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六零小辣妻-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不管村里村外的人怎么议论,林茵全都不插嘴,一句话都不说。
    贺勋当初叮嘱过的,让她只管看热闹就好,一句话都不要说。
    说起来也巧,当初张家向林家送彩礼,为了让事情绝对的保密,不传出一点风声到林茵的耳朵里,所有的事情从头到尾都做的非常隐秘。
    那张家又不傻,知道林茵在林家村里是个能耐人,若是让林茵事先听到了风声,这门婚事肯定连坐下来谈的余地都没有。所以从凑钱办彩礼,到将彩礼送到林家,除了自家的几个大人,家里的孩子和旁人全都不知情。
    即便是现在张有财被逮走,张家人为了自家人的名声,又或者暗地里受到了什么威胁,找到林家来的时候只说是讨债,旁的一个字都不敢提!
    林家这边也生怕风声传了出去引起林茵的警惕,林茵要将事情搅黄掉,也是从头到尾都做得很隐蔽,甚至为了让事情绝对的保密,连林建军都给瞒了。
    所以现在两个村的人不管怎么猜,都猜不透其中的缘由。
    林茵乐得当个看热闹的。
    并且趁着身边的人都只顾着看热闹的当口,和林二叔一起赶了牛车去了趟镇上。
    有了镇上的那处房子做库房,很多事情就方便的多,事先从空间搬了两麻袋的粮食和两麻袋的蔬菜放在房间里,然后再请了二叔进来院子,叔侄俩将四个麻袋给抬到牛车上,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毡布在牛车上盖了,遮掩一下。
    之后林二叔赶着牛车回村,林茵在镇上住了下来,等着向红军过来提货。
    村里面的乡亲们最近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张家和林家的事情上,应该无暇关注林二叔用牛车拉回去的东西,所以林二叔那边林茵暂时不用去费心。
    接下来林茵要做的,就是顺利的将大枣给出货了。
    今天已经是月底的最后一天。
    向红军今天不来,明天一定会来,林茵决定在镇上住一晚看看情况。
    崔老师家,林茵是不敢去的,倒不是和崔老师生分了,而是她的第六感告诉她,得防着董晖。
    董晖归家之前,林茵就被董晖暗地里跟踪过,还有她遇上张有财那天,为啥那么巧的她刚一呼救董晖就出现了?很有可能那天董晖就是在跟着她!
    这么一想,林茵哪里还敢往崔老师家跑,还是乖乖的住在她买下的这个小院里吧!
    幸好是夏天,住宿方面很容易就能应付。
    拖几个装满干枣的麻袋在地上并排放好,铺一块空间出品的厚实的棉布在上面,这便勉强算是个床。
    林二叔赶着牛车离开之后,林茵便将院门关好,在存放大枣的库房里做了这么个“床”,之后就在“床”上躺了睡了一觉。
    一觉醒来,已经是傍晚。
    林茵从空间里面拿了些瓜果出来填了下肚子。
    肚子吃饱,天色也暗了下来,这便出门去溜达了。
    表现上是溜达,实则是去找向红军。
    私底下的买卖,属于这个年代里严格打击的投机倒把,白天肯定不方便运货,最好是晚上天黑了路上没人了,才好行动。
    今晚是这个月底的最后一天的晚上,而向红军在信里约定的来提货的时间是这个月的月底,如果中间没有出什么岔子的话,向红军今天晚上肯定会出现。
    所以林茵也不着急回去,在镇上溜达了一遍之后找个地方歇歇脚,之后再溜达一遍。
    向红军不知道她新买的房子的地址,所以今晚只能是她去找向红军。
    而向红军的信里没有明确提出说交货的地点,所以林茵今晚上只能在镇上多溜达几遍了……
    夜,一点点的加深,在街上溜达了数遍的林茵累得开始犯困,正想着要不要回去休息的时候,远远的看到进镇子的那条路上打过来两道车灯。
    那车灯让林茵眼前一亮,向红军来了!
