个清楚的。
    就如同那天陈素心找到林家村来让她离开贺勋时一样,任凭她平日里表现再好,为村里做得事再多,陈素心也不会当回事,反而只盯着她有个杨秀娥那样的妈不放,一个劲的拿杨秀娥的事来抹黑她,贬低她。
    人心难测啊,当初她跟着贺勋一起去京市的时候,陈素心对她还算和善,谁能想到转了个脸,陈素心就能将她贬低的一分钱都不值呢?
    因为林茵自己亲身经历过这样的委屈,所以才特别在意弟妹们日后的生活。
    林伟是个男孩子,林茵想着,自己先帮他将善名传出去,日后的路怎么走,就让他自己去经营吧。没道理一个男人大丈夫的人生路还需要姐姐去扶着走。
    倒是小霞,林茵有些担心,因为是个女孩儿,年纪还小。
    可是学校里面并没有针对小霞成分上的事说什么,可见小霞的成分并没有问题,林茵便不好多言。
    但愿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杨秀娥的事被彻底的掩埋进时光废墟,永远不要影响到小霞才好。
    林茵和弟妹们说完成分上的事后,便开始商量明年开春资助村里孩子们上学的事。
    她说:“资助村里孩子们上学的事,其实也简单。你们放假那天,我去学校接你们的时候就已经和学校领导沟通过,到时候只管交了学费和粮食,办妥入学的手续,把孩子们送到学校里就好。”
    “到时候学费由我们资助,粮食么,就让孩子们家里的大人来解决。真要是家里困难到极点,一点粮食都臭不出来的,咱们就再帮一把,反正一个学期的粮食也就几十斤。”
    一直低头不语的林伟,不无担忧的开口:“姐,送全村的孩子去上学,就算不出粮食,光是学费都不少钱呢。这钱咱从哪儿弄?”
    关于钱的事,早在林茵和老队长合计这件事时,老队长就问过林茵,这么多钱,她准备怎么办。
    可是当时林茵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只说是一定会拿钱出来,而且还不是歪门邪道来的钱,是光明正大赚到的钱。
    事情过去了几个月,到了现在林伟也想不明白,这么多钱,林茵到底打算从哪儿弄来?
    林茵看了眼林伟皱成一团的眉头,不由笑了出来:“小小年纪,别惆怅成了个小老头。这钱打哪儿来,我刚才不是已经说了?”
    林伟越发不解了,钱打哪来,他姐刚才说了吗?
    林茵见林伟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不好再逗他,直接说了:“明年我通过招工考试进去县里的纺织厂上班,钱,当然是从我上班的工资来啊。到时候我和厂长说明一下情况,预支一年的工资,村里孩子们上学的学费不就都有了?”
    林伟一听,眉头略略松开了些,是啊,姐上班有了工资,不就有了钱了。
    “那粮食呢?”林伟想起来姐刚才还说过家里实在困难的,也会帮一把,给筹上学吃的粮食。
    这个问题不等林茵开口,小霞已经抢答了:“当然也是姐从她的供应粮里面预支啊!”
    工资都可以预支,粮食当然也可以预支啊!这个伟子,可真笨!
    林伟没有理会小霞,而是看向林茵,非常认真郑重的开口说:“姐,那些钱和粮食,是我从你这里借的。等我以后长大了,赚了钱了,算上利息还给你。”
    林茵笑了:“不错啊,几个月的学没白上哈,都知道利息了。”
    林伟点了点头:“嗯,我在学校里面学到了不少知识。”
    林茵在他脑门上敲了一栗子:“谁跟你扯知识了!我是说你太看低你姐我了!这个钱我既然掏了出去,就没有再收回来的道理!你呀,好好的念书学习是正经,旁的事情,别瞎操心了!听到没?”
    林伟咬了咬牙,坚持道:“反正这个钱,我是一定要还的。”
    林茵还想再数落他两句,这时小霞开口了,问:“姐,咱资助村里的孩子上学,是资助一个学期呢,还是以后长期资助?”
    林茵想也没想的说:“你姐我是那种装模作样不厚道的人吗?既然要资助,那就一直资助下去,只要孩子们肯上学,我就一直资助。”
    小霞朝着林伟摊了下手,表示无奈:“一直资助要好多钱呢,我估计你是还不起了。”
    林茵笑了出来,这个小霞,还以为在学校呆了一年多学老实了,原来还是这么个机灵鬼!
    这也不知道是帮伟子呢,还是在拆伟子的台。
    

第301章 什么才是真聪明

  林伟再次咬了咬牙:“姐一个女的能挣到这么多钱,等我长大了,一定也能挣到这么多钱,所以不管多少钱,我都会连本带利的还。”
    小霞啧啧两声,调侃说:“倒是没看出来,你还能有这样的骨气。”
    林伟被自己的妹妹看轻了,心里很不自在,冷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小霞也没有再找林伟说话,而是看向林茵,问:“姐,你说你预支一年的工资,来资助一个学期的学费。那一个学期只有半年,下半年的那个学期的学费,你咋办?”