    她今天晚上在镇上逛了这么多遍,自行车看见过好几辆,汽车根本没有。这样的深夜,有汽车进来镇子,不出意外,那汽车肯定是向红军的解放牌货车!
    林茵朝着那辆车跑了去。
    许是瞧见了林茵,那车子缓缓的停了下来。
    然后车门被推开,驾驶室里跳下来一个人。
    看清楚那人的模样之后,林茵不由笑了出来,开口打了声招呼:“向叔!好久不见!”
    向红军应道:“茵子,对不住,让你久等了。本来想早点来,可最近几天活儿太多,耽搁到现在才赶来。”
    林茵:“现在时间刚刚好,夜深人静,所有人都睡下了,正好搬货。”
    听到搬货两字,向红军眼睛一亮:“货都齐了?”
    林茵道:“那是当然,向叔你好不容易来一趟,可不能让你跑空。”
    向红军笑着调侃:“是不想让钱跑空吧?”
    林茵很是坦然:“可不是,谁还嫌钱扎手啊。不是我吹,只要有人买,我就能想办法卖,致富奔小康不丢人,努力赚钱最光荣!”
    向红军惊道:“丫头,你可真敢说!”
    林茵意会,向红军说的是敢说,而非敢想,也就是说,其实很多人心里都想多赚钱,只是碍于眼下的经济体制不敢在嘴上说出来罢了。
    生活是什么,说白了,就是生下来活下去,而一个人要活下去,肯定离不了各种生活物资,有了对各种生活物资的需求,就产生了买卖。对各项物资需求的越多,买卖就越必要越迫切。
    如若不然为什么会有所谓的黑市的存在?
    想起来黑市,林茵便又想起来上次见面时向红军给提到过的宁北省的黑市大哥“华哥”。
    若说林茵是个嘴上敢说的,那华哥绝对是行动上敢做的。
    想想那华哥,应该是个人物,在这样保守的计划经济年代里都能混得这样牛,真要是等到日后改革开放了,那不得赚得盆满钵满富甲一方?
    

第202章 粮食和油

  心里想着华哥,林茵的嘴上便问了:“向叔,这次我交给你的大枣,可是要卖给那个‘华哥’?”
    向红军点头:“对,卖给华哥……其实也不是卖,我就是个拉货的,从中赚点辛苦费,给你的价钱是华哥订的,货款是华哥给的,说白了,我其实就是替华哥跑腿的。”
    这么一说,林茵越发的好奇了,问向红军:“那个华哥,是个什么样的人?怎么就能在黑市上混得这样好?”
    向红军摇头:“我也不知道啊,我从来没见过华哥,仔细说起来,我认识华哥,其实是华哥派人联络上我,那人和老刘一样做采购,起初我以为那人是老刘介绍给我的,后来一问才知道是华哥的人,那人给的钱比老刘给的多,我就答应了跟他干……至于华哥的名号,我也是后来从那人的嘴里听说的。”
    林茵了然,原来所有的活动都跟当年的地下组织似得,非常隐蔽,非常谨慎,轻易的不让人抓到把柄。
    只是当时的地下工作是为了民族大义,而华哥的地下组织是为了钱。
    如此,林茵忍不住想,自己现在算不算是加入了华哥的地下组织?
    很快的,又觉得没必要想那么多,只要能安安稳稳的赚大钱,这就够了!
    想来那些跟着华哥干活的人或者和华哥达成买卖关系的人,应该都和她一样,只想人不知鬼不觉的安安稳稳的赚钱,其他的,根本不会想太多。同时为了保住这条财路,自觉自发的就对华哥组织的一切事情保密。
    也许这就是华哥组织越来越庞大的原因吧?
    不然何以解释这样一个纪律严明的计划经济时代,华哥这个黑市一霸却能混得风生水起又安安稳稳?
    林茵想完了这些,便跟着向红军上了车,坐在副驾驶上,给向红军指路,带着向红军来到她新买的这个小院。
    进了院子,再进来一个房间,向红军用随车带着的手电筒一照,便看到了占去半个屋子的麻袋。
    果然货都已经备好了!
    向红军走上前,伸手按了按麻袋,麻袋里面的干枣装的很是实在,按都按不动。
    装货的麻袋不是纯布的麻袋,乃是用棉麻两种材料织出来的网袋,网眼一个厘米见方,透过网眼能看到袋里面的货,同时还能透气散热,不会让货物捂坏。
    林茵随手解开一个麻袋,从中拿出一个干枣来,递给向红军:“尝尝看。”
    向红军尝着干枣的时候,林茵又解开一大袋的湿枣,拿出一颗枣来,再递给向红军:“这是湿的,你也尝尝。”
    向红军尝了两颗枣,感觉唇齿留甘,很是香甜,真不愧是大老远从新疆揽回来的货,他活了这么些年,从来都没吃过这样好吃的枣儿!
    成!这货他拉了!
    向红军将枣核一吐,开始谈价:“干枣七分一斤,湿枣五分一斤,如果你觉得可以,那我就开始搬货了。”
    林茵暗道,我觉得不可以又能怎样,买家就只有这一个,没有竞争,没有竞价机制,只能买家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好就好在空间出品的东西成本为零,哪怕只卖一分钱她也能赚,不然怕是也跟向红军一样只能赚一点点辛苦钱了。
    向红军见林茵没说话,不由又道:“茵子,我知道你的枣儿好,可是价给高了华哥就没有赚头了……”
    林茵笑了笑:“向叔,我知道你为我好一心帮我找销路,只是就事论事,如果华哥的价钱不好,别的买家有了给了好价,那我只能捡高价卖。我认识的那个卖家既然能从新疆揽货,自然就能在其他的地方找到买家……”
    向红军立即会意,华哥只是宁北省的黑市大哥,其他的身份,怕也有华哥一类的人。
    于是忙说:“茵子,放心,我回去了就让人给华哥传话……现在各种物资都紧缺,只要你有货,价钱都好谈。”
    很多事情,敲打一下就行,敲狠了,难免伤和气。
    林茵装作吃了大亏的模样,开口说:“成吧,就按你说的价钱来吧。”
    想起来去年卖水果主动给老刘让价的事,林茵又道:“我认识那卖家,去年只是揽货玩玩儿,今年才决定揽货做买卖,这做买卖本来就担风险,若是价格不好,那下次再合作就难了。”
    向红军点头:“我明白,我明白。卖家的意思,我会转告给华哥的。”这么说的时候心里忍不住嘀咕,天底下还有人揽货揽着玩儿?那这个卖家可真是个人物,要么家世显赫不愁钱花,要么就是极有能耐玩世不恭。
    这下好了,那个黑市一霸的华哥遇上这样的卖家,也算是下棋遇上了对手,强人遇上了强人。
    一时间,向红军对于以后的事,突然就充满了无限的期待。能在两个强人之间跑腿办事,想想都感觉刺激。
    既然那卖家是个本事人,那能揽到的货应该有不少,想起来这个月初听华哥那边的人提起过,所有的东西都没有粮和油紧俏,偏偏粮和油又是最紧缺的。
    当时向红军还觉得这话不是废话,粮和油每天都要吃,家家都要用,偏偏最近几年的粮食产量摆在那里,每个月一到发工资的那几天,所有人都到粮站排队,按照供应买回来那一点点粮食,之后就得扣扣搜搜的省着吃,粮和油有多紧缺,不用大人说,小孩子都知道。
    不知是不是极有本事的卖家给了向红军异想天开的勇气,平日里感觉不太可能的事,向红军忽然就想试一试。
    于是他问林茵:“茵子,回头你问问卖家,看能不能揽到粮食和油。这可都是家家户户都想要的东西。”
    林茵有些担忧:“私下里买卖粮食,被查到了咋办?”