    “你个机灵鬼!”林茵在小霞的脑门上敲了一记,“看把你能耐的!”挤兑完这个挤兑那个的!
    “你姐我进了工厂难道就不升职,就不加工资了?”林茵说,“半年之内,我的工资肯定能加上去。你姐我都去县里给人做培训了,难不成还被了一两百块钱给难住?”
    小霞朝着林茵竖了个大拇指,笑嘻嘻的说:“姐你真了不起!”
    “好了!别给我说这些废话了,赶紧包饺子!”林茵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却是开心的很。
    今年过年的气氛,真的是非常的好。姐弟几个聚在一处,有说有笑的,多好啊!
    希望明年,大家的境遇会更好,生活会更好,聚在一起过年的气氛也能更好!
    饺子包好之后,下锅煮了吃,就算是这一年的年夜饭了。
    除夕夜之后,便是新一年的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的早上,村里头的村民相互之间要串门拜年。
    林茵也带着林伟和林霞在村里串了一趟门,给村里的父老乡亲们拜了个年。
    新的一年的第一天,不许提不吉利的事情。所以乡亲们只一个劲的夸赞林茵,林伟,林霞三个孩子懂事,聪明,至于这三个孩子的妈杨秀娥,乡亲们一个字都没有提。
    不吉利的事情不许提,那么吉利的事情,自然是要很多遍的提。
    所以林茵在村里串了一趟门下来,不知道被多少遍的问及和贺勋的婚事。
    大家伙儿都觉得贺勋是个好的,嫁给了贺勋,她林茵就能一世无忧,这样好的婚事,当然是要好好的撮合撮合。
    林茵这段时间忙着这样那样的事情,都快要忘了贺勋的存在了,不想大年初一的出门去串了趟门,竟被人问得答不上话来……
    年初一这天之后,从年初二开始,便要走亲戚串朋友的拜年了。
    林茵家里没什么亲戚,老林家早就散了,杨秀娥的事情一出,杨秀娥娘家那边的亲戚也不往来了。所以林茵乐得清闲。
    年初一在住处守了一天,年初二带着林伟林霞去到二叔家吃了顿饭,整个新年就算是过去了。
    年初五,去县里的客运车开工之后,林茵便坐车去了县里,准备参加纺织厂的招工考试。
    林伟和林霞留在村里,和老队长商量着资助村里适龄儿童入学念书的事。
    这事说起来简单,落实起来可不大容易,得麻烦老队长在村里头开个会,宣传一下,还要麻烦生产队会计,将想要入学的孩子的姓名年龄之类的资料给登记一下。
    因为是林伟出面和生产队以及村民们沟通资助孩子们上学的事,所以几乎不需要林茵插手,这桩善事所带来的好名声便落在了林伟的头上。
    同时还让林伟接人待物,为人处世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若说之前跟着杨秀娥生活的林伟只是为了活命过日子,那么现在的林伟,已然找到了人生的方向,长出了脊梁骨,生出了骨气来,明白了些许为人处世的大道理。
    活着,其实很简单,只要有口饭吃就成。可是要堂堂正正的活着,就不能只为了自己,得为别人造福行方便。
    这次资助村里孩子上学一事,起初是林茵为了顾全林伟的名声不被杨秀娥的脏事所带累,而想出的方法。
    现在这桩事情俨然成了打开林伟新的人生篇章的钥匙。
    他从这件事里明白了,原来帮助别人是一件这样让人开心的事情。听着乡里乡亲们对他由衷的夸赞,听着村里的孩子们张口闭口伟子哥的叫着他,他心里的那种愉悦的心情,真的是难以言表。
    活了十四岁了,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自己有这么一天也可以成为村里头如此有分量的一个人!对比过去十几年的人生,他感觉自己过去那十几年的生活真的是得过且过的白白浪费了!
    难怪了林茵总喜欢在农忙的时候帮别人干活,也难怪了林茵从来都毫无保留的将自己干活的技巧教给别人。原来帮助别人,是一件如此美妙的乐事。
    以前林伟总听杨秀娥说林茵帮助别人,是傻,是不知道为自己着想,白白的便宜了别人。
    现在林伟品出味道来,常常帮助别人才不是傻,懂得帮助别人的人才是真的聪明,不然为啥林茵在村里头这么受人尊敬,而杨秀娥却因着自私自利去了劳改队参加改造?
    起初林伟还觉着常年资助村里头的孩子上学念书,压力挺大的,毕竟那是一笔不少的钱啊!