    向红军道:“枣儿都能卖,粮食一样能卖,华哥在粮站和商场都有人,放心吧,只要足够隐蔽,不会有问题。”
    林茵想了想,每个月买粮的那些天,每个粮站里面应该都会运来不少的粮食。只要她拿出来的粮食不是太多,小数量的粮食在粮站里大数量的粮食面前,根本不算什么。
    

第203章 稻子丰收了

  真要是华哥组织在粮站那样的地方也有自己人,那她拿点粮食出来交给华哥,应该引不出多大的风浪。
    “好吧,这事我记下了。回头我跟卖家联络好了让向玉给你寄信。”林茵答应下来。
    林茵知道向红军在省城的地址,不过林茵是不会给向红军写信的,写了信就落了证据,真要被有心人看到,那就是隐患!
    现在这样面对面的交货她不怕,货交出去钱拿到手,没有旁人在场,一旦向红军将货拉走,这事就能一页翻过去,就算有人来查,也查不到一丁点证据,到时候她只要一口咬定什么都没给向红军就成了。
    落后年代也有落后年代的好,没有监控,没有指纹检测,人们又都晚上都休息的早,林茵只要交货的时候小心一点不被旁人看到,货交出去之后就能万事大吉。
    向玉是向红军的亲侄女,向玉给自家二叔写信,再合理不过。
    林茵计划着,半个月之内将粮食和油都准备好,下个月底,就又能出货一批。当然了,具体的出货时间到时候在向玉寄出去的信里沟通。
    果然是有了这处房子当仓库,交货就方便多了。
    向红军开始点货了,数了数装着干枣的麻袋数,又数了数装着湿枣的麻袋数。
    林茵说:“向叔,干枣有个两千斤出头,湿枣不耐放,弄了一千斤出头。货款就按照两千斤和一千斤的整数来算,货物富余出来的零头你自己留下也好,交给华哥也罢,全凭你自己处理。”
    向红军一听,心里顿时就乐了,富余出来的货物,他可以算进货物总重,这样就能从华哥给的总货款里面抽一部分钱出来了!
    粗略一算,跑这一趟车,可是能赚不少钱呢!
    有了钱赚,向红军便来了劲头,将货款给林茵点好之后,这便开始搬货。
    两千斤干枣,一千斤湿枣,林茵这次一共赚了一百九十块钱!
    一百九十块的进项,乍一看去很是喜人,可是想想自己在贺勋那里借的二百五十块钱,顿时就又觉得这一百九十快不算什么了。
    她忙活了这么些天,来来回回往镇上跑了好几趟,又占了随身系统的优势,这才赚到这一百九十块钱,可是人家贺勋却是轻轻松松的随手一拿,就拿出一大叠的钞票和票证……
    这让林茵突然就想起来一句老话——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这个安静的夜里,林茵一边帮向红军搬货,一边在心里合计着,等再出两次货,应该能把从贺勋那里借的钱都还清了吧?
    她欠贺勋的,除了买房时借的那二百五十块钱之外,还有从前跟他去县里花的钱。
    从第一次跟他去县里他给她买衣服花的二百多,到后来她去县里时他请她吃饭,以及她跟他一起去贵省找李文忠的时候他替她买车票带她住招待所花的钱……仔细算起来她得还他五六百块才行。
    虽然她现在手里的钱不多,可是所有的事情她心里都有数。
    亲兄弟都还要明算账呢,何况她现在还不是他法律意义上的什么人。
    向红军在外跑运输,帮忙扛麻袋是常有的事,不过平时都是帮着运输公司扛麻袋,现在他是为着自己,将这些麻袋扛上车,拉到省城去交出去,就能有几十块钱赚到手!
    所以此刻即便是深夜向红军也是干劲十足,三下两下的就将十来个麻袋的货物都扛上了车。
    车托上保护货物的军绿色的帆布一搭,谁都猜不到车里装着的是什么,而且这是国营运输公司的车辆,旁人看到这车下意识的会认为车子拉的是公家的货物,谁都不会往私活儿上面想。
    向红军固定好车托上的帆布之后,拉开车门上了车,透过车窗朝林茵挥了挥手,算是道别。
    正是夜深人静,四处一片静谧,加之这交货本就需要万分的隐蔽,林茵没有说话,抬手挥了挥,算是送别。
    目送着向红军的车子顺顺利利的走远,林茵才转身进了院子。
    货出完了,林茵的心里一阵轻松,大大的伸了个懒腰,找了个空房间,用空间出品的棉布打了个地铺,将就着睡了几个钟头,天亮之后,便骑了自行车回村。
    村里面关于林家和张家的事,大伙儿议论的依旧很热烈。
    不过这事在怎么议论,也没人议论到林茵的身上。
    不得不说,贺勋办事是真的很稳妥,既惩罚了对她不利的人,又一点没影响到她的名声。
    林茵乐得啥事都不理会,每天上工下工,吃饭睡觉。
    生产队里面的日子就是这样的简单和规律,因为没有种棉花等的经济作物,夏天里的农活儿也不重。
    就这么悠哉悠哉的过了半个多月,村里面出了件新的新鲜事。
    新的新鲜事冲淡了林家和张家的事情的热度,大家伙儿的注意力全都被新的新鲜事给吸引了去。
    什么新鲜事?
    说出来可能会轰动整个临江公社乃至整个鹿江市——林家村生产队的稻子丰收了!
    不仅丰收了,还比其他生产队的稻子早熟了近一个月!
    一时间,整个林家村生产队的人,顾不上天气的炎热,全都加入过热火朝天的秋收中来。
    早上天不亮就起床,拿着镰刀下地割稻子,一直割到日头烈了,晒得人扛不住了,才回家去吃午饭歇午觉,歇到下午日头不那么烈了,再下地接着干。
    一口气干到晚上,晚上有月亮了就借着月光多干一会儿,晚上没月亮了则天黑了就收工。
    因为今年的稻子提早成熟了近一个月,所以这秋收和往年有所不同。可是生产队的人并没有不适应,反倒是感觉新鲜的很,高兴的很。
    这次的秋收,虽然没有办知青学农培训,可是林茵依旧忙的很。
    忙着帮着村里的乡亲们干活。
    一年到头,整个生产队都是集体劳动,只除了收麦子和收稻子。
    在老队长看来,抢收庄稼的时候必须责任到户,不然就会总有那些个躲懒的,磨洋工不好好干活,祸害了地里金贵无比的庄稼。
    

第204章 彻底释怀

  既然责任到户,那每家都有固定的活儿要完成,完成的好了工分高,完成的不好就要扣工分。
    工分对于生产队的人来说,就等于是是粮食和金钱,谁都想多挣工分,谁都不想扣工分。
    林茵是一把干农活的好手,干起活儿来动作那叫一个麻利,干的又快又好,别看她只是一个十七岁的姑娘,可是她一天干的活儿能抵得过一个普通的棒劳力两三天的活儿。
    所以村里头的人都想着法子的请了林茵去自家帮忙,而林茵也乐于助人的很,这家帮半天,那家帮半天,整个秋收下来,几乎村里的每一家都去帮忙过。
    并且县里面专门发了一份通知到林茵的手上,要让她准备发言,去县里好好的讲一讲林家村生产队稻子高产和早熟的窍门!
    一时间林茵不仅在整个林家村里的名气更高了,在县里头也是有名气的很,只要提起来林茵的名字,大家都赞不绝口:那可真是个有本事的好姑娘啊!
    林茵的名气越高,上水村张家就越是心虚,那样一个了不得的女孩子,他家当初怎么就那么大的胆子敢肖想人家?