    现在林伟觉得能成为村里头所有孩子的依赖和希望,也挺不错,从今往后,他不为自己,就为着村里头的孩子能明明白白的进学校学知识,能堂堂正正的做人为努力奋斗,这样的人生,似乎比过去的十四年光阴要有意义的多!
    因着林伟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又因着资助孩子们上学的事的确在村里里头影响深远,整个春节下来,林伟的好名声算是就这么传播出去了。
    远在县里准备招工考试的林茵并不清楚村里的状况。
    等她考完试,揣着二百来快钱回来村里的时候,林伟已经将所有的事都办妥了。
    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学校就开学了。
    林茵的钱一送回来,整个林家村的孩子便能欢天喜地的去上学了。
    送孩子们去上学的这天,老队长特意从其他的生产队借了几辆牛车来,加上自己生产队的牛车,组成了一个长长的牛车车队,一路上敲着锣打着鼓的,送了村里的娃娃们去镇上的小学念书。
    

第302章 来闹事的

  林茵因为要去县里等待招工考试的考试结果,所以将钱送回来之后隔天早上就又走了。
    所以送村里的孩子们去学校的事儿,便又落在了林伟的肩上。
    不过林伟非常高兴能担任这样光荣的任务。他一路上陪着村里的孩子们说说笑笑的,给他们讲学校里的生活,别提多开心。
    牛车车队从林家村里出发,走了一阵,约莫走了五六里路的样子,突然听到有女人哭哭啼啼的追了上来。
    原本车队一路敲锣打鼓的,喜庆得不得了,被那不知道来路妇女这么一哭,顿时就有些走味。
    生产队会计林大渠伸长了脖子,朝着那哭哭啼啼的女人看了一眼,有些担忧的看向老队长:“面生的很,不是咱们村的,该不会是瞧着咱村的光景好了故意来闹事的?”
    老队长抽了口旱烟,毅然做了决定,所有的车都停了,锣鼓也都给停了,问问那女的到底想干什么。
    林大渠得令,从牛车上跳了下来,朝着那妇女走了过去,询问:“嫂子,请问你是哪里人?追我们村的牛车干啥?”
    林大渠不知道那妇女是哪里人,林伟却是清楚的知道这妇女的来路。
    那天杨秀娥的丑事传扬出去之后,找上门来和杨秀娥撕架的可不就是这个妇女?
    这妇女的可不就是和杨秀娥有染的那个农场小干部牛光富的婆娘?
    眼看着那婆娘今天是故意来闹事的,林伟坐不住了,慌忙从牛车上跳了下来,几步走到林大渠的身边,开口说:“会计,这事交给我吧。”
    林大渠迟疑了一下,退到了一旁。
    这会儿那妇人也认出了林伟,脸上立时露出愤恨的表情,脱了脚上的鞋就朝着林伟的脸上招呼了去。
    林伟今年十四岁了,年轻无比的半大小子,怎么可能让这个妇人给打到,身子往旁边一歪,就躲了过去。
    那个妇人没有打到林伟,更加的恼怒,往地上一坐,嚎啕起来:“真是没天理啊——杨秀娥那贱人的儿子成了好人,我们这些受害了的人反倒没了活路了……”
    听了这妇人的话后,会计林大渠约莫明白过来什么,朝着老队长看了一眼。
    老队长坐在牛车的上,往他旱烟的烟头里按着烟丝,并没有要说话的意思。
    得了,林大渠觉得自己也一旁躲着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林伟面对着那个坐在地上嚎啕大哭的妇人,心里很是舒服。
    到底谁才是受害人?当初杨秀娥和牛光富厮混到一起,就算是杨秀娥不自爱,那牛光富也不是个好的。
    如果说受害,林伟觉得自己姐弟三个也是受害人,大姐林茵为了给他做好名声,村里都呆不下去了,跑去县里找工作,还有他自己,好好的人生,愣是被那事给抹了一道黑迹。
    可是林伟也知道,现在不是掰扯杨秀娥和牛光富那事的时候。那件不光彩的事情,最好埋藏进时光的废墟中,永远都不要去掰扯。
    如此,林伟迟疑了一阵后,开口对那妇人说:“牛婶,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以后的路总要好好的走下去的。”
    妇人顿时气势汹汹的骂道:“你们是越过越好了,我们娘几个却是要活不下去了!要不是你妈当初勾了我男人,我们娘几个也不会活成今天这样子,反正今天你必须得给我个说法,不然你们姐弟几个都别想好过!我非那个大喇叭把你们的名声都给搅臭了不可!”
    林伟不悦了:“婶子,把我们姐弟几个名声搅臭了,你自己的名声又能好到哪儿去?”
    “哼!”妇人扭过头去,不搭理林伟。
    林伟又说:“婶子,你也有孩子,你也想你的孩子以后能有个好前程。伤人一千自损八百,你把我们姐弟几个名声搅臭了,你自己家孩子的名声只怕也不会好。与其大家都被那起子见不得光的事情带累一辈子,为什么不能让那些腌臜的事情都过去,咱们这些人都抬起头来好好的活?”
    “哼!”妇人再次冷哼了一声。可是态度上却没有刚才那么冷硬。
    林伟知道这位妇人的内心有些动摇了。
    想来也是,能抬起头来好好的做人,为啥非要顶着骂名窝囊的过活?
    应该是他最近忙活着资助村里的孩子们去上学,名声一天比一天响,惹的这位牛婶嫉妒眼馋不高兴了。同样都是被杨秀娥和牛光富的事带累的抬不起头来,为啥他们姐弟三个能越混越好,而老牛家的人却越活越狼狈?
    林伟想明白这些事情之后,便对那位妇人说:“婶子,冤家宜解不宜结,您也别坐在这里怄气了,您家里要是有什么难处您给我说,我若是能帮,一定会帮您一把。”
    一把年纪的人了,谁乐意当着一大群小辈的面在地上撒泼?如果真能捞到好处,她这一场也算是没有白闹。
    牛光富媳妇快速的在心里合计了一下,然后开口说:“你既然资助了那么多的孩子去镇上念书,也不在乎再多资助几个,我们家的大兰小兰还有大武小武也都真是上学的年纪,你把他们几个也送到学校里去吧!”
    林伟一听,要再加四个孩子,一个孩子一个学期学费两块,四个就是八块。并且看这位婶子的态度,粮食大约也是不会出了,一个孩子一学期几十斤的口粮,四个孩子一个学期就要两百斤上下的粮食往学校里送,一年两个学期……
    林伟觉得不能再算了,再算下去他真的要后悔自己刚才说出去的那些话了。
    十多辆牛车,每辆牛车上都挤的满满的等着入学的孩子,也就是说此时此刻有一百多双眼睛盯着林伟,且都是天真无邪稚嫩纯澈的目光。
    林伟觉得自己不能怂,咋样都要给这些孩子们带个好头。
    于是他答应下来:“好。牛婶,你家孩子上学的事就交给我了。明天你把孩子送到公社小学就好。”
    妇人不依:“你说送去就送去?万一我把孩子送去学校,你又不认账了怎么办?我们村离公社那么远,我来回的跑不累啊?”
    

第303章 学徒工

  林伟无奈,从怀里掏出钱来,数了八块钱,递到妇人的面前:“牛婶,这是学费。你明天若是找不到我,就直接拿着钱去给孩子报名。”
    牛光富媳妇一把将钱都拽了过去,揣进兜里,然后说:“明天肯定要找到你,我家可没有那么多粮食往学校里送。”
    就是说,孩子上学的要交到学校里的口粮,也不想出了。
    林伟不想和她继续掰扯,答应了下来:“好。”
    妇人这才心满意足,从地上爬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
    “婶子您慢走,我们得赶路了。”林伟说完,便回了自己坐着的那辆牛车。
    还好姐给的钱有多余,不然刚才真的要麻烦。至于粮食,过几天姐从县里回来了再说吧。
    反正这次村里入学的孩子比较多,今天的任务是去交学费,粮食什么的得等到明天或者后天,毕竟牛车不多,拉了孩子就拉不下粮食。
    牛车车队启动,沿着通往镇上的黄土路往前走。
    牛光富媳妇将家里头四个孩子上学的事全都推到了林伟的身上,她自己松快不少,便没有再追着林伟闹腾。
    对于她来说,既让孩子们进学校涨了知识,还不用操心孩子们吃和住的问题,家里头一下子就糊住了四张嘴,往后她只管在生产队好好干活养活她自己就够了。
    所有一切,终于恢复了平静。
    牛车车队一路往前,锣鼓重新响起来。
    领头的那辆牛车上,生产队会计林大渠同老队长说:“刚刚伟子那孩子表现的不错,我还以为那婆娘要闹个没完呢。”
    老队长抽了口旱烟,看着路旁那刚刚从土里钻出头来的嫩草,缓缓道:“原本我还想着,茵子这样好的孩子从村里离开了,怪可惜。现在看看伟子,就觉得咱村里后继有人呐!”
    林大渠:“可不是,伟子这孩子,厚道,心善,以后一准能有大出息!”
    老队长抬头看了看天,脸上露出一抹满意的笑容来。
    咱们村,咱们公社,咱们县……咱们的国家,因为有了这么些好后生,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却说林茵这边,在县里,已经看到了招工考试的结果。
    因为今年春天的这场考试招的都是学徒工,所以考试内容也不难,只要来参加考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