    张家是再也不敢对林茵有一丁点不好的想法了,张有财被派出所抓走的事还有张家送出去的一百块钱的彩礼,所有的帐全都算到了林建军的头上。
    即便是林家村忙着收稻子的这段时间,张家仍旧隔三岔五的去林建军那里闹上一通,要那一百块的本钱,还要要一百块钱这几个月来产生的利息!
    可是林建军家之前一直都是刘静香当家,刘静香被逮走了之后,林建军将家里所有的钱都找出来也远没有一百块。
    想来张家给的那一百块早就被刘静香给换成了粮食和布料,要么吃掉了,要么用掉了。
    家里没钱,出去借钱也没人愿意借,他老子娘和他媳妇都被红袖章给逮走了,他大儿子以前还在公社被批斗过,一家子的坏分子,别说是借钱给他了,跟他说个话都感觉倒霉。
    林建军走投无路了去找林建国,林建国早在分家的时候就对林建军这个弟弟寒了心,加之受了林茵太多恩惠,不想因为林建军的事寒了林茵的心。
    所以不管林建军怎么求,林建国和张小翠两口子就是闭门不见!
    短短的一两个月的时间里,林建军愁白了头。原本一头黑发,竟是急得白了一大半!
    最后林建军将家里能卖的全都卖了,又去到刘静香的娘家借了些钱,这才堪堪凑够了一百块钱。
    一百块的本钱凑起来之后,利息是再也没办法凑了。
    张家没有拿到利息,气得将林建军家的院子给砸了,闹了很大一通,这才作罢。
    对于张家的暴行,林建军除了默默忍受没有的选择,谁让他老娘和媳妇花了人家的钱呢!欠债还钱不管走到哪儿都是天经地义。
    林家村的秋收进行的很顺利。稻子收上来之后紧接着就进行脱粒,脱下来的稻粒趁着夏天里太阳好,暴晒了几天就干透了。
    待秋收完成之后,村里人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当初老林家分家时,净身出户的林建国,新建的大房子已经初具规模,而当初分家时继承了所有家产的林建军,现在竟是穷得家徒四壁,家里的两个儿子吃不上饭,饿得哇哇直哭。
    想想平日里刘静香那奸猾样儿,再想想平日里林老太那刻薄蛮横的样儿,村里人便都觉得这一家子的人可真是罪有应得,遭了报应了!
    各家关起门过各家的日子,村里人虽然对林建军的事议论纷纷,可也管不了那么多。刘建军的两个儿子挨饿,大家伙儿也是没办法,这些年来,哪家的孩子没有挨过饿?
    当初林建国白手起家,去年冬天家里的小女儿冻得差点高烧烧死,人家不就挺过来了,所以对于林建军,村里人虽然觉得他可怜,却根本没人接济他。
    这样的情形,让林茵的心里很是感慨,存好心做好事有那么难吗?为什么要那样黑心的去害人?害人终害己,加注到别人身上的种种恶行,最终都会加了倍的报应到自己的身上。
    天网恢恢,老天是不会让任何一个心黑的人逃过报应的!
    事到如今,林茵对于老林家的那些龌蹉往事,已经彻底的释怀了。
    林老太也好,刘静香也罢,这次这样大动静的被公社的人逮走,怕是不仅仅接受批斗那么简单,再有三年多就要开始那动乱的十年,眼下的形势已然越来越严峻,怕是那两人被一群红袖章逮走之后要被送去最艰苦的地方去劳动改造。
    而贺勋又不傻,当然不会让那两人离林家村太近继续惹林茵不高兴,还不是哪里离林家村最远就给送到哪里去。
    从今往后,林老太和刘静香两个是彻底不会再来碍她林茵的眼了。
    至于张有财,都劳动了派出所的人来抓捕,只怕以后要吃牢饭的。
    想想那天贺勋听到张有财做得龌蹉事时火大的表情,可见张有财的命运只会比林老太和刘静香的更加坎坷。
    农历七月底八月初,林家村生产队今年的秋收已然全部完成。
    整个生产队的人终于能喘口气,休息几天。
    老队长忙着交公粮,等公粮交上去之后,差不多就要开始翻地。
    在翻地之前,村里那些人口多的家庭粮食不够吃,会下到地里捡一捡那些收漏了的庄稼。捡不了多少,可有了总比没有好。等过几天翻了地,那就一颗粮食都捡不着了!
    这天清晨,林茵带着小霞下地来。
    一来是散散步,呼吸一下田间地头的新鲜空气,二来么,帮人捡点粮食,做一做好事,更有利于系统农业技能等级的升级不是么。
    整个秋收里,林茵的劳动量可不小,眼瞅着秋收完成,按照过往的经验,她随身系统的农业技能等级应该是可以升级了。
    所以最近几天里,林茵的心情都很期待,不知道这一次升级之后,系统会给个什么样的奖励?
    

第205章 心情出奇的好

  上次系统给的奖励是一间加工作坊,加工作坊里面的那台加工机器简直不要太好用,原材料放进去,按一下按钮,就能加工出不少的好东西来。这一次升级,系统给的奖励,咋样也得和那个加工作坊一样的好用吧?
    因为有了美好的期待,所以林茵的心情就特别的好,下地帮人捡粮食,去到麦地里察看麦地的面积,心里默默的计算一下秋天里种麦时大致需要多少的麦种。
    到了正午太阳大了,便带着小霞回来知青点吃午饭。
    现在村里头的人家都在房前屋后的种了菜,虽然没有红星农场的菜种得那么早,可是经过整个夏天的生长,那些菜都已经长得差不多,顾上自己的嘴是没问题了。
    村里面的人不缺菜吃,连带着知青点里面的几个姑娘也不愁菜吃。
    午饭做得是糙米饭和清炒蔬菜。
    做饭的柴是小霞捡的,饭菜是向玉做得,许卫红烧火。
    林茵虽然不常下厨,可是从来没人埋怨她,因为知青点里今日此的这些蔬菜全都是林茵前段时间帮着村里的乡亲们干活给挣回来的。
    饭菜做好,几人盛了饭菜坐在屋里边吃边聊。
    因为是吃饭时间,所以这话题不知觉的就聊到了粮食上面去。
    许卫红先起的头,问林茵:“咱们村今年秋收的收成很是不错,听说公粮交完,还能省下不少的粮食,就是不知道这些粮食处理。”
    向玉想也没想的道:“剩余的粮食自然就是生产队的集体财产,我猜老队长肯定将剩余的这些粮食给村里人都分了,就像之前分麦子一样。”
    林茵道:“剩余的稻子都分下去,让大家都吃个饱饭,等到年底算账,用这一年的工分来抵就是。工分够了就算了,工分不够抵,就得另外想办法。不过……老队长是个心善的,不会让大家伙儿为难的。”
    许卫红和向玉两个,起初还很是担心自己挣的工分不够抵粮食,听了“不过”后面的内容之后立即就放心了,喜出望外的道:“真是太好了,等分到了粮食就能吃大白米饭了!”
    林茵这几天心情出奇的好,一则是林老太几人被拔除再不会来碍她的事,二则是系统很快就能再次升级,三么,上回向红军要的粮和油她这一个多月里已经都准备妥当,就等着交货数钱。
    心情极好的林茵见许卫红和向玉两个对大白米饭如此垂涎,当即就敲定下来:“改天带你们去镇上我干妈家,咱们好好的做一顿好饭来吃,给你们都解解馋。”
    听林茵这么一说,许卫红立即就想起来上回在崔老师家吃的大肉饺子来。
    那饺子是真的好吃!好吃的她恨不能也认崔老师当干妈……
    “茵子,你说,上回在你干妈家吃的饺子,咱还能再吃一次吗?”许卫红忍着嘴里不断往外涌的口水问。
    林茵笑着点头:“能啊,当然能!”
    林茵最近心情好,别说吃大肉饺子,大肉包子都没问题!
    许卫红得了林茵的答复,开心极了:“太好了!过几天